CN109150422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0422B
CN109150422B CN201810935545.XA CN201810935545A CN109150422B CN 109150422 B CN109150422 B CN 109150422B CN 201810935545 A CN201810935545 A CN 201810935545A CN 109150422 B CN109150422 B CN 109150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data
feedback
packet
coding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55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0422A (zh
Inventor
班先亮
张颖哲
张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355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0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0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0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0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0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根据接收分组数据过程中局部数据特征进行持续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反向反馈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数据量的不断增大,人们对数据传输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组数据是为适应计算机通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通信手段,它可以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终端与终端、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以及局域网间的通信,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大多数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网络都不能连续地传送任意长的数据,所以实际上网络系统把数据分割成小块,然后逐块地发送,这种小块就称作分组。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在现有的分组数据的传输模式中,接收方需要将分组数据的所有数据全部接收齐全后才做出数据包接收结果的应答或者请求重传,这种传输方式的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根据接收分组数据过程中局部数据特征进行持续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反向反馈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将接收的分组数据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数据发送方根据反馈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其中,分组数据包括数据头及多个数据块;上述对所接收到的分组数据的内容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包括:判断是否在未接收到数据头的情况下接收到数据块;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产生重传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重传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重传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分组数据包括数据头及多个数据块;上述对所接收到的分组数据的内容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的步骤包括:获取已接收的数据块的误码率或错误率;根据误码率或错误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对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其中,上述根据误码率或错误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的步骤包括:若误码率或错误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产生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其中,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数据发送方为终端,反向反馈以扩展RC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或者数据发送方为基站,反向反馈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接收方针对正在向数据接收方传输的分组数据产生的反向反馈;根据反向反馈针对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其中,反向反馈包括重传反馈,上述根据反向反馈针对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的步骤包括:根据重传反馈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重传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重传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反向反馈包括编码率调整反馈;上述根据反向反馈针对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的步骤包括:对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其中,编码率调整反馈包括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上述对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其中,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数据接收方为终端反向反馈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或者数据接收方为基站,反向反馈以扩展RC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器及与收发器耦合的处理器,其中,收发器用于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收发器接收分组数据过程中局部数据特征进行持续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收发器还用于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处理器产生的反向反馈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器及与收发器耦合的处理器,其中,收发器用于接收数据接收方针对正在向数据接收方传输的分组数据产生的反向反馈;处理器用于根据收发器接收的反向反馈针对所述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根据接收分组数据过程中局部数据特征进行持续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反向反馈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将接收的分组数据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数据发送方根据反馈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能够避免对分组数据进行错误或者没有意义的数据传输,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中分组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4实施例中步骤S406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4实施例中分组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7实施例中分组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图7实施例中分组数据另一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
S102:根据接收分组数据过程中局部数据特征进行持续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
其中,本实施例的分组数据至少包括数据头及多个数据块,本实施例所述的持续判断是指在接收到数据头或者每个数据块之后均根据已接收的数据头及数据块的特征进行该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
本实施例不限定进行判断的分组数据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对数据传输性能的不同要求而进行具体限定。分组数据的内容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数据的错误率、误码率、传输速率、纠错率、数据大小及数据格式等等。
S103: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反向反馈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及时将接收到的分组数据的情况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数据发送方及时调整对分组数据的传输策略。
在一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字移动无线电(DigitalMobile Radio,DMR)协议/专用数字集群(Professional Digital Trunking,PDT)协议。其中,本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为终端,数据接收方为基站,终端与基站基于DMR/PDT协议进行通信,DMR/PDT协议是集群通信标准,可满足多数集群通信行业用户的需求,能够有效的解决多种应急通信网融合通信的问题。DMR/PDT协议至少支持复用的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第一信道包括多个第一时隙,第二信道包括多个第二时隙,其反向反馈以扩展RC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本实施例是通过RC信令的扩展字段向终端反馈基站已接收的分组数据的情况。
具体地,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分组数据,并对该分组数据的内容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产生RC信令,并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RC信令反馈给终端,该判断结果主要体现在RC信令中的扩展字段,终端根据RC信令中的扩展字段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将接收的分组数据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数据发送方根据反馈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能够避免对分组数据进行错误或者没有意义的数据传输,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分组数据由数据头及多个数据块组成,数据头承载了还原分组数据的关键信息,因此,需要在收到数据头后,根据数据头判断接收的分组数据是否是需要接收的数据,若是,才进行数据块的接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分组数据的所有数据块接收完成后,才做出对分组数据接收结果的应答或者请求重传。但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干扰或者信号强度降低,往往会导致分组数据的数据头丢失,若数据头丢失,数据接收方将无法在所有数据块发送完成后,给出分组数据的接收结果,只能依靠数据发送方的自主重发机制再次发送分组数据,这种数据传输方式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数据传输,浪费数据传输时间,从而导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为此,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
