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9504B -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19504B CN109019504B CN201810651525.XA CN201810651525A CN109019504B CN 109019504 B CN109019504 B CN 109019504B CN 201810651525 A CN201810651525 A CN 201810651525A CN 109019504 B CN109019504 B CN 1090195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icon
- hole
- interconnected
- resistance
- metal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7/00—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B7/02—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containing distinct electrical or optical device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for their function, e.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1/00—Devices without movable or flexible elements, e.g. microcapillary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 B81C1/00015—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 B81C1/00023—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without movable or flexible elements
- B81C1/00095—Interconn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新型制作方法,涉及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高阻硅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进行氧化;步骤(二)、在电隔离层上刻蚀硅通孔;步骤(三)、在高阻硅上表面电隔离层上表面淀积金属薄膜;步骤(四)、在金属薄膜种子层上表面铺好光刻胶;步骤(五)、制作互联硅通孔信号输入/输出端;步骤(六)、制作形成地层互联层;步骤(七)、对硅通孔的内壁进行电镀;步骤(八)、对高阻硅沿预先设定的划片道进行划片,分隔出互联硅通孔芯片;本发明工艺简单,能够满足惠斯通电桥桥臂电阻的补偿需求,降低了电阻匹配难度,实现了更好的工艺集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MEMS技术,可以在硅技术封装领域开发出新的信号互联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用在微电子领域,而且还可以用在机械、声学、流体、光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由于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投射式微镜、喷墨打印头等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这种新应用(包括传感器和制动器等)通常开发在单独的芯片上。正在形成的新兴市场(包括无线通讯、医疗、卫生、可穿戴市场)等方面。这些新产品的特点是,首先采用硅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在单个芯片上实现高深宽比的形貌,然后进行硅通孔互连,完成3D芯片叠放,形成系统级封装(SiP)器件。
现有技术着重于不将硅通孔通导电阻附加于硅通孔上,这样必须额外匹配电阻,具有体积大,质量重,不易集成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领域,工艺简单,能够满足惠斯通电桥桥臂电阻的补偿需求,降低了电阻匹配难度,实现了更好的工艺集成。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圆柱形状的高阻硅作为衬底材料,在高阻硅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进行氧化,制备电隔离层;
步骤(二)、在电隔离层上刻蚀硅通孔;
步骤(三)、在高阻硅上表面电隔离层上表面淀积金属薄膜,形成种子层;
步骤(四)、将带有矩形通孔的光刻胶作为模版,在金属薄膜种子层上表面铺好光刻胶;
步骤(五)、在光刻胶通孔露出的金属薄膜种子层上表面进行电镀;金属薄膜种子层沿光刻胶通孔自然生长出互联硅通孔信号输入/输出端;将光刻胶及光刻胶下表面覆盖的金属薄膜种子层去除;
步骤(六)、在高阻硅下表面电隔离层的下表面淀积金属薄膜,形成地层互联层;
步骤(七)、对硅通孔的内壁进行电镀,硅通孔的内壁自然生长出互联硅通孔金属,实现将互联硅通孔信号输入/输出端和地层互联层连通;
步骤(八)、对高阻硅沿预先设定的划片道进行划片,分隔出互联硅通孔芯片。
在上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一)中,高阻硅的电阻率不小于4000Ωcm;电隔离层厚度为1.8-2.2μm。
在上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二)中,硅通孔为圆形通孔,直径为200μm。
在上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三)中,淀积金属薄膜种子层的方法为:采用钛材料或金材料对形成硅通孔的电隔离层上表面进行溅射;形成金属薄膜种子层的厚度为0.05~0.2μm。
在上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五)中,对露出的金属薄膜种子层上表面进行电镀时,电镀材料采用金材料。
在上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六)中,所述金属薄膜采用钛材料或金材料。
