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6688A - 用于移动通信中urllc的harq和arq设计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通信中urllc的harq和arq设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6688A
CN108966688A CN201880001211.3A CN201880001211A CN108966688A CN 108966688 A CN108966688 A CN 108966688A CN 201880001211 A CN201880001211 A CN 201880001211A CN 108966688 A CN108966688 A CN 108966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mount
processor
redund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12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6688B (zh
Inventor
阿布德卡德·麦多斯
吉列斯·查比特
喜瑞尔·维拉顿
陈滔
杨维东
阿诺·屈皮亚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66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6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6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6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42Form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移动通信中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技术、方案、设计、系统和方法。移动网络的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向移动网络的支持URLLC的第二设备执行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处理器确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当确定满足预定条件时,作为响应,处理器向支持URLLC的第二设备执行第二传送,其中第二传送具有比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处理器还将向第二设备传送中的URLLC业务和eMBB业务进行复用。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通信中URLLC的HARQ和ARQ设计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于2017年3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案No.62/476,933的优先权,且将上述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移动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移动通信中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设计。
背景技术
除非在本发明中另有指示,否则本部分描述的方法不是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且不因包含在本部分中而被承认是现有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层1(Radio Access Network layer 1,RAN1)规范指出,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移动通信应该能够以非常高的可靠性和低时延要求来支持URLLC类服务。然而,实现此要求存在一些挑战,例如,高可靠性要求非常低的误块率(Block ErrorRate,BLER)。而且,低时延减少了可能的重传次数。因此,需要对当前基于10%错误率和宽松时延的BLER目标的HARQ框架设计进行调整,以支持URLLC。
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存在一些设计考虑。第一,具有非常低时延的URLLC可允许的重传次数非常低(最多1或2)。第二,对于URLLC来说,BLER目标将非常低(例如,<10-5)。第三,应该将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和URLLC业务进行复用,以提高系统效率。鉴于上述设计考虑,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例如,非常低的BLER和短的重传导致效率低,这需要HARQ和BLER目标的新设计来提高效率。另外,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平衡:(1)使用抢占(preemption)来支持eMBB/URLLC复用,其中抢占对eMBB性能和用户体验产生影响;以及(2)使用非常短的传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或高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numerology)来在没有抢占的情况下支持eMBB/URLLC复用,其中短的TTI或高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会导致高参考信号/控制开销。
发明内容
以下发明内容仅是例示性的,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提供以下发明内容是用来介绍本发明所描述的新颖且非明显技术的概念、亮点、益处以及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进一步描述优选的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发明内容不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了支持更优的HARQ设计的机制、方案、设计和构思,以用于URLLC。在所提出的方案下,支持在初始传送(Transmission,Tx)和重传之间具有不同BLER目标的不对称HARQ/ARQ设计。此外,可以在初始传送时就同时确定用于初始传送链路适配和重传链路适配所需要的不同BLER目标。此外,引入非周期性链路适配报告作为否定应答(Non-Acknowledgement,NACK)反馈的一部分。本发明提出了提高eMBB/URLLC复用效率的机制、方案、设计和构思。具体地,支持相同的HARQ进程跨子频带(带宽部分)进行重传,其中子频带(带宽部分)具有不同的参数集。
在一方面中,一种方法可以涉及移动网络的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向移动网络的支持URLLC的第二设备执行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该方法还可以涉及处理器确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该方法还可以涉及当确定满足预定条件时,作为响应,处理器向支持URLLC的第二设备执行第二传送,其中第二传送具有比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
在一方面中,一种方法可以涉及移动网络的第二设备的处理器从移动网络的支持URLLC的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该方法还可以涉及处理器从支持URLLC的第一设备接收第二传送,其中第二传送具有比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
在一方面中,一种方法可以涉及移动网络的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建立与移动网络的第二设备的通信链路。该方法还可以涉及处理器将向第二设备传送中的URLLC业务和eMBB业务进行复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提供的描述可以是在诸如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高级LTE(LTE-Advanced)和高级专业LTE(LTE-Advanced Pro)、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和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这样特定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网络和网络拓扑的上下文中,但是所提出的构思、方案及其任何变形/衍生技术可以在其它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网络和网络拓扑中实现、用于其实现和通过其实现。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本发明所描述的示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入且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现方式,并且与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因为一些组件可能显示为与实际实现方式中的尺寸不成比例,以清楚地例示本发明的构思。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一步HARQ和两步HARQ的示范性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传统HARQ和不对称HARQ之间比较的示范性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一步ARQ和两步ARQ的示范性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不对称HARQ和不对称ARQ之间比较的示范性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理论模型下的数据资源节省的图表。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理论模型下的用于两步不对称HARQ/ARQ的第一传送BLER目标的图表。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用于理论模型验证的图表。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用于理论模型验证的图表。