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3094B -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3094B
CN109113094B CN201810970755.2A CN201810970755A CN109113094B CN 109113094 B CN109113094 B CN 109113094B CN 201810970755 A CN201810970755 A CN 201810970755A CN 109113094 B CN109113094 B CN 109113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air
pipe
roof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07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13094A (zh
Inventor
罗达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ivil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vil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vil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vil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07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3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3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3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13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3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4Air-ducts or air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防工程技术领域,针对逃难人员错过救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位于建筑下方的顶板、位于顶板下方的底板、连接顶板以及底板的若干侧板,顶板、底板以及侧板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底板设有支撑顶板的支撑柱,顶板预留防爆门安装孔,底板设有楼梯,楼梯顶部与顶板底部抵接,还包括若干连通地下室空间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远离地下室空间的一端连通地面上方的空间,进气管设有过滤件以及朝向地下室空间抽气的抽风装置,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光线通过光反射材料反射、折射通过出气管远射出便于搜救队员或救援飞机发现光源,提高逃难人员生还几率。

Description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防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
通常人防工程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如繁华的地下通道、地下广场、地铁等,对于人口密集度较低的地方如别墅区则难以普及,使得人们要逃避到较远的人防工程时危险性大增,因此通过在建筑下建设家用人防地下室将有效缓解距离大型人防工程较远的人群在战时避难的需求。
但由于家用人防地下室属于民用建筑,在官方难以全部统计记载,使得战时搜救时,容易被忽略,使得逃难至家用人防地下室的人们错过救援,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具有便于求救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包括位于建筑下方的顶板、位于顶板下方的底板、连接顶板以及底板的若干侧板,所述顶板、底板以及侧板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所述底板设有支撑顶板的支撑柱,所述顶板预留防爆门安装孔,所述底板设有楼梯,所述楼梯顶部与顶板底部抵接,还包括若干连通地下室空间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远离地下室空间的一端连通地面上方的空间,所述进气管设有过滤件以及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用于向地下室空间抽气,所述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所述光反射材料为光反射金属。所述侧板上设有安装光源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出气管朝向地下室空间的端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气管进风并通过出气管出风以保持地下室空间通风,通过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使得光源从出气管连通地下室空间的端部射入光线后,通过出气管的内管壁上的光反射材料折射以传递,最终光线一直传递至出气管远离地下空间的管口处并从该管口射出至地面上方的空间,当搜救队员经过或天上的救援飞机扫描观察时,可看见光源,尤其在晚上,光源将十分明显,进而提醒搜救人员进行救援,由于管道具有较好的传音效果,搜救人员朝向出气管远离地下空间一端的管口内喊话时,地下空间的逃难人员可较为清晰的听见救援人员发出的声音,同时逃难人员对着出气管连通地下空间的管口回应后,搜救人员亦可较为清晰的听到逃难人员求救的声音,便于逃难人员求救,提高逃难人员生还几率。采用光反射金属,以利用金属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减少空袭过程中炸弹爆炸等冲击将光反射材料震碎导致出气管折射光线以传导光线的效果消失的情况。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安装架,使得求救时,人们只需将光源安装在安装架上即可,无需长时间手持光源,节省体力,提高生存几率。
