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2299A -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2299A
CN109122299A CN201811190964.1A CN201811190964A CN109122299A CN 109122299 A CN109122299 A CN 109122299A CN 201811190964 A CN201811190964 A CN 201811190964A CN 109122299 A CN109122299 A CN 109122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tea
tea tree
producing method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09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2299B (zh
Inventor
李赛君
董丽娟
段继华
雷雨
黄飞毅
罗意
康彦凯
陈宇红
丁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EA INSTITUTE (HUNAN TEA INSPEC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TEA INSTITUTE (HUNAN TEA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TEA INSTITUTE (HUNAN TEA INSPE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HUNAN TEA INSTITUTE (HUNAN TEA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111909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2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2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2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2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2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具体在亲本筛选、组合选配、制种地隔离、种植规格、采留方法、施肥方法、授粉技术等七个方面率先探讨了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下简称双无性系)的制种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性地解决了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生产难的问题。提高了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成活率和结实率,为双无性系F1有性系的选育与推广奠定基础,从而实现规模化种植,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双无性系杂交优势组合的杂种F1种制种方法(下简称茶树双无性系制种方法),属于茶树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茶树无性系良种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但是在繁育方式上的“一刀切”,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在寒冷的高寒地区和高山茶区,或在一些雨量较少,易遭干旱,又难以实行灌溉的山区,如强行推广无性系良种,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这是因为无性系茶苗的根系属须根根系,在土层中分布较浅,易遭冻害与干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YFE0107500)、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AP-2015-TRICAAS-08)等项目研究提出,种子直播的茶苗主根明显,根系长,根深,抗寒、抗旱能力强,成活率高,明显优于无性系良种。研究者建议,今后虽仍以推广无性系良种为主,但在部分推广无性系良种确有困难的地区(北方茶区或高寒茶区)应推广优良的双无性系杂交种子品种,采用茶籽扩种建园。这在印度、斯里兰卡等主要产茶国早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1994年,印度托克莱试验站推出了第一个双无性系品种,如今已培育了14个双无性系品种。我国尚未选育出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品种。
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采种园的建立及其设计方法,申请者至今尚未查询到国外相关资料。国内到目前为止虽未选育出双无性系杂交种子品种,但安徽省祁门茶科所在1960年就布置了“专业采种园行株距试验”,并提出专业采种园行株距9×3尺为宜,4.5×4.5行株距过密不适用。
本发明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40多年茶树杂交育种研究、84个茶树亲本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全国主栽品种在湖南长沙的适应性研究、茶树品种实生苗抗寒性鉴定与评价等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该制种方法针对性的解决了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育种制种难的问题,加速了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成长速,提高了种子的成活率和结实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
1)亲本选择,选择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亲本;
