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7625B - 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7625B
CN109067625B CN201811221485.1A CN201811221485A CN109067625B CN 109067625 B CN109067625 B CN 109067625B CN 201811221485 A CN201811221485 A CN 201811221485A CN 109067625 B CN109067625 B CN 109067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test data
performance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14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7625A (zh
Inventor
郭瑞
乔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14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7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7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7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是包括图片、音频或视频的测量数据包,带宽要求高,而对于第二设备,不再是简单和机械的环回,而是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并以文本形式返回识别的结果,大大降低了回程要求带宽,实现了在非对称带宽条件下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业务类型和带宽要求的日益增长,对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大带宽、低时延的要求日益突出。特别是在5G时代,明确提出要满足大带宽、低时延的需求,因此,对业务通道性能的测试就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RFC2544标准和Y.1564标准,在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面,提供了通用的带宽、时延和抖动的指标和检测方法,但是对于非对称带宽,音视频业务,并没有给出对应的检测方法。
基于此,如何在非对称带宽的条件下,检测业务通道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以在非对称带宽的条件下,检测业务通道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所述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中包括与所述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所述文本数据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对所述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后确定出的;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对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是包括图片、音频或视频的测量数据包,带宽要求高,而对于第二设备,不再是简单和机械的环回,而是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并返回文本形式的识别结果,大大降低了回程要求带宽,实现了在非对称带宽条件下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所述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识别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
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包含有所述文本数据的响应数据包,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可以作为第一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所述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中包括与所述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所述文本数据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对所述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后确定出的;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可以作为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所述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识别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包含有所述文本数据的响应数据包,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系统,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作为第一设备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以及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作为第二设备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汇聚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对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是包括图片、音频或视频的测量数据包,带宽要求高,而对于第二设备,不再是简单和机械的环回,而是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并以文本形式返回识别的结果,大大降低了回程要求带宽,实现了在非对称带宽条件下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交互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测试数据为图片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于第一设备侧的业务通道性能检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于第二设备侧的业务通道性能检测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术语进行解释。
1、回程。可以理解为反馈响应数据包的过程,由于响应数据包中包括的是文本数据,所以回程时的带宽较低。
2、非对称带宽。可以理解为发送测量数据包时要求的带宽,与反馈响应数据包时要求的带宽不同。
3、上行。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向汇聚设备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讲,还可以理解为上传的过程。
4、下行。可以理解为汇聚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讲,还可以理解为下载的过程。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网路服务的提供一般需要一个或者多个汇聚设备,参见图1所示,汇聚设备通过网路连接到终端设备,再通过终端设备接入至用户,为用户提供服务。参见图1所示,可以看作是一种典型的视频广播的应用场景,汇聚设备向各终端设备分发视频内容;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典型的视频采集场景,各终端设备将视频信息发送到汇聚设备。上述应用对带宽、时延和抖动的要求,相对数据业务而言要求较高,在部署设备时,如何快速的检测出汇聚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质量,就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然而,目前的检测方法,如RFC2544标准和Y.1564标准,只是提供了通用的带宽、时延和抖动的指标和检测方法,而对于非对称带宽,音视频业务,并没有给出对应的检测方法。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用于在非对称带宽的条件下,实现业务通道的性能的检测。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的交互流程图,包括:
S2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
其中,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如图3中示出的三张图片,图片中嵌入有字符等文本信息。
S202、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
S203、第二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识别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
S204、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包含有文本数据的响应数据包;
S205、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
