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4419A - 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4419A
CN109144419A CN201810947381.2A CN201810947381A CN109144419A CN 109144419 A CN109144419 A CN 109144419A CN 201810947381 A CN201810947381 A CN 201810947381A CN 109144419 A CN109144419 A CN 109144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
write
hard disk
solid state
state 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73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延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73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4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4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4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应用于固态硬盘,包括:当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其中,内存地址空间和CPU核均位于固态硬盘中;利用CPU核对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该方法提高了读写速度,提高了读写效率,进而缩短测试周期,进而增加了固态硬盘产能,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在生产测试和老化测试阶段,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SSD固态用盘生产的良率,通过多CPU核架构SSD并发读写进行测试,增大了测试压力,能够有效检测出内存器件或信号质量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固态硬盘内存读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s)作为新的一代存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固态硬盘作为数据中心的最底端,固态硬盘承载着存储数据的关键任务。一般情况下,固态硬盘都采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内存缓存,在固态硬盘生产阶段,DRAM作为关键元器件,直接影响了固态硬盘产品生产的良率。目前,在测试阶段对DRAM内存元器件的读写方法为采用单CPU核对内存进行读写操作,降低了读写速度,延长了读写时间,降低了读写效率,降低了固态硬盘产能,浪费了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提高读写效率,进而缩短测试周期,进而提高固态硬盘产能、节约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读写效率,进而缩短测试周期,进而提高固态硬盘产能、节约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应用于固态硬盘,包括:
当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其中,所述内存地址空间和所述CPU核均位于所述固态硬盘中;
利用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
优选地,在利用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之后,还包括:
通过PCIE接口将得到的读写结果上传至主机;其中,所述读写结果为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对应的读写结果。
优选地,在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按预设顺序进行排列。
优选地,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的数量与所述CPU核的数量相等。
优选地,控制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同时进行所述读写操作。
本申请还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其中,所述内存地址空间和所述CPU核均位于所述固态硬盘中;
读写操作模块,用于利用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
优选地,该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还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通过PCIE接口将得到的读写结果上传至主机;其中,所述读写结果为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对应的读写结果。
优选地,该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还包括:
排列模块,用于将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按预设顺序进行排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设备,包括:
固态硬盘、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应用于固态硬盘,包括:当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其中,所述内存地址空间和所述CPU核均位于所述固态硬盘中;利用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
可见,该方法在接收内存读写触发命令后,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最后CPU核对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该方法提高了读写速度,提高了读写效率,进而缩短测试周期,进而增加了固态硬盘产能,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在生产测试和老化测试阶段,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SSD固态用盘生产的良率,通过多CPU核架构SSD并发读写进行测试,增大了测试压力,能够有效检测出内存器件或信号质量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能够提高读写效率,进而缩短测试周期,进而提高固态硬盘产能、节约生产成本。本申请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的流程图,该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具体包括:
S101、当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固态硬盘,在生产测试阶段或老化测试阶段,当固态硬盘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其中,内存地址空间和CPU核均位于固态硬盘中。通常固态硬盘通过接口接收内存读写触发命令,在此对接口的类型的不作具体限定,应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设定,可以为PCIE接口,也可为SATA接口。由于PCIE接口比SATA接口能提供更大的数据传输带宽,性能更佳、速度更快,所以固态硬盘的接口通常为PCIE接口。对于内存读写触发命令的发出端在此不作限定,发出端通常为主机。对于CPU核及内存地址子空间的数量在此均不作具体限定,应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设定,通常CPU核和内存地址子空间的数量一致。对于内存地址空间内存大小在此也不作限定,通常内存地址空间内存大小为4GB。在此对划分方式及各个内存地址子空间内存大小也均不作限定,其中各个内存地址子空间内存大小由划分方式而定,通常划分方式为均等划分方式,相应的各个内存地址子空间内存大小相同。
固态硬盘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通过对内存地址空间进行某种划分方式得到内存地址子空间这种划分结果,对于其中的划分过程不作限定。例如,具体划分过程可以为固态硬盘中的CPU核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CPU核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在此对于内存地址子空间的数量与CPU核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作具体限定,应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设定,可以是一个内存地址子空间对应一个CPU核,也可多个内存地址子空间对应一个CPU核,通常内存地址子空间的数量与CPU核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一一对应关系,即内存地址子空间的数量与CPU核的数量相等。
S102、利用CPU核对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
固态硬盘在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后,利用CPU核对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在此对各CPU核进行读写操作的起始时间及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在第一个CPU核开始进行读写操作后间隔0.1秒,第二个CPU核开始进行读写操作。但是,通常时间间隔为零即各CPU核同时对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通过这种多CPU核并发读写方式,可以大幅提升读写效率,具体提升效率的倍数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例如,对于4GB的内存地址空间,若CPU核的数量有16个且同时进行读写操作,相比于单核对4GB的内存地址空间读写,效率提升了16倍,读写压力也增大了16倍,能够更有效的检测出固态硬盘中内存的生产问题或信号质量问题。
