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1762A - 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1762A
CN109001762A CN201810584344.XA CN201810584344A CN109001762A CN 109001762 A CN109001762 A CN 109001762A CN 201810584344 A CN201810584344 A CN 201810584344A CN 109001762 A CN109001762 A CN 109001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baffle
latitude
optical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43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1762B (zh
Inventor
朱永生
胡海鹰
郑珍珍
李灏
陆欢欢
雷广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Microsatellit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Microsatellit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Microsatellit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Microsatellites
Priority to CN2021100076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7065B/zh
Priority to CN201810584344.XA priority patent/CN109001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1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1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1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1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WMETEOROLOGY
    • G01W1/00Meteorology
    • G01W1/08Adaptations of balloons, missiles, or aircraft for meteorological purposes; Radioson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21Interference related issues ; Issues related to cross-correlation, spoofing or other methods of denial of servi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卫星,轨道选择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并保持姿态对地定向;光学观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卫星,与所述卫星的主轴垂直;挡板,安装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在所述卫星运行期间,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和地平面之间,其中,所述卫星按照姿态机动规律模型运行,以实现对需要凝视的纬度的遍历观测。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仅通过简单结构设计就能实现对地气光的抑制,操作简单,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宇航类星空探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宇航类星空探测领域而言,采用空间光学观测系统进行探测,具有机动 灵活、观测范围光、运行时间长、数据更新周期短、观测精度高等诸多优点。
目前,同步带光学观测卫星对地气光的抑制主要手段:一是,利用光阑、内/ 外遮光罩、挡光环等消光措施对进入系统内的杂光进行抑制。例如:美国天基可见 光望远镜SBV和加拿大天基空间目标观测卫星Sapphire采用的地气光抑制手段包 括:1)采用立轴三反式光学系统;2)设计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3)主镜镜面进 行光滑处理;4)遮光罩特殊设计等。二是,在任务期间,依据地面地气光影响计 算先验数据,选择在地气光影响弧段关机而在非影响段开机观测。
传统方法在一体程度能够上提高空间观测相机的地气光抑制能力,但代价高、 技术难度大,尤其是针对超高灵敏度空间相机的杂光抑制技术难度和成本巨大。另 外,由于地气光影响的弧段随季节变化,造成观测卫星的观测任务规划复杂,使得 卫星运控管理工作量变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 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系统,从 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来说,本申请的系统包括:卫星,轨道选 择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并保持姿态对地定向;光学观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卫星,与 所述卫星的主轴垂直;挡板,安装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在所述卫星运行期间,所 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和地平面之间,其中,所述卫星按照姿态机动规律 模型运行,以实现对需要凝视的纬度的遍历观测。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仅通过简 单结构设计就能实现对地气光的抑制,操作简单,节省成本。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卫星,轨道选择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并保持姿态对地定向;
光学观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卫星,与所述卫星的本体正Z轴垂直;以及
挡板,安装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在所述卫星运行期间,所述挡板设置于所 述光学观测模块和地平面之间,
其中,所述卫星按照姿态机动规律模型运行,以实现对需要凝视的纬度的遍 历观测,所述姿态机动规律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
上述公式中分别为卫星的位置和速度,θ为凝视的 纬度,φ为卫星姿态偏航机动导引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卫星的主轴保持指向地心。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包括观测相机,所述挡板 固定或可旋转的耦接于所述观测相机的镜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平面法向和所述光学观测模块视轴 的夹角在0°-10°之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平面和所述光学观测模块视轴平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的形状选自矩形、圆形、梯形或不 规则形状,所述挡板的材料选自钛合金,表面喷涂SB-3黑漆。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的面积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口径面 积的比例为2:1。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需要凝视的纬度范围在0°-±30°之 间。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 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在卫星的光学观测模块安装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降低来自地球的地气光 对所述光学观测模块的影响;
