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353A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353A
CN109075353A CN201780022216.XA CN201780022216A CN109075353A CN 109075353 A CN109075353 A CN 109075353A CN 201780022216 A CN201780022216 A CN 201780022216A CN 109075353 A CN109075353 A CN 109075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olyte
shell
conductiv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22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贝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ttery Research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ttery Research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ttery Research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Battery Research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278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0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75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30Deferred-action cells
    • H01M6/32Deferred-action cells activated through external addition of electrolyte or of electrolyt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30Deferred-action cells
    • H01M6/32Deferred-action cells activated through external addition of electrolyte or of electrolyte components
    • H01M6/34Immersion cells, e.g. sea-wate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36Accumula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M10/05-H01M10/34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4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nal coating on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其具有限定腔室的内表面,在腔室中设置了电解质;导电衬里,其设置在腔室内,与壳体的内表面相邻,导电衬里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池端子电连通;可渗透分隔片,其设置在电解质与导电表面之间;导电棒,其具有被配置成与第二电池端子电连通的第一端和被配置成与电解质接触的第二端;开口,其设置在壳体中;密封构件,其被配置成布置在至少密封位置或非密封位置,其中,在密封位置处,限制液体经由开口进入腔室,在非密封位置处,允许液体经由开口进入腔室并且与所述电解质接触,以允许在第一电池端子和第二电池端子之间产生电势差;以及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其被配置成在腔室内将电解质与导电衬里间隔开,液体能够在电解质和导电表面之间通过。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重复使用的电池领域,特别地,涉及通过添加诸如水的液体而激活的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现成的AA型和AAA型电池在存储期间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性能恶化。在电池性能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情况下(例如,在需要电池为手电筒、收音机、移动电话或其它可能挽救生命的电子装置供电的紧急情况下),这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开发了水可激活的电池,在未激活状态下(即,水还未与电池内的电解质粉末混合物混合以激活电解质粉末混合物),该电池可以被存储相当长的时间,在随后通过添加水来激活电池时,电池性能没有实质性损失。
然而,人们认为某些现有的水激活电池在其电解质存储容量、水与电池腔室内的电解质的混合效率以及随时间的流逝维持电池内部件之间的电连通的能力的方面表现出不足,所有这些都可能最终损害这种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减轻上面所讨论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发明可以涉及几种广泛的形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本文所描述的不同广泛形式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在第一种广泛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限定腔室的内表面,在所述腔室中设置了电解质;导电衬里(lining),所述导电衬里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相邻,所述导电衬里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池端子电连通;可渗透分隔片,所述可渗透分隔片设置在电解质与导电表面之间;导电棒,所述导电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成与第二电池端子电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端被配置成与所述电解质接触;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被配置成布置在至少密封位置或非密封位置,其中,在所述密封位置处,限制液体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腔室,在所述非密封位置处,允许液体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腔室并且与所述电解质接触,以允许在所述第一电池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池端子之间产生电势差;以及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被配置成在所述腔室内将所述电解质与所述导电衬里间隔开,所述液体能够在所述电解质和所述导电表面之间通过。