S206、第一设备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是包括图片、音频或视频的测量数据包,带宽要求高,而对于第二设备,不再是简单和机械的环回,而是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并以文本形式返回识别的结果,且该结果为文本数据,大大降低了回程要求带宽,并增加了对远端设备的检测深度,实现了在非对称带宽条件下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更加贴近实际业务的应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组成的网络可以为非对称带宽的网络,且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互为业务通道性能检测的发起端(即发送测量数据包的一端)和对端(即反馈响应数据包的一端),其中,发起端向对端发送的测量数据包所占用的带宽,大于对端向发起端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所占用的带宽。
具体地,在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时,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或者在第一设备为汇聚设备时,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也就是说,不管是汇聚设备,还是终端设备,均可以作为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
并且,图片、音频或视频均来自数据库,且该数据库是汇聚设备在业务通道性能检测开始前预先建立的。如果第一设备是汇聚设备,由于数据库已预先建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直接在数据库中选出测试数据即可。如果第一设备是终端设备,由于数据库是存储在汇聚设备中的,在终端设备一侧并没有存储数据库,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携带有包含全部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据库的待下载数据包,并从待下载数据包中下载数据库。也就是说,终端设备需要从汇聚设备一侧下载数据库,使得在终端设备也存储有数据库,此时终端设备才可以从数据库中选择出测试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预先创建有用于设备间业务通道性能测试的数据库,其中存储有各种类型的测试数据,例如可存储有图片、音频和视频三大类型中的至少一种测试数据。可选的,还可基于具体的业务场景和/或容量大小针对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类型的测试数据进一步进行类型细分,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并且,还可以每一种类型的测试数据对应一个数据库而被存储,数据库的数量与测试数据类型的数量相等。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本次测试所采用的测试数据:
第一种方式,根据需要检测的业务场景,在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选择测试数据;
例如,道路监控场景,可以选择车辆牌号类的图片或视频进行测试。
又例如,用户上网业务,可以使用注册验证码类的图片进行测试。
具体的,数据库中每一种类型的测试数据可配置有其所应用的业务场景。之后在测试过程中可根据实时要检测的业务场景选择对应的目标类型的测试数据。
第二种方式,根据业务传输网络特征,在数据库中选择测试数据。
其中,业务传输网络指的是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传输业务数据的网络,其特征可具体包括:当前业务传输网络的管道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和/或,所要替代的原业务传输网络类型。
具体的,当前业务传输网络中经过的城域网的MTU值可预先被设定,在数据库中选择测试数据时,应选择容量大小小于或等于该MTU值的测试数据,以防止测试数据在测试过程中经网络传输时被分片。特别的,在当前业务传输网络为新建网络时,获取之前被替换的业务传输网络的类型,并判断获取到的该业务传输网络类型下的数据缓存能力是否优于当前业务传输网络类型下的数据缓存能力,若是,则在保证不被分片的前提下选择最大容量的测试数据。示例性的,可预先配置各种业务传输网络类型间数据缓存能力的优劣顺序,通过查看该配置内容进行上述数据缓存能力的判断。
例如,测试数据为图片格式,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各类图片,不同类图片的尺寸大小不同但分辨率相同。业务传输网络经过MTU值较小的城域网时,一个IP数据包通常限制在1500字节以内,为防止分片和重组的引入,可以选择尺寸较小的图片(例如大小为76×25)进行测试,以保证携带图片的测量数据包不会被分组;如果业务传输网络为IPRAN(无线接入网IP化)专线时带宽较大,管道MTU可以达到9600字节大小,允许发送较大字节的测量数据包,所以可以选择尺寸较大的图片(例如大小76×125)进行测试,并且这样更能接近管道MTU的传输特性。
又例如,如果是新建的网络,并且要替代原有的SDH(Synchronous 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专线时,就需要使用尺寸较大的图片进行测试,因为SDH网络的边缘设备具备较好的缓存,尺寸较大的图片能够在SDH网络顺利通过,因此使用IPRAN进行替代,就必须使用尺寸较大的图片进行测试,以观测新建网络缓存的替代能力。
以上是对测试数据的两种确定方式的介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其中任意一种方式从数据库选择对应的测试数据。当然,也可以综合上述两种方式来确定测试数据,实现过程可以是:先根据实时要检测的业务场景从数据库中选择对应的目标类型的测试数据;之后,再针对选择出的测试数据,基于业务传输网络特征进行二次选择。具体的选择可参见上述分别对两种方式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两种方式下的选择顺序不作具体限定,也可以先根据业务传输网络特征选择,而后再根据业务场景作二次选择。
此外,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时,第一设备已经在数据库中选择出了需要添加在测量数据包中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所以为了便于检测业务通道的性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206之前,还可以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二识别算法,以及预先确定的第二特征文件,识别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其中,第一识别算法与第二识别算法相同,第一特征文件与第二特征文件相同,第一特征为可被第一识别算法理解且用于识别文本数据的特征的集合,第二特征文件为可被第二识别算法理解且用于识别文本数据的特征的集合。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206,可以具体包括: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以及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也就是说,对于第一设备来讲,也需要根据预设的第二识别算法,以及预先确定的第二特征文件,识别出测试数据中的文本数据,以便于在确定业务通道的性能时,可以根据本身识别出的文本数据与接收到的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的一致性来判断,具体的判断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在检测信息准确性校验,以及时延、抖动的计算时,当接收到的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与本身识别出的文本数据不匹配时,则可以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在传输数据包时,出现错包或丢包的现象。
又例如,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中的测试数据为一个图片(如图3所示的最左边的图片),在图片中,已经具备了标注的文本数据z35w,所以第一设备也期望在接收到的响应数据包中得到的文本数据是z35w,若得到的不是z35w,而是其他文本数据时,说明有错包或丢包出现。
当然,上述两个例子只是说明了业务通道性能中的某个参数,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参数,具体的判断过程与上述例子类似,在此不再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设备为汇聚设备时,由于数据库是在汇聚设备一侧建立的,若与数据库对应的第二特征文件也是汇聚设备经过训练得到时,汇聚设备在从数据库中选择出测试数据时,实质上已经知道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所以此时汇聚设备可以无需再对选择出的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处理,从而可以减少操作步骤,加快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速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准确地确定业务通道的性能,在第一设备一侧,以及第二设备一侧,均预先配置了识别算法,且为第一设备配置的第一识别算法,与第二设备配置的第二识别算法相同,以避免因识别算法不同而识别出的文本数据不同导致的对业务通道性能的误判,从而提高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的准确性。