在上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七)中,对硅通孔的内壁进行电镀时,电镀材料采用金材料。
在上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七)中,硅通孔内壁自然生长的互联硅通孔金属厚度为4-5μm。
在上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八)中,互联硅通孔芯片为矩形结构;长为9-11mm;宽为2.5-3.5mm;相邻两个互联硅通孔芯片的间距,即划片道的宽度为100μ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的互联硅通孔,将电阻特性引入到互联中,能够通过通孔的电阻补偿,避免了附加电阻的使用,将信号输入/输出端引出到所需后端处理电路中,满足惠斯通电桥桥臂电阻的补偿需求,降低了电阻匹配难度,实现了更好的工艺集成;
(2)本发明采用高阻硅为衬底材料,易于与当前的基于硅材料的器件互联,避免了互联中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导致的应力集中问题,也避免了不同工艺设备的需求,显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可行性;
(3)本发明采用MEMS技术进行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通孔外形可以是圆形、方形、多边形等,衬底厚度不限,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互联需求;
(4)本发明采用MEMS技术,采用MEMS技术,包括深硅刻蚀工艺、金属薄膜淀积工艺、厚胶光刻工艺、厚金属层电镀工艺等实现硅通孔的互联,能够在一个衬底上同时制作多种互联硅通孔结构,性能一致性易于控制;
(5)本发明利用电镀工艺调制互联硅通孔的电阻特性。调制互联硅通孔电阻特性的电镀工艺时,采用蓝膜保护方法,将不需暴露在电镀液的表面保护起来,提高了电镀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电阻调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硅通孔互联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简单结构衬底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完成互联硅通孔的简单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完成金属种子层的简单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完成信号输入/输出端的简单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形成整体地层互联的简单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整个圆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采用硅衬底来实现通孔互联的制作,利用电镀工艺来控制通孔电阻的阻值;如图1所示为硅通孔互联侧视图,由图可知,采用MEMS技术,包括深硅刻蚀工艺、金属薄膜淀积工艺、厚胶光刻工艺、厚金属层电镀工艺等实现硅通孔的互联,此通孔带有显著的电阻特性,可以用来补偿其所互联器件的电阻特性。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2所示为简单结构衬底剖视图,由图可知,步骤(一)、采用圆柱形状的高阻硅01作为衬底材料,高阻硅01晶向不限,高阻硅01厚度不限;在高阻硅01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进行氧化,制备电隔离层02;其中,高阻硅01的电阻率不小于4000Ωcm;电隔离层02厚度为1.8-2.2μm。
如图3所示为完成互联硅通孔的简单结构剖视图,由图可知,步骤(二)、在电隔离层02上刻蚀硅通孔03;硅通孔03为圆形通孔,直径为200μm。
如图4所示为完成金属种子层的简单结构剖视图,由图可知,步骤(三)、在高阻硅01上表面电隔离层02上表面淀积金属薄膜,形成种子层04;种子层04的厚度与后续工艺中的去种子层工艺相关联,会影响硅通孔电阻值的初步设定值。淀积金属薄膜种子层04的方法为:采用钛材料或金材料对形成硅通孔03的电隔离层02上表面进行溅射;形成金属薄膜种子层04的厚度为0.05~0.2μm。
步骤(四)、利用MEMS厚胶光刻工艺,将带有矩形通孔的光刻胶作为模版,在金属薄膜种子层04上表面铺好光刻胶,在金属薄膜种子层04上形成互联硅通孔信号输入/输出端图形的光刻胶模版。
如图5所示为完成信号输入/输出端的简单结构剖视图,由图可知,步骤(五)、在光刻胶通孔露出的金属薄膜种子层04上表面进行电镀;电镀材料采用金材料。金属薄膜种子层04沿光刻胶通孔自然生长出互联硅通孔信号输入/输出端05;将光刻胶及光刻胶下表面覆盖的金属薄膜种子层04去除;
如图6所示为形成整体地层互联的简单结构剖视图,由图可知,步骤(六)、在高阻硅01下表面电隔离层02的下表面淀积金属薄膜,形成地层互联层07;金属薄膜采用钛材料或金材料。
步骤(七)、对硅通孔03的内壁进行电镀,电镀材料采用金材料;镀金层厚度大于2.5μm;在调制互联硅通孔电阻特性的电镀工艺时,需要采用利用蓝膜或UV膜将不需电镀表面粘贴保护起来,以隔绝电镀液对其的影响。硅通孔03的内壁自然生长出互联硅通孔金属06,硅通孔03内壁自然生长的互联硅通孔金属06厚度为4-5μm。实现将互联硅通孔信号输入/输出端05和地层互联层07连通。
如图7所示为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整个圆片示意图,由图可知,步骤(八)、对高阻硅01沿预先设定的划片道102进行划片,分隔出互联硅通孔芯片101。互联硅通孔芯片101为矩形结构;长为9-11mm;宽为2.5-3.5mm;相邻两个互联硅通孔芯片101的间距,即划片道102的宽度为100μm。沿着划片道102利用机械或激光切割即可形成所设计的芯片。
本发明通过在硅衬底上,利用MEMS技术实现硅通孔的制作并利用电镀工艺来控制通孔电阻的阻值,将电阻特性附加于互联通孔中,有利于后续电路所需的电阻匹配问题,避免了附加电阻的使用。此方法工艺简单,能够满足惠斯通电桥桥臂电阻的补偿需求,降低了电阻匹配难度,实现了更好的工艺集成。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9)
