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0874A - 一种救援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援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0874A
CN109050874A CN201811274575.7A CN201811274575A CN109050874A CN 109050874 A CN109050874 A CN 109050874A CN 201811274575 A CN201811274575 A CN 201811274575A CN 109050874 A CN109050874 A CN 109050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rescue
hatch door
fuselage
stre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45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成
肖凤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45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08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0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087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14Windows; Doors; Hatch covers or access panels; Surrounding frame structures; Canopie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pressure sensors, water deflectors, hinges, seals, handles, latches, windscreen wipers
    • B64C1/1407Doors; surrounding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9/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freight; Equipment for facilitating passenger embarkation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援飞机,包括:机身、机翼、控制系统、供电装置;所述机身内部由前到后依次分为驾驶舱、救援舱、货舱;所述驾驶舱、救援舱、货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救援舱两侧各设有一个舱门,所述货舱的两侧也各设有一个舱门;其中所述救援舱两侧舱门的内部设有阶梯,所述救援舱的其中一侧舱门与所述机身铰接处可拆卸连接折叠担架,所述折叠担架包括:担架、折叠板、两个支撑柱;所述担架与所述折叠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折叠板铰接;所述货舱两侧的舱门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旋转控制装置、开启按钮、关闭按钮。本发明中的飞机救治伤员、运送物资方便,且不会出现拥堵现象,救援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救援飞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救援飞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汽车的发展速度日益增进,在面对一些灾情,及重大事故时,人们都是通过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但是在面对紧急灾情时,会由于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利以及交通堵塞等问题,汽车不能够及时的赶到灾情现场,还有可能会延误救援的时间,所以通常会通过飞机对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进行运输,但是飞机的体积较大,在搬运物资,搬运伤员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上下飞机,由于飞机机舱门较小,在上下机舱过程中容易造成拥堵,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研究处一种搬运货物,救治伤员方便,且不会出现拥堵现象的救援飞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迅速救治伤员,便于运输货物的救援飞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救援飞机,包括:机身、机翼、控制系统、供电装置;所述机翼固定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供电装置和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内部,且与所述机身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机身内部由前到后依次分为驾驶舱、救援舱、货舱;所述驾驶舱、救援舱、货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救援舱两侧各设有一个舱门,所述货舱的两侧也各设有一个舱门,所述救援舱两侧舱门和所述货舱两侧的舱门底部均与所述机身铰接,均为旋转向下开启;其中所述救援舱两侧舱门的内部设有供工作人员上下飞机的阶梯,所述救援舱的其中一侧舱门与所述机身铰接处可拆卸连接折叠担架,所述折叠担架包括:担架、折叠板、两个用于支撑所述折叠板的支撑柱;所述担架置于所述折叠板的顶部,且与所述折叠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折叠板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货舱两侧的舱门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旋转控制装置、开启按钮、关闭按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启按钮、关闭按钮相连接,且所述旋转控制装置、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均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旋转控制装置与所述舱门相连接。
