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6658A - 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6658A
CN109066658A CN201810971518.8A CN201810971518A CN109066658A CN 109066658 A CN109066658 A CN 109066658A CN 201810971518 A CN201810971518 A CN 201810971518A CN 109066658 A CN109066658 A CN 109066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energy storage
transmission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15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15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6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6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6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volving trading of energy or energy transmission r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电力采集设备首先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接着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最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保障电能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能计量领域、电能交易领域以及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发电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在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过程中,电力消费者将同时承担电力生产者的角色,电力双边交易将获得快速发展。随着电力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加,原来的中心化管理模式的运营管理成本显著增加,而且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然而在去中心化管理模式下,电力市场交易主体间存在无法避免的信任问题。目前,解决去中心化运行模式中的信任问题的现有技术通常是结合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可溯源性来完成的,其中,包括通过终端电能交易模块生成电能传输合约、检验交易合法性以及在交易完成后将交易结果写入区块链中几个步骤。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电能输送两端不匹配电能传输量,只根据交易条件完成交易,不仅不能确保交易结果的可靠性、而且无法保证电能交易的公平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保障电能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
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
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其中,所述传输合约库中的每个传输合约包括电能需求量;
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查询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接收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所述电能总量;
确定所述每个传输合约所包括的所述电能需求量是否小于所述电能总量;
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其中,所述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中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是否具有不良交易记录;
若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蓄电设备不具有不良交易记录,则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的电能的第一累积电量、以及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所接收的电能的第二累积电量;
若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且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第二累积电量相同,则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
其中,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供电付费标准;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供电付费标准,确定所述第二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支付的供电费用。
其中,所述供电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传输日志,所述传输日志包括传输时间、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需求量、所述供电费用、第一累积电量、所述第二累积电量、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传输日志存储于区块链中。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包括:
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所述供电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
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电能传输指令;
根据所述电能传输指令,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其中,所述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若所述电能总量达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供电请求。
其中,所述传输合约库中的每个传输合约包括电能需求量;
所述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是所述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发送的;
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所述传输合约库中查找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作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相应地,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采集设备,包括:
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线路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其中,所述传输合约库中的每个传输合约包括电能需求量;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查询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接收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所述电能总量;
所述查找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每个传输合约所包括的所述电能需求量是否小于所述电能总量;
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其中,所述查找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中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是否具有不良交易记录;
若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蓄电设备不具有不良交易记录,则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其中,所述电力采集设备还包括计电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的电能的第一累积电量、以及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所接收的电能的第二累积电量;
若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且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第二累积电量相同,则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
其中,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供电付费标准;
所述电力采集设备还包括计费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供电付费标准,确定所述第二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支付的供电费用。
其中,所述供电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生成传输日志,所述传输日志包括传输时间、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需求量、所述供电费用、第一累积电量、所述第二累积电量、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传输日志存储于区块链中。
相应地,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蓄电设备,包括:
通讯模块,用于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所述供电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电能传输指令;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能传输指令,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其中,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若所述电能总量达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供电请求。
其中,所述电能传输指令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传输合约库中的每个传输合约包括电能需求量;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是所述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发送的;
所述第一蓄电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所述传输合约库中查找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作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相应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电能传输方法。
