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7194A - 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7194A
CN109067194A CN201811078192.2A CN201811078192A CN109067194A CN 109067194 A CN109067194 A CN 109067194A CN 201811078192 A CN201811078192 A CN 201811078192A CN 109067194 A CN109067194 A CN 109067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module
voltage
input
pf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81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7194B (zh
Inventor
王甫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i Tower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i Tower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i Tower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i Tower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81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7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7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7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7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4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4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4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 H02M5/45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5/45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通过获取逆变器驱动负载的第一电流以及输入到逆变器的直流电压,以此确定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接着获取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并最后根据交流电压调节负载的运行频率。以此不需要单独的交流采用电路,降低了整个变频器的成本,并减小了变频器电路PCB板的面积。

Description

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变频控制器,一般由PFC电路、逆变器这些电路组成,为了使该控制器可靠运行,需要增加交流电压限频功能,防止输入的交流电压过高或者过低使得逆变器产生保护,在对交流电压进行采样时,其采样电路因为涉及参考地问题,不能采用简单的电阻分压电路,一般需要用到专用的电压采样变压器或者运放等实现,这使得交流电压采样电路成本偏高,且占用了控制器的所在的电路PCB板面积。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变频控制器的交流电压采样电路成本偏高且占用PCB板面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该变频器包括PFC模块和逆变器,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逆变器驱动负载的第一电流以及输入到逆变器的直流电压;
根据第一电流和直流电压确定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获取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
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根据交流电压调节负载的运行频率。
可选地,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进一步包括:
获取PFC模块的转换效率;
根据输出功率、第二电流和转换效率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可选地,获取PFC模块的转换效率包括:
获取驱动PFC模块的开关管的PWM信号的占空比;
根据占空比和当前的输出功率确定当前PFC模块的转换效率。
可选地,在确定出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后,还包括:
根据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的差值以及当前的输出功率对交流电压进行修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
整流模块,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输出脉动直流电;
PFC模块,PFC模块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输出端,用于对脉动直流电进行功率因素校正,输出稳定的直流电;
第一电流采样模块,第一电流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负载工作的第一电流;
第二电流采样模块,第二电流采样模块串联在PFC模块工作电流回路中,用于采样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
直流电压采样模块,直流电压采样模块并联于PFC模块输出端,用于采样PF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
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入端与PFC模块输出端连接,用于驱动负载工作;
控制器,控制器连接第一电流采样模块、第二电流采样模块、直流电压采样模块、PFC模块和逆变器,控制器被配置成:
获取第一电流采样模块采样的负载工作的第一电流;
获取直流电压采样模块采样的直流电压;
根据第一电流和直流电压确定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获取第二电流采样模块采样的第二电流;
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整流模块的交流电压;
根据交流电压控制逆变器的工作,以调节负载的运行频率。
