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8905B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8905B
CN109088905B CN201710448792.2A CN201710448792A CN109088905B CN 109088905 B CN109088905 B CN 109088905B CN 201710448792 A CN201710448792 A CN 201710448792A CN 109088905 B CN109088905 B CN 109088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mathematical
mathematical model
container
un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87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88905A (zh
Inventor
罗源
桂发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i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i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i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i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487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8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8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8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88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8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31Controlling of the operation of servers by a load balancer, e.g. adding or removing servers that serve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33Protocols for 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模型容器用于存储被模型适配器包装的数学模型;模型适配器用于启动数学模型、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获取计算结果;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为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对外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各模型容器中的数据学模型进行管理;模型调度模块用于依据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接收到的数学模型调用请求,确定与请求相匹配的第一模型容器;将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通过该系统模型提供者无需或少量改动模型,即可在统一的环境下部署数学模型,完成数学模型与发布平台的整合操作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学模型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学模型是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建构的科学或工程模型,是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实际问题,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
水利行业发展多年,有很多成熟的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分散在不同的个人或组织手中,使用不同的技术实现,可以称为“异性”模型。普通用户想要获取和使用这些数学模型的难度很大,即便是能获取到数学模型,获取后的安装使用也有很多问题,例如:不同的数学模型对操作系统、软件库、硬件环境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这些因素制约着数学模型的推广和发展。可见,实现“异形”模型的兼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传统的系统集成数学模型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数据模型进行重新实现。这需要根据系统实现语言来定,比如系统用Java语言开发,也用 Java语言对数据模型进行实现,以便整合到系统中。另一种是修改数学模型实现,让数学模型对外提供标准的服务接口,如WebService接口等,系统通过这些接口与数学模型进行集成。
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改造甚至重写,对不同数学模型的集成难度大。并且由于需要重写模型代码,不仅需要开发人员熟悉模型算法,同时还要精通系统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数学模型的集成难度大、且对开发人员专业性要求高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模型容器、模型调度模块、模型管理模块以及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模型容器用于存储被模型适配器包装的数学模型;所述模型适配器用于控制所述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所述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为所述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对外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各模型容器中的数据学模型进行管理;模型调度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接收到的数学模型调用请求,确定与所述请求相匹配的第一模型容器;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
可选地,所述模型适配器为与所述包装数学模型的模型类型、模型形态、模型调用方式相匹配的外壳程序。
可选地,所述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用于接收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模型调用请求、模型发布者发送的模型上传请求、收集用户发送的数学模型反馈信息、接收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待处理数据、接收模型容器输出的计算结果并将所述计算结果反馈至模型应用系统。
可选地,所述模型调度模块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时,具体用于:基于服务器负载均衡原理从多个云服务器中确定一个目标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
可选地,模型管理模块具体用于打包包装后的数学模型到容器镜像中、删除模型容器镜像、对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发布的数学模型进行查询。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模型应用系统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发送的模型调用请求;确定所述请求匹配的第一模型容器;其中,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维护有多个模型容器,每个模型容器用于存储被模型适配器包装的数学模型,模型适配器用于控制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所述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依据部署后的第一模型容器对所述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所述模型应用系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数学模型提供者上传的数学模型;依据所述数学模型的模型类型、模型形态、模型调用方式生成模型适配器,通过所述模型适配器包装所述数学模型;将包装后的数学模型添加至第一模型容器中进行测试审核;待测试审核通过后,发布所述第一模型容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数学模型计算过程中,对所述数学模型的计算进度进行监控。