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5220A -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5220A
CN109055220A CN201811186177.XA CN201811186177A CN109055220A CN 109055220 A CN109055220 A CN 109055220A CN 201811186177 A CN201811186177 A CN 201811186177A CN 109055220 A CN109055220 A CN 109055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panel seat
lid
ho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61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5220B (zh
Inventor
王彩宏
唐婷婷
郑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ope Liuh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ope Liuh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ope Liuh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ope Liuh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61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5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5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5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5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5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5/00Means for supporting, enclosing or fixing the microorganisms, e.g. immunocoatings
    • C12M25/06Plates; Walls; Drawers; Multilayer plat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包括培养板座,培养板座由大小不一的几个培养板座组成,培养板座上依次设置有培养板、第一培养盖和第二培养盖,培养板上均匀分布有培养孔,并分组,第一培养盖上斜向设置三个与培养孔大小相同的通孔,第二培养盖纵向设置三个与培养孔大小相同的通孔,两个培养盖都设置限位的缺口,与培养板座的限位结构可配合固定培养盖。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可大大避免细胞培养的污染,并增强操作方便性的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是如今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广泛使用,细胞的生长需要营养环境,培养基用来维持细胞生长的营养基质,通常,使用细胞培养板盛装液体培养基,细胞在液体中贴壁生长或悬浮生长,常用的细胞培养板培养孔的孔数为6、12、24、48、96孔等,现有技术中,细胞培养板的结构较为简单,96孔的培养板常用长方形96孔细胞培养板,在用移液枪往培养板中滴定试验液体时,需要将整个培养板暴露在操控台上,容易造成细胞培养的污染,导致实验失败,影响实验进度和科研资源的浪费,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时,以往用的长方形培养板通过旋转显微镜下旋钮,将培养板左右或上下移动到下一个孔,常常有看错孔出现,或需要眼睛从显微镜上转移到培养板上加以确认,操作十分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可大大避免细胞培养的污染,并增强操作方便性的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包括培养板座,所述培养板座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培养孔,配合所述培养板设置有培养盖;
所述培养板座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的,且位于同一轴心、直径不一的圆柱体;
所述培养板座上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为圆柱体结构,中部有圆柱状的第一通孔,所述培养板的顶面均匀设置有培养孔,所述培养孔为圆柱状凹孔;
所述培养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培养盖,所述第一培养盖包括:第一圆盘以及与第一圆盘边缘连接的周壁,所述第一圆盘为圆环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圆盘中部有圆形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培养盖的第一圆盘还设置有三个斜向排列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培养孔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培养盖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第一培养盖第一圆盘及周壁的外围,所述限位圈外边缘设置有若干弧形的第一缺口;
所述第一培养盖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培养盖,所述第二培养盖包括: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中部有圆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圆盘上设置有三个纵向排列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培养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盘的外边缘设置有若干弧形的第二缺口;
所述培养板座最下方的圆柱体的侧边设置有通道,所述圆柱体的侧边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内,所述限位架另一端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限位块。
其中,所述培养板座包括的圆柱体为:第一培养板座,所述第一培养板座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一培养板座的第二培养板座,所述第二培养板座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二培养板座的第三培养板座,所述第三培养板座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三培养板座的第四培养板座,所述第四培养板座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四培养板座的第五培养板座。
所述培养板位于所述第二培养板座顶部,并紧贴第二培养板座,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配合,所述培养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的高度;
所述培养孔共有96个,具体为,由所述培养板的圆心向所述培养板的圆边分三圈分布,每圈均匀分布有32个所述培养孔,所述培养孔还均匀分为四组,每组有24个所述培养孔;
四组相邻所述培养孔之间设置有间隔条,所述间隔条为条状突起。
所述第一培养盖位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顶部并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紧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配合,所述第一培养盖的高度小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的高度;