2)组合选配,对双亲进行合理的选配;
3)种植规格
具体设计为二个无性系隔行种植,单行双株条植,株行距设为11.5m×0.33m,每亩种植1300~1500蔸;
4)制种地隔离
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采种茶园须从地理上进行隔离,与亲本品种之外的第三个品种的隔离距离应在500m以上;
5)采留方法
设计采茶、采穗、采籽三结合的三采母本园,其中1-3年生分别按15cm、30cm、45cm高定型修剪,从第三年开始打顶采摘,第四年春茶第一轮茶留鱼叶采1-2批名优茶,留蓄对夹叶和生长势弱的芽叶,即留下较多生长点,孕育花蕾,此外,需要留养夏茶,秋茶可采茶或者剪穗扦插,一般在秋季9月底至10月初剪穗扦插,在霜降前后一个星期采籽;
6)施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和施肥种类进行施肥;
7)授粉方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茶留鱼叶采1-2批名优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本选择还包括如下要求:
1.1)要求亲本的产量、品质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综合性能优,生长势强;
1.2)要求亲本的结实率为中育型,每亩生产种子100~200k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选配还包括如下要求:
2.1)双亲品质、产量、抗性的主要经济性状优良,并能够性状互补;
2.2)盛花期相遇,盛花期出现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相遇期在40天左右;
2.3)亲本遗传差异较大,不在同一个类群;
2.4)组合后代性状一致性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肥方法还包括如下要求:
6.1)施肥时间:于秋季施基肥,在霜降前后采收茶籽之后,立冬之前,11月份完成;
6.2)施肥种类与数量:
复合肥NPK比例为1:1:1,每亩施复合肥100kg,总养分≥48%,菜籽饼200k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授粉方法还包括:所述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为“扬粉授粉法”,具体为:当霜降前后种籽采收后,晴天或阴天,上午9-10点无露水,用粗麻绳或小竹竿震动茶丛中部,使一个亲本盛开花朵的花粉散发出来,飞扬到另一个亲本的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加结实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制种方法还包括通风、遮阳、除草施肥、炼苗、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在茶树培育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亲本筛选、组合选配、制种地隔离、种植规格、采留方法、施肥方法、授粉技术等七个方面来进行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品种的制种工作,针对性的解决了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育种难的问题,加速了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成长速度,提高了种子的成活率和结实率,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种植规格1:1.8m×0.33m的实物图;
图2为种植规格2:1.5m×0.33m的实物图;
图3为种植规格3:0.9m×0.33m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单位面积上获得较多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品种(后简称双无性系种子),本发明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的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包括如下七个方面的方法:
1.亲本选择
1.1要求亲本的产量、品质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综合性能优,生长势强;
1.2要求亲本的结实率为中育型,每亩生产种子100~200kg。
2.组合选配
2.1双亲品质、产量、抗性等主要经济性状优良,并能够性状互补;
2.2盛花期相遇,盛花期出现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相遇期约40天左右;
2.3亲本遗传差异较大,不在同一个类群;
2.4组合后代性状一致性高。
3.种植规格
为了便于采摘茶叶、采收茶籽,促进树冠封行,有利于充分交叉传粉,获得茶叶、茶籽双丰收,本发明设计为二个无性系隔行相间种植,单行双株条植。根据经验,本发明预设行距为1.8m×0.33m、1.5m×0.33m、0.9m×0.33m三种,并希望通过试验获得最佳的种植规格。
为探索三种种植规格中最佳的种植规格,本发明选取茶树品种A和品种B进行了实地种植试验,其基于上述三种种植规格的实物图可参见图1-3。以图2为例,其茶树品种A和B均为隔行相间种植。
经过试验可知,图1中的茶树品种之间由于设计的间隔距离过宽导致难封园,易长杂草,故其图1(图1的种植规格为1.8m×0.33m)制种效果没有图2(图2的种植规格为1.5m×0.33m)的强,得到的杂交种子没有1.5m×0.33m的多,且其占地面积大,比较浪费土地和肥料,而图3(图3的种植规格为0.9m×0.33m)中的茶树品种之间由于间隔距离较近,生长之后没有间隔带,导致被荫蔽致死而无花无自由传粉,故其作为双无性系采种园没有意义,具体种植密度效果可参见下表1。
表1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制种组合A×B种植密度效果
故根据上述试验数据可知,为促进树冠封行,便于传粉,且合理利用资源,采用1.5m×0.33m种植规格更佳,其每亩可种植1300~1500蔸。。
4.制种地隔离
由于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采收园必须进行隔离。