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的步骤,包括:基于服务器负载均衡原理从多个云服务器中确定一个目标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数学模型提供者发送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接收所述数学模型提供者上传的数学模型,或接收所述数学模型提供者对已上传数学模型的替换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模型开发者将各自的数学模型上传至系统中,系统为各数学模型生成模式适配器并通过模型适配器对匹配的数学模型进行包装后存储至模型容器中,模型提供者无需或少量改动模型,即可在统一的环境下部署数学模型,完成数学模型与发布平台的整合操作便捷。此外,对于模型使用者,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与服务系统进行交互即可选择所需的数学模型,并且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对应的模型容器安装在云服务器上运行,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上无需安装数学模型,这样即便是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不具有所使用数学模型所需要的特定硬件环境,也不会影响数学模型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虚拟化是指在虚拟层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虚拟机,包括内核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系统镜像。CPU虚拟化技术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一个独享且和其他用户隔离的系统环境,虚拟层可以为每个用户分配虚拟化后的CPU、内存和 IO设备资源。
虚拟化容器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隔离的运行空间,每个容器内都包含一个独享的完整用户环境空间,并且一个容器内的变动不会影响其他容器的运行环境。为了能达到这种效果,虚拟化容器技术使用了一系列的系统级别的机制诸如利用Linux namespaces来进行空间隔离,通过文件系统的挂载点来决定容器可以访问哪些文件,通过cgroups来确定每个容器可以利用多少资源。此外容器之间共享同一个系统内核,这样当同一个库被多个容器使用时,内存的使用效率会得到提升,这种虚拟化也叫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正是基于操作系统层虚拟化部署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模型容器 101、模型调度模块102、模型管理模块103以及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 104。
模型容器101用于存储被模型适配器包装的数学模型;模型适配器用于控制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模型容器即虚拟化容器。在服务系统中可以设置多个模型容器,所设置的模型容器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制。通常用元数据文件来描述数学模型的信息,而每个元数据文件还有其依赖的软件组件,因此将数学模型进行包装事实上是对数学模型的数据文件及所依赖的软件组件进行包装,模型适配器为外壳程序。
不同数学模型的模型类型、模型形态、模型调用方式不同,因此需要针每个数学模型相匹配的模型适配器,将数学模型通过模型适配器包装后存储至一个模型容器中,模型适配器作为包装数学模型的外壳程序,控制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每个模型容器可存储一个数学模型以及该数学模型的模式适配器。
模型容器是为了隔离模型运行环境,不同数学模型对运行环境有不同的依赖,如果将这些依赖都在一个环境里部署,很容易产生冲突。而且有一些数学模型实现不够强壮,可能在运行时破坏运行环境,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服务系统中将每个数学模型通过匹配的模型适配器进行包装,同时与其依赖的环境一起打包在一个容器镜像内,最终部署运行于某台物理服务器上。对于那些代码质量不高的数学模型,其影响只局限于其所在模型容器内的运行环境,并不会破坏其他模型容器的运行环境。那些安装复杂的数学模型,只需安装一次,就可以制作成容器镜像分发到各个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当需要对服务系统中的数学模型进行横向扩展的时候,简单地部署模型容器即可运行,便于对服务系统进行扩展。
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104为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对外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通过该访问接口服务器系统可以接收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指令,且与其进行通信。
具体地,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104具体用于接收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模型调用请求、模型提供者发送的模型上传请求、收集用户发送的数学模型反馈信息、接收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待处理数据、接收模型容器输出的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模型应用系统。
模型管理模块103用于对各模型容器中的数学模型进行管理。
对数学模型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打包包装后的数学模型到容器镜像中、删除模型容器镜像、对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发布的数学模型进行查询。
对数学模型的管理还可以为数学模型的配置、测试、审核、发布和授权。对数学模型的测试、审核可以为对模型提供者上传的数学模型进行测试、审核,待测试审核通过后,再进行数学模型发布。对于数学模型的授权可以为:对模型使用者使用某一个、或多个数学模型的权限进行控制。
模型调度模块102用于依据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接收到的数学模型调用请求,确定与请求相匹配的第一模型容器;将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
具体地,模型调度模块102将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时,基于服务器负载均衡原理从多个云服务器中确定一个目标云服务器;将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目标云服务器上。
基于负载均衡原理确定目标云服务器时,可以先确定已部署第一模型容器的云服务器,其次,确定这些云服务器的利用率是否超出预设值,若是,则选择一个未部署第一模型容器、且利用率未超出预设值的云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若这些云服务器中存在利用率未超出预设值的云服务器,则将该云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而无需再进行第一模型容器的部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模型提供者将各自的数学模型上传至系统中,系统为各数学模型生成模型适配器并通过模型适配器对匹配的数学模型进行包装后存储至模型容器中,模型提供者无需或少量改动模型,即可在统一的环境下部署数学模型,完成数学模型与发布平台的整合操作便捷。此外,对于模型使用者,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与服务系统进行交互即可选择所需的数学模型,并且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对应的模型容器安装在云服务器上运行,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上无需安装数学模型,这样即便是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不具有所使用数学模型所需要的特定硬件环境,也不会影响数学模型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模型应用系统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发送的模型调用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使用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的数学模型为例进行说明。