优选的,所述光反射金属电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镀的方法将光反射金属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使得光反射材料的占地面积较少,同时电镀工艺将使得金属反射膜表面光滑,提高反射、折射的效果,同时电镀工艺使得金属反射膜牢固的附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提高光反射材料附着在风管的内管壁上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光反射金属为银、铜以及钼的一种或多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光反射金属为银、铜以及钼的一种或多种以使得金属反射膜的反射率较高,提高反射、折射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金属反射膜表面覆盖有透明的防氧化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金属反射膜表面覆盖有透明的防氧化层,以保护金属反射膜,减少金属反射膜氧化导致反射率下降进而影响反射、折射效果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防氧化层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防氧化层,以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高透光率以减少光能损耗,同时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较好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减少防氧化层在炸弹爆炸等冲击下破损的情况,同时使得防氧化层远离出气管内管壁的表面易于打磨光滑,减少对光线传导的阻碍。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远离地下室空间一端的管口设有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阻挡,减少杂物进入出气管导致影响出气管的内管壁折射光线的连续性以导致光线传播效果下降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过滤件包括活性炭以及固定活性炭的隔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性炭吸附毒气,使得从进气管进入的空气较为干净,减少损伤逃难人员身体的情况,同时通过隔网固定活性炭,避免活性炭洒落,保证活性炭稳定的位于进气管内。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具有便于求救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方开挖,具体如下:
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部标高,整平土方底部以及侧壁,侧壁钻孔以预留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连通建筑外的地面上方的空间,进气管通道的内径大于进气管的外径,出气管通道的内径大于出气管的外径;
(2)沉桩;
(3)浇注底板以及侧板;
(4)浇注支撑柱;
(5)浇注顶板;
(6)安装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具体如下:
将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分别放入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并贯穿侧板,然后浇注混凝土至进气管通道与进气管之间的间隙,以及浇注混凝土至出气管通道与出气管之间的间隙,然后将进气管以及出气管两端分别与地面以及地下室空间的侧板固定;
(7)浇注楼梯;
(8)安装防爆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留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以方便安装进气管以及出气管,由于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连通建筑外的地面上方的空间,使得进气管的进风口以及出气管的出风口位于建筑外,使得建筑被炸弹轰炸倒塌后堵死进气管的进风口以及出气管的出风口的可能性大为下降,同时逃难人群求救时,光源射至建筑废墟外的地面上的空间,减少建筑废墟阻挡光线传播的情况,使得救援人员以及天上的飞机更容易发现光源,便于逃难人员求救,增加逃难人群被救援的几率,通过浇注楼梯以方便人们进出地下室空间,通过安装防爆门以保证防爆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使得光源将光线射入出气管后光线通过反射、折射最终从出气管远离地下空间的管口射出至地面上方的空间,便于搜救队员或救援飞机发现光源,进而提醒搜救人员及时援救,便于逃难人员求救,提高逃难人员生还几率;
2. 由于管道具有较好的传音效果,搜救人员与逃难人员可通过出气管对话,便于逃难人员求救,提高逃难人员生还几率;
3. 通过将光反射金属电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使得光反射材料的占地面积较少,同时使得金属反射膜表面光滑,提高反射、折射的效果,同时使得金属反射膜牢固的附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提高稳定性;
4. 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安装架,使得求救时,人们只需将光源安装在安装架上即可,无需长时间手持光源,节省体力,提高生存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家用人防地下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用于示意地下室空间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建筑;2、地面;3、地下室空间;31、顶板;32、底板;33、侧板;34、支撑柱;35、楼梯;36、防爆门;4、支撑桩;5、进气管;51、过滤件;511、隔网;52、抽风机;6、出气管;61、金属反射膜;62、防氧化层;7、滤网;8、安装架;81、承托板;82、固定板;83、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参照图1以及图2,包括位于建筑1下方的顶板31、位于顶板31下方的底板32、连接顶板31与底板32的侧板33,通过顶板31、底板32以及侧板33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3,还包括连通地下室空间3与地面2上方的空间的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