(2)设定所述卫星轨道选择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并保持姿态对地定向;以及 (3)根据所述卫星的运行轨道、运行速度和需要凝视的纬度,创建所述卫星 的姿态机动规律模型以实现对所述需要凝视的纬度的遍历观测,所述姿态机动规律 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
上述公式中分别为卫星的位置和速度,θ为凝视的 纬度,φ为卫星姿态偏航机动导引律。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卫星用于遍历凝视纬度范围在0°-± 30°之间的地球静止轨道(The geostationary orbit,GEO)上的卫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1)仅通过简单结构设计就能实现 对地气光较好的抑制效果,操作简单,节省成本;(2)不需要根据地气光影响计算 开关机时间,极大降低因地气光影响造成的卫星运控管理工作量;(3)本申请可根 据需求的凝视纬度调整卫星运行轨道,使得卫星几乎整轨可执行同步带观测任务, 提高卫星同步带凝视遍历观测效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在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卫星运行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有挡板的卫星光学观测模块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涉及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系统,以及一种同步 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
本申请使用的“模块”、“系统”等术语旨在包括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例如 但不限于硬件、固件、软硬组合、软件或者执行中的软件。例如,模块可以是,但 并不仅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 序和/或计算机。举例来说,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此计算设备都可以是模 块。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位于执行中的一个进程和/或线程内。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不排除任何其它的组分、 步骤或过程的存在,且与这些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是否在本申请中披露无关。 为消除任何疑问,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有使用术语“包含”,“包括”, 或“具有”的组合物可以包含任何附加的添加剂、辅料或化合物。相反,除了对操 作性能所必要的那些,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过程排 除在任何该术语下文叙述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不包括未具体描述或列 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过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术语“或”指列出的单独成员或 其任何组合。
术语定义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地气光”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向宇宙空间释放的各类辐 射。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太阳同步轨道”是指的就是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 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轨道的倾角(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接近90度, 卫星要在两极附近通过,因此又称之为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地球静止轨道”是指卫星或人造卫星垂直于地球赤道 上方的正圆形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属于地球同步轨道的一种。
首先,设置坐标系,如图1所示:
A.J2000惯性坐标系
坐标系原点为地球质心。x轴指向2000年1月1日12:00:00时刻的春分 点、z轴沿该时刻的地球自转轴,y轴与x、z轴右手正交。
B.卫星本体坐标系
坐标系原点为卫星质心。z’(主轴)由卫星质心指向地心、y’轴(光学观测模 块视轴)指向卫星星体的正前方向,x’轴与y’、z’轴右手正交。在卫星保持 相机轴线指向地心的严格对地定向姿态时,卫星星体坐标系与轨道坐标系完全重 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在卫星的光学观测模块安装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降低来自地球的地气光 对所述光学观测模块的影响;
(2)设定所述卫星轨道选择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并保持姿态对地定向;以及 (3)根据所述卫星的运行轨道、运行速度和需要凝视的纬度,创建所述卫星 的姿态机动规律模型以实现对所述需要凝视的纬度的遍历观测,所述姿态机动规律 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
上述公式中分别为卫星的位置和速度,θ为凝视的 纬度,φ为卫星姿态偏航机动导引律。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有挡板200的卫星光学观测模块100 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光学观测模块100的地面设计研制阶段,为光学观 测模块100设计并安装一块挡板200,用于降低来自地球的地气光对光学观测模块 的影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挡板200平面和光学观测模块100视轴的夹角在150° -180°之间。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挡板200平面和光学观测模块100视轴 平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观测模块100包括观测相机,挡板200通过支架300 固定或可旋转的耦接于观测相机的镜头1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200的形状选自矩形、圆形、梯形或任何可以 起到遮挡地气光作用的形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尽可能降低来自地球的地气光对光学观测模块100的 影响,且不采用过大的挡板200增加卫星重量,所述挡板的面积与所述光学观测模 块口径面积的比例为2:1。
在卫星安装集成阶段,将光学观测模块100安装于图1所示的卫星上,且与 卫星的主轴z’垂直,即光学观测模块100的视轴与卫星的y’轴平行,挡板200 与卫星的z’轴垂直。
在卫星运行期间,卫星轨道选择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姿态保持对地定向,挡板 200设置于光学观测模块100和地平面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卫星的主轴指向 地心,挡板200和地平面平行。
本申请仅通过简单结构设计就能实现对地气光较好的抑制效果,操作简单, 节省成本。且卫星姿态保持对地定向(主轴一直指向地心),故挡板始终挡在地平 面和光学观测模块之间,降低地气光对光学观测模块的影响,不需要根据地气光影 响计算开关机时间,极大降低因地气光影响造成的卫星运控管理工作量。
