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455A -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模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模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455A
CN109076455A CN201680085638.7A CN201680085638A CN109076455A CN 109076455 A CN109076455 A CN 109076455A CN 201680085638 A CN201680085638 A CN 201680085638A CN 109076455 A CN109076455 A CN 109076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nod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56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6455B (zh
Inventor
M.阿斯特朗姆
J.阿克斯门
B.林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9076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6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4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history or models of usage information, e.g. activity schedule or time of d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操作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及其中的方法。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多个接收路径和至少两个SIM。第一SIM连接向第一网络节点(111)处于活动模式,第二SIM连接处于空闲模式并且预占第二网络节点(121)。无线通信装置(140)被配置成确定第一时刻、第一时段以及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并且确定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无线通信装置(140)还被配置成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第一网络节点报告第一SIM连接的改变的接收能力。然后,无线通信装置(140)被配置成将接收路径的第一集合分配到第一SIM连接并且将接收路径的第二集合分配到第二SIM连接,以在第一时段期间执行空闲模式任务。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模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具体地说,它们涉及在包括多个接收路径和至少两个用户身份模块SIM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处理操作模式。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装置可被称作移动电话、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移动终端、移动台、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和平板电话(即,具有无线能力的平板计算机和智能电话的组合)。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在包括具有接入节点或接入点的多个网络或异构网(HetNet)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地通信或操作。异构网可包括例如:包括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宽带码分多址(WCDMA)或高速分组接入(HSPA)之类的第二/第三代(2G/3G)网络的蜂窝通信网络,3G长期演进(LTE)网络,全球微波接入互通性(WiMAX)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或WiFi等,以便提供不同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无线通信网络可覆盖被划分成小区或覆盖区域的地理区域,其中,由网络节点来服务每个小区,所述网络节点也可被称作服务网络节点、接入节点、接入点或基站(例如eNodeB(eNB)或NodeB)。
蜂窝系统的新生代的发展与现有几代系统的更新同时进行,这虑及更宽范围的可接入网络和RAT。在例如LTE和HSPA两者共存的环境中,两种RAT的数据率是可比的。此外,LTE和HSPA两者都虑及多载波信令。在LTE中,此能力被表示为载波聚合(CA),其虑及多达五个要被聚合的LTE载波,而在HSPA中,它被表示为多载波(MC),其虑及多达八个要被聚合的HSPA载波。
此外,用于也称为第四代(4G)网络的演进分组系统(EPS)的规范已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内被完成,并且此工作在将来的3GPP发行版中继续,例如规定第五代(5G)网络。这会提供更多可接入的网络和RAT。
现今兴起的场景是,多用户身份模块(SIM)装置(诸如UE)可在相同的装置中携带来自单个或多个运营商的两个或更多SIM。特别是在亚洲,这已成为实际存在的标准,虽然它尚未被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标准化。在很多市场上,它难以得到运营商认可以及没有起码支持双SIM双待(DSDS)的能力的中端装置的容量。支持DSDS的能力允许UE同时预占两个小区,或者被连接到一个小区并且预占另一个小区。假设两个SIM都来自相同的运营商,则UE可偶尔预占相同的小区,但具有两个不同的身份和关联的寻呼时机。为了具备高端装置认可的资格,一般要求支持双SIM双活动性(DSDA),由此UE能够被同时独立地向两个小区连接。
在亚洲市场上的DSDS/DSDA装置的普及取决于若干因素。一个因素可以是运营商例如对于数据和语音具有不同的价格计划,或者可具有取决于在相同或其它网络中的主叫用户的不同的价格计划。其它因素可以是例如由不同运营商进行的不同覆盖(即,参差不齐的覆盖),或者移动电话号码不能够在运营商之间移动。趋向于同时支持甚至多于两个SIM,而且一些UE厂商已经宣告了能支持三个和四个SIM、三SIM三待(TSTS)和四SIM四待(QSQS)的UE。
对于活动模式中的DSDA UE,要求UE为每个连接使用分开的接收机,因为它例如可将分组交换(PS)服务同时用于两个SIM,或者可将PS服务用于一个SIM并且将电路交换(CS)服务用于另一个SIM。因此,为了支持DSDS/DSDA、TSTS/QSQS以及不同的RAT,无线通信装置通常包括多个接收路径。
此外,已在LTE网络中引入多天线UE。虽然未明确声明,但是在没有两个天线的情况下,不可能达到在3GPP LTE规范发行版8中为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定义的要求。并行地,在前一代蜂窝系统中(诸如在WCDMA中)也引入了具有双天线的UE。
