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1009B -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1009B
CN108981009B CN201810417827.0A CN201810417827A CN108981009B CN 108981009 B CN108981009 B CN 108981009B CN 201810417827 A CN201810417827 A CN 201810417827A CN 108981009 B CN108981009 B CN 108981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nit
purification
shell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78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1009A (zh
Inventor
朱樱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ax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ax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ax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ax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178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1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1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1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1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1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92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electrical means, e.g. by applying electrostatic fields or high volt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包括新风净化器、设置于新风净化器上的控制单元和传感检测单元;新风净化器包括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第三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及用于对空气进行温度补偿的热交换单元;控制单元分别用于对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控制单元接收传感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对新风净化器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通过对当前环境及空气状况的检测,进而实现对新风净化器各单元工作状态的区别控制,以满足不同环境及空气状况下对空气净化处理的需求,达到智能化、人性化控制及节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新风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主要应用于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目前,新风净化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技术:1)针对空气中颗粒物,主要有机械滤网式、静电驻极滤网式、高压静电集尘、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等。其中,机械过滤技术一般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式捕获微粒: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机理、筛选效应,其对细小颗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风阻大;为了获得高的净化效率,往往滤网的阻力较大;且滤网结构致密,导致滤网寿命降低,需定期更换。高压静电集尘技术是利用高压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除尘方法,其风阻虽小但对较大颗粒和纤维捕集效果差,会引起放电,且清洗麻烦费时,易产生臭氧,形成高效污染。静电驻极式滤网相对机械式过滤仅可有效地去除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而当颗粒物的粒径小于5微米、2微米,甚至亚微米的范围时,高效的机械式过滤系统就会变得比较昂贵,且风阻会显著增加。通过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过滤,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达到很高的捕获效率,同时兼具静电除尘低风阻的优点,但无需外接上万伏的电压,故不会产生臭氧。
现有的新风净化器无论采用的哪种处理技术,其往往存在控制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而市场上现有的智能新风净化器通常也只是在滤网寿命检测及空气质量检测和显示方面进行改进,但其所实际能达到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新风净化器智能化控制、处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自动净化处理。同时,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包括新风净化器、设置于新风净化器上的控制单元和传感检测单元;
所述新风净化器包括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第三净化单元、出风单元和排风单元,所述第一净化单元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入到新风净化器内,通过设置在第一净化单元的初效滤网对空气进行初级过滤;所述第二净化单元采用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等离子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所述第三净化单元内设置高效滤网对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进行过滤处理;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和第三净化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出风单元用于增加新风净化器内空气的流速,将净化处理后的空气导入到室内;所述排风单元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用于对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传感检测单元包括空气检测单元、人体检测单元,用于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人体信号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传感