优选地,本发明可以包括用于促使所述导电衬里和所述第一电池端子彼此电连通的偏置装置导电衬里。
优选地,所述偏置装置可以包括硅胶(silicone)垫。
优选地,所述壳体可以包括电绝缘材料。
优选地,所述电绝缘材料可以包括聚合物材料。
通常,所述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单聚物、共聚物、混合聚合物共混物、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PE、PP、PVC、PVA、EVA、PEEL、PMMA、PTFE及其任意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壳体可以是挤压成型的或注射成型的。
优选地,所述电解质可以包括压缩电解质粉末。
优选地,所述导电表面可以包括锌材料。
在另一个广泛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限定腔室的内表面,在所述腔室中设置了电解质;导电表面,所述导电表面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相邻,所述导电表面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池端子电连通;可渗透分隔片,所述可渗透分隔片设置在所述电解质与所述导电表面之间;导电棒,所述导电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成与第二电池端子电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端被配置成与所述电解质接触;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被配置成布置在至少密封位置或非密封位置,其中,在所述密封位置处,限制液体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腔室,在所述非密封位置处,允许液体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腔室并且与所述电解质接触,以在所述第一电池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池端子之间产生电势差;以及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被配置成促使所述导电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池端子彼此电连通。
优选地,所述偏置构件可以包括硅胶垫。
优选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可以被配置成在所述腔室内将电解质与导电衬里间隔开,所述液体能够在所述电解质与所述导电表面之间通过。
优选地,所述壳体可以包括电绝缘材料。
优选地,所述电绝缘材料可以包括聚合物材料。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单聚物、共聚物、混合聚合物共混物、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PE、PP、PVC、PVA、EVA、PEEL、PMMA、PTFE及其任意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壳体可以是挤压成型的或注射成型的。
优选地,所述电解质可以包括压缩电解质粉末。
优选地,所述导电表面可以包括锌材料。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的优选但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生产中的第一步骤的侧面剖视图,该电池具有共同模制的碳棒和第一端盖,该碳棒和第一端盖被共同模制在一起并相对于电池壳体被操纵就位;
图2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生产中的第二步骤的侧面剖视图,其中示出了偏置元件定位在壳体中;
图3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生产中的第三步骤的侧面剖视图,由此锌管被插入到壳体中;
图4示出了在被插入到壳体中之后靠在偏置构件上的锌衬里的侧面剖视图;
图5示出了被插入到电池壳体锌衬套衬里中的可渗透分隔片的侧面剖视图,该锌衬里被插入到壳体中之后靠在偏置构件上;
图6示出了被插入到电解质纸内的嵌套位置的间隔元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生产中的另一个步骤的侧面剖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被插入到可渗透分隔片内的嵌套配置中的电解质粉末环的侧面剖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可渗透分隔片尚未折叠以将电解质保持在其中之前安全地定位在壳体内的所有的电解质粉末环的侧面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正当可渗透分隔片开始被折叠以将电解质保持在其中时安全地定位在壳体内的所有的电解质粉末环的侧面剖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被折叠到电解质粉末环之上以将电解质保持在其中的可渗透分隔片的电池的侧面剖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被移入电池壳体内以保持折叠的分隔片的过程中的固定构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电池壳体内牢固地就位的固定构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14示出了被安全地定位在壳体内的所有电解质粉末环的侧面剖视图,可渗透分离器被折叠以保持其中的电解质,并且第二端盖被定位成用于附接到电池壳体;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和第二端盖的侧面剖视图,该第二端盖相对于壳体中的开口被布置在闭合位置;
图16示出了电池和相对于壳体中的开口被布置在打开位置的第二端盖的侧面剖视图。借助于接合在固定部分(110)的孔内的导电销(1113A)的形状配置,第二端盖不能完全分离;
图17例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如何借助于间隔元件在电池壳体内排出水;
