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9318A - 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9318A
CN109109318A CN201710523809.6A CN201710523809A CN109109318A CN 109109318 A CN109109318 A CN 109109318A CN 201710523809 A CN201710523809 A CN 201710523809A CN 109109318 A CN109109318 A CN 109109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line
endpoint
light source
correction graph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38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宗桦
丁明雄
葛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filed Critical Kinpo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5238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9318A/zh
Priority to US15/688,199 priority patent/US10695976B2/en
Priority to EP17188688.0A priority patent/EP3421224A1/en
Priority to JP2017167617A priority patent/JP6741632B2/ja
Publication of CN109109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93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24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 B29C64/129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source therefor, e.g. by global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a mas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64Arrangements for irradiation
    • B29C64/277Arrangements for irradiation using multiple radiation means, e.g. micromirrors or multiple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此多光源调校装置包括一透光薄片件,透光薄片件具有一第一校正图形、一第二校正图形及一或多个第三校正图形,第一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一直线,第一直线形成有一第一端点及一第二端点,第二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二直线及二U字形框,第二直线形成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二U字形框分别框设在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的外部,第三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三直线,第三直线形成有一第五端点及一第六端点,第一直线、第二直线及第三直线彼此平行设置。借此,以达到多光源调校装置具有准确校正及方便操作的优点。

Description

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光源的校正图纸,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3D列印(3D printing),是利用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等软件建构的3D模型的资料,转换为连续堆叠的多个薄材料层的技术。其中,沉积的材料层可随后自然硬化或通过强光源而被固化,从而逐层固化成所需要的立体物件。
在目前所用以固化材料的光源方面,多以激光光源为主,但受激光光源所需对应的光学构件限制,激光光源仍须存在一定焦距,亦即光源与成型材料之间仍须保持固定的距离,所以形成的立体物件较大时,就须采二个光源以上照射固化。
然而,二个光源以上的固化具有下列问题,因光源与移动平台有错位问题,各光源彼此之间也有错位问题,导致光源的数量越多,光源的照射准确度就会越低。因此,如何对多个光源进行校正,以准确地固化成型出预定成品,是本领域开发人员的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光源调校装置,包括:一透光薄片件,具有一第一校正图形、一第二校正图形及至少一第三校正图形,该第一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一直线,该第一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一端点及一第二端点,该第二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二直线及二U字形框,该第二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二U字形框分别框设在该第三端点与该第四端点的外部,该第三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三直线,该第三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五端点及一第六端点,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及该第三直线彼此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及该第三直线彼此长度相等,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呈对位设置,该第二直线与该第三直线呈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透光薄片件更具有一第四校正图形,该第四校正图形具有一第四直线及以间隔交错方式排列在该第四直线上、下侧的多个黑格,该第四直线与该多个黑格之间具有多个交界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一校正图形更具有一第一环框,该第一直线邻近于该第二端点的末段容置于该第一环框内