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8984A - 用于新无线电的重传传输块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新无线电的重传传输块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8984A
CN108988984A CN201810524233.XA CN201810524233A CN108988984A CN 108988984 A CN108988984 A CN 108988984A CN 201810524233 A CN201810524233 A CN 201810524233A CN 108988984 A CN108988984 A CN 108988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lock
bit
transmission
terminal
re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42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8984B (zh
Inventor
朴纪炫
金起台
朴奎镇
崔宇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355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1766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T Corp filed Critical 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988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8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8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8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0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and diversity transmission, e.g. coding schemes for the multiple 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information 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57Implicit acknowledgement of correct or incorrect reception, e.g. with a moving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03M13/091Parallel or block-wise CRC compu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在下一代/5G无线电接入网中通知用于请求重传传输块(TB)的误码情况的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由终端请求TB的重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BS)接收被配置有K个码块(CB)和M个码块组(CBG)的TB;确定对所述TB的接收是否是成功的;以及当确定对所述TB的接收失败时,将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发送到所述BS。

Description

用于新无线电的重传传输块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申请要求2017年5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067957以及2018年3月28日提交的No.10-2018-0035572的优先权,其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合并到此,如同完整地阐述于此。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在下一代/5G无线电接入网(下文中称为新无线电(NR))中通知用于请求重传传输块(TB)的误码情况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已经批准了“对新无线电技术的研究(Study on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其是关于研究下一代/5G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研讨事项,基于此,无线电接入网工作组1(RAN WG1)已经在讨论用于新无线电(NR)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波形以及多址方法。要求将NR设计为不仅提供与长期演进(LTE)/LTE-高级的数据传输速率相比提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且还满足在具体和特定使用情形下的各种要求。
提出增强式移动宽带(eMBB)、巨量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作为关于NR的代表性使用情形。为了满足各种情形的要求,必须设计当与LTE/LTE-高级的帧结构相比时灵活的帧结构。
同时,在无线电通信中,在每单元信息块中插入固定长度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串,以检测接收到的信号是否具有误码。通过执行CRC比特串的校验,当CRC校验是成功时确定该块没有误码,而当CRC比特串的校验失败时确定该块具有误码。在3GPP LTE的传统情况下,在数据信道中每传输块
(TB)(其为传输的单元)插入24比特CRC,并且所插入的CRC根据构成TB的码块而在类型方面是不同的。通过该配置,当任一CRC校验在接收终端中接收到的块中失败时,通过HARQ-ACK/NACK处理来进行对整个TB的重传的请求。另一方面,在NR中,已经存在对以下方法的需求增加,即,当误码出现在TB的仅一些部分中时通过请求TB的与误码对应的仅一些部分而非整个TB的重传来减少重传所需的资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在以下情况下请求关于包括多个码块(CB)和码块组(CBG)的传输块(TB)的重传的方法,所述情况为:即使每个单独的CB单元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是成功的,但由于TB单元中的CRC校验失败所以必须执行对整个TB的重传的请求。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一种由终端请求TB的重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BS)接收被配置有K个CB和M个CBG的TB;确定对所述TB的接收是否是成功的;以及当确定对所述TB的接收失败时,将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发送到所述BS,其中,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以及当关于构成所述TB的所有CB的CRC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整个TB的CRC校验失败时,所述重传信息指示所述整个TB的重传。
