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0019B -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0019B
CN108970019B CN201811220462.9A CN201811220462A CN108970019B CN 108970019 B CN108970019 B CN 108970019B CN 201811220462 A CN201811220462 A CN 201811220462A CN 108970019 B CN108970019 B CN 108970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ulley
plate
gear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04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70019A (zh
Inventor
汪铮
张晓菊
郭琼雅
李英
安云霞
李楠
朱敏
黄泰博
张茜茜
王月霞
席芳
张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2204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0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0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0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70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0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18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improv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只训练用户胸式呼吸的吸气和呼气量而不具备腹式呼吸训练能力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置于地面的座椅,所述座椅后端固定连接有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上端上下滑动连接有压肩板,所述的椅背下端前后滑动连接有腹部板,所述的座椅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结构,所述的驱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和所述的压肩板、腹部板相连;本发明结构简洁,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和普及。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呼吸形式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时,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在“休息”。腹式深呼吸是健肺的好方法,不仅弥补了胸式呼吸的缺陷,而且可使中下肺叶的肺泡在换气中得到锻炼,从而延缓老化,保持良好弹性,防止肺的纤维化。
患有呼吸及相关疾病的病人在康复之后,通常需要在康复观察期进行呼吸的康复训练,以保证病人的健康出院。而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多关注于用户胸式呼吸过程中的呼气量与吸气量,而忽略了对身体相对更有益的腹式呼吸。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应先进行胸式呼吸的训练,以确定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恢复病人的正常呼吸能力。同时,当病人恢复了胸式呼吸的能力之后,还应对病人进行腹式呼吸的教学和训练,以增强病人呼吸能力,保证更好的体魄,以防止病人相同或相关病症的复发。故,急需一种能同时兼顾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装置,此装置还应具有简洁的使用方式和较低的制造成本,以便于生产制造和推广。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呼吸功能训练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只训练用户胸式呼吸的吸气和呼气量而不具备腹式呼吸训练能力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置于地面的座椅,所述座椅后端固定连接有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上端上下滑动连接有压肩板,所述的椅背下端前后滑动连接有腹部板,所述的座椅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结构,所述的驱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和所述的压肩板、腹部板相连;
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座椅下端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转动连接有太阳轮,所述的太阳轮由固定连接在基板下端面的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的太阳轮旁啮合有多个行星轮,多个所述的行星轮外均啮合有同一个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外齿圈,所述的外齿圈同轴固定连接有外齿圈皮带轮,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相连,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行星轮皮带轮,每个所述的行星轮均和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转动连接,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相连,所述的驱动结构旁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上行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用于锁死所述的外齿圈或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的外齿圈外侧面均匀的一体连接有齿,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下端面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
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基板上的锁死齿轮,所述的锁死齿轮和所述的外齿圈相啮合,所述的锁死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锁死转轴,所述的锁死转轴和行星轮皮带轮转轴外均套设有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锁死杆,所述的锁死杆可阻止所述的锁死转轴或行星轮皮带轮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锁死杆包括一端套设在所述行星轮皮带轮转轴外的上锁死杆,所述的上锁死杆下端设有一端套设在所述锁死转轴外的下锁死杆,所述的上锁死杆和所述的下锁死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从动滑槽,所述的基板侧面转动连接有控制圆盘,所述的控制圆盘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置于所述从动滑槽内的从动滑动键。