1.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圆柱形状的高阻硅(01)作为衬底材料,在高阻硅(01)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进行氧化,制备电隔离层(02);
步骤(二)、在电隔离层(02)上刻蚀硅通孔(03);
步骤(三)、在高阻硅(01)上表面电隔离层(02)上表面淀积金属薄膜,形成种子层(04);
步骤(四)、将带有矩形通孔的光刻胶作为模版,在金属薄膜种子层(04)上表面铺好光刻胶;
步骤(五)、在光刻胶通孔露出的金属薄膜种子层(04)上表面进行电镀;金属薄膜种子层(04)沿光刻胶通孔自然生长出互联硅通孔信号输入/输出端(05);将光刻胶及光刻胶下表面覆盖的金属薄膜种子层(04)去除;
步骤(六)、在高阻硅(01)下表面电隔离层(02)的下表面淀积金属薄膜,形成地层互联层(07);
步骤(七)、对硅通孔(03)的内壁进行电镀,硅通孔(03)的内壁自然生长出互联硅通孔金属(06),实现将互联硅通孔信号输入/输出端(05)和地层互联层(07)连通;
步骤(八)、对高阻硅(01)沿预先设定的划片道(102)进行划片,分隔出互联硅通孔芯片(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高阻硅(01)的电阻率不小于4000Ωcm;电隔离层(02)厚度为1.8-2.2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硅通孔(03)为圆形通孔,直径为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淀积金属薄膜种子层(04)的方法为:采用钛材料或金材料对形成硅通孔(03)的电隔离层(02)上表面进行溅射;形成金属薄膜种子层(04)的厚度为0.05~0.2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对露出的金属薄膜种子层(04)上表面进行电镀时,电镀材料采用金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所述金属薄膜采用钛材料或金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对硅通孔(03)的内壁进行电镀时,电镀材料采用金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硅通孔(03)内壁自然生长的互联硅通孔金属(06)厚度为4-5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互联硅通孔芯片(101)为矩形结构;长为9-11mm;宽为2.5-3.5mm;相邻两个互联硅通孔芯片(101)的间距,即划片道(102)的宽度为100μ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51525.XA CN109019504B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51525.XA CN109019504B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19504A CN109019504A (zh) | 2018-12-18 |
CN109019504B true CN109019504B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4610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51525.XA Active CN109019504B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19504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515191A (ja) * | 1999-11-19 | 2003-04-22 | インステイトゥート・フュア・ミクロテヒニック・マインツ・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 接着層へのポリイミドの使用方法、マイクロ部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リソグラフィ方法、および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
CN101445216A (zh) * | 2008-12-04 | 2009-06-03 | 北京大学 | 分体式微机电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09365A (zh) * | 2010-04-06 | 2013-05-15 | 东京毅力科创尼克斯公司 | 微观特征中的种子层沉积 |
CN104952789A (zh) * | 2015-04-29 | 2015-09-3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含高深宽比tsv的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
CN105097659A (zh) * | 2014-05-16 | 2015-11-25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铟互连机构及其制备方法、焦平面装置及其封装方法 |
CN105244313A (zh) * | 2015-09-08 | 2016-01-13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基板上薄膜通孔互连制作方法 |
CN107645854A (zh) * | 2017-09-21 | 2018-01-30 | 台州学院 | 一种多层柔性电路板形成过孔连接的方法 |
CN207134348U (zh) * | 2017-09-14 | 2018-03-23 | 厦门大学 | 三维系统级封装应用的内嵌扇出型硅转接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107203B4 (de) * | 2016-04-19 | 2021-12-23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 Leistungshalbleiterbauelementgraben mit Feldplatte und Gateelektrod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
-
2018
