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25362A - 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 Google Patents

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5362A
CN109025362A CN201811219202.XA CN201811219202A CN109025362A CN 109025362 A CN109025362 A CN 109025362A CN 201811219202 A CN201811219202 A CN 201811219202A CN 109025362 A CN109025362 A CN 109025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tair
floor
elevator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92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先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2192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5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5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5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楼梯间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拆除全部两侧旧楼梯,设置有从用户原大门平台往上倾斜通往高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上行楼梯,电梯门口平台与大门平台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按从上而下的次序逐层进行修建,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楼梯间的一侧楼梯,再修建无阶梯走道,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直行式新楼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住户乘坐电梯无须再步行上下楼梯,彻底解决老人上下楼难题;不修建客厅、房子前面的电梯走道,不挡光;不占用楼下车库通道;可使用原大门,不用新开大门,施工期间能保障上下楼通畅,不用搭建各住户楼层专用临时走道,住户不必临时搬迁。

Description

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旧多层楼加装电梯。
【背景技术】
许多早年建造的多层住宅楼和其他楼房(简称:旧楼)没有安装电梯,对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特别是老人、坐轮椅人上下楼更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条件,近年来要求加装电梯、改善生活,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旧楼的结构已经成型,楼道过窄难以安装电梯,已有一些在楼外加装电梯且电梯开门在楼梯半层平台的技术方案,这些方案使用户从电梯出来后还要再步行半层楼梯才能到达家门,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特别是老人和坐轮椅人)无须上下楼梯的便捷出行需求。
还有一些技术方案提出:在楼外加装电梯,将电梯门口平台改成电梯走道,并将该电梯走道延伸至旁边的客厅(或房子)前面,破开客厅的窗口(或外墙),建设该用户的一个新大门,用户走出新大门后,可通过电梯走道进出电梯;同时,原楼梯不变、原用户大门不变,仍可继续使用。这些方案将电梯走道建在客厅前面,会明显影响采光;而在客厅新开一个新大门,破坏了房子的原来结构,会严重影响该客厅的布局;若要重新设计、装修客厅及窗口,恐怕需要不少金钱。
再有一些技术方案提出:在加装电梯时需改造、修建楼梯,其施工期间,会严重影响甚至完全切断用户的上下楼通道,使用户被迫临时搬迁到其他地方住1-2个月或几个月。
一些技术方案还提出:在加装电梯改造、修建楼梯时,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可保障施工期间用户上下楼的通畅,用户不必临时搬迁;但是,加装电梯完工或该层施工完成后,须拆除该专用的临时走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楼外加装电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须搬迁、各住户楼层无须搭建专用临时走道、无须新开一个新大门、无须步行上下楼梯,可直接通过走道到达家门的外挂加装电梯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加装电梯旧楼每楼层的楼梯间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前的用户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拆除全部两侧双跑对折式旧楼梯,其特征在于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按从上而下的次序逐层修建无阶梯走道和新楼梯,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楼梯间的一侧楼梯,再在该侧修建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的本楼层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用户可通过本楼层无阶梯走道进出本楼层电梯;拆除楼梯间的另一侧楼梯及半层平台,再在该另一侧修建电梯门口平台通往低一楼层大门平台的新楼梯,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这样,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也可经过本层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再通过新楼梯步行到低一楼层,如此反复,直到地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该用户大门平台上斜楼梯一侧的上斜楼梯,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然后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从低一楼层用户大门平台往上斜向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直行式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与低一楼层用户大门平台。