,且该第二端点叠设在该第一环框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二校正图形更具有一第二环框,该第二环框容置于其一该U字形框内部的中间处,该第二直线邻近于该第四端点的末段容置于该第二环框内,且该第四端点叠设在该第二环框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第三校正图形更具有二第三环框,该第三直线的两末段分别容置于该二第三环框内,且该第五端点叠设在其一该第三环框上,该第六端点叠设在另一该第三环框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三校正图形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第三直线彼此呈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透光薄片件包含一空心铆钉、一透光旋转片、一透光平移片及一贴纸片,该空心铆钉具有一中空口,该透光旋转片与该透光平移片相互层叠设置且套接于该空心铆钉,该贴纸片贴接于该空心铆钉且覆盖该中空口,该第一直线的其中一部分、该第二端点、该第二校正图形及该第三校正图形形成在该透光旋转片上,该第一直线的另一部分及该第一端点形成在该贴纸片上。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包括:a)提供一多光源调校装置,该多光源调校装置包含一透光薄片件,该透光薄片件具有一第一校正图形、一第二校正图形及至少一第三校正图形,该第一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一直线,该第一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一端点及一第二端点,该第二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二直线及二U字形框,该第二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二U字形框分别框设在该第三端点与该第四端点的外部,该第三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三直线,该第三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五端点及一第六端点,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及该第三直线彼此平行设置;b)提供一光源模组,该光源模组包含一平台、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分别安装在该平台上,该第一光源定义出一第一末端像素及一第二末端像素,该第二光源定义出一第三末端像素及一第四末端像素,将该平台设置在该透光薄片件的下方,并定义出平行于该透光薄片件且相互垂直的一第一方向轴及一第二方向轴;c)将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使该第一光源移动至该第一校正图形的位置,再将该第一末端像素重叠于该第一端点,并使该透光薄片件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以令该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一直线上;d)将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使该第一光源移动至该第二校正图形的位置,并使该第一末端像素及该第二末端像素分别容置在该二U字形框的内部;e)将该透光薄片件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该第一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以令该第一末端像素重叠于该第三端点,该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二直线上;f)将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使该第二光源移动至该第三校正图形的位置,再将该第二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以令该第三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三直线上且邻近于该第五端点设置;以及g)将该第二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二方向轴移动,以令该第四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三直线上且邻近于该第六端点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a)步骤中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及该第三直线彼此长度相等,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呈对位设置,该第二直线与该第三直线呈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a)步骤中该透光薄片件更具有一第四校正图形,该第四校正图形具有一第四直线及以间隔交错方式排列在该第四直线上、下侧的多个黑格,该第四直线与该多个黑格之间具有多个交界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在g)步骤之后的一个步骤h),其中h)步骤中将该第一光源通过该平台移动至该第四校正图形的位置,该第一光源具有配置在该第一末端像素与该第二末端像素之间的多个第一中间像素,将该第一末端像素、该第二末端像素及该多个第一中间像素分别重叠于该多个交界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还包括在h)步骤之后的一个步骤i),其中i)步骤中将该第二光源通过该平台移动至该第四校正图形的位置,该第二光源具有配置在该第三末端像素与该第四末端像素之间的多个第二中间像素,将该第三末端像素、该第四末端像素及该多个第二中间像素分别重叠于该多个交界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a)步骤中该第一校正图形更具有一第一环框,该第一直线邻近于该第二端点的末段容置于该第一环框内,且该第二端点叠设在该第一环框上,c)步骤中该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一直线上时,该第二末端像素容置在该第一环框的内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a)步骤中该第二校正图形更具有一第二环框,该第二环框容置于其一该U字形框内部的中间处,该第二直线邻近于该第四端点的末段容置于该第二环框内,且该第四端点叠设在该第二环框上,e)步骤中该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二直线上时,该第二末端像素容置在该第