3GPP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工作组4(RAN 4)负责为传输和接收参数、信道解调以及无线电资源管理定义要求。虽然自发行版10以来已在3GPP RAN 1中规定了多达八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流的功能性,但是直到正在进行的发行版13才为多达4个MIMO流推动关于要求规范的工作。
四个下行链路接收天线(DL 4 RX)增加了空间分集,虑及更多并行的流要在条件允许时被传送,或者虑及UE能够在接收数据时消除干扰,从而虽然不一定使用更多并行的层,也允许更高的调制阶数或码率。总之,这会得到与标准DL 2 RX UE相比明显更高的数据率。未来的UE很可能会配备甚至更多的天线,特别是考虑到在未来标准中正被引入的增加的载波频率,虑及在相同的空间上更小、但更多的天线。
MIMO允许在相同的物理时间-频率资源上以并行的流传送多个层。然而,并行的流的数量被限制到传送天线的数量和接收天线的数量中的较小数量。实践中相当常见的是,流的数量甚至比那个数量更小。实际值取决于若干因素,诸如无线电传播环境以及eNB和UE两者的天线设计。
为了改进具有多个SIM以及多个天线和接收路径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性能,希望处理操作模式以及调度多个SIM到网络的连接。用于在例如双SIM UE中的多个SIM之间调度的目前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共享现有的RX链或路径。假设一个SIM处于活动模式,即,接收数据或语音呼叫,而另一个SIM处于空闲模式,即,只是偶尔监测寻呼以及进行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当处于空闲模式的SIM需要执行空闲模式任务(例如寻呼或移动性管理)时,处于活动模式的SIM需要中断它的信令来虑及要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对于寻呼操作,由于在寻呼子帧之前的子帧上执行必要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和自动频率控制(AFC)校准,中断大约是4-5个子帧。在此时间期间,处于活动模式的SIM完全不能够接收包括数据、控制信令或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重传的任何信号,这导致退化的性能,例如语音呼叫、数据下载等等的中断。
发明内容
因此,本文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具有多个SIM和多个接收路径的无线通信装置提供改进的调度方案。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该目的由无线通信装置中执行的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模式的方法来实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多个接收路径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和第二)用户身份模块SIM。第一SIM连接向第一网络节点处于活动模式,第一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一SIM的无线连接。第二SIM连接处于空闲模式并且预占第二网络节点,第二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二SIM的无线连接。
无线通信装置确定第一时刻、第一时段以及在第一时段期间在第一时刻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
无线通信装置确定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
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无线通信装置向第一网络节点报告第一SIM连接的、由于可用于第一SIM连接的接收路径的数量减少而改变的接收能力。
无线通信装置将接收路径的第一集合分配到第一SIM连接并且将接收路径的第二集合分配到第二SIM连接,以在第一时段期间执行空闲模式任务。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该目的由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来实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多个接收路径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和第二)用户身份模块SIM。第一SIM连接适合于向第一网络节点处于活动模式,第一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一SIM的无线连接。第二SIM连接适合于处于空闲模式并且预占第二网络节点,第二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二SIM的无线连接。
无线连接装置被配置成:确定第一时刻、第一时段以及在第一时段期间在第一时刻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
无线通信装置还被配置成:确定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
无线通信装置还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第一网络节点报告第一SIM连接的、由于可用于第一SIM连接的接收路径的数量减少而改变的接收能力。
无线通信装置还被配置成:将接收路径的第一集合分配到第一SIM连接并且将接收路径的第二集合分配到第二SIM连接,以在第一时段期间执行空闲模式任务。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形成接收路径的两个集合,以便执行并行的任务,其中,接收路径的第一集合被指定到第一SIM连接以继续接收数据,而接收路径的第二集合被指定到第二SIM连接以执行第二SIM的空闲任务,例如寻呼或移动性测量。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方案虑及具有多个SIM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并行的活动模式和空闲模式操作。这通过避免活动模式中断,主要使得执行增加,而且次要使得控制信令和HARQ重传执行增加。
因此,本文的实施例为所有支持的SIM提供用于并行的活动模式和空闲模式操作的改进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其中的方法,并且提供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无线电资源的优化管理。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文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性的原理略图,
图3是说明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说明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绘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个示例,可在该示例中实现本文的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诸如例如任何2G、3G、4G或LTE、5G网络、Wimax、WLAN或WiFi、蓝牙之类的用于提供不同RAT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网络。