此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01相同。
S202:判断是否在未接收到数据头的情况下接收到数据块,若是,则进行步骤S203,若否,则进行步骤S205。
S203:产生重传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重传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重传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S204: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反向反馈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此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03相同。
S205:继续接受分组数据的其它数据块。
本实施例利用步骤S201及S202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02,且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S203。
在基于DMR/PDT协议的通信系统中,当基站未接收到数据头而接收到了数据块时,即数据头丢失,基站产生RC信令,如表1所示,该RC信令扩展了字段01012,字段01012用于指示终端在接收到该RC信令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基站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该RC信令通过与当前时隙1(数据块传输时隙)相邻的时隙2(如图3所示)反馈给终端。
表1 RC信令第一实施例
Figure BDA0001767725680000071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数据头丢失后,及时向数据接收方反馈,并指示数据接收方重传分组数据,避免继续传输未传输的数据块,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干扰或者信号强度降低,还容易导致大量数据块的传输错误,会降低接收的分组数据的接收成功率及精度。
为此,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三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
S402:判断是否在未接收到数据头的情况下接收到数据块,若是,则进行步骤S403,若否,则进行步骤S405。
S403:产生重传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S404: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反向反馈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步骤S401-S404与上述步骤S201-S204相同。
S405:获取已接收的数据块的误码率。
S406:根据误码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对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包括步骤S405及S406。本实施例对已接收的数据块的误码率的判断是在接收到数据头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对已接收的数据块的误码率进行判断。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实现上述步骤S406,如图5所示:
S501:判断误码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S502,若否,则进行步骤S503。
S502:产生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其中,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S503:继续接收分组数据的其它数据块。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用错误率代替本实施例的误码率。
在基于DMR/PDT协议的通信系统中,若基站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块的误码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产生RC信令,该误码率可以是0.7等。如表2所示,该RC信令在表1所示的RC信令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字段01102,字段01102用于指示终端在接收到该RC信令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A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不同的编码率可以用不同给扩展字段表示,例如01102、10002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用这些扩展的字段指示终端调整分组数据的传输速率,例如,A为1/2基准速率、B为3/4基准速率及C为1基准速率等,或者利用预留字段10012to11112进行其它扩展。基站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该RC信令通过与当前时隙1相邻的时隙2(如图6所示)反馈给终端。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数据块的误码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及时指示数据发送方采用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能够提高传输可靠性。
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当信号干扰少、强度大、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若仍然使用较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会浪费数据传输带宽。
表2 RC信令第二实施例
Figure BDA0001767725680000091
为此,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步骤S701-S705与上述步骤S401-S405相同,这里不赘述。本实施例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706及S707:
S706:判断误码率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S707,若否,则进行步骤S708。
S707:产生第二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以更低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其中,第二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以更低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的未传输部分进行继续传输。
S708:继续接收分组数据的其它数据块。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节约传输带宽。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基于DMR/PDT协议的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为基站,数据接收方为终端,反向反馈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具体地,如表3所示,该应答信令在传统应答信令的基础上扩展Class/Type/Status,增加了Class:102,Type:0012,Status:NI,其用于指示基站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终端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该应答信令通过当前时隙1(如图8所示)反馈给基站。
表3应答信令一实施例
Figure BDA0001767725680000101
本实施例进一步扩展了Class:102,Type:0102,Status:0002,其用于指示基站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A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不同的编码率可以用不同给扩展字段表示,例如Class:102,Type:0102,Status:0002、Class:102,Type:0102,Status:0012、Class:102,Type:0102,Status:0102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用这些扩展的字段指示终端调整分组数据的传输速率,例如,A为1/2基准速率、B为3/4基准速率及C为1基准速率等。终端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该应答信令通过当前时隙1(如图8所示)反馈给基站。终端产生该应答信令的方法与上述基站产生RC信令的方法类似,基站根据该应答信令对分组数据执行传输策略的方法与上述终端根据RC信令对分组数据执行传输策略的方法的类似,这里不赘述。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出第五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1:接收数据接收方针对正在向数据接收方传输的分组数据产生的反向反馈。
S1002:根据反向反馈针对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DMR/PDT协议,基于DMR/PDT协议的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为终端,数据接收方为基站,且反向反馈以扩展RC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
具体地,基站接收针对正在向终端传输的分组数据产生的RC信令,终端根据RC信令对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及时根据数据接收方传输的反馈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以避免对分组数据进行错误或者没有意义的数据传输,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反向反馈包括重传反馈,根据重传反馈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其中,重传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重传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在基于DMR/PDT协议的通信系统中,如表1所示,该RC信令扩展了字段01012,字段01012用于指示终端在接收到该RC信令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终端根据字段01012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数据头丢失时重传分组数据,避免继续传输未传输的数据块,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反向反馈进一步包括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对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编码率调整反馈包括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根据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其中,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在基于DMR/PDT协议的通信系统中,如表2所示,该RC信令在表1所示的RC信令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字段01102,字段01102用于指示终端在接收到该RC信令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不同的编码率可以用不同扩展字段表示。终端根据字段01102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数据块的误码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及时指示数据发送方采用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能够提高传输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编码率调整反馈包括第二编码率调整反馈;根据第二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更低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其中,第二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以更低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的未传输部分进行传输。