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培养板内圈至外圈相邻斜向排列的三个所述培养孔的垂直投影重合;
所述第一培养盖第一圆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内径与所述培养板的第一通孔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环的高度等于所述培养板顶面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顶面的距离。
所述第二培养盖的所述第二圆盘位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顶部,并紧贴第四培养板座,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五培养板座配合;
所述第五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培养板内圈至外圈纵向排列的三个所述培养孔的垂直投影重合;
所述第五培养板座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凹槽,所述第二圆盘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限位盖,所述限位盖包括:嵌入所述圆柱凹槽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限位顶板,所述限位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且所述限位顶板的下表面贴近所述第二圆盘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培养盖第二圆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第一培养盖的第二通孔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限位环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培养盖顶面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顶面的距离。
所述限位架下方为矩形条状结构,位于通道内,与通道滑动连接;
所述通道内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道的靠近所述第一培养板座轴心的一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架底端连接;
所述限位架中间为竖直的柱体,所述柱体底端连接下方的矩形条状结构,所述限位架顶端连接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培养板的一侧为弧状,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的形状配合;
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培养盖顶部与所述第二培养盖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结构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培养盖的底部;
所述限位圈的第一缺口共有32个,每个凹边均与所述培养孔、所述第一培养盖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
所述第二培养盖的第二缺口共有32个,与所述限位圈的第一缺口垂直投影重合。
所述限位圈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圆柱状的第一旋转突触,所述第一旋转突触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培养盖的高度;
所述第二培养盖的边缘部分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圆柱状的第二旋转突触;
所述培养板的侧面设置有旋转圈,所述旋转圈连接于所述培养板底边的边缘,所述旋转圈的边缘为波浪形。
将培养板、第一培养盖、第二培养盖依次放到培养板座上,使培养板与第三培养板座配合卡紧,第一培养盖与第四培养板座配合卡紧,第二培养盖与第五培养板座配合卡紧,并将限位盖的固定块放置于第五培养板座的圆柱凹槽内,第一限位环底面紧贴培养板顶面,第二限位环底面紧贴第一培养盖的顶面,这时培养板、第一培养盖、第二培养盖不会因误碰而上下活动;拉动限位结构使限位块触碰不到第一培养盖与第二培养盖的位置后,便可以准备滴加试剂或观察细胞;首先将第二培养盖的三个通孔通过旋转把手旋转到可以对齐四组中其中一组的第一小组三个培养孔,再将第二培养盖的三个通孔通过旋转把手旋转到可以对齐培养板的通孔,并且第二培养盖的最外圈的通孔可以对齐第一培养盖的最外圈通孔,调整好两个培养盖的位置,此时两个培养盖的缺口垂直投影重合,然后松开限位结构,使限位结构往培养板方向移动,使限位块触碰到两个培养盖的缺口,与缺口紧贴,此时因为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两个培养盖无法旋转,这时便可以滴加试剂或观察细胞,别的通孔均被遮挡,不会暴露,接下来观察的第二培养盖垂直投影的其他两个通孔,只需要将限位结构拉至初始位置,然后旋转第一培养盖,使第一培养盖的中圈与内圈的通孔对准第二培养盖,然后松开限位结构,并观察或滴加试剂,观察或滴加后,旋转第二培养盖,再旋转第一培养盖,旋转到合适的位置,依次观察或滴加试剂,以此类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大大避免细胞培养的污染,并增强操作方便性。长方形培养板需要不停移动培养板,非常不方便,本方案的培养板设计成圆形,可以使其固定圆心旋转,并且培养板上培养孔均匀分布内中外三圈和四组,避免出现看错培养孔,导致实验失败,四组培养孔之间设计有间隔条,可以清楚直观的看到四组培养孔,也可避免看错培养孔;在做细胞培养过程中,可通过左手拉动限位结构,右手旋转培养板,固定后,使用移液枪向培养孔中加入试验试剂;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时,也可通过左手旋转旋转盘直接观察,避免像方形培养板那样不停移动培养板,导致看错行;培养板座设计成阶梯状,为了方便往培养板座上放置培养板与培养盖,同时,也便于培养板的拆卸,可清洗后反复使用;同时,每个培养盖都设计有三个通孔,在加入试验样品时,可只露出需要添加的小孔,其他孔洞仍被盖着,避免操作中污染;在两个培养盖的底部都设计有限位环,第一限位环压住培养板的顶部,限制培养板上下活动,第二限位环压住第一培养盖的顶部,限制第一培养盖上下活动,第二培养盖的上方设置有限位盖,限位盖与第五培养板座的圆柱凹槽配合卡紧,限位盖的限位顶板限制第二培养盖上下活动,避免因不小心碰到培养板与培养盖而使通孔发生偏移,导致实验失败;第一培养盖与第二培养盖都设置有限位圈,与限位结构配合可以使调整好位置的培养盖不会继续旋转,避免发生偏差;培养盖边缘设置有旋转突触,培养板的边缘也设置有旋转圈,为了方便实验人员旋转培养板与培养盖;也可避免转错结构,导致出现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培养板座与限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培养板座与限位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剖面图;
图5为培养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培养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培养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培养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培养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限位盖的主视图;
图中,1、培养板座;2、第一培养板座;3、第二培养板座;4、第三培养板座;5、第四培养板座;6、第五培养板座;7、培养板;8、培养孔;9、间隔条;10、旋转圈;11、第一通孔;12、第一培养盖;13、第二通孔;14、第三通孔;15、限位圈;16、第一旋转突触;17、第一限位环;18、第二培养盖;19、第四通孔;20、第五通孔;21、第二旋转突触;22、限位盖;23、圆柱凹槽;24、第二限位环;25、通道;26、限位结构;27、限位架;28、限位块;29、固定块;30、限位顶板;31、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包括培养板座1,所述培养板座1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培养孔8,配合所述培养板设置有培养盖;