每个无线通信网络可覆盖被划分成小区或覆盖区域的地理区域。每个小区区域由相应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的网络节点来服务。一个网络节点可服务若干小区。在图1中,示出了三个网络节点:网络节点111、网络节点121和网络节点131。如本文使用的术语“网络节点”也可被称作服务网络节点、接入节点、接入点或基站。因此,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以可能不同的RAT来服务小区的多个网络节点,并且支持位于其中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网络节点111服务小区110并且提供第一RAT(RAT1),网络节点121服务小区120并且提供第二RAT(RAT2),以及网络节点131服务小区130并且提供第三RAT(RAT3)。RAT1、RAT2和RAT3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RAT,例如LTE、WCDMA/HSPA、GSM或增强数据GSM演进(EDGE)等等。
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操作,图1中示出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之一,即,无线通信装置140。
无线通信装置140可以是例如移动终端或移动台、无线终端、用户设备、移动电话、诸如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计算机。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至少两个SIM,其中,图1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SIM1、SIM2和SIM3。至少两个SIM可属于例如可提供不同预订或者提供不同RAT或者在不同覆盖区域或小区中(例如在城市或乡村)使用不同频谱(即,不同载波频率)的不同运营商。此外,两个或更多SIM的服务预订可不同,比如,一个SIM可提供全面的(all-exclusive)服务,而另一个SIM可仅提供基本的过去一代的服务。
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多个无线电接收路径,其中,图1中示出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例如四个无线电接收路径RX1、RX2、RX3、RX4。无线电接收路径将所接收的RF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并且它可包括例如频带选择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模数转换器等等。无线通信装置140可具有多个天线和MIMO的能力。多个无线电接收路径可具有它自己的天线。
为了最优地利用频谱,无线通信装置140向网络节点111、121、131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并且网络节点111、121、131会让随后的传输基于所报告的CSI。CSI通常包含表示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某些设定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表示优选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以及表示无线通信装置140能够解析的并行空间流的数量的秩指示符(RI)。CQI和PMI可视某个秩而定。此外,CQI和RI可被调节到更高的值,以便影响链路适配以在中断之后更快地增加数据率。
图2是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随着时间的过去示出无线通信装置140中的功能性的原理略图的示意图。无线通信装置140具有多个天线和接收路径(例如4个接收路径,即4个RX),以及至少两个SIM,第一SIM(SIM1)关联到第一运营商,并且被连接到第一网络节点111并且在活动模式中操作。在活动模式期间,无线通信装置140每隔一定间隔就报告CSI,即,在MIMO传输的情况中关于吞吐量、MCS和层数或秩,什么有可能在当前无线电环境中传送到无线通信装置140。例如,如图2中所示,当所有4个RX都可用于SIM1操作时,无线通信装置140在CSI报告中报告最大秩4,当仅2个RX可用于SIM1操作时,无线通信装置140在CSI报告中报告最大秩2。关联到第二运营商的第二SIM(SIM2)处于空闲模式,并且仅执行空闲模式任务。空闲模式任务可以是寻呼接收和/或RRM测量。通常,空闲模式任务花费5-10毫秒,并且被周期性地在如图2中所示的、例如2.56秒的下行链路接收周期(DRX周期)中执行。当执行空闲模式任务时,无线通信装置140需要分配用于SIM2接收的一些接收机路径。
现将参考图3描述无线通信装置140中执行的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操作模式的方法的示例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多个接收模块RX1、RX2、RX3、RX4以及至少两个SIM、即第一和第二用户身份模块SIM1和SIM2。第一SIM连接向第一网络节点111处于活动模式,第一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一SIM的无线连接。第二SIM连接处于空闲模式并且预占第二网络节点121,第二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二SIM的无线连接。相应的SIM可被关联到不同的预订或运营商,或者一些SIM可具有关联到相同运营商的预订。例如,第一网络节点111可与第二网络节点121相同。根据本文的实施例,方法包括下面的动作,可以任何适当的顺序采取这些动作。
动作301
为了知道第二SIM何时需要执行空闲模式任务、空闲模式任务将花费多长时间以及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是什么,无线通信装置140确定第一时刻t1、第一时段T以及在第一时段T期间在第一时刻t1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这可由关联到SIM2的连接来执行以从第二网络节点121接收寻呼参数。要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通常是实现特定的,但是也可取决于从预占小区接收的RRM配置而不同,例如小区搜索、测量等等。然后,无线通信装置140中的控制单元确定用于空闲模式任务(t1,T)的长度,并且向管理SIM1的管理单元报告该信息。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可以是寻呼接收、RRM移动性测量、系统信息(SI)获取等等其中之一。当适用时,用于空闲模式任务的定时可被表达为起始时刻(即第一时刻t1)、时段T和DRX周期长度。
动作302
为了分配用于第一和第二SIM连接的RX,无线通信装置140确定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RX的数量。这通常可由对充分寻呼性能的某种标准要求连同关于当前无线电信道特性的信息来确定。据此,无线通信装置140中的控制单元确定需要例如2个RX路径用于寻呼检测和其它空闲模式任务。
动作303