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该用户大门平台上斜楼梯的一侧,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然后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从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直行式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该用户大门平台下斜楼梯的一侧,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然后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从低一楼层大门平台往上斜向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直行式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与低一楼层用户大门平台。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该用户大门平台下斜楼梯的一侧,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然后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从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直行式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各住户楼层无阶梯走道和直行式新楼梯建设过程中,各层用户均可通畅地上下楼,无须另外花钱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中的无阶梯走道设置为无阶梯斜坡走道、无阶梯斜坡,且斜坡全程的总高度小于700毫米。
本发明提出一种走道直达用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方法,加装电梯旧楼每楼层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前的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加装电梯设置有从用户原大门平台往上倾斜通往高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上行楼梯,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且加装电梯方法和施工步骤如下:
B1、设计加装电梯方案,根据所加装电梯旧楼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差及两者的垂直相对位置。
B2、建设电梯井道、电梯门、电梯门口平台,安装、调试电梯。
B3、拆除楼顶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顶层)半层平台一侧的楼梯、半层平台、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楼梯间外墙及楼梯间外墙横梁,并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使其一端与同楼层的大门平台楼梯横梁相接、另一端与同楼层的电梯门口平台相关的横梁相接,以连通本层大门平台、本层电梯门口平台;建成楼顶无阶梯走道后,楼顶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相通,楼顶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无须另外花钱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但无法全程走楼梯步行上下楼。
B4、与B3同时或稍后,拆除低一层楼(顶层)半层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顶层)大门平台的另一侧楼梯,并在该另一侧修建楼顶电梯门口平台通往低一楼层(顶层)用户门口前大门平台的上行楼梯;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建成后,楼顶用户可经过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可通过新楼梯步行到低一楼层,也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无须另外花钱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
B5、拆除顶层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半层平台一侧的楼梯、半层平台、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楼梯间外墙及楼梯间外墙横梁,并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使其一端与同楼层的大门平台楼梯横梁相接、另一端与同楼层的电梯门口平台相关的横梁相接,以连通本层大门平台、本层电梯门口平台;在修建顶层无阶梯走道时,顶层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不相通,但顶层(本层)大门平台与高一楼层(楼顶)电梯门口平台相通,顶层用户可以从新楼梯非常安全地走到高一楼层(楼顶)电梯,上下楼,无须另外花钱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但无法全程走楼梯步行上下楼。
B6、建成顶层无阶梯走道后,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相通,顶层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无须另外花钱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同样无法全程走楼梯步行上下楼。
B7、与B5同时或稍后,拆除低一层楼(次顶层)半层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次顶层)大门平台的另一侧楼梯,并在该另一侧修建顶层电梯门口平台通往低一楼层(次顶层)用户门口前大门平台的上行楼梯;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建成后,顶层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也可经过本层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再通过新楼梯步行到低一楼层,无须另外花钱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
B8、依此类推,在各层中按B5-B7步骤,按从上而下的次序逐层修建无阶梯走道和直行式新楼梯;在各住户楼层建设过程中均无须另外花钱搭建专用的临时走道。
B9、特例的1楼,在修建1楼的无阶梯走道和1楼往下通往地面的直行式新楼梯后,再拆除1楼往下通往地面的原楼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无阶梯走道、直行式新楼梯,两者或两者之一使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无阶梯走道、直行式新楼梯,两者或两者之一使用预制件,可加快修建速度。
用户可按以下方式使用建成的加装电梯:用户从外面回来,在地面层开电梯门进入电梯,电梯上升到达所要去的楼层时,开电梯门走到电梯门口平台,再走过无阶梯走道,直达用户的大门平台,就可开大门回家。同样,用户要出去,按反过来的过程执行即可,根本不需要步行上下楼梯。
在紧急情况下,或在没电时,可步行上楼;先走完直行式新楼梯,进入电梯门口平台,然后再走过无阶梯走道,直达用户的大门平台,就可开大门回家。反之亦然。