针对上述内容,本发明中在救援舱上开设两个舱门,并在一侧舱门处设置折叠担架,需要救助的患者被抬到折叠担架上进而被抬到飞机的救援舱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没有设置折叠担架的一侧舱门处上下行走,两个舱门的使用被清晰的分开,可以提高救援效率,避免拥堵现象的发生。在货舱的舱门处设置传送带,可以直接那个将货物运输到地面,节省了人工搬运的过程,省时省力,将救援舱和货舱分割清楚,避免机舱内人员过多造成混乱。
优选的,所述担架的底部设置滚轮,所述折叠板的顶部设置凹槽,所述担架与所述折叠板的顶部滑动连接。将伤员抬到折叠担架上,通过向救助舱内拉动担架,进而将伤员被运输到机舱内,使得伤员的运送过程省时省力,当伤员到达救助舱内,将伤员抬下,然后将担架恢复到原来位置,继续运送伤员。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凹槽靠近开口端的两个内壁上个设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担架底部靠近所述机身的滚轮为第一滚轮,远离所述机身的滚轮为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滚轮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的距离。这样设计使得在运送伤员时,担架大部分可以进入到救助舱内,且保证担架不至于脱离折叠板,使伤员的救助过程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地面接触端设有吸盘。吸盘可以使支撑杆与地面固定的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担架靠近所述机身的一端设置把手。
优选的,所述机身与所述舱门之间还连接伸缩杆。可以更方便的将机舱打开、关闭。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伸缩控制装置,所述伸缩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启按钮、关闭按钮、供电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控制装置还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接。通过按动开启按钮、关闭按钮使伸缩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杆的伸缩,并配合机舱门的转动,使得舱门可以更好的实现开闭。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内设有齿轮、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相连接,并带动齿轮的转动,所述电机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正反转控制装置、正转按钮、反转按钮,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与所述正转按钮、反转按钮相连接,且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正转按钮、反转按钮均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正反转控制装置会控制电机的正向或反向转动,进而会带动齿轮的转动,实现传送带的正向和反向转动,既方便将救援物资从飞机中搬出,也方便将救援物质运输到飞机的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救援舱内设有两个舱门,其中一个舱门处设置折叠担架,用于救援伤员,另一个舱门处仅供人员上下飞机,两个舱门的功能被区分开,可以提高救援效率,避免拥堵现象的发生。
(2)本发明中货舱上也设置两个舱门,两个舱门处设有传送带,传送带可以正转从货舱内向下运送救灾物资,也可以反转将救灾物资运送到货舱内,方便对物资的运送,减少劳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飞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飞机的侧视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折叠担架的侧视图。
图4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折叠板的俯视图。
图6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
1-机身;
11-舱门;
111-伸缩杆;
2-机翼;
3-折叠担架;
31-担架;
311-滚轮;
3111-第一滚轮;3112-第二滚轮;
312-把手;
32-折叠板;
321-凹槽;322-凸块;
33-支撑柱;
331吸盘;
4-阶梯;5-传动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救援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控制系统、供电装置;机翼2固定于机身1的两侧,供电装置和控制系统设置于机身1的内部,且与机身1相连接,控制系统与供电装置电连接;机身1内部由前到后依次分为驾驶舱、救援舱、货舱;驾驶舱、救援舱、货舱之间相互连通,救援舱两侧各设有一个舱门11,货舱的两侧也各设有一个舱门11,救援舱两侧舱门和货舱两侧的舱门11底部均与机身1铰接,均为旋转向下开启;其中救援舱两侧舱门11的内部设有供工作人员上下飞机的阶梯4,救援舱的其中一侧舱门11与机身1铰接处可拆卸连接折叠担架3,折叠担架3包括:担架31、折叠板32、两个用于支撑折叠板的支撑柱33;担架31置于折叠板32的顶部,且与折叠板32滑动连接,支撑柱33与折叠板32远离机身1的一端相铰接;货舱两侧的舱门11内部设置有传送带5,传送带5与供电装置电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旋转控制装置、开启按钮、关闭按钮;旋转控制装置与开启按钮、关闭按钮相连接,且旋转控制装置、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均与供电装置电连接,旋转控制装置与舱门11相连接。
针对上述内容,本发明中舱门11与机身1底部铰接,旋转控制装置会控制舱门11向下旋转或向上旋转实现舱门11的开闭,开启按钮和关闭按钮会控制旋转控制装置的运动。开启按钮和关闭按钮置于舱门11的一侧,每个舱门11处均设置开启按钮和关闭按钮。折叠担架3与机身1是可拆卸连接的,在进行救援时,将折叠担架3放在舱门11位置,当救援结束时,将折叠担架3拆卸然后折叠放好,方便救援工作的进行,折叠担架3进行折叠后可以节省空间,方便存放。