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eMBB/URLLC复用上的URLLC重传的示范性场景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系统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进程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进程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进程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进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详细实施例和实现方式。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和实现方式仅仅是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说明,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本发明可以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本发明所阐述的示范性实施例和实现方式。相反,提供这些示范性实施例和实现方式,是为了使对本发明的描述是彻底和完全的,以及把本发明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下面的描述中,公知的特征和技术的细节可能会省略,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所提出的实施例和实现方式。
概述
NR中的URLLC要求下行链路(Downlink,DL)和上行链路(Uplink,UL)对于32个字节的分组(packet)来说在用户平面时延为0.5ms的情况下实现99.999%的可靠性。然而,低时延限制了HARQ重传的次数。此外,如果要在单次HARQ传送内实现URLLC要求,则可靠性会导致低效率。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两步HARQ方案,该两步HARQ方案使用不对称HARQ重传用于URLLC,而不是如同在传统HARQ中那样使用增量冗余(incrementalredundancy)。在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下,每次重传的冗余量随着重传的次数而增加。我们相信在所提出的方案下,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在两步HARQ方案中,第一传送或初始传送能够保证更优的效率,而第二传送或重传能够在所要求的时延内实现可靠性。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一步HARQ和两步HARQ的示范性场景100。图1的(A)部分示出了一步HARQ成功的示范性情况以及一步HARQ失败的示范性情况。图1的(B)部分示出了两步HARQ成功的两种示范性情况以及两步HARQ失败的一种示范性情况。与一步HARQ相比,两步HARQ可以用来提高系统性能。
在控制信道解码失败的情况下,将没有NACK传送。另一方面,虽然对于HARQ而言需要NACK传送,但是对于ARQ而言,可以不需要NACK传送。为了评价所提出的方案,在评价DL数据的时候,可以不考虑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否定应答(NegativeAcknowledgment,NACK)、控制错误和资源使用。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传统HARQ和不对称HARQ之间比较的示范性场景200。值得注意的是,出于例示目的,场景200示出了重复(repetition);然而该构思可以推广到包括追赶合并(Chase combining)在内的任何形式的冗余。在图2中,N1表示重复次数,该重复次数在初始传送(在图2中标记为“第一Tx”)中可作为冗余度量;N2表示重传(在图2中标记为“第二Tx”)的重复次数;N表示用于重传解码的总累计重复。
在所提出的不对称HARQ方案下,每次传送添加的冗余量会随着重传索引而增加。例如,假定总共有三次传送(包括初始传送和两次重传),冗余可以采用重复的形式,且可以表示为N1≤N2≤N3,其中N1表示第一(初始)传送的重复次数,N2表示第二传送(第一重传)的重复次数,N3表示第三传送(第二重传)的重复次数。相比之下,在传统HARQ中,冗余可以表示为N1≈N2≈N3。也就是说,传统HARQ依赖于大量重传来实现低BLER。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一步ARQ和两步ARQ的示范性场景300。图3的(A)部分示出了一步ARQ成功的示范性情况以及一步ARQ失败的示范性情况。图3的(B)部分示出了两步ARQ成功的两种示范性情况以及两步ARQ失败的一种示范性情况。与HARQ相比,ARQ不需要NACK,因为当没有接收到ACK时,传送器会检测到故障。接收器不需要维持HARQ缓冲器,因此每次传送都可认为是新数据的传输。因为不需要HARQ参数,能够用较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消息来进行更简单的控制。此外,也有望跨载波分量(Carrier Component,CC)实现ARQ重传,而跨CC实现HARQ重传可能会比较困难。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不对称HARQ和不对称ARQ之间比较的示范性场景400。如图2一样,在图4中,N1表示重复次数,该重复次数在初始传送(在图4中标记为“第一Tx”)中可作为冗余度量;N2表示重传(在图4中标记为“第二Tx”)的重复次数;N表示用于重传解码的总累计重复。
在所提出的不对称ARQ方案下,不对称ARQ过程能够利用增加的冗余执行完全重传。而且,没有用于组合重传的软缓冲。因为缺乏组合,可能会有一些性能损失;不过,不对称ARQ方案使得能够进行更简单的操作并且更少依赖于控制和NACK信道。
以下描述与在提出本发明的方案时利用的理论模型有关。
在理论模型中,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受衰落(fade)影响最大。对于渐近(asymptotic)低BLER区域,BLER可以近似为Pe≈c0SNR-div,其中div是信道经历的分集(diversity)(包括编码)。分集可以认为是传送天线端口(port)的数目、接收天线端口的数目和频带的数目的乘积,在数学上可以表达为div=#Tx·#Rx·#Freq_diversity。在理论模型中,N表示满足可靠性(目标BLER)所需的重复次数(冗余)。另外,在理论模型中,一步HARQ所需资源的平均数目S1在数学上可以表达为S1=N。两步HARQ所需资源的平均数目S2在数学上可以表达为S2=N1+Pe 1st Tx×N2=N1+(N–N1)xPe 1st Tx
考虑到BLER在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的渐近行为,Pe 1st Tx≈c0(N/N1×SRN)-div×(N1/N)-div≈(N/N1)div×Pe 2nd Tx。在两步HARQ中,只有在第一传送和第二传送解码失败的情况下才出现错误,在数学上可表达如下:
BLERtarget=Prob(第一解码失败,第二解码失败)
=Prob(第一解码失败/第二解码失败)×Prob(第二解码失败)
<≈Prob(第二解码失败)
由于Prob(第一解码失败/第二解码失败)<≈1,所以上式成立。对于N>=2*N1来说,BLERtarget≈Prob(第二解码失败)。
对于两步HARQ来说,相对于一步HARQ的DL数据资源的归一化平均使用在数学上可以表达如下:
S2/S1≈N1/N+(1-N1/N)×(N/N1)div×BLERtarget
对于两步ARQ来说,相对于一步ARQ的DL数据资源的归一化平均使用在数学上可以表达如下:
S2/S1≈N1/N+(N/N1)div×BLERtarget
图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理论模型下的数据资源节省的图表500和550。具体地,图表550示出了使用不对称的两步HARQ/ARQ的数据资源节省。可以看出,HARQ和ARQ的节省近似,在分集度(diversity degree)为4时,节省约85%。HARQ和ARQ的优选资源分配也相似:在分集度为4时,N1/N~1/10。还可以看出,传统的两步HARQ仅节省约50%。传统HARQ的优选资源分配比对应于常数N1/N=1/2,与分集度无关。
图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理论模型下的用于两步不对称HARQ/ARQ的第一传送BLER目标的图表600。如图表600所示,用于HARQ的优选第一传送BLER目标比用于ARQ的优选第一传送BLER目标更高。对于HARQ来说,优选第一传送BLER目标随着分集度的增加而增加,例如,用于HARQ的优选第一传送BLER目标从分集度为2时的约1%增加至分集度为16时的约7%。对于ARQ来说,优选第一传送BLER目标更稳定,例如,用于ARQ的优选第一传送BLER目标在分集度从4至16的区域中保持在约4%。
图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用于理论模型验证的图表700和750。参照图表700和750,对于单抽头(tap)衰落信道(NTx=2,NRx=2)来说,没有频率分集。从渐近曲线测得的分集度约为3.7。当SNR=-3.1时,r=1/120可实现3.4e-6的BLER。区间[0.075,0.1]内的最优N1/N(接近于理论分析~0.09)对应于第一传送速率r=1/9至r=1/12。资源节省约为89%(接近于理论分析~88%),不对称HARQ/ARQ使用的资源是传统HARQ所消耗资源的五分之一。目标第一传送BLER处于区间1.5%至3%内(接近于理论分析~2.5%)。
图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用于理论模型验证的图表800和850。参照图表800和850,对于扩展行人A模型(Extended Pedestrian Amodel,EPA)多径信道(NTx=2,NRx=2)来说,频率分集随带宽分配而改变。从渐近曲线(r=1/18)测得的分集度约为9。当SNR=-6.9时,r=1/36可实现1.3e-6的BLER。约0.33的最佳N1/N(接近于理论分析~0.3)对应于第一传送速率r=1/12。对于HARQ来说,资源节省约为61%,与理论分析的约61%匹配。目标第一传送BLER约为10%(对于HARQ来说,理论分析~6%;对于ARQ来说,理论分析~4%),其中的差异可能由于编码速率的量化。
因此,不对称HARQ/ARQ能够减少URLLC所需的资源。不对称HARQ/ARQ可适用于两步或更多步。不对称HARQ/ARQ也可适用于UL传送,包括基于授权和免授权的传送。低分集信道(不太可靠的信道)的增益更优。当分集度约为4时,不对称HARQ/ARQ使用的资源是传统ARQ所需资源的五分之一。
对于URLLC来说,控制信道代表大开销。例如,HARQ需要传送NACK。用户需要能够高度可靠地对DL控制信道进行解码,以得知已经发生了传送。为了使HARQ正确操作,DL控制信道需要与一步HARQ数据传送相同的可靠性(>99.999%)。至于ARQ的使用,DL控制信道和DL数据可以具有相同的可靠性。这还使得能够使用低控制开销方法,诸如少/无DCI。对于ARQ来说,所提出的不对称方案可以应用于DL控制信道和DL数据信道二者上,由此导致资源节省得到改善。