并且,在对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进行识别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需要利用识别算法和特征文件来实现的。对于特征文件,是通过汇聚设备或第三方设备对数据库中的测试数据及其嵌入的文本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为能够被识别算法所理解且用于识别文本数据的特征的集合,所以通过训练,图片、音频或视频中嵌入的文本数据的特征均已被学习到了特征文件中,而没有在特征文件中的文本数据的特征,是不会被存储和选中被发送出去的。其中,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参见现有的训练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个数据库与一个特征文件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数据库只对应一个特征文件,且一个数据库仅包含一类测试数据,所以会预先建立多个数据库,以及对应的多个特征文件。以测试数据为图片为例,如图3中所示的三张图片就属于不同的分类,每一类图片的尺寸大小和分辨率均相同,图片中携带的文本数据也属于同一类。当然,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是嵌入在图片、音频或视频中的,且文本数据可以是字母、数字、文字等字符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而针对特征文件,第一设备预先确定了第二特征文件,第二设备预先确定了第一特征文件。而针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确定对应的特征文件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在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第一特征文件是经过训练得到的,第二特征文件是从第二设备中下载得到的。
这是由于:第一特征文件是存储在第二设备中的,即存储在汇聚设备中的,而该特征文件是汇聚设备或第三方设备训练数据得到的,所以对于汇聚设备而言,可以通过自己训练数据库而得到第一特征文件;对于第一设备(即终端设备)需要从汇聚设备中下载第一特征文件而生成第二特征文件。
在第一设备为汇聚设备,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时,第一特征文件是从第一设备中下载得到的,第二特征文件是经过训练得到的。
这是由于:第二特征文件是存储在第一设备中的,即存储在汇聚设备中的,而该特征文件是汇聚设备或第三方设备训练数据得到的,所以对于汇聚设备而言,可以通过自己训练数据库而得到第二特征文件;对于第二设备(即终端设备)需要从汇聚设备中下载第二特征文件而生成第一特征文件。
下面以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为例,对确定第二特征文件的方法进行说明,具体过程为:
终端设备向汇聚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汇聚设备发送第一特征文件;
汇聚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包含有第一特征文件的特征数据包;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包含有第一特征文件的特征数据包时,从特征数据包中解析出第一特征文件,存储下来,并将第一特征文件命名为第二特征文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测量数据包和响应数据包,是用于测量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的数据包,其中,业务通道的质量可以是连通性、丢包率、误差率、网络时延和抖动等,以网络时延为例,测量数据包可以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DMM(Delay Measurement Message,时延测量报文)报文,响应数据包可以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DMR(Delay Measurement Reply,时延测量应答)报文。当然,并不限于,还可以是其他可以传输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的报文或结构。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相应的,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具体包括:根据DMR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以及与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典型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上可以均有相同的多个数据库,且一个数据库分别与一类测试数据和一个特征文件均是一一对应关系。对于第一设备而言,这些特征文件为第二特征文件;对于第二设备而言,这些特征文件为第一特征文件。相应的,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用于第二设备确定对应的第一特征文件。
具体地,以测试数据为图片为例,DMM报文的具体结构可参见表1所示,DMR报文的具体结构可参见表2所示。
表1
Figure GDA0002506285590000111
表2
Figure GDA0002506285590000112
其中,T1、T2、T3和T4均表示时间戳信息,T1和T4可以被第一设备设置,T2和T3可以被第二设备设置,表格中位于T4后面的内容采用TLV的封装格式。Type表示类型,且可以定义为0、1和2;在Type为0时,表示TLV封装的整体结束;在Type为1时,表示图片,在Type为2时,表示识别出的文本数据。在Type为1时,Sub-Type可以为1、2或其他值;在Sub-Type为1时表示75×25像素大小的图片,图片中嵌入4个字符;在Sub-Type为2时表示96×25像素大小的图片,图片中嵌入5个字符;在Sub-Type为其他值时,表示其它像素大小的图片类型;DMM报文中的Sub-Type用于第二设备从众多第一特征文件中匹配与该Sub-Type值所标识的图片类型对应的第一特征文件。Len表示长度,V1和V2均表示信息,在测量数据包中,V1表示图片,在响应数据包中,V2表示图片对应的文本数据,END-T表示结束,UDP头部表示报文的头部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时,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或者在第一设备为汇聚设备时,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中:
汇聚广播型或汇聚组播型网络结构。在该种结构中,发送测量数据包的一方为汇聚设备,也就是说,对业务通道性能进行检测的一方为汇聚设备,而终端设备负责识别测试数据中的文本数据,并反馈给汇聚设备。
该种网络结构可以理解为一个汇聚设备对应多个终端设备,同时向多个终端设备广播相同的数据。在该种场景下,原有的RFC2544标准和Y.1564标准的检测能力是有限的。
例如,汇聚设备到各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均为100Mbps带宽,且一个汇聚设备对应15个终端设备时,如果使用RFC2544标准进行检测,回程就会有1.5Gbps的带宽要求,这在目前的网络中是很难达到的。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检测时,由于回程发送的是识别出的文本数据,所以回程对带宽的要求就降低很多,如发送时一幅图片(75×25像素大小)需要1197个字节,而回程只需要4个字节(图片识别后只有4个字符),缩小了300倍左右,若换算成带宽,即发送需要100Mbps,而回程只需要333Kbps。此时,就可以同时测试很多个业务通道的性能(按照汇聚设备1Gbps的接收能力,可以同时测试3000个业务通道),这样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业务通道上是否有误码和错包,通过识别内容的比对就可以简便的判断出来。
因此,对于上述网络结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使用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为目的地址,同时对与各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性能进行检测。
终端设备向汇聚设备汇聚业务类的场景。在该种结构中,一个汇聚设备同样对应多个终端设备,但发送测量数据包的一方为终端设备,也就是说,对业务通道性能进行检测的一方为终端设备,而汇聚设备负责识别测试数据中的文本数据,并反馈给终端设备。
下面举例说明该种场景下,对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例如,视频监控类业务,上行要求大带宽,下行要求小带宽,这类场景要求终端设备下载(图片、音频或视频,文本数据),同时向汇聚设备发送图片、语音或视频数据,汇聚设备在进行识别后,发送响应数据包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进行业务通道的质量的计算,在这种并发的情况下,对下行带宽的要求大为降低。如果此时一个业务通道在网络上正在传输数据,那么按照RFC2544标准和Y.1564标准的测试方法,将会对下行带宽进行挤占,对该业务通道的传输过程产生影响;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回程的带宽较小,所以对该业务通道的传输的影响是较小的,因此在实现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业务通道正常地传输数据。
此外,针对上述两种场景,如果在一张网络中,存在两个业务通道,分别记为业务通道1和业务通道2,那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对于业务通道1的性能进行检测时,并不会影响业务通道2的正常运行,或者,对业务通道2的性能进行检测时,也不会影响业务通道1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在非对称带宽条件下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具有并发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
S401、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
