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6780A -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6780A
CN109026780A CN201810954088.9A CN201810954088A CN109026780A CN 109026780 A CN109026780 A CN 109026780A CN 201810954088 A CN201810954088 A CN 201810954088A CN 109026780 A CN109026780 A CN 109026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normally opened
circuit
opened contact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40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26780B (zh
Inventor
江冰
周名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09540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6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6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6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26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6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1Testing thereof; Determination or simul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Stall or surge detection, e.g. condition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8Stop safety or alarm devices, e.g. stop-and-go control; Disposition of check-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02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06Electric actuation of the alarm, e.g. using a thermally-operated swit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包括接入直流电的排风信号触发电路、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排风开关控制电路、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执行电路、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和消防风机联动电路;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和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均连接开关执行电路,开关执行电路连接电动阀的执行机构;接入交流电的风机启动电路、排风反馈电路和消防反馈电路,风机启动电路包括开关线路、接触器KM的线圈和接触器KM的主触点,开关线路连接接触器KM的线圈,接触器KM的主触点串接在两用风机的配电回路中;采用该两用风机控制装置,整合并完善了电动阀和两用风机的联动关系,而且可将平时排风的控制线路和消防时排烟的控制线路整合,使控制有效、管理清晰。

Description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风机是一种用于排送气体的机械设备,可安装在建筑物内。可用于平时排风以及消防时排烟的风机为两用风机,一般可由多个不同的管理方对两用风机进行启停控制,比如建筑物业管理室、消防控制室。
传统技术中,为实现不同管理方对两用风机的启停控制,常用的管理方式是各管理方均通过独立的控制系统对两用风机进行控制。比如,建筑物业管理室采用物业管理系统,消防控制室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两用风机用于平时排风时,由建筑物业管理室通过物业管理系统的控制回路来控制两用风机的启停,两用风机用于消防排烟时,由消防控制室的控制回路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送信号以控制两用风机的启停。然而,这种多方单独管理的方式容易出现重复启动两用风机的情况,控制功能混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综合多方管控、能够使管控更清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一种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包括:
接入直流电的排风信号触发电路、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排风开关控制电路、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执行电路、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和消防风机联动电路;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和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均连接所述开关执行电路,所述开关执行电路连接电动阀的执行机构;
接入交流电的风机启动电路、排风反馈电路和消防反馈电路,所述风机启动电路包括开关线路、接触器KM的线圈和所述接触器KM的主触点,所述开关线路连接所述接触器KM的线圈且接入所述交流电,所述接触器KM的主触点串接在两用风机的配电回路中;
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排风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排风启动信号时导通,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所述排风反馈电路不导通时导通,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所述消防启动信号且所述排风反馈电路导通时不导通;所述开关执行电路在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导通或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导通时,控制所述电动阀的执行机构启动电动阀至所述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
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在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导通且所述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时导通,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在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导通且所述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时导通;所述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在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以及在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所述接触器KM的主触点在所述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时闭合;
所述排风反馈电路在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且所述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导通时导通,反馈排风状态信号至所述物业管理系统,所述消防反馈电路在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导通且所述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导通时导通,或在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所述消防启动信号且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上述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在排风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排风启动信号时,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导通、开关执行电路导通,从而启动电动阀,电动阀开启到位后,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导通使得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闭合从而启动两用风机,排风反馈电路反馈排风状态信号至物业管理系统;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排风风机联动电路不导通时,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导通、开关执行电路导通,从而启动电动阀,电动阀开启到位后,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导通、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导通使得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闭合从而启动两用风机,消防反馈电路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导通、消防信号触发电路导通、消防开关控制电路不导通、消防风机联动电路不导通,接收消防启动信号后不需进行电动阀开阀、两用风机开机进程,直接通过消防反馈电路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此,将平时排风的控制线路和消防时排烟的控制线路整合,合理设置控制线路,可避免由多个管理方引起的控制混乱,不会出现重复启动两用风机的情况,使控制有效、管理清晰。此外,采用电动阀开启后联动启动两用风机的控制方式,整合并完善了电动阀和两用风机的联动关系,可避免单独增加电动阀的控制线路,而且在理顺联动关系的同时可以减小电动阀启动的阻力、降低电动阀的动作扭矩,可提高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两用风机控制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两用风机控制装置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两用风机控制装置的直流电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接线电路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两用风机控制装置的交流电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控制箱的外部和主要回路部分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两用风机控制装置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的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能用于排风和排烟的两用风机进行控制;参考图1和图2,该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包括:接入直流电的排风信号触发电路110、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开关执行电路150、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和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以及包括接入交流电的风机启动电路210、排风反馈电路220和消防反馈电路230。其中,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和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均连接开关执行电路150,开关执行电路150连接电动阀的执行机构(图未示);风机启动电路210包括开关线路、接触器KM的线圈和接触器KM的主触点,开关线路连接接触器KM的线圈且接入交流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串接在两用风机的配电回路(图未示)中。其中,电动阀是两用风机的风管上安装的电动阀,例如可以是设备房风井上的出口风管上安装的电动阀;电动阀的执行机构是驱动电动阀的行程开关至全开或全关的位置的机构。两用风机的配电回路是给两用风机工作供电的回路,若配电回路导通,则两用风机启动,若配电回路不导通,则两用风机不工作。