在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下,能够以多种方式来实现不对称HARQ/ARQ。接收器可以向传送器提供分集度或其等同物的长期测量结果,其中传送器可以利用此类信息来适配HARQ/ARQ。接收器还可以向传送器提供关于传送和重传中所需的冗余(或重复)数量的反馈。该反馈可以采取链路适配报告或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的形式,其中链路适配报告或CQI可基于用于第一传送的第一BLER目标和用于第二传送(重传)的第二BLER目标来计算,其中第一BLER目标可设置为约1%至10%的值,第二BLER目标可设置为低于第一BLER目标的值。在不对称HARQ的情况下,接收器可以指示重传连同第一传送的NACK所需的冗余量。传送器可以使用反向链路上的测量结果来推断分集度或等同物。传送器也可以在具有不同BLER目标的第一传送和重传上运行单独的开环(open loop)。例如,用于第一传送的BLER目标可以设置为约1%至10%;另外,用于重传的BLER目标可以设置为更低的值。
图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eMBB/URLLC DL复用上的URLLC重传的示范性场景900。参照图9,在根据本发明的URLLC重传方案下,一个子频带可以针对URLLC第一传送和eMBB传送,另一个子频带可以针对eMBB传送和URLLC重传。例如,如场景900所示,第一子频带主要针对URLLC第一传送,第二子频带主要针对eMBB传送。第一子频带具有第一参数集,其中第一参数集包括与短时隙(slot)和/或TTI对应的大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Spacing,SCS);而第二子频带具有第二参数集,其中第二参数集包括与长时隙和/或TTI对应的小子载波间隔。有时,第一子频带也可以用于eMBB传送和URLLC重传。相似地,有时第二子频带也可以用于URLLC重传。例如,如场景900所示,当接收到用于响应第一子频带中的URLLC第一传送的NACK时,随后可以在第二子频带(并且可选地在第一子频带)中发生URLLC重传。
因此,能够用多种方式将URLLC抢占对eMBB的影响最小化或者减小。例如,具有不同参数集和/或时隙或TTI长度的两个子频带可以在频域中复用。另外,大SCS的子频带可以承载URLLC第一传送和潜在的eMBB短传送;小SCS的子频带可以承载可能被URLL重传抢占的eMBB传送。一个参数集/多个参数集的概念涉及波形参数化(waveform parametrization),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中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和子载波间隔,其中大SCS对应于短TTI/时隙,小SCS对应于大TTI/时隙。
在URLLC重传方案下,用于第一传送的带宽需求小,因此能够使短TTI子频带变小,从而减少支持URLLC所需的开销。另外,因为URLLC重传的可能性比较低,所以由于URLLC重传抢占而对eMBB造成的影响小。
例示性实现方式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至少具有示范性设备1010和示范性设备1020的示范性系统1000。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可以执行各种功能,以实现本发明描述的与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有关的方案、技术、进程和方法,包括以上提出的各种设计、构思、方案、系统和方法以及下面描述的进程1100、1200和1300的各种方案。
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一部分,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诸如便携式或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或计算设备。例如,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可以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或者诸如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的计算设备中实现。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还可以是机械型设备的一部分,其中机械型设备可以是IoT设备,诸如不动或固定设备、家庭设备、有线通信设备或计算设备。例如,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可以在智能恒温器、智能冰箱、智能门锁、无线扬声器或家庭控制中心中实现。当在网络设备中实现或者作为网络设备实现时,设备1010和/或设备1020可以在LTE、高级LTE或高级专业LTE网络中的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B,eNodeB)中实现或者在5G网络、NR网络或IoT网络中的gNB或传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中实现。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可以以一个或更多个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芯片的形式来实现,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更多个单核处理器、一个或更多个多核处理器或者一个或更多个复杂指令集计算(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ing,CISC)处理器。在上述各种方案中,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可以在网络设备或UE中实现或者作为网络设备或UE来实现。例如,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可以分别包括图10中示出的组件中的至少一些,诸如处理器1012和处理器1022。设备1010和设备1020中的每一个设备还可以包括与本发明提出的方案不相关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组件(例如,内部电源、显示装置和/或用户界面装置),因此为简单和简洁起见,设备1010和设备1020的这类组件既未在图10中示出,也未在下面进行描述。
一方面,处理器1012和处理器1022中的每一个处理器可以以一个或更多个单核处理器、一个或更多个多核处理器或者一个或更多个CISC处理器的形式来实施。也就是说,即使在本文中使用单数术语“一个处理器”来表示处理器1012和处理器1022,根据本发明,处理器1012和处理器1022中的每一个处理器也可以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包括多个处理器,而在其它实现方式中包括单个处理器。另一方面,处理器1012和处理器1022中的每一个处理器可以以具有电子组件的硬件(以及可选地,固件)的形式来实现,其中电子组件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特定目的的一个或更多个晶体管、一个或更多个二极管、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一个或更多个电阻器、一个或更多个电感器、一个或更多个忆阻器和/或一个或更多个变容二极管。换句话说,在至少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2和处理器1022中的每一个处理器是专用机器,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方式,该专用机器可专门设计并用于执行特定任务,包括与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有关的任务。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设备1010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1012耦接的收发器1016。收发器1016可以无线传送和接收数据。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设备1020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1022耦接的收发器1026。收发器1026可以包括能够无线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收发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设备10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14,存储器1014与处理器1012耦接,能够由处理器1012访问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设备10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24,存储器1024与处理器1022耦接,能够由处理器1022访问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存储器1014和存储器1024中的每一个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静态RAM(Static RAM,SRAM)、晶闸管RAM(ThyristorRAM,T-RAM)和/或零电容器RAM(Zero-Capacitor RAM,Z-RAM)。另选地或附加地,存储器1014和存储器1024中的每一个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诸如掩模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和/或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另选地或附加地,存储器1014和存储器1024中的每一个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RAM(Non-Volatile RAM,NVRAM),诸如闪存存储器、固态存储器、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Access Memory,FeRAM)、磁阻RAM(Magnetoresistive RAM,MRAM)和/或相变存储器。
