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6287B -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6287B
CN108966287B CN201810844276.6A CN201810844276A CN108966287B CN 108966287 B CN108966287 B CN 108966287B CN 201810844276 A CN201810844276 A CN 201810844276A CN 108966287 B CN108966287 B CN 108966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instruction
transmission
nod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4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6287A (zh
Inventor
赵文东
程刚
王源野
邹贵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442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6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6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6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6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6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传输节点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第二网关根据数据传输指令向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确认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传输节点根据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第一传输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本发明能够保证在第一网关因宕机或超负荷工作致使第一网关无法继续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时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的环境数据的正常处理和传输,同时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并避免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管控复杂度的增加。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获取物理世界信息并传输至后台应用的作用。其中,传感网内的传感节点的主要功能就是采集,传感网内传感节点采集数据后,通过事先搭建好的传感网传输采集到的数据至网关,由网关进行初步的处理,例如数据压缩、整合或协议转换,而后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供后台应用使用。
传统的数据传输方法中,主要通过传感节点将采集的数据上传到网关,网关再将数据传至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进行规模化数据分析。这种数据传输模式下,当某些传感网的网关因宕机或超负荷工作致使该网关无法继续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时,需要后台服务器通知相应的工作人员对该网关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才能继续进行数据的接收、处理及传输,这将会导致后台服务器无法对传感网的监测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因此,如何保证在传感网的某个网关因宕机或超负荷工作致使该网关无法继续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时该网关对应的传感节点所采集的数据的正常传输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中,主要通过多机备份或负载分摊技术实现监测区域的数据稳定传输,但此种方式往往需要增加备用的网关或主机等设备来实现,实质上增加了设备的投入成本;而传感网内的网关在正常工作时,备用的网关或主机此时处于资源闲置状态,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增加的备用网关或主机也会导致传感网的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管控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于保证在传感网的某个网关因宕机或超负荷工作致使该网关无法继续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时传感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正常处理和传输,同时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并避免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管控复杂度的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传输节点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所述确认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所述传输节点根据所述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网关地址;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
可选地,所述传输节点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之前还包括:
后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激活传输节点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激活传输节点指令向传输节点发送激活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包括:所述传输节点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包括: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判断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
所述第二网关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小于预设百分比时,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判断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关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时,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拒绝传输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根据拒绝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二传输指令,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包括所述传输节点地址;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所述传输节点。
可选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所述传输节点之后还包括:
所述后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根据所述停止接收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所述传输节点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之后还包括:
所述后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停止接收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传输节点、第二网关、第一网关及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
所述传输节点用于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所述确认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所述传输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确认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网关地址;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
可选地,该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激活传输节点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还用于根据激活传输节点指令向传输节点发送激活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关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判断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小于预设百分比时,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关还用于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时,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拒绝传输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还用于根据拒绝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二传输指令,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包括所述传输节点地址;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所述传输节点。
可选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接收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所述传输节点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可选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接收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的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传输节点根据第二网关的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从而实现了在不增加备用的网关或主机和不改变当前传感网的网络拓扑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网关暂时行使第一网关的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在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状态时该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正常处理和传输。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多机备份技术相比,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避免了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管控复杂度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传输节点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步骤102、第二网关根据数据传输指令向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确认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步骤103、传输节点根据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第一传输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网关地址。