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根据对比判断的结果对新风净化器的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一壳体内的进风组件,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开口,壳体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接头,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条形风筒和设置在条形风筒内的贯流风扇,贯流风扇沿条形风筒轴线方向设置,条形风筒截面呈喇叭口状,条形风筒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条形风筒的大开口端,出风口位于条形风筒的小开口端,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封闭的进风通道,进风口连接到壳体顶部内壁上,与壳体之间密封连接,进风口与进风管接头连通;所述贯流风扇设置在条形风筒的出风口处,进风管接头与条形风筒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初效滤网,所述初效滤网在条形风筒的进风口处与条形风筒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开口一端上的端框、风筒和设置在风筒内的等离子处理器,所述端框底部设置有开口,风筒为锥形筒状结构,风筒上设置有固定法兰,风筒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安装在端框的开口处,风筒底部结构与条形风筒出风口相配合,风筒底部设置有连通条形风筒出风口的进风开口,所述进风开口与出风口之间密封连接,风筒上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风部,各出风部上设置有出风开口,所述风筒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等离子处理器,安装座上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第三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端框上的过滤壳体和端盖,所述过滤壳体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端盖设置在过滤壳体敞口一端,所述端盖和过滤壳体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过滤腔体;所述风筒上端端面与过滤壳体底部密封配合连接,风筒和过滤壳体之间形成等离子处理腔室;所述过滤壳体底部设置有滤网安装部和风道安装部,所述滤网安装部包括设置在过滤壳体底部的环状分隔肋,所述分隔肋将过滤壳体分隔为进风空间和安装空间,过滤腔体内位于分隔肋外侧为进风空间,位于分隔肋内侧为安装空间;所述风道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分隔肋内侧的圆环形安装肋,所述安装肋将上述安装空间从外到内依次分隔为滤网安装空间和风道安装空间;所述过滤壳体底部沿分隔肋周向位于进风空间内均布设置有进风通孔;所述过滤壳体内在滤网安装空间和风道安装空间内分别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和风道管,高效过滤模块下端安装在滤网安装空间内,高效过滤模块上下两端分别与过滤壳体和端盖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风道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外管和内管之间在端部交错设置,内管下端位于外管内部,内管上端伸出到外管端外;端盖上设置有出风孔,内管上端连接到端盖的出风孔上,外管下端安装在风道安装空间内,外管下端与过滤壳体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出风单元包括设置在端盖出气孔上方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风罩和设置在风罩内的轴流风扇,所述风罩设置在端盖上,风罩上沿其周向均布设置有条形通孔,轴流风扇位于出风孔上方;
所述排风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排风组件,所述壳体端部侧壁上设置有排风管接头,所述排风组件包括条形风筒和设置在条形风筒内的贯流风扇,贯流风扇沿条形风筒轴线方向设置,条形风筒截面呈喇叭口状,条形风筒上设置有吸风口和排风口,吸风口位于条形风筒的大开口端,排风口位于条形风筒的小开口端,吸风口和排风口之间形成封闭的排风通道,吸风口连接在壳体底部内壁上,与壳体之间密封连接,壳体底部内壁上设置有连通到壳体外的透风通孔,所述排风口通过一导风罩连接到排风管接头,风筒两端分别与排风口和排风管接头之间密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净化单元中条形风筒包括内盖板、外盖板和设置在两侧的端板,所述内盖板截面呈曲线段和内弧线段连接结构,外盖板截面呈直线段和外弧线段连接结构,从进风口至出风口所述进风通道截面逐渐变小,贯流风扇位于条形风筒中的内弧线段和外弧线段之间,贯流风扇圆周表面与内弧线段之间的间距比其与外弧线段之间的间距小,所述内弧线段的弧形角度为90°-100°,其中内弧线段起始端到贯流风扇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内设置有风量控制机构,所述风量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壳体底部的旋转电机、旋转支架和设置在旋转支架上的多个弧形挡板,所述旋转支架连接在旋转电机转轴上,各弧形挡板固定连接在旋转支架上,弧形挡板与风筒上部内壁之间紧密配合连接,弧形挡板在转动过程中对风筒上的出风部进行遮挡。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净化单元中滤网安装空间位于分隔肋和安装肋之间,分隔肋和安装肋在位于滤网安装空间内相对设置有支撑法兰,支撑法兰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高效过滤模块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安装肋包括外环肋条和内环肋条,外环肋条和内环肋条之间形成风道安装空间,风道安装空间内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弹簧,支撑弹簧上设置有顶板,所述风道管的外管下端设置在顶板上;沿外环肋条周向均布设置有四个滑孔,滑孔内均设置有滑块,滑块一端伸入到通道安装空间内,另一端与支撑板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滑块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滑块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与支撑板连接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水平的压条;所述风道管的外管下端安装到风道安装空间时,外管推动滑块向外运动驱动压条将高效过滤模块顶紧固定在支撑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时间周期设定模块,通过时间周期设定模块预设一定的间隔周期自动控制传感检测单元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时钟模块,根据时钟模块检测的时间数据,控制单元对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数据和控制指令。
一种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包括:
传感检测单元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人体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室内有人时,控制单元接收信号启动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控制单元将检测的数据与预设程序中的参数进行对比,对新风净化器的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方法中,采用以下控制模式:
控制单元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新风净化器的各单元工作;反之则根据传感检测单元的检测情况对新风净化器各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或在室内有人时,通过时间周期设定模块设定传感检测单元对室内空气进行自动检测的间隔时间,控制单元在该间隔时间后自动控制传感检测单元定时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控制单元接收传感检测单元的数据,根据接收的数据控制新风净化器各单元的工作状态;
或控制单元同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上的当前本地室外空气质量数据和传感检测单元检测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控制单元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新风净化器各单元的工作状态;
或时钟模块获取当前时间参数,控制单元对当前时间进行判断,当前时间为设定的工作时间或睡眠时间时,控制单元对新风净化器各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本发明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对当前室外及室内空气状况的检测,进而实现对新风净化器各单元工作状态的区别控制,以满足不同环境及空气状况下对空气净化处理的需求,达到智能化、人性化及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新风净化器各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空气在处理过程中的流动方向。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风净化器第三净化单元中滑块和压条在安装肋上的连接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新风净化器中风道管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新风净化器中安装框架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安装框架爆炸视图,b)为安装框架中上框体仰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说明如下:
I、第一净化单元
1001、进风壳体,1002、条形风筒,1003、贯流风扇,1004、进风口,1005、出风口,1006、进风管接头,1007、初效滤网,1008、内盖板,1009、外盖板,1010、曲线段,1011、内弧线段,1012、直线段,1013、外弧线段;
α、内弧线段起始端到贯流风扇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β、内弧线段的弧形角度;
II、第二净化单元
2001、端框,2002、风筒,2003、等离子处理器,2004、固定法兰,2005、进风开口,2006、出风开口,2007、安装座,2008、透气孔,2009、旋转电机,2010、旋转支架,2011、弧形挡板;
III、第三净化单元
3001、过滤壳体,3002、端盖,3003、分隔肋,3004、安装肋,3005、进风通孔,3006、高效过滤模块,3008、外管,3009、内管,3011、出风孔,3012、支撑法兰,3013、支撑板,3014、外环肋条,3015、内环肋条,3016、支撑弹簧,3017、顶板,3018、滑孔,3019、滑块,3020、压条,3021、安装框架,3022、内沿法兰,3023、弹性密封垫,3024、振动装置,3025、下框体,3026、上框体,3027、侧框柱,3028、卡槽,3029、高效滤网;
Ⅳ、出风单元
4001、风罩,4002、轴流风扇,4003、条形通孔,4004、顶盖,4005、出风通孔,4006、电机安装座,4007、电机;
Ⅴ、排风单元
5001、排风管接头,5002、吸风口,5003、排风口,5004、透风通孔,5005、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智能新风净化系统的一种实施结构框图;图中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包括新风净化器、设置于新风净化器上的控制单元和传感检测单元。
其中新风净化器包括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第三净化单元、出风单元和排风单元,所述第一净化单元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入到新风净化器内,并通过设置在第一净化单元的初效滤网对空气进行初级过滤;所述第二净化单元采用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等离子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所述第三净化单元内设置高效滤网对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进行过滤处理;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和第三净化单元依次连接。出风单元用于增加新风净化器内空气的流速,将净化处理后的空气导入到室内。排风单元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
在对空气净化处理过程中,通过第一净化单元将空气引入到新风净化器内,通过在第一净化单元中设置初效滤网,对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进行粗过滤处理;粗过滤处理后的空气进入到第二净化单元中,在第二净化单元中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实现对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净化处理;经等离子净化处理后的空气进入到第三净化单元,第三净化单元中通过设置高效滤网对空气中PM2.5等小颗粒物进行过滤处理,然后出风单元将经过滤处理后的净化空气导出到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处理;排风单元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实现对室内空气的交换处理。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新风净化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第三净化单元、出风单元和排风单元;一般地,该新风净化器中还设置有热交换单元,热交换单元用于将引入到新风净化器中的室外空气温度调节到接近室内空气温度后送入室内,从而在室内形成恒定的温湿度。这里热交换单元可采用现有的全热交换芯、显热交换芯、热回收环热交换器、热管式热交换器或静止型板翅式热交换器。这里不对热交换单元在系统中的固定方式或安装位置进行限定,本发明中也不涉及对热交换单元结构、固定方式或安装位置的改进,只要通过热交换单元的设置使该新风净化器具有对引入的室外空气进行温湿度补偿功能即可。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净化单元I包括设置在一壳体1001内的进风组件,在壳体1001右端设置有开口,壳体1001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接头1006,该进风管接头1006连接进风管,实现净化系统与室外空气的连通。