二环框的内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a)步骤中该第三校正图形更具有二第三环框,该第三直线的两末段分别容置于该二第三环框内,且该第五端点叠设在其一该第三环框上,该第六端点叠设在另一该第三环框上,f)步骤中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使该第二光源移动至该第三校正图形的位置时,该第三末端像素容置在其一该第三环框的内部,该第四末端像素容置在另一该第三环框的内部,g)步骤中该第四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三直线上时,该第四末端像素容置在另一该第三环框的内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三校正图形、第二光源的数量及f)步骤、g)步骤的步骤重复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同,该多个第三直线彼此呈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a)步骤中该透光薄片件包含一空心铆钉、一透光旋转片、一透光平移片及一贴纸片,该空心铆钉具有一中空口,该透光旋转片与该透光平移片相互层叠设置且套接于该空心铆钉,该贴纸片贴接于该空心铆钉且覆盖该中空口,该第一直线之其一部分、该第二端点、该第二校正图形及该第三校正图形形成在该透光旋转片上,该第一直线的另一部分及该第一端点形成在该贴纸片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c)步骤中该透光薄片件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时,该透光旋转片与该透光平移片共同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e)步骤中该透光薄片件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时,该透光旋转片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该透光平移片不移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b)步骤中该光源模组还包含一第一驱动机构、一第二驱动机构及至少一第三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该平台且驱动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该第一光源且驱动该第一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该第三驱动机构连接于该第二光源且驱动该第二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或该第二方向轴移动。
本发明利用第一校正图形、第二校正图形及第三校正图形共同形成在透光薄片件上,且第一校正图形、第二校正图形及第三校正图可对应多光源准确校正位置,进而降低光源与平台之间的错位及多光源之间的错位,以达到多光源调校装置具有准确校正及方便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步骤a至步骤d的流程图。
图1B 是本发明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步骤e至步骤i的流程图。
图2 是本发明平台设置在透光薄片件的下方的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多光源调校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 是本发明第一光源定义出第一末端像素及第二末端像素的示意图。
图6 是本发明第二光源定义出第三末端像素及第四末端像素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欲将透光薄片件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的示意图。
图8 是本发明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第一直线的示意图。
图9 是本发明平台沿着第一方向轴移动的示意图。
图10 是本发明第一末端像素及第二末端像素分别容置在二U字形框的内部的示意图。
图11 是本发明第一末端像素重叠于第三端点的示意图。
图12 是本发明第一光源相对于平台沿着第一方向轴移动的示意图。
图13 是本发明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第二直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14 是本发明平台沿着第一方向轴移动的另一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末端像素叠设在第三直线上且邻近于第五端点设置的示意图。
图16 是本发明第二光源相对于平台沿着第二方向轴移动的示意图。
图17 是本发明第四末端像素叠设在第三直线上且邻近于第六端点设置的示意图。
图18 是本发明第三校正图形的数量为多个的示意图。
图19 是本发明第二光源的数量为多个的示意图。
图20 是本发明第一光源移动至第四校正图形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一光源第一末端像素、第二末端像素及第一中间像素的示意图。
图22 是本发明将第一末端像素、第二末端像素及第一中间像素分别重叠于多个交界点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多光源调校装置;
1…透光薄片件;
12…第一校正图形;
121…第一直线;
1211…第一端点;
1212…第二端点;
122…第一环框;
13…第二校正图形;
131…第二直线;
1311…第三端点;
1312…第四端点;
132…U字形框;
133…第二环框;
14…第三校正图形;
141…第三直线;
1411…第五端点;
1412…第六端点;
142…第三环框;
15…第四校正图形;
151…第四直线;
152…黑格;
153…交界点;
16…空心铆钉;
161…中空口;
17…透光旋转片;
18…透光平移片;
19…贴纸片;
100…光源模组;
101…平台;
102…第一光源;
1022…第一末端像素;
1023…第二末端像素;
1024…第一中间像素;
103…第二光源;
1032…第三末端像素;
1033…第四末端像素;
1034…第二中间像素;
104…第一驱动机构;
105…第二驱动机构;
106…第三驱动机构;
d1…第一方向轴;
d2…第二方向轴;
步骤a~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考图1A、1B至图2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步骤,此多光源调校装置主要包括一透光薄片件1。