图18例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电池实施方式的另一示例性描述;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1至图19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电池,该电池在液体经由在壳体的第一端处的开口进入电池壳体时可被激活,该开口可被选择性地密封和未密封。当水进入腔室时,它与腔室内的电解质接触,以激活电解质,用于操作电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符合AA和AAA电池的标准形状和尺寸,可提供可与AA和AAA型电池基本相当的性能输出。
在说明书中,对术语聚合物材料的引用可以包括任何聚合物、单聚物、共聚物、混合聚合物共混物,例如,诸如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PE、PP、PVC、PVA、EVA、PEEL、PMMA或PTFE。
图19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电池的关键特征的分解视图,而图1至图1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形成这种电池的各个阶段。首先参照图1,示出了形成电池的第一个步骤,其中,电池壳体(100)最初设置有敞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壳体(100)是由优选为聚合物材料的电绝缘材料形成的。可以优选地通过挤压成型或注射成型技术来形成壳体(100)。方便地,挤压聚合物管能够相对快速且成本有效地形成,并且可以被切割成适合用作AA和AAA标准大小电池的电池壳体的大小和尺寸。
提供电池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端盖(102),该第一端盖(102)的中心处设置有孔。碳棒(101)的第一端部分地延伸穿过第一端盖(102)中的孔,并且镀镍黄铜端子(103)被附接至碳棒(101)的第一端。碳棒(101)和镀镍黄铜端子(103)与第一端盖(102)共同模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盖(102)包括任何电绝缘聚合物材料。
第一端盖(102)的形状和尺寸被设计成与壳体(100)的第一端处的开口互补。在电池的组装期间,将第一端盖(102)移动至与壳体(100)接触,使得第一端盖(102)的周边边缘整齐地覆盖壳体(100)的开口。然后,使用任何合适的粘合方式将第一端盖(102)粘合至壳体(100),该粘合方式可以包括例如,粘合剂粘合或超声波粘合。当被粘合在一起时,第一端盖(102)在壳体(100)的第一端处的开口周围形成防水密封,并且碳棒基本沿着壳体(100)的长度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
现在参照图2,偏置构件(104)位于壳体(100)的内部,其目的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偏置构件(104)包括具有设置于其中心的孔的环形硅胶垫,该孔适当地成形以允许偏置构件(104)经由壳体(100)的第二端中的开口在碳棒(101)上滑动。硅胶垫沿着碳棒(101)从壳体(100)向内滑动,直至其抵靠第一端部的第一端盖(102)的面向内的表面为止。在另选的实施方式中,偏置构件(104)可以采用例如螺旋弹簧或板簧配置的形式。
如图3中所示,导电衬里(106)经由壳体(100)的第二端中的开口被插入到壳体(10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衬里(106)包括锌材料,然而,在另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其它导电材料。本实施方式中的锌衬里(106)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筒形段,该筒形段的第一端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开口,该开口的大小和尺寸被设计成允许碳棒(100)紧密地插入其中,并且该第二端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开口。如图3中所示,锌衬里(106)滑动进入壳体(100)中,直至如图4中所示,锌衬里(100)的在锌衬里的第一端处的表面抵靠硅胶垫(104)为止。锌衬里(106)之间的硅胶垫(104)的存在有助于在朝向固定构件(110)和电池端子(113)的方向上偏置锌衬里,以有助于保持与固定构件(110)和电池端子(113)的电连通。
电池还包括被配置成嵌套在导电衬里(106)内的可渗透分隔片(107)。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渗透分隔片(107)的形状配置与导电衬里(106)的形状配置相似,并且也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渗透分隔片(107)的第一端具有相对较小直径的开口,该开口的大小和尺寸被设计成允许碳棒(100)紧密地插入其中,并且可渗透分隔片(107)的第二端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开口。如图5中所示的,可渗透分隔片(107)滑动进入壳体(100),直至如图6中所示,可渗透分隔片(107)的在可渗透分隔片(107)的第一端处的表面抵靠导电衬里(106)的内壁为止。一旦可渗透分隔片就位,间隔元件(108)就被定位在壳体(100)中,以如图6中所示的被可渗透分隔片(107)包围。本实施方式中的间隔元件(108)是具有设置在其中心的孔的盘形元件,该孔的大小和尺寸被设计成使碳棒(101)紧密地配合穿过其中。间隔元件(108)沿着碳棒(101)滑动,直至如图7中所示的,其抵靠可渗透分隔片(107)的面向内的表面为止。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108)由硅胶材料组成,尽管其不一定必须是硅胶并且可以由非聚合物材料组成,只要如图中所描述的,其适于将电解质粉末环与锌衬里的表面间隔开即可。
电池包括三个压缩电解质粉末环(109),该三个压缩电解质粉末环(109)滑动进入壳体(100)中,以被可渗透分隔片(107)包围。该压缩电解质粉末环(109)的直径被形成为允许粉末环(109)的周边边缘和可渗透分隔片(107)之间形成适当的间隙,其中,当压缩电解质粉末环(109)暴露于水时,粉末环(109)的膨胀可以通过包含该间隙而方便地适应。此外,被设置于第一压缩电解质粉末环与可渗透分隔片(107)之间的硅胶间隔元件(108)有助于允许水的排放,水可以在壳体(100)内更自由地流通,并且从而有助于增强电池性能。图17示出了被嵌套在导电锌衬里(106)内的间隔元件(108)的放大的剖视图,其中,间隔元件(108)将压缩电解质粉末环与锌衬里间隔开,并且水能够沿着如由箭头的方向所代表的流动路径在壳体中进行排放。
包含压缩粉末环(107)的电解质可以由诸如二氧化锰、氧化铁或结晶氧化银的金属氧化物粉末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电解质的重量百分比,电解质包括约3%的氯化铵颗粒、16%的氯化锌颗粒、68%的二氧化锰颗粒、12.4%的乙炔碳黑颗粒和0.6%的氧化锌颗粒。在被压缩成粉末环之前,使用旋转或行星式球磨机和诸如玛瑙(红玉髓)的陶瓷球对电解质颗粒进行球磨。在试验期间,将体积为500ml的实验室球磨机与重量为110、直径为22.4mm的陶瓷球或重量为190g、直径为10.0mm的小尺寸的球一起使用。此外,在试验期间,每次都要研磨150g的电解质。可以理解,电解质的球磨可以适当地扩大到工业规模,以适应更大的产量。球磨产生的电解质颗粒基本上呈球形的配置,直径大约在0.2-0.8mm范围内,密度大约在1.71-1.75g/cm3范围内,且含水量约为3%或更少。在通常被称为“干燥室”的湿度受控的环境中组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减轻水分无意中激活电解质的风险。