其中,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S402、接收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
其中,响应数据包中包括与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文本数据为第二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对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后确定出的;
S403、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数据是按照以下方式确定出的:
根据需要检测的业务场景和/或根据业务传输网络特征,在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选择测试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之前,还可以包括:
根据预设的第二识别算法,以及预先确定的第二特征文件,识别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其中,第一识别算法与第二识别算法相同,第一特征文件与第二特征文件相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文件均为用于识别文本数据的特征的集合;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以及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测量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响应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
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用于第二设备确定对应的第一特征文件;
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具体包括:根据DMR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以及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可选地,在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携带有包含全部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据库的待下载数据包,并从待下载数据包中下载数据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
S501、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
其中,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S502、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识别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
S503、向第一设备反馈包含有文本数据的响应数据包,以使第一设备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中预先配置有第二识别算法,第一识别算法与第二识别算法相同;
第一设备预先确定了第二特征文件,第一特征文件与第二特征文件相同。
可选地,测量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响应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
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所述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
在识别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之前,还包括:
从预先存储的多个特征文件中,查找所接收到的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对应的特征文件,作为第一特征文件。
可选地,在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之前,还可以包括:
向第一设备发送携带有包含全部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据库的待下载数据包。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可以作为第一设备,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601,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响应数据包中包括与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文本数据为第二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对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后确定出的;
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可选地,确定单元603,还用于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测试数据:
根据需要检测的业务场景和/或业务传输网络特征,在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选择测试数据。
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设备还包括:识别单元604;
识别单元604,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识别算法,以及预先确定的第二特征文件,识别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其中,第一识别算法与第二识别算法相同,第一特征文件与第二特征文件相同;
确定单元603,具体用于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以及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可选地,测量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响应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
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所述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用于第二设备确定对应的第一特征文件;
确定单元603,具体用于根据DMR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以及与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可选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接收单元602,还用于在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之前,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携带有包含全部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据库的待下载数据包,并从待下载数据包中下载数据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可以第二设备,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识别单元702,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识别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
发送单元703,用于向第一设备反馈包含有文本数据的响应数据包,以使第一设备根据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可选地,第一设备中预先配置有第二识别算法,第一识别算法与第二识别算法相同;
第一设备预先确定了第二特征文件,第一特征文件与第二特征文件相同。
可选地,测量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响应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
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
识别单元702,还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多个特征文件中,查找所接收到的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对应的特征文件,作为第一特征文件。
可选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发送单元703,还用于在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之前,向第一设备发送携带有包含全部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据库的待下载数据包。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系统,如图8和图9所示,可以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作为第一设备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以及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作为第二设备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其中,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如图8所示;或者,第一设备为汇聚设备,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如图9所示。