地下室空间3的水平截面成正方形,底板3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4,支撑柱34竖直设置,支撑柱34顶部与顶板31底部固定连接,底板32下方固定连接有插入土壤中的支撑桩4,支撑桩4竖直设置,支撑桩4与支撑柱34相错。
顶板31、底板32、侧板33、支撑柱34以及支撑桩4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参照图2以及图3,进气管5朝向地下室的一端贯穿侧板33以连通地下室空间3,进气管5远离地下室的一端连通建筑1外的地面2的上方空间,进气管5远离地下室一端的管口与地面2平齐。
进气管5内设有过滤件51,过滤件51包括两个固定在进气管5内且平行的隔网511,隔网511的外沿与进气管5的内管壁处处连接,两个平行的隔网511之间放置活性炭(图中未示出),通过两个平行的隔网511配合进气管5的管壁以包裹夹持活性炭以使活性炭稳定的存放在进气管5内,隔网511与进气管5的轴向垂直。
进气管5朝向地下室的管口处固定连接有朝向地下室空间3抽气的抽风机52。
参照图2以及图4,出气管6朝向地下室的一端贯穿侧板33以连通地下室空间3,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的一端连通建筑1外的地面2上方的空间,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的一端的管口与地面2平齐。
出气管6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光反射材料采用光反射金属,光反射金属为本领域通用的光反射金属,本实施例中具体为银,其他实施例中可为银、铜、钼中的一种或多种。
光反射材料通过电镀以镀在出气管6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61,金属反射膜61远离出气管6的表面固定有防氧化层62,防氧化层62采用本领域通用的防氧化材料,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出气管6以及进气管5远离地下室的管口均固定连接有滤网7,滤网7覆盖出气管6的管口,滤网7覆盖进气管5的管口。
参照图2以及图5,侧板33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光源的安装架8,安装架8位于出气管6朝向地下室的管口处,安装架8包括承托板81,承托板81底部连接有若干支撑条83,支撑条83远离承托板8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侧板33上,承托板81呈半圆弧状,承托板81铰接有固定板82,固定板82呈半圆弧状,固定板82与承托板81折叠时形成圆管结构,固定板82以及承托板81的轴线的直线延伸线经过出气管6朝向地下室空间3的管口的圆心。
顶板31开有出入口,底板32固定有位于出入口下方的楼梯35,楼梯35顶部与顶板31的底部固定连接,出入口铰接有防爆门36。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逃难人员需要求救时,用手电等强光源朝向出气管6朝向地下室空间3的管口内照射,光源的光线投射至出气管6的内管壁上,通过光反射材料反射或折射,将光线引导至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空间3的管口处并从该管口射出,使得救援飞机以及救援人员易于发现,尤其在夜晚,将在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空间3的管口处产生较为明显的光亮。
当救援人员发现光亮后,朝向出气管6内喊话,利用管道较好的传导声音的特性,使得救援人员发出的呼喊通过出气管6传导进而传导至地下室空间3内,使得逃难人员能及时听见并回应,逃难人员朝向出气管6喊话回应后,救援人员可从出气管6位于地面2的管口听到回应,即可判定有需要救援的人员,使得逃难人员及时得到救援,提高生还几率。
通过光源照射即可求救,便于逃难人员求救,且求救效果较佳。
由于光反射材料电镀在出气管6的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61,使得金属反射膜61远离出气管6的表面较为光滑,进而保证金属反射膜61的反光率,保证出气管6折射光线的效果,进而保证光线传导至出气管6位于地面2的管口处的效果。
通过采用银作为光反射材料以利用银反射率较高的特性,提高出气管6的内管壁反射、折射的效果,同时利用银金属较好的结构强度以及稳定性,使得炸弹爆破时产生的振动冲击不易使得金属反射膜61破碎以失去光反射效果。
通过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防氧化层62,保护金属反射膜61以减少金属反射膜61氧化后导致反光率下降的情况,同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透光率高,减少光能消耗减弱的程度,保证光线传导至出气管6位于地面2的管口处的亮度。
通过在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空间3一端的管口设置滤网7,以使得空袭轰炸产生的杂物被滤网7阻隔,减少杂物掉落出气管6内导致损伤金属反射膜61的情况。
通过在侧板33上设置安装光源的安装架8,使得光源安装在安装架8上即可进行求救,无需人力长时间手持光源,节省体力,以使得逃难人员生还几率更大。
通过活性炭作为过滤件51以吸附空气中的毒气,使得空气进入地下室空间3时较为干净,减少因外界毒气进入地下室空间3导致影响逃难人员身体健康的情况,同时通过隔网511夹持包裹活性炭,以使得活性炭稳定的存在进气管5中,保持过滤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方开挖,具体如下:
围闭施工现场,开挖土方至地下室底部标高,将土方的底部以及侧壁整平,在土方侧壁钻孔以钻挖出预留的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进气管通道的内径大于进气管5的外径,出气管通道的内径大于出气管6的外径。
(2)沉桩,具体如下:
在土方顶部划线定位,然后沉入支撑桩4,支撑桩4为实心桩结构,支撑桩4沉入至顶部高于土方底部5cm的位置。
(3)浇注底板32以及侧板33,具体如下:
全部支撑桩4均沉入后,在土方底部以及侧壁铺设钢筋网,然后浇注混凝土浆液并捣实整平,底板32厚度为10cm,底板32凝固后,铺设侧壁的浇注模板并浇注侧板33,捣实,侧板33凝固后拆卸模板,侧板33厚度为10cm浇注侧板33时,通过侧板33的浇注模板防止混凝土浆液封堵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
(4)浇注支撑柱34,具体如下:
在底板32上竖直放置钢筋笼,钢筋笼顶部与地下室顶部水平面留有5cm距离,架设支撑柱34的浇注模板,浇注支撑柱34,支撑柱34凝固后拆卸支撑柱34的浇注模板,支撑柱34混凝土浇注高度距离钢筋笼顶部留有5cm距离。