在执行任务期间,如图1所示,卫星需要凝视的纬度范围在0°-±30°之间 的地球静止轨道(The geostationary orbit,GEO)上的卫星。其中,卫星按照姿 态机动规律模型运行,以实现对需要凝视的纬度的遍历观测,该姿态机动规律模型 如公式(1)所示:
其中:
上述公式中分别为卫星的位置和速度,θ为凝视的 纬度,φ为卫星姿态偏航机动导引律。
本申请的姿态机动规律模型可根据需求的凝视纬度调整卫星运行轨道,使得 卫星几乎整轨可执行同步带观测任务,提高卫星同步带凝视遍历观测效能。相较于 现有技术,卫星仅改变主轴(z’)角度,而不改变x’和y’轴,使得姿态机动规 律模型的数据量和计算量大大减小,降低了卫星运控管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 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 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 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 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卫星,轨道选择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并保持姿态对地定向;
光学观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卫星,与所述卫星的本体正Z轴垂直;以及
挡板,安装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在所述卫星运行期间,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和地平面之间,
其中,所述卫星按照姿态机动规律模型运行,以实现对需要凝视的纬度的遍历观测,所述姿态机动规律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
上述公式中分别为卫星的位置和速度,θ为凝视的纬度,φ为卫星姿态偏航机动导引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的主轴保持指向地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包括观测相机,所述挡板固定或可旋转的耦接于所述观测相机的镜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平面法向和所述光学观测模块视轴的夹角在0°-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平面和所述光学观测模块视轴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形状选自矩形、圆形、梯形或不规则形状,所述挡板的材料选自钛合金,表面喷涂SB-3黑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面积与所述光学观测模块口径面积的比例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凝视的纬度范围在0°到±30°之间。
9.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在卫星的光学观测模块安装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降低来自地球的地气光对所述光学观测模块的影响;
(2)设定所述卫星轨道选择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并保持姿态对地定向;以及
(3)根据所述卫星的运行轨道、运行速度和需要凝视的纬度,创建所述卫星的姿态机动规律模型以实现对所述需要凝视的纬度的遍历观测,所述姿态机动规律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
上述公式中分别为卫星的位置和速度,θ为凝视的纬度,φ为卫星姿态偏航机动导引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用于遍历凝视纬度范围在0°到±30°之间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卫星。
CN201810584344.XA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001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7633.5A CN112817065B (zh) 2018-06-08 2018-06-08 新型地气光抑制系统及方法
CN201810584344.XA CN10900176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4344.XA CN10900176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7633.5A Division CN112817065B (zh) 2018-06-08 2018-06-08 新型地气光抑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1762A true CN109001762A (zh) 2018-12-14
CN109001762B CN109001762B (zh) 2020-12-25

Family

ID=6460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4344.XA Active CN10900176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CN202110007633.5A Active CN112817065B (zh) 2018-06-08 2018-06-08 新型地气光抑制系统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7633.5A Active CN112817065B (zh) 2018-06-08 2018-06-08 新型地气光抑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900176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679A (zh) * 2019-04-16 2019-07-09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空间碎片自感知系统及方法、卫星系统
CN111368455A (zh) * 2020-03-18 2020-07-03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太阳随动型geo目标光学观测轨道及其设计方法
CN111366986A (zh) * 2020-03-24 2020-07-03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种空间碎片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15688385A (zh) * 2022-10-11 2023-02-03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一种单一观测平台星敏感器观测模型构建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4417A (zh) * 2009-12-04 2010-05-12 武汉华中天经光电系统有限公司 航天器星体跟踪器杂散光抑制装置
CN101858746A (zh) * 2010-03-26 2010-10-13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避开地气光影响的卫星对日定向目标姿态的解析确定方法
US20140043615A1 (en) * 2012-08-08 2014-02-13 John G. Hagopia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ittance control and suppressing stray light
CN103675760B (zh) * 2013-12-03 2015-12-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星载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姿态导引方法
CN105928525A (zh) * 2016-04-25 2016-09-07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对月定标的姿态确定方法
CN106197434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基于地面目标点位置的卫星姿态角的计算方法