进风组件包括条形风筒1002和设置在条形风筒内的贯流风扇1003,贯流风扇1003沿条形风筒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条形风筒1002截面呈喇叭口状,条形风筒1002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004和出风口1005,进风口1004位于条形风筒的大开口端,出风口1005位于条形风筒的小开口端,进风口1004和出风口1005之间形成封闭的进风通道。条形风筒1002的进风口连接到壳体1001顶部内壁上,与壳体之间密封连接;使条形风筒的进风口与进风管接头连通。贯流风扇设置在条形风筒的出风口处,通过进风通道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到新风净化系统中。
在进风管接头与条形风筒进风口处设置有初效滤网1007,所述初效滤网1007在条形风筒的进风口处与条形风筒1002之间密封连接。通过初效滤网对进入新风净化器内的空气进行初滤处理,以减小第三净化单元的过滤处理压力。
条形风筒1002包括内盖板1008、外盖板1009和设置在两侧的端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内盖板1008截面呈曲线段1010和内弧线段1011连接结构;外盖板1009截面呈直线段1012和外弧线段1013连接结构,从进风口至出风口所述进风通道截面逐渐变小;贯流风扇1003位于条形风筒中的内弧线段1011和外弧线段1013之间。
条形风筒内的内盖板和外盖板截面均采用流线型结构,同时对贯流风扇安装位置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涉及,提高了贯流风扇在条形风筒中的作用效率。相比于常规的风筒结构,该条形风筒加工成型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条形风筒在结构上的特点还在于:贯流风扇圆周表面与内弧线段之间的间距比贯流风扇圆周表面与外弧线段之间的间距要小,相比于传统的蜗舌结构设计这种结构更加简单,并且能起到与在传统风筒中设置蜗舌结构相同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2中所示,条形风筒内弧线段的弧形角度为90°-100°,其中内弧线段起始端到贯流风扇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这里内弧线段的结构设计为沿贯流风扇转动方向,起始端位置位于与水平面呈20°-30°夹角的位置,这样可最大限度的增加贯流风扇的进风面积;内弧线段的终止端则位于与水平面呈110°-130°夹角的位置,在保证出风口面积的情况下,同时在出风口位置形成稳定的气流方向,对气流方向进行导向,使空气能沿出风口方向稳定流出,从而保证第一净化单元的进风量。同时,条形风筒进风通道的设置可在条形风筒内形成均匀稳定的负压,增加了净化器单位时间内的进风量,同时外部空气能均匀地从初效滤网的各个部位进入到条形风筒内,增加了初效滤网的利用率。
通过第一净化单元将外部空气引入,在第一净化单元中设置初效滤网对引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滤除空气中PM10大颗粒物。当然这里初效滤网可采用多组滤网组合,如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模块和静电场滤网模块,这样可以逐级过滤掉空气中PM10大颗粒物及PM2.5、PM0.3等小颗粒物等。通过在第一净化单元中设置初效滤网对空气进行预先过滤处理,可减轻第三净化单元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时的压力,解决HEPA滤网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净化器的处理效率。
第一净化单元采用贯流风扇进行引风操作,通过对进风通道结构进行设置,增加了进风风压和风速,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新风净化器的进风量,第一净化单元采用贯流风扇具有很好的静音效果,同时克服了贯流风扇进风量小的问题,保证了新风净化器的处理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净化单元II通过设置等离子处理器,等离子处理器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等离子撞击空气中的污染物,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并对空气中的甲醛、烟气等高分子有毒有害有机物进行分解,剑气转化成低分子无毒的无机物。具体地,第二净化单元II包括设置在进风壳体开口一端上的端框2001、风筒2002和设置在风筒内的等离子处理器2003。这里端框2001为上端开口结构,端框2001底部设置有圆形的开口。风筒2002为锥形筒状结构,风筒2002上设置有固定法兰2004,风筒2002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安装在端框2001的开口处,实现风筒在端框上的固定安装,将风筒固定安装在新风净化器上。风筒2002底部结构与条形风筒出风口1005相配合;在风筒2002底部设置有连通条形风筒出风口的进风开口2005,所述进风开口2005与条形风筒的出风口1005之间密封连接。风筒2002上端端面与过滤壳体3001底部之间密封配合连接,风筒2002和过滤壳体3001之间形成等离子处理腔室。
风筒2002上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风部,各出风部上设置有出风开口2006。在等离子处理腔室内设置有风量控制机构,如图2所示,该风量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壳体3001底部的旋转电机2009、旋转支架2010和设置在旋转支架上的多个弧形挡板2011,旋转支架2010连接在旋转电机2009的转轴上,各弧形挡板2011固定连接在旋转支架2010上,弧形挡板2011为与风筒弧度相同的弧形板结构,弧形挡板2011与风筒2002上部内壁之间紧密配合连接,弧形挡板2011在转动过程中对风筒上的出风部进行遮挡。这里风筒的上部为圆形筒状结构,出风部沿其圆形筒状结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或者出风部为沿其圆形筒状结构周向出风开口数量逐渐减小或面积逐渐减小的结构。由于出风部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旋转电机在转动过程中,弧形挡板随旋转电机转轴转动,弧形挡板对风筒上的出风部进行遮挡,改变第二净化单元的出风面积;从而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通过改变出风面积,对等离子与空气在等离子处理腔室内的作用时间进行控制,实现对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充分处理。
在风筒2002内设置有安装座2007,所述安装座200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等离子处理器2003,安装座2007上设置有透气孔2009。这里等离子处理器可以采用单电机放电型或双电极放电型;等离子发生器的电晕电机呈针状、线装、锯齿型、星型等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净化单元III包括设置在端框上的过滤壳体3001和端盖3002,所述过滤壳体3001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端盖3002设置在过滤壳体敞口一端,所述端盖3002和过滤壳体3001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过滤腔体。
