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9708A -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9708A
CN109089708A CN201810988634.0A CN201810988634A CN109089708A CN 109089708 A CN109089708 A CN 109089708A CN 201810988634 A CN201810988634 A CN 201810988634A CN 109089708 A CN109089708 A CN 109089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harvested
tea
weed
harv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86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焕党
戚康标
杨文思
黄均亮
田英
黄文定
杜伟新
廖大清
王秋芬
黄光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glo Americ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glo Americ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glo Americ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glo Americ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886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9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9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9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通过在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种植地稔,在种植后1~2年即可连片生长成地稔绿色覆盖层,通过地稔的覆盖和化感作用可以实现茶园杂草的抑制,从而达到防治茶园杂草的目的。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美化茶园、保持茶园原生态的优势,并且,由于地稔是多年生常绿植物,可以做到种植一次收效几十年,从而实现茶园杂草防治的一劳永逸。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茶园杂草对茶园茶树的危害极大,首先是与茶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草包茶”,对茶树生长构成严重危害,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甚至使茶园荒芜。
茶园杂草种类很多,经过调查,茶园主要杂草的种类共有30多个科80多个种,主要是禾本科和菊科2大类杂草,其中禾本科22种最多,占25.3%;其次是菊科17种,占19.5%;此外还有蓼科、苋科、石竹科、莎草科、玄参科、豆科等。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种类有马唐、牛筋草、千金子、水花生、鸡眼草、狗尾草、鼠尾栗、蟋蟀草、狗牙根、辣蓼、野菊花、荠菜、酢浆草、香附子、葎草、乌蔹莓、白茅、杠板归等,这些杂草分布广,繁殖快,大多数与茶树呈恶性竞争,杂草常与茶树争光争水争肥、覆盖茶树蓬面,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会严重破坏茶园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茶树病虫害暴发等。因此如何做到科学有效的防治茶园杂草,这是茶树栽培技术和茶园管理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CN101379926B中公开了一种茶园杂草的控制方法,通过春季和夏季都实施稻草覆盖从而实现了杂草的控制。该方法丰富了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善了茶园生态条件,增加了茶叶产量,提高了茶叶品质,且操作简单;CN102124888B中也公开了一种茶园控制杂草的方法,所述方法在春夏季节除尽杂草后或冬季翻耕施肥之后,用秸秆或防草布覆盖茶园茶行间及茶园梯壁裸露表土。该方法采用物理方法对茶园杂草进行防控,能明显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甚至不用化学除草剂,降低人工和机械除草成本。
尽管上述采用稻草覆盖或用秸秆、防草布覆盖都能实现对茶园杂草的防控,然而,该物理方法势必会影响到整个茶园的生态平衡,对茶树的生长或多或少会产生不利影响,
CN103460929A中公开了一种茶园茶树行间种植三叶草除杂草及蓄肥的方法,其采用在茶园的茶树行间种植三叶草,不仅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还能有效提高茶园抗寒、抗旱的能力;同时,三叶草还能有效提高茶园土壤的肥力;可省下茶园因施用商品肥料而带来的巨额费用。然而,其采用的是将三叶草种植于茶树行间,无法实现对茶园步道、干道和园边杂草的防治。
因此,如何寻找一种能有效抑制茶园步道、干道和园边杂草,同时保持茶园的原生态并达到除草一劳永逸的方法,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治茶园步道、干道和园边杂草的方法。通过在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种植地稔,在种植后1~2年即可连片生长成地稔绿色覆盖层,通过地稔的覆盖和化感作用从而抑制茶园杂草生长。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美化茶园、保持茶园原生态的优势,并且,由于地稔是多年生常绿植物,可以做到种植一次收效几十年,从而实现茶园杂草防治的一劳永逸。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将其栽植到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其在当年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本发明通过在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栽植地稔植物,其能够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除了覆盖作用外,地稔还可以对茶园杂草起到化感作用,从而实现了对茶园杂草的有效防治。
优选地,步骤(2)所述栽植前还包括移栽地稔植株。
优选地,所述移栽是把地稔种苗划分成边长为8~10cm的方块,带土按(25~30)×(25~30)cm的规格进行。
对于移栽时地稔的种苗规格,其可以分成8×8cm的方块、9×9cm的方块、10×10cm的方块,本发明不做特殊要求。
优选地,所述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在将地稔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35~4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0~15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优选地,步骤(2)所述栽植15~20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0~50天,幼苗已经长出大量分枝,这时需要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或尿素5~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种植地稔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分别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然后用人工将杂草拔除,保持地稔群体生长优势。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划分成边长为8~10cm的方块,带土按(25~30)×(25~30)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35~4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0~15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20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0天,幼苗已经长出分枝,这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或尿素5~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然后用人工将杂草拔除,保持地稔群体生长优势;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本发明还提供了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通过在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栽植地稔植物,其能够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同时具有化感作用,从而可以有效抑制茶园步道、干道和园边的常见杂草,实现了对茶园杂草的防治。