所述培养板座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的,且位于同一轴心、直径不一的圆柱体;
所述培养板座1上设置有培养板7,所述培养7板为圆柱体结构,中部有圆柱状的第一通孔11,所述培养板7的顶面均匀设置有培养孔8,所述培养孔8为圆柱状凹孔;
所述培养板7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培养盖12,所述第一培养盖12包括:第一圆盘以及与第一圆盘边缘连接的周壁,所述第一圆盘为圆环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圆盘中部有圆形第二通孔13;
所述第一培养盖12的第一圆盘还设置有三个斜向排列的第三通孔14,所述第三通孔14与所述培养孔8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培养盖12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圈15,所述限位圈15位于所述第一培养盖12第一圆盘及周壁的外围,所述限位圈15外边缘设置有若干弧形的第一缺口;
所述第一培养盖1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培养盖18,所述第二培养盖18包括: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中部有圆形的第四通孔19,所述第二圆盘上设置有三个纵向排列的第五通孔20,所述第五通孔20与所述培养孔8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盘的外边缘设置有若干弧形的第二缺口;
所述培养板座1最下方的圆柱体的侧边设置有通道25,所述圆柱体的侧边还设置有限位结构26,所述限位结构26包括:限位架27,所述限位架27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25内,所述限位架27另一端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限位块28。
其中,所述培养板座1包括的圆柱体为:第一培养板座2,所述第一培养板座2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一培养板座2的第一培养板座3,所述第一培养板座3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一培养板座3的第三培养板座4,所述第三培养板座4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三培养板座4的第四培养板座5,所述第四培养板座5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四培养板座5的第五培养板座6。
所述培养板7位于所述第一培养板座3顶部,并紧贴第一培养板座3,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4配合,所述培养板7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4的高度;
所述培养孔8共有96个,具体为,由所述培养板7的圆心向所述培养板7的圆边分三圈分布,每圈均匀分布有32个所述培养孔8,所述培养孔8还均匀分为四组,每组有24个所述培养孔8;
四组相邻所述培养孔8之间设置有间隔条9,所述间隔条9为条状突起。
所述第一培养盖12位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4顶部并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4紧贴,所述第二通孔13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5配合,所述第一培养盖12的高度小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5的高度;
所述第三通孔14的位置与所述培养板7内圈至外圈相邻斜向排列的三个所述培养孔8的垂直投影重合;
所述第一培养盖12第一圆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环17,所述第一限位环17内径与所述培养板的第一通孔11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环17的高度等于所述培养板7顶面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4顶面的距离。
所述第二培养盖18的所述第二圆盘位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5顶部,并紧贴第四培养板座5,所述第四通孔19与所述第五培养板座6配合;
所述第五通孔20的位置与所述培养板内圈至外圈纵向排列的三个所述培养孔8的垂直投影重合;
所述第五培养板座6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凹槽23,所述第二圆盘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限位盖22,所述限位盖22包括:嵌入所述圆柱凹槽23的固定块29,所述固定块29连接有限位顶板30,所述限位顶板3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20的直径,且所述限位顶板30的下表面贴近所述第二圆盘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培养盖18第二圆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环24,所述第二限位环24与所述第一培养盖12的第二通孔13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限位环24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培养盖12顶面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5顶面的距离。
所述限位架27下方为矩形条状结构,位于通道25内,与通道25滑动连接;
所述通道25内设置有拉簧31,所述拉簧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道25的靠近所述第一培养板座2轴心的一端,所述拉簧31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架27底端连接;
所述限位架27中间为竖直的柱体,所述柱体底端连接下方的矩形条状结构,所述限位架27顶端连接所述限位块28,所述限位块28靠近所述培养板7的一侧为弧状,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的形状配合;
所述限位块28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培养盖12顶部与所述第二培养盖18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结构26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培养盖18的底部;
所述限位圈15的第一缺口共有32个,每个凹边均与所述培养孔8、所述第一培养盖12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
所述第二培养盖18的第二缺口共有32个,与所述限位圈15的第一缺口垂直投影重合。
所述限位圈1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圆柱状的第一旋转突触16,所述第一旋转突触16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培养盖12的高度;
所述第二培养盖18的边缘部分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圆柱状的第二旋转突触21;
所述培养板7的侧面设置有旋转圈10,所述旋转圈10连接于所述培养板7底边的边缘,所述旋转圈10的边缘为波浪形。