过滤壳体3001底部设置有滤网安装部和风道安装部;所述滤网安装部包括设置在过滤壳体底部的环状分隔肋3003,所述分隔肋3003将过滤壳体分隔为进风空间和安装空间。过滤腔体内位于分隔肋外侧为进风空间,位于分隔肋内侧为安装空间。所述风道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分隔肋3003内侧的圆环形安装肋3004,所述安装肋3004将上述安装空间从外到内依次分隔为滤网安装空间和风道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中,分隔肋和安装肋与过滤壳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过滤壳体3001底部沿分隔肋周向位于进风空间内均布设置有进风通孔3005。所述过滤壳体3001内在滤网安装空间和风道安装空间内分别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3006和风道管,高效过滤模块3006下端安装在滤网安装空间内,高效过滤模块3006上下两端分别与过滤壳体3001和端盖3002之间密封连接。
经第一净化单元引入到第三净化单元的空气经进风通孔进入到进风空间,进风通孔位于进风壳体上端四周位置,空气进入进风空间时由于进风通孔设置的位置及进风通道整体的进风面积,可增加空气进入到进风空间的流速,提高第三净化单元的处理效率。
如图2和5所示,本实施例中风道管包括外管3008和内管3009,内管3009设置在外管3008内,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连接筋3010连接,外管3008和内管3009之间在端部交错设置,内管3009下端位于外管3008内部,内管3009上端伸出到外管3008端外。
在端盖3002上设置有出风孔3011,内管3009上端连接到端盖的出风孔3011上,外管3008下端安装在风道安装空间内,外管3008下端与过滤壳体3001之间密封连接。这里风道管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第三净化单元内形成环绕通道,可防止空气在进入到第三净化单元中后直接通过高效滤网的一端进行处理,这样会增加高效滤网在一端的处理压力,造成高效滤网的一端过度使用而影响高效滤网的处理效果和处理质量;同时通过设置风道管可在第三净化单元内形成环绕形风道,在出风单元的作用下在第三净化单元内形成风压,提高了第三净化单元中的空气净化处理效率,同时可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能与高效滤网之间充分接触,从而提高过滤模块的处理效果。同时,在第三净化单元中设置风道管形成环绕风道,使等离子在新风净化器内能被充分利用,此时等离子处理器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等离子只在净化器内作用,羟基自由基等等离子不会被随空气进入室内,避免了羟基自由基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滤网安装空间位于分隔肋3003和安装肋3004之间,分隔肋3003和安装肋3004在位于滤网安装空间内相对设置有支撑法兰3012,支撑法兰3012上设置有支撑板3013,高效过滤模块3006设置在支撑板3013上。
安装肋3004包括外环肋条3014和内环肋条3015,外环肋条3014和内环肋条3015之间形成风道安装空间,风道安装空间内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弹簧3016,支撑弹簧3016上设置有顶板3017,风道管的外管3008下端设置在顶板3017上。
本实施例中在高效过滤模块的安装和固定是通过在风道安装空间和滤网安装空间之间设置联动式安装结构来实现的。具体地,如图2和4所示,沿外环肋条3014周向均布设置有四个滑孔3018,滑孔3018内均设置有滑块3019,滑块3019一端伸入到通道安装空间内,另一端与支撑板3013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滑块3019与支撑板3013之间设置有用于滑块复位的复位弹簧,在滑块上与支撑板连接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压条3020。当风道管的外管下端安装到风道安装空间时,外管推动滑块向外运动驱动压条将高效过滤模块顶紧固定在支撑板上。
本实施例中滑块除了与滑孔之间滑动配合外,滑块位于滤网安装空间的一端与支撑板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滑块与支撑板之间的滑动配合连接可通过以下的这种结构来实现;如在支撑板上设置滑槽,滑块底部设置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同时将复位弹簧设置在滑槽内,为滑块提供向外运动的回复力,上述这种结构是容易实现的;当然实现两者滑动配合连接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这种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这样的联动式安装结构,在将高效过滤模块安装到支撑板上后,然后安装风道管,在将外管下端安装到通道安装空间时,外管推动滑块向内运动驱动压条将高效过滤模块顶紧固定在支撑板的限位背板上。
高效过滤模块的安装采用联动式安装结构,可实现对高效过滤模块的固定安装和密封连接,提高了新风净化器的整体密封性能,有效防止颗粒物经部件连接处的间隙从出气通道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新风净化器的空气处理质量。
高效过滤模块3006包括安装框架3021和设置在安装框架内的高效滤网3029,这里高效滤网可采用能对空气中PM2.5等小颗粒物进行过滤处理的静电场滤网模块、HEPA滤网模块或IFD滤网模块等。在安装框架3021下端设置有向框架内部延伸的内沿法兰3022,压条3020设置在滑块3019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当滑块驱动压条向外运动时,压条外端面顶紧在安装框架下端内侧壁上,此时压条下端面压在安装框架的内沿法兰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板3013和支撑法兰3012之间及安装框架3021与支撑板3013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密封垫2023,弹性密封垫起到对高效过滤模块的密封安装。
如图6,安装框架3021包括下框体3025、上框体3026和设置在下框体四个角处的侧框柱3027,下框体3025和上框体3026均为方形框架结构,侧框柱3027与下框体3025为整体成型结构。所述下框体3025上端面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卡槽3028,侧框柱3027为L形截面结构,侧框柱3027两外侧端面上沿其轴线方向均设置有卡槽3028,下框体3025上的卡槽分别与对应侧框柱3027上的卡槽连通形成沿下框体周向分布的四个门型安装槽结构。所述高效滤网3029分别固定安装在各安装槽结构内,高效滤网3029上端露出到侧框柱3027上端端面外,上框体3026下端面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与安装槽结构配合的卡槽3028,上框体3026上的卡槽朝下设置分别固定安装在各侧框柱3027的上端,高效滤网3029上端设置在上框体3026的卡槽内。
在下框体3025、上框体3026和侧框柱3027的各卡槽内均设置有密封条,此时,内沿法兰3022设置在下框体3025底部内侧。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板3013和支撑法兰3012之间及安装框架3021与支撑板3013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密封垫2023,弹性密封垫起到对高效过滤模块的密封安装。