为了使网络节点适配传输调度,无线通信装置140在第一时刻t1之前的第二时刻t2,向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第一SIM连接的、由于可用于第一SIM连接的接收路径的数量减少而改变的接收能力。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第一SIM的改变的接收能力包括降低的秩、降低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减少的聚合分量载波集合或减少的服务小区数量等等中的任一项。例如,能够用4个RX链解析4层的无线通信装置可能仅能够用2个RX链解析2层。备选地,能够使用4个RX链接收64QAM调制信号的无线通信装置可能仅能够用2个RX链解析16QAM调制信号。此外,能够将2个RX链用于每个CC来接收2个CA带间分量载波的无线通信装置可能为了SIM2的空闲模式操作而不得不终止一个CC。由于一些小区可能被用于SIM2的空闲模式操作,也可能减少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的服务小区数量。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动作303可通过由无线通信装置140进行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来执行。
例如,SIM1每隔一定间隔向第一网络节点111执行CSI报告。CSI可包含具有视向SIM1分配的RX路径的数量而定的最大所报告秩的RANK信息。可假定执行满秩报告,即,需要所有4个RX路径。在第二时间t2,基于仅三个或两个RX路径而不是四个RX路径,无线通信装置140开始报告CSI。例如,最大RANK为3或2,即,仅两个MIMO层能够被传送到无线通信装置140,而不是CSI报告中报告的最大RANK4。这是为了使网络节点111不分配超过无线通信装置140在时间段T期间能够处理的MIMO层数的MIMO层数。此外,无线通信装置140也可为减少的层而减小调制和编码率,减少的层归因于所接收信号能量的降低(其又归因于接收机路径的数量减少)所暗示的变差的接收条件。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动作303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40能力报告来执行。
例如,无线通信装置140可确定在被分配到SIM1用于接收的时间段T期间,SIM2需要一些无线电接收机路径。然后,在此时间期间,分配到SIM1的这些无线电路径会被再分配到SIM2。SIM1的降低的能力会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40能力报告被报告到第一网络节点111。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基于第一网络节点111对所报告的改变的接收能力的响应延迟来确定第二时刻t2。例如,在第一时间t1之前的时间对应于CSI报告和调度动作延迟,通常是10-20ms。
动作304
无线通信装置140将接收路径的第一集合分配到第一SIM连接并且将接收路径的第二集合分配到第二SIM连接,以在第一时段T期间执行空闲模式任务。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基于与向第二网络节点121的第二SIM关联的无线电链路条件和RAT,确定第二SIM连接的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例如,需要为SIM2分配的RX路径的数量取决于它所关联的RAT并且取决于无线电条件。可假设LTE中寻呼接收的充分性能常常需要2个RX路径。因此,在时间段(t1,t1+T)期间,无线通信装置140需要将两个RX路径分配到第二SIM连接以及将两个RX路径分配到第一SIM连接。
在时间段T期间,SIM2执行空闲模式任务,而SIM1不断在被传送到第一网络节点111的CSI报告中报告降低的最大秩,直到时间段T结束之前的某个时间。
在时间段T到期之后,SIM1可基于接收天线和接收路径的全集再次开始传送CSI报告,例如,它可再次评估和报告RANK4,直到对SIM2而言需要下一空闲模式任务。因此,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140还可执行下面的动作:
动作305
无线通信装置140在第一时段T结束之前的第三时刻t3向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第一SIM的改变的接收能力。可基于第一网络节点对所报告的改变的接收能力的响应延迟来确定第三时刻t3。
例如,无线通信装置140识别网络节点111多快将与SIM1关联的链路连接适配于所报告的秩信息,并且基于此来适配它的秩指示。例如,无线通信装置140可识别从报告的RI增加直到无线通信装置140被根据所报告的秩来调度,需要花费8个子帧。无线通信装置140可通常在RX路径的全集将再次可用于SIM1之前8个子帧适配它的报告。即,它报告与稍微在SIM2空闲模式活动终止之前可适用的相比、有可能更高的秩。此外,此行为还可视SIM2空闲模式活动之前秩的可变性以及SIM2空闲模式活动的持续时间而定。因为周期性CSI报告可能稀少到每隔几十毫秒才进行,这可能在延长的时间段上导致降低的性能,所以无线通信装置140也可将CSI报告的报告周期适配到更短的周期,或者按照eNB的指令来传送非周期性的CSI报告。
在此情况中,第一SIM的改变的接收能力可包括增加的秩、增加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增加的聚合分量载波集合或增加的服务小区数量等等中的任一项。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动作303还可包括向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第一时段T,在T期间第一SIM连接的接收能力会被改变。那么,无线通信装置140执行动作305是不必要的。网络节点111知道在时间段T到期之后,SIM1会再次具有接收天线和接收路径的全集,例如,它可再次具有RANK4能力,直到对SIM2而言需要下一空闲模式任务。
总之,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在具有多RX多SIM的无线通信装置140中处理并行的活动和空闲模式操作,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40中,至少一个SIM处于活动模式并且一个SIM处于空闲模式。活动模式操作可例如是数据信令,而空闲模式操作可例如是寻呼或移动性测量。通过与网络节点通信,例如通过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能力报告或一些其它报告,无线通信装置140例如由于仅能够接收更少的并行流和/或用于所述流的更低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报告降低的活动模式能力。在CSI报告之后,无线通信装置140分配用于继续的活动模式操作的RX路径的第一子集以及用于空闲模式操作的RX路径的第二子集,然后可执行所述空闲模式操作。在所执行的空闲模式操作之后,无线通信装置140可将RX路径的第二子集再分配到活动模式操作,以便它们能够再次使用RX路径的全集。以此方式,无线通信装置140通过避免活动模式中断来实现增加的执行以及用于多SIM操作的无线电资源的优化管理。
为了在无线通信装置140中执行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动作(如上面关于图3所描述),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下面在图4中描绘的电路、单元或模块。如上面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2G、3G、4G或LTE、5G网络、Wimax、WLAN或WiFi等等。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多个接收路径以及至少两个用户身份模块SIM。第一SIM连接向第一网络节点处于活动模式,第一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一SIM的无线连接,第二SIM连接处于空闲模式并且预占第二网络节点,第二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二SIM的无线连接。