可选地,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时,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
获取PFC电路的转换效率;
根据输出功率、第二电流和转换效率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可选地,获取PFC电路的转换效率时,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获取驱动PFC电路的开关管的PWM信号的占空比;
根据占空比和当前的输出功率确定当前PFC电路的转换效率。
可选地,该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在确定出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后,根据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的差值以及当前的输出功率对交流电压进行修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根据上述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频空调器,变频空调器包括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逆变器驱动负载的第一电流以及输入到逆变器的直流电压,以此确定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接着获取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并最后根据交流电压调节负载的运行频率。以此不需要单独的交流采用电路,降低了整个变频器的成本,并减小了变频器电路PCB板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控制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出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该变频控制器可应用在需要变频控制的家用电器如变频空调、变频冰箱或者洗衣机等家电控制器上,实现对变频压缩机、直流电机等负载进行驱动。如图1所示,该变频控制电路主要包括PFC模块30和逆变器50,进一步还可包括整流模块20、MCU10、直流电压采样模块40、第二电流采样模块80和第一电流采样模块90,其中:
整流模块20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脉动直流电;PFC模块30的输入端连接到整流模块20输出端,用于对脉动直流电进行功率因素校正,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到逆变器50,逆变器50用于驱动负载60工作;直流电压采样模块40并联于PFC模块30输出端,用于采样PFC模块30输出的直流电压;第二电流采样模块80,其串联在PFC模块30的工作输入电流回路上,具体可串联在该PFC模块30输入的负极或者正极,如图1所示串联在整流模块20输出的负极端,当然也可以串联在该整流模块输出的正极端,用于采样输入到该PFC模块30工作的第二电流;第一电流采样模块90,用于采用负载60工作的第一电流;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10、获取逆变器驱动负载的第一电流以及输入到逆变器的直流电压;
步骤S220、根据第一电流和直流电压确定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步骤S230、获取输入到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
步骤S240、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步骤S250、根据交流电压调节负载的运行频率。
在步骤S210中,通过第一电流采样模块90采用逆变器50负载工作的第一电流Idc,该第一电流采样模块90主要由采样电阻RS和差分电路组成,通过差分电路对逆变器工作时通过采用电阻RS的电流进行采样,并输出到MCU1中。而直流电压Vdc通过直流电压采样模块40进行采集,该直流电压采样模块40主要由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组成分压电路,从电阻R7上采集得到直流高压的低压电压值并输出到MCU1。
在步骤S220中,根据第一电流Idc和直流电压Vdc基于功率计算公式即可简单计算出逆变器的输出功率Pout。
在步骤S230中,通过第二电流采样模块80采集输入到PFC模块30工作的第二电流,该第二电流采样模块80主要由采用电阻R3和差分电路组成,该采用电阻R3串联在PFC的工作的输入电流回路上,由于PFC模块30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20,该整流模块20输出的是脉动直流电,其脉动电流值实时反映了输入的交流电流大小,因此可以等同与输入的交流电流,这里第二电流表示为Iac,即为输入的交流电流大小。
在步骤S240中,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逆变器50的输出功率Pout与交流电的输入功率Pin基本相等,而在前步骤S230已经采集到了输入交流电流Iac大小,因而,输入的交流电压Vac即可由上述两个参数通过功率公式方便计算出来。
在步骤S250中,根据已经计算出来的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Vac,MCU1根据其电压值来控制负载60的工作频率,具体是控制逆变器50驱动负载60的运行频率,以负载60为压缩机为例,当计算得到当前交流电压Vac偏高时,则控制逆变器50驱动负载60的运行频率降低,以降低其功率,当计算得到当前交流电压Vac偏低时,则控制逆变器50驱动负载60的运行频率升高,以提升其运行功率,最后的目的都使得其运行功率与实际负载60需求的功率相符合。
本发明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逆变器驱动负载的第一电流以及输入到逆变器的直流电压,以此确定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接着获取输入到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并最后根据交流电压调节负载的运行频率。以此不需要单独的交流采用电路,降低了整个变频器的成本,并减小了变频器电路PCB板的面积。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本发明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进一步包括:
获取PFC模块的转换效率;
根据输出功率、第二电流和转换效率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由于PFC模块30在工作时存在损耗,也即存在转换效率,在上述步骤S220计算出逆变器50的输出功率Pout后,此输出功率Pout即PFC模块30的输出功率,而在计算器输入功率也即交流电的输入功率Pin时,可进一步考虑PFC模块30的转换效率η,此转换效率η可以根据具体的PFC电路为一个具体的实验值如90%,则根据输出功率Pout、第二电流Iac和转换效率η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Vac具体包括:
根据输出功率Pout和转换效率η计算输入功率Pin,具体计算公式是Pin=Pout/η,然后根据输入功率Pin和第二电流Iac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Vac:Vac=Pin/Iac。
由于考虑了上述PFC模块30工作的转换效率η,以此能更加准确的计算得到交流电压Vac的大小,以此更加准确的根据此交流电压Vac来控制逆变器50驱动负载60的工作频率。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本发明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获取PFC模块的转换效率包括:
获取驱动PFC模块的开关管的PWM信号的占空比;
根据占空比和当前的输出功率确定当前PFC模块的转换效率。
当PFC模块30在工作时,其开关管Q2的开关占空比不同时,其转换效率η也不同。以PFC的开关管Q2为连续导通模式(CCM)为例,此时开关管Q2的工作频率一定,而其占空比随着被斩波电压的幅值的不同而变化。具体如图3所示,在一个交流电压的半波周期内,其开关管Q2的工作电流波形如图中的每个断续的矩形框所示,以此形成包络为虚线所示的电流波形,当被斩波电压V的幅值低时,为了对电感L1充电的能量足够,其开关管工作的占空比较高,如图中的有效脉宽D1,当被斩波电压V的幅值高时,其对电感L1的充电能量只需在短时间即可充足,因而其开关管工作的占空比较低,如图中的有效脉宽D2,在电压的峰值附近,其占空比最低,由PFC工作原理可知,在开关管Q2导通期间,对电感L1充电,而在开关管Q2关闭期间,电感L1在前一个阶段充电积累的电动势经续流二极管D2对后续的负载进行放电。
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当开关管的开通时间长,即占空比相对高时,此时开关管导通的时间变长,以此会加大开关的损耗,最终降低PFC电路的转换效率η,特别是在开关管工作在高电压情况下,其开通时间越长其损耗越多。因此通过实验可确定由功率和占空比对应的转换效率η,此时占空比可取在峰值电流Iac最高处对应的占空比,即图3中位于1/4T处对应的占空比,因此此占空比的大小对开关管损耗影响最大。如当前输出功率Pout为1000W时,其在电流峰值处的有效脉宽为0.5us,由二者以此可以确定一个合适的转换效率η如为93%,具体确定的方法可以通过查二维表格的方式,也可以是基于输出功率Pout以及有效脉宽的一个拟合公式计算到转换效率η。
通过上述方案针对不同的逆变器输出功率以及当前PFC模块3的开关管的具体开关工作状态得到对应的相对准确的转换效率η,以此提升最终计算得到交流电压Vac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本发明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中,在确定出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后,还包括:
根据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的差值以及当前的输出功率对该交流电压进行修正。
在PFC模块30工作时,对其输出的相同的输出功率Pout而言,其输出的直流电压Vdc和输入的交流电Vac之间的差值关系到该PFC模块30的转换效率(这里提到的交流电Vac是指其有效值),当输入的交流电Vac越低时,为了实现输出直流电压Vdc维持不变,则需要PFC模块30的开关管Q2开通的时间越长,使得对电感L1储能越多,才能实现保持原来的输出电压,而当开关管Q2开通的时间越长时,其开通的损耗也越多,尤其是加载在Q2上的电压越高时。
因此基于第一实施例的直接根据输出功率Pout和输入到PFC模块30的第二电流计算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Vac时,其没有考虑到PFC模块的自身损耗,其默认没有损耗。因而可以针对第一实施例中计算出的输出功率Pout,以及直流电压Vdc和输入的交流电Vac之间的差值来推算其损耗,以对交流电Vac进一步修正。可以根据上述确定一个修正系数X,最终的结果为Vac*X。该修正系数X可以是输出功率Pout和直流电压Vdc和输入的交流电Vac之间的差值查表得到,也可以基于拟合公式计算得到。以此提升交流电压Vac的计算准确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该控制电路包括:
整流模块20,其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脉动直流电;
PFC模块30,输入端连接到整流模块20输出端,用于对脉动直流电进行功率因素校正,输出稳定的交流电;
直流电压采样模块40,并联于PFC模块30输出端,用于采样PFC模块30输出的直流电压;
第一电流采样模块90,用于采用负载60工作的第一电流;
第二电流采样模块80,串联在PFC模块30的工作输入电流回路上,用于采样输入到该PFC模块30工作的第二电流;
逆变器50,逆变器50的输入端与PFC模块30输出端连接,用于驱动负载60工作;
控制器,该控制器即图中的MCU10,其连接第二电流采样模块80、直流电压采样模块40、PFC模块30和逆变器50,控制器被配置成:
获取逆变器驱动负载工作的第一电流;
获取直流电压采样模块采样的直流电压;
根据第一电流和直流电压确定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获取第二电流采样模块采样的第二电流;
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整流模块的交流电压;
根据交流电压控制逆变器的工作,以调节负载的运行频率。
通过第一电流采样模块90采用逆变器50负载工作的第一电流Idc,该第一电流采样模块90主要由采样电阻RS和差分电路组成,通过差分电路对逆变器工作时通过采用电阻RS的电流进行采样,并输出到MCU1中。而直流电压Vdc通过直流电压采样模块40进行采集,该直流电压采样模块40主要由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组成分压电路,从电阻R7上采集得到直流高压的低压电压值并输出到MCU1。
根据第一电流Idc和直流电压Vdc基于功率计算公式即可简单计算出逆变器的输出功率Pout。
通过第二电流采样模块80采集输入到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该第二电流采样模块80主要由采用电阻R3和差分电路组成,该采用电阻R3串联在PFC的工作的输入电流回路上,由于PFC模块30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20,该整流模块20输出的是脉动直流电,其脉动电流值实时反映了输入的交流电流大小,因此可以等同与输入的交流电流,这里第二电流表示为Iac,即为输入的交流电流大小。
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逆变器50的输出功率Pout与交流电的输入功率Pin基本相等,而在前步骤S230已经采集到了输入交流电流Iac大小,因而,输入的交流电压Vac即可由上述两个参数通过功率公式方便计算出来。