本实施例在接收内存读写触发命令后,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最后CPU核对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该方法提高了读写速度,提高了读写效率,进而缩短测试周期,进而增加了固态硬盘产能,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在生产测试和老化测试阶段,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SSD固态用盘生产的良率,通过多CPU核架构SSD并发读写进行测试,增大了测试压力,能够有效检测出内存器件或信号质量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利用CPU核对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之后,通常还包括:通过PCIE接口将得到的读写结果上传至主机;其中,读写结果为内存地址子空间对应的读写结果。由于PCIE接口能提供更大的数据传输带宽,性能更佳、速度更快,所以通常通过PCIE接口将各内存地址子空间经过读写操作得到的读写结果上传至主机。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之后,通常还包括:将内存地址子空间按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在此对预设顺序不作具体限定,应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设定,通常按照CPU核的顺序依次排开。例如,对于内存大小为4GB的内存地址空间,若CPU核的数量和内存地址子空间的数量均为16个,即每个CPU核读写操作256MB内存大小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再将内存地址子空间按照CPU核的顺序依次排开,则第一CPU核对内存大小0—256MB进行读写操作,第二CPU核对内存大小256—512MB进行读写操作,其余的CPU核也按此规律对相应的内存大小进行读写操作。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的结构框图;该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包括:
划分模块201,用于当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其中,内存地址空间和CPU核均位于固态硬盘中;
读写操作模块202,用于利用CPU核对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通常还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通过PCIE接口将得到的读写结果上传至主机;其中,读写结果为内存地址子空间对应的读写结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通常还包括:
排列模块,用于将内存地址子空间按预设顺序进行排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设备,包括:
固态硬盘、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系统、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应用于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其中,所述内存地址空间和所述CPU核均位于所述固态硬盘中;
利用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之后,还包括:
通过PCIE接口将得到的读写结果上传至主机;其中,所述读写结果为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对应的读写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按预设顺序进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的数量与所述CPU核的数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同时进行所述读写操作。
6.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内存读写触发命令时,将内存地址空间划分为与CPU核的数量相对应的内存地址子空间;其中,所述内存地址空间和所述CPU核均位于所述固态硬盘中;
读写操作模块,用于利用所述CPU核对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进行读写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通过PCIE接口将得到的读写结果上传至主机;其中,所述读写结果为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对应的读写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列模块,用于将所述内存地址子空间按预设顺序进行排列。
9.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态硬盘、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的步骤。
CN201810947381.2A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144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7381.2A CN109144419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7381.2A CN109144419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4419A true CN109144419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9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7381.2A Pending CN109144419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441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8148A (zh) * 2019-12-17 2020-04-28 江苏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sd的缓存方法、装置、ssd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77027A (zh) * 2019-11-15 2020-05-19 深圳宏芯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581024A (zh) * 2020-05-06 2020-08-25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Ssd日志的动态备份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254321A (zh) * 2021-06-07 2021-08-13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处理器内存访问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37083A2 (en) * 1997-11-28 1999-07-22 Boris Nikolayevich Vilkov Affine transformation means and method of affine transformation
CN102053886A (zh) * 2009-10-30 2011-05-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非统一存储器存取环境下的存储器检测方法
CN102063274A (zh) * 2010-12-30 2011-05-18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阵列和存储系统及数据访问方法
CN103578568A (zh) * 2012-07-24 2014-02-12 苏州捷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902419A (zh) * 2014-03-28 2014-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102458A (zh) * 2014-06-27 2014-10-15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核cpu的负载均衡方法、多核cpu及固态硬盘
CN104951380A (zh) * 2014-03-24 2015-09-30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在线产品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US20160070474A1 (en) * 2008-06-18 2016-03-10 Super Talent Technology Corp. Data-Retention Controller/Driver for Stand-Alone or Hosted Card Reader, Solid-State-Drive (SSD), or Super-Enhanced-Endurance SSD (SEED)