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BS中接收关于TB的重传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被配置有K个CB和M个CBG的TB发送到终端;以及从所述终端接收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其中,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以及当关于构成所述TB的所有CB的CRC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整个TB的CRC校验失败时,所述重传信息指示所述整个TB的重传。
根据本公开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请求TB的重传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机,被配置为:从BS接收被配置有K个CB和M个CBG的TB;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对所述TB的接收是否是成功的;以及发射机,被配置为:当确定对所述TB的接收失败时,将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发送到所述BS,其中,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以及当关于构成所述TB的所有CB的CRC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整个TB的CRC校验失败时,所述重传信息指示所述整个TB的重传。
根据本公开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接收关于TB的重传信息的BS,所述BS包括:发射机,被配置为:将被配置有K个CB和M个CBG的TB发送到终端;以及接收机,被配置为:从所述终端接收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其中,关于所述TB的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以及当关于构成所述TB的所有CB的CRC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整个TB的CRC校验失败时,所述重传信息指示所述整个TB的重传。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清楚,其中:
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由终端请求重传传输块(TB)的过程;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基站中接收关于TB的重传信息的过程;
图3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以及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每个附图中将标号添加到要素中,虽然相同要素示出于不同附图中,但相同要素将由相同标号指定。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描述可能模糊本公开的主题时,可以省略与已知结构有关的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在本公开中,无线通信系统指用于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例如语音服务、分组数据服务等)的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E)和基站(BS)。
UE可以是指示用于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终端的广泛概念,包括用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长期演进(LTE)、高速分组接入(HSPA)、国际移动通信-2020(IMT-2020)(5G或新无线电)等的UE,以及用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无线设备等。
BS或小区通常指执行与UE的通信的站,并且包含性地表示所有各种覆盖区域(例如Node-B、演进Node-B(eNB)、gNode-B(gNB)、低功率节点(LPN)、扇区、站点、各种类型的天线、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点(例如发送点、接收点或收发点)、中继节点、兆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家庭基站、远程无线电头(RRH)、无线电单元(RU)以及小小区)。
上述各种小区中的每一个具有控制对应小区的BS,并且因此,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构造BS。1)BS可以是提供与无线区域关联的巨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家庭基站和小小区的设备自身,或2)BS可以指示无线区域自身。在项1)中,与另一设备进行交互以使得提供预定无线区域的设备能够受控于相同实体或协作地配置该无线区域的任何设备可以被指示为BS。基于无线区域的配置类型,点、发送/接收点、发送点、接收点等可以是BS的实施例。在项2)中,从终端或相邻BS的角度来看接收或发送信号的无线区域自身可以被指示为BS。
在本公开中,小区可以指从发送/接收点发送的信号的覆盖范围、具有从发送/接收点(发送点或发送/接收点)发送的信号的覆盖范围的分量载波、或发送/接收点自身。
在本公开中,用户设备和BS用作用于两个(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包含式收发主体的术语,以实施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技术和技术构思,并且可以不限于特定术语或词语。
在此,上行链路(UL)指用于UE对BS收发数据的方案,并且下行链路(DL)指用于BS对UE收发数据的方案。
UL传输和DL传输可以使用基于不同时间而执行传输的时分双工(TDD)方案而得以执行,并且也可以使用基于不同频率而执行传输的频分双工(FDD)方案或TDD方案和FDD方案的混合式方案而得以执行。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基于单个载波或成对载波而形成UL和DL来开发标准。
UL和DL可以通过控制信道(例如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等)发送控制信息,并且可以被配置作为数据信道(例如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等),从而发送数据。