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在排风信号触发电路110接收到排风启动信号时导通,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排风反馈电路220不导通时导通,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排风反馈电路220导通时不导通;开关执行电路150在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导通或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导通时,控制电动阀的执行机构启动电动阀至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
其中,排风启动信号和消防启动信号可以由管理方的控制系统发送。排风启动信号可以包括物业管理系统中BA(Building Automation楼宇自控)控制器发送的启动信号和CO(一氧化碳)探测器发送的触发信号。具体地,排风信号触发电路110在接收到排风启动信号时导通,控制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导通,从而开关执行电路150导通,控制电动阀启动;即,通过排风启动信号可以触发电动阀启动。例如,工作人员需要可通过操作BA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CO探测器在探测到一氧化碳浓度高于设定值时发送触发信号;排风信号触发电路110在BA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或CO探测器发送触发信号时导通。具体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在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时导通;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导通且排风反馈电路220不导通时导通,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导通且排风反馈电路220导通时不导通。
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在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导通且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时导通,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在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导通且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时导通;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在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时导通,以及在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时导通;接触器KM的线圈在开关线路导通时通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在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时闭合。从而,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则可使两用风机的配电回路导通从而启动两用风机。
具体地,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的导通可由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的导通触发,也可由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的导通触发;而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的导通需要满足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导通且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的导通需要满足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导通且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因此,无论是由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的导通触发两用风机启动,还是由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的导通触发两用风机启动,均是在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的状态下,而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表示电动阀已完全启动,即,两用风机启动前是先开启电动阀,可以减小电动阀的动作阻力。
排风反馈电路220在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且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时导通,反馈排风状态信号至物业管理系统(图未示)。即,排风反馈电路220导通即可反馈排风状态信号至物业管理系统,从而物业管理系统可以获知两用风机启动的信息。具体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且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的状态由排风启动信号触发,此时电动阀全开且两用风机启动,因此排风反馈电路220的导通由排风启动信号触发;排风反馈电路220导通时,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不会导通,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不导通,从而不会因消防启动信号而启动电动阀和两用风机。若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和风机启动电路210中至少有一个未导通,表示没有排风启动信号触发电动阀启动和两用风机启动,此时排风反馈电路220不导通;在此状态下,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时导通,开关执行电路150导通、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进而风机启动电路210导通,表示消防启动信号可触发启动电动阀和两用风机。
消防反馈电路230在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且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时导通,或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时导通,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未示)。即,消防反馈电路230导通即可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从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获知两用风机启动的信息。具体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且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的状态,由在排风反馈电路220未导通时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触发;即,没有排风启动信号触发启动电动阀和两用风机启动时,通过消防启动信号触发启动电动阀和两用风机,可以使消防反馈电路230导通、反馈消防状态信号。具体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的状态,表示在由排风启动信号触发电动阀和两用风机启动的基础上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此时由于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电动阀已启动且两用风机启动,因此虽然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但是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不会导通、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不会导通,因此不会再次执行启动电动阀和两用风机的动作,直接使消防反馈电路230导通、反馈消防状态信号,避免在排风时因消防启动信号而造成控制混乱。
以下分三种情况对上述两用风机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1、用于平时排风时,两用风机由排风启动信号控制启动。例如,以排风启动信号包括BA控制器发送的启动信号和CO探测器发送的触发信号为例,收到来自BA控制器的启动信号或CO探测器的触发信号后,排风信号触发电路110导通、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导通、开关执行电路150导通,从而启动电动阀;电动阀开启到位后,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从而启动两用风机,排风反馈电路220反馈排风状态信号至物业管理系统。
2、用于排烟时,两用风机可由消防控制室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启动信号控制启动。收到来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启动信号后,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导通、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导通、开关执行电路150导通,从而启动电动阀;电动阀开启到位后,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从而启动两用风机,消防反馈电路230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从而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3、平时排风使两用风机已启动运行、需要消防排烟时,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导通、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不导通、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不导通,接收消防启动信号后不需进行电动阀开阀、两用风机开机进程,直接通过消防反馈电路230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上述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在排风信号触发电路110接收到排风启动信号时,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导通、开关执行电路150导通,从而启动电动阀,电动阀开启到位后,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使得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闭合从而启动两用风机,排风反馈电路220反馈排风状态信号至物业管理系统;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不导通时,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导通、开关执行电路150导通,从而启动电动阀,电动阀开启到位后,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使得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闭合从而启动两用风机,消防反馈电路230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时,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导通、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不导通、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不导通,接收消防启动信号后不需进行电动阀开阀、两用风机开机进程,直接通过消防反馈电路230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此,将平时排风的控制线路和消防时排烟的控制线路整合,合理设置控制线路,可避免由多个管理方引起的控制混乱,不会出现重复启动两用风机的情况,使控制有效、管理清晰。