如图1A的步骤a及图2至图4所示,提供一多光源调校装置10,多光源调校装置10包含一透光薄片件1,透光薄片件1具有一第一校正图形12、一第二校正图形13及一或多个第三校正图形14,第一校正图形12具有一第一直线121,第一直线121两端形成有一第一端点1211及一第二端点1212,第二校正图形13具有一第二直线131及二U字形框132,第二直线131两端形成有一第三端点1311及一第四端点1312,二U字形框132分别框设在第三端点1311与第四端点1312的外部,第三校正图形14具有一第三直线141,第三直线141两端形成有一第五端点1411及一第六端点1412,第一直线121、第二直线131及第三直线141彼此平行设置,并定义出平行于透光薄片件1且相互垂直的一第一方向轴d1及一第二方向轴d2。
详细说明如下,如图2至图3所示,第一直线121、第二直线131及第三直线141彼此长度相等,其中第一校正图形12与第二校正图形13用于校正第一光源102,第三校正图形14用于校正第二光源103,且第一光源102及第二光源103之间有间距,所以第一直线121与第二直线131呈对位设置,第二直线131与第三直线141呈错位设置。
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校正图形12更具有一第一环框122,第一直线121邻近于第二端点1212的末段容置于第一环框122内,且第二端点1212叠设在第一环框122上。
再者,如图3所示,第二校正图形13更具有一第二环框133,第二环框133容置于其一U字形框132内部的中间处,第二直线131邻近于第四端点1312的末段容置于第二环框133内,且第四端点1312叠设在第二环框133上。
又,如图3所示,第三校正图形14更具有二第三环框142,第三直线141的两末段分别容置于二第三环框142内,且第五端点1411叠设在其一第三环框142上,第六端点1412叠设在另一第三环框142上。
此外,如图3所示,透光薄片件1更具有一第四校正图形15,第四校正图形15具有一第四直线151及以间隔交错方式排列在第四直线151上、下侧的多个黑格152,第四直线151与多个黑格152之间具有多个交界点153。
并且,如图3至图4所示,透光薄片件1包含一空心铆钉16、一透光旋转片17、一透光平移片18及一贴纸片19,空心铆钉16具有一中空口161,透光旋转片17与透光平移片18相互层叠设置且套接于空心铆钉16,贴纸片19贴接于空心铆钉16且覆盖中空口161,第一直线121的其一部分、第二端点1212、第二校正图形13及第三校正图形14形成在透光旋转片17上,第一直线121之另一部分及第一端点1211形成在贴纸片19上。
如图1A的步骤b及图2、图4至图6所示,提供一光源模组100,光源模组100包含一平台101、一第一光源102及一或多个第二光源103,第一光源102与第二光源103分别安装在平台101上,第一光源102定义出一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及一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第二光源103定义出一第三末端像素(Pixel)1032及一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将平台101设置在透光薄片件1的下方。
其中,第一光源102具有由多个像素(Pixel)并列成一排的一第一光线,此第一光线中最左及最右的像素(Pixel)分别为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及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第二光源103具有由多个像素(Pixel)并列成一排的一第二光线,此第二光线中最左及最右的像素(Pixel)分别为第三末端像素(Pixel)1032及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
进一步说明如下,图2至图6所示,光源模组100还包含一第一驱动机构104、一第二驱动机构105及一或多个第三驱动机构106,第一驱动机构104连接于平台101且驱动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移动,第二驱动机构105连接于第一光源102且驱动第一光源102相对于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移动,第三驱动机构106连接于第二光源103且驱动第二光源103相对于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或第二方向轴d2移动。
如图1A的步骤c及图5、图7至图8所示,将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移动,使第一光源102移动至第一校正图形12的位置,再将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重叠于第一端点1211,并使透光薄片件1以第一端点1211为中心点旋转,以令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叠设在第一直线121上。
其中,透光薄片件1以第一端点1211为中心点旋转时,透光旋转片17与透光平移片18共同以第一端点1211为中心点旋转。
另外,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叠设在第一直线121上时,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容置在第一环框122的内部,则表示透光薄片件1与第一光源102已完成对齐动作;若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不容置在第一环框122的内部,则表示第一光源102的边际超过范围而无法校正,故直接将光源模组100进行回收处理。
如图1A的步骤d及图9至图10所示,将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移动,使第一光源102移动至第二校正图形13的位置,并使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及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分别容置在二U字形框132的内部,若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及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无法容置在二U字形框132的内部,则表示平台101变形而无法校正,故直接将光源模组100进行回收处理。
如图1B的步骤e及图11至图13所示,将透光薄片件1以第一端点1211为中心点旋转,第一光源102相对于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移动,以令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3重叠于第三端点1311,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叠设在第二直线131上。
其中,透光薄片件1以第一端点1211为中心点旋转时,透光旋转片17以第一端点1211为中心点旋转,透光平移片18不移动,因为透光平移片18在步骤c中已经定位完成。