如图3-5所示,本发明中担架31的底部设置滚轮311,折叠板32的顶部设置凹槽321,担架31与折叠板32的顶部滑动连接;担架31底部靠近机身1的滚轮311为第一滚轮3111,远离机身1的滚轮311为第二滚轮3112;凹槽32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凹槽321靠近开口端的两个内壁上个设有一个凸块322;第一滚轮3111的宽度小于两个凸块322之间的距离,第二滚轮3112的宽度大于两个凸块322之间的距离。担架31底部的滚轮311的大小不一致,可以方便担架31在运送伤员时,担架31大部分会进入到救援舱内,且不会完全脱离折叠板32,这样设置既方便对伤员的运送,也方便担架31来回滑动使用。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支撑杆33与地面接触端设有吸盘331,担架31靠近机身1的一端设置把手312。此吸盘331可以使得支撑杆33的底部与地面吸附牢固,由于支撑杆33与折叠板32之间铰接,增加吸盘331可以防止支撑杆33与地面的滑动,使得运送伤员的过程更加的安全、牢固。折叠担架3在使用中折叠板32与地面平行,方便将伤员推入到救援舱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机身1与舱门11之间还连接伸缩杆111,控制系统还包括伸缩控制装置,伸缩控制装置与开启按钮、关闭按钮、供电装置相连接,伸缩控制装置还与伸缩杆111相连接。通过伸缩杆111的伸缩运动可以更好的实现舱门11的开启和关闭,开启按钮控制伸缩杆111的伸展动手,关闭按钮控制伸缩杆111的收缩运动,按动开启按钮和关闭按钮,可以同时控制旋转控制装置和伸缩控制装置,使两个装置可以共同作用开启和关闭舱门11,使舱门11开启和关闭的准确性更高。
进一步地,传送带5内设有齿轮、电机,电机与齿轮相连接,并带动齿轮的转动,电机与供电装置电连接。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传送带5的两端设置齿轮轴,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传送带5的运动。传送带5固定于舱门11的内部,传送带5会随舱门11同时转动,为了方便运输,可以将舱门11的一侧搭在运输物资车的车厢位置,运送的物资可以之间进入到车厢内,更便于对物资的运输。本发明中传送带5的内部结构与现有的传送带相同。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正反转控制装置、正转按钮、反转按钮,正反转控制装置与正转按钮、反转按钮相连接,且正反转控制装置、正转按钮、反转按钮均与供电装置电连接,正反转控制装置与电机相连接。正转按钮、反转按钮位于货舱舱门11的一侧,两个传送带5的控制按钮是相对独立的。正转按钮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按钮控制电机的反转,电机的正反转可以控制传送带5的正反转,进而实现将物资装入货舱或将物资从货舱中被运出。
使用原理:
救助伤员:按动救援舱内的开启按钮旋转控制装置会驱动舱门11转动,同时伸缩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杆111做伸展运动,此时救援舱内的两个舱门11开启,然后将折叠担架3展开,置于其中一个救援舱的舱门11处,在救助伤员时,上下飞机的工作人员从没有设置折叠担架3的舱门11处上下;而需要被救助的伤员被抬到折叠担架3上,通过拉动担架31上的把手312,可以轻松的将担架31移动到救援舱的内部,将需要救助的伤员从担架31上抬下,然后将担架31再次滑动到折叠板32的顶部,继续救助伤员。当救助伤员完成后,按动救援舱内的关闭按钮,控制装置会驱动舱门11转动,同时伸缩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杆111做收缩运动,此时救援舱内的两个舱门11关闭。
装卸救援物资:按动货舱内的开启按钮,控制装置会驱动舱门11转动,同时伸缩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杆111做伸展运动,此时救援舱内的两个舱门11开启,货舱的舱门11内部设置传送带5,当需要向飞机内装入救援物资时,按动反转按钮,正反转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反转带动齿轮反转,进而带动传送带5的反转,将物资放到传送带5上,传送带5会带动物资进入到货舱内,将物资运送到飞机的内部;当需要将飞机上的物资搬运出来时,按动正转按钮,正反转控制装置控制电机正转带动齿轮正转,进而带动传送带5的正转,将物资放到传送带5上,传送带5会带动物资从飞机上运送到地面,为了更便于将从飞机上运输下来的物资进行搬运,可以将货舱的舱门11搭在运载车辆的货厢处,从传送带5运输下来的物资可以很方便的被收集,然后在发放到需要的地方,当物资发放完毕后,按动货舱内的关闭按钮,控制装置会驱动舱门11转动,同时伸缩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杆111做收缩运动,此时货舱内的两个舱门11关闭。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机翼(2)、控制系统、供电装置;所述机翼(2)固定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所述供电装置和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内部,且与所述机身(1)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所述机身(1)内部由前到后依次分为驾驶舱、救援舱、货舱;所述驾驶舱、救援舱、货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救援舱两侧各设有一个舱门(11),所述货舱的两侧也各设有一个舱门(11),所述救援舱两侧舱门(11)和所述货舱两侧的舱门(11)底部均与所述机身(1)铰接,均为旋转向下开启;
其中所述救援舱两侧舱门(11)的内部设有供工作人员上下飞机的阶梯(4),所述救援舱的其中一侧舱门(11)与所述机身(1)铰接处可拆卸连接折叠担架(3),所述折叠担架(3)包括:担架(31)、折叠板(32)、两个用于支撑所述折叠板的支撑柱(33);所述担架(31)置于所述折叠板(32)的顶部,且与所述折叠板(3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33)与所述折叠板(32)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端相铰接;