此外,采用电动阀开启后联动启动两用风机的控制方式,整合并完善了电动阀和两用风机的联动关系,可避免单独增加电动阀的控制线路,而且在理顺联动关系的同时可以减小电动阀启动的阻力、降低电动阀的动作扭矩,可提高系统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排风信号触发电路110包括串联的排风启动信号接口和继电器K13的线圈,串联后排风启动信号接口连接直流电的正极,继电器K13的线圈连接直流电的负极。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的线路④以及线路④和⑤之间的线路,排风启动信号接口包括接口KB和接口KC,接口KB和接口KC并联后一端连接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13的线圈。其中,接口KB可以通过信号线连接BA控制器,BA控制器输出启动信号时,对应的信号线通电,接口KB相当于闭合,从而继电器K13的线圈通电。接口KC可以通过信号线连接CO探测器,CO探测器输出触发信号时,对应的信号线通电,接口KC相当于闭合,从而继电器K13的线圈通电、排风信号触发电路110导通。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排风启动信号接口还可以为一个单独的接口,或者包括其他数量的多个并联的接口。
本实施例中,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包括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执行电路150包括继电器KF的线圈、继电器KF的常开触点(参见图4)、继电器KF的常闭触点(参见图4)、全开信号接口FK1和继电器K16的线圈。如图3中线路⑦所示,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F的线圈一端,继电器KF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直流电的负极。继电器KF的常开触点串接于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开启线路中,继电器KF的常闭触点串接于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关闭线路中。如图3中线路⑨所示,全开信号接口FK1与继电器K16的线圈串联,串联后全开信号接口连接直流电的正极,继电器K16的线圈连接直流电的负极,且全开信号接口FK1还通过信号线连接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如图4)。
具体地,当继电器K13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从而排风开关控制电路130导通、继电器KF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F的线圈通电,则继电器KF的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KF的常闭触点断开,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开启线路接通、关闭线路断开,从而电动阀开启。当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时,全开信号接口FK1连接的信号线通电,从而继电器K16的线圈通电。
本实施例中,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包括依次串联的继电器K13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6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8的线圈,串联后继电器K13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直流电的正极,继电器K18的线圈连接直流电的负极。如图3中线路所示,具体地,若继电器K13的线圈通电且继电器K16的线圈通电,则继电器K13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6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此时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继电器K18的线圈通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还包括继电器K16的附加常开触点,继电器K16的附加常开触点串接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动阀开启反馈回路中。电动阀开启反馈回路可以连接至消防控制室,当继电器K16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16的附加常开触点闭合,此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动阀开启反馈回路导通,从而消防控制室内可以获知电动阀启动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防启动信号包括由消防控制室发送的手动控制盘启动信号。手动控制盘上设置启动按钮用来启动两用风机、设置停止按钮用来停止两用风机。手动控制盘启动信号是手动控制盘的启动按钮被按压时发送的信号;例如,当用户有消防排烟需求时,可以在消防控制室内操作手动控制盘的启动按钮,则发送手动控制盘启动信号。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包括串联的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控制接口和继电器K12的线圈,串联后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控制接口连接直流电的正极,继电器K12的线圈连接直流电的负极。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线路②所示,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控制接口为接口SF2,接口SF2可以通过信号线连接消防控制室内手动控制盘的启动按钮的线路,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被按压时,对应的信号线通电,接口SF2相当于闭合。
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包括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的一端,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F的线圈与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公共端。如图3中线路⑥所示,具体地,当继电器K12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
本实施例中,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包括继电器K12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6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3的第二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7的线圈。继电器K12的第二常开触点一端连接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16的第二常开触点一端,继电器K16的第二常开触点另一端依次通过继电器K23的第二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7的线圈连接直流电的负极。具体地,当继电器K12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16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23的第二常闭触点闭合时,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开关线路包括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继电器K21的线圈、继电器K21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21的第二常闭触点。继电器K21的第一常闭触点串接于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开启线路中(如图4所示),继电器K21的第二常闭触点串接于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关闭线路中(如图4所示)。如图5中线路⑥,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的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一端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的线圈的一端;接触器KM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如图5中线路⑧,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与继电器K21的线圈串联,且串联后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继电器K21的线圈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
具体地,当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时,即继电器K18的线圈通电,控制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从而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闭合,配电回路导通,两用风机启动。在排风反馈电路220不导通的状态下,当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触发电动阀启动至全开,继电器K12的线圈通电、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此时,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均闭合,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闭合,配电回路导通,两用风机启动。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时,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继电器K21的线圈通电,控制继电器K21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21的第二常闭触点断开,从而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开启线路和关闭线路(正、反转电源)均不接通,电动阀不会动作改变状态。
本实施例中,排风反馈电路220包括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1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3的线圈、继电器K23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3的第三常闭触点。其中,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1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3的线圈依次串联,且串联后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继电器K23的线圈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继电器K23的第一常开触点串接于物业管理系统的风机启动反馈回路中,继电器K23的第三常闭触点串接于物业管理系统的风机停止反馈回路中。