在具体实施时,一个汇聚设备可以对应多个终端设备,且汇聚设备同时向各终端设备广播相同的测量数据包;或,各终端设备同时向汇聚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具体的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内容,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但具体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像图8和图9中所示那样,还可以是3个、5个或是更多,在此并不限定。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对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是包括图片、音频或视频的测量数据包,带宽要求高,而对于第二设备,不再是简单和机械的环回,而是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并以文本形式返回识别的结果,大大降低了回程要求带宽,实现了在非对称带宽条件下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所述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中包括与所述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所述文本数据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对所述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后确定出的;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其中,在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第二识别算法,以及预先确定的第二特征文件,识别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识别算法与所述第二识别算法相同,所述第一特征文件与所述第二特征文件相同;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以及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数据是按照以下方式确定出的:
根据需要检测的业务场景和/或业务传输网络特征,在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选择测试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DMM报文,所述响应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所述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
所述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所述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用于所述第二设备确定对应的第一特征文件;
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具体包括:根据所述DMR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以及与所述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在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携带有包含全部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据库的待下载数据包,并从所述待下载数据包中下载数据库。
5.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所述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识别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
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包含有所述文本数据的响应数据包,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在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时,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识别出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时,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以及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所述第一设备中预先配置有第二识别算法,所述第一识别算法与所述第二识别算法相同;
所述第一设备预先确定了第二特征文件,所述第一特征文件与所述第二特征文件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DMM报文,所述响应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所述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
所述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所述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
在识别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之前,还包括:
从预先存储的多个特征文件中,查找所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对应的特征文件,作为第一特征文件。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时,在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携带有包含全部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据库的待下载数据包。
8.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一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所述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中包括与所述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所述文本数据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对所述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后确定出的;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识别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识别算法,以及预先确定的第二特征文件,识别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识别算法与所述第二识别算法相同,所述第一特征文件与所述第二特征文件相同;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以及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测试数据:
根据需要检测的业务场景和/或业务传输网络特征,在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选择测试数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DMM报文,所述响应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所述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
所述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所述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用于所述第二设备确定对应的第一特征文件;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DMR报文中的时间戳信息以及与所述测试数据对应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11.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测量数据包;所述测量数据包中包括预先确定出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图片、音频或视频;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识别算法和预先确定的第一特征文件,识别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包含有所述文本数据的响应数据包,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在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时,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识别出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时,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中的文本数据,以及所述测试数据中携带的文本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通道的性能;