根据已经计算出来的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Vac,MCU1根据其电压值来控制负载60的工作频率,具体是控制逆变器50驱动负载60的运行频率,以负载60为压缩机为例,当计算得到当前交流电压Vac偏高时,则控制逆变器50驱动负载60的运行频率降低,以降低其功率,当计算得到当前交流电压Vac偏低时,则控制逆变器50驱动负载60的运行频率升高,以提升其运行功率,最后的目的都使得其运行功率与实际负载60需求的功率相符合。
本发明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电路,通过第一电流采样模块获取逆变器驱动负载的第一电流,并获取直流电压采样模块采样的直流电压,根据第一电流和直流电压确定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接着获取第二电流采样模块采样的第二电流;根据该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整流模块的交流电压;最后根据交流电压控制逆变器的工作,以调节所述负载的运行频率。以此实现了不需要单独的交流采用电路,降低了整个变频器的成本,并减小了变频器电路PCB板的面积。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时,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
获取PFC电路的转换效率;
根据输出功率、第二电流和转换效率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由于PFC模块30在工作时存在损耗,也即存在转换效率,在上述步骤S220计算出逆变器50的输出功率Pout后,此输出功率Pout即PFC模块30的输出功率,而在计算器输入功率也即交流电的输入功率Pin时,可进一步考虑PFC模块30的转换效率η,此转换效率η可以根据具体的PFC电路为一个具体的实验值如90%,则根据输出功率Pout、第二电流Iac和转换效率η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Vac具体包括:
根据输出功率Pout和转换效率η计算输入功率Pin,具体计算公式是Pin=Pout/η,然后根据输入功率Pin和第二电流Iac确定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Vac:Vac=Pin/Iac。
由于考虑了上述PFC模块30工作的转换效率η,以此能更加准确的计算得到交流电压Vac的大小,以此更加准确的根据此交流电压Vac来控制逆变器50驱动负载60的工作频率。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中,获取PFC电路的转换效率时,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获取驱动PFC电路的开关管的PWM信号的占空比;
根据占空比和当前的输出功率确定当前PFC电路的转换效率。
当PFC模块30在工作时,其开关管Q2的开关占空比不同时,其转换效率η也不同。以PFC的开关管Q2为连续导通模式(CCM)为例,此时开关管Q2的工作频率一定,而其占空比随着被斩波电压的幅值的不同而变化。具体如图3所示,在一个交流电压的半波周期内,其开关管Q2的工作电流波形如图中的每个断续的矩形框所示,以此形成包络为虚线所示的电流波形,当被斩波电压V的幅值低时,为了对电感L1充电的能量足够,其开关管工作的占空比较高,如图中的有效脉宽D1,当被斩波电压V的幅值高时,其对电感L1的充电能量只需在短时间即可充足,因而其开关管工作的占空比较低,如图中的有效脉宽D2,在电压的峰值附近,其占空比最低,由PFC工作原理可知,在开关管Q2导通期间,对电感L1充电,而在开关管Q2关闭期间,电感L1在前一个阶段充电积累的电动势经续流二极管D2对后续的负载进行放电。
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当开关管的开通时间长,即占空比相对高时,此时开关管导通的时间变长,以此会加大开关的损耗,最终降低PFC电路的转换效率η,特别是在开关管工作在高电压情况下,其开通时间越长其损耗越多。因此通过实验可确定由功率和占空比对应的转换效率η,此时占空比可取在峰值电流Iac最高处对应的占空比,即图3中位于1/4T处对应的占空比,因此此占空比的大小对开关管损耗影响最大。如当前输出功率Pout为1000W时,其在电流峰值处的有效脉宽为0.5us,由二者以此可以确定一个合适的转换效率η如为93%,具体确定的方法可以通过查二维表格的方式,也可以是基于输出功率Pout以及有效脉宽的一个拟合公式计算到转换效率η。
通过上述方案针对不同的逆变器输出功率以及当前PFC模块3的开关管的具体开关工作状态得到对应的相对准确的转换效率η,以此提升最终计算得到交流电压Vac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第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在确定出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后,根据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的差值以及当前的输出功率对该交流电压进行修正。
在PFC模块30工作时,对其输出的相同的输出功率Pout而言,其输出的直流电压Vdc和输入的交流电Vac之间的差值关系到该PFC模块30的转换效率(这里提到的交流电Vac是指其有效值),当输入的交流电Vac越低时,为了实现输出直流电压Vdc维持不变,则需要PFC模块30的开关管Q2开通的时间越长,使得对电感L1储能越多,才能实现保持原来的输出电压,而当开关管Q2开通的时间越长时,其开通的损耗也越多,尤其是加载在Q2上的电压越高时。
因此基于第一实施例的直接根据输出功率Pout和输入到PFC模块30的第二电流计算输入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Vac时,其没有考虑到PFC模块的自身损耗,其默认没有损耗。因而可以针对第一实施例中计算出的输出功率Pout,以及直流电压Vdc和输入的交流电Vac之间的差值来推算其损耗,以对交流电Vac进一步修正。可以根据上述确定一个修正系数X,最终的结果为Vac*X。该修正系数X可以是输出功率Pout和直流电压Vdc和输入的交流电Vac之间的差值查表得到,也可以基于拟合公式计算得到。以此提升交流电压Vac的计算准确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使得控制器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使得控制器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变频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电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变频器包括PFC模块和逆变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逆变器驱动负载的第一电流以及输入到所述逆变器的直流电压;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直流电压确定所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获取输入到所述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