本发明试验观察认为小的蝇类是围绕茶树活动最常见的昆虫,蜜蜂和胡蜂不太常见。近邻隔离采用纱网的物理隔离不能成为有效障碍。茶树花粉的重量和粘性不利于风的远距离携带。因此本研究提出茶树双无性系采种园必须从地理上进行隔离,距离在500m以上;并提出茶树双无性系授粉品种之一种植于另一品种茶园之中,既能起到隔离作用,保证纯度,又可以增加授粉机率,增加自然杂交的机会,提高结实率。
由于茶树花粉的重量和粘性不利于风的携带,因此本发明提出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采种茶园必须从地理上进行隔离,第三个品种与亲本品种的隔离距离应在500米以上。
5.采留方法
本发明提出采茶、采穗、采籽三结合的三采(用)母本园。1-3年生分别按15cm、30cm、45cm高定型修剪,从第三年开始打顶采摘,第四年春茶第一轮茶留鱼叶采1-2批名优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留蓄对夹叶和生长势弱的芽叶,即留下较多生长点,孕育花蕾。留养夏茶能提高留种采叶茶园的结实率。因为秋梢着的花蕾不能结实,所以秋茶可采茶,亦可剪穗扦插。一般在秋季9月底至10月初剪穗扦插。太迟,不利于当年养分积累与树势恢复。养分积累和树势恢复。霜降前后一个星期采籽。
6.施肥方法
不同季节施肥对留种茶树开花和茶籽产量效应不同,本发明对采茶、采穗、采种三采茶园通过施肥调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施肥方法为:
6.1施肥时间:推荐秋季施基肥,在霜降前后采收茶籽之后,立冬之前,11月份完成;
6.2施肥种类与数量:
复合肥NPK比例为1:1:1,每亩施复合肥100kg,总养分≥48%,菜籽饼100kg。
7.授粉方法
对于茶树系虫媒花植物,根据B·B·库杜比泽的研究,茶园实行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实率明显增加。茶籽的增产率随授粉次数增加而提高,以授粉次数4-8次的结实较好,种子量的递增率为63-78%。
因此,本发明还采用自行探索出的“扬粉授粉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该具体方法为:当霜降前后种籽采收后,晴天或阴天,上午9-10点无露水,用粗麻绳或小竹竿震动茶丛中部,使一个亲本盛开花朵的花粉散发出来,飞扬到另一个亲本的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加结实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
1)亲本选择,选择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亲本,要求必须是经济性状好,适应性较强,结实率较高的无性系良种;
2)组合选配,对双亲进行合理的选配;
3)种植规格
具体设计为二个无性系隔行相间种植,单行双株条植,株行距设为1.5m×0.33m,每亩种植1300~1500蔸;
4)制种地隔离
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采种茶园须从地理上进行隔离,与亲本品种之外的第三个品种的隔离距离应在500m以上;
5)采留方法
设计采茶、采穗、采籽三结合的三采母本园,其中1-3年生分别按15cm、30cm、45cm高定型修剪,从第三年开始打顶采摘,第四年春茶第一轮茶留鱼叶采1-2批名优茶,留蓄对夹叶和生长势弱的芽叶,即留下较多生长点,孕育花蕾,此外,需要留养夏茶,秋茶可采茶或者剪穗扦插,一般在秋季9月底至10月初剪穗扦插,在霜降前后一个星期采籽;
6)施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和施肥种类进行施肥;
7)授粉方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茶留鱼叶采1-2批名优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选择还包括如下要求:
1.1)要求亲本的产量、品质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综合性能优,生长势强;
1.2)要求亲本的结实率为中育型,每亩生产种子100~20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选配还包括如下要求:
2.1)双亲品质、产量、抗性的主要经济性状优良,并能够性状互补;
2.2)盛花期相遇,盛花期出现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相遇期在40天左右;
2.3)亲本遗传差异较大,不在同一个类群;
2.4)组合后代性状一致性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方法还包括如下要求:
6.1)施肥时间:于秋季施基肥,在霜降前后采收茶籽之后,立冬之前,11月份完成;
6.2)施肥种类与数量:
复合肥NPK比例为1:1:1,每亩施复合肥100kg,总养分≥48%,菜籽饼200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方法还包括:所述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为“扬粉授粉法”,具体为:当霜降前后种籽采收后,晴天或阴天,上午9-10点无露水,用粗麻绳或小竹竿震动茶丛中部,使一个亲本盛开花朵的花粉散发出来,飞扬到另一个亲本的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加结实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种方法还包括通风、遮阳、除草施肥、炼苗、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种方法在茶树培育中的应用。
CN201811190964.1A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Active CN109122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0964.1A CN109122299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0964.1A CN109122299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2299A true CN109122299A (zh) 2019-01-04
CN109122299B CN109122299B (zh) 2022-04-05