注释1:在本申请中,与楼梯倾斜方向的垂面相同的,可称为“纵向”,与楼梯宽度方向的垂面相同的,可称为“横向”。一个单元楼通常是中间各层的楼梯结构一致,而1楼和最高层常常有所不同而成为特例,如果不特别说明时,各层指的是中间各层。楼梯间原有两侧楼梯,可分别称为“楼梯的一侧”与“楼梯的另一侧”。以用户原大门平台为起点,从用户原大门平台往上倾斜(通往高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的楼梯可称为“上行楼梯”或“上斜楼梯”,从用户原大门平台往下倾斜(通往低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或地面)的楼梯可称为“下行楼梯”或“下斜楼梯”。各层用户大门前的平台,可称为“大门平台”或“楼层平台”。位于各层楼中间高度的楼梯休息平台可称为“楼梯半层平台”或“半层平台”。楼梯间外墙可称为“半层平台外墙”。在各楼层的半层平台中,用于支撑原楼梯的横梁可称为“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或“楼梯横梁”,用于支撑楼梯间外墙的横梁可称为“半层平台外墙横梁”或“楼梯外墙横梁”。无阶梯斜坡是指:斜坡全程中没有突然突起的50毫米以上的台阶的斜坡。
注释2:本发明加装电梯至少包括以下工程:加装电梯的设计,电梯购买与安装,建设电梯井道、电梯门、电梯门口平台、无阶梯走道,新建楼梯,部分旧楼梯的拆除工程等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用户乘坐电梯无须再步行上下一级楼梯,彻底解决了老人和坐轮椅人上下楼难的问题;2、无须在客厅(或房子)前面修建任何建筑物,解决了电梯走道建在客厅前面而明显影响采光的难题;3、可以直接沿用原大门,无须花钱在客厅新开一个大门,不会影响客厅的原布局,无须花钱重新装修客厅及窗口;4、不用修建延伸至旁边客厅前面的电梯走道,能减少加装电梯支出;5、不占用车库通道,保证小汽车能正常出入楼下(地面)车库;6、在加装电梯施工期间,能保障用户上下楼的通畅,因此,用户可以不用临时搬迁;7、不用另外花钱搭建各住户楼层专用的临时走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加装电梯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梯1,电梯门口平台2,无阶梯走道3,大门平台4,住户原大门5,楼梯6,半层平台外墙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所加装电梯的6层旧楼每楼层的楼梯间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前的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楼梯间半层平台外墙7位置的外侧,拆除全部两侧旧楼梯,其特征在于加装电梯设置有从用户原大门平台4往上倾斜通往高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2的上行楼梯,电梯门口平台2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4高度的高度差为300毫米,先拆除大门平台4往下斜向低一层楼原半层平台一侧的楼梯、半层平台,然后在该侧修建大门平台4与电梯门口平台2之间的本楼层无阶梯走道3,连接本楼层大门平台4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2,用户可通过本楼层无阶梯走道3进出本楼层电梯1;拆除低一层楼原半层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大门平台的另一侧楼梯,然后在该另一侧修建电梯门口平台2通往低一楼层大门平台4的上行楼梯6;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6。这样,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3走向本楼层电梯1,上下楼,也可经过本层大门平台4、无阶梯走道3、电梯门口平台2,再通过新楼梯1步行到低一楼层,如此反复,直到地面。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一种走道直达用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方法,所加装电梯的6层旧楼每楼层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前的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加装电梯设置有从用户原大门平台往上倾斜通往高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上行楼梯,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且加装电梯方法和施工步骤如下:
B1、设计加装电梯方案,根据所加装电梯旧楼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差为300毫米,两者的垂直相对位置是用户大门平台的高度高于同楼层电梯门口平台高度。
B2、建设电梯井道、电梯门、电梯门口平台,安装、调试电梯。
B3、拆除楼顶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顶层)半层平台一侧的楼梯、半层平台、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楼梯间外墙及楼梯间外墙横梁,并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使其一端与同楼层的大门平台楼梯横梁相接、另一端与同楼层的电梯门口平台相关的横梁相接,以连通本层大门平台、本层电梯门口平台;建成楼顶无阶梯走道后,楼顶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相通,楼顶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但无法全程走楼梯步行上下楼。
B4、与B3步骤同时或稍后,拆除低一层楼(顶层)半层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顶层)大门平台的另一侧楼梯,并在该另一侧修建楼顶电梯门口平台通往低一楼层(顶层)用户门口前大门平台的上行楼梯;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建成后,楼顶用户可经过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可通过新楼梯步行到低一楼层,也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
B5、拆除顶层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半层平台一侧的楼梯、半层平台、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楼梯间外墙及楼梯间外墙横梁,并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使其一端与同楼层的大门平台楼梯横梁相接、另一端与同楼层的电梯门口平台相关的横梁相接,以连通本层大门平台、本层电梯门口平台;在修建顶层无阶梯走道时,顶层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不相通,但顶层(本层)大门平台与高一楼层(楼顶)电梯门口平台相通,顶层用户可以从新楼梯非常安全地走到高一楼层(楼顶)电梯,上下楼;但无法全程走楼梯步行上下楼。