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所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根据所述交流电压调节负载的运行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所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PFC模块的转换效率;
根据所述输出功率、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转换效率确定输入到所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PFC模块的转换效率包括:
获取驱动所述PFC模块的开关管的PWM信号的占空比;
根据所述占空比和当前的输出功率确定当前PFC模块的转换效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出输入到所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与所述交流电压的差值以及当前的输出功率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修正。
5.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整流模块,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输出脉动直流电;
PFC模块,所述PFC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端,用于对所述脉动直流电进行功率因素校正,输出稳定的直流电;
第一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第一电流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负载工作的第一电流;
第二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第二电流采样模块串联在所述PFC模块工作输入电流回路中,用于采样输入到所述PFC模块工作的第二电流;
直流电压采样模块,所述直流电压采样模块并联于所述PFC模块输出端,用于采样所述PF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
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PFC模块输出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负载工作;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第二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直流电压采样模块、所述PFC模块和所述逆变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获取所述第一电流采样模块采用的负载工作的第一电流;
获取所述直流电压采样模块采样的直流电压;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和直流电压确定所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获取所述第二电流采样模块采样的第二电流;
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所述整流模块的交流电压;
根据所述交流电压控制所述逆变器的工作,以调节所述负载的运行频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和所述第二电流确定输入到所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时,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
获取所述PFC电路的转换效率;
根据所述输出功率、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转换效率确定输入到所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PFC电路的转换效率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获取驱动所述PFC电路的开关管的PWM信号的占空比;
根据所述占空比和当前的输出功率确定当前PFC电路的转换效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在确定出输入到所述变频器的交流电压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与所述交流电压的差值以及当前的输出功率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修正。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
10.一种变频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变频器的控制电路。
CN201811078192.2A 2018-09-16 2018-09-16 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Active CN109067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8192.2A CN109067194B (zh) 2018-09-16 2018-09-16 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8192.2A CN109067194B (zh) 2018-09-16 2018-09-16 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194A true CN109067194A (zh) 2018-12-21
CN109067194B CN109067194B (zh) 2020-06-02

Family

ID=6476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8192.2A Active CN109067194B (zh) 2018-09-16 2018-09-16 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71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2129A (zh) * 2019-09-17 2021-03-1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中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控制方法
