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7437A - 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7437A
CN109067437A CN201810608135.4A CN201810608135A CN109067437A CN 109067437 A CN109067437 A CN 109067437A CN 201810608135 A CN201810608135 A CN 201810608135A CN 109067437 A CN109067437 A CN 109067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user
signal
time slot
indic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81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7437B (zh
Inventor
赵睿
方嘉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081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6Co-operative diversity, e.g. using fixed or mobile stations as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80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characterized by its function
    • H04K3/82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characterized by its function related to preventing surveillance, interception or detection
    • H04K3/825Jamming or countermeasure characterized by its function related to preventing surveillance, interception or detection by jam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35Control of relay amplifier g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在第一时隙,信源节点发送信息到中继节点和目的用户节点,同时,从所有目的用户节点中选择一个接收信噪比最大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其他目的用户节点为窃听用户节点;合法用户节点发送干扰信号到中继节点以及窃听用户节点;在第二时隙,中继节点采用可变增益放大转发协议将其在第一时隙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放大,并将该信息转发到目的用户节点,合法用户继续发送加扰信号到窃听用户节点。本发明能够降低窃听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直达路径 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物理层安全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各种传播特 性,在物理层来解决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与密钥加密的方式相 比,物理层安全有着很多优点,比如无需复杂度很高的算法、有着明确 的安全性能评判标准等等。在数据保密方面,物理层安全技术作为密钥 加密技术的一个补充或替代,己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在物理 层对信息进行处理,可以从根本上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因此,物理层安 全问题的研究是无线通信信息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一步提高信息 安全性的有效途径。
协作加扰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它适用于中继网络,在中继 网络里,目的节点发送加扰信号给中继,中继经过处理放大转发加扰信 号广播至信宿,由于目的节点已知加扰信号,故可进行消除,而窃听者 无法提前获知加扰信号信息,进而达到干扰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通信系 统的安全性能。
在全双工通信系统中,全双工节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显著 提升了传输速率。目前,在进行相关调研后发现,在现有的关于物理层 安全性能研究工作中,缺乏将协作加扰技术、多用户分集技术以及全双 工技术这三种技术方案互相融合的相关研究工作。有鉴于此,本发明人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 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其能够降低窃听信道的接收信噪比,保障信息 的安全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其应用于多用户中继网络中,该多用户中继网络包含信源节点、中继节 点以及多个目的用户节点,所有节点均为单天线,且中继节点为无源节 点,所述目的用户节点采用全双工工作模式;所述传输方法包括第一时 隙和第二时隙的传输,
在第一时隙,从所有目的用户节点中选择一个接收信噪比最大的用 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其他目的用户节点为窃听用户节点;
信源节点发送信息到中继节点和目的用户节点,同时合法用户节点 发送干扰信号到中继节点以及窃听用户节点;
在第二时隙,中继节点采用可变增益放大转发协议将其在第一时隙 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放大,并将该信息转发到目的用户节点,合法用户继 续发送加扰信号到窃听用户节点。
在第一时隙,基于信源节点到目的用户的链路选择一个信噪比最大 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
所述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时隙,从所有目的用户节点中选择一个接收信噪 比最大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其他用户节点为窃听用户节 点,则合法用户节点为其中K={K1,...,KM},表示为 M个目的用户的集合,M为信宿的数量,表示信源节点与目的用 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窃听用户节点为其中,表 示信源与潜在窃听者间的信道系数;
步骤2、在第一时隙,信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和目的用户节点发送信 息,合法用户节点发送干扰信号到中继节点以及窃听用户节点;信源的 发送功率为Ps=αP,该时隙合法用户发送干扰信号功率为其中,P为每个时隙的总发送功率,α(0<α<1)为第一时隙功率分配因 子;