如图10所示,一旦压缩粉末环(109)被嵌套在壳体(100)内,可渗透分隔片(107)向内折叠在电解质(109)上,并且第二端部被粘合至壳体(100)的第二端。固定构件(110)被配置成定位在壳体(100)内,以将可渗透分隔片(107)的端部固定在其折叠的位置。固定构件(110)与聚合物环形环(114)的一部分共同模制,该固定构件(110)在壳体(100)的第二端处邻近开口处被粘合至壳体(100)。该聚合物环形环(114)的另一部分可以包括螺纹,该螺纹被配置成与相应的螺纹聚合物盘构件(112)螺纹接合。螺纹聚合物盘构件(112)可以拧入聚合物环形环(114)中和与聚合物环形环(114)脱离接合,以选择性地密封和解封设置在壳体(100)的第二端中的开口。金属导电端子(113)被设置在螺纹聚合物盘构件(112)的中心,并且具有导电端子销(113A),导电端子销(113A)从金属导电端子(113)向壳体(100)的内部延伸,通过聚合物环形环以及通过设置在固定构件(110)中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端子销(113A)的尖端被适当地成形以允许其插入穿过固定构件(110)的孔,但此后也限制其在相反的方向上缩回到固定构件(110)的孔之外。通过这种方式,在壳体(100)的第二端处方便地形成螺旋阀型组件,以选择性解封开口用于使水进入壳体(100)或选择性密封开口以防止水从壳体(100)中泄漏出来。由于与采用完全可拆卸的端盖以密封或解封壳体(100)的端部的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可拆卸的密封装置部分,因此这减轻了端盖无意中错位的风险。当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果需要,则密封装置可以包括完全可拆卸的端盖。
因为金属导电端子(113)和固定构件(110)两者都是由导电材料形成的,所以由于偏置构件(104)推动锌衬里抵靠固定构件(110),金属导电端子(113)和固定构件(110)同时与导电锌衬里(106)电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端部被连接至壳体的端部的步骤如下。在聚合物环形环(114)被(例如,使用超声波粘合)粘合至壳体之前,电绝缘聚合物环形环(114)首先与导电固定构件(110)共同模制。相应的带螺纹的聚合物盘构件(112)与O型环(111)和导电端子(113)/导电销(113A)共同模制。导电端子销的销头(113A)被插入到固定构件(110)的孔内,并且该销头自身的形状将会防止其从孔中撤回,或者在插入之后,可以进一步对该销头进行操作(例如,通过TIG焊接该销的尖端、或弯曲该销的尖端)以防止其从孔中撤回。然后,可以超声地或粘结地将聚合物环形环(114)粘合至壳体,使得整个第二端部组件以螺纹阀装置被固定到壳体的端部,该螺纹阀装置可用于选择性地密封和解封壳体的端部。
一旦被组装,电池的实施方式便保持在未激活状态,直至有水经由壳体的未密封的第二端进入壳体(100)为止。进入壳体(100)的水可以沿可渗透分隔片(107)并且穿过可渗透分隔片(107)流动,并且可以与电解质粉末环(109)接触。一旦水与电解质(109)在壳体(100)中适当地接触,被激活的电解质(109)便经由被水浸透的可渗透分隔片(107)与导电衬里(106)发生化学反应,由此在导电端子(103、113)之间的电池内产生电势差。
有利地,由于本发明的电池实施方式在使用之前一直被保持在未激活状态,所以这种电池实施方式与旨在用于类似用途的传统的现成类型的电池相比具有相当长持续时间的贮藏寿命。相反,传统类型的电池由于电解质粉末混合物是在制造时被激活的则在存储时性能恶化速度快得多。虽然由于较长的贮藏寿命,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特别适合于和旨在在紧急情况期间使用,这种电池实施方式的实际输出性能可以与某些传统电池的预期功率输出相当或更优。
此外有利地,间隔元件有助于在电池壳体内提供水的排放,并且所获得的水流通可以通过增加电解质在壳体内暴露于的水的速度来提高电池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优点可以涉及诸如硅胶垫的偏置构件(104)的使用,该偏置构件(104)在一个方向上推动,该方向有助于锌管(106)保持与电池端子销(113A)和固定构件(110)的直接或间接的电连通。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迅速且容易地固定壳体(100)的端部,这减轻了粘合剂粘合的不美观性和由粘合剂粘合提供的不均匀密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优点是:通过使用挤压的聚合物材料,壳体(100)的壁厚可以做得相对较薄,这也允许增加可被容纳在壳体(100)中的压缩粉末的量,并且这提高了整体的电池输出性能。此外,通过利用挤压的聚合物材料作为电池壳体(100),可以相对便宜地挤压出相对较厚壁的导电衬里(诸如锌壳)以及将相对较厚壁的导电衬里切割成用于制造电池的尺寸,并且在电池的制造期间,由于较厚壁的导电衬里(106)在壳体(100)内保持笔直的配置,所以可以更容易且更快速地将其插入电池壳体中。与某些现有技术方法相比,可以使用相对薄和导电的衬里,其倾向于不在壳体内保持笔直的形状,从而使现有技术电池的制造过程更加繁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易于做出不同于这里具体描述的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这些变化和修改应该被认为落入如在上文所广泛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理解,本发明包括所有的这些变化和修改。本发明还包括本说明书中单独地或共同地引用或指出的所有步骤和特征,以及所述步骤或特征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的组合。
本说明书中对现有技术的引用不是对现有技术形成公知常识的一部分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Claims (18)

1.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限定腔室的内表面,在所述腔室中设置了电解质;
导电衬里,所述导电衬里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相邻,所述导电衬里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池端子电连通;
可渗透分隔片,所述可渗透分隔片设置在所述电解质与所述导电表面之间;
导电棒,所述导电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成与第二电池端子电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端被配置成与所述电解质接触;