另外,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叠设在第二直线131上时,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容置在第二环框133的内部,则表示校正完成的平台101已垂直于第一方向轴d1上;若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无法容置在第二环框133的内部,则表示第一驱动机构104变形而无法校正,故直接将光源模组100进行回收处理。
如图1B的步骤f及图14至图15所示,将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移动,使第二光源103移动至第三校正图形13的位置,再将第二光源103相对于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移动,以令第三末端像素(Pixel)1032叠设在第三直线141上且邻近于第五端点1411设置。
其中,平台101沿着第一方向轴d1移动,使第二光源103移动至第三校正图形13的位置时,第三末端像素(Pixel)1032容置在其一第三环框142的内部,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容置在另一第三环框142的内部,若第三末端像素(Pixel)1032及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无法容置在二第三环框142的内部,则表示平台101变形而无法校正,故直接将光源模组100进行回收处理。
如图1B的步骤g及图16至图17所示,将第二光源103相对于平台101沿着第二方向轴d2移动,以令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叠设在第三直线141上且邻近于第六端点1412设置。
其中,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叠设在第三直线141上时,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容置在另一第三环框142的内部,则表示第一光源102与第二光源103已完成对齐动作;若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无法容置在另一第三环框142的内部,则表示第二光源103的边际超过范围而无法校正,故直接将光源模组100进行回收处理。
此外,如图18至图19所示,第三校正图形14、第二光源103的数量及步骤f、步骤g之步骤重复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同,因多个第二光源103彼此之间具有间距,所以多个第三直线141彼此呈错位设置。
多个第二光源103的校正方式,详细说明如下,最邻近(第一邻近)第一光源102的第二光源103对应最邻近(第一邻近)第二校正图形13的第三校正图形13依序进行步骤f、步骤g之校正,之后第二邻近第一光源102的第二光源103对应第二邻近第二校正图形13的第三校正图形13依序进行步骤f、步骤g之校正,如此重复依序进行步骤f、步骤g的校正,即可将多个第二光源103校正完成。
本发明多光源调校装置10的使用方法步骤还包括在步骤g之后的一个步骤h,如图1B的步骤h及图21至图22所示,将第一光源102通过平台101移动至第四校正图形15的位置,第一光源102具有配置在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与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之间的多个第一中间像素(Pixel)1024,将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及多个第一中间像素(Pixel)1024分别重叠于多个交界点153。
进一步说明如下,因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及多个第一中间像素(Pixel)1024并列成一条第一光线,所以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及多个第一中间像素(Pixel)1024一定共同叠设在第四直线151上,若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及多个第一中间像素(Pixel)1024无法共同叠设在第四直线151上,则表示第一驱动机构104有问题而无法校正,故直接将光源模组100进行回收处理。
另外,第一光源102仅通过平台101移动至第四校正图形15时,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及多个第一中间像素(Pixel)1024不一定会重叠在多个交界点153上,但利用软件点亮能重叠在交界点153上的像素(Pixel),灭暗不能重叠在交界点153上的像素(Pixel),即可达到第一末端像素(Pixel)1022、第二末端像素(Pixel)1023及多个第一中间像素(Pixel)1024分别重叠于多个交界点153的目的,以完成第一光源102的像素(Pixel)校正。
本发明多光源调校装置10的使用方法步骤还包括在步骤h之后的一个步骤i,如图1B的步骤i所示,将第二光源103通过平台101移动至第四校正图形15的位置,第二光源103具有配置在第三末端像素(Pixel)1032与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之间的多个第二中间像素(Pixel)1034,将第三末端像素(Pixel)1032、第四末端像素(Pixel)1033及多个第二中间像素(Pixel)1034分别重叠于多个交界点153,以完成第二光源103的像素(Pixel)校正。其中,步骤i与步骤h的校正原理相同,故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之第一环框122、第二环框133、第三环框142及黑格152的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但不以此为限制,第一环框122、第二环框133、第三环框142及黑格152的形状可视实际状况为矩形、多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
综上所述,第一校正图形12、第二校正图形13、第三校正图14及第四校正图形15形共同形成在透光薄片件1上,且第一校正图形12、第二校正图形13、第三校正图14及第四校正图形15可对应多光源准确校正位置,进而降低光源与平台之间的错位及多光源之间的错位,以达到多光源调校装置10具有准确校正及方便操作之优点。
另外,利用第一环框122、U字形框132、第二环框133、第三环框142、第四直线151等图形设计,即可判断且回收不良之零件,以提高多光源调校装置10之组装准确率。