中继接收到的信号为其中,hSR表示信 源节点与中继节点间的信道系数,XS表示发送信号,XJ表示加扰信号, hRK表示中继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nR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 白高斯噪声;
合法用户节点接收到的信号为其中, 表示信源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hLI表示目的用户节点 的自干扰的信道系数,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为其 中,表示信源节点与窃听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表示合法用户 节点与窃听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步骤3、在第二时隙,中继节点采用放大转发协议转发第一时隙接 收到的信息到目的用户节点,合法用户继续发送加扰信号到窃听用户节 点;其中,中继节点发送功率PR=βP,第二时隙合法用户发送干扰信号 的功率为β(0<β<1)为第二时隙功率分配因子中继节点的 发送信号表示为XR=βfyR,其中,βf为中继的放大转发因子;
中继的放大转发因子PR为中继节点发送功 率,表示为PR=βP;
合法用户接收到的信号为:
hRK表示中继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为单位方差的 加性白高斯噪声;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为
其中,XR表示中继节点的发送信号,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 斯噪声;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变为
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通过正交信道传输信号到目的用户节点,由此 可知目的用户节点可采用最大比合并技术来接收两路的信号,合法用户 的信噪比表示为
在中高的发送信噪比下,上式近似为
窃听用户的信噪比表示为
系统的瞬时安全容量表示为CS=[CB-Cε]+,其中 [a]+表示max(a,0);
将各个系数代入系统瞬时安全容量的表达式可得:
其中:
γSR=|hSR|2表示信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 示信源节点到合法用户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示信源节点 到窃听用户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γRK=|hRK|2表示中继节点到目的用户节 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示合法用户节点到窃听用户节点的信 道功率增益。
采用上述方案后,首先本发明采用机会式最优用户选择方案即从多 用户中选择一个接收信噪比最大的用户作为合法用户进行服务,剩余未 被选中的用户都是潜在的窃听用户,从而获得多用户分集增益并提升系 统的安全性能。其次,本发明在第一时隙,信源节点同时向中继节点和 目的用户节点发送信息,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速率,也丰富了系统设计 的复杂性,更符合实际通信场景的需求。而且,本发明在第一时隙和第 二时隙,合法用户均有向窃听用户发送加扰信号,可以降低或者减小窃 听用户的信噪比,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容量,保障系统的安全传输性能。
总之,本发明通过中继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协作,使得窃听信道的接 收信噪比降低,达到保障系统安全传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遍历安全容量随每个时隙的总发送功率增大的变化 情况示意图;
图4为遍历安全容量随目的用户节点数M增大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 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其应用于多用户中继网络中,该多用 户中继网络包含信源节点、中继节点以及多个目的用户节点(信宿), 所有节点均为单天线,且中继节点为无源节点,目的用户节点采用全双 工工作技术,存在直达路径。
信息的整个安全传输过程分为两个时隙完成,在第一时隙,信源节 点发送信息到中继节点和目的用户节点,同时从所有目的用户节点中选 择一个接收信噪比最大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窃听用户节点为 窃听用户节点。由于目的节点处于全双工工作模式,合法用户节点发送 干扰信号到中继节点以及窃听用户节点。信源的发送功率为Ps=αP,该 时隙合法用户发送干扰信号功率为其中P为每个时隙的总 发送功率,α(0<α<1)为第一时隙功率分配因子。在第二时隙,中继节 点转发信息到目的用户节点,合法用户继续发送加扰信号到窃听用户节 点。中继节点发送功率PR=βP,第二时隙合法用户发送干扰信号的功率 为β(0<β<1)为第二时隙功率分配因子。
假设所有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为N。
本发明在第一时隙中,信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发送信息的同时,也向 目的节点发送信息,其目的是:由于存在多个目的用户节点,必然存在 着被动窃听的情况,再加上每个目的用户节点都处于全双工工作模式, 也就是该节点既然发送信号也能接收信号,所以就导致了在第一时隙, 信源会发生信息给目的用户,该目的用户包括了选择的合法用户以及窃听用户。产生的效果以及好处主要是: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速率,另外 也丰富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更符合实际通信场景的需求。
而在第二时隙中,合法用户节点向中继节点发送加扰信号的同时, 也会向窃听用户节点发送加扰信号,其目的是:降低或者减小窃听用户 的信噪比,产生的效果和好处主要是: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容量,保障系 统的安全传输性能。
在两个时隙内,合法用户均有向窃听用户发送加扰信号,在数学分 析计算的层面上,相当于该信噪比的分母多个若干个因子,也就是分母 变大,整体会变小,故就会导致前面所说的窃听信噪比减小,系统的安 全性能会较好。
本发明的安全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时隙,从所有目的用户节点中选择一个接收信噪 比最大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其他用户节点为窃听用户节 点,则合法用户节点为其中K={K1,...,KM},表示为 M个目的用户的集合,M为信宿的数量,表示信源节点与目的用 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窃听用户节点为其中,表 示信源与潜在窃听者间的信道系数。
步骤2、在第一时隙,信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和目的用户节点发送信 息,同时合法用户节点向中继节点和窃听用户节点发送干扰信号。