步骤104、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传输节点根据第二网关的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从而实现了在不增加备用的网关或主机和不改变当前传感网的网络拓扑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网关暂时行使第一网关的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在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状态时该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正常处理和传输。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多机备份技术相比,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避免了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管控复杂度的增加。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01、后台服务器实时监测传感网内第一网关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传感网所在的监测环境内设置有多个网关、多个采集节点和多个传输节点。其中,采集节点为传感网内的传感节点,用于采集监测区域的环境数据,并通过预先规定好的传感网路由途径将采集的环境数据上传至其所归属的网关;网关用于汇聚其下辖的采集节点所上传的环境数据,并将环境数据进行数据压缩、整合或协议转换后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网关还可用于向采集节点和传输节点发送相关的指令;后台服务器用于对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传输节点为传感网内的传感节点,其硬件支持有有线或无线的传输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与采集节点的功能及工作机制相同,而在特殊情况下,传输节点可代替网关对该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传输。需要说明的是,传感网内的多个网关均存储有传输节点的物理地址,以在特殊情况下方便网关与传输节点进行通信,而采集节点的物理地址只存储于该采集节点所归属的网关中。
本步骤中,第一网关为传感网内多个网关中的任意一个网关。
步骤202、后台服务器若监测到第一网关的工作状态为宕机状态或超负荷状态时,向第二网关发送激活传输节点指令。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网关处于宕机状态时,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与第一网关之间处于断路状态,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将无法上传至第一网关。当第一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第一网关将无法再继续处理其下辖的采集节点上传的环境数据,此时,第一网关将向其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暂时停止处理数据的指令。在上述两种状态下,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均将暂停数据采集工作,这将会导致后台服务器无法对传感网的监测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因此,后台服务器若监测到第一网关的工作状态为宕机状态或超负荷状态时,为了能够恢复和保证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正常传输,需要执行向第二网关发送激活传输节点指令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具体地,后台服务器在一段时间内若未收到第一网关上传的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时,即可判断出第一网关的工作状态为宕机状态或超负荷状态。
本步骤中,第二网关为多个网关中邻近第一网关设置的任一网关或多个网关。
步骤203、第二网关根据激活传输节点指令向传输节点发送激活指令。
本实施例中,激活传输节点指令包括预置的传输节点地址,其中,预置的传输节点地址未传输节点的物理地址,预置的传输节点地址与传输节点对应,且传输节点地址能够指向传输节点。具体地,第二网关接收到激活传输节点指令后,根据预置的传输节点地址,向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传输节点发送激活指令。
步骤204、传输节点根据激活命令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步骤205、第二网关根据数据传输指令判断自身当前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若否,执行步骤206,若是,执行步骤217。
例如,预设百分比为70%。具体地,第二网关若判断出自身当前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大于或等于70%时,表明第二网关的当前工作负荷已将超负荷,其暂时无法替代第一网关对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及传输,因此,执行步骤217;而若第二网关若判断出自身当前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小于70%时,表明第二网关的当前工作负荷下,可以暂时替代第一网关对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及传输,因此,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第二网关向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确认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其中,第二网关地址为第二网关的物理地址,第二网关地址与第二网关对应,且第二网关地址能够指向第二网关。
具体地,第二网关向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已告知传输节点第二网关可以暂时替代第一网关行使第一网关的功能,对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及传输。
步骤207、传输节点根据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第一传输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步骤208、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
具体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接收到第一传输指令后,启动数据采集功能,并按照第一传输指令中的第二网关地址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
步骤209、第二网关将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跳转至步骤214。
具体地,第二网关对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例如,数据压缩、整合或者协议转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环境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以供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步骤210、后台服务器向后台工作客户端发送修复第一网关消息。
后台工作客户端为后台工作人员使用的客户端,当后台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工作客户端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修复第一网关消息后,对第一网关进行修复,以使第一网关能够恢复正常工作。
步骤211、第一网关被修复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
当后台工作人员将第一网关修复完成后,此时,若第一网关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时,第一网关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
步骤212、后台服务器根据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第二网关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具体地,后台服务器根据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第二网关发送停止接收指令,以命令第二网关停止接收和处理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
本实施例中,停止接收指令包括第一网关地址,第一网关地址为第一网关的物理地址,第一网关地址与第一网关对应,第一网关地址能够指向第一网关。
步骤213、第二网关根据停止接收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具体地,第二网关根据停止接收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以命令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停止向第二网关发送采集的环境数据。
本实施例中,停止发送指令包括第一网关地址。
步骤214、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第二网关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并根据第一网关地址向第一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一网关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此时,由于第一网关已恢复正常的数据处理及传输功能,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与第一网关之间已恢复正常的工作,因此,第一网关接收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的环境数据后,可对环境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例如,数据压缩、整合或者协议转换,而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处理后的环境数据,即执行步骤215。
步骤215、第一网关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环境数据后,对环境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步骤216、后台服务器向后台工作客户端发送第一网关已恢复正常工作消息,并结束流程。
后台服务器向后台工作客户端发送第一网关已恢复正常工作消息,以告知后台工作人员第一网关已恢复正常工作。
步骤217、第二网关向传输节点返回拒绝传输指令。
第二网关向传输节点返回拒绝传输指令,以告知传输节点其暂时无法替代第一网关完成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工作。
步骤218、传输节点根据拒绝传输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二传输指令,第二传输指令包括传输节点地址。
传输节点接收到第二网关的拒绝传输指令后,即得知第二网关暂时无法替代第一网关完成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工作,因此,传输节点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二传输指令,以告知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可以向其传输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节点可以暂时替代第一网关行使第一网关的功能,对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的环境数据的进行处理及传输。
本实施例中,传输节点地址为传输节点的物理地址,传输节点地址可以指向传输节点。
具体地,传输节点根据拒绝传输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二传输指令,同时,通过自带的有线或无线功能,启动向后台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数据通道。
步骤219、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传输节点。
具体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接收到第二传输指令后,启动数据采集功能,并按照第二传输指令中的传输节点地址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传输节点。
步骤220、传输节点将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的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由于传输节点已启动向后台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数据通道,因此此时,传输节点可以将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传来的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处理后,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将处理后的环境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以供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其中,有线网络可以采用以太网,无线网络可以采用无线数据网络。