所述第一设备中预先配置有第二识别算法,所述第一识别算法与所述第二识别算法相同;
所述第一设备预先确定了第二特征文件,所述第一特征文件与所述第二特征文件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DMM报文,所述响应数据包为携带有时间戳信息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所述测试数据和文本数据分别位于对应报文中的扩展字段;
所述DMM报文还包括:位于扩展字段的所述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
所述识别单元,还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多个特征文件中,查找所接收到的测试数据的类型标识对应的特征文件,作为第一特征文件。
13.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作为第一设备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作为第二设备的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汇聚设备;
或,所述第一设备为汇聚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设备对应多个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汇聚设备同时向各所述终端设备广播相同的测量数据包;或,各所述终端设备同时向所述汇聚设备发送测量数据包。
CN201811221485.1A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9067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1485.1A CN109067625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1485.1A CN109067625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625A CN109067625A (zh) 2018-12-21
CN109067625B true CN109067625B (zh) 2020-07-28

Family

ID=6476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1485.1A Active CN109067625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76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450B (zh) * 2019-12-23 2022-06-2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重组方法及装置
CN113645100A (zh) * 2021-08-13 2021-11-12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标签的全链路压力测试方案及系统
CN114844804B (zh) * 2022-06-01 2023-07-25 重庆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2141B1 (en) * 1998-08-31 2002-08-27 3Com Corporation Network delay and loss simulator
US6775240B1 (en) * 1999-09-21 2004-08-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s over packet networks
CN103618646A (zh) * 2013-11-28 2014-03-05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丢包率、时延测试方法及网络边缘节点设备
CN10693666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25995A (zh) * 2016-05-24 2017-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测量控制方法、发送业务设备及接收业务设备
CN108156056A (zh) * 2017-12-28 2018-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2141B1 (en) * 1998-08-31 2002-08-27 3Com Corporation Network delay and loss simulator
US6775240B1 (en) * 1999-09-21 2004-08-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s over packet networks
CN103618646A (zh) * 2013-11-28 2014-03-05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丢包率、时延测试方法及网络边缘节点设备
CN10693666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25995A (zh) * 2016-05-24 2017-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测量控制方法、发送业务设备及接收业务设备
CN108156056A (zh) * 2017-12-28 2018-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625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9039B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67625B (zh) 一种业务通道性能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0029618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300065B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流量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684382A (zh) 报文的控制方法、交换机及控制器
CN111211980B (zh) 传输链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11306B2 (en) Determining quality information for a route
CN108206788B (zh) 一种流量的业务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999204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ffic profiling for mobile video streaming
CN110944039B (zh) 面向5g接入网的微服务发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751833B (zh) Rtp报文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541929B2 (en) PCC control of HTTP adaptive bit rate video streaming protocols
US201701052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uplink data
CN106921588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713162B (zh) 统计bgp团体属性或扩展团体属性流量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11937B (zh)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边缘数据中心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6381A (zh) Cm受干扰度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224831A (zh) 用于生成话单的方法和系统
CN112019393B (zh) 一种确定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90907B (zh) 一种确定vxlan网络性能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4270788A (zh) 网络节点中的流量监控
US11582156B2 (en) Traffic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33127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36773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277449B (zh) 语音业务设备的安全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94 First to Fifth Floors of Building 11,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Raisecom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5 No. 2 Building, No. 28 Shangdi Six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Raisecom Technology Inc.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