中继接收到的信号为其中,hSR表示信 源节点与中继节点间的信道系数,XS表示发送信号,XJ表示加扰信号, hRK表示中继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nR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 白高斯噪声。
合法用户节点接收到的信号为其中, 表示信源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hLI表示目的用户节点 的自干扰的信道系数,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为其 中,表示信源节点与窃听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表示合法用户 节点与窃听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步骤2、在第二时隙,中继节点采用放大转发协议转发第一时隙接 收到的信息到目的用户节点,中继节点的发送信号表示为XR=βfyR,其 中,βf为中继的放大转发因子。
中继的放大转发因子PR为中继节点发送功 率,表示为PR=βP。
合法用户接收到的信号为
其中,hRK表示中继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
结合中继节点的发送信号表达式以及步骤1中关于中继节点接收到 的信号表达式可知,合法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变为
其中,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由于合法用户已经加扰信号XJ,故可以去掉加扰信号,所以表达式 可化为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为
其中,XR表示中继节点的发送信号,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 斯噪声。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变为
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通过正交信道传输信号到目的用户节点,由此 可知目的用户节点可采用最大比合并技术来接收两路的信号。合法用户 的信噪比表示为
在中高的发送信噪比下,可认为自干扰信道的干扰信号对接收信噪 比影响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故上式可近似为
窃听用户的信噪比表示为
系统的瞬时安全容量表示为CS=[CB-Cε]+,其中 [a]+表示max(a,0)。将各个系数代入系统瞬时安全容量 的表达式可得:
其中:
γSR=|hSR|2表示信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 示信源节点到合法用户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示信源节点 到窃听用户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γRK=|hRK|2表示中继节点到目的用户节 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示合法用户节点到窃听用户节点的信 道功率增益。
图3是展示在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环境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案 和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案的遍历安全容量随每个时隙的总发送功率P增大 时的变化情况,其中传统模型指的是在本模型的基础上,多个目的用户 节点工作模式为半双工工作模式。仿真环境:加性白高斯噪声的功率为 N=1,第一时隙功率分配因子α=0.2,第二时隙功率分配因子β=0.2,蒙 特·卡洛仿真次数N_Monte=1000000,所有信道平均信道增益均为1。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法的遍历安全容量随着P的增 大而增加,且随着信宿节点的数量增大而增加,另外,还可以看出本发 明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安全性能远大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安全性能, 从而说明了采用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法所述的用户选择安全传输机制 的优势。
图4是展示在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环境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法 和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遍历安全容量随目的用户节点数M增大的变 化情况。而仿真环境:加性白高斯噪声的功率为N=1,第一时隙功率分 配因子α=0.2,第二时隙功率分配因子β=0.2,蒙特·卡洛仿真次数 N_Monte=1000000,所有信道平均信道增益均为1。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目的用户节点数M的增大,本发明的信息传输 方法和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遍历安全容量都随着目的用户节点数M 和总发送功率P增大而增大,并且,在总发送功率P一定的情况下,本 发明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安全性能优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安全性能。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 加扰安全传输方法,其通过中继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协作,使得窃听信道 的接收信噪比降低,达到保障系统安全传输的目的。
由于本发明目的端存在多个用户,信源基于直达路径的通信方式, 采用机会式最优用户选择方案即从多用户中选择一个接收信噪比最大 的用户作为合法用户进行服务,剩余未被选中的用户都是潜在的窃听用 户,从而获得多用户分集增益并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
由于考虑了多用户节点处于全双工工作模式以及采用机会式最优 用户选择方案,在与现有传统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时可以发现,本发明的 安全性能优于传统方案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 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 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其应用于多用户中继网络中,该多用户中继网络包含信源节点、中继节点以及多个目的用户节点,所有节点均为单天线,且中继节点为无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用户节点采用全双工工作模式;所述传输方法包括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传输,