关于上述反馈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说明,这里不赘述。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DMR/PDT系统的数据发送方为基站,数据接收方为终端,其反向反馈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关于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传输反向反馈,也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说明,这里不赘述。
图10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的传输方法相似,对其传输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这里不赘述。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它通信系统,如PDT+LTE宽窄带融合通信系统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将接收的分组数据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数据发送方根据反馈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能够避免对分组数据进行错误或者没有意义的数据传输,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终端,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发明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终端1101包括:收发器1102及与收发器1102耦合的处理器1103,其中,收发器1102用于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处理器1103用于根据收发器1102接收分组数据过程中局部数据特征进行持续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收发器1102还用于在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处理器1103产生的反向反馈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终端1101能够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将收发器1102接收的分组数据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数据发送方根据反馈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能够避免对分组数据进行错误或者没有意义的数据传输,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分组数据包括数据头及多个数据块。本实施例的处理器1103进一步判断收发器1102是否在未接收到数据头的情况下接收到数据块;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器1103产生重传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数据头丢失后,及时向数据接收方反馈,并指示数据接收方重传分组数据,避免继续传输未传输的数据块,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重传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重传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分组数据包括数据头及多个数据块。处理器1103进一步获取已接收的数据块的误码率或错误率,并根据误码率或错误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对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可选地,处理器1103进一步在若误码率或错误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产生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数据发送方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数据块的误码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及时指示数据发送方采用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能够提高传输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为终端,反向反馈以扩展RC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发送方为基站,反向反馈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终端,本实施例终端包括收发器及与收发器耦合的处理器,其中,收发器用于接收数据接收方针对正在向数据接收方传输的分组数据产生的反向反馈;处理器用于根据收发器接收的反向反馈针对所述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本实施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终端的结构相同,如图11所示。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反向反馈包括重传反馈,处理器进一步根据重传反馈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重传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重传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反向反馈包括编码率调整反馈。处理器进一步对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编码率调整反馈包括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处理器进一步根据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后终止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为终端反向反馈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方为基站,反向反馈以扩展RC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
本发明终端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其它方法,这里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能够在分组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将接收的分组数据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数据发送方,以使数据发送方根据反馈对正在传输的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能够避免对分组数据进行错误或者没有意义的数据传输,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其中,所述分组数据是由原始数据分割得到数据;
根据接收分组数据过程中局部数据特征进行持续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
在所述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反向反馈反馈给所述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所述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所述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数据至少包括数据头和多个数据块,所述对所接收到的所述分组数据的内容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包括:
判断是否在未接收到所述数据头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数据块;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产生重传反馈,以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重传;或者
所述对所接收到的所述分组数据的内容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包括:
获取已接收的所述数据块的误码率或错误率;
根据所述误码率或所述错误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对所述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反馈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所述重传反馈后终止所述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误码率或所述错误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误码率或所述错误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产生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后终止所述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所述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方为终端,所述反向反馈以扩展RC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发送方为基站,所述反向反馈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接收方针对正在向所述数据接收方传输的分组数据产生的反向反馈,其中,所述分组数据是由原始数据分割得到数据;
根据所述反向反馈针对所述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其中,所述分组数据至少包括数据头和多个数据块所述接收数据接收方针对正在向所述数据接收方传输的分组数据产生的反向反馈包括:
接收数据接收方判断在未接收到所述数据头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数据块时产生的重传反馈;或者