无线通信装置140可包括例如控制单元410、确定单元412、RF单元420、SIM1管理器单元414、SIM2管理器单元416等等。RF单元420可表示任何无线电资源或无线电接口,例如无线电接收机或发射机等等,用于从网络节点接收/向网络节点传送无线电信号。RF单元420包括如图4中示出的多个接收路径RX1、RX2、RX3、RX4。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通信装置140被配置成(例如借助于确定单元412被配置成)确定第一时刻t1、第一时段T以及在第一时段T期间在第一时刻t1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通信装置140还被配置成确定要由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通信装置140被配置成(例如借助于SIM1管理器单元414被配置成)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第一网络节点报告第一SIM连接的、由于可用于第一SIM连接的接收路径的数量减少而改变的接收能力。通信装置140还被配置成(例如借助于控制单元412被配置成)将接收路径的第一集合分配到第一SIM连接并且将接收路径的第二集合分配到第二SIM连接,以在第一时段期间执行空闲模式任务。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140可被配置成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第一网络节点报告第一时段,在第一时段期间第一SIM连接的接收能力会被改变。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140可被配置成在第一时段结束之前的第三时刻,向第一网络节点报告第一SIM的改变的接收能力。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可包括寻呼监测、移动性测量、系统信息获取中的任一项。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可被配置成通过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或者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40能力报告来报告第一SIM连接的改变的接收能力。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第一SIM的改变的接收能力可包括改变的(降低的或增加的)秩、改变的(降低的或增加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改变的(降低的或增加的)聚合分量载波集合、或者改变的(降低的或增加的)服务小区数量或改变的频带中的任一项。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可基于与向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二SIM关联的无线电链路条件和RAT,确定第二SIM连接的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
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可基于第一网络节点对所报告的改变的接收能力的响应延迟,确定第二时刻、第三时刻。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上面描述的控制单元410、确定单元412、SIM1管理器单元414以及SIM2管理器单元416可指的是一个单元、模拟和数字电路的组合、配置有软件和/或固件的诸如图4中描绘的处理器430之类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执行每个单元的功能的任何其它数字硬件。这些处理器、模拟和数字电路的组合以及其它数字硬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包括在单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或者若干处理器和各种模拟/数字硬件可分布在若干分离的组件当中,无论是被单独封装、还是被装配到片上系统(SoC)中。
无线通信装置140还可包括存储器440,所述存储器440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存储器440被布置成用于存储信息(例如CSI、CQI、RI和数据)以及配置,所述配置当在通信装置140中被执行时执行本文的方法。
无线通信装置140中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10中的操作模式的本文的实施例可通过诸如无线通信装置140中的处理器430之类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连同用于执行本文的实施例的功能和动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上面提及的程序代码也可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来提供,例如,以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数据载体的形式,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被载入无线通信装置140中时用于执行本文的实施例。一种这样的载体可以是CD ROM盘的形式。然而,用诸如存储条之类的其它数据载体也是可行的。此外,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作为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来提供,并且可被下载到无线通信装置140。
当使用词语“包括(comprise或comprising)”时,它应被解释为非限制性的,即,意味着“至少由……组成”。
本文的实施例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可使用各种备选方案、修改和等价物。因此,上面的实施例不应当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22)

1.一种在无线通信装置(140)中执行的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多个接收路径和至少两个用户身份模块SIM,其中,第一SIM连接向第一网络节点(111)处于活动模式,所述第一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一SIM的无线连接,第二SIM连接处于空闲模式并且预占第二网络节点(121),所述第二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二SIM的无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301)第一时刻、第一时段以及在所述第一时段期间在所述第一时刻要由所述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