(5)浇注顶板31,具体如下:
在底板32上架设支架,在支架顶部铺设顶板31浇注的模板,顶板31浇注的模板顶部与支撑柱34混凝土顶部平齐,然后铺设顶板31的钢筋网,浇注混凝土,顶板31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模板,顶板31预留出入口。
(6)安装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具体如下:
将进气管单元放置在进气管通道内,通过法兰连接相邻进气管单元,将进气管5朝向地下室的端部贯穿侧板33且该端部与侧板33平齐,然后浇注混凝土至进气管通道与进气管5之间的间隙中以固定进气管5。
将出气管单元放置在出气管通道内,通过法兰连接相邻出气管单元,将出气管6朝向地下室的端部贯穿侧板33且该端部与侧板33平齐,然后浇注混凝土至出气管通道与出气管6之间的间隙中以固定出气管6。
混凝土凝固后,在进气管5内安装过滤件51,将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远离地面2的端部切削以使得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远离地面2的端部与地面2平齐,然后在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一端的管口安装滤网7。
在进气管5朝向地下室一端的管口安装抽风机52,在侧壁上装有出气管6的位置安装安装架8。
(7)浇注楼梯35,具体如下:
在底板32架设楼梯35的浇注模板,浇注楼梯35,楼梯35凝固后拆除楼梯35的浇注模板。
(8)安装防爆门36,具体如下:
在出入口处安装铰接的防爆门36。
通过浇注混凝土至进气管5与进气管通道的间隙,以保证进气管5稳定连接在进气管通道内,提高稳定性,通过浇注混凝土至出气管6与出气管通道的间隙内,以保证出气管6稳定连接在出气管通道内,提高稳定性。
实施例3
一种出气管6的施工方法:
a.电镀,具体如下:
将金属材质制成的出气管6浸泡在电镀液,电镀液中溶入银离子,通过挂镀设备进行电镀作业以形成金属反射膜61,电镀工艺采用本领域通用的电镀工艺。
b.覆盖防氧化层62,具体如下:
在出气管6内放置模板,模板呈管状,模板的外径比金属反射膜61的内径少3mm,通过支架支撑模板以使模板的轴线与出气管6的轴线一致,模板表面涂抹防粘硅油。
熔融防氧化层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出至模板与出气管6的夹层空间内,填满夹层空间后冷却,卸出模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包括位于建筑(1)下方的顶板(31)、位于顶板(31)下方的底板(32)、连接顶板(31)以及底板(32)的若干侧板(33),所述顶板(31)、底板(32)以及侧板(33)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3),所述底板(32)设有支撑顶板(31)的支撑柱(34),所述顶板(31)预留防爆门安装孔,所述底板(32)设有楼梯(35),所述楼梯(35)顶部与顶板(31)底部抵接,还包括若干连通地下室空间(3)的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所述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空间(3)的一端连通地面(2)上方的空间,所述进气管(5)设有过滤件(51)以及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用于向地下室空间(3)抽气,所述出气管(6)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所述光反射材料为光反射金属; 所述侧板(33)上设有安装光源的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位于出气管(6)朝向地下室空间(3)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光反射金属电镀在出气管(6)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光反射金属为银、铜以及钼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反射膜(61)表面覆盖有透明的防氧化层(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防氧化层(62)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空间(3)一端的管口设有滤网(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过滤件(51)包括活性炭以及固定活性炭的隔网(511)。
8.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土方开挖,具体如下:
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部标高,整平土方底部以及侧壁,侧壁钻孔以预留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连通建筑(1)外的地面(2)上方的空间,进气管通道的内径大于进气管(5)的外径,出气管通道的内径大于出气管(6)的外径;
(2)沉桩;
(3)浇注底板(32)以及侧板(33);
(4)浇注支撑柱(34);
(5)浇注顶板(31);
(6)安装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具体如下:
将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分别放入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并贯穿侧板(33),然后浇注混凝土至进气管通道与进气管(5)之间的间隙,以及浇注混凝土至出气管通道与出气管(6)之间的间隙,然后将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两端分别与地面(2)以及地下室空间(3)的侧板(33)固定;
(7)浇注楼梯(35);
(8)安装防爆门(36)。
CN201810970755.2A 2018-08-24 2018-08-24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9113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0755.2A CN109113094B (zh) 2018-08-24 2018-08-24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0755.2A CN109113094B (zh) 2018-08-24 2018-08-24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3094A CN109113094A (zh) 2019-01-01