具体的,所述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是将地稔种植在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在种植后1~2年连片生长成地稔绿色覆盖层,通过地稔的覆盖和化感作用实现茶园杂草的防治。
本发明中,由于地稔植物属于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状小灌木,长10-30厘米,因此,将其种植在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时,对于低于10-30厘米的杂草而言,地稔形成的绿色覆盖层能够形成遮光作用,导致这些低矮杂草由于缺乏阳光而无法生长,而这些低矮杂草要占到茶园杂草的90%以上,因此,仅通过地稔绿色覆盖层即可防止茶园中90%以上的杂草;至于高于10-30厘米的杂草,由于其明显高于地稔绿色覆盖层,生长特征又非常明显,因此,通过极少的人工即可实现拔除,从而大大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杂草去除的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栽植地稔植物,其能够形成绿色覆盖层,同时由于对杂草具有化感作用,从而可有效抑制茶园中的杂草,尤其是茶园步道、干道和园边杂草,实现对茶园杂草的有效防治,防治率可达到90%以上;
(2)由于地稔是多年生植物,采用其作为防治杂草的植被时,能够在3~5年内实现一劳永逸;同时,由于地稔是茶园无害化防治杂草,除了可降低成本,还具有绿色环保、美化茶园的作用,同时还能保持茶园的原生态,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划分成边长为10cm×10cm的方块,带土按30cm×30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3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5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20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0天,幼苗已经长出大量分枝,这时需要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5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实施例2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划分成10cm×10cm的方块,带土按25cm×25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4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2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15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5天,幼苗已经长出大量分枝,这时需要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实施例3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分成9cm×9cm的方块,带土按28cm×30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3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2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18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50天,幼苗已经长出大量分枝,这时需要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8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实施例4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划分成10cm×10cm的方块,带土按25cm×25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40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0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15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50天,幼苗已经长出大量分枝,这时需要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实施例5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划分成8cm×8cm的方块,带土按25cm×25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3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0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20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2天,幼苗已经长出大量分枝,这时需要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实施例6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划分成10cm×10cm的方块,带土按25cm×25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40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5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10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0天,幼苗已经长出大量分枝,这时需要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实施例7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划分成10cm×10cm的方块,带土按30cm×30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3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5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10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0天,幼苗已经长出大量分枝,这时需要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对实施例1~7种植后的茶园进行杂草检测,其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除草率 92.6% 92.5% 91.8% 93.4% 92.7% 91.9% 92.3%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采用种植地稔形成绿色覆盖层,其能够有效实现对茶园步道、干道和园边杂草的防治,防治率可达到90%以上。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将其栽植到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其在当年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栽植前还包括移栽地稔植株;
优选地,所述移栽是把地稔种苗划分成边长为8~10cm的方块,带土按(25~30)×(25~30)cm的规格进行;