在第一时隙,从所有目的用户节点中选择一个接收信噪比最大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其他目的用户节点为窃听用户节点;
信源节点发送信息到中继节点和目的用户节点,同时合法用户节点发送干扰信号到中继节点以及窃听用户节点;
在第二时隙,中继节点采用可变增益放大转发协议将其在第一时隙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放大,并将该信息转发到目的用户节点,合法用户继续发送加扰信号到窃听用户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时隙,基于信源节点到目的用户的链路选择一个信噪比最大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时隙,从所有目的用户节点中选择一个接收信噪比最大的用户节点作为合法用户节点,其他用户节点为窃听用户节点,则合法用户节点为其中K={K1,...,KM},表示为M个目的用户的集合,M为信宿的数量,表示信源节点与目的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窃听用户节点为其中,表示信源与潜在窃听者间的信道系数;
步骤2、在第一时隙,信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和目的用户节点发送信息,合法用户节点发送干扰信号到中继节点以及窃听用户节点;信源的发送功率为Ps=αP,该时隙合法用户发送干扰信号功率为其中,P为每个时隙的总发送功率,α(0<α<1)为第一时隙功率分配因子;
中继接收到的信号为其中,hSR表示信源节点与中继节点间的信道系数,XS表示发送信号,XJ表示加扰信号,hRK表示中继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nR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合法用户节点接收到的信号为其中,表示信源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hLI表示目的用户节点的自干扰的信道系数,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为其中,表示信源节点与窃听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表示合法用户节点与窃听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步骤3、在第二时隙,中继节点采用放大转发协议转发第一时隙接收到的信息到目的用户节点,合法用户继续发送加扰信号到窃听用户节点;其中,中继节点发送功率PR=βP,第二时隙合法用户发送干扰信号的功率为为第二时隙功率分配因子中继节点的发送信号表示为XR=βfyR,其中,βf为中继的放大转发因子;
中继的放大转发因子PR为中继节点发送功率,表示为PR=βP;
合法用户接收到的信号为:
hRK表示中继节点与合法用户节点间的信道系数;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为
其中,XR表示中继节点的发送信号,表示单位方差的加性白高斯噪声;
窃听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表达式变为
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通过正交信道传输信号到目的用户节点,由此可知目的用户节点可采用最大比合并技术来接收两路的信号,合法用户的信噪比表示为
在中高的发送信噪比下,上式近似为
窃听用户的信噪比表示为
系统的瞬时安全容量表示为CS=[CB-Cε]+,其中 [a]+表示max(a,0);
将各个系数代入系统瞬时安全容量的表达式可得:
其中:
γSR=|hSR|2表示信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示信源节点到合法用户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示信源节点到窃听用户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γRK=|hRK|2表示中继节点到目的用户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表示合法用户节点到窃听用户节点的信道功率增益。
CN201810608135.4A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Active CN109067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8135.4A CN109067437B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8135.4A CN109067437B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437A true CN109067437A (zh) 2018-12-21
CN109067437B CN109067437B (zh) 2021-07-27

Family

ID=6482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8135.4A Active CN109067437B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743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756A (zh) * 2019-08-09 2019-1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全双工中继网络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11314920A (zh) * 2020-02-11 2020-06-19 华侨大学 一种非可信中继网络系统及其安全传输方法
CN111404588A (zh) * 2020-02-28 2020-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全双工认知窃听网络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12600607A (zh) * 2020-11-25 2021-04-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重全双工协作干扰抗窃听方法
CN116131883A (zh) * 2022-11-01 2023-05-16 中国计量大学 基于swipt不可信中继下多用户干扰混合rf/fso系统及安全传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8590A1 (en) * 2005-06-24 2007-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selection method in a zero-forcing beamforming algorithm
EP2096781A1 (en) * 2006-11-21 2009-09-02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Mimo mesh network