具体地,如图5中线路⑦所示,当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因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的导通而导通,即继电器K18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21的线圈通电,则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和继电器K21的第一常开触点均闭合,此时排风反馈电路220导通、继电器K23的线圈通电;从而继电器K23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物业管理系统的风机启动反馈回路导通,同时继电器K23的第三常闭触点断开、物业管理系统的风机停止反馈回路断开,物业管理系统获知两用风机启动的信息。当排风反馈电路220不导通时,继电器K23的线圈不通电,从而继电器K23的第一常开触点断开、物业管理系统的风机启动反馈回路断开,同时继电器K23的第三常闭触点闭合、物业管理系统的风机停止反馈回路导通,物业管理系统获知两用风机停止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还包括继电器K12的附加常开触点,继电器K12的附加常开触点并联于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控制接口的两端。当继电器K12的线圈通电,则继电器K12的附加常开触点闭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两用风机控制装置还包括接入直流电的手动停止电路,手动停止电路包括串联的手动控制盘停止按钮控制接口和继电器K14的线圈,串联后手动控制盘停止按钮控制接口连接直流电的正极,继电器K14的线圈连接直流电的负极。当用户按压手动控制盘的停止按钮时,手动控制盘停止按钮控制接口接收到手动控制盘停止信号。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线路③所示,手动控制盘停止按钮控制接口为接口SF3,接口SF3可以通过信号线连接消防控制室内手动控制盘的停止按钮的线路,手动控制盘的停止按钮被按压时,对应的信号线通电,接口SF3相当于闭合。
具体地,手动停止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14的常开触点,继电器K14的常开触点并联于手动控制盘停止按钮控制接口的两端。当继电器K14的线圈通电,则继电器K14的常开触点闭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开关执行电路150还包括全关信号接口FK1′和继电器K10的线圈。如图3中线路⑨和线路⑩之间的线路,全关信号接口FK1′和继电器K10的线圈串联,串联后全关信号接口FK1′连接直流电的正极,继电器K10的线圈连接直流电的负极。本实施例中,手动停止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10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2的常闭触点,手动控制盘停止按钮控制接口SF3依次经过继电器K12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0的常闭触点连接继电器K14的线圈。具体地,当电动阀启动至全关的位置时,继电器K10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10的常闭触点断开,从而手动停止电路断开。当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控制接口接收到手动控制盘启动信号、继电器K12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12的常闭触点断开,从而手动停止电路断开。如此,在电动阀达到全关或者手动控制盘的启动按钮被按压时,手动停止电路都不会导通,避免控制混乱。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中线路②,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还包括继电器K16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4的第一常闭触点,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控制接口依次通过继电器K14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6的常闭触点连接继电器K12的线圈。具体地,当电动阀启动至全开的位置、继电器K16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16的常闭触点断开,从而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断开。当手动控制盘停止按钮控制接口接收到手动控制盘停止信号、继电器K14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14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从而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断开。如此,在电动阀达到全开或者手动控制盘的停止按钮被按压时,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不会导通,避免出现再次执行电动阀启动的动作而引起控制混乱。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还包括继电器K14的第二常闭触点,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通过继电器K14的第二常闭触点连接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当手动控制盘的停止按钮被按压时,继电器K14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14的第二常闭触点断开,从而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断开,可以控制继电器KF的线圈断电,从而继电器KF的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KF的常开触点断开,使电动阀的执行开关的关闭线路导通,控制电动阀关闭至全关的位置。如此,可通过操作手动控制盘控制电动阀的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5,消防反馈电路230包括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2的线圈、继电器K22的常闭触点(图5中未示)和继电器K22的常开触点(图5中未示)。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一端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2的一端。如图5中线路⑤所示,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串联,且串联后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继电器K22的一端。继电器K22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继电器K22的常开触点串接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风机启动反馈回路中,继电器K22的常闭触点串接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风机停止反馈回路中。
具体地,当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且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时,继电器K17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21的线圈通电,从而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图5中线路⑤导通,继电器K22通电,从而使继电器K22的常开触点闭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风机启动反馈回路导通,使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反馈两用风机启动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当排风反馈电路220导通、继电器K23的线圈通电时,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不导通、继电器K17的线圈不通电、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断开、图5中线路⑤断开,同时,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导通、继电器K12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闭合,从而继电器K22通电。如此,可以保证在消防启动信号触发启动电动阀和两用风机时,可以使消防反馈电路230导通、反馈消防状态信号,在排风启动信号触发启动电动阀和两用风机后、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时,也可以使消防反馈电路230导通、反馈消防状态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防启动信号还包括由消防控制室先后发送的开阀信号和风机联动信号。其中,开阀信号用于指示启动电动阀,风机联动信号用于指示启动两用风机。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在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接收到开阀信号且排风反馈电路220不导通时导通,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在排风风机联动电路160导通时导通,在接收到风机联动信号且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时导通,以及在继电器K12的线圈通电且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导通时导通。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中线路①,消防信号触发电路120还包括继电器KX1的线圈、继电器KX1的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1的线圈(图3中未示)。继电器KX1的线圈串接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开阀信号输入回路中,继电器KX1的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1的线圈串联,串联后继电器KX1的常开触点连接直流电的正极,继电器K11的线圈连接直流电的负极。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开阀信号输入回路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布设的在消防控制室发送指示电动阀启动指令时导通的回路。当开阀信号输入回路导通,继电器KX1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X1的常开触点闭合,使图3中线路①导通,从而继电器K11通电。
本实施例中,消防开关控制电路140还包括继电器K11的第一常开触点;如图3中线路⑤,继电器K11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与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公共端。具体地,当继电器K11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11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