B6、建成顶层无阶梯走道后,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相通,顶层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同样无法全程走楼梯步行上下楼。
B7、与B5步骤同时或稍后,拆除低一层楼(次顶层)半层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次顶层)大门平台的另一侧楼梯,并在该另一侧修建顶层电梯门口平台通往低一楼层(次顶层)用户门口前大门平台的上行楼梯;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建成后,顶层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也可经过本层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再通过新楼梯步行到低一楼层。
B8、依此类推,按B5-B7步骤,按从上而下的次序修建各楼层的无阶梯走道和直行式新楼梯。
B9、特例的1楼,在修建1楼的无阶梯走道和1楼往下通往地面的直行式新楼梯后,再拆除1楼往下通往地面的原楼梯。

Claims (9)

1.一种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加装电梯旧楼每楼层的楼梯间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前的用户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拆除全部两侧双跑对折式旧楼梯,其特征在于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按从上而下的次序逐层修建无阶梯走道和新楼梯,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楼梯间的一侧楼梯,再在该侧修建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的本楼层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拆除楼梯间的另一侧楼梯及半层平台,再在该另一侧修建电梯门口平台通往低一楼层大门平台的新楼梯,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其特征在于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该用户大门平台上斜楼梯一侧的上斜楼梯,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然后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从低一楼层用户大门平台往上斜向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直行式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与低一楼层用户大门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其特征在于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该用户大门平台上斜楼梯的一侧,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然后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从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直行式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其特征在于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该用户大门平台下斜楼梯的一侧,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然后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从低一楼层大门平台往上斜向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直行式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与低一楼层用户大门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其特征在于在各层修建中,先拆除该用户大门平台下斜楼梯的一侧,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然后拆除另一侧楼梯,再修建从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直行式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无阶梯走道设置为无阶梯斜坡走道、无阶梯斜坡,且斜坡全程的总高度小于700毫米。
7.一种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方法,加装电梯旧楼每楼层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前的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位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加装电梯设置有从用户原大门平台往上倾斜通往高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上行楼梯,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且加装电梯方法和施工步骤如下:B1、设计加装电梯方案,根据所加装电梯旧楼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差及两者的垂直相对位置;B2、建设电梯井道、电梯门、电梯门口平台,安装、调试电梯;B3、拆除楼顶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半层平台一侧的楼梯、半层平台、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楼梯间外墙及楼梯间外墙横梁,并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使其一端与同楼层的大门平台楼梯横梁相接、另一端与同楼层的电梯门口平台相关的横梁相接,以连通本层大门平台、本层电梯门口平台;B4、与B3同时或稍后,拆除低一层楼半层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大门平台的另一侧楼梯,并在该另一侧修建楼顶电梯门口平台通往低一楼层用户门口前大门平台的上行楼梯;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B5、拆除顶层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半层平台一侧的楼梯、半层平台、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楼梯间外墙及楼梯间外墙横梁,并在该侧修建无阶梯走道,使其一端与同楼层的大门平台楼梯横梁相接、另一端与同楼层的电梯门口平台相关的横梁相接,以连通本层大门平台、本层电梯门口平台;B6、建成顶层无阶梯走道后,大门平台与该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相通;B7、与B5同时或稍后,拆除低一层楼半层平台往下斜向低一层楼大门平台的另一侧楼梯,并在该另一侧修建顶层电梯门口平台通往低一楼层用户门口前大门平台的上行楼梯;建成为连接上下二楼层的直行式新楼梯;B8、依此类推,在各层中按B5-B7步骤,按从上而下的次序逐层修建无阶梯走道和直行式新楼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方法,其特征在于无阶梯走道、直行式新楼梯,两者或两者之一使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方法,其特征在于无阶梯走道、直行式新楼梯,两者或两者之一使用预制件,可加快修建速度。
