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0578A -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0578A
CN109120578A CN201710490907.4A CN201710490907A CN109120578A CN 109120578 A CN109120578 A CN 109120578A CN 201710490907 A CN201710490907 A CN 201710490907A CN 109120578 A CN109120578 A CN 109120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server
client
media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09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0578B (zh
Inventor
曹俊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4909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057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8287 priority patent/WO201823344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0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0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63Application servers providing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客户端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客户端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物理链路资源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数据传输技术,尤指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息类业务越来越多,从传统的短信和彩信业务发展到了微信和富媒体通信(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等新业务;在消息类新业务中,群聊有着十分普遍的应用场景,如同学群、同事群、兴趣群等,群组规模也由十人群向百人群、千人群规模发展。
目前,RCS群聊通过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和消息会话传递协议(MSRP,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实现。包括:通过SIP实现对MSRP通道的控制(如创建、维持和撤销等),通过MSRP创建的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相关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处理时,终端上每个处于活跃状态的群,需要与该终端归属的服务器保持一条MSRP的逻辑链路,而MSRP的逻辑链路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的物理链路实现。
TCP物理链路(简称TCP链路)是一种稀缺资源。两个网元之间建立一条TCP链路需要四元组,即客户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客户端端口(PORT)、服务端IP和服务端PORT;其中客户端PORT取值范围1-65535,因此,在客户端IP和服务端IP固定的情况下,链路资源是固定的,超出这个限制需要申请IP资源,而IP资源也是有限的。
在RCS的相关实现方式中,MSRP的逻辑链路与TCP链路绑定,每条MSRP逻辑链路都对应一条TCP链路,即终端上活跃群的个数,与终端和其归属的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的TCP链路个数一致,该链路涉及网元包括终端、中间网元(如会话边界控制器(SBC,SessionBorder Controller)、即时消息应用服务器(IMAS,Instant Message ApplicationServer、和群聊应用服务器(GCAS Group Chat Application Server)等),随着群用户数扩大,日益增长的群数量与有限的链路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为了对相关技术进行清楚的了解,以下通过示例对相关技术进行说明,图1为相关技术中RCS进行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0、当消息类业务中存在第一活跃群时,客户端发送第一请求(INVITE)消息;第一请求消息携带信息包括:建链模式为发送方做客户端、本地第一IP地址(P_C_1)、本地第一端口(PORT_C_1)、及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1);
步骤101、服务端收到第一请求消息,返回第一202响应消息;其中,第一202响应消息携带:建链模式为接收方做服务端、服务端IP地址IP_S、服务端端口PORT_S、及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1);其中,服务端的IP和PORT固定;
步骤102、客户端接收第一202响应消息,并返回第一确认消息(ACK);
步骤103、客户端使用本地第一IP地址(P_C_1)和本地第一端口(PORT_C_1),向服务端IP地址(IP_S)和服务端端口(PORT_S)建立第一TCP链路(TCP1);
步骤104、客户端使用第一TCP链路,发送MSRP的第一问候(HELLO)消息;第一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和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
步骤105、服务端在第一TCP链路TCP1接收客户端发送第一HELLO消息,取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和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与第一TCP链路建立关联,形成第一逻辑链路,第一逻辑链路的标识为SESSION_1;
通过步骤100~步骤105,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起一条MSRP逻辑链路,即第一逻辑链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为SESSION_1,第一逻辑链路以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和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与建立的第一TCP链路关联,后续第一逻辑链路的消息通过第一TCP链路进行收发。
步骤106、当消息类业务中存在第二活跃群时,客户端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携带:建链模式为发送方做客户端、本地第二IP地址(IP_C_2)、本地第二端口(PORT_C_2)、及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
步骤107、服务端收到第二请求消息,返回第二202响应消息;第二202响应消息携带:建链模式为接收方做服务端、服务端IP地址,服务端端口,以及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其中,服务端的IP和PORT固定;
步骤108、客户端收到第二202响应消息,返回第二ACK;
步骤109、客户端使用本地第二IP地址和本地第二端口,向服务端IP_S和PORT_S建立第二TCP链路;其中,IP_C_1和PORT_C_1二元组、与IP_C_2和PORT_C_2二元组不完全一致;
步骤110、客户端使用第二TCP链路发送MSRP的第二HELLO消息,第二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和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
步骤111、服务端在第二TCP链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二HELLO消息,取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和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与第二TCP链路建立关联,形成第二逻辑链路,第二逻辑链路的标识为SESSION_2;
通过步骤106~步骤111,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起另一条MSRP逻辑链路,即第二逻辑链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为SESSION_2,第二逻辑链路以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和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建立的第二TCP链路关联,后续第二逻辑链路的消息通过第二TCP链路进行收发。
步骤112、客户端使用第一逻辑链路发送消息;包括:根据SESSION_1找到关联的第一TCP链路,使用第一TCP链路发送该消息,同时携带第一逻辑链路的逻辑链路标识SESSION_1、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和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