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为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提供的对外统一接口。模型应用系统可以通过该接口向服务系统发送数学模型调用请求。
步骤202:确定请求匹配的第一模型容器。
其中,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维护有多个模型容器,每个模型容器用于存储被模型适配器包装的数学模型,模型适配器用于控制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步骤203:将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依据部署后的第一模型容器对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
优选地,在数学模型计算过程中,服务系统还可以对数学模型的计算进度进行监控。
步骤204: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模型应用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模型提供者将各自的数学模型上传至系统中,系统为各数学模型生成模式适配器并通过模型适配器对匹配的数学模型进行包装后存储至模型容器中,模型提供者无需或少量改动模型,即可在统一的环境下部署数学模型,完成数学模型与发布平台的整合操作便捷。此外,对于模型使用者,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与服务系统进行交互即可选择所需的数学模型,并且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对应的模型容器安装在云服务器上运行,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上无需安装数学模型,这样即便是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不具有所使用数学模型所需要的特定硬件环境,也不会影响数学模型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数学模型提供者上传的数学模型。
模型元数据是描述数学模型具体信息的一个数据文件。数学模型包括模型元数据以及模型依赖的软件组件。
步骤302:依据数学模型的模型类型、模型形态、模型调用方式生成模型适配器,通过模型适配器包装数学模型。
模型类型是指数学模型的分类,比如水文模型、水动力模型、统计模型等。模型形态说明模型以什么方式存在,比如可执行程序、动态链接库、JAR 文件、Python文件等。模型调用方式用于说明怎样调用模型,怎样传递参数及获取结果。
由于每个数学模型的模型类型、模型形态、模型调用方式不同,因此需要为每个数学模型生成模型适配器,通过模型适配器可以控制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依据模型元数据中的模型描述信息,模型适配器得知如何启动模型,如何传递输入数据及如何获取计算结果。对于可执行程序,模型适配器通过创建进程来执行;对于动态链接库,通过把动态链接库加载到宿主进程中,然后调用其输出的函数来执行;对于JAR文件,通过启动Java虚拟机来调用其中的Java类。模型适配器预置有针对各种不同形态模型的调用模块。
步骤303:将包装后的数学模型添加至第一模型容器中进行测试审核。
在数学模型正式发布前,为了保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审核。
步骤304:待测试审核通过后,发布第一模型容器。
第一模型容器在服务系统中正式发布后,模型使用者即可向服务系统发送数学模型调用请求,请求调用使用第一模型容器中存储的数学模型。
优选地,模型发布者在向服务系统上传数学模型之前,进行账户注册,则后续模型发布者对该模型进行上传、更新、删除时则可将所注册的该账户作为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后才可执行模型上传、删除、更新操作。
具体地,服务系统接收数学模型提供者发送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接收数学模型提供者上传的数学模型,或接收数学模型提供者对已上传数学模型的替换操作。
步骤305:接收模型应用系统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发送的模型调用请求。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模型使用者可通过模型应用系统调用服务系统中的数学模型。模型使用者也可以预先进行账户注册,模型使用者可以付费以获取相应数学模型的授权,授权后即可从服务系统中调用并使用相应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则为模型使用者的账户以及对应的权限进行管理。
步骤306:确定请求匹配的第一模型容器。
其中,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维护有多个模型容器,每个模型容器用于存储被模型适配器包装的数学模型,模型适配器用于控制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所述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步骤307:将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依据部署后的第一模型容器对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
优选地,在确定部署第一模型容器的云服务器时,可以基于服务器负载均衡原理从多个云服务器中确定一个目标云服务器;将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目标云服务器上。
优选地,在数学模型计算过程中,对数学模型的计算进度进行监控。
步骤308: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模型应用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模型提供者将各自的数学模型上传至系统中,系统为各数学模型生成模式适配器并通过模型适配器对匹配的数学模型进行包装后存储至模型容器中,模型提供者无需或少量改动模型,即可在统一的环境下部署数学模型,完成数学模型与发布平台的整合操作便捷。此外,对于模型使用者,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与服务系统进行交互即可选择所需的数学模型,并且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对应的模型容器安装在云服务器上运行,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上无需安装数学模型,这样即便是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不具有所使用数学模型所需要的特定硬件环境,也不会影响数学模型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实施例四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主要面向广大的水科学数学模型的用户、模型研究开发者及其他涉水的业务应用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模型发布、共享、发现、计算、集成服务。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包括: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406、云服务器401、模型管理模块402、用户管理模块403、系统管理模块404以及模型使用模块405。
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主要用于与系统中的各模块进行通信,并且为服务系统使用者、维护者提供进入服务系统的入口。
服务系统可以对云服务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新增云服务器以及进行云服务器维护。
模型管理模块主要用于:进行模型维护、模型上传、模型审核、模型调度配置、模型计算配置。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用户审核、用户维护以及模型授权。
其中,用户审核包括对模型提供者账号的审核以及模型使用者账号的审核。用户维护包括对模型提供者账号、模型使用者账号的维护。模型授权主要为将已发布到服务系统中的模型授权给模型使用者。
系统管模块主要用于:系统用户管理、文件管理以及日志管理。
其中,系统用户管理为对模型使用者、模型提供者以及服务系统管理者的管理;文件管理主要为对服务系统中案子的各文件进行管理;日志管理主要为对服务系统
模型使用模块运行时主要涉及:模型管理、计算方案以及用户中心。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上述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发布、使用数学模型的流程如下:
S1、模型发布者上传模型到服务系统;
S2、管理员配置模型信息、运行环境及创建容器镜像;
该部分为管理员为上传的模型生成匹配的模型适配器,将模型适配器以及模型一起部署在模型容器内,并打包成容器镜像。
S3、管理员部署模型容器镜像到测试环境进行测试审核;
S4、审核通过的模型进行发布;
S5、模型使用者查找到模型;
S6、模型使用者针对该模型准备数据;
本步骤中所准备的数据即为待计算数据。