确定(302)要由所述第二SIM连接执行的所述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
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报告(303)所述第一SIM连接的、由于可用于所述第一SIM连接的接收路径的数量减少而改变的接收能力;
将接收路径的第一集合分配(304)到所述第一SIM连接并且将接收路径的第二集合分配(304)到所述第二SIM连接,以在所述第一时段期间执行所述空闲模式任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所述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期间所述第一SIM连接的所述接收能力会被改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段结束之前的第三时刻,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305)所述第一SIM的改变的接收能力。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空闲模式任务的所述类型包括寻呼监测、移动性测量、系统信息获取中的任一项。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303)是通过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来执行的。
6.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303)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40)能力报告来执行的。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SIM的所述改变的接收能力包括改变的秩、改变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改变的聚合分量载波集合或者改变的服务小区数量中的任一项。
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以及与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21)的所述第二SIM关联的无线电链路条件,确定所述第二SIM连接的所述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对所报告的改变的接收能力的响应延迟,确定所述第二时刻。
10.如权利要求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对所报告的改变的接收能力的响应延迟,确定所述第三时刻。
11.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21)相同。
12.一种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操作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40)包括多个接收路径和至少两个用户身份模块SIM,其中,第一SIM连接适合于向第一网络节点(111)处于活动模式,所述第一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一SIM的无线连接,第二SIM连接适合于处于空闲模式并且预占第二网络节点(121),所述第二SIM连接是关联到第二SIM的无线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40)被配置成:
确定第一时刻、第一时段以及在所述第一时段期间在所述第一时刻要由所述第二SIM连接执行的空闲模式任务的类型;
确定要由所述第二SIM连接执行的所述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
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所述第一SIM连接的、由于可用于所述第一SIM连接的接收路径的数量减少而改变的接收能力;
将接收路径的第一集合分配到所述第一SIM连接并且将接收路径的第二集合分配到所述第二SIM连接,以在所述第一时段期间执行所述空闲模式任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还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二时刻,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所述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期间所述第一SIM连接的所述接收能力会被改变。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还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时段结束之前的第三时刻,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报告所述第一SIM的改变的接收能力。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空闲模式任务的所述类型包括寻呼监测、移动性测量、系统信息获取中的任一项。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40)被配置成:通过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来报告所述第一SIM连接的所述改变的接收能力。
17.如权利要求12-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40)被配置成: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40)能力报告来报告所述第一SIM连接的所述改变的接收能力。
18.如权利要求12-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所述第一SIM的所述改变的接收能力包括改变的秩、改变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改变的聚合分量载波集合或改变的服务小区数量中的任一项。
19.如权利要求12-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基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以及与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所述第二SIM关联的无线电链路条件,确定所述第二SIM连接的所述空闲模式任务所需要的接收路径的数量。
20.如权利要求12-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对所报告的改变的接收能力的响应延迟,确定所述第二时刻。
21.如权利要求14-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对所报告的改变的接收能力的响应延迟,确定所述第三时刻。
22.如权利要求12-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140),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111)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121)相同。