步骤113、服务端通过第一TCP链路接收消息,判断逻辑链路标识第一逻辑链路的标识SESSION_1,交给SESSION_1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步骤114、客户端使用第二逻辑链路发送消息;包括:根据SESSION_2找到关联的第二TCP链路,使用第二TCP链路发送该消息,同时携带第二逻辑链路的逻辑链路标识SESSION_2、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和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
步骤115、服务端在第二TCP链路上接收到消息,判断逻辑链路标识第二逻辑链路的标识SESSION_2,交给SESSION_2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相关技术中,RCS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即时通信应用服务器(IMAS,Instant Messenger Application Server)、群聊应用服务器(GCAS,Group ChatApplication Server)、会话边界控制器(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其中,
UE负责发起或接收群聊的聊天消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PAD)等。
IMAS负责收发不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的聊天消息;具体包括:IMAS向群聊的UE归属的应用服务器(AS)发送聊天消息;根据群聊标识(群ID)向群归属的GCAS发送聊天消息。
GCAS,接收发送聊天消息的UE对应的AS发送的聊天消息,根据群ID查询对应的群成员,将聊天消息发送给每个对话的群成员的UE所归属的AS。
SBC是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网络节点,其位于IMS网络的边界,将用户设备接入到IMS核心网。
在RCS系统中,客户端和服务端为相对而言,例如、UE与SBC之间,UE为客户端,SBC为服务端;SBC与IMAS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确定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般情况为:SBC为客户端,IMAS为服务端;IMAS与GCAS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确定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般情况为:IMAS为客户端,GCAS为服务端。
图2为相关技术中建立TCP链路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用户设备1(UE1)上的群1、群2…群N处于活跃状态时,对每一个活跃的群,都将在UE与SBC之间、SBC与IMAS之间、IMAS与GCAS之间分别建立N条TCP链路。即针对群1分别建立UE与SBC之间的TCP链路、SBC与IMAS之间的TCP链路、IMAS与GCAS之间的TCP链路;UE与SBC之间、SBC与IMAS之间、IMAS与GCAS之间建立的TCP链路均为不同的TCP链路;同理,对于群2需要建立相应的UE与SBC之间、SBC与IMAS之间、IMAS与GCAS之间的TCP链路。
综上,每个处于活跃状态的群,在UE与SBC之间、SBC与IMAS之间、IMAS与GCAS之间均需要各自维护一条逻辑链路,每条逻辑链路需要对应一条TCP链路。TCP链路的数目与UE上活跃群的数目关联,随着UE上活跃群数目增加,TCP链路数也会增加,极大的消耗了TCP链路资源。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终端,能够降低物理链路的资源消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包括:
客户端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所述客户端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可选的,所述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包括:
所述客户端发送消息会话传递协议MSRP的招呼HELLO消息到所述服务端;
其中,所述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可选的,形成所述媒体链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活跃群的消息时,所述客户端根据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确定与所述媒体链路关联的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所述客户端使用确定的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所述活跃群的消息;
其中,发送的所述活跃群的消息中携带所述媒体链路的标识、所述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所述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包括:
服务端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服务端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可选的,形成所述媒体链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来自活跃群的消息;
所述服务端判断活跃群消息包含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时,将接收到的活跃群的消息传输至媒体链路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
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包括:判断单元和通知单元;其中,
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通知单元用于,判断单元判断出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可选的,所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单元判断出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通过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消息会话传递协议MSRP的招呼HELLO消息到所述服务端;
其中,所述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
形成所述媒体链路之后,接收到来自活跃群的消息时,根据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确定与所述媒体链路关联的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使用确定的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所述活跃群的消息;
其中,发送的所述活跃群的消息中携带所述媒体链路的标识、所述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所述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形成链路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形成链路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
形成所述已建立的媒体链路之后,通过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来自活跃群的消息;
判断活跃群消息包含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时,将接收到的活跃群的消息传输至媒体链路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
所述程序指令在处理器读取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
所述程序指令在处理器读取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客户端接收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CP链路的请求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所述客户端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物理链路资源的消耗。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中RCS进行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建立TCP链路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示例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示例建立TCP链路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