将培养板7、第一培养盖12、第二培养盖18依次放到培养板座1上,使培养板7与第三培养板座4配合卡紧,第一培养盖12与第四培养板座5配合卡紧,第二培养盖18与第五培养板座6配合卡紧,并将限位盖22的固定块29放置于第五培养板座6的圆柱凹槽23内,第一限位环17底面紧贴培养板7顶面,第二限位环24底面紧贴第一培养盖12的顶面,这时培养板7、第一培养盖12、第二培养盖18不会因误碰而上下活动;拉动限位结构26使限位块28触碰不到第一培养盖12与第二培养盖18的位置后,便可以准备滴加试剂或观察细胞;首先将第二培养盖18的三个通孔通过第二旋转突触21旋转到可以对齐四组中其中一组的第一小组三个培养孔8,再将第二培养盖18的三个通孔通过第一旋转突触16旋转到可以对齐培养板7的通孔,并且第二培养盖18的最外圈的通孔可以对齐第一培养盖12的最外圈通孔,调整好两个培养盖的位置,此时两个培养盖的缺口垂直投影重合,然后松开限位结构26,使限位结构26往培养板7方向移动,使限位块28触碰到两个培养盖的缺口,与缺口紧贴,此时因为限位结构26的限位作用,两个培养盖无法旋转,这时便可以滴加试剂或观察细胞,别的通孔均被遮挡,不会暴露,接下来观察的第二培养盖18垂直投影的其他两个通孔,只需要将限位结构26拉至初始位置,然后旋转第一培养盖12,使第一培养盖12的中圈与内圈的通孔对准第二培养盖18,然后松开限位结构26,并观察或滴加试剂,观察或滴加后,旋转第二培养盖18,再旋转第一培养盖12,旋转到合适的位置,依次观察或滴加试剂,以此类推。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包括培养板座,所述培养板座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培养孔,配合所述培养板设置有培养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板座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的,且位于同一轴心、直径不一的圆柱体;
所述培养板座上设置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为圆柱体结构,中部有圆柱状的第一通孔,所述培养板的顶面均匀设置有培养孔,所述培养孔为圆柱状凹孔;
所述培养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培养盖,所述第一培养盖包括:第一圆盘以及与第一圆盘边缘连接的周壁,所述第一圆盘为圆环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圆盘中部有圆形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培养盖的第一圆盘还设置有三个斜向排列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培养孔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培养盖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第一培养盖第一圆盘及周壁的外围,所述限位圈外边缘设置有若干弧形的第一缺口;
所述第一培养盖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培养盖,所述第二培养盖包括: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中部有圆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圆盘上设置有三个纵向排列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培养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盘的外边缘设置有若干弧形的第二缺口;
所述培养板座最下方的圆柱体的侧边设置有通道,所述圆柱体的侧边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一端位于所述通道内,所述限位架另一端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座包括的圆柱体为:第一培养板座,所述第一培养板座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一培养板座的第二培养板座,所述第二培养板座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二培养板座的第三培养板座,所述第三培养板座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三培养板座的第四培养板座,所述第四培养板座顶部设置有直径小于第四培养板座的第五培养板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位于所述第二培养板座顶部,并紧贴第二培养板座,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配合,所述培养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的高度;
所述培养孔共有96个,具体为,由所述培养板的圆心向所述培养板的圆边分三圈分布,每圈均匀分布有32个所述培养孔,所述培养孔还均匀分为四组,每组有24个所述培养孔;
四组相邻所述培养孔之间设置有间隔条,所述间隔条为条状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盖位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顶部并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紧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配合,所述第一培养盖的高度小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的高度;
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培养板内圈至外圈相邻斜向排列的三个所述培养孔的垂直投影重合;
所述第一培养盖第一圆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内径与所述培养板的第一通孔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环的高度等于所述培养板顶面与所述第三培养板座顶面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盖的所述第二圆盘位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顶部,并紧贴第四培养板座,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五培养板座配合;
所述第五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培养板内圈至外圈纵向排列的三个所述培养孔的垂直投影重合;
所述第五培养板座顶部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凹槽,所述第二圆盘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限位盖,所述限位盖包括:嵌入所述圆柱凹槽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限位顶板,所述限位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且所述限位顶板的下表面贴近所述第二圆盘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培养盖第二圆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第一培养盖的第二通孔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限位环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培养盖顶面与所述第四培养板座顶面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下方为矩形条状结构,位于通道内,与通道滑动连接;
所述通道内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道的靠近所述第一培养板座轴心的一端,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架底端连接;
所述限位架中间为竖直的柱体,所述柱体底端连接下方的矩形条状结构,所述限位架顶端连接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培养板的一侧为弧状,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的形状配合;
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培养盖顶部与所述第二培养盖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结构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培养盖的底部;
所述限位圈的第一缺口共有32个,每个凹边均与所述培养孔、所述第一培养盖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