优选的,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键,所述的上锁死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行星轮皮带轮转轴外的上锁死套,所述的上锁死套内壁固定连接有和所述上固定键相配合的上固定槽,所述的锁死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键,所述的下锁死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锁死转轴外的下锁死套,所述的下锁死套内壁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下固定键配合的下固定槽,所述的上固定键和所述的上固定槽配合时,所述的下固定键和所述的下固定槽脱离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座椅侧面转动连接有控制把手,所述的控制把手下端一体连接有驱动滑槽,所述的控制圆盘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置于所述驱动滑槽内的驱动键。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压肩板传动结构,所述的压肩板传动结构包括和所述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所述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下端的右中转锥齿轮,所述的右中转锥齿轮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后端面的压肩板从动锥齿轮,所述的压肩板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压肩板传动皮带轮,所述的压肩板传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后端面的压肩板从动皮带轮相连,所述的压肩板从动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压肩板齿轮;
所述的压肩板后端穿过所述的椅背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压肩板齿轮啮合的压肩板齿条,所述的压肩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的接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腹部板传动结构,所述的腹部板传动结构包括和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的腹部板驱动锥齿轮,所述的腹部板驱动锥齿轮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下端的左中转锥齿轮,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后端面的腹部板从动锥齿轮,所述的腹部板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腹部板传动皮带轮,所述的腹部板传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后端面的张紧轮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后端面的腹部板从动皮带轮相连,所述的腹部板从动皮带轮通过锥齿轮组带动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后端面的腹部板齿轮转动;
所述的腹部板后端穿过所述的椅背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腹部板齿轮啮合的腹部板齿条,所述的腹部板前端转动连接有腹部固定杆,所述的腹部固定杆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的接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座椅前端转动连接有腿板,所述的椅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座椅后端,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和右中转锥齿轮均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椅背和座椅转动连接的转轴上,所述的椅背后端面两侧转动连接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椅背和所述座椅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椅背从动皮带轮,所述的椅背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侧面的椅背驱动皮带轮相连,所述的椅背驱动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有椅背齿轮,所述的椅背齿轮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侧面的控制齿轮,控制齿轮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侧面的腿板齿轮,所述的腿板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腿板驱动皮带轮,所述的腿板驱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腿板从动皮带轮,所述的腿板从动皮带轮和所述腿板与所述座椅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控制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控制棘轮,所述的控制棘轮旁配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座椅侧面的控制棘爪,所述的控制棘爪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压肩板前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所述的上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呼气罩;
所述的座椅前端转动连接有下平台,所述的下平台上可拆卸连接有肺活量测试仪,所述的呼气罩通过气管和柔性气管和所述的肺活量测试仪相连通。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只训练用户胸式呼吸的吸气和呼气量而不具备腹式呼吸训练能力的问题做出改进,针对人在胸式呼吸时会耸肩和在腹式呼吸时腹部会鼓胀的生理特性,增设压肩板和腹部板以通过外界手段辅助用户进入不同的呼吸方式中,同时增设控制结构和传动结构,保证用户可以自主的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中切换,操作简单,且本装置中并没有形状特别的非标准件,极大的降低了本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故本发明结构简洁,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座椅状态时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在座椅状态时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座椅状态时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座椅状态用户尚未使用时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躺床状态时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板及驱动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驱动结构去除行星轮皮带轮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基板及驱动结构立体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控制盘及锁死杆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行星轮皮带轮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锁死齿轮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在座椅状态时立体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椅背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传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腹部板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