下面描述了作为基站(例如,eNB或gNB)的设备1010和作为UE的设备1020的性能,这仅是示例性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移动网络的设备1010的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向移动网络的支持URLLC的设备1020执行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处理器1012还可以确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当确定满足预定条件时,作为响应,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向支持URLLC的设备1020执行第二传送,其中第二传送具有比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执行第一传送时,处理器1012可以执行具有第一BLER目标的第一传送。另外,在执行第二传送时,处理器1012可以执行具有第二BLER目标的第二传送,其中第二BLER目标低于第一BLER目标。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执行第一传送时,处理器1012可以执行用于HARQ的具有第一冗余量的第一传送。在这些情况下,预定条件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任一个:(1)从设备1020接收到NACK;或者(2)在执行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从设备1020接收到任何响应。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执行第一传送之后,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从设备1020接收NACK和指示第二传送所需冗余量的反馈。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执行第一传送时,处理器1012可以执行用于ARQ的具有第一冗余量的第一传送。在这些情况下,预定条件可以包括在执行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从设备1020接收到任何响应。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可以大于第一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2可以获得设备1010和设备1020之间的通信信道的分集度。而且,处理器1012可以基于分集度来适配向设备1020传送的HARQ或ARQ。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获得分集度时,处理器1012可以执行以下中的任一个:(1)从设备1020接收包括分集度或分集度的等同物的测量结果的信息;或者(2)基于处理器在设备1010和设备1020之间通信信道的反向链路上的测量结果,通过推断(inference)来确定分集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2从设备1020接收的反馈可以采用链路适配报告、CQI的形式或任何其它形式,其中链路适配报告或CQI可基于用于第一传送的第一BLER目标以及用于第二传送的第二BLER目标来计算。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建立与设备1020的通信链路。此外,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在向设备1020的传送中提供URLLC业务。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在向设备1020的传送中复用URLLC业务和eMBB业务。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复用URLLC业务和eMBB业务时,处理器1012可以在频域中复用URLLC业务和eMBB业务。例如,处理器1012可以在频域中的第一带宽部分中执行用于URLLC的第一传送。另外,处理器1012可以在频域中的至少第二带宽部分中执行用于eMBB的传送。此外,处理器1012可以在至少第二带宽部分中执行用于URLLC的重传。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配置有具有第一TTI长度的TTI,第二带宽部分可配置有具有第二TTI长度的TTI,其中第二TTI长度比第一TTI长度长。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提供URLLC业务时,处理器1012可以用第一参数集在第一带宽部分中执行HARQ第一传送。另外,处理器1012可以用第二参数集在至少第二带宽部分中执行HARQ重传,其中第二参数集具有比第一参数集小的SC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配置有第一参数集,第二带宽部分可配置有与第一参数集不同的第二参数集。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配置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带宽部分可配置有与第一子载波间隔不同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配置有第一TTI长度,第二带宽部分可配置有与第一TTI长度不同的第二TTI长度。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配置有第一时隙长度,第二带宽部分可配置有与第一时隙长度不同的第二时隙长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在第一载波分量上向用于URLLC的设备1020执行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BLER目标。此外,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在第二载波分量上向用于URLLC的设备1020执行重传,其中重传具有与第一BLER目标不同的第二BLER目标。此外,处理器1012可以经由收发器1016从设备1020接收反馈,其中反馈指示在第一载波分量上进行具有第一BLER目标的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在第二载波分量上进行具有第二BLER目标的重传所需的冗余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重传的机制可以基于ARQ。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设备1020的处理器1022可以经由收发器1026从支持URLLC的设备1010接收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另外,处理器1022可以经由收发器1026从支持URLLC的设备1010接收第二传送,其中第二传送具有比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传送时,处理器1022可以接收用于HARQ的具有第一冗余量的第一传送。在这些情况下,在接收第二传送时,处理器1022可以(1)在向设备1010传送NACK之后或者(2)在接收到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向设备1010传送任何响应的情况下接收传送。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到第一传送之后,处理器1022可以经由收发器1026向设备1010传送NACK和反馈,其中反馈指示基于第二BLER目标的第二传送所需的冗余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传送时,处理器1022可以接收用于ARQ的具有第一冗余量的第一传送。在这些情况下,在接收第二传送时,处理器1022可以因为在接收到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向设备1010传送任何响应而接收第二传送。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可以大于第一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22可以经由收发器1026向设备1010传送信息,其中信息包括设备1010和设备1020之间的通信信道的分集度和分集度的等同物的测量结果。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22可以经由收发器1026向设备1010传送反馈,其中反馈指示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第二传送所需的冗余量。
例示性进程
图1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进程1100。进程1100可以表示用于实现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方面,包括上述提出的各种设计、构思、方案、系统和方法描述的各种方案。更具体地,进程1100可以表示所提出的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有关HARQ和ARQ设计的构思和方案的方面。例如,进程1100可以是上述描述中提出的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方案的部分或全部的示范性实现方式。进程1100可以包括如框1110、1120和113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所例示的一个或更多个操作、动作或功能。虽然例示为分立框,但是根据所需的实现方式,进程1100的各个框可以划分成附加的框,组合成更少的框或者消除。此外,进程1100的框/子框可以按照图11中示出的顺序执行,或者另选地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进程1100的框/子框可以迭代(iterate)执行。进程1100可以由设备1010和设备1020以及其任何变型来实现或者在设备1010和设备1020以及其任何变型中实现。下面在设备1010作为移动网络中的基站、设备1020作为UE的上下文中来描述进程1100,这仅仅是例示性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进程1100可以从框1110开始。
在1110中,进程1100可以涉及设备1010的处理器1012向支持URLLC的设备1020执行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进程1100可以从1110进行到1120。
在1120中,进程11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确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进程1100可以从1120进行到1130。