步骤300、客户端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可以包括:当消息类业务中存在活跃群时,客户端发送INVITE消息到服务端后,服务端返回给客户端的202响应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在建立本发明实施例媒体链路之前,已经根据物理链路形成过媒体链路。这里,物理链路可以包括TCP链路;媒体链路可以包括逻辑链路。
步骤301、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媒体链路为建立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与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关联后形成的新的媒体链路。建立新的媒体链路时,响应的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及建立的新的媒体链路的标识均与之前形成的媒体链路不同。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包括:
客户端发送消息会话传递协议MSRP的招呼HELLO消息到服务端;
其中,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可选的,形成媒体链路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活跃群的消息时,客户端根据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确定与媒体链路关联的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客户端使用确定的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活跃群的消息;
其中,发送的所述活跃群的消息中携带所述媒体链路的标识、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所述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这里,媒体链路的标识可以是参照相关协议生成的标识。
可选的,当不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根据服务端地址信息为活跃群建立物理链路。需要说明的是,在RCS系统中,客户端和服务端为相对而言,例如、UE与SBC之间,UE为客户端,SBC为服务端;SBC与IMAS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确定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般情况为:SBC为客户端,IMAS为服务端;IMAS与GCAS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确定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般情况为:IMAS为客户端,GCAS为服务端。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客户端接收建立传输控制协议物理链路的请求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所述客户端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物理链路资源的消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
所述程序指令在处理器读取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0、服务端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通知可以包括相关协议中的:消息会话传递协议(MSRP)的招呼(HELLO)消息;
其中,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步骤401、服务端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可选的,形成所述媒体链路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服务端通过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来自活跃群的消息;
服务端判断活跃群消息包含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时,将接收到的活跃群的消息传输至媒体链路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
程序指令在处理器读取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包括:判断单元和通知单元;其中,
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通知单元用于,判断单元判断出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通知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单元判断出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通过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消息会话传递协议MSRP的招呼HELLO消息到所述服务端;
其中,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
形成所述媒体链路之后,接收到来自活跃群的消息时,根据客户端媒体链路的标识确定与媒体链路关联的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使用确定的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所述活跃群的消息;
其中,发送的所述活跃群的消息中携带媒体链路的标识、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所述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装置可以应用于客户端。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包括:接收单元和形成链路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形成链路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通知包括MSRP的HELLO消息;
其中,所述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
形成所述已建立的媒体链路之后,通过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来自活跃群的消息;
判断活跃群消息包含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时,将接收到的活跃群的消息传输至媒体链路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装置可以应用于服务端。
以下通过应用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进行清楚详细的说明,应用示例仅用于陈述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用示例
图7为本发明应用示例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700、当消息类业务中存在第一活跃群时,客户端发送第一请求(INVITE)消息;第一请求消息携带信息包括:建链模式为发送方做客户端、本地第一IP地址P_C_1、本地第一端口PORT_C_1、及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1;
步骤701、服务端收到第一请求消息,返回第一202响应消息;其中,第一202响应消息携带:建链模式为接收方做服务端、服务端IP地址IP_S、服务端端口PORT_S、及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1;其中,服务端的IP和PORT固定;
步骤702、客户端接收第一202响应消息,并返回第一确认消息(ACK);
步骤703、客户端使用本地第一IP地址P_C_1和本地第一端口PORT_C_1,向服务端IP地址IP_S和服务端端口PORT_S建立第一TCP链路TCP1;
步骤704、客户端使用第一TCP链路TCP1,发送MSRP的第一问候(HELLO)消息,第一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1和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1;
步骤705、服务端在第一TCP链路TCP1接收客户端发送第一HELLO消息,取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1和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1与第一TCP链路TCP1建立关联,形成第一逻辑链路,第一逻辑链路的标识为SESSION_1;
通过步骤700~步骤705,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起一条MSRP逻辑链路,即第一逻辑链路,逻辑链路标识为SESSION_1,第一逻辑链路以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1和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1与建立的第一TCP链路TCP1关联,后续第一逻辑链路的消息通过第一TCP链路TCP1进行收发。