CN114069573A (zh) * 2021-11-05 2022-02-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828A (zh) * 2010-02-23 2010-07-1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补偿的有源pfc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24639A (zh) * 2008-12-25 2011-07-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三相逆变器的电源电路保护装置
CN204179986U (zh) * 2014-11-10 2015-02-25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包芯线生产设备的速度同步器
CN105978339A (zh) * 2016-07-04 2016-09-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效率优化电源控制方法
CN106679109A (zh) * 2017-01-16 2017-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太阳能空调器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US20170338732A1 (en) * 2016-05-18 2017-11-23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ower Conversion Device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639A (zh) * 2008-12-25 2011-07-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三相逆变器的电源电路保护装置
CN101777828A (zh) * 2010-02-23 2010-07-1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补偿的有源pfc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179986U (zh) * 2014-11-10 2015-02-25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包芯线生产设备的速度同步器
US20170338732A1 (en) * 2016-05-18 2017-11-23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ower Conversion Device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for
CN105978339A (zh) * 2016-07-04 2016-09-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效率优化电源控制方法
CN106679109A (zh) * 2017-01-16 2017-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太阳能空调器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2129A (zh) * 2019-09-17 2021-03-1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中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控制方法
CN114069573A (zh) * 2021-11-05 2022-02-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N114069573B (zh) * 2021-11-05 2024-03-0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7194B (zh)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5205B (zh) 一种高效率图腾柱无桥pfc整流器控制方法
CN109494973A (zh) Pfc控制方法、装置、pfc电路及电机驱动电路
CN203675385U (zh) 自动调整开关频率的led背光驱动电路
CN109067194A (zh) 用于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介质及变频空调器
CN104113199B (zh) 一种有源pfc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52127A (zh) 电压调节方法、装置及双ipm模块驱动器
CN112019019A (zh) 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9029B (zh) 运行控制方法、电路、家电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96116A (zh) 图腾柱pfc电路、脉宽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209030104U (zh) 一种基于uc3854的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
CN208369467U (zh) 图腾柱pfc电路及空调器
CN106787673A (zh) 一种变频空调pfc控制方法
CN203301359U (zh) 一种有源pfc电路
CN103918171A (zh) 整流装置和其控制方法
CN116827100A (zh) 一种电源变换器、其控制方法、其系统、电器设备及介质
CN109405165A (zh) 太阳能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2019031B (zh) 运行控制方法、电路、家电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9027B (zh) 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9030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19026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07920A (zh) 驱动控制电路、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9032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19018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19025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74527A (zh) 三相电功率因素矫正的变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