DL可以指从多发送/接收点到终端的通信或通信路径,UL可以指从终端到多发送/接收点的通信或通信路径。在DL中,发射机可以是多发送/接收点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在UL中,发射机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接收机可以是多发送/接收点的一部分。
下文中,通过例如PUCCH、PUSCH、PDCCH或PDSCH的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情况将表述为发送和接收PUCCH、PUSCH、PDCCH或PDSCH。
同时,高层信令包括发送包括RRC参数的RRC信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
BS对终端执行DL传输。BS可以发送物理DL控制信道,以用于发送DL控制信息(例如接收作为用于单播传输的主物理信道的DL数据信道所需的调度,以及关于UL数据信道上的传输的调度批准信息)。下文中,通过每个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将描述为发送和接收对应信道。
各种多址方案可以不受限地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各种多址方案(例如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C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非正交多址(NOMA)、OFDM-TDMA、OFDM-FDMA、OFDM-CDMA等)。在此,NOMA包括稀疏码多址(SCMA)、低成本扩频(LDS)等。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通过GSM、WCDMA和HSPA演进到LTE/LTE-高级和IMT-2020的异步无线通信方案中的资源分配,并且可以可应用于演进到CDMA、CDMA-2000和UMB的同步无线通信方案中的资源分配。
在本公开中,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指低成本(或低复杂度)的终端、支持覆盖增强的终端等。替代地,在本公开中,MTC终端指被定义为预定类别以用于保持低成本(或低复杂度)和/或覆盖增强的终端。
换言之,在该说明书中,MTC终端可以指执行基于LTE的MTC有关操作的新定义的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版-13低成本(或低复杂度)UE类别/类型。替代地,在本说明书中,MTC终端可以指在3GPP发行版12中或之前所定义的与现有LTE覆盖相比支持增强式覆盖或支持低功耗的UE类别/类型,或可以指新定义的版-13低成本(或低复杂度)UE类别/类型。替代地,MTC终端可以指发行版-14中所定义的另一增强式MTC终端。
在本公开中,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指支持用于蜂窝IoT的无线电接入的终端。NB-IoT技术致力于室内覆盖改进,支持大规模低速终端、低时延灵敏度、非常低的终端成本、低功耗以及优化的网络架构。
作为近年来在3GPP中已经在讨论的关于新无线电(NR)的典型使用情形,提出增强式移动宽带(eMBB)、巨量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在本公开中,与NR关联的频率、帧、子帧、资源、资源块、区域、带、子带、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同步信号、各种基准信号、各种信号以及各种消息可以解释为过去或目前所使用的含义或待在未来使用的各种含义。
如上所述,在无线电通信中,每单元信息块插入固定长度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串,以检测接收到的信号是否具有误码。通过执行CRC比特的校验,确定当CRC校验是成功时该块没有误码,而当CRC校验失败时该块具有误码。在3GPP LTE的传统情况下,在数据信道中每传输块(TB)(其为传输的单元)插入24比特CRC,并且所插入的CRC根据构成TB的码块而在类型方面是不同的。通过该配置,当任一CRC校验在接收终端中接收到的块中失败时,通过HARQ-ACK/NACK处理来进行对整个TB的重传的请求。在下一代通信系统(即NR)中,可以通过以下来使用减少整个TB的重传所需的资源的结构:除了3GPP LTE/LTE-A的TB单元中所插入的现有CRC之外,在构成TB的各码块(CB)单元中还插入CRC;将一些CB分组为码块组(CBG),并且对于CBG内的CB执行CRC校验;以及当对应CBG中的一个或多个CB具有误码时,请求CBG的重传。
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所发送的CBG的数量+α来确定接收终端关于一个TB的HARQACK/NACK比特的数量。在此,尚未建立α的必要性和作用。为此,当作为接收TB的结果,整个TB的一些部分必须经受重传时,以TB的子集的形式指示首先经受重传的块。所重传的块也可以划分为若干CBG,并且HARQ ACK/NACK比特根据是否成功地接收若干CBG而再次反馈得如CBG的数量+α那样多。
当通过前述处理成功地接收TB中的所有CB时,接收终端将成功地发送的CB一起结合为TB,然后最终在TB单元中执行CRC校验。另一方面,当在T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失败时,接收终端检查该TB是否具有误码,但可能不能确定哪个CB具有误码(即,哪个CB已经经受CRC校验的错误确定)。最终,接收终端必须请求关于整个TB的重传。然而,在现有HARQACK/NACK处理中尚未定义请求整个TB的重传而非请求构成TB的每个单独CBG的重传的详细方法。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终端请求TB的重传以及BS接收关于TB的重传信息的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在此所阐述的实施例可以单独地或通过其组合得以应用。
该实施例宽泛地划分为(1)在TB单元中显式地发送CRC失败情况的方法,以及(2) 在TB单元中隐式地发送CRC失败情况的方法。可以采用这两个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但每个实施例具有相对优点和缺点。因此,可以基于服务情形而选择系统中待使用的方法。此外,应理解,本公开中所提出的术语被解释为描述实际主体的作用而非限制技术范围。
在描述实施例之前,根据该实施例的关于系统的一些假设如下。
假设1.首先,将假设在TB单元中实现传输,并且该TB被配置有K个CB。若干CB在一个TB中分组为CBG,并且该CBG看作TB的子集。此外,将假设一个TB被配置有互斥和完全穷尽(MECE)形式的M个CBG。
假设2.当接收到TB时,确定每个单独CB的接收是成功还是失败。在此情况下,仅当在没有任何解密失败的情况下CRC校验匹配TB时,确定接收是成功的。当确定成功地接收到所有CB时,进一步确定CBG单元中的接收是成功还是失败。仅当在CBG单元中给出CRC时执行该确定处理。当无需执行确定时,或当确定关于所有CBG的接收是成功时,最终确定是否在TB单元中执行CRC校验。因此,将假设当CRC校验通过时整个TB的接收是成功的,但当CRC校验并未通过时整个TB的接收是失败的。
假设3.当待发送的块是初始TB时,当归因于失败的接收而重传TB中的所有CBG时,或当CBG的数量是一个(即,M为1)时,设置情况-1。此外,当待发送的块构成初始TB时,或当重传小于整个TB的一些CBG时,设置情况-2。