本实施例中,消防风机联动电路170还包括继电器K11的第二常开触点;如图3中线路⑩所示,继电器K11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16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12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公共端。具体地,当继电器K11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11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风机启动电路210还包括继电器KX2的线圈(图5中未示),开关线路还包括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X2的线圈串接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风机联动信号输入回路中,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的公共端。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风机联动信号输入回路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布设的在消防控制室发送指示两用风机启动的指令时导通的回路。具体地,当风机联动信号输入回路导通,继电器KX2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均闭合时,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闭合,配电回路导通,从而启动两用风机。
本实施例中,消防反馈电路230还包括继电器KX2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1的第三常开触点。如图5中线路④,继电器KX2的第二常开触点一端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的公共端。继电器K11的第三常开触点一端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的公共端。具体地,当排风反馈电路220导通、继电器K23的线圈通电时,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此时若继电器KX2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或继电器K11的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则继电器K22的线圈通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两用风机控制装置还包括防火阀联锁电路。请继续参考图3,防火阀联锁电路包括防火阀熔断信号接口FK2、继电器K19的线圈、继电器K19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9的第二常闭触点。其中,防火阀熔断信号接口FK2可以通过信号线引入防火阀熔断信号,防火阀熔断信号是指示防火阀熔断的信号,其中,防火阀是安装在两用风机的风管上的阀。如图3中线路防火阀熔断信号接口FK2与继电器K19串联,且串联后防火阀熔断信号FK2连接直流电的正极,继电器K19连接直流电的负极。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通过继电器K19的第一常闭触点连接继电器KF;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X2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1的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通过继电器K19的第二常闭触点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
具体地,当防火阀因高温而熔断,则防火阀熔断信号接口FK2断开,继电器K19的线圈失电,继电器K19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9的第二常闭触点断开,从而继电器KF的线圈失电,停止电动阀,接触器KM的线圈失电,接触器KM的主触点断开、配电回路断开,从而停止两用风机;如此,可以联锁关闭两用风机。例如,防火阀在280℃熔断,联锁关闭两用风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两用风机控制装置还包括就地启动电路。参考图5,就地启动电路包括手动停止按钮SS1、手动启动按钮SF1、继电器K24的线圈、继电器K24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4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4的第三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6的第三常开触点。如图5中线路①所示,手动停止按钮SS1、手动启动按钮SF1和继电器K24依次串联,且串联后手动停止按钮SS1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继电器K24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继电器K24的第一常开触点并联于手动启动按钮SF1的两端。如图3中线路⑧所示,继电器K24的第二常开触点一端连接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于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连接继电器KF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如图5中线路②,继电器K16的第三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4的第三常开触点串联,且串联后继电器K16的第三常开触点连接手动启动按钮SF1和手动停止按钮SS1的公共端,继电器K24的第三常开触点连接接触器KM与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公共端。
紧急状态下两用风机未启动时,一般需要人工就地手动启动两用风机。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手动启动按钮SF1使其闭合,从而图5中线路①导通,继电器K24通电,继电器K24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4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4的第三常开触点闭合;此时,图3中线路⑧导通,继电器KF的线圈通电从而启动电动阀,电动阀启动至全开后,图5中线路②导通,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从而两用风机启动。如此,可实现就地手动启动电动阀和两用风机,操作便利。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两用风机控制装置还包括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运行信号灯PGG和停止信号灯PGW。如图5中线路⑨所示,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与运行信号灯PGG串联,串联后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运行信号灯PGG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如图5中线路⑩所示,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与停止信号灯PGW串联,串联后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停止信号灯PGW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
具体地,当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导通、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时,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此时,运行信号灯PGG亮、停止信号灯PGW灭,表示两用风机在运行中。当风机启动电路210的开关线路不导通、接触器KM的线圈失电时,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断开、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闭合,此时,运行信号灯PGG灭、停止信号灯PGW亮,表示两用风机停止运行。如此,可以方便地展示两用风机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用风机控制装置还包括过负荷指示电路。参考图5,过负荷指示电路包括热继电器信号接口KH、继电器K25的线圈、继电器K25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5的第二常开触点和过负荷信号灯PGY。
如图5中线路热继电器信号接口KH与继电器K25的线圈串联,串联后热继电器信号接口KH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继电器K25的线圈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如图5中线路继电器K25的第一常开触点和过负荷信号灯PGY串联,串联后继电器K25的第一常开触点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过负荷信号灯PGY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继电器K25的第二常开触点串接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过负荷信号反馈回路中。
其中,热继电器信号接口KH可以通过信号线引入过负荷信号,过负荷信号指示两用风机过负荷工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过负荷信号反馈回路是用于反馈过负荷信息至消防控制室的回路。当两用风机过负荷工作时,热继电器信号接口KH导通、继电器K25的线圈通电,从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5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此时,过负荷信号灯PGY亮,过负荷信号反馈回路反馈过负荷信息至消防控制室,从而用户可通过查看过负荷信号灯PGY的状态获知两用风机是否过负荷工作的信息,也可从消防控制室获知两用风机是否过负荷工作的信息,使用灵活性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两用风机控制装置还包括变压器。变压器包括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出端和第二直流输出端,如图5所示,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交流电的相线侧,第二交流输入端分别连接交流电的中性线侧,第一直流输出端和第二直流输出端分别作为直流电的正极和直流电的负极。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直流电为24V(伏特)直流电。通过采用变压器将交流电降压整流为直流电,无需另外引入直流电源,使用便利。
上述各种电路可以设置于一个控制箱内,如图6所示。以下结合图3、图4、图5、图6和图7,以一详细的实施例说明两用风机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
一、平时排风时:
1)、平时排风时,两用风机由BA控制器的启动信号或CO探测器的触发信号控制启动或停止。
2)、DC24V部分:图3中的线路④,接口KB和接口KC并联后接继电器K13的线圈,继电器K13的线圈得电后,其第一常开触点接通继电器KF的线圈(图3中线路⑦);继电器KF的线圈得电后,其常开触点接通1#电动阀的电源,1#电动阀开启。1#电动阀开启到位后其自带的行程开关的全开信号接通继电器K16的线圈(图3中线路⑨),继电器K16的线圈得电后,其第一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13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串联接通继电器K18的线圈(图3中线路),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作为启动两用风机的信号(图5中线路⑥)。如图7中,继电器K16的附加常开触点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1#电动阀启动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
3)、AC220V部分:手动选择开关处在自动位置(图5中线路③),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接触器KM的线圈从而启动两用风机(图5中线路⑥);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接通继电器K21的线圈(图5中线路⑧),继电器K21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串联接通继电器K23的线圈(图5中线路⑦),图7中继电器K23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反馈两用风机启动的信息至BA控制器所在的物业管理系统。
二、消防排烟时:
1)、消防排烟时,两用风机通常由消防控制室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或手动控制盘控制启停;紧急状态下两用风机未启动时需要人工就地手动启动控制。