接收数据接收方根据已接收的所述数据块的误码率或错误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向反馈针对所述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重传反馈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反馈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所述重传反馈后终止所述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向反馈针对所述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率调整反馈包括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
所述对所述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编码率调整反馈后终止所述分组数据的当前传输过程,并以所述更高纠错性能的编码率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重传。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为终端,所述反向反馈以扩展分组数据应答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或者所述数据接收方为基站,所述反向反馈以扩展RC信令的形式进行传输。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及与所述收发器耦合的处理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从数据发送方接收分组数据,其中,所述分组数据是由原始数据分割得到数据,所述分组数据至少包括数据头和多个数据块;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器接收分组数据过程中局部数据特征进行持续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产生反向反馈;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分组数据传输结束前将所述处理器产生的反向反馈反馈给所述数据发送方,以使得所述数据发送方能够对正在传输的所述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判断是否在未接收到所述数据头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数据块;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产生重传反馈,以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对所述分组数据进行重传;或者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获取已接收的所述数据块的误码率或错误率;根据所述误码率或所述错误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以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方对所述分组数据的编码率进行调整。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收发器及与所述收发器耦合的处理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数据接收方针对正在向所述数据接收方传输的分组数据产生的反向反馈,其中,所述分组数据是由原始数据分割得到数据,所述分组数据至少包括数据头和多个数据块;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所述反向反馈针对所述分组数据执行相应的传输策略;
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接收数据接收方判断在未接收到所述数据头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数据块时产生的重传反馈;或者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接收数据接收方根据已接收的所述数据块的误码率或错误率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产生编码率调整反馈。
CN201810935545.XA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9150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5545.XA CN109150422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5545.XA CN109150422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0422A CN109150422A (zh) 2019-01-04
CN109150422B true CN109150422B (zh) 2021-11-16

Family

ID=64789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5545.XA Active CN109150422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0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4238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蓝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4337959B (zh) * 2020-10-09 2023-1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Harq-ack反馈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941200A (zh) * 2021-03-08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913A (zh) * 2005-12-17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615990A (zh) * 2008-06-24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971542A (zh) * 2008-04-09 2011-0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传输的改进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US9014097B2 (en) * 2010-10-08 2015-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7188467A1 (ko) * 2016-04-26 2017-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신뢰 전송이 요구되는 네트워크에서 ack/nack을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통신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913A (zh) * 2005-12-17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71542A (zh) * 2008-04-09 2011-0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传输的改进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15990A (zh) * 2008-06-24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9014097B2 (en) * 2010-10-08 2015-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7188467A1 (ko) * 2016-04-26 2017-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신뢰 전송이 요구되는 네트워크에서 ack/nack을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통신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0422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473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236647B1 (en) Dynamic frame size adjustment and selective reject on a multi-link channel to improve effective throughput and bit error rate
EP3477881B1 (en) Data transmission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111434B (zh) 一种基于可靠udp和喷泉码的航空自组网可靠传输方法
US74089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uplink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 errors by supporting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unctions
EP221820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data network
US8238236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reception result of packet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5042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3580773A (zh) 数据帧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554331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driven receiver selectiv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point-to-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CN10986179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08134984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interrogation
CN102208962B (zh) 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09286574B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Su et al. ORIT: A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 design for underwater DTN sensor networks
WO2018205226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chanism
CN109005011B (zh) 一种用于水声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5480B (zh) 一种直通链路传输方法和终端
Becvar et al. Overhead of ARQ mechanism in IEEE 802.16 networks
CN101582755A (zh) 反馈应答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015058A1 (zh) 一种分组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10875806A (zh) 一种超高吞吐无线宽带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1132130B (zh)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基站、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3026280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Aggregation
WO2022083482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