在情况-1下,当前待处理的块的单元匹配TB单元,并且因此,即使在所有C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是成功的,当在T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失败时,待发送的HARQ ACK/NACK比特也全都反馈为NACK,由此请求关于整个TB的重传。另一方面,在情况-2下,即使在所有C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在T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失败,当待发送的HARQ ACK/NACK比特全都反馈为NACK时,发送终端确定必须重传并非整个初始TB而是整个最后重传的块。因此,本公开提出一种接收终端给出反馈以使得发送终端确定在情况-2下需要成功重传整个初始TB的方法。
(1)显式地发送T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失败的情况的方法
①将附加比特插入到控制消息中的方法:该方法指在控制消息中除了现有HARQACK/NACK之外还附加地插入消息以用于反馈与情况-2对应的重传块的方法。例如,一个比特添加到HARQ ACK/NACK比特串的头或尾,从而当所添加的比特是“0”时可以执行现有HARQACK/NACK处理,而当所添加的比特是“1”时可以执行整个TB的重传。该方法具有优点:发送终端通过在最短时间内确定该情况而执行重传,但具有缺点:尽管是1比特,但与产生概率相比,可能导致不足的开销。
②基于信息而对控制信道码元施加改变的方法:该方法指在用于反馈与情况-2对应的重传块的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以接收终端所确定的形式对现有控制信道码元施加改变以进行对整个TB的重传的请求的方法。
在请求整个TB的重传的情况下,实施例的细节如下。
实施例-1:通过将Π/4的相移应用于部分或整个控制信道码元来反馈信号。
实施例-2:移位/镜像/反转待插入到控制信道中的基准信号(RS)的信号分量。
实施例-3:移动待插入到控制信道中的RS的位置。
实施例-4:在部分或整个控制信道码元中改变信号强度
③将附加比特信息插入到控制消息的仅CRC的方法:该方法指在用于反馈与情况-2对应的重传块的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在不附加地插入除了现有HARQ ACK/NACK之外的消息的情况下将信息反映到控制消息的CRC的方法。该方法与以上方法相似,只是改变消息比特而非码元。
在请求整个TB的重传的情况下,实施例的细节如下。
实施例-1:反转或循环地旋转部分或全部CRC比特。
实施例-2:在生成初始CRC中,假设除了现有消息之外还插入附加比特而生成CRC。
(2)隐式地发送T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失败的情况的方法
当对重传的请求多于特定次数时,或当处理的数量归因于TB的随后重传而完全用尽时,典型通信系统确定整个TB的传输失败,并且执行用于传输的新操作。相应地,UE(或终端)可以有意地包括对应操作,由此产生整个TB的重传。
①在反馈比特中无条件地插入NACK的方法:该方法指即使每个单独CB已经通过CRC校验、只要整个T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失败就也连续地反馈NACK的终端(或UE)行为。为此,UE可以在特定位置处插入NACK,或在整个HARQ ACK/NACK比特中或在HARQ ACK/NACK比特的具体位置处插入NACK。具体地说,可以定义:对于头比特或尾比特,可以发送NACK,以减少响应于仅为升高重传计数的重传请求而待发送并且接收的数据的量,或对于全部位置无条件地发送NACK,以启动整个重传处理,并且当整个NACK的反馈重复得多于标准一致性所定义的具体值时更快速地执行重传。
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由终端请求TB的重传的过程。
参照图1,首先,终端可以从BS接收被配置有K个CB和M个CBG的TB(S100),其中,K和M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然后,终端可以确定在操作S100中接收到的TB的接收是否是成功的(S110)。如上所述,终端在构成TB的每个单独的CB单元中执行CRC校验,并且在整个TB单元中执行CRC校验。当构成TB的每个单独的CB单元中的CRC校验和整个TB单元中的CRC校验都成功时,终端确定成功地接收到TB。另一方面,当存在多个CB中的一个CB的CRC校验失败时,或当整个T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失败时,终端确定TB的接收失败。
此外,当在操作S110中确定TB的接收失败时,终端可以将关于TB的重传信息发送到BS(S120)。关于TB的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例如,配置重传信息的每个N比特可以指示是否将重传与比特对应的不同CBG。替代地,当N大于M时,配置重传信息的N个比特当中的M个比特中的每一个可以指示是否将重传与比特对应的不同CBG。
在此情况下,作为确定前述N值的方法,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对终端给出N,或N可以确定为等于M。
当通过高层信令对终端给出N时,N可以大于M。也就是说,配置重传信息的比特的数量可以大于构成TB的CBG的数量,并且因此,可能不存在与一些比特对应的CBG。在此情况下,来自N个比特当中头端端的M个比特可以映射到不同CBG,并且最后(N-M)个比特可以总是设置为NACK比特。
另一方面,当N等于M时,N个比特可以映射到不同CBG,并且每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重传特定CBG。
当关于TB的所有CB的CRC校验是成功的但关于整个TB的CRC校验失败时,发送到BS的重传信息可以指示整个TB的重传。作为指示整个TB的重传的示例,可以存在一种方法,其包括:如上所述关于配置重传信息的所有N个比特设置NACK比特。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BS中接收关于TB的重传信息的过程。
参照图2,首先,BS可以将被配置有K个CB和M个CBG的TB发送到终端(S200),其中,K和M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此外,BS可以从终端接收在操作S200中所发送的关于TB的重传信息(S210)。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那样,当确定终端接收TB失败时,终端将关于TB的重传信息发送到BS,从而BS可以接收重传信息。关于TB的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例如,配置重传信息的N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将重传与比特对应的不同CBG。替代地,当N大于M时,配置重传信息的N个比特当中的M个比特中的每一个可以指示是否将重传与比特对应的不同CBG。
在此情况下,作为确定前述N值的方法,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对终端给出N,或N可以确定为等于M。