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被配置成布置在至少密封位置或非密封位置,其中,在所述密封位置处,限制液体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腔室,在所述非密封位置处,允许液体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腔室并且与所述电解质接触,以允许在所述第一电池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池端子之间产生电势差;以及
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被配置成在所述腔室内将所述电解质与所述导电衬里间隔开,所述液体能够在所述电解质和所述导电表面之间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包括用于促使所述导电衬里和所述第一电池端子彼此电连通的偏置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偏置装置包括硅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电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绝缘材料包括聚合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单聚物、共聚物、混合聚合物共混物、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PE、PP、PVC、PVA、EVA、PEEL、PMMA、PTFE及其任意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壳体是挤压成型的或者注射成型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解质包括压缩电解质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导电表面包括锌材料。
10.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限定腔室的内表面,在所述腔室中设置了电解质;
导电表面,所述导电表面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相邻,所述导电表面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池端子电连通;
可渗透分隔片,所述可渗透分隔片设置在所述电解质与所述导电表面之间;
导电棒,所述导电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成与第二电池端子电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端被配置成与所述电解质接触;
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被配置成布置在至少密封位置或非密封位置,其中,在所述密封位置处,限制液体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腔室,在所述非密封位置处,允许液体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腔室并且与所述电解质接触,以在所述第一电池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池端子之间产生电势差;以及
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被配置成促使所述导电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池端子彼此电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偏置构件包括硅胶垫。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包括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被配置成在所述腔室内将所述电解质与所述导电衬里间隔开,所述液体能够在所述电解质与所述导电表面之间通过。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电绝缘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绝缘材料包括聚合物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单聚物、共聚物、混合聚合物共混物,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PE、PP、PVC、PVA、EVA、PEEL、PMMA、PTFE及其任意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壳体是挤压成型的或者注射成型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解质包括压缩电解质粉末。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导电表面包括锌材料。
CN201780022216.XA 2016-02-05 2017-01-30 电池 Pending CN109075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7873.1A CN115360373A (zh) 2016-02-05 2017-01-30 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K16101446.0 2016-02-05
HK16101446.0A HK1219203A2 (zh) 2016-02-05 2016-02-05 種電池
PCT/IB2017/000048 WO2017134507A1 (en) 2016-02-05 2017-01-30 Battery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7873.1A Division CN115360373A (zh) 2016-02-05 2017-01-30 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353A true CN109075353A (zh) 2018-12-21

Family

ID=583988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7873.1A Pending CN115360373A (zh) 2016-02-05 2017-01-30 电池
CN201780022216.XA Pending CN109075353A (zh) 2016-02-05 2017-01-30 电池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7873.1A Pending CN115360373A (zh) 2016-02-05 2017-01-30 电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90088955A1 (zh)