CN201811219202.XA 2018-10-18 2018-10-18 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Pending CN109025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202.XA CN109025362A (zh) 2018-10-18 2018-10-18 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202.XA CN109025362A (zh) 2018-10-18 2018-10-18 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5362A true CN109025362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1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9202.XA Pending CN109025362A (zh) 2018-10-18 2018-10-18 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536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04086U (zh) * 2017-05-27 2018-02-13 山东广志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有建筑外侧电梯加装装置及室外电梯
CN207363302U (zh) * 2017-10-27 2018-05-15 湖南升华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后的建筑结构
CN207526020U (zh) * 2017-09-15 2018-06-22 赵会荣 一种新式楼梯
CN108240120A (zh) * 2018-03-26 2018-07-03 北京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CN108412224A (zh) * 2018-04-08 2018-08-17 盛岚 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
CN108412221A (zh) * 2018-03-15 2018-08-17 北京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通行无障碍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04086U (zh) * 2017-05-27 2018-02-13 山东广志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有建筑外侧电梯加装装置及室外电梯
CN207526020U (zh) * 2017-09-15 2018-06-22 赵会荣 一种新式楼梯
CN207363302U (zh) * 2017-10-27 2018-05-15 湖南升华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后的建筑结构
CN108412221A (zh) * 2018-03-15 2018-08-17 北京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通行无障碍结构
CN108240120A (zh) * 2018-03-26 2018-07-03 北京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CN108412224A (zh) * 2018-04-08 2018-08-17 盛岚 一种建筑外无障碍入户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9696A (zh) 二次加装电梯结构
JP5946576B1 (ja) 既存階段室型集合住宅へのエレベータ後付け工法
CN111719815A (zh) 用电梯设备改造建筑物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结构组件
CN109019256A (zh) 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109505386A (zh) 一种新式楼梯及其实现方法
CN215168317U (zh) 一种基于既有住宅的平层入户式宅内加装电梯
CN109025358B (zh) 一种直达住户原大门的加装电梯
CN111186752B (zh) 一种平层与错层入户相结合的加装电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9637262U (zh) 一种直达住户原大门的加装电梯
CN209620664U (zh) 双跑楼梯通往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109025362A (zh) 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JP3760133B2 (ja) 住戸アクセス用昇降設備の増設方法
CN109184251A (zh) 双跑楼梯通往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211851007U (zh) 纵向悬挑梁支撑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109132792A (zh) 微斜坡直达住户原大门的加装电梯
CN211229631U (zh) 一种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平层入户的电梯井道
CN109162481A (zh) 全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109160402A (zh) 节约楼外用地可直达住户原大门的加装电梯
CN111042571A (zh) 一种平层入户加装电梯及其施工方法
CN206590722U (zh) 二次加装电梯结构
CN109019255A (zh) 直达住户原大门的新式加装电梯
CN109025359A (zh) 纵向悬挑梁支撑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109052107A (zh) 中柱墙支撑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109235920A (zh) 斜悬挑梁支撑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109184250A (zh) 平廊加斜坡直达住户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