在1130中,进程1100可以涉及当确定满足预定条件时,作为响应,由处理器1012向支持URLLC的设备1020执行第二传送,其中第二传送具有比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执行第一传送时,进程11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执行具有第一BLER目标的第一传送。另外,在执行第二传送时,进程11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执行具有第二BLER目标的第二传送,其中第二BLER目标低于第一BLER目标。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执行第一传送时,进程11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执行用于HARQ的具有第一冗余量的第一传送。在这些情况下,预定条件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任一个:(1)从设备1020接收到NACK;或者(2)在执行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从设备1020接收到任何响应。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执行第一传送之后,进程1100还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经由收发器1016从设备1020接收NACK和指示第二传送所需冗余量的反馈。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执行第一传送时,进程11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执行用于ARQ的具有第一冗余量的第一传送。在这些情况下,预定条件可以包括在执行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从设备1020接收到任何响应。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可以大于第一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进程11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获得设备1010和设备1020之间的通信信道的分集度。另外,进程11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基于分集度来适配向设备1020传送的HARQ或ARQ。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获得分集度时,进程11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执行以下中的任一个:(1)从设备1020接收包括分集度或分集度的等同物的测量结果的信息;或者(2)基于处理器1012在设备1010和设备1020之间的通信信道的反向链路上的测量结果,通过推断来确定分集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进程1100还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经由收发器1016从设备1020接收反馈,其中反馈指示具有第一目标BLER的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具有第二目标BLER的第二传送所需的冗余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反馈可以采取链路适配报告或CQI的形式,其中链路适配报告或CQI可基于用于第一传送的第一BLER目标和用于第二传送(重传)的第二BLER目标来计算,其中第一BLER目标可设置为约1%至10%的值,第二BLER目标可设置为低于第一BLER目标的值。
图1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进程1200。进程1200可以表示用于实现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方面,包括上述提出的各种设计、构思、方案、系统和方法描述的各种方案。更具体地,进程1200可以表示所提出的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有关HARQ和ARQ设计的构思和方案的方面。例如,进程1200可以是上述描述提出的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方案的部分或全部的示范性实现方式。进程1200可以包括如框1210、1220和123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所例示的一个或更多个操作、动作或功能。虽然例示为分立框,但是根据所需的实现方式,进程1200的各个框可以划分成附加的框,组合成更少的框或者消除。此外,进程1200的框/子框可以按照图12中示出的顺序执行,或者另选地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进程1200的框/子框可以迭代执行。进程1200可以由设备1010和设备1020以及其任何变型来实现或者在设备1010和设备1020以及其任何变型中实现。下面在设备1010作为移动网络中的基站、设备1020作为UE的上下文中来描述进程1200,这仅是例示性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进程1200可以从框1210开始。
在1210中,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经由收发器1026向设备1010传送信息,其中信息包括含有设备1010和设备1020之间的通信信道的链路适配测量报告的反馈,其中链路适配测量报告包含具有第一BLER目标的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具有第二BLER目标的第二传送所需的冗余量。进程1200可以从1210进行到1220。
在1220中,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经由收发器1026从支持URLLC的设备1010接收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进程1200可以从1220进行到1230。
在1230中,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经由收发器1026从支持URLLC的设备1010接收第二传送,其中第二传送具有比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传送时,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接收具有第一BLER目标的第一传送。此外,在接收第二传送时,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接收具有第二BLER目标的第二传送,其中第二BLER目标低于第一BLER目标。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传送时,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接收用于HARQ的具有第一冗余量的第一传送。在这些情况下,在接收第二传送时,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在处理器1022向设备1010传送NACK之后或者因在接收到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向设备1010传送任何响应而接收传送。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到第一传送之后,进程1200还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经由收发器1026向设备1010传送NACK和指示第二传送所需冗余量的反馈。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传送时,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接收用于ARQ的具有第一冗余量的第一传送。在这些情况下,在接收第二传送时,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因在接收到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向设备1010传送任何响应而接收第二传送。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可以大于第一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进程1200还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经由收发器1026向设备1010传送反馈,其中反馈指示具有第一BLER目标的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具有第二BLER目标的第二传送所需的冗余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反馈可以采取链路适配报告或CQI的形式,其中链路适配报告或CQI可基于用于第一传送的第一BLER目标和用于第二传送(重传)的第二BLER目标来计算,其中第一BLER目标可设置为约1%至10%的值,第二BLER目标可设置为低于第一BLER目标的值。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进程12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22经由收发器1026向设备1010传送信息,其中信息包括设备1010和设备1020之间的通信信道的分集度和分集度的等同物的测量结果。
图1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进程1300。进程1300可以表示用于实现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方面,包括上述提出的各种设计、构思、方案、系统和方法描述的各种方案。更具体地,进程1300可以表示所提出的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构思和方案的方面。例如,进程1300可以是上述描述提出的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方案的部分或全部的示范性实现方式。进程1300可以包括如框1310和132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所例示的一个或更多个操作、动作或功能。虽然例示为分立框,但是根据所需的实现方式,进程1300的各个框可以划分成附加的框,组合成更少的框或者消除。此外,进程1300的框/子框可以按照图13中示出的顺序执行,或者另选地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进程1300的框/子框可以迭代执行。进程1300可以由设备1010和设备1020以及其任何变型来实现或者在设备1010和设备1020以及其任何变型中实现。下面在设备1010作为移动网络中的基站、设备1020作为UE的上下文中来描述进程1300,这仅是例示性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进程1300可以从框1310开始。