CN105764130A (zh) * 2016-03-04 2016-07-13 山东大学 非理想信道状态下的全双工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
US20170099088A1 (en) * 2004-06-10 2017-04-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smart antennas in establishing a backhaul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99088A1 (en) * 2004-06-10 2017-04-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smart antennas in establishing a backhaul network
US20070058590A1 (en) * 2005-06-24 2007-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selection method in a zero-forcing beamforming algorithm
EP2096781A1 (en) * 2006-11-21 2009-09-02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Mimo mesh network
CN105764130A (zh) * 2016-03-04 2016-07-13 山东大学 非理想信道状态下的全双工中继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嘉佳: ""基于选择分集的安全通信传输方法研究"", 《CNKI硕士论文》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756A (zh) * 2019-08-09 2019-11-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全双工中继网络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10519756B (zh) * 2019-08-09 2022-12-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全双工中继网络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11314920A (zh) * 2020-02-11 2020-06-19 华侨大学 一种非可信中继网络系统及其安全传输方法
CN111314920B (zh) * 2020-02-11 2023-05-30 华侨大学 一种非可信中继网络系统及其安全传输方法
CN111404588A (zh) * 2020-02-28 2020-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全双工认知窃听网络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11404588B (zh) * 2020-02-28 2022-09-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全双工认知窃听网络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12600607A (zh) * 2020-11-25 2021-04-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重全双工协作干扰抗窃听方法
CN112600607B (zh) * 2020-11-25 2022-04-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重全双工协作干扰抗窃听方法
CN116131883A (zh) * 2022-11-01 2023-05-16 中国计量大学 基于swipt不可信中继下多用户干扰混合rf/fso系统及安全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437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7437A (zh) 一种基于直达路径最优用户选择的全双工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CN108809365A (zh) 一种基于中继链路最优用户选择的协作加扰安全传输方法
CN106992803B (zh) 一种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人工噪声预编码安全传输方法
CN106452503B (zh) 基于功率分配能量采集技术的全双工中继安全传输方法
Liu et al. Information and energy cooperation in OFDM relaying: Protocols and optimization
CN106059705B (zh) 一种中继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04837110B (zh) 蜂窝d2d通信系统中基于中断性能提升的传输策略实现方法
CN104320826B (zh)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CN106992836B (zh) 一种非可信中继网络中全双工加扰传输方法
CN111245498B (zh) 一种中继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协作网络安全通信方法
CN106255133B (zh) 一种基于全双工双向中继d2d网络的能量效率优化方法
CN106131824B (zh) 无线通信网络联合信号反馈与人工噪声物理层安全通信方法
CN101931468A (zh) 一种传输以太网信号和移动通信信号的接入系统和方法
CN109525984B (zh) 一种提高不可信中继携能通信系统的安全速率的方法
Chen et al. Security at physical layer in NOMA relaying networks with cooperative jamming
CN107819738B (zh) 全双工中继系统中基于功率分配的物理层安全控制方法
CN105591678B (zh) 一种基于系统频谱效率的多用户多中继选择方法
CN110519756A (zh) 一种全双工中继网络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11107547B (zh) 一种窃听环境下轮流中继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06788661B (zh) 一种全双工机会式中继的协议自适应切换安全传输方法
CN105141559B (zh) 一种ofdm放大转发中继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05025565B (zh) 非对称速率下全双工双向中继系统功率优化方法
CN106254029B (zh) 模拟网络编码系统的协作干扰方法
CN104202277A (zh) 一种认知中继网络的次用户网络线性收发机的设计方法
CN107171775A (zh) 一种认知中继网络中提升物理层安全的混合双工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