所述货舱两侧的舱门(11)内部设置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旋转控制装置、开启按钮、关闭按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启按钮、关闭按钮相连接,且所述旋转控制装置、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均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旋转控制装置与所述舱门(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31)的底部设置滚轮(311),所述折叠板(32)的顶部设置凹槽(321),所述担架(31)与所述折叠板(32)的顶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2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凹槽(321)靠近开口端的两个内壁上个设有凸块(322)。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31)底部靠近所述机身(1)的滚轮(311)为第一滚轮(3111),远离所述机身(1)的滚轮(311)为第二滚轮(3112),所述第一滚轮(3111)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凸块(32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滚轮(3112)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凸块(322)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3)与地面接触端设有吸盘(331).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31)靠近所述机身(31)的一端设置把手(312)。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与所述舱门(11)之间还连接伸缩杆(111)。
7.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伸缩控制装置,所述伸缩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启按钮、关闭按钮、供电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控制装置还与所述伸缩杆(11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内设有齿轮、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相连接,并带动齿轮的转动,所述电机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救援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正反转控制装置、正转按钮、反转按钮,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与所述正转按钮、反转按钮相连接,且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正转按钮、反转按钮均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CN201811274575.7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救援飞机 Withdrawn CN109050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4575.7A CN109050874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救援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4575.7A CN109050874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救援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0874A true CN109050874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767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4575.7A Withdrawn CN109050874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救援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08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1073A (zh) * 2021-01-20 2021-06-04 王欢 一种战场救护遥控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1073A (zh) * 2021-01-20 2021-06-04 王欢 一种战场救护遥控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8911B (zh) 一种无人机用的收容箱
CN105539546B (zh) 一种可折叠式多级升降货运车
CN211684544U (zh) 水、陆、空三栖的可变翼飞行器
CN107499438B (zh) 智能旅行箱
CN110303719B (zh) 一种纸箱成型机
CN109050874A (zh) 一种救援飞机
CN211592988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运输机快速升降系统
US8641359B2 (en) Scooter with an integral lifting and loading system
CN202848985U (zh) 支臂式四驱液压电动叉车
CN110203576A (zh) 一种医用废弃物自动分类装置
CN215205373U (zh) 一种货物运输无人机
CN101890996A (zh) 电动箱式折叠自行车
CN111056033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运输机快速升降系统
CN10573130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助力拖车
CN205554008U (zh) 散装物资装卸输送装置
CN114903700B (zh) 一种能快速进行担架装卸的高机动型野战急救车
CN211560710U (zh) 一种一体化多功能急救包
CN207023549U (zh) 一种可载人的动力踏板行李箱
CN106806069A (zh) 一种车载轮椅收纳自控系统
CN111588155B (zh) 一种体积可变的多功能行李箱
CN214267978U (zh) 一种用于救灾的无人机货物吊装装置
CN220374549U (zh) 一种折叠式搬运车
CN209156950U (zh) 一种剪板机的落料机构
CN2463314Y (zh) 空港货物摆渡升降车
CN213370417U (zh) 一种行李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