在1310中,进程13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建立与设备1020的通信链路。进程1300可以从1310进行到1320。
在1320中,进程13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在传送中向设备1020提供URLLC业务。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复用URLLC业务和eMBB业务时,进程13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通过执行多个操作来在频域中复用URLLC业务和eMBB业务。例如,进程13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在频域中的第一带宽部分中执行用于URLLC的第一传送。另外,进程13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在频域中的至少第二带宽部分中执行用于eMBB的传送。此外,进程13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在至少第二带宽部分中执行用于URLLC的HARQ重传。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具有第一SCS和时隙/TTI长度的参数集,第二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第二参数集,其中第二参数集具有比第一参数集更小的SCS和更长的时隙/TTI长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提供URLLC业务时,进程13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用第一参数集在第一带宽部分中执行HARQ第一传送。另外,进程13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用第二参数集在至少第二带宽部分中执行HARQ重传,其中第二参数集具有比第一参数集更小的SC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第一参数集,第二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与第一参数集不同的第二参数集。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与第一子载波间隔不同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第一TTI长度,第二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与第一TTI长度不同的第二TTI长度。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第一时隙长度,第二带宽部分可以配置有与第一时隙长度不同的第二时隙长度。
图1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方式的示范性进程1400。进程1400可以表示用于实现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方面,包括上述描述提出的各种设计、构思、方案、系统和方法的各种方案。更具体地,进程1400可以表示所提出的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构思和方案的方面。例如,进程1400可以是上述描述提出的用于移动通信中的URLLC的HARQ和ARQ设计的方案的部分或全部的示范性实现方式。进程1400可以包括如框1410和142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所例示的一个或更多个操作、动作或功能。虽然例示为分立框,但是根据所需的实现方式,进程1400的各个框可以划分成附加的框,组合成更少的框或者消除。此外,进程1400的框/子框可以按照图14中示出的顺序执行,或者另选地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进程1400的框/子框可以迭代执行。进程1400可以由设备1010和设备1020以及其任何变型来实现或者在设备1010和设备1020以及其任何变型中实现。下面在设备1010作为移动网络中的基站、设备1020作为UE的上下文中来描述进程1400,这仅是例示性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进程1400可以从框1410开始。
在1410中,进程1400可以涉及设备1010的处理器1012经由收发器1016,在第一载波分量上向用于URLLC的设备1020执行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BLER目标。进程1400可以从1410进行到1420。
在1420中,进程1400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经由收发器1016在第二载波分量上向用于URLLC的设备1020执行重传,其中重传具有与第一BLER目标不同的第二BLER目标。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重传的机制可以基于ARQ。
此外,进程1400还可以涉及处理器1012经由收发器1016从设备1020接收反馈,其中反馈指示在第一载波分量上进行具有第一BLER目标的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在第二载波分量上进行具有第二BLER目标的重传所需的冗余量。
补充说明
本发明所描述的主题有时说明了不同的组件包含于或连接至不同的其他组件。需要理解的是,这样描述的架构仅仅是示例性的,也可以采用实现相同功能的其它架构。从概念上讲,实现相同功能的任何组件的布置被有效地“关联”起来,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因此,无论架构或中间组件如何,任何两个在此被组合以实现特定功能的组件可以视为彼此“关联”,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同样,任何两个如此关联的组件也可以被视为彼此“可操作地连接”或“可操作地耦合”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并且任何两个能够如此关联的组件也可以被视为彼此“可操作可耦合地”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可操作可耦合的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上可匹配的和/或物理上交互的组件和/或无线可交互的和/或无线交互的组件和/或逻辑交互的和/或逻辑可交互的组件。
关于本发明中基本上任何复数和/或单数术语的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或应用,适当地将复数变换为单数和/或将单数变换为复数。为了清楚起见,本发明中明确地阐述了各种单数/复数的置换。
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尤其是权利要求(例如,权利要求的主体)中所使用的术语,通常意在为“开放式”术语(例如,术语“包括”应当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解释为“至少具有”,术语“包含”应解释为“包含但不限于”,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如果意图表达引导性权利要求记述项的具体数量,该意图将明确地记述在权利要求中,而在不存在这种记述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意图。例如,为辅助理解,随附权利要求可能包含了引导性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的使用以引导权利要求记述项。然而,这种短语的使用不应解释为暗指不定冠词“一”或“一个”引导权利要求记述项将包含该所引导的权利要求记述项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局限于仅包含一个该记述项的实施例,即使当同一权利要求包括了引导性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以及诸如不定冠词“一”或“一个”时(例如,“一”和/或“一个”应当解释为表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这同样适用于引导权利要求记述项的定冠词的使用。另外,即使明确地记述了被引导的权利要求记述项的具体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记述项应当解释为至少表示所记述的数量(例如,没有其它修饰语的记述“两个记述项”表示至少两个记述项或两个以上的记述项)。此外,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的至少一个”的惯用法的那些实例中,通常这样的构造旨在表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该惯用法的含义(例如,“具有A、B和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仅具有A、仅具有B、仅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和C等等的系统)。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的至少一个”的惯用法的那些实例中,通常这样的构造旨在表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该惯用法的含义(例如,“具有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仅具有A、仅具有B、仅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和C等等的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进一步理解,无论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或附图中,呈现两个以上可选项的几乎任何转折词和/或短语都应理解为包括一项、任一项或两项的可能性。例如,术语“A或B”应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通过前面的论述,应理解到本发明已经为了示例的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髓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真正的范围和精髓由权利要求来指示。