当通过高层信令对终端给出N时,N可以大于M。也就是说,配置重传信息的比特的数量可以大于构成TB的CBG的数量,并且因此,可能不存在与一些比特对应的CBG。在此情况下,来自N个比特当中头端的M个比特可以映射到不同CBG,并且最后(N-M)个比特可以总是设置为NACK比特。
另一方面,当N等于M时,N个比特可以映射到不同CBG,并且每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重传特定CBG。
当关于TB的所有CB的CRC校验是成功的但关于整个TB的CRC校验是失败时,BS中接收到的重传信息可以指示整个TB的重传。作为指示整个TB的重传的示例,可以存在一种如上所述的关于配置重传信息的所有N个比特设置NACK比特的方法。
图3示出根据实施例的BS的配置。
参照图3,BS 300包括控制器310、发射机320以及接收机330。
控制器310可以控制BS的一般操作,以接收关于TB的重传信息。
发射机320和接收机330可以用在将可以用于使得上述本公开具体化的信号、消息和数据发送到和接收自终端中。
具体地说,发射机320可以将被配置有K个CB和M个CBG的TB发送到终端,其中,K和M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此外,接收机330可以从终端接收关于TB的重传信息。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那样,当确定终端接收TB失败时,终端将关于TB的重传信息发送到BS,从而BS可以接收重传信息。关于TB的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例如,配置重传信息的N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将重传与比特对应的不同CBG。替代地,当N大于M时,配置重传信息的N个比特当中的M个比特中的每一个可以指示是否将重传与比特对应的不同CBG。
在此情况下,作为确定前述N值的方法,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对终端给出N,或N可以确定为等于M。
当通过高层信令对终端给出N时,N可以大于M。也就是说,配置重传信息的比特的数量可以大于构成TB的CBG的数量,并且因此,可能不存在与一些比特对应的CBG。在此情况下,来自N个比特当中头端的M个比特可以映射到不同CBG,并且最后(N-M)个比特可以总是设置为NACK比特。
另一方面,当N等于M时,N个比特可以映射到不同CBG,并且每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重传特定CBG。
当关于TB的所有CB的CRC校验是成功的但关于整个TB的CRC校验失败时,BS中接收到的重传信息可以指示整个TB的重传。作为指示整个TB的重传的示例,可以存在如上所述的关于配置重传信息的所有N个比特设置NACK比特的方法。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
参照图4,终端400包括接收机410、控制器420以及发射机430。
接收机410可以从BS接收被配置有K个CB和M个CBG的TB,其中,K和M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控制器420可以确定接收机410中接收到的TB的接收是否是成功的。如上所述,终端在构成TB的各CB单元中执行CRC校验,并且在整个TB单元中执行CRC校验。当构成TB的每个单独的CB单元中的CRC校验和整个TB单元中的CRC校验都成功时,终端确定成功地接收到TB。另一方面,当存在多个CB当中的一个CB的CRC校验失败时,或当整个TB单元中所执行的CRC校验失败时,终端确定TB的接收失败。
当确定接收机410中接收到的TB的接收失败时,发射机430可以将关于TB的重传信息发送到BS。关于TB的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例如,配置重传信息的N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将重传与比特对应的不同CBG。替代地,当N大于M时,配置重传信息的N个比特当中的M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将重传与比特对应的不同CBG。
在此情况下,作为确定前述N值的方法,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对终端给出N,或N可以确定为等于M。
当通过高层信令对终端给出N时,N可以大于M。也就是说,配置重传信息的比特的数量可以大于构成TB的CBG的数量,并且因此,可能不存在与一些比特对应的CBG。在此情况下,来自N个比特当中头端的M个比特可以映射到不同CBG,并且最后(N-M)个比特可以总是设置为NACK比特。
另一方面,当N等于M时,N个比特可以映射到不同CBG,并且每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重传特定CBG。
当关于TB的所有CB的CRC校验是成功的但关于整个TB的CRC校验失败时,发送到BS的重传信息可以指示整个TB的重传。作为指示整个TB的重传的示例,可以存在如上所述的关于配置重传信息的所有N个比特设置NACK比特的方法。
通过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方法,发送终端可以在适当的时间识别并且确定其中接收终端具有关于所有CB的成功CRC校验但关于TB的失败CRC校验的情况,并且因此启动重传整个TB的处理。
为了简化说明书的描述而省略了以上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参考细节或参考文献,但其仍构成该说明书的部分。因此,当参考细节和参考文献的内容的一部分添加到本说明书或在权利要求中公开时,其应理解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已经仅为了说明性目的而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实施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而是旨在示出本公开的技术概念,并且本公开的技术概念的范围不限于实施例。应以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包括的所有技术概念属于本公开的方式基于所附权利要求来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由终端请求重传传输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被配置有K个码块和M个码块组的传输块;
确定对所述传输块的接收是否是成功的;以及
当确定对所述传输块的接收失败时,将关于所述传输块的重传信息发送到所述基站,
其中,关于所述传输块的所述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以及
当关于构成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的循环冗余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整个传输块的循环冗余校验失败时,所述重传信息指示对所述整个传输块的重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关于构成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的循环冗余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所述整个传输块的循环冗余校验失败时,所有N个比特被设置为NACK比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高层信令给出N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N值大于M值时,最后(N-M)个比特总是设置为NACK比特。