US20160092328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Neosem Inc. Memory device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544759A (zh) * 2017-09-19 2018-01-0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阵列io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7886996A (zh) * 2017-11-28 2018-04-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测试nvme硬盘的方法
CN108121503A (zh) * 2017-08-08 2018-06-05 鸿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andFlash地址映射及块管理算法
US20180225054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Configuring nvme devices for redundancy and scaling
CN108388490A (zh) * 2018-02-28 2018-08-1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高端服务器内存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37083A2 (en) * 1997-11-28 1999-07-22 Boris Nikolayevich Vilkov Affine transformation means and method of affine transformation
US20160070474A1 (en) * 2008-06-18 2016-03-10 Super Talent Technology Corp. Data-Retention Controller/Driver for Stand-Alone or Hosted Card Reader, Solid-State-Drive (SSD), or Super-Enhanced-Endurance SSD (SEED)
CN102053886A (zh) * 2009-10-30 2011-05-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非统一存储器存取环境下的存储器检测方法
CN102063274A (zh) * 2010-12-30 2011-05-18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阵列和存储系统及数据访问方法
CN103578568A (zh) * 2012-07-24 2014-02-12 苏州捷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951380A (zh) * 2014-03-24 2015-09-30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试在线产品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902419A (zh) * 2014-03-28 2014-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102458A (zh) * 2014-06-27 2014-10-15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核cpu的负载均衡方法、多核cpu及固态硬盘
US20160092328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Neosem Inc. Memory device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80225054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Configuring nvme devices for redundancy and scaling
CN108121503A (zh) * 2017-08-08 2018-06-05 鸿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andFlash地址映射及块管理算法
CN107544759A (zh) * 2017-09-19 2018-01-0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阵列io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7886996A (zh) * 2017-11-28 2018-04-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测试nvme硬盘的方法
CN108388490A (zh) * 2018-02-28 2018-08-1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高端服务器内存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7027A (zh) * 2019-11-15 2020-05-19 深圳宏芯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177027B (zh) * 2019-11-15 2023-07-18 深圳宏芯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078148A (zh) * 2019-12-17 2020-04-28 江苏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sd的缓存方法、装置、ssd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78148B (zh) * 2019-12-17 2022-10-14 江苏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sd的缓存方法、装置、ssd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1024A (zh) * 2020-05-06 2020-08-25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Ssd日志的动态备份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254321A (zh) * 2021-06-07 2021-08-13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处理器内存访问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13254321B (zh) * 2021-06-07 2023-01-24 上海恒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处理器内存访问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4419A (zh) 一种固态硬盘内存读写方法及系统
CN106445843B (zh) 使物理页面地址相关用于软判决解码
US20100174865A1 (en) Dynamic data security erasure
CN107003813B (zh) 用于提高固态驱动器的读取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0424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predictable read latency for a storage device
CN107908571B (zh)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闪存装置及存储设备
CN109358809B (zh) 一种raid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3324466B (zh) 一种数据相关性序列化io的并行处理方法
CN107515827B (zh) Pcie ssd自定义日志的存储方法、装置及ssd
US20230185480A1 (en) Ssd-based log data stor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US11210011B2 (en) Memory system data management
US20140173223A1 (en) Storage controller with host collaboration for initialization of a logical volume
CN109101185A (zh) 固态存储设备及其写命令和读命令处理方法
CN114830098A (zh) 考虑耗损均衡的存储器操作
CN115113799A (zh) 主机命令的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7577614B (zh) 数据写入方法及内存系统
WO20222166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nand die collisions in a solid state drive
US20190266110A1 (en) Scalable, parameterizable, and script-generatable buffer manager architecture
JP6332756B2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4899158A (zh) 访存优化方法和装置
KR20240025451A (ko) 데이터 캐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170380B (zh) 一种固态硬盘提升顺序读性能的方法及固态硬盘
US20220398029A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Having Predictive Analytics
CN111581127B (zh) 映射关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424124A (zh) 内存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控制内存装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