CN201680085638.7A 2016-05-12 2016-05-12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模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6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6/060707 WO2017194128A1 (en) 2016-05-12 2016-05-12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handling operating m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455A true CN109076455A (zh) 2018-12-21
CN109076455B CN109076455B (zh) 2021-04-30

Family

ID=5608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563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6455B (zh) 2016-05-12 2016-05-12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模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1988B2 (zh)
EP (1) EP3456104B1 (zh)
CN (1) CN109076455B (zh)
WO (1) WO201719412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7823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协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WO2021081959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14848B1 (en) * 2016-02-08 2020-0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1128673B2 (en) * 2017-08-04 2021-09-2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 and use of multiple ISIM or ISIM credentials
CN110149732B (zh) * 2018-02-11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US10686508B2 (en) * 2018-08-10 2020-06-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 performance using advanced receiver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US20220330194A1 (en) * 2019-06-21 2022-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mt-service for multi-sim ue
EP4018724A4 (en) * 2019-09-24 2022-08-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ADIOMESSAGE AND SYSTEM (IS) INFORM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UE) WITH MULTIPLE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UE) MODULES
CN112584543A (zh) * 2019-09-27 202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2370B (zh) * 2020-10-20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636242A (zh) * 2021-01-18 2023-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能力协调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11617140B2 (en) * 2021-03-23 2023-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a shared low noise amplifie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in dual sim dual active deployment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3935A1 (en) * 2009-06-17 2012-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166672A (zh) * 2011-12-12 2013-06-19 美国博通公司 多sim装置中的单个tx/rx合成器对的同时使用
US20130157615A1 (en) * 2010-05-11 2013-06-20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Service Credit to Customer Accou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ervice Network
WO2015038237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service acquisition from power save mode on a multi-sim device
CN104902549A (zh) * 2014-03-05 2015-09-09 苹果公司 具有改善的drx性能的用户设备
WO2015180129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data connections for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5180779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dual sim - dual access hand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2801B1 (ko) * 2008-06-27 2014-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셀 전환 지연시간 감소 방법 및장치
US9241338B2 (en) 2012-06-05 2016-01-19 Apple Inc. Link adaptation resumption based on CQI offset