5.一种在基站中接收关于传输块的重传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被配置有K个码块和M个码块组的传输块发送到终端;以及
从所述终端接收关于所述传输块的重传信息,
其中,关于所述传输块的所述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以及
当关于构成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的循环冗余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整个传输块的循环冗余校验失败时,所述重传信息指示所述整个传输块的重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关于构成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的循环冗余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所述整个传输块的循环冗余校验失败时,所有N个比特设置为NACK比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高层信令指示N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N值大于M值时,最后(N-M)个比特总是设置为NACK比特。
9.一种用于请求重传传输块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机,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被配置有K个码块和M个码块组的传输块;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对所述传输块的接收是否是成功的;以及
发射机,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当确定对所述传输块的接收失败时,将关于所述传输块的重传信息发送到所述基站,
其中,关于所述传输块的所述重传信息被配置有N个比特,以及
当关于构成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的循环冗余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整个传输块的循环冗余校验失败时,所述重传信息指示所述整个传输块的重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当关于构成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的循环冗余校验是成功的并且关于所述整个传输块的循环冗余校验失败时,所有N个比特设置为NACK比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通过高层信令给出N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当所述N值大于M值时,最后(N-M)个比特总是设置为NACK比特。
CN201810524233.XA 2017-05-31 2018-05-28 用于新无线电的重传传输块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Active CN108988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067957 2017-05-31
KR10-2017-0067957 2017-05-31
KR10-2018-0035572 2018-03-28
KR1020180035572A KR102117669B1 (ko) 2017-05-31 2018-03-28 차세대 무선망을 위한 전송 블록을 재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8984A true CN108988984A (zh) 2018-12-11
CN108988984B CN108988984B (zh) 2021-07-09

Family

ID=64460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4233.XA Active CN108988984B (zh) 2017-05-31 2018-05-28 用于新无线电的重传传输块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5050B2 (zh)
CN (1) CN1089889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289A (zh) * 2019-06-14 2020-12-1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专网系统的数据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CN113287356A (zh) * 2019-01-10 2021-08-20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超低延迟pdsch传输的基于子时隙的harq-ack定时和pucch资源确定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5984B2 (ja) * 2017-05-03 2021-02-24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低遅延トラフィックによって影響されるときの高速大容量モバイルブロードバンド(eMBB)の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性能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359970A (zh) * 2017-06-16 2017-11-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887A (zh) * 2011-04-18 2011-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块循环冗余校验方法及装置