椅背、腿板控制轮系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转锥齿轮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7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发明为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包括置于地面的座椅1,所述的座椅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以增加舒适度,所述座椅1后端固定连接有椅背2,本装置设置为椅子以便于用户舒适的练习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本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只需坐在座椅1上同时将背部靠在椅背2上即可,同时椅子1和椅背2还可为后续结构提供固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2上端上下滑动连接有压肩板3,所述的压肩板3用于压住用户的肩膀,当用于需要练习腹式呼吸时,可通过后续结构将所述压肩板3压在肩膀上以抑制胸式呼吸耸肩的生理反应,从而辅助腹式呼吸的练习,所述的椅背2下端前后滑动连接有腹部板4,所述的腹部板4用户压住用户腹部,当用户需要练习胸式呼吸时,可通过后续结构将所述腹部板4压住腹部以抑制腹式呼吸时腹部鼓胀的生理反应,从而辅助胸式呼吸的练习,所述的座椅1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结构,所述的驱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和所述的压肩板3、腹部板4相连,所述的驱动结构用于控制压肩板3压紧用户肩部以抑制用户耸肩,或控制腹部板4压紧用户腹部以抑制用户腹部鼓胀,需注意的是,本装置压肩板3和腹部板4不同时工作,即压肩板3工作时,腹部板4不工作;
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座椅1下端的基板5,所述基板5用于为后续结构提供固定基础,所述基板5上转动连接有太阳轮6,所述的太阳轮6由固定连接在基板5下端面的驱动电机7驱动,所述的驱动电机7和外接电源相连,为提高本装置的便携性,也可在基板5下端面固定安装蓄电池,并将驱动电机7和蓄电池电连接,由蓄电池为驱动电机7供电,所述的太阳轮6旁啮合有多个行星轮8,多个所述的行星轮8外均啮合有同一个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的外齿圈9,所述的外齿圈9同轴固定连接有外齿圈皮带轮10,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10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相连,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10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行星轮皮带轮12,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相连,即所述的外齿轮皮带圈10转动并不会带动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具体的可在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10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圆柱滚子轴承,并将圆柱滚子轴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下端,以此实现所述效果,每个所述的行星轮8均和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连接,即当所述的外齿圈9固定时,太阳轮6转动将带动所述的多个行星轮8沿外齿圈9和太阳轮6转动,此时多个所述的行星轮8转动将带动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转动,当多个所述的行星轮8固定时,则行星轮皮带轮12也固定,此时太阳轮6转动带动所述的外齿圈9转动,从而带动外齿圈皮带轮10转动并以此带动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转动,所述的驱动结构旁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行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用于锁死所述的外齿圈9或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即在太阳轮6转动后,所述控制结构可通过锁死所述的外齿圈9或行星轮皮带轮 12从而控制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或压肩板驱动皮带轮 13转动,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只需坐在所述的座椅1上,若用户需要练习胸式呼吸,则只需将所述的腹部板4扣合环绕在腹部,若用户需要练习腹式呼吸,则无需动作,之后用户只需启动驱动电机7,并控制结构控制通过锁死所述的外齿圈9或行星轮皮带轮 12从而控制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或压肩板驱动皮带轮 13转动,从而实现压肩板3或腹部板4的工作,即当用户需要练习胸式呼吸,则只需通过控制结构将所述的行星轮8锁死即可,此时,行星轮8无法绕太阳轮6公转,驱动电机7带动太阳轮6转动,通过行星轮8自转带动所述的外齿圈9转动从而通过外齿圈皮带轮10带动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转动,从而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腹部板4向后运动将用户的腹部压紧,以抑制腹式呼吸时腹部鼓胀的生理反应并以此辅助用户练习胸式呼吸,当用户感觉腹部板4已将腹部压紧后,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即可,当用户需要练习腹式呼吸时,则只需通过控制结构将所述的外齿圈9锁死即可,此时,行星轮8自转的同时绕太阳轮6公转,驱动电机7带动太阳轮转动,通过固定的外齿圈9带动多个所述的行星轮8既自转又公转,带动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转动并以此通过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的压肩板3向下运动将用户肩膀压制,以抑制胸式呼吸耸肩的生理反应,从而辅助腹式呼吸的练习,当用户感觉压肩板3已将肩膀压紧后,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即可。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装置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控制结构,用以在将所述的行星轮8锁死的同时放开对所述的外齿圈9的锁定,具体的,所述的外齿圈9外侧面均匀的一体连接有齿,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同轴固定连接有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下端面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实施例一中为防止外齿圈皮带轮10带动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采用了圆柱滚子轴承,而转动连接在座椅1下端面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的设置使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座椅1下端,可通过控制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的长度和以使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和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10同轴但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10转动不带动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即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的设置省却了圆柱滚子轴承的设置,同时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的设置还为后续结构提供了固定基础,;