EP (1) EP3411918B1 (zh)
CN (2) CN115360373A (zh)
ES (1) ES2959664T3 (zh)
HK (2) HK1219203A2 (zh)
WO (1) WO20171345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0299A (zh) * 2020-04-24 2020-08-04 江苏哈哈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源
WO2020253571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Battery Research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23687A (ko) * 2019-04-22 2020-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지 케이스, 및 전지
US20210265870A1 (en) * 2020-02-24 2021-08-26 Ossia Inc.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wirelessly chargeable batteries with improved charge capaciti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8882A1 (en) * 2010-06-30 2012-06-14 Eco Group Asia Limited Battery
WO2014090163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Eco Group Asia Limited A liquid-activatable battery
CN104979510A (zh) * 2015-07-14 2015-10-14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非螺纹极柱硬包锂电池快速连接储能电池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0757B1 (ko) * 2005-12-29 2007-09-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전지
CN202333045U (zh) * 2010-06-30 2012-07-11 伊高亚洲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电池
CA3193274A1 (en) * 2014-07-07 2016-01-14 Phenogy Ag A liquid-activatable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8882A1 (en) * 2010-06-30 2012-06-14 Eco Group Asia Limited Battery
WO2014090163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Eco Group Asia Limited A liquid-activatable battery
CN104979510A (zh) * 2015-07-14 2015-10-14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非螺纹极柱硬包锂电池快速连接储能电池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3571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Battery Research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CN111490299A (zh) * 2020-04-24 2020-08-04 江苏哈哈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111490299B (zh) * 2020-04-24 2021-08-24 佛山市霖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34507A8 (en) 2018-03-22
EP3411918B1 (en) 2023-07-12
EP3411918A4 (en) 2019-09-18
CN115360373A (zh) 2022-11-18
ES2959664T3 (es) 2024-02-27
US20220059852A1 (en) 2022-02-24
EP3411918A1 (en) 2018-12-12
US20190088955A1 (en) 2019-03-21
WO2017134507A1 (en) 2017-08-10
HK1219203A2 (zh) 2017-03-24
HK1256933A1 (zh) 2019-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5353A (zh) 电池
KR101268296B1 (ko) 축전지용 벤트 캡
TWI686987B (zh) 電池
ES2367674T3 (es) Electrodo para pila combustible que utiliza un material conductor compuesto.
JP2008535156A (ja) 空気亜鉛電池
JP2004532500A5 (zh)
KR100886589B1 (ko) 공기아연전지
US6489054B2 (en) Battery case with edge seal
CN206974909U (zh) 石英窗口原位拉曼扣式电池
WO2020253571A1 (en) Battery
US20210126307A1 (en) Water activated battery
CN106410233A (zh) 电池
CN110050358A (zh) 圆筒形碱性电池用密封垫圈及圆筒形碱性电池
JP4067338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電池パック
CN202333044U (zh) 电池
CN207038560U (zh) 一种钮扣式锂电芯密封结构
CN207705310U (zh) 一种增强导电性能的电池
KR100883934B1 (ko) 원통형 공기 아연 전지
EP4362165A1 (en) Improved electrolytic cell
CN217397135U (zh) 一种絮凝剂密封储存桶
CN202333045U (zh) 电池
WO2021117408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6024446A (ja) コイン形電池
KR100875105B1 (ko) 원통형 공기 아연 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6261196A (ja) 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