所述第二培养盖的第二缺口共有32个,与所述限位圈的第一缺口垂直投影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圆柱状的第一旋转突触,所述第一旋转突触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培养盖的高度;
所述第二培养盖的边缘部分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圆柱状的第二旋转突触;
所述培养板的侧面设置有旋转圈,所述旋转圈连接于所述培养板底边的边缘,所述旋转圈的边缘为波浪形。
CN201811186177.XA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Active CN109055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6177.XA CN109055220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6177.XA CN109055220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5220A true CN109055220A (zh) 2018-12-21
CN109055220B CN109055220B (zh) 2021-09-17

Family

ID=6476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6177.XA Active CN109055220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52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4620A (zh) * 2019-11-28 2020-04-07 邳州高新区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医药用菌种培养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0498A1 (en) * 2004-01-30 2005-08-04 Dolley Paula J. Multiwell pla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multiwell plate using a low cytotoxicity photocurable adhesive
US20080194010A1 (en) * 2007-02-13 2008-08-14 3D Biotek, Llc Three Dimensional Cell Culture Construct and Apparatus for its Making
CN103525700A (zh) * 2013-09-12 2014-01-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旋转剪切力和电联合刺激细胞培养装置
CN103710263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江苏吉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细胞培养装置
CN206089706U (zh) * 2016-08-31 2017-04-12 北京中科圆融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单中心多通道细胞培养板
CN206359536U (zh) * 2016-12-16 2017-07-2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细胞培养板
CN209039505U (zh) * 2018-10-12 2019-06-28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0498A1 (en) * 2004-01-30 2005-08-04 Dolley Paula J. Multiwell pla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multiwell plate using a low cytotoxicity photocurable adhesive
US20080194010A1 (en) * 2007-02-13 2008-08-14 3D Biotek, Llc Three Dimensional Cell Culture Construct and Apparatus for its Making
CN103710263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江苏吉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细胞培养装置
CN103525700A (zh) * 2013-09-12 2014-01-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旋转剪切力和电联合刺激细胞培养装置
CN206089706U (zh) * 2016-08-31 2017-04-12 北京中科圆融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单中心多通道细胞培养板
CN206359536U (zh) * 2016-12-16 2017-07-2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细胞培养板
CN209039505U (zh) * 2018-10-12 2019-06-28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SUBASA S. MATSUI ET AL.: "Deformable 96-well cell culture plate compatible with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platforms", 《PLOS ONE》 *
潘慧娟 等: "制片式细胞培养板的制作及其实用性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4620A (zh) * 2019-11-28 2020-04-07 邳州高新区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医药用菌种培养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5220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8051B (zh) 用于培养细胞的结构件
CN209039505U (zh)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CN109055220A (zh) 一种圆形旋转细胞培养板结构
CN209619329U (zh) 一种用于放线菌培养与鉴定的试剂盒
CN107435026A (zh) 一种基于生物医药制备用培养皿
CN207567243U (zh) 一种可密封的三维细胞培养板
DE10011310A1 (de) Vorrichtung zum Züchten von Keimkulturen
CN105886380B (zh) 一种培养皿盒
CN206323922U (zh) 一种玉米幼苗室内液体培养装置
CN103773683A (zh) 分层式细胞培养板
CN104762198A (zh) 液体细胞培养专用接种架
CN103146578B (zh) 转基因细胞培养装置
CN206014877U (zh) 药敏试验纸片法快速贴片装置
CN205856468U (zh) 细胞培养皿
CN204174219U (zh) 一种体外细胞无菌培养装置
CN207727073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皿
CN105950458B (zh) 混合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05676481U (zh) 细胞培养皿
CN211871959U (zh) 一种用于批量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
CN206298577U (zh) 适于培养皿转移专用的支架
CN205590684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皿
CN205556702U (zh) 免疫荧光用的细胞培养器
CN205839031U (zh) 培养板
JP2015165797A (ja) 培養皿収納容器
CN211458382U (zh) 用于植物保护筛选实验的水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