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基板5上的锁死齿轮15,所述的锁死齿轮15和所述的外齿圈9相啮合,所述的锁死齿轮15同轴固定连接有锁死转轴16,所述的锁死转轴16和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外均套设有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的锁死杆17,所述的锁死杆17可阻止所述的锁死转轴16或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转动,具体的,可在所述的锁死转轴16和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的侧面固定连接锁死键,并在锁死杆17上安装对应的位置开设锁死槽,以此实现锁死杆17对锁死转轴16或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的锁死,也可采用其他常见手段实现对所述的锁死转轴16和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 的锁死,为保证用以在将所述的行星轮8锁死的同时放开对所述的外齿圈9的锁定,锁死转轴16和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侧壁的锁死键应固定连接在不同高度,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可通过锁死杆17控制压肩板3或腹部板4的工作,具体的,当用户需要练习胸式呼吸时,可通过锁死杆17将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锁死,以此阻止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从而使多个所述的行星轮8无法公转,此时,太阳轮6转动只会带动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转动,从而带动腹部板4工作,当用户需要练习腹式呼吸时,可通过锁死杆17将所述的锁死转轴16锁死,从而通过锁死齿轮15将外齿圈9固定,此时,太阳轮6转动只会带动所述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压肩板3工作。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所述锁死杆17的具体结构,具体的,所述的锁死杆17包括一端套设在所述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外的上锁死杆18,所述的上锁死杆18下端设有一端套设在所述锁死转轴16外的下锁死杆19,所述的上锁死杆18的下锁死杆19分别用于锁死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和锁死转轴16,所述的上锁死杆18和下锁死杆19之间存在高度差,以此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的锁死转轴16和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侧壁的锁死键应固定连接在不同高度向对应,以此保证用以在将所述的行星轮8锁死的同时放开对所述的外齿圈9的锁定,所述的上锁死杆18和所述的下锁死杆19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从动滑槽20,即所述的从动滑槽20将所述的上锁死杆18和下锁死杆19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基板5侧面转动连接有控制圆盘21,所述的控制圆盘21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置于所述从动滑槽20内的从动滑动键22,即所述的控制圆盘21转动可通过从动滑动键22和从动滑槽20控制所述锁死杆17的升降,以此控制锁死转轴16 或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的锁死,从而控制压肩板3或腹部板4的工作。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针对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所述的锁死键和锁死槽的锁死结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结构,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键23,所述的上锁死杆18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外的上锁死套24,所述的上锁死套24内壁固定连接有和所述上固定键23相配合的上固定槽25,即所述的上锁死套24套在所述的上固定键23外时,所述的上固定键23和上固定槽25配合并以此锁死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所述的锁死转轴16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键26,所述的下锁死杆19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锁死转轴16外的下锁死套27,所述的下锁死套27内壁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下固定键26配合的下固定槽28,即所述的下锁死套27套在所述的下固定键26外时,所述的下固定键26和所述逇下固定槽28配个并以此锁死锁死齿轮15,所述的上固定键23和所述的上固定槽25配合时,所述的下固定键26和所述的下固定槽28脱离配合,为保证当上锁死套24向上滑动时,所述的上固定键23能顺利的和所述的上固定槽25配合而不会出现类似打齿的情况,本发明在所述的上固定键23的下端面开设有斜面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在所述的上锁死套24内各个上固定槽25之间的凸起的上端开设有和所述上固定键23下端面开设的斜面向配合的斜面,也在所述的下固定键26上端面开设有斜面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所述的下锁死套27内各个的下固定槽28之间的凸起的下端开设有和所述上固定键23上端面开设的斜面向配合的斜面,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控制所述的控制圆盘21转动从而通过从动滑动键22和从动滑槽20控制所述的锁死杆17的上下滑动,具体的,当用户需要练习腹式呼吸时,用户只需逆时针转动所述的控制圆盘21,带动所述的锁死杆17向下运动,此时所述的下锁死套27向下滑动并套设在所述的下固定键26外,所述的下固定键26和所述的下固定槽28配合并以此锁死锁死齿轮15,从而将所述的外齿圈9固定,此时,太阳轮6转动带动多个所述的行星轮8既公转又自转,通过行星轮皮带轮12、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和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的压肩板3工作,当用户需要练习胸式呼吸时,用户只需顺时针转动所述的控制圆盘21,带动所述的锁死杆17向上运动,此时,所述的上锁死套24向上滑动并套设在所述的上固定键23外,所述的上固定键23和上固定槽25配合并以此锁死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从而将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固定,此时,太阳轮6转动带动外齿圈9转动,通过外齿圈皮带轮10、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和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的腹部板4工作,需注意的是,当控制圆盘21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的锁死杆17处于中间位置,此时所述的上锁死套24位于所述的上固定键23下方,所述的下锁死套27位于所述的下固定键25上方,即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和外齿圈9均处于可活动的放开状态。