相应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电能传输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接着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最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达到了将第一蓄电设备储蓄的多余电能传输给需要电能的第二蓄电设备的目的,并且整个电能传输过程是基于智能合约完成的,不仅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而且保障了电能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能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能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蓄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力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蓄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包括:电力采集设备、第一蓄电设备、第二蓄电设备以及云端。其中,云端可以是将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端用于存储传输合约库。第一蓄电设备可以储蓄太阳能,并当储蓄的电量达到预设阈值之后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同时,第一蓄电设备也是用电设备。第二蓄电设备可以存储太阳能以及接收其他供电方(如第一蓄电设备)传输的电能以便向其他用电设备供电、或向国家电网传输电能。同时,第二蓄电设备还可以发起电能需求合约,并将该合约上传至传输合约库。电力采集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蓄电设备的供电请求时,从云端的传输合约库中查找满足条件的目标传输合约,若查找到目标传输合约,则执行该目标传输合约,即控制第一蓄电设备向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在目标传输合约执行完成后生成传输日志,并将该传输日志存储在区块链中。基于上述电能传输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如下电能传输方法。
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能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201,电力采集设备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
具体实现中,供电请求可以包括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如5千瓦时(kw.h))和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但不限于为任意长度的字符串,如1023、abc等。
S202,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合约库可以存储于云端,第二蓄电设备可以发起传输合约,并将该传输合约上传到云端的传输合约库。传输合约中可以包括执行动作、执行条件和发起该合约的第二蓄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执行的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立电能传输通路、控制电能传输以及对传输电能的电量进行计量等,执行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需求量。其中,传输合约库中还可以包括国家电网上传的传输合约。
具体实现中,可以当接收到供电请求时,首先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获取所储蓄的电能总量;接着接收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所述电能总量;然后确定所述每个传输合约所包括的所述电能需求量是否小于所述电能总量;最后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例如:接收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该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为5kw.h。如表1所示,传输合约库中包括的3个传输合约。其中,合约1是标识信息为1023的第二蓄电设备发起的、电能需求量为10kw.h、执行动作为建立电能传输通路进行电能传输,合约2是标识信息为1045的第二蓄电设备发起的、电能需求量为4.5kw.h、执行动作为建立电能传输通路进行电能传输,合约3是标识信息为1109的第二蓄电设备发起的、电能需求量为15kw.h、执行动作为建立电能传输通路进行电能传输。将电能总量5kw.h与合约1、合约2以及合约3中的电能需求量进行比较得到合约2的电能需求量小于电能总量,因此可以将合约2确定为目标传输合约。其中,当存在多于1个的传输合约的电能需求量小于电能总量时,可以将与电能总量最接近的传输合约确定为目标传输合约,如:电能需求量1kw.h、3kw.h和4.7kw.h均小于电能总量为5kw.h,则因为4.7kw.h与5kw.h最接近,因此将4.7kw.h对应的传输合约确定为目标传输合约。
表1.传输合约库
可选的,在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之前,可以确定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中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蓄电设备是否具有不良交易记录,其中,可根据该第一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二蓄电设备是否为标记设备,标记设备表示该第二蓄电设备有不良交易记录,例如,第二蓄电设备的正常的标识信息应为1023,若该标识信息为1023-F,则确定该第二蓄电设备为标记设备,有不良交易记录。
S203,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
具体实现中,电力采集设备首先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第二蓄电设备作为电能接收方。然后控制第一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线路打开、以及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接收线路打开,从而建立第一蓄电设备和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
S204,电力采集设备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具体实现中,电能传输指令可以但不限于为脉冲信号。第一蓄电设备在接收到该电能传输指令时,开始向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可选的,电力采集设备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之后,可以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的电能的第一累积电量、以及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所接收的电能的第二累积电量。其中,电力采集设备可以计量第一蓄电设备所传输的电能的第一累积电量、以及接收第二蓄电设备发送该第二蓄电设备所接收的第二累积电量,其中,第二蓄电设备可以自行计量第二累积电量。若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且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第二累积电量相同,则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若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且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第二累积电量不相同,则确定目标传输合约执行失败。其中,在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时立即关闭第一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线路。
可选的,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供电付费标准,如2元/kw.h,在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之后,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供电付费标准,确定所述第二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支付的供电费用。其中,可以将第一累积电量与供电付费标准的乘积作为供电费用,如5kw.h*2元/kw.h=10元。
可选的,所述供电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在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或执行失败之后,为了防止传输数据被恶意篡改,影响电能交易的公平性。可以首先生成传输日志,所述传输日志包括传输时间、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需求量、所述供电费用、所述第一累积电量、所述第二累积电量、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然后将所述传输日志存储于区块链中。
可选的,当第一累积电量和第二累积电量不一致时,确定传输合约执行失败时,第一蓄电设备无法向第二蓄电设备收取供电费用,传输的电能只能无偿的提供给第二蓄电设备。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电能交易的公平性、防止第二蓄电设备蓄意地错误计量第二累积电量,可以在确定传输合约执行失败后将第二蓄电设备标记为标记设备,以便在下一次电能传输时提醒第一蓄电设备该第二蓄电设备存在不良的传输记录。例如,可以将第二蓄电设备1023标记为1023-F。同时,因为被标记的第二蓄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将会存入传输日志,并且该传输日志将被广播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所以可以有效约束第二蓄电设备进行诚信交易、提高电能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可选的,当第一蓄电设备作为用电设备时,第二蓄电设备可以向第一蓄电设备供电。因此,第二蓄电设备还可以向传输合约库上传供电合约,供电合约可以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标识信息、每次可供电的电量、收费标准等。当第一蓄电设备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用电请求时,电力采集设备可以根据该用电请求中包括的用电电量选择供电合约,从而为第一蓄电设备选择一个第二蓄电设备作为供电方。然后建立第一蓄电设备和第二蓄电设备的供电通路,以便第二蓄电设备向第一蓄电设备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力采集设备首先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接着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最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达到了将第一蓄电设备储蓄的多余电能传输给需要电能的第二蓄电设备的目的,并且整个电能传输过程是基于智能合约完成的,不仅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而且保障了电能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请参考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能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301,第一蓄电设备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