a)、联动控制:
DC24V部分:消防控制室的开阀信号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图7中继电器KX1的线圈,继电器KX1的常开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继电器K11的线圈(图3中线路①),继电器K11的第一常开触点接通继电器KF(图3中线路⑤),继电器KF的线圈得电后,其常开触点接通1#电动阀的电源,1#电动阀开启。1#电动阀开启到位后,其自带的行程开关的全开信号接通继电器K16(图3中线路⑨),继电器K16的线圈得电后,其第二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11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串联接通继电器K17的线圈(图3中线路⑩),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作为启动两用风机的信号(图5中线路③)。如图7中,继电器K16的附加常开触点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1#电动阀启动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手动选择开关的状态信号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AC220V部分:手动选择开关处在自动位置(图5中线路③),消防控制室的风机联动信号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通图7中的继电器KX2的线圈,继电器KX2的线圈得电后,其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均闭合,串联接通接触器KM的线圈从而启动两用风机。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接通继电器K21的线圈(图5中线路⑧),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串联接通继电器K22的线圈(图5中线路⑤)。图7中,继电器K22的常开触点闭合,反馈两用风机启动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
b)、手动控制盘控制:
DC24V部分:消防控制室的手动控制盘启动、接通继电器K12的线圈(图3中线路②),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接通继电器KF的线圈(图3中线路⑥),继电器KF的线圈得电后,其常开触点接通1#电动阀的电源,1#电动阀开启。电动阀开启到位后其自带的行程开关的全开信号接通继电器K16的线圈(图3中线路⑨),继电器K16的线圈得电后,其第二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12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串联接通继电器K17的线圈(图3中线路⑩),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作为启动两用风机的信号。如图7中,继电器K16的附加常开触点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1#电动阀启动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盘停止、接通继电器K14的线圈(图3中线路③),继电器K14的第二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KF的线圈(如图3中线路⑤),继电器KF的线圈失电后,其常开触点断开1#电动阀的电源,电动阀准备关闭(此时两用风机仍在运行,继电器K21的线圈带电,继电器K21的常闭第一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打开)。当两用风机停止运行后,继电器K21的线圈失电、继电器K21的常闭第一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闭合,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关闭线路接通,电动阀关闭。如图7所示,手动选择开关的状态信号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AC220V部分:手动选择开关处在自动位置(图5中线路③),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串联接通接触器KM的线圈,从而启动两用风机。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接通继电器K21的线圈(图5中线路⑧),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串联接通继电器K22的线圈(图5中线路⑤)。图7中,继电器K22的常开触点闭合,反馈两用风机启动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当手动控制盘停止时,继电器K14的第三常闭触点断开(图5中线路③),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打开、两用风机停止运行。
c)、手动就地控制:
DC24V部分:继电器K24的第二常开触点接通继电器KF的线圈(图3中线路⑧),继电器KF的线圈得电后,其常开触点接通1#电动阀的电源,1#电动阀开启。1#电动阀开启到位后,其自带的行程开关的全开信号接通继电器K16(图3中线路⑨),图7中继电器K16的附加常开触点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1#电动阀启动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手动选择开关的状态信号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AC220V部分:手动选择开关处在手动位置,手动按下手动启动按钮SF1接通继电器K24的线圈(图5中线路①),继电器K24的第二常开触点接通1#电动阀的电源;继电器K16的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K24的第三常开触点串联接通接触器KM的线圈从而启动两用风机(图5中线路②)。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接通继电器K21的线圈(图5中线路⑧),同时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接通控制箱体上设置的运行信号灯PGG。
三、平时两用风机已启动运行、需要消防排烟时:
1)、当两用风机已经在运行、需要消防排烟时,仅需要反馈两用风机运行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不需要执行开启电动阀、启动两用风机的程序。
2)、DC24V部分:两用风机已投入运行,继电器K21的线圈带电、其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打开,电动阀不改变状态。
3)、AC220V部分:两用风机已投入运行,继电器K23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当消防控制室通过开阀信号和风机联动信号控制启动两用风机,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X2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1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11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1的第三常开触点均闭合;或者通过手动控制盘启动两用风机,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12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均闭合,继电器K22的线圈接通,图7中继电器K22的常开触点闭合,反馈两用风机启动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
四、其他:
1)、DC24V部分:2#防火阀280℃熔断后,输出信号切断继电器K19的线圈,停止两用风机(图3中线路)、关闭防火阀(图3中线路⑤)。
2)、AC220V部分: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启动两用风机,都可以通过控制箱上的运行信号灯PGG和停止信号灯PGW的亮或灭,就地显示设备状态。
3)、AC220V部分:当两用风机发生过负荷故障时,热继电器信号接口KH接通继电器K25的线圈(图5中线路),继电器K25的第一常开触点接通箱体上设置的过负荷信号灯PGY(图5中线路),同时继电器K25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过负荷的信息至消防控制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直流电的排风信号触发电路、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排风开关控制电路、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执行电路、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和消防风机联动电路;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和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均连接所述开关执行电路,所述开关执行电路连接电动阀的执行机构;
接入交流电的风机启动电路、排风反馈电路和消防反馈电路,所述风机启动电路包括开关线路、接触器KM的线圈和所述接触器KM的主触点,所述开关线路连接所述接触器KM的线圈且接入所述交流电,所述接触器KM的主触点串接在两用风机的配电回路中;
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排风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排风启动信号时导通,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消防启动信号且所述排风反馈电路不导通时导通,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所述消防启动信号且所述排风反馈电路导通时不导通;所述开关执行电路在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导通或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导通时,控制所述电动阀的执行机构启动电动阀至所述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
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在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导通且所述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时导通,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在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导通且所述电动阀的行程开关全开时导通;所述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在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以及在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所述接触器KM的主触点在所述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时闭合;
所述排风反馈电路在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且所述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导通时导通,反馈排风状态信号至所述物业管理系统,所述消防反馈电路在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导通且所述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导通时导通,或在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所述消防启动信号且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反馈消防状态信号至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信号触发电路包括串联的排风启动信号接口和继电器K13的线圈,串联后所述排风启动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3的线圈连接所述直流电的负极;