CN109113094B true CN109113094B (zh) 2020-07-17

Family

ID=6486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0755.2A Active CN109113094B (zh) 2018-08-24 2018-08-24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30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3092B (zh) * 2021-02-07 2022-06-07 恒元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室人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63040B (zh) * 2021-02-07 2022-05-03 恒元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人防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93021U (zh) * 2009-02-23 2010-06-02 浙江叁益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吸收器
CN201671369U (zh) * 2010-06-09 2010-12-15 熊小宁 下潜式机房
CN102644999A (zh) * 2012-05-09 2012-08-22 吴善锁 高楼火灾避难房应急通风装置
JP5038170B2 (ja) * 2008-01-28 2012-10-03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構造物の建て替え方法
CN204282370U (zh) * 2014-11-26 2015-04-22 江苏鸿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刚性出土平台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06583032U (zh) * 2017-03-27 2017-10-24 南京地下工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带有通风结构的人防救护空间
CN206844124U (zh) * 2017-06-09 2018-01-05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协同整体式地基基础与围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8170B2 (ja) * 2008-01-28 2012-10-03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構造物の建て替え方法
CN201493021U (zh) * 2009-02-23 2010-06-02 浙江叁益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吸收器
CN201671369U (zh) * 2010-06-09 2010-12-15 熊小宁 下潜式机房
CN102644999A (zh) * 2012-05-09 2012-08-22 吴善锁 高楼火灾避难房应急通风装置
CN204282370U (zh) * 2014-11-26 2015-04-22 江苏鸿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刚性出土平台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06583032U (zh) * 2017-03-27 2017-10-24 南京地下工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带有通风结构的人防救护空间
CN206844124U (zh) * 2017-06-09 2018-01-05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协同整体式地基基础与围护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3094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3094B (zh)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83047B (zh) 一种适用于爆破拆除中的静力切割拆除方法
CN210808918U (zh) 一种一体化杀虫灯和灯杆接虫装置
JP6126795B2 (ja) 大型鋼管を用いた緊急避難施設
CN112609680A (zh) 用于人工挖孔群桩开挖的施工方法
CN210714031U (zh) 一种林业防火的瞭望塔
CN214659177U (zh) 一种带有附壁式排烟道错层布置的嵌入式结构地下车库
CN211215111U (zh) 一种基于楼体外墙的消防通道
CN213049085U (zh) 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
CN216839572U (zh) 一种防爆波电缆井
CN114263183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08039787U (zh) 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
CN214739353U (zh) 一种厂房用防水结构
CN211898702U (zh) 一种防撞地下消防栓
CN211623486U (zh) 一种新型矿井应急救援装置
CN217676450U (zh) 一种适用于塔吊操作室的换气机构
CN216816621U (zh) 一种森林火灾区域空气检测装置
CN112761392B (zh) 一种带有附壁式排烟道错层布置的嵌入式结构地下车库
CN112880507B (zh) 一种适用于爆破拆除中剪力墙的穿孔装药爆炸方法
JP6179077B2 (ja) 避難用構造物および避難用施設
CN210315925U (zh) 用于深隧排水系统的竖井
CN216865212U (zh) 消防水池深基坑施工用顶部排水沟结构
CN116335061B (zh) 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装置
CN218467041U (zh) 一种楼内井道防护装置
CN218563481U (zh) 一种基于人防工程用的防火隔断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