JP2014183357A (ja) * 2013-03-18 2014-09-29 Nec Corp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5306166A (zh) * 2014-07-08 2016-02-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码块的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74684A (zh) * 2013-08-09 2016-04-06 株式会社Kt 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缓冲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50918A4 (en) * 2017-01-07 2019-11-27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OF A TERMI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CN108289011B (zh) * 2017-01-07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4135236B1 (en) * 2017-03-08 2023-10-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89481B2 (en) * 2017-03-31 2019-08-20 Cavium,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transport block (TB) cyclic redundancy ceck (CRC) valu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887A (zh) * 2011-04-18 2011-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块循环冗余校验方法及装置
JP2014183357A (ja) * 2013-03-18 2014-09-29 Nec Corp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5474684A (zh) * 2013-08-09 2016-04-06 株式会社Kt 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缓冲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5306166A (zh) * 2014-07-08 2016-02-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码块的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7356A (zh) * 2019-01-10 2021-08-20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超低延迟pdsch传输的基于子时隙的harq-ack定时和pucch资源确定
CN112087289A (zh) * 2019-06-14 2020-12-1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专网系统的数据重传请求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8984B (zh) 2021-07-09
US20180351706A1 (en) 2018-12-06
US10805050B2 (en)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610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ing a feedback timing
JP601182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で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信要求支援方法及び装置
CN104938004B (zh) 用于在tdd系统中执行tti绑定的方法和设备
US91604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WO2016165123A1 (en) Enhancement for harq with channel repetitions
CN108696943A (zh) 用于新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8988984A (zh) 用于新无线电的重传传输块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4348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KR20110051156A (ko) 다중 안테나 전송 기법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효율적인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38228B1 (ko) 제어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및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78857A (zh) 基于从资源指配消息复制的镜像信息的harq反馈报告
CN103718484A (zh)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tdd通信系统中定义物理信道传送/接收定时和资源分配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10447190A (zh) 用于harq-ack反馈的指示
US11418243B2 (en) Contro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9631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47886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932790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180039504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타이밍 전송 기술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21848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9680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上行数据和控制信号发送定时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132106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753649B (zh) 用于生成和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系统
KR102117669B1 (ko) 차세대 무선망을 위한 전송 블록을 재전송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3273754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07361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짧은 전송 시간 구간을 이용한 제어 및 데이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