所述排风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开关执行电路包括继电器KF的线圈、继电器KF的常开触点、继电器KF的常闭触点、全开信号接口和继电器K16的线圈;
所述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F的线圈一端,所述继电器KF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的负极;所述继电器KF的常开触点串接于所述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开启线路中,所述继电器KF的常闭触点串接于所述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关闭线路中;所述全开信号接口与所述继电器K16的线圈串联,串联后所述全开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6的线圈连接所述直流电的负极,且所述全开信号接口还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电动阀的行程开关;
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继电器K13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6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8的线圈,串联后所述继电器K13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8的线圈连接所述直流电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启动信号包括由消防控制室发送的手动控制盘启动信号;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包括串联的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控制接口和继电器K12的线圈,串联后所述手动控制盘启动按钮控制接口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2的线圈连接所述直流电的负极;
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F的线圈与所述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公共端;
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包括继电器K12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6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3的第二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7的线圈,所述继电器K12的第二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6的第二常开触点一端,所述继电器K16的第二常开触点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二常闭触点和所述继电器K17的线圈连接所述直流电的负极;
所述开关线路包括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继电器K21的线圈、继电器K21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21的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K21的第一常闭触点串接于所述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开启线路中,所述继电器K21的第二常闭触点串接于所述电动阀的执行机构的关闭线路中;所述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所述接触器KM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所述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触器KM的线圈的一端;所述接触器KM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所述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与所述继电器K21的线圈串联,且串联后所述接触器KM的第一常开辅助触点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继电器K21的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
所述排风反馈电路包括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1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3的线圈、继电器K23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23的第三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21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继电器K23的线圈依次串联,且串联后所述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继电器K23的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一常开触点串接于所述物业管理系统的风机启动反馈回路中,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三常闭触点串接于所述物业管理系统的风机停止反馈回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反馈电路包括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2的线圈、继电器K22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22的常开触点;
所述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22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和所述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串联,且串联后所述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继电器K21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K22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所述继电器K22的常开触点串接于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风机启动反馈回路中,所述继电器K22的常闭触点串接于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风机停止反馈回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启动信号还包括由消防控制室先后发送的开阀信号和风机联动信号;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在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接收到所述开阀信号且所述排风反馈电路不导通时导通,所述风机启动电路的开关线路在所述排风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在接收到所述风机联动信号且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以及在所述继电器K12的线圈通电且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导通时导通;
所述消防信号触发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X1的线圈、继电器KX1的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1的线圈,所述继电器KX1的线圈串接在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开阀信号输入回路中,所述继电器KX1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继电器K11的线圈串联,串联后所述继电器KX1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1的线圈连接所述直流电的负极;
所述消防开关控制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11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11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与所述继电器K12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公共端;
所述消防风机联动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11的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11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6的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继电器K12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公共端;
所述风机启动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X2的线圈,所述开关线路还包括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X2的线圈串接在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风机联动信号输入回路中,所述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与所述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的公共端;
所述消防反馈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X2的第二常开触点和所述继电器K11的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X2的第二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的公共端;所述继电器K11的第三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另一端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的公共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火阀联锁电路,所述防火阀联锁电路包括防火阀熔断信号接口、继电器K19的线圈、继电器K19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19的第二常闭触点;
所述防火阀熔断信号接口与所述继电器K19串联,且串联后所述防火阀熔断信号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9连接所述直流电的负极;所述继电器K23的第一常闭触点通过所述继电器K19的第一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KF;所述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12的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X2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X2的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11的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12的第四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17的第二常开触点和所述继电器K18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通过所述继电器K19的第二常闭触点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就地启动电路,所述就地启动电路包括手动停止按钮、手动启动按钮、继电器K24的线圈、继电器K24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4的第二常开触点、继电器K24的第三常开触点和继电器K16的第三常开触点;