在支撑板3013下端端面上沿其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振动装置3024。通过在高效过滤模块下方设置振动装置,同时在振动装置与高效过滤模块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垫,振动装置为高效过滤模块提供激振力,这里弹性密封垫不仅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还可作为高效过滤模块振动时的弹性元件,为高效过滤模块提供振动空间;这样在振动装置驱动高效过滤模块振动对高效过滤模块进行清洁处理时,弹性密封垫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振动清洁处理过程中对高效过滤模块所造成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单元Ⅳ包括设置在端盖出气孔上方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风罩4001和设置在风罩内的轴流风扇4002,所述风罩4001设置在端盖4004上,风罩4001上沿其周向均布设置有条形通孔4003,轴流风扇4002位于出风孔4011上方。在第三净化单元的端盖4002上设置有顶盖4004,顶盖4004的四个侧壁上设置有出风通孔4005,顶盖4004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4006,电机安装座4006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轴流风扇的电机4007。出风单元将第三净化单元中经过过滤处理的空气排出到净化器外,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处理。
如图1所示,排风单元Ⅴ包括设置在壳体1001内的排风组件,壳体端部侧壁上设置有排风管接头5001。排风组件包括条形风筒1002和设置在条形风筒内的贯流风扇1003。这里条形风筒与进风装置中的条形风筒采用相同的结构,具有与上述进风装置中条形风筒结构相同的作用。相同地,这里贯流风扇沿条形风筒轴线方向设置,条形风筒截面呈喇叭口状,该条形风筒上设置有吸风口5002和排风口5003,吸风口5002位于条形风筒的大开口端,排风口5003位于条形风筒的小开口端,吸风口5002和排风口5003之间形成封闭的排风通道。
吸风口5002连接在壳体底部内壁上,与壳体之间密封连接,壳体1001底部内壁上设置有连通到壳体外的透风通孔5004,所述排风口5003通过一导风罩5005连接到排风管接头5001,导风罩5005两端分别与排风口5003和排风管接头5001之间密封连接。排风单元在工作时,通过其中设置的贯流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依次通过透风通孔、吸风口、排风通道、排风口、导风罩和排风管接头排出到室外,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这里条形风筒为相对封闭的结构,通过导风罩将条形风筒的排风口与排风管接头之间连接,使吸风口和排风管接头之间形成密封的排风空间,而不需要在壳体内为排风单元设置独立的空间。
如图1,该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分别用于对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单元对第一净化单元中驱动贯流风扇的电机、第二净化单元中的离子发生器及旋转电机、出风单元中驱动轴流风扇的电机、排风单元中驱动贯流风扇的电机进行控制,实现对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及排风单元工作状态的控制。
系统中的传感检测单元包括空气检测单元、人体检测单元,分别对空气质量、室内人体信号进行检测。其中空气检测单元采用甲醛检测传感器、烟雾检测传感器、PM2.5检测传感器,分别对空气中的甲醛、烟雾、PM2.5含量进行检测。人体检测单元采用红外传感器对室内人体信号进行检测。传感检测单元设置在室内或设置在新风净化器上,传感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优选采用无线连接方式,如蓝牙、WiFi等方式。传感检测单元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接收传感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根据对比判断的结果对新风净化器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通过分别控制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可满足不同环境、状态下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中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采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包括:
传感检测单元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人体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室内有人时,控制单元接收信号启动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控制单元将检测的数据与预设程序中的参数进行对比,对新风净化器的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检测到室内空气中甲醛、PM2.5含量后,控制单元接收该数据后与控制单元中预设的各区间值进行对比,预设的各区间值分别对应不同的控制程序;
如根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数据对新风净化器的控制程序见下表:
表1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新风净化器控制程序对照表
Figure GDA0002387310690000191
或根据对室外空气质量的检测数据对新风净化器的控制模式见下表:
表2室外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新风净化器控制模式对照表
Figure GDA0002387310690000192
Figure GDA0002387310690000201
上述控制方法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控制模式:
1)智能终端控制:当控制单元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新风净化器的各单元工作;反之则根据传感检测单元的检测情况或根据接收到的室外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对新风净化器各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这里的智能终端可采用各种与新风净化器控制单元连接的智能手机、显示终端等移动或固定设备。
2)在室内有人时,通过时间周期设定模块设定传感检测单元对室内空气进行自动检测的间隔时间,控制单元在该间隔时间后自动控制传感检测单元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的数据对新风净化器各单元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3)控制单元同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上的当前本地空气质量数据和传感检测单元检测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对新风净化器各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4)时钟模块获取当前时间参数,控制单元对当前时间进行判断,当前时间为设定的工作时间或睡眠时间时,控制单元对新风净化器各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如在工作时间设定根据智能终端指令、检测数据对新风净化器进行控制,而在睡眠时间则根据检测数据对新风净化器进行控制,并且自动关闭出风单元,以达到静音的效果等。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发明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净化器、设置于新风净化器上的控制单元和传感检测单元;