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为便于用户控制控制圆盘21的转动,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洁的结构,以便于驱动控制圆盘21转动,具体的,所述的座椅1侧面转动连接有控制把手29,所述的控制把手29下端一体连接有驱动滑槽30,所述的控制圆盘21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置于所述驱动滑槽30内的驱动键31,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向前推动所述的控制把手29,通过驱动滑槽30和驱动键31带动所述的控制圆盘21顺时针转动,以此控制腹部板4工作,从而开始练习胸式呼吸,用户向后推动所述的控制把手29,通过驱动滑槽30和驱动间31带动所述的控制圆盘21逆时针转动,以此控制压肩板3工作,从而开始练习腹式呼吸。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传动结构,以使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转动可带动所述的压肩板3上下滑动,具体的,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压肩板传动结构,所述的压肩板3传动结构包括和所述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同轴固定连接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所述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下端的右中转锥齿轮33,所述的右中转锥齿轮33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压肩板从动锥齿轮34,此即达到将来自所述座椅1下端的动力变向传动至椅背2后端的目的,所述的压肩板从动锥齿轮34同轴固定连接有压肩板传动皮带轮35,所述的压肩板传动皮带轮35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压肩板从动皮带轮36相连,所述的压肩板从动皮带轮36同轴固定连接有压肩板齿轮37,即所述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转动带动同轴固定连接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椅背2下端的右中转锥齿轮33转动,通过从动锥齿轮34、压肩板传动皮带轮35、压肩板从动皮带轮36和皮带带动所述的压肩板齿轮37转动;
所述的压肩板3后端穿过所述的椅背2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压肩板齿轮37啮合的压肩板齿条38,所述的压肩板3为前端开口的回形板,用户可通过前端开口处坐在将后背靠在所述的椅背1上,压肩板3两侧的竖梁用于压紧用户的双肩,所述的压肩板齿轮37转动通过压肩板齿条38带动所述的压肩板3向下滑动,所述的压肩板3下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驱动电机7电连接的接触传感器,所述的接触传感器内集成有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和所述的驱动电机7电连接并以此控制驱动电机7的启停,本实施例在具体是使用时,当用户需要练习腹式呼吸时,启动驱动电机7并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太阳轮6带动所述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转动,通过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右中转锥齿轮33、压肩板从动锥齿轮34、压肩板传动皮带轮35、压肩板从动皮带轮36、压肩板齿轮37、压肩板齿条38带动所述的压肩板3向下滑动,当压肩板3和用户的肩膀接触后,压肩板3下端固定连接的接触传感器被触发,接触传感器集成的控制模块接受到接触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此时压肩板3停止向下运动,并将用户的肩膀压紧,在接触传感器接受并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的短暂过程中,所述的压肩板3继续向下运动,以将用户的肩膀压紧,又因整个信号传递过程的时间很短,故压肩板3在此期间的向下运动并不会对用户造成不适或伤害。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传动结构,以使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转动可带动所述的腹部板4上下滑动,具体的,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腹部板传动结构,所述的腹部板4传动结构包括和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同轴固定连接的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所述的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下端的左中转锥齿轮40,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40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腹部板从动锥齿轮41,此即达到将来自所述座椅1下端的动力变向传动至椅背2后端的目的,所述的腹部板从动锥齿轮41同轴固定连接有腹部板传动皮带轮42,所述的腹部板传动皮带轮42通过皮带、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张紧轮43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腹部板从动皮带轮44相连,所述的腹部板从动皮带轮44通过锥齿轮组带动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腹部板齿轮45转动,即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 11转动带动同轴固定连接的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下端的左中转锥齿轮40转动,通过腹部板从动锥齿轮41、腹部板传动皮带轮42、张紧轮43、腹部板从动皮带轮44、锥齿轮组和皮带带动腹部板齿轮45转动,所述的锥齿轮组包括和所述的腹部板从动皮带轮44同轴固定连接的驱动锥齿轮,所述的驱动锥齿轮旁啮合有和所述的腹部板齿轮45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锥齿轮,所述的锥齿轮组仅用于改变传动的方向;
所述的腹部板4后端穿过所述的椅背2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腹部板齿轮45啮合的腹部板齿条46,所述的腹部板4为前端开口的回形板,用户可通过前端开口处坐在将后背靠在所述的椅背1上,回形的腹部板4后端的梁穿过所述的椅背2置于椅背2后端,以防止腹部板4滑出椅背2,所述的腹部板齿轮45转动通过腹部板齿条46带动所述的腹部板4前后滑动,所述的腹部板4前端转动连接有腹部固定杆47,所述的腹部固定杆47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的驱动电机7电连接的接触传感器,所述的接触传感器内集成有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和所述的驱动电机7电连接且控制驱动电机7的启停,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当用户需要练习胸式呼吸时,可先坐在座椅1上,并将所述的固定杆47扣合在所述的腹部板4上,为防止当腹部板4向后滑动后用户腹部将固定杆47弹开,所述的腹部板4前端应固定连接卡扣,当固定杆47扣合在所述的腹部板4前端后,将所述的卡扣扣合并此次将所述的固定杆47固定,之后,启动驱动电机7并通过控制结构控制太阳轮6带动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转动,通过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左中转锥齿轮40、从动锥齿轮41、腹部板传动皮带轮42、张紧轮43、腹部板从动皮带轮44、腹部板齿轮45