所述手动停止按钮、所述手动启动按钮和所述继电器K24依次串联,且串联后所述手动停止按钮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继电器K24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所述继电器K24的第一常开触点并联于所述手动启动按钮的两端;所述继电器K24的第二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继电器K13的第一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KF的一端;
所述继电器K16的第三常开触点和所述继电器K24的第三常开触点串联,且串联后所述继电器K16的第三常开触点连接所述手动启动按钮和所述手动停止按钮的公共端,所述继电器K24的第三常开触点连接所述接触器KM与所述继电器K17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继电器K18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公共端。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运行信号灯和停止信号灯;
所述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与所述运行信号灯串联,串联后所述接触器KM的第二常开辅助触点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运行信号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
所述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与所述停止信号灯串联,串联后所述接触器KM的常闭辅助触点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停止信号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负荷指示电路,所述过负荷指示电路包括热继电器信号接口、继电器K25的线圈、继电器K25的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5的第二常开触点和过负荷信号灯;
所述热继电器信号接口与所述继电器K25的线圈串联,串联后所述热继电器信号接口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继电器K25的线圈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
所述继电器K25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过负荷信号灯串联,串联后所述继电器K25的第一常开触点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过负荷信号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
所述继电器K25的第二常开触点串接于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过负荷信号反馈回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出端和第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电的相线侧,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交流电的中性线侧,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分别作为所述直流电的正极和所述直流电的负极。
CN201810954088.9A 2018-08-21 2018-08-21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Active CN109026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4088.9A CN109026780B (zh) 2018-08-21 2018-08-21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4088.9A CN109026780B (zh) 2018-08-21 2018-08-21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6780A true CN109026780A (zh) 2018-12-18
CN109026780B CN109026780B (zh) 2024-03-29

Family

ID=64627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4088.9A Active CN109026780B (zh) 2018-08-21 2018-08-21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67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6820A (zh) * 2019-02-28 2019-05-3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烟风机控制电路以及排烟控制系统
CN112187136A (zh) * 2020-08-20 2021-01-05 中原工学院 一种消防排烟优先的风机控制器
CN114439766A (zh) * 2021-12-20 2022-05-06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的电动风阀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2798A (en) * 1998-10-28 1999-09-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Brushless DC motor assembly control circuit
CN201521470U (zh) * 2009-07-29 2010-07-07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常用消防与平时兼用风机控制电路
CN103807192A (zh) * 2012-11-06 2014-05-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脑风扇控制电路
CN203614440U (zh) * 2013-10-17 2014-05-28 广州市设计院 一种多风机组合防火箱式风机
CN204140473U (zh) * 2014-09-09 2015-02-04 东莞市创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排风排烟双速风机控制电路
JP2017137825A (ja) * 2016-02-04 2017-08-10 株式会社ミツバ 冷却ファン制御装置
CN206929116U (zh) * 2017-07-27 2018-01-26 衍菓(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巡检系统
CN208885566U (zh) * 2018-08-21 2019-05-21 广州市设计院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2798A (en) * 1998-10-28 1999-09-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Brushless DC motor assembly control circuit
CN201521470U (zh) * 2009-07-29 2010-07-07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常用消防与平时兼用风机控制电路
CN103807192A (zh) * 2012-11-06 2014-05-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脑风扇控制电路
CN203614440U (zh) * 2013-10-17 2014-05-28 广州市设计院 一种多风机组合防火箱式风机
CN204140473U (zh) * 2014-09-09 2015-02-04 东莞市创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排风排烟双速风机控制电路
JP2017137825A (ja) * 2016-02-04 2017-08-10 株式会社ミツバ 冷却ファン制御装置
CN206929116U (zh) * 2017-07-27 2018-01-26 衍菓(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巡检系统
CN208885566U (zh) * 2018-08-21 2019-05-21 广州市设计院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邱能;钟联华;沈梅;: "消防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控制电路优化", 暖通空调, no. 10, pages 53 - 55 *
郑凯;郑华宇;: "新旧版《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中消防风机控制电路比较", 现代建筑电气, no. 10, pages 54 - 57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6820A (zh) * 2019-02-28 2019-05-3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烟风机控制电路以及排烟控制系统
CN112187136A (zh) * 2020-08-20 2021-01-05 中原工学院 一种消防排烟优先的风机控制器
CN114439766A (zh) * 2021-12-20 2022-05-06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的电动风阀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6780B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6780A (zh)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JP5038884B2 (ja) 直流開閉器
WO2009081912A1 (ja) Dc配電システム
WO2009081908A1 (ja)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CN111145482A (zh) 一种消防指挥控制系统
CN110101992B (zh) 一种基于光伏建筑的电气消防联动系统
CN208885566U (zh) 两用风机控制装置
CN109560615A (zh) 一种费控计量及开关柜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9146780A (ja) 直流接続装置
CN207782411U (zh) 供电系统
CN205068134U (zh) 一种消防给水泵组智能集中控制系统
KR20170000100A (ko) 다중영역 관리용 소화시스템
CN107975488A (zh) 排烟风机控制方法
CN109507918B (zh) 地铁风机现场控制箱
KR20170136816A (ko) 중앙 집중식 전원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17741960U (zh)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JP6105123B1 (ja) 非常用エレベータの電源制御装置
CN214046090U (zh) 消防应急照明联动试验中避免停电的装置
JP4950869B2 (ja)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並びに回路遮断器
CN220156278U (zh) 燃气泄漏风机的配电装置
CN205858114U (zh) 一种防火门监控系统定位与释放装置
CN106088981B (zh) 一种防火门监控系统定位与释放装置
CN215416917U (zh) 一种地下车库消防安全配电系统
CN211525160U (zh) 一种智能型单速风机控制系统
US20230170707A1 (en) Photovoltaic disconn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3-5103 TIYU East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3-5103 TIYU East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