再者,依序对照步骤a至步骤i进行,即可完成多光源的校正,且过程中若作业中断、中场休息等暂停发生,只要看像素(Pixel)的位置在第一校正图形12、第二校正图形13、第三校正图形14及第四校正图形15的何处,立即能知道调校到哪一步骤,而能快速地接续校正作业,以加强光源调校的顺畅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多光源调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光薄片件,具有一第一校正图形、一第二校正图形及至少一第三校正图形,该第一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一直线,该第一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一端点及一第二端点,该第二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二直线及二U字形框,该第二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二U字形框分别框设在该第三端点与该第四端点的外部,该第三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三直线,该第三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五端点及一第六端点,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及该第三直线彼此平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及该第三直线彼此长度相等,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呈对位设置,该第二直线与该第三直线呈错位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片件更具有一第四校正图形,该第四校正图形具有一第四直线及以间隔交错方式排列在该第四直线上、下侧的多个黑格,该第四直线与该多个黑格之间具有多个交界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校正图形更具有一第一环框,该第一直线邻近于该第二端点的末段容置于该第一环框内,且该第二端点叠设在该第一环框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校正图形更具有一第二环框,该第二环框容置于其一该U字形框内部的中间处,该第二直线邻近于该第四端点的末段容置于该第二环框内,且该第四端点叠设在该第二环框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校正图形更具有二第三环框,该第三直线的两末段分别容置于该二第三环框内,且该第五端点叠设在其一该第三环框上,该第六端点叠设在另一该第三环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校正图形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第三直线彼此呈错位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薄片件包含一空心铆钉、一透光旋转片、一透光平移片及一贴纸片,该空心铆钉具有一中空口,该透光旋转片与该透光平移片相互层叠设置且套接于该空心铆钉,该贴纸片贴接于该空心铆钉且覆盖该中空口,该第一直线的其中一部分、该第二端点、该第二校正图形及该第三校正图形形成在该透光旋转片上,该第一直线的另一部分及该第一端点形成在该贴纸片上。
9.一种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a)提供一多光源调校装置,该多光源调校装置包含一透光薄片件,该透光薄片件具有一第一校正图形、一第二校正图形及至少一第三校正图形,该第一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一直线,该第一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一端点及一第二端点,该第二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二直线及二U字形框,该第二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二U字形框分别框设在该第三端点与该第四端点的外部,该第三校正图形具有一第三直线,该第三直线两端形成有一第五端点及一第六端点,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及该第三直线彼此平行设置;
b)提供一光源模组,该光源模组包含一平台、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分别安装在该平台上,该第一光源定义出一第一末端像素及一第二末端像素,该第二光源定义出一第三末端像素及一第四末端像素,将该平台设置在该透光薄片件的下方,并定义出平行于该透光薄片件且相互垂直的一第一方向轴及一第二方向轴;
c)将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使该第一光源移动至该第一校正图形的位置,再将该第一末端像素重叠于该第一端点,并使该透光薄片件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以令该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一直线上;
d)将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使该第一光源移动至该第二校正图形的位置,并使该第一末端像素及该第二末端像素分别容置在该二U字形框的内部;
e)将该透光薄片件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该第一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以令该第一末端像素重叠于该第三端点,该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二直线上;
f)将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使该第二光源移动至该第三校正图形的位置,再将该第二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以令该第三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三直线上且邻近于该第五端点设置;以及