CN106896818A (zh) * 2016-12-26 2017-06-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空间对地观测仪器的自动避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414A (zh) * 2010-11-26 2011-11-16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反射式星敏感器遮光罩
CN104567870B (zh) * 2015-01-30 2018-02-09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单像素星敏感器及其目标星空探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4417A (zh) * 2009-12-04 2010-05-12 武汉华中天经光电系统有限公司 航天器星体跟踪器杂散光抑制装置
CN101858746A (zh) * 2010-03-26 2010-10-13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避开地气光影响的卫星对日定向目标姿态的解析确定方法
US20140043615A1 (en) * 2012-08-08 2014-02-13 John G. Hagopia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ittance control and suppressing stray light
CN103675760B (zh) * 2013-12-03 2015-12-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星载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姿态导引方法
CN105928525A (zh) * 2016-04-25 2016-09-07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对月定标的姿态确定方法
CN106197434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基于地面目标点位置的卫星姿态角的计算方法
CN106896818A (zh) * 2016-12-26 2017-06-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空间对地观测仪器的自动避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永生等: "利用姿态调整规避地气光的GSO空间碎片观测方法", 《航天器工程》 *
陆琳等: "地气光在空间天文望远镜关键部位_太阳挡板的分布",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679A (zh) * 2019-04-16 2019-07-09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空间碎片自感知系统及方法、卫星系统
CN111368455A (zh) * 2020-03-18 2020-07-03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太阳随动型geo目标光学观测轨道及其设计方法
CN111368455B (zh) * 2020-03-18 2023-1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太阳随动型geo目标光学观测轨道的设计方法
CN111366986A (zh) * 2020-03-24 2020-07-03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种空间碎片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15688385A (zh) * 2022-10-11 2023-02-03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一种单一观测平台星敏感器观测模型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7065B (zh) 2023-07-07
CN112817065A (zh) 2021-05-18
CN109001762B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1762A (zh) 一种同步带目标光学观测卫星的地气光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6595674B (zh) 基于星敏感器和星间链路的heo卫星编队飞行自主导航方法
CN106595673B (zh) 面对地球静止轨道目标操作的空间多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
CN105928524B (zh)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三视场星敏感器安装指向设计方法
CN109159922B (zh) 一种低倾角卫星星敏感器使用方法
CN112783183B (zh) 一种太阳同步圆回归轨道的轨道规划方法
CN105775170A (zh)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双视场星敏感器安装指向设计方法
Lederer et al. The NASA meter class autonomous telescope: Ascension Island
CN113788166A (zh) 基于空间物体轨道误差的差速拦截跟踪方法
CN105438499A (zh) 绕空间轴的偏流角跟踪控制方法
CN113091753B (zh) 用于星敏视场保护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其系统
Wang et al. Analytical field-of-regard representation for rapid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of agile satellite imaging opportunities
CN109858151B (zh) 一种适用于惯性空间观测卫星的热环境保障设计方法
Mages et al. Navigation evaluation for fast interstellar object flybys
CN106643742B (zh) 一种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
Cai et al. A polar rapid transfer alignment assisted by the improved polarized-light navigation
RU2721813C1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номной коллокации на геостационарной орбите
CN104730704B (zh) 地平式望远镜瞳面和像面机械消旋的一体化装置
Ries et al. Measuring and correcting wind-induced pointing errors of the Green Bank Telescope using an optical quadrant detector
Fasano et al. A stereo-vision based system for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an in-orbit servicing platform
Dodin et al. Orbital motions and light curves of young binaries XZ Tau and VY Tau
CN111121788A (zh) 基于双矢量姿态基准的航天器姿态奇异确定方法及系统
Bloßfeld et al. Adjustment of EOP and gravity field parameters from SLR observations
RU2467929C2 (ru) Способ построения орбитальной ориентации пилотируемого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Münch et al. Pathfinder: Accuracy improvement of Comet Halley trajectory for Giotto navig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