、腹部板齿条46、锥齿轮组和皮带带动所述的腹部板4向后运动,当所述的固定杆47和用户腹部接触后,固定杆47内侧固定连接的接触传感器被触发,接触传感器集成的控制模块接受到接触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此时腹部板4停止向后运动,并将用户的腹部压紧,在接触传感器接受并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的短暂过程中,所述的腹部板4继续向后运动,以将用户的腹部压紧,又因整个信号传递过程的时间很短,故腹部板4在此期间的向后运动并不会对用户造成不适或伤害。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使用户使用时更为舒适,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本装置变换为躺床的结构,具体的,所述的座椅1前端转动连接有腿板48,所述的椅背2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座椅1后端,腿板48的设置使用户在放下椅背2时腿能被托起,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40和右中转锥齿轮均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椅背2和座椅1转动连接的转轴上,因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40和右中转锥齿轮33分别为压肩板传动结构和腹部板传动结构中将驱动力由座椅1下端面变向传动至椅背2后端面的中转构件,故椅背2转动应不能带动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40和右中转锥齿轮33发生任何的位置变化,故左中转锥齿轮40和右中转锥齿轮33均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椅背2和座椅1转动连接的转轴上,同时为防止当椅背2向后转动后所述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和压肩板从动锥齿轮34、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和腹部板从动锥齿轮41出现碰齿的情况,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40和右中转锥齿轮33均由两个同轴固定连接的锥齿轮组成,使椅背2的向后转动并放平后,所述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和压肩板从动锥齿轮34、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和腹部板从动锥齿轮41的转轴不在同一直线上,以此避免了碰齿情况的发生,所述的椅背2后端面两侧转动连接有支腿49,当椅背2被放下时,在重力作用下,两个所述的支腿49被放下并支撑起椅背2,在初始位置时,在重力作用下,两个所述的支腿49和椅背2后端面接触。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使用户可自主同步调节椅背2和腿板48的摆动角度,具体的,所述椅背2和所述座椅1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椅背从动皮带轮50,所述的椅背从动皮带轮50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侧面的椅背驱动皮带轮51相连,所述的椅背驱动皮带轮51同轴固定连接有椅背齿轮52,所述的椅背齿轮52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侧面的控制齿轮53,控制齿轮53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侧面的腿板齿轮55,所述的腿板齿轮55同轴固定连接有腿板驱动皮带轮56,所述的腿板驱动皮带轮56通过皮带连接有腿板从动皮带轮57,所述的腿板从动皮带轮57和所述腿板48与所述座椅1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即用户可通过控制所述的控制齿轮53控制椅背2和腿板48的摆动角度,具体的,控制齿轮53逆时针转动通过椅背齿轮52、椅背驱动皮带轮51、椅背从动皮带轮50和皮带带动所述的椅背2向后放下,同时,控制齿轮53逆时针转动通过腿板齿轮55、腿板驱动皮带轮56、腿板从动皮带轮57和皮带带动所述的腿板48向上抬起;
所述的控制齿轮53同轴固定连接有控制棘轮58,所述的控制棘轮58旁配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座椅1侧面的控制棘爪59,所述的控制棘爪59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把手60,即当用户需要躺下时,只需压下定位把手60带动控制棘爪59抬起并向后躺即可,当感觉位置合适后将所述的定位把手60放回原位,控制棘爪59重新落下并将所述的控制棘轮58卡住,以此将所述的控制齿轮53锁死,从而实现椅背2和腿板48的定位,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当用户需要躺下时,只需将所述的定位把手60压下,并向后躺即可,当用户感觉位置合适后,只需将定位把手60复位,在控制棘爪59和控制棘轮58的作用下,控制齿轮53锁死,从而通过椅背齿轮52、椅背驱动皮带轮51、椅背从动皮带轮50、腿板齿轮55、腿板驱动皮带轮56、腿板从动皮带轮57和皮带将所述的椅背2和腿板48定位,为便于椅背2和腿板48的复位,椅背2和腿板48和座椅1转动连接的转轴上可套设复位卷簧,此时,当用户使用完成后只需起身即可,因控制棘爪59和控制棘轮58只具备单向锁死,即椅背2和向后转、腿板48向上转的锁死,故当椅背2和腿板48复位时,控制棘爪59和控制棘轮58是不具备锁死功能的,在两个复位卷簧的作用下,椅背2和腿板48自动复位。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述的压肩板3前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61,所述的压肩板3为前端开口的回形板,所述的上平台61固定连接在压肩板3的开口处形成封闭的回形,使用时用户后部置于中间空隙中,所述的上平台61上固定连接有呼气罩62;
所述的座椅1前端转动连接有下平台63,具体的,所述的下平台63转动连接在座椅1一侧的扶手上,为便于定位,所述座椅1另一侧的扶手上,可固定安装接收卡,接收卡内侧面固定连接磁铁并以此定位下平台63,所述的下平台63上可拆卸连接有肺活量测试仪64,所述的呼气罩62通过气管和柔性气管和所述的肺活量测试仪64相连通,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坐在座椅1内,并将头部放入所述所得压肩板3内同时将背部靠在椅背2上,无论那种呼吸方式的训练,用户均可将呼气罩62放于嘴上并呼吸,以此监测用户的呼吸能力。
具体使用时,用户需先坐在座椅1内并将头部放入所述所得压肩板3内同时将背部靠在椅背2上,当用户需要练习腹式呼吸时,用户向后推动所述的控制把手29,通过驱动滑槽30和驱动间31带动所述的控制圆盘21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的锁死杆17向下运动,此时所述的下锁死套27向下滑动并套设在所述的下固定键26外,所述的下固定键26和所述的下固定槽28配合并以此锁死锁死齿轮15,从而将所述的外齿圈9固定,此时,太阳轮6转动带动多个所述的行星轮8既公转又自转,通过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右中转锥齿轮33、压肩板从动锥齿轮34、压肩板传动皮带轮35、压肩板从动皮带轮36、压肩板齿轮37、压肩板齿条38带动所述的压肩板3向下滑动,当压肩板3和用户的肩膀接触后,压肩板3下端固定连接的接触传感器被触发,接触传感器集成的控制模块接受到接触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此时压肩板3停止向下运动,并将用户的肩膀压紧;
当用户需要练习胸式呼吸时,用户需先将所述的固定杆47扣合在所述的腹部板4上,将所述的卡扣扣合并此次将所述的固定杆47固定,用户向前推动所述的控制把手29,通过驱动滑槽30和驱动键31带动所述的控制圆盘21顺时针转动,带动所述的锁死杆17向上运动,此时,所述的上锁死套24向上滑动并套设在所述的上固定键23外,所述的上固定键23和上固定槽25配合并以此锁死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从而将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固定,此时,太阳轮6转动带动外齿圈9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转动,通过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左中转锥齿轮40、从动锥齿轮41、腹部板传动皮带轮42、张紧轮43、腹部板从动皮带轮44、腹部板齿轮45、腹部板齿条46、锥齿轮组和皮带带动所述的腹部板4向后运动,当所述的固定杆47和用户腹部接触后,固定杆47内侧固定连接的接触传感器被触发,接触传感器集成的控制模块接受到接触传感器的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此时腹部板4停止向后运动,并将用户的腹部压紧;