步骤221、后台服务器向后台工作客户端发送修复第一网关消息。
关于本步骤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210,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22、第一网关被修复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
关于本步骤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21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23、后台服务器根据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传输节点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具体地,后台服务器根据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传输节点发送停止接收指令,以命令传输节点停止接收和处理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
本实施例中,停止接收指令包括第一网关地址,第一网关地址为第一网关的物理地址,第一网关地址与第一网关对应,第一网关地址能够指向第一网关。
步骤224、传输节点根据停止接收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具体地,传输节点根据停止接收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以命令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停止向传输节点发送采集的环境数据。
本实施例中,停止发送指令包括第一网关地址。
步骤225、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传输节点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并根据第一网关地址向第一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一网关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此时,由于第一网关已恢复正常的数据处理及传输功能,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与第一网关之间已恢复正常的工作,因此,第一网关接收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的环境数据后,对环境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例如,数据压缩、整合或者协议转换,而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处理后的环境数据,即执行步骤226。
步骤226、第一网关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关于本步骤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215,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27、后台服务器向后台工作客户端发送第一网关已恢复正常工作消息,并结束流程。
关于本步骤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216,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若与第一网关邻近的第二网关的当前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小于预设百分比,即第二网关有多余的闲置资源时,优先考虑以第二网关作为第一网关的代理网关,在第一网关恢复正常工作之前,暂时替代第一网关行使第一网关的功能,对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而当与第一网关邻近的第二网关的当前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即第二网关没有多余的闲置的资源时,使传输节点作为第一网关的代理网关,在第一网关恢复正常工作之前,暂时替代第一网关行使第一网关的功能,对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无需增加备用的网关或主机等设备,无需改变现有的传感网络和系统的网络拓扑,充分利用现有的传感网的资源,通过在传感网内设置特殊的传输节点,在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状态导致第一网关无法进行数据处理及传输工作时,后台服务器可通过向与出现宕机或超负荷状态的第一网关的邻近的第二网关和传输节点发送指令,由传输节点、第二网关和后台服务器三方进行协商,暂时设置代理网关,代理网关可以为第二网关或传输节点,由第二网关或传输节点暂时替代第一网关行使第一网关的功能,直至第一网关被修复至能够正常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在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状态时该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正常处理和传输,保证了环境数据的可靠传输。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多机备份技术相比,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避免了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管控复杂度的增加。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网关的工作状态为宕机或超负荷时,传输节点根据第二网关的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或者,传输节点根据第二网关的拒绝传输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二传输指令,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传输节点。从而实现了在不增加备用的网关或主机和不改变当前传感网的网络拓扑的情况下,有效地保证了在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状态时该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正常处理和传输。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多机备份技术相比,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避免了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管控复杂度的增加。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传输节点301、第二网关302、第一网关303及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
其中,传输节点301用于当第一网关301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向第二网关302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第二网关302用于根据数据传输指令向传输节点301返回确认指令,确认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传输节点301还用于根据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发送第一传输指令,第一传输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用于根据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302。
本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后台服务器305。其中,后台服务器305用于向第二网关302发送激活传输节点指令;第二网关302还用于根据激活传输节点指令向传输节点301发送激活指令;传输节点301具体用于根据激活指令向第二网关302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具体地,第二网关302具体用于根据数据传输指令,判断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小于预设百分比时,向传输节点301返回确认指令。
可选地,第二网关302还用于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时,向传输节点返回拒绝传输指令;传输节点301还用于根据拒绝传输指令向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发送第二传输指令,第二传输指令包括传输节点地址;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还用于根据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传输节点301。
可选地,后台服务器305还用于接收第一网关303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根据第一网关303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传输节点301发送停止接收指令。传输节点301还用于根据停止接收指令向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发送停止发送指令;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还用于根据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传输节点301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可选地,后台服务器305还用于接收第一网关303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根据第一网关303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第二网关302发送停止接收指令。第二网关302还用于根据停止接收指令向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发送停止发送指令。第一网关303下辖的采集节点304还用于根据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第二网关302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传输节点用于根据第二网关的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用于根据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从而实现了在不增加备用的网关或主机和不改变当前传感网的网络拓扑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网关暂时行使第一网关的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在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状态时该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采集的环境数据的正常处理和传输。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多机备份技术相比,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避免了整个网络和系统的管控复杂度的增加。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传输节点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所述确认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所述传输节点根据所述确认指令向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网关地址;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包括: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判断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
所述第二网关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小于预设百分比时,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判断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关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时,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拒绝传输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根据拒绝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二传输指令,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包括所述传输节点地址;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所述传输节点;