具体实现中,第一蓄电设备获取该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如5kw.h),若所述电能总量达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供电请求。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5kw.h、10kw.h等等。其中,供电请求可以包括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S302,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本步骤与上一实施例中的S202相同,本步骤不再赘述。
S303,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本步骤与上一实施例中的S203相同,本步骤不再赘述。
S304,电力采集设备向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
具体实现中,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其中,电能传输指令可以但不限于为脉冲信号。
S305,第一蓄电设备当接收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电能传输指令时,向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具体实现中,第二蓄电设备在开始接收蓄电设备传输的电能时,开始计量所接收到的电能的累积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蓄电设备在向第二蓄电设备传输了目标传输合约中的电能需求量所规定的电量后,若该第一蓄电设备剩余的储蓄电量仍达到了预设阈值,则第一蓄电设备可以继续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力采集设备首先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接着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最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达到了将第一蓄电设备储蓄的多余电能传输给需要电能的第二蓄电设备的目的,并且整个电能传输过程是基于智能合约完成的,不仅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而且保障了电能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请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采集设备包括:
通讯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
具体实现中,供电请求可以包括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如5千瓦时(kw.h))和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但不限于为任意长度的字符串,如1023、abc等
查找模块402,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合约库可以存储于云端,第二蓄电设备可以发起传输合约,并将该传输合约上传到云端的传输合约库。传输合约中可以包括执行动作、执行条件和发起该合约的第二蓄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执行的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立电能传输通路、控制电能传输以及对传输电能的电量进行计量等,执行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需求量。其中,传输合约库中还可以包括国家电网上传的传输合约。
具体实现中,通讯模块401还用于当接收到供电请求时,首先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查询所储蓄的电能总量,并接收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所述电能总量。查找模块402可以首先确定所述每个传输合约所包括的所述电能需求量是否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然后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可选的,查找模块402还用于在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之前,可以确定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中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蓄电设备是否具有不良交易记录,其中,可根据该第一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二蓄电设备是否为标记设备,标记设备表示该第二蓄电设备有不良交易记录,例如,第二蓄电设备的正常的标识信息应为1023,若该标识信息为1023-F,则确定该第二蓄电设备为标记设备,有不良交易记录。
线路管理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
具体实现中,电力采集设备首先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第二蓄电设备作为电能接收方。然后控制第一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线路打开、以及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接收线路打开,从而建立第一蓄电设备和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
通讯模块40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具体实现中,电能传输指令可以但不限于为脉冲信号。第一蓄电设备在接收到该电能传输指令时,开始向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采集设备还可以包括计电模块,用于在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之后,可以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的电能的第一累积电量,其中,计电模块可以计量第一蓄电设备所传输的电能的第一累积电量,通讯模块401还用于接收第二蓄电设备发送的第二累积电量,第二蓄电设备可以自行计量该第二蓄电设备所接收到的电量的第二累积电量。若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且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第二累积电量相同,则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若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且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第二累积电量不相同,则确定目标传输合约执行失败。其中,在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时立即关闭第一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线路。
可选的,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供电付费标准,如2元/kw.h,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力采集设备还包括计费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之后,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供电付费标准,确定所述第二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支付的供电费用。其中,可以将第一累积电量与供电付费标准的乘积作为供电费用,如5kw.h*2元/kw.h=10元。
可选的,所述供电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在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之后,为了防止传输数据被恶意篡改,影响电能交易的公平性。通讯模块401还用于首先生成传输日志,所述传输日志包括传输时间、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需求量、所述供电费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然后将所述传输日志存储于区块链中。
可选的,当确定传输合约执行失败时,第一蓄电设备无法向第二蓄电设备收取供电费用,传输的电能只能无偿的提供给第二蓄电设备。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电能交易的公平性、防止第二蓄电设备蓄意地错误计量第二累积电量,通讯模块401还用于在确定传输合约执行失败后将第二蓄电设备标记为标记设备,以便在下一次电能传输之前提醒第一蓄电设备该第二蓄电设备存在不良的传输记录。例如,可以将第二蓄电设备1023标记为1023-F。
可选的,当第一蓄电设备作为用电设备时,第二蓄电设备可以向第一蓄电设备供电。因此,第二蓄电设备还可以向传输合约库中上传供电合约,供电合约可以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标识信息、每次可供电的电量、收费标准等。通讯模块401还用于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用电请求,查找模块402还用于根据该用电请求中包括的用电电量选择供电合约,从而为第一蓄电设备选择一个第二蓄电设备作为供电方。然后线路管理模块403还用于建立第一蓄电设备和第二蓄电设备的供电通路,以便第二蓄电设备向第一蓄电设备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力采集设备首先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接着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最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达到了将第一蓄电设备储蓄的多余电能传输给需要电能的第二蓄电设备的目的,并且整个电能传输过程是基于智能合约完成的,不仅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而且保障了电能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请参考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一蓄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蓄电设备包括:
通讯模块501,用于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
具体实现中,可以首先获取该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如5kw.h),若所述电能总量达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供电请求。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5kw.h、10kw.h等等。其中,供电请求可以包括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可选的,通讯模块501,还用于接收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电能传输指令。其中,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其中,电能传输指令可以但不限于为脉冲信号。