当需用想要躺下练习时,只需将所述的定位把手60压下,并向后躺即可,当用户感觉位置合适后,只需将定位把手60复位,在控制棘爪59和控制棘轮58的作用下,控制齿轮53锁死,从而通过椅背齿轮52、椅背驱动皮带轮51、椅背从动皮带轮50、腿板齿轮55、腿板驱动皮带轮56、腿板从动皮带轮57和皮带将所述的椅背2和腿板48定位,当用户使用完成后只需起身即可,在两个复位卷簧的作用下,椅背2和腿板48自动复位;
之后用户可将呼气罩62放于嘴上并练习呼吸,同时可通过观测肺活量测试仪64显示的数据监测用户的呼吸能力。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只训练用户胸式呼吸的吸气和呼气量而不具备腹式呼吸训练能力的问题做出改进,针对人在胸式呼吸时会耸肩和在腹式呼吸时腹部会鼓胀的生理特性,增设压肩板和腹部板以通过外界手段辅助用户进入不同的呼吸方式中,同时增设控制结构和传动结构,保证用户可以自主的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中切换,操作简单,且本装置中并没有形状特别的非标准件,极大的降低了本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故本发明结构简洁,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和普及。

Claims (10)

1.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包括置于地面的座椅(1),所述座椅(1)后端固定连接有椅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2)上端上下滑动连接有压肩板(3),所述的椅背(2)下端前后滑动连接有腹部板(4),所述的座椅(1)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结构,所述的驱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和所述的压肩板(3)、腹部板(4)相连;
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座椅(1)下端的基板(5),所述基板(5)上转动连接有太阳轮(6),所述的太阳轮(6)由固定连接在基板(5)下端面的驱动电机(7)驱动,所述的太阳轮(6)旁啮合有多个行星轮(8),多个所述的行星轮(8)外均啮合有同一个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的外齿圈(9),所述的外齿圈(9)同轴固定连接有外齿圈皮带轮(10),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10)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相连,所述的外齿圈皮带轮(10)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行星轮皮带轮(12),每个所述的行星轮(8)均和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转动连接,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相连,所述的驱动结构旁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行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用于锁死所述的外齿圈(9)或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齿圈(9)外侧面均匀的一体连接有齿,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12)同轴固定连接有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下端面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
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基板(5)上的锁死齿轮(15),所述的锁死齿轮(15)和所述的外齿圈(9)相啮合,所述的锁死齿轮(15)同轴固定连接有锁死转轴(16),所述的锁死转轴(16)和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外均套设有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板(5)上的锁死杆(17),所述的锁死杆(17)可阻止所述的锁死转轴(16)或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死杆(17)包括一端套设在所述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外的上锁死杆(18),所述的上锁死杆(18)下端设有一端套设在所述锁死转轴(16)外的下锁死杆(19),所述的上锁死杆(18)和所述的下锁死杆(19)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从动滑槽(20),所述的基板(5)侧面转动连接有控制圆盘(21),所述的控制圆盘(21)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置于所述从动滑槽(20)内的从动滑动键(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键(23),所述的上锁死杆(18)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行星轮皮带轮转轴(14)外的上锁死套(24),所述的上锁死套(24)内壁固定连接有和所述上固定键(23)相配合的上固定槽(25),所述的锁死转轴(16)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键(26),所述的下锁死杆(19)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锁死转轴(16)外的下锁死套(27),所述的下锁死套(27)内壁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下固定键(26)配合的下固定槽(28),所述的上固定键(23)和所述的上固定槽(25)配合时,所述的下固定键(26)和所述的下固定槽(28)脱离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1)侧面转动连接有控制把手(29),所述的控制把手(29)下端一体连接有驱动滑槽(30),所述的控制圆盘(21)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置于所述驱动滑槽(30)内的驱动键(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压肩板传动结构,所述的压肩板(3)传动结构包括和所述的压肩板驱动皮带轮(13)同轴固定连接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所述的压肩板传动锥齿轮(32)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下端的右中转锥齿轮(33),所述的右中转锥齿轮(33)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压肩板从动锥齿轮(34),所述的压肩板从动锥齿轮(34)同轴固定连接有压肩板传动皮带轮(35),所述的压肩板传动皮带轮(35)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压肩板从动皮带轮(36)相连,所述的压肩板从动皮带轮(36)同轴固定连接有压肩板齿轮(37);