优选地,所述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将地稔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35~4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0~15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栽植15~20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0~50天,幼苗长出大量分枝,这时把遮阴网拆除,同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或尿素5~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种植地稔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分别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然后用人工将杂草拔除,保持地稔群体生长优势。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当地山地生长良好的地稔种苗,把规划好的茶园道路和园边杂草清除干净,为种植打基础;
(2)在清明节前后选择生长势强的地稔植株,把地稔种苗划分成边长为8~10cm的方块,带土按(25~30)×(25~30)cm的规格进行移栽,栽植时选阴雨天或早、晚阳光不强的时候进行;栽好后压实并浇定根水,离地表35~45cm高用塑料遮阳网遮阴,种植后一周内,晴天每天浇水一次,阴天隔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地表10~15cm土层湿润以确保地稔移栽的成活;
(3)地稔种植20天后,要追施水肥一次,水肥浓度以5%的尿素水肥为主,以加速幼苗生长;种植后40天,幼苗已经长出分枝,这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或尿素5~10公斤,以促进多分枝早封行;经过两次施肥,当年基本达到封行,形成绿色地稔覆盖层,初步起到抑制杂草作用;
(4)种植后第二年,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地稔所覆盖的地面进行全面调查杂草生长情况,计算地稔对杂草防治的效果,然后用人工将杂草拔除,保持地稔群体生长优势;
(5)对地稔种植后一年、两年和五年形成的覆盖层进行透光率检测,对五年生以上的地稔进行化感作用检测,从而用于防治茶园杂草。
7.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地稔种植在茶园的步道、干道和园边,在种植后1~2年连片生长成地稔绿色覆盖层,通过地稔的覆盖和化感作用实现茶园杂草的防治。
CN201810988634.0A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Pending CN109089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8634.0A CN109089708A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8634.0A CN109089708A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9708A true CN109089708A (zh) 2018-12-28

Family

ID=6486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8634.0A Pending CN109089708A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97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4769A (zh) * 2019-01-18 2019-04-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利用过江藤防治果园中杂草的方法
CN110800728A (zh) * 2019-12-20 2020-02-18 湖北双竹生态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效应抑制有机茶园杂草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926A (zh) * 2008-10-14 2009-03-1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茶园杂草的控制方法
CN202958270U (zh) * 2012-11-01 2013-06-05 天津瑞龙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铺地锦竹草屋顶绿化结构
CN103460929A (zh) * 2013-09-06 2013-12-25 四川省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 茶园茶树行间种植三叶草除杂草及蓄肥的方法
CN106717776A (zh) * 2016-11-22 2017-05-31 邱逸奎 生物防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926A (zh) * 2008-10-14 2009-03-1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茶园杂草的控制方法
CN202958270U (zh) * 2012-11-01 2013-06-05 天津瑞龙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铺地锦竹草屋顶绿化结构
CN103460929A (zh) * 2013-09-06 2013-12-25 四川省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 茶园茶树行间种植三叶草除杂草及蓄肥的方法
CN106717776A (zh) * 2016-11-22 2017-05-31 邱逸奎 生物防草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新霖: "地稔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 《特种经济动植物》 *
陈宇勒: "《家养药食两用花草》", 31 July 2015,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宗钦: "《野生地菍草在茶园的应用及栽培技术》", 《福建茶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4769A (zh) * 2019-01-18 2019-04-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利用过江藤防治果园中杂草的方法
CN110800728A (zh) * 2019-12-20 2020-02-18 湖北双竹生态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效应抑制有机茶园杂草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812A (zh) 一种桔梗的种植方法
CN105532237A (zh) 高寒山区黄草乌规范化种植技术
CN105532215A (zh) 一种仿野生赤芍的种植方法
CN105325158B (zh) 一种韭黄种植方法及其专用散光降温热辐射调控膜
CN104322264A (zh) 一种菊花的无公害种植方法
CN105432290A (zh) 一种牡丹花种子繁育方法
CN103283554B (zh) 一种利用甜柿树造景的方法
CN102893786B (zh) 一种草莓菱角水旱轮作栽培方法
CN104170645A (zh) 一种朴树优质壮苗培育方法
CN105993548A (zh) 一种黑苦荞的高山山地生态种植方法
CN107347429A (zh) 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
CN110235708A (zh) 一种野生肋柱花引种驯化及栽培繁育方法
CN105052518B (zh) 毛黄堇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10050659A (zh) 一种多芽重楼在核桃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10073879A (zh) 采用金银花与黑麦草间作种植替代控制喜旱莲子草的方法
CN110122211A (zh)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仙人掌火龙果花椒配置种植的方法
CN109089708A (zh) 一种防治茶园杂草的方法以及地稔在防治茶园杂草中的用途
CN103125248B (zh) 一种有机人参的栽培方法
CN105580629A (zh) 建立中小径级覆盖毛竹笋-延胡索仿野生轮作系统的方法
CN110810100A (zh) 一种紫楠冬季播种育苗造林的方法
CN107624528A (zh) 一种苹果树套种北柴胡的方法
CN107047076A (zh) 一种大豆植株扩繁方法
CN103988659B (zh) 黄花矶松的覆膜种植方法
CN111201932A (zh) 山茱萸丰产栽培方法
CN112470830B (zh) 一种菊科植物苍术的种子繁殖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