WO2014012561A1 (en) * 2012-07-19 2014-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load balancing between cellular network subscriptions in a router having both short rang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WO2015180134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use wireless circuitry for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5180126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60149618A1 (en) * 2014-11-25 2016-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ce reacquisition
US20160249408A1 (en) * 2015-02-24 2016-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to manag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in multi-sim user equipment (ue)
US20170070940A1 (en) * 2015-09-03 2017-03-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arrier Transmission After a Tune-Awa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3935A1 (en) * 2009-06-17 2012-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30157615A1 (en) * 2010-05-11 2013-06-20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Service Credit to Customer Accou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ervice Network
CN103166672A (zh) * 2011-12-12 2013-06-19 美国博通公司 多sim装置中的单个tx/rx合成器对的同时使用
WO2015038237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service acquisition from power save mode on a multi-sim device
CN104902549A (zh) * 2014-03-05 2015-09-09 苹果公司 具有改善的drx性能的用户设备
WO2015180779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dual sim - dual access handling
WO2015180129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data connections for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7823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协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WO2021081959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11988B2 (en) 2019-12-17
EP3456104B1 (en) 2021-07-07
WO2017194128A1 (en) 2017-11-16
EP3456104A1 (en) 2019-03-20
CN109076455B (zh) 2021-04-30
US20190069193A1 (en) 2019-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6455A (zh)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操作模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US1185646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701356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セル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技術を選択するための通信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こにおける方法
US1086356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connect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076453B (zh)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连接状态改变的通信设备及方法
CN104685961A (zh) 用于在srlte设备中同时接收lte和1x的方法
CN110730480B (zh) 一种终端设备功率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48311A1 (en) Beam interpolation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EP3391691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selecting cell a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80332465A1 (en)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Nod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imultaneous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Operation
US9247507B1 (en) Using signal power levels for coexistence amo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US9716558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4097693A1 (en) Managing machine learning 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at a network
WO2024097242A1 (en) Managing machine learning 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at a user equipment
CN116114181A (zh) 双用户识别模块双待机设备中使用多个活动用户识别模块的通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