S7、提交数据进行模型计算,管理员可查看每个当前运行模型的状态;
S8、模型使用者通过服务系统查看或者下载计算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模型提供者将各自的数学模型上传至系统中,系统为各数学模型生成模式适配器并通过模型适配器对匹配的数学模型进行包装后存储至模型容器中,模型提供者无需或少量改动模型,即可在统一的环境下部署数学模型,完成数学模型与发布平台的整合操作便捷。此外,对于模型使用者,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与服务系统进行交互即可选择所需的数学模型,并且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对应的模型容器安装在云服务器上运行,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上无需安装数学模型,这样即便是模型使用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不具有所使用数学模型所需要的特定硬件环境,也不会影响数学模型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此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与方法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具有本发明方案的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云计算的水科学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与方法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6)

1.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模型容器、模型调度模块、模型管理模块以及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
模型容器用于存储被模型适配器包装的数学模型;所述模型适配器用于控制所述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所述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为所述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对外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
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各模型容器中的数据学模型进行管理;
模型调度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接收到的数学模型调用请求,确定与所述请求相匹配的第一模型容器;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
所述模型适配器为与所述包装数学模型的模型类型、模型形态、模型调用方式相匹配的外壳程序;
其中所述模型调度模块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时,具体用于:
基于服务器负载均衡原理从多个云服务器中确定一个目标云服务器;
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用于接收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模型调用请求、模型发布者发送的模型上传请求、收集用户发送的数学模型反馈信息、接收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待处理数据、接收模型容器输出的计算结果并将所述计算结果反馈至模型应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模型管理模块具体用于打包包装后的数学模型到容器镜像中、删除模型容器镜像、对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发布的数学模型进行查询。
4.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模型应用系统通过统一模型管理与调用接口发送的模型调用请求;
确定所述请求匹配的第一模型容器;其中,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中维护有多个模型容器,每个模型容器用于存储被模型适配器包装的数学模型,模型适配器用于控制数学模型启动、向数学模型中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所述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依据部署后的第一模型容器对所述模型应用系统发送的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
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所述模型应用系统;
接收数学模型提供者上传的数学模型;
依据所述数学模型的模型类型、模型形态、模型调用方式生成模型适配器,通过所述模型适配器包装所述数学模型;
将包装后的数学模型添加至第一模型容器中进行测试审核;
待测试审核通过后,发布所述第一模型容器;
所述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云服务器上的步骤,包括:
基于服务器负载均衡原理从多个云服务器中确定一个目标云服务器;
将所述第一模型容器部署到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数学模型计算过程中,对所述数学模型的计算进度进行监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数学模型提供者发送的身份信息;
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接收所述数学模型提供者上传的数学模型,或接收所述数学模型提供者对已上传数学模型的替换操作。
CN201710448792.2A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Active CN109088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8792.2A CN109088905B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8792.2A CN109088905B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8905A CN109088905A (zh) 2018-12-25
CN109088905B true CN109088905B (zh) 2021-04-30

Family

ID=6483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8792.2A Active CN109088905B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8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4708A (zh) * 2019-01-07 2019-05-21 江河瑞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水行业多模型耦合计算的云服务系统
CN110851119A (zh) * 2019-10-21 2020-02-28 杭州米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aaS软件产品自定义对象与对象关联的实现方法
CN110806932A (zh) * 2019-10-30 2020-02-18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算法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995464A (zh) * 2019-11-05 2020-04-10 珠海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分布式低压台区监控部署方法及系统
CN111062171B (zh) * 2019-11-22 2020-12-29 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efdc模型的应用方法、装置、系统
CN111290782A (zh) * 2020-03-19 2020-06-1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模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369011A (zh) * 2020-04-16 2020-07-03 光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机器学习模型应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56375A (zh) * 2020-04-26 2021-10-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云计算服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35284A (zh) * 2020-09-02 2020-12-04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2131184B (zh) * 2020-09-18 2022-11-11 四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模型及其接口标准化输入输出的方法