Claims (26)

1.一种方法,包括:
移动网络的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向所述移动网络的支持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的第二设备执行第一传送,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
所述处理器确定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以及
当确定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作为响应,所述处理器向支持所述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的所述第二设备执行第二传送,其中所述第二传送具有比所述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第一传送包括执行具有第一误块率目标的所述第一传送,以及执行所述第二传送包括执行具有第二误块率目标的所述第二传送,所述第二误块率目标低于所述第一误块率目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第一传送包括执行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具有所述第一冗余量的所述第一传送,以及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否定应答或者在执行所述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任何响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第一传送之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否定应答和指示所述第二传送所需冗余量的反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第一传送包括执行用于自动重传请求的具有所述第一冗余量的所述第一传送,以及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在执行所述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任何响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大于所述第一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得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的分集度;以及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分集度,适配向所述第二设备传送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或自动重传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分集度包括以下中的任一个: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包括所述分集度或所述分集度的等同物的测量结果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所述通信信道的链路上的测量结果,通过推断来确定所述分集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指示所述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所述第二传送所需的冗余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采取链路适配报告或信道质量指示符的形式,其中所述链路适配报告或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符基于用于所述第一传送的第一误块率目标和用于所述第二传送的第二误块率目标来计算,其中所述第一误块率目标设置为约1%至10%的值,所述第二误块率目标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一误块率目标的值。
11.一种方法,包括:
移动网络的第二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移动网络的支持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的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传送,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具有第一冗余量;以及
所述处理器从支持所述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的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传送,其中所述第二传送具有比所述第一冗余量更大的第二冗余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送包括接收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具有所述第一冗余量的所述第一传送,以及接收所述第二传送包括在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第一设备传送否定应答之后或者因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向所述第一设备传送任何响应而接收所述传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传送之后,向所述第一设备传送所述否定应答和指示所述第二传送所需冗余量的反馈。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传送包括接收用于自动重传请求的具有所述第一冗余量的所述第一传送,以及接收所述第二传送包括因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传送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内没有向所述第一设备传送任何响应而接收所述第二传送。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大于所述第一传送中的数据重复量。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第一设备传送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的分集度或所述分集度的等同物的测量结果。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第一设备传送反馈,其中所述反馈指示所述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所述第二传送所需的冗余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采取链路适配报告或信道质量指示符的形式,其中所述链路适配报告或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符基于用于所述第一传送的第一误块率目标和用于所述第二传送的第二误块率目标来计算,其中所述第一误块率目标设置为约1%至10%的值,所述第二误块率目标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一误块率目标的值。
19.一种方法,包括:
移动网络的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建立与所述移动网络的第二设备的通信链路;以及
所述处理器通过以下步骤在向所述第二设备的传送中提供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业务:
在频域中的第一带宽部分中向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第一传送;以及
在频域中的至少第二带宽部分中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配置有第一参数集,以及所述第二带宽部分配置有与所述第一参数集不同的第二参数集。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配置有第一子载波间隔,以及所述第二带宽部分配置有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不同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配置有第一传送时间间隔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带宽部分配置有与所述第一传送时间间隔长度不同的第二传送时间间隔长度。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配置有第一时隙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带宽部分配置有与所述第一时隙长度不同的第二时隙长度。
24.一种方法,包括:
移动网络的第一设备的处理器在第一载波分量上向所述移动网络的用于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的第二设备执行第一传送,其中第一传送具有第一误块率目标;以及
所述处理器在第二载波分量上向用于所述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的所述第二设备执行重传,其中重传具有第二误块率目标。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的机制基于自动重传请求。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指示在具有所述第一误块率目标的所述第一载波分量上进行所述第一传送所需的冗余量和在具有所述第二误块率目标的所述第二载波分量上进行所述重传所需的冗余量。
CN201880001211.3A 2017-03-27 2018-03-27 用于移动通信中urllc的harq和arq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89666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6933P 2017-03-27 2017-03-27
US62/476,933 2017-03-27
PCT/CN2018/080664 WO2018177283A1 (en) 2017-03-27 2018-03-27 Harq and arq design for urllc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6688A true CN108966688A (zh) 2018-12-07