g)将该第二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二方向轴移动,以令该第四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三直线上且邻近于该第六端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及该第三直线彼此长度相等,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呈对位设置,该第二直线与该第三直线呈错位设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该透光薄片件更具有一第四校正图形,该第四校正图形具有一第四直线及以间隔交错方式排列在该第四直线上、下侧的多个黑格,该第四直线与该多个黑格之间具有多个交界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g)步骤之后的一个步骤h),其中h)步骤中将该第一光源通过该平台移动至该第四校正图形的位置,该第一光源具有配置在该第一末端像素与该第二末端像素之间的多个第一中间像素,将该第一末端像素、该第二末端像素及该多个第一中间像素分别重叠于该多个交界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h)步骤之后的一个步骤i),其中i)步骤中将该第二光源通过该平台移动至该第四校正图形的位置,该第二光源具有配置在该第三末端像素与该第四末端像素之间的多个第二中间像素,将该第三末端像素、该第四末端像素及该多个第二中间像素分别重叠于该多个交界点。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该第一校正图形更具有一第一环框,该第一直线邻近于该第二端点的末段容置于该第一环框内,且该第二端点叠设在该第一环框上,c)步骤中该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一直线上时,该第二末端像素容置在该第一环框的内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该第二校正图形更具有一第二环框,该第二环框容置于其一该U字形框内部的中间处,该第二直线邻近于该第四端点的末段容置于该第二环框内,且该第四端点叠设在该第二环框上,e)步骤中该第二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二直线上时,该第二末端像素容置在该第二环框的内部。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该第三校正图形更具有二第三环框,该第三直线的两末段分别容置于该二第三环框内,且该第五端点叠设在其一该第三环框上,该第六端点叠设在另一该第三环框上,f)步骤中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使该第二光源移动至该第三校正图形的位置时,该第三末端像素容置在其一该第三环框的内部,该第四末端像素容置在另一该第三环框的内部,g)步骤中该第四末端像素叠设在该第三直线上时,该第四末端像素容置在另一该第三环框的内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校正图形、第二光源的数量及f)步骤、g)步骤的步骤重复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同,该多个第三直线彼此呈错位设置。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该透光薄片件包含一空心铆钉、一透光旋转片、一透光平移片及一贴纸片,该空心铆钉具有一中空口,该透光旋转片与该透光平移片相互层叠设置且套接于该空心铆钉,该贴纸片贴接于该空心铆钉且覆盖该中空口,该第一直线之其一部分、该第二端点、该第二校正图形及该第三校正图形形成在该透光旋转片上,该第一直线的另一部分及该第一端点形成在该贴纸片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中该透光薄片件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时,该透光旋转片与该透光平移片共同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e)步骤中该透光薄片件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时,该透光旋转片以该第一端点为中心点旋转,该透光平移片不移动。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光源调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该光源模组还包含一第一驱动机构、一第二驱动机构及至少一第三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该平台且驱动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该第一光源且驱动该第一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移动,该第三驱动机构连接于该第二光源且驱动该第二光源相对于该平台沿着该第一方向轴或该第二方向轴移动。
CN201710523809.6A 2017-06-26 2017-06-26 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91093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3809.6A CN109109318A (zh) 2017-06-26 2017-06-26 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5/688,199 US10695976B2 (en) 2017-06-26 2017-08-28 Multiple light source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EP17188688.0A EP3421224A1 (en) 2017-06-26 2017-08-31 Multiple light source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JP2017167617A JP6741632B2 (ja) 2017-06-26 2017-08-31 多光源補正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3809.6A CN109109318A (zh) 2017-06-26 2017-06-26 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9318A true CN109109318A (zh) 2019-01-01

Family

ID=59790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3809.6A Pending CN109109318A (zh) 2017-06-26 2017-06-26 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5976B2 (zh)
EP (1) EP3421224A1 (zh)
JP (1) JP6741632B2 (zh)
CN (1) CN1091093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7039B (zh) * 2022-07-21 2023-03-21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測量系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9437A (en) * 1994-03-25 1998-12-15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 beam exposure mas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 beam exposure method