CN112817635B (zh) * 2021-01-29 2022-02-08 北京九章云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13296766B (zh) * 2021-05-31 2022-10-11 中电福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eldon的AI模型发布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906A (zh) * 2010-10-27 2011-04-13 南京聚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aaS架构的三维场景管理平台及编辑浏览方法
CN105656929A (zh) * 2016-02-25 2016-06-08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12241A1 (en) * 2015-01-09 2016-07-14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Cloud-based reservoir simulation environment
CN106533772A (zh) * 2016-11-24 2017-03-22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云仿真服务方法
CN106789339A (zh) * 2017-01-19 2017-05-31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基于轻量级虚拟化架构的分布式云仿真方法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323B (zh) * 2009-07-10 2011-07-2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地理空间模型整合与共享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306223B (zh) * 2011-08-31 2013-08-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hla技术的船舶燃气轮机装置集成仿真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289552B (zh) * 2011-09-09 2012-12-2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物设备与数学模型联合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4917815B (zh) * 2015-04-21 2019-05-07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云中gis服务计算的异构云隔离系统及方法
CN204557995U (zh) * 2015-04-28 2015-08-12 李福海 一种桌面型远程网络多功能数字传媒机
CN105204871B (zh) * 2015-10-30 2019-06-25 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插件式开发方法和装置
CN106550033A (zh) * 2016-10-27 2017-03-29 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系统实现模拟全网能力开放平台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906A (zh) * 2010-10-27 2011-04-13 南京聚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aaS架构的三维场景管理平台及编辑浏览方法
WO2016112241A1 (en) * 2015-01-09 2016-07-14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Cloud-based reservoir simulation environment
CN105656929A (zh) * 2016-02-25 2016-06-08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3772A (zh) * 2016-11-24 2017-03-22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云仿真服务方法
CN106789339A (zh) * 2017-01-19 2017-05-31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基于轻量级虚拟化架构的分布式云仿真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8905A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8905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学模型服务系统及数学模型管理方法
US10282171B2 (en) Application analyzer for cloud computing
US11086661B2 (en) Container chaining for automated process completion
US9870313B2 (en) Unit-level formal verification for vehicular software systems
US10402746B2 (en) Computing instance launch time
US11855995B2 (en) Data security across data residency restriction boundaries
CN111527474B (zh) 软件功能的动态交付
US20170123777A1 (en) Deploying applications on application platforms
US10402195B2 (en) Framework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analytic runtimes
KR101751515B1 (ko) 테스트 실행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9747091B1 (en) Isolated software installation
CN106874028A (zh) 应用部署方法和装置
US20220214928A1 (en) Workload Configuration Extractor
CN114006815A (zh) 云平台节点的自动化部署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US20230023945A1 (en) Orchestrating and Automating Product Deployment Flow and Lifecycle Management
CN114443215A (zh) 业务应用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096346A1 (en) A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container logs and its method thereof
CN114519477A (zh) 大数据平台租户管理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032834B (zh) 一种价值流插件运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50278694A1 (en) Describing Runtime Components of a Solution for a Computer System
US9436523B1 (en) Holistic non-invasive evaluation of an a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oftware process
CN116302833A (zh) Java虚拟机的数据监控方法、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Nandimandalam et al. The VM Weighted Filter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OpenStack Cloud
CN118153050A (zh) 云服务系统中的漏洞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设备
CN112000341A (zh) 一种应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