步骤706、当消息类业务中存在第二活跃群时,客户端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携带:建链模式为发送方做客户端、本地第二IP地址IP_C_2、本地第二端口PORT_C_2、及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2;
步骤707、服务端收到第二请求消息,返回第二202响应消息;第二202响应消息携带:建链模式为接收方做服务端、服务端IP地址IP_S,服务端端口PORT_S,以及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2;其中,服务端的IP和PORT固定;
步骤708、客户端收到第二202响应消息,返回第二ACK;
步骤709、客户端判断是否存在服务端的服务端IP地址为IP_S和服务端端口为PORT_S的第一TCP链路TCP1;若不存在第一TCP链路TCP1,执行步骤703~705;若存在第一TCP链路TCP1,执行步骤710;
步骤710、客户端使用第一TCP链路TCP1发送MSRP的第二HELLO消息,第二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2和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2;
步骤711、服务端在第一TCP链路TCP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二HELLO消息,取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2和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2与第一TCP链路TCP1建立关联,形成第二逻辑链路,第二逻辑链路的标识为SESSION_2;
通过步骤706~步骤711,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起另一条MSRP逻辑链路,即第二逻辑链路,逻辑链路标识为SESSION_2,第二逻辑链路以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2和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2与建立的第一TCP链路TCP1关联,后续第二逻辑链路的消息通过第一TCP链路TCP1进行收发。
步骤712、客户端使用第一逻辑链路发送消息;包括:根据SESSION_1找到关联的第一TCP链路TCP1,使用第一TCP链路TCP1发送该消息,同时携带第一逻辑链路的逻辑链路标识SESSION_1、客户端第一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1和服务端第一逻辑链路SESIONID_S_1;
步骤713、服务端在第一TCP链路TCP1上接收到消息,判断逻辑链路标识SESSION_1,交给SESSION_1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步骤714、客户端使用第二逻辑链路发送消息;包括:根据SESSION_2找到关联的第一TCP链路TCP1,使用第一TCP链路TCP1发送该消息,同时携带第二逻辑链路的逻辑链路标识SESSION_2、客户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C_2和服务端第二逻辑链路标识SESIONID_S_2;
步骤715、服务端在第一TCP链路TCP1上接收到消息,判断逻辑链路标识SESSION_2,交给SESSION_2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图8为本发明应用示例建立TCP链路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用户设备1(UE1)上的群1、群2…群N处于活跃状态时,对所有活跃的群,只在UE与SBC之间、SBC与IMAS之间、IMAS与GCAS之间分别建立1条TCP链路。即针对群1、群2…群N分别建立UE与SBC之间的TCP链路、SBC与IMAS之间的TCP链路、IMAS与GCAS之间的TCP链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个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所述客户端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包括:
所述客户端发送消息会话传递协议MSRP的招呼HELLO消息到所述服务端;
其中,所述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媒体链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活跃群的消息时,所述客户端根据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确定与所述媒体链路关联的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所述客户端使用确定的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所述活跃群的消息;
其中,发送的所述活跃群的消息中携带所述媒体链路的标识、所述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所述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4.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端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服务端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媒体链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来自活跃群的消息;
所述服务端判断活跃群消息包含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时,将接收到的活跃群的消息传输至媒体链路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6.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单元和通知单元;其中,
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通知单元用于,判断单元判断出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单元判断出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通过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消息会话传递协议MSRP的招呼HELLO消息到所述服务端;
其中,所述HELLO消息携带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
形成所述媒体链路之后,接收到来自活跃群的消息时,根据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确定与所述媒体链路关联的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使用确定的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所述活跃群的消息;
其中,发送的所述活跃群的消息中携带所述媒体链路的标识、所述客户端媒体链路标识和所述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
9.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和形成链路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形成链路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
形成所述已建立的媒体链路之后,通过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来自活跃群的消息;
判断活跃群消息包含服务端媒体链路标识时,将接收到的活跃群的消息传输至媒体链路对应的服务进行处理。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
13.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
所述程序指令在处理器读取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到信令层创建链路请求的响应时,判断客户端与服务端是否存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
存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时,使用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通知服务端,以使服务端根据所述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形成媒体链路。
14.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
所述程序指令在处理器读取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客户端使用已建立的物理链路发送的通知;
根据接收到的通知,形成媒体链路。