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所述传输节点之后还包括:
后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根据所述停止接收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所述传输节点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节点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之前还包括:
后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激活传输节点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激活传输节点指令向传输节点发送激活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包括:所述传输节点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之后还包括:
所述后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根据所述停止接收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根据所述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4.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节点、第二网关、第一网关及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
所述传输节点用于当第一网关出现宕机或超负荷工作时,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所述确认指令包括第二网关地址;
所述传输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确认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一传输指令,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网关地址;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
第二网关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判断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小于预设百分比时,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确认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还用于若判断出自身工作负荷与满负荷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时,向所述传输节点返回拒绝传输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还用于根据拒绝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第二传输指令,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包括所述传输节点地址;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指令将当前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节点地址对应的所述传输节点;
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所述传输节点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接收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所述传输节点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激活传输节点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还用于根据激活传输节点指令向传输节点发送激活指令;
所述传输节点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已恢复数据传输功能指令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停止接收指令;
所述第二网关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接收指令向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发送停止发送指令;
所述第一网关下辖的采集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停止发送指令停止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当前采集的环境数据。
CN201810844276.6A 2018-07-27 2018-07-27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966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4276.6A CN108966287B (zh) 2018-07-27 2018-07-27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4276.6A CN108966287B (zh) 2018-07-27 2018-07-27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6287A CN108966287A (zh) 2018-12-07
CN108966287B true CN108966287B (zh) 2021-07-27

Family

ID=64465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4276.6A Active CN108966287B (zh) 2018-07-27 2018-07-27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6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7290A (zh) * 2019-07-29 2019-09-20 苏州泰铭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1220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Koninklijke Kpn N.V. Monitoring network use of resources
CN206339886U (zh) * 2016-12-29 2017-07-18 西京学院 一种农田作物水分监测管理系统
CN107733683A (zh) * 2017-08-26 2018-02-23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46306A (zh) * 2017-09-30 2018-03-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冗余架构存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362B (zh) * 2013-11-22 2016-09-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传感器网络节点向另一传感器网络迁移的方法和网络网关
US9792129B2 (en) * 2014-02-28 2017-10-17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Network range extender with multi-RF radio support for plurality of network interfaces
US9551594B1 (en) * 2014-05-13 2017-01-24 Senseware, Inc. Sensor deployment mechanism at a monitored location
CN104468776B (zh) * 2014-12-04 2018-05-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及汇聚节点
US10116519B2 (en) * 2015-03-27 2018-10-30 Yodiwo Ab Programmable distributed management system of interconnected things and applications
CN206283522U (zh) * 2016-10-20 2017-06-27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智能通讯网关和智能通讯系统
CN107390650B (zh) * 2016-11-18 2019-05-07 厦门嵘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数据压缩方法
CN106507506B (zh) * 2016-12-06 2018-06-12 无锡悟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组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1220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Koninklijke Kpn N.V. Monitoring network use of resources
CN206339886U (zh) * 2016-12-29 2017-07-18 西京学院 一种农田作物水分监测管理系统
CN107733683A (zh) * 2017-08-26 2018-02-23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46306A (zh) * 2017-09-30 2018-03-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冗余架构存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4G Americas Recommendations on 5G Requirements and Solutions";4G Americas;《4G Americas Recommendations on 5G Requirements》;201410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6287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7723B (zh) 用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双机热备冗余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2637368B (zh) 分布式工业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4320311A (zh) 一种scada分布式平台下的心跳检测方法
CN103167543A (zh) 一种基于wia网络的冗余网关
EP387306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515901A (zh) 报文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4328115A (zh) 一种云端监控和边缘运维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6628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411574B (zh) 一种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809262B (zh) 一种基于coap协议的物联网设备运维管理方法
CN105516658A (zh) 一种监控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166101A1 (zh) 一种基于socket长连接的均衡负载分片方法
CN105743695A (zh) 一种基于iec104 规约的监听方法及系统
CN10424347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1511098B (zh) 一种分布式网元任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693166B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685178A (zh) 一种面向工业无线网络的在线调试方法与系统
CN110750425A (zh) 数据库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092931A (zh) 电力系统在线超实时仿真的流式数据快速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14143569B (zh) 一种网页录制和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10557369A (zh) 基于国产操作系统内核态的高速数据处理平台
CN113873033B (zh) 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智能边缘计算网关平台
CN104660992A (zh) 视频掉线重连系统和方法
CN104731071B (zh) 集中控制系统中主机冗余热备份方法
CN108337229B (zh) 多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