所述的压肩板(3)后端穿过所述的椅背(2)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压肩板齿轮(37)啮合的压肩板齿条(38),所述的压肩板(3)下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驱动电机(7)电连接的接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腹部板传动结构,所述的腹部板(4)传动结构包括和所述的腹部板驱动皮带轮(11)同轴固定连接的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所述的腹部板驱动锥齿轮(39)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下端的左中转锥齿轮(40),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40)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腹部板从动锥齿轮(41),所述的腹部板从动锥齿轮(41)同轴固定连接有腹部板传动皮带轮(42),所述的腹部板传动皮带轮(42)通过皮带、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张紧轮(43)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腹部板从动皮带轮(44)相连,所述的腹部板从动皮带轮(44)通过锥齿轮组带动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2)后端面的腹部板齿轮(45)转动;
所述的腹部板(4)后端穿过所述的椅背(2)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腹部板齿轮(45)啮合的腹部板齿条(46),所述的腹部板(4)前端转动连接有腹部固定杆(47),所述的腹部固定杆(47)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的驱动电机(7)电连接的接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1)前端转动连接有腿板(48),所述的椅背(2)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座椅(1)后端,所述的左中转锥齿轮(40)和右中转锥齿轮(33)均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椅背(2)和座椅(1)转动连接的转轴上,所述的椅背(2)后端面两侧转动连接有支腿(4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2)和所述座椅(1)的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椅背从动皮带轮(50),所述的椅背从动皮带轮(50)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侧面的椅背驱动皮带轮(51)相连,所述的椅背驱动皮带轮(51)同轴固定连接有椅背齿轮(52),所述的椅背齿轮(52)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侧面的控制齿轮(53),控制齿轮(53)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1)侧面的腿板齿轮(55),所述的腿板齿轮(55)同轴固定连接有腿板驱动皮带轮(56),所述的腿板驱动皮带轮(56)通过皮带连接有腿板从动皮带轮(57),所述的腿板从动皮带轮(57)和所述腿板(48)与所述座椅(1)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控制齿轮(53)同轴固定连接有控制棘轮(58),所述的控制棘轮(58)旁配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座椅(1)侧面的控制棘爪(59),所述的控制棘爪(59)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把手(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肩板(3)前端固定连接有上平台(61),所述的上平台(61)上固定连接有呼气罩(62);
所述的座椅(1)前端转动连接有下平台(63),所述的下平台(63)上可拆卸连接有肺活量测试仪(64),所述的呼气罩(62)通过气管和柔性气管和所述的肺活量测试仪(64)相连通。
CN201811220462.9A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Active CN108970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0462.9A CN108970019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0462.9A CN108970019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0019A CN108970019A (zh) 2018-12-11
CN108970019B true CN108970019B (zh) 2020-02-11

Family

ID=64544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0462.9A Active CN108970019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70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9718B (zh) * 2020-03-19 2022-02-11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一种偏瘫早期躯干肌活动促进装置
JP7105340B1 (ja) * 2021-04-30 2022-07-22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走行玩具
CN114452592B (zh) * 2022-03-09 2022-10-28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装置
CN115501554B (zh) * 2022-10-17 2024-02-0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呼吸肌抗阻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5076B2 (en) * 2005-12-14 2007-10-23 Kelly Gerry K Oscillating exercise machine
CN201019974Y (zh) * 2007-03-15 2008-02-13 亓庆胜 呼吸肌助力呼吸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0019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0019B (zh)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装置
CN104800051B (zh) 一种多方位智能拉伸器
CN112190412B (zh) 一种老年患者麻醉用翻身辅助装置
CN209316384U (zh) 一种儿内科治疗使用医疗椅
CN111588558A (zh) 妇科用产后康复锻炼装置
CN112891130A (zh) 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及其用法
CN113069342B (zh) 一种骨科护理按摩康复器
CN107242942A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CN113081663B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孕妇产后腰部健身运动理疗器械
CN201119936Y (zh) 多功能人体矫正折叠式牵引器
CN212416127U (zh) 小儿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9827464U (zh) 神经内科功能训练护理床
CN210125136U (zh) 一种冠心病患者康复装置
CN208988210U (zh) 一种硬质可起坐的床垫
CN106512320B (zh) 神经康复治疗椅
CN215995502U (zh) 一种康复科用手腿部肌肉康复装置
CN207654661U (zh) 一种多功能立式健体测评仪
CN111345988B (zh) 一种颈椎枕
CN211382256U (zh) 一种前推轮椅
CN210301458U (zh) 一种四肢用康复训练装置
CN200998405Y (zh) 循环式理疗按摩器
CN201019881Y (zh) 一种多功能牵引旋转治疗床
CN115501544B (zh) 一种老年患者心脏训练装置
CN216933916U (zh) 一种腿部康复护理车
CN114146371B (zh) 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