可选的,通讯模块501还用于向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是所述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发送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中的第一蓄电设备还可以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其中,查询指令可以但不限于为一个脉冲信号。
可选的,通讯模块501还用于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所述传输合约库中查找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作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传输模块502,用于当接收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电能传输指令时,通过电能传输通路向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可选的,当第一蓄电设备作为用电设备时,第二蓄电设备可以向第一蓄电设备供电。因此,第二蓄电设备还可以向传输合约库中上传供电合约,供电合约可以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标识信息、每次可供电的电量、收费标准等。通讯模块501还用于向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用电请求,该用电请求中包括用电电量,该用电请求用于指示第二蓄电设备根据用电电量选择供电合约,从而为第一蓄电设备选择一个第二蓄电设备作为供电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力采集设备首先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接着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最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达到了将第一蓄电设备储蓄的多余电能传输给需要电能的第二蓄电设备的目的,并且整个电能传输过程是基于智能合约完成的,不仅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而且保障了电能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
请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力采集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2,至少一个存储器603,至少一个总线606。其中,总线606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力采集设备的通信接口602是有线发送端口,也可以为无线设备,例如包括天线装置,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6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6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60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601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
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
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其中,所述供电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所述传输合约库中的每个传输合约包括电能需求量;
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查询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接收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所述电能总量;
确定所述每个传输合约所包括的所述电能需求量是否小于所述电能总量;
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其中,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确定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中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是否具有不良交易记录;
若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蓄电设备不具有不良交易记录,则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其中,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的电能的第一累积电量、以及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所接收的电能的第二累积电量;
若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且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第二累积电量相同,则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
其中,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供电付费标准;
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供电付费标准,确定所述第二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支付的供电费用。
其中,所述供电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生成传输日志,所述传输日志包括传输时间、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需求量、所述供电费用、所述第一累积电量、所述第二累积电量、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传输日志存储于区块链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图2和图3所示的电能传输方法中电力采集设备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图2和图3所示的电能传输方法中电力采集设备执行的操作。
请参考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一蓄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蓄电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702,至少一个存储器703,至少一个总线707。其中,总线707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蓄电设备的通信接口702是有线发送端口,也可以为无线设备,例如包括天线装置,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7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7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7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70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701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所述供电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
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电能传输指令;
根据所述电能传输指令,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其中,处理器7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若所述电能总量达到预设阈值时,则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供电请求。
其中,所述传输合约库中的每个传输合约包括电能需求量;
处理器7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是所述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发送的;
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所述传输合约库中查找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作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图2和图3所示的电能传输方法中第一蓄电设备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图2和图3所示的电能传输方法中第一蓄电设备执行的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力采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
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
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合约库中的每个传输合约包括电能需求量;
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获取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接收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所述电能总量;
确定所述每个传输合约所包括的所述电能需求量是否小于所述电能总量;
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中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是否具有不良交易记录;
若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蓄电设备不具有不良交易记录,则将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确定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的电能的第一累积电量、以及所述第二蓄电设备所接收的电能的第二累积电量;
若所述第一累积电量达到所述电能需求量、且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第二累积电量相同,则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供电付费标准;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完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累积电量和所述供电付费标准,确定所述第二蓄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支付的供电费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蓄电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传输日志,所述传输日志包括传输时间、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需求量、所述供电费用、所述第一累积电量、所述第二累积电量、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传输日志存储于区块链中。