CN108966688B CN108966688B (zh) 2021-10-22

Family

ID=6367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1211.3A Active CN108966688B (zh) 2017-03-27 2018-03-27 用于移动通信中urllc的harq和arq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44786A1 (zh)
EP (2) EP3580879A4 (zh)
CN (1) CN108966688B (zh)
TW (1) TWI675567B (zh)
WO (1) WO20181772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2512A (zh) * 2018-02-20 2020-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重传中的动态监视和调度
CN113271128A (zh) * 2020-02-14 2021-08-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集传输方法、装置及发射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0254B2 (en) 2018-09-28 2021-07-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coding data in new radio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1666A (zh) * 2005-12-22 2009-01-0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无线通信网络中下行链路信令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113897A1 (en) * 2009-04-14 2012-05-10 Lars Thiele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471554A (zh) * 2014-09-26 2016-04-0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非执照频带中的传输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5580445A (zh) * 2013-09-30 2016-05-11 苹果公司 用于低带宽应用的所延迟的和所捆绑的重传
CN105765894A (zh) * 2013-11-28 2016-07-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6102097A (zh) * 2015-04-29 2016-11-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非执照频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运作的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9069262A1 (ja) * 2007-11-29 2011-04-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US10367621B2 (en) * 2014-10-27 2019-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untain HARQ for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1666A (zh) * 2005-12-22 2009-01-0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无线通信网络中下行链路信令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113897A1 (en) * 2009-04-14 2012-05-10 Lars Thiele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580445A (zh) * 2013-09-30 2016-05-11 苹果公司 用于低带宽应用的所延迟的和所捆绑的重传
CN105765894A (zh) * 2013-11-28 2016-07-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5471554A (zh) * 2014-09-26 2016-04-0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非执照频带中的传输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6102097A (zh) * 2015-04-29 2016-11-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非执照频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运作的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ATEK INC: "《Scheduling and re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URLLC》",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BIS R1-170447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2512A (zh) * 2018-02-20 2020-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重传中的动态监视和调度
CN111742512B (zh) * 2018-02-20 2021-12-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重传中的动态监视和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71128A (zh) * 2020-02-14 2021-08-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集传输方法、装置及发射机
CN113271128B (zh) * 2020-02-14 2022-09-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集传输方法、装置及发射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0879A4 (en) 2020-08-19
WO2018177283A1 (en) 2018-10-04
EP3580879A1 (en) 2019-12-18
TW201841484A (zh) 2018-11-16
EP3840268A1 (en) 2021-06-23
US20200044786A1 (en) 2020-02-06
CN108966688B (zh) 2021-10-22
TWI675567B (zh) 201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70208A1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 information
US202100289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alf 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88832B (zh) 信道检测及处理方法、终端、基站
US1087343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division duplex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operation
CN110463110A (zh) 停止传输重复
US114191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transport block grant transmissions
CN110447190A (zh) 用于harq-ack反馈的指示
CN104348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4348582B (zh)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31777A (zh) 用于确定传输数据块大小的方法和节点
CN104170294A (z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时间间隔(tti)捆绑
CN105009499A (zh) 在自适应配置的tdd通信系统中的确认信息的传输
CN105379156A (zh) Fdd小区和tdd小区的聚合
WO2019157683A1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845169A (zh)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多个定时传输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9680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上行数据和控制信号发送定时的方法和设备
CN108966688A (zh) 用于移动通信中urllc的harq和arq设计
CN108809530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US202300469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CN108401296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73622A (zh) 用于数据块组的反馈信息
CN108076519A (zh) 一种被用于低延迟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1757519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4219023B (zh) 一种d2d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249664A (zh) 移动通信中用于高可靠度传输的上行控制信道设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