CN201710490907.4A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120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0907.4A CN109120578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88287 WO2018233447A1 (zh) 2017-06-23 2018-05-24 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0907.4A CN109120578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578A true CN109120578A (zh) 2019-01-01
CN109120578B CN109120578B (zh) 2022-10-11

Family

ID=6473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0907.4A Active CN109120578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0578B (zh)
WO (1) WO201823344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7378A (zh) * 2021-06-16 2021-08-13 湖南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医疗业务通讯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3129A (zh) * 2019-10-29 2020-02-04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9811A1 (en) * 2004-12-31 2006-07-0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media device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325740A (zh) * 2007-06-15 2008-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会话初始协议消息与短消息互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77326A (zh) * 2008-09-16 2010-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nat的文件传送方法
US20100262697A1 (en) * 2007-11-16 2010-10-14 Anders Lindgren A method for event packet handling
CN102281263A (zh) * 2010-06-13 2011-12-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iSCSI会话的方法和iSCSI发起方
CN102469042A (zh) * 2010-11-19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聊天会话发送输出消息和获取输出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6878304A (zh) * 2017-02-15 2017-06-20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
CN106878141A (zh) * 2015-12-11 2017-06-2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srp协议的即时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2302A1 (en) * 2005-06-07 2006-12-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otification of changed call tariff t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539531B (zh) * 2014-12-25 2019-08-0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9811A1 (en) * 2004-12-31 2006-07-0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media device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325740A (zh) * 2007-06-15 2008-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会话初始协议消息与短消息互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00262697A1 (en) * 2007-11-16 2010-10-14 Anders Lindgren A method for event packet handling
CN101677326A (zh) * 2008-09-16 2010-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nat的文件传送方法
CN102281263A (zh) * 2010-06-13 2011-12-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iSCSI会话的方法和iSCSI发起方
CN102469042A (zh) * 2010-11-19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聊天会话发送输出消息和获取输出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6878141A (zh) * 2015-12-11 2017-06-2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srp协议的即时通信方法
CN106878304A (zh) * 2017-02-15 2017-06-20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7378A (zh) * 2021-06-16 2021-08-13 湖南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医疗业务通讯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578B (zh) 2022-10-11
WO2018233447A1 (zh)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9119B (zh) 维持会话连接
CN101355524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终端
CN103716356B (zh) 基于web的存储过程操作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0461778C (zh) 短消息业务在多媒体子系统中实现分叉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4796396A (zh) 提供用于基于策略的应用代理的网络代理层的方法和介质
CN103001860A (zh) 一种融合通信Web即时消息实现系统
CN104518908B (zh) 用于提供网络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19810A (zh) 一种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1909257A (zh) M2m平台实现多种承载协议并发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6850502A (zh) 基于长连接的业务请求转发方法、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83972B (zh) 基于浏览器的消息推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120578A (zh)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52230A (zh) 一种用户关系链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JP495980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配信レポート
CN106941460A (zh) 报文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595611B (zh) 即时通信应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与设备
CN107086951A (zh) 行业短信的传输方法、短信网关及行业短信接入网关
CN102469042B (zh) 聊天会话发送输出消息和获取输出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23564B (zh) 一种在移动通信行业中提升彩信端到端成功率的方法
CN108092993A (zh)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TWI462611B (zh) 開放行動通訊聯盟之方法與裝置
CN102165484B (zh) 角色独立的上下文交换
CN106385516A (zh) 一种设置业务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501343A (zh) 加快网页打开以及在网页中插入缓存页面内容的方法
TWI407740B (zh) 對話啟始協定多媒體服務之刪除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