7.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蓄电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所述供电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
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电能传输指令;
根据所述电能传输指令,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若所述电能总量达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供电请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合约库中的每个传输合约包括电能需求量;
所述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是所述电力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发送的;
根据所述查询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蓄电设备所储蓄的电能总量;
向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所述电能总量,所述电能总量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所述传输合约库中查找所述电能需求量小于所述电能总量的传输合约作为所述目标传输合约。
10.一种电力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包括:
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的供电请求;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请求,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线路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通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发送电能传输指令,所述电能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蓄电设备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11.一种第一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包括:
通讯模块,用于向电力采集设备发送供电请求,所述供电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从传输合约库中查找目标传输合约,所述目标传输合约包括第二蓄电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蓄电设备和所述第二蓄电设备的电能传输通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电力采集设备发送的电能传输指令;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能传输指令,通过所述电能传输通路向所述第二蓄电设备传输电能。
12.一种电力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能传输方法。
13.一种第一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电能传输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能传输方法。
CN201810971518.8A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09066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1518.8A CN109066658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1518.8A CN109066658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6658A true CN109066658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756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1518.8A Pending CN109066658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66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971A (zh) * 2019-12-09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能源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16085853A (zh) * 2023-02-11 2023-05-09 广东永光新能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再生能源的供热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6827A (zh) * 2015-10-27 2016-01-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智能用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170236094A1 (en) * 2013-09-12 2017-08-17 Netspective Communications Llc Blockchain-based crowdsourced initiatives tracking system
CN107240002A (zh) * 2017-06-06 2017-10-10 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微电网系统
CN107481141A (zh) * 2017-07-25 2017-12-15 浙江大学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能计量与交易终端
CN108269025A (zh) * 2018-02-02 2018-07-1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源荷对等式电能交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6094A1 (en) * 2013-09-12 2017-08-17 Netspective Communications Llc Blockchain-based crowdsourced initiatives tracking system
CN105226827A (zh) * 2015-10-27 2016-01-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智能用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240002A (zh) * 2017-06-06 2017-10-10 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微电网系统
CN107481141A (zh) * 2017-07-25 2017-12-15 浙江大学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能计量与交易终端
CN108269025A (zh) * 2018-02-02 2018-07-1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源荷对等式电能交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斌等: "区块链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初探", 《电力大数据》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971A (zh) * 2019-12-09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能源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16085853A (zh) * 2023-02-11 2023-05-09 广东永光新能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再生能源的供热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1321B2 (en) Gene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 from distributed producers
JP5503677B2 (ja) 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0128810A (ja) 自動検針方法、自動検針システム、自動検針装置、およびスマートメータ
CN104144109A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11801A (zh) 一种设备固件升级方法及系统
Surajudeen-Bakinde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et based prepaid energy meter
CN109066658A (zh) 一种电能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118777B (zh) 基于业务类型的报文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09706A (zh) 电源拓扑信息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25744A (zh)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976919A (zh) 一种消息请求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447553A (zh) 一种库存的稽查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4835001A (zh) 一种机柜u位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6827493A (zh) 一种基于hplc和微功率的双模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532203A (zh) 一种nand复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48293A (zh) 抄表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3391635B (zh) 运行存储设备的方法及一种无线存储设备
CN112395012B (zh) 基于双芯智能电表的数据清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210291697A1 (en) Power trad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an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CN105572490A (zh) 获得检测装置插拔组合及电力线拓朴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US8515698B2 (en) Digital power me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thereof
CN102467897B (zh) 除错电路及方法、除错显示装置
CN102404362B (zh) 数字电表通讯系统以及方法
CN111626718A (zh) 具有区块链功能支持的智能电能表
CN110932328A (zh) 一种基于ambtc算法的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