所述新风净化器包括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第三净化单元、出风单元和排风单元,所述第一净化单元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入到新风净化器内,通过设置在第一净化单元的初效滤网对空气进行初级过滤;所述第二净化单元采用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等离子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所述第三净化单元内设置高效滤网对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进行过滤处理;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和第三净化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出风单元用于增加新风净化器内空气的流速,将净化处理后的空气导入到室内;所述排风单元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用于对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传感检测单元包括空气检测单元、人体检测单元,用于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人体信号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传感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根据对比判断的结果对新风净化器的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一壳体内的进风组件,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开口,壳体顶部设置有进风管接头,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条形风筒和设置在条形风筒内的贯流风扇,贯流风扇沿条形风筒轴线方向设置,条形风筒截面呈喇叭口状,条形风筒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条形风筒的大开口端,出风口位于条形风筒的小开口端,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封闭的进风通道,进风口连接到壳体顶部内壁上,与壳体之间密封连接,进风口与进风管接头连通;所述贯流风扇设置在条形风筒的出风口处,进风管接头与条形风筒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初效滤网,所述初效滤网在条形风筒的进风口处与条形风筒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开口一端上的端框、风筒和设置在风筒内的等离子处理器,所述端框底部设置有开口,风筒为锥形筒状结构,风筒上设置有固定法兰,风筒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安装在端框的开口处,风筒底部结构与条形风筒出风口相配合,风筒底部设置有连通条形风筒出风口的进风开口,所述进风开口与出风口之间密封连接,风筒上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风部,各出风部上设置有出风开口,所述风筒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等离子处理器,安装座上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第三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端框上的过滤壳体和端盖,所述过滤壳体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端盖设置在过滤壳体敞口一端,所述端盖和过滤壳体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过滤腔体;所述风筒上端端面与过滤壳体底部密封配合连接,风筒和过滤壳体之间形成等离子处理腔室;所述过滤壳体底部设置有滤网安装部和风道安装部,所述滤网安装部包括设置在过滤壳体底部的环状分隔肋,所述分隔肋将过滤壳体分隔为进风空间和安装空间,过滤腔体内位于分隔肋外侧为进风空间,位于分隔肋内侧为安装空间;所述风道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分隔肋内侧的圆环形安装肋,所述安装肋将上述安装空间从外到内依次分隔为滤网安装空间和风道安装空间;所述过滤壳体底部沿分隔肋周向位于进风空间内均布设置有进风通孔;所述过滤壳体内在滤网安装空间和风道安装空间内分别设置有高效过滤模块和风道管,高效过滤模块下端安装在滤网安装空间内,高效过滤模块上下两端分别与过滤壳体和端盖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风道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外管和内管之间在端部交错设置,内管下端位于外管内部,内管上端伸出到外管端外;端盖上设置有出风孔,内管上端连接到端盖的出风孔上,外管下端安装在风道安装空间内,外管下端与过滤壳体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出风单元包括设置在端盖出气孔上方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风罩和设置在风罩内的轴流风扇,所述风罩设置在端盖上,风罩上沿其周向均布设置有条形通孔,轴流风扇位于出风孔上方;
所述排风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排风组件,所述壳体端部侧壁上设置有排风管接头,所述排风组件包括条形风筒和设置在条形风筒内的贯流风扇,贯流风扇沿条形风筒轴线方向设置,条形风筒截面呈喇叭口状,条形风筒上设置有吸风口和排风口,吸风口位于条形风筒的大开口端,排风口位于条形风筒的小开口端,吸风口和排风口之间形成封闭的排风通道,吸风口连接在壳体底部内壁上,与壳体之间密封连接,壳体底部内壁上设置有连通到壳体外的透风通孔,所述排风口通过一导风罩连接到排风管接头,风筒两端分别与排风口和排风管接头之间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中条形风筒包括内盖板、外盖板和设置在两侧的端板,所述内盖板截面呈曲线段和内弧线段连接结构,外盖板截面呈直线段和外弧线段连接结构,从进风口至出风口所述进风通道截面逐渐变小,贯流风扇位于条形风筒中的内弧线段和外弧线段之间,贯流风扇圆周表面与内弧线段之间的间距比其与外弧线段之间的间距小,所述内弧线段的弧形角度为90°-100°,其中内弧线段起始端到贯流风扇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内设置有风量控制机构,所述风量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壳体底部的旋转电机、旋转支架和设置在旋转支架上的多个弧形挡板,所述旋转支架连接在旋转电机转轴上,各弧形挡板固定连接在旋转支架上,弧形挡板与风筒上部内壁之间紧密配合连接,弧形挡板在转动过程中对风筒上的出风部进行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净化单元中滤网安装空间位于分隔肋和安装肋之间,分隔肋和安装肋在位于滤网安装空间内相对设置有支撑法兰,支撑法兰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高效过滤模块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安装肋包括外环肋条和内环肋条,外环肋条和内环肋条之间形成风道安装空间,风道安装空间内