Family

ID=6481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0964.1A Active CN109122299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229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9440A (zh) * 2019-08-06 2019-11-0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白毫早×薮北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0419439A (zh) * 2019-08-06 2019-11-0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薮北×白毫早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3243244A (zh) * 2021-06-08 2021-08-13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少刺型掌叶覆盆子结实率的栽培方法
NL2032854B1 (en) * 2022-08-25 2023-06-09 Hunan Tea Res Institute Artificial crossbreeding method for tea plant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1601A (zh) * 2014-03-27 2014-07-0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树人工杂交花瓣授粉法
CN105165518A (zh) * 2015-08-07 2015-12-23 安徽省屯溪实验茶场 无性系茶树繁育方法
CN105766620A (zh) * 2016-03-23 2016-07-2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双无性系茶树杂交结实率的方法
US20180071354A1 (en) * 2015-07-15 2018-03-15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Selective breeding method of antitumor/anticancer camellia sinensis strain, and tea product of such strain
CN108566859A (zh) * 2017-03-07 2018-09-25 隆回县高龙桥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CN110419440A (zh) * 2019-08-06 2019-11-0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白毫早×薮北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0419439A (zh) * 2019-08-06 2019-11-0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薮北×白毫早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3348938A (zh) * 2021-03-30 2021-09-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提高双无性系茶树杂交结实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1601A (zh) * 2014-03-27 2014-07-0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树人工杂交花瓣授粉法
US20180071354A1 (en) * 2015-07-15 2018-03-15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Selective breeding method of antitumor/anticancer camellia sinensis strain, and tea product of such strain
CN105165518A (zh) * 2015-08-07 2015-12-23 安徽省屯溪实验茶场 无性系茶树繁育方法
CN105766620A (zh) * 2016-03-23 2016-07-2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双无性系茶树杂交结实率的方法
CN108566859A (zh) * 2017-03-07 2018-09-25 隆回县高龙桥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
CN110419440A (zh) * 2019-08-06 2019-11-0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白毫早×薮北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0419439A (zh) * 2019-08-06 2019-11-0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薮北×白毫早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3348938A (zh) * 2021-03-30 2021-09-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提高双无性系茶树杂交结实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ARBORA, B. C.: "Agrotechniques in cultivation of tea in Ass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 SCIENCE (IJTS)》 *
张星海: "《茶叶加工与评审技术》", 28 February 2009,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灿灿: "提高新建良种茶园茶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茶业通报》 *
李赛君等: "3个茶树双无性系品种种植试验初报", 《茶叶通讯》 *
林国轩等: "双无性系茶树品种人工杂交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
董丽娟: "茶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 *
陈康等: "《中药材种植技术》", 31 December 2006,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9440A (zh) * 2019-08-06 2019-11-0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白毫早×薮北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0419439A (zh) * 2019-08-06 2019-11-0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薮北×白毫早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0419439B (zh) * 2019-08-06 2020-08-2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薮北×白毫早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0419440B (zh) * 2019-08-06 2020-11-10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基于白毫早×薮北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13243244A (zh) * 2021-06-08 2021-08-13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少刺型掌叶覆盆子结实率的栽培方法
NL2032854B1 (en) * 2022-08-25 2023-06-09 Hunan Tea Res Institute Artificial crossbreeding method for tea pla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2299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2299A (zh) 一种茶树双无性系杂交种子的制种方法
CN109392587B (zh) 一种梨树快速成园的种植方法
CN105557428B (zh) 一种香蕉精简施肥的栽培方法
CN106665130B (zh) 一种红梨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技术
CN105210768A (zh) 一种果树园套种药蔬的栽培方法
CN110235776B (zh) 一种番茄日光温室制种方法
CN104025836A (zh) 一种刺龙芽的种植方法
CN104938176A (zh) 一种延长薰衣草花期的栽培方法
CN110476637B (zh) 一种快速培育杉木产种母株的方法
CN111296161A (zh) 一种无核沃柑的栽培方法
CN108668870B (zh) 一种北方梨树高产栽培方法
CN112205228B (zh) 一种人工促进山苍子天然更新的栽培方法
CN110419440B (zh) 基于白毫早×薮北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05453902A (zh) 一种油橄榄异种嫁接的方法
CN103348909B (zh) 一种烟草雄性不育杂交一代种子的制种方法
CN110419439B (zh) 基于薮北×白毫早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09328894B (zh) 一种羊用牧草空间布局与栽培方法
CN107667815A (zh) 一种金银花高产栽培方法
CN107223438B (zh) 一种单干形油用牡丹的定干管理方法
CN112042488B (zh) 一种林下草莓育苗方法
CN104160856A (zh) 一种提高羽衣甘蓝切花量及制种量的栽培方法
CN109588189B (zh) 一种柠檬树体的培育方法
CN112514744A (zh) 一种大白菜小拱棚育苗越冬小株制种方法
CN114431132B (zh) 一种西瓜制种套种油葵的方法
Sheoran et al. Floral and yield attributes of African marigold as influenced by pinching and gibberellic acid in different seas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Saijun

Inventor after: Dong Lijuan

Inventor after: Duan Jihua

Inventor after: Lei Yu

Inventor after: Huang Feiyi

Inventor after: Luo Yi

Inventor after: Kang Yankai

Inventor after: Chen Yuhong

Inventor after: Ding Ding

Inventor before: Li Saijun

Inventor before: Dong Lijuan

Inventor before: Duan Jihua

Inventor before: Lei Yu

Inventor before: Huang Feiyi

Inventor before: Luo Yi

Inventor before: Kang Yankai

Inventor before: Chen Yuhong

Inventor before: Ding D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