- 2018-06-22 CN CN201810651525.XA patent/CN1090195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515191A (ja) * | 1999-11-19 | 2003-04-22 | インステイトゥート・フュア・ミクロテヒニック・マインツ・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 接着層へのポリイミドの使用方法、マイクロ部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リソグラフィ方法、および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
CN101445216A (zh) * | 2008-12-04 | 2009-06-03 | 北京大学 | 分体式微机电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09365A (zh) * | 2010-04-06 | 2013-05-15 | 东京毅力科创尼克斯公司 | 微观特征中的种子层沉积 |
CN105097659A (zh) * | 2014-05-16 | 2015-11-25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铟互连机构及其制备方法、焦平面装置及其封装方法 |
CN104952789A (zh) * | 2015-04-29 | 2015-09-3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含高深宽比tsv的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
CN105244313A (zh) * | 2015-09-08 | 2016-01-13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基板上薄膜通孔互连制作方法 |
CN207134348U (zh) * | 2017-09-14 | 2018-03-23 | 厦门大学 | 三维系统级封装应用的内嵌扇出型硅转接板 |
CN107645854A (zh) * | 2017-09-21 | 2018-01-30 | 台州学院 | 一种多层柔性电路板形成过孔连接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19504A (zh) | 2018-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02818B1 (ko) | 발광소자와 기판 및 그 정렬방법과 정렬장치 | |
TWI704384B (zh) | 晶圓級接合主動式光子中介層及其製造方法 | |
TWI429031B (zh) | 高壓積體電路、電子裝置、與電路的製程與封裝 | |
KR101465709B1 (ko) | 저저항 웨이퍼 관통형 비아 | |
CN102718179B (zh) | 微机电系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JP5313903B2 (ja) | 誘電体薄膜を用いたウエハ貫通電気相互接続及びその他構造の形成 | |
CN103443918B (zh) |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
US7877874B2 (en) | Process for the collective fabrication of 3D electronic modules | |
US20090260228A1 (en) | Process for the vertical interconnection of 3d electronic modules by vias | |
TW201108371A (en) | Stacked microelectronic assemblies having vias extending through bond pads | |
CN106328627A (zh) | 堆叠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
TW201205759A (en) | Microelectronic elements having metallic pads overlying vias | |
TW200826229A (en) | Process for the collective fabrication of 3D electronic modules | |
WO2006061058A1 (de) | Mems-mikrofo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 |
CN104860258B (zh) | 具有红外线吸收结构层的氮化铝装置 | |
SG121104A1 (en) | A method of stacking thin substrates by transfer bonding | |
DE102007007178A1 (de) | Kapazitive mikrobearbeitete Ultraschalltransduc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 |
CN103380496A (zh) | 中介层、电子模块及其形成方法 | |
US7294552B2 (en) | Electrical contact for a MEMS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 |
KR20140123916A (ko) | 유리 관통 비아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
US8080876B2 (en) |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reliable deep via connections in a silicon carrier | |
SG176784A1 (en) | Method for positioning chips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a reconstituted wafer | |
CN109019504B (zh) | 一种电阻可调的互联硅通孔的制作方法 | |
US8173908B2 (en) | Device interconnects | |
CN208819867U (zh) | 硅穿孔结构及半导体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