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弹簧,支撑弹簧上设置有顶板,所述风道管的外管下端设置在顶板上;沿外环肋条周向均布设置有四个滑孔,滑孔内均设置有滑块,滑块一端伸入到通道安装空间内,另一端与支撑板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滑块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滑块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与支撑板连接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水平的压条;所述风道管的外管下端安装到风道安装空间时,外管推动滑块向外运动驱动压条将高效过滤模块顶紧固定在支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时间周期设定模块,通过时间周期设定模块预设一定的间隔周期自动控制传感检测单元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时钟模块,根据时钟模块检测的时间数据,控制单元对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出风单元、排风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数据和控制指令。
CN201810417827.0A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981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7827.0A CN108981009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7827.0A CN108981009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1009A CN108981009A (zh) 2018-12-11
CN108981009B true CN108981009B (zh) 2020-06-23

Family

ID=64542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7827.0A Active CN108981009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1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1594A (zh) * 2020-08-20 2020-11-24 广州九森环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7499A (ja) * 1998-03-31 1999-10-19 Aiwa Co Ltd 空調装置
KR100621688B1 (ko) * 2005-05-20 2006-09-07 주식회사 제일테크 살균 및 온도조절 기능을 구비한 환기유니트
CN103673224A (zh) * 2013-12-06 2014-03-26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空气质量预报的新风净化控制系统
CN104833035A (zh) * 2015-03-18 2015-08-12 北京金鼎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空气净化的系统及方法
CN205014547U (zh) * 2015-06-24 2016-02-03 深圳市信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智能控制系统
CN107014040A (zh) * 2017-04-14 2017-08-04 吉林建筑大学 实现智能化运行的新风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7499A (ja) * 1998-03-31 1999-10-19 Aiwa Co Ltd 空調装置
KR100621688B1 (ko) * 2005-05-20 2006-09-07 주식회사 제일테크 살균 및 온도조절 기능을 구비한 환기유니트
CN103673224A (zh) * 2013-12-06 2014-03-26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空气质量预报的新风净化控制系统
CN104833035A (zh) * 2015-03-18 2015-08-12 北京金鼎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空气净化的系统及方法
CN205014547U (zh) * 2015-06-24 2016-02-03 深圳市信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智能控制系统
CN107014040A (zh) * 2017-04-14 2017-08-04 吉林建筑大学 实现智能化运行的新风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1009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208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箱
CN1313791A (zh) 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WO2019137531A1 (zh) 用于空调器的净化模块和包括该净化模块的空调器
CN210425346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3822312A (zh) 一种通风净化装置
CN108692389B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空气处理系统
WO2018148941A1 (zh) 风道和空气处理设备
CN112747380A (zh) 空调器、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100476U (zh) 双向流室内外双循环新风空气净化系统
CN108981009B (zh)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及新风净化处理控制方法
CN104613546A (zh) 一种中央供氧空气净化空调
CN21327289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8458425B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11822987U (zh) 一种消毒杀菌新风机
CN210832276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11781482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
CN108931023B (zh) 一种等离子新风净化器
CN20494369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07179859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回风口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6352891U (zh) 一种墙式新风净化机
CN204494651U (zh) 一种中央供氧空气净化空调
CN108954541B (zh) 一种新风净化系统
CN201558624U (zh) 洁净屏
CN211290422U (zh) 一种双向过滤的新风机
CN203771574U (zh) 一种通风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