CN1392432A (zh) * 2001-06-20 2003-01-22 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扫描装置的背光光源均匀度校正方法及其背光模组
CN102865525A (zh) * 2012-10-12 2013-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7284A1 (de) * 1994-10-18 1996-04-25 Eos Electro Optical Syst Verfahren zum Kalibrieren einer Steuerung zur Ablenkung eines Laserstrahls
KR100589041B1 (ko) * 2001-03-30 2006-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스크 및 그 형성방법
US8666142B2 (en) * 2008-11-18 2014-03-04 Global Filtration System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102013208651A1 (de) * 2013-05-10 2014-11-13 Eos Gmbh Electro Optical Systems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Kalibrieren einer Vorrichtung zum generativen Herstellen eines dreidimensionalen Objekts
BE1024052B1 (nl) * 2013-12-03 2017-11-08 Layerwise N.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kalibreren van meerdere energiestralen voor het additief vervaardigen van een object
US11358224B2 (en) * 2015-11-16 2022-06-14 Renishaw Plc Module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9437A (en) * 1994-03-25 1998-12-15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 beam exposure mas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 beam exposure method
CN1392432A (zh) * 2001-06-20 2003-01-22 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扫描装置的背光光源均匀度校正方法及其背光模组
CN102865525A (zh) * 2012-10-12 2013-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7039B (zh) * 2022-07-21 2023-03-21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測量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1224A1 (en) 2019-01-02
JP6741632B2 (ja) 2020-08-19
US20180370124A1 (en) 2018-12-27
US10695976B2 (en) 2020-06-30
JP2019006098A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3085B1 (en) 3d printing system
US6612824B2 (e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molding apparatus
US20060239588A1 (en) Edge smoothness with low resolution projected images for use in solid imaging
CN107561876A (zh) 一种新型无掩膜光刻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CN1101970C (zh) 用于产生动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339449A1 (en) Stereolithography 3d printing method for multiple light modules
WO2018154767A1 (ja) 3次元造形方法及び3次元造形機
CN101244629A (zh) 逐层形成三维目标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207887A1 (en)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method
CN108327253A (zh) 光固化型三维打印方法和设备
CN109109318A (zh) 多光源调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5030102A1 (ja) 光造形方法
WO2021253770A1 (zh) 一种基于dlp的大幅面3d打印方法和装置
CN108906386A (zh) 喷胶路径的定位方法和喷胶方法
CN104416906A (zh) 立体打印装置
CN106466920B (zh) 一种3d物体的打印方法及系统
CN101593355B (zh) 图像生成装置、图像生成方法及打印装置
CN109435227B (zh) 多模型三维打印装置和方法
KR101681974B1 (ko) 3d 프린터
US20190263069A1 (en) 3d prin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234535C (zh) 电子照相模块、打印头、成像系统及其图像偏移补偿方法
KR101594796B1 (ko) 블록 적층방식의 2.5d 프린팅 시스템 및 2.5d 프린팅을 위한 설계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CN110001053A (zh) 光固化彩色3d打印方法
US11710427B2 (en) Tangible cellular structure, associated method
US20190381730A1 (en)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