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5356A -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5356A
CN108965356A CN201710354820.4A CN201710354820A CN108965356A CN 108965356 A CN108965356 A CN 108965356A CN 201710354820 A CN201710354820 A CN 201710354820A CN 108965356 A CN108965356 A CN 108965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st
electronic equipment
user account
application
fi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48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5356B (zh
Inventor
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548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5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5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5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5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5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74Form filling; Mer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创建并保存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将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包含有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的所述目标表单。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信息交互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表单类的应用通常采用BS软件架构提供服务,即服务器+浏览器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表单创建和生成表单域填写的网页表单页面链接,由表单创建者,即信息收集者通知参与调查的用户,由被调查的用户填写表单后,然后再提交到服务器,最后由表单创建者或者管理员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导出。流程可以包括:表单创建者连接服务器,创建表单;服务器生成对应的表单网页;创建者/管理员通知参与调查的人员;然后多个用户在客户端分别打开表单网页填写,填写完并通过创建者/管理员已经填写完成;创建者/管理员登录服务器,查看数据、整理或导出。
但是,目前上述这类表单类的应用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包括:需要对表单提供在线server,成本高昂;在网络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用户打开表单、提交表单的响应速度会很慢,甚至会失败和丢失用户数据;不能自动合并数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创建并保存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将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包含有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的所述目标表单;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时,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分别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当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对应的发送进度;在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后、重新进行传输时,基于所述发送进度确定向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的剩余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剩余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基于第二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并保存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对所述待填写表单中的至少一个表项中的每一个表项进行填写,得到子表单,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子表单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生成目标表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表单创建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创建并保存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通信单元,用于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
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包含有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的所述目标表单;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分别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当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对应的发送进度;在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恢复后、重新进行传输时,基于所述发送进度确定向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的剩余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剩余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表单展现单元,用于基于第二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并保存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回填单元,用于对所述待填写表单中的至少一个表项中的每一个表项进行填写,得到子表单;
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子表单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生成目标表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就能够在电子设备侧完成表单的生成以及存储,避免提供额外的服务器,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资源限制,服务提供者几乎没有服务器成本,用户增加不影响服务器压力;并且不受服务器可靠性等的影响,同时对于用户来说隐私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在进行待填写表单传输时,还能够基于记录的发送进度,在发生中断重新连接后进行传输时,基于发送进度进行剩余内容的发送,从而保证了发送待填写表单时不会由于网络连接情况出现重复发送相同内容的情况,提升了信息发送以及接收的效率。
另外,还能够在电子设备侧直接基于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目标表单,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电子设备侧获取到最终的目标表单,避免人工干预所带来的效率较低以及误操作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界面示意图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界面示意图2;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界面示意图3;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示意图1;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示意图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界面示意图4;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界面示意图5;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2;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界面示意图6;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界面示意图7;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表单处理架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互架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创建并保存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步骤102: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步骤103: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将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包含有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的所述目标表单;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时,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分别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当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对应的发送进度;在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后、重新进行传输时,基于所述发送进度确定向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的剩余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剩余信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前述第一应用可以为能够通过用户注册的用户账号登录该第一应用之后,能够通过无线网、或移动通信网连接到网络侧,并通过网络侧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应用;具体的第二电子设备也能够通过第二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当然,上述第一应用可以为即时通信类的应用,或者还可以为其他能够通过通信网络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应用,比如可以为邮件类应用等,这里不进行穷举。
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应用与现有技术中其他生成表单并获取回填的应用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应用并未如同其他表单类应用需要一个专用的服务器。如此,能够降低服务器的组建价格,提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多种场景中的适用性。
通过第一应用创建待填写表单可以为,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后,通过第一应用中的第一功能展示包含有建立表单的操作界面;其中,所述操作界面中至少能够提供针对表单的表项的数量设置选项、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名称以及类型的设置选项;基于所述操作界面,创建待填写表单并设置所述待填写表单中所包含的至少一个表项,以及每一个表项所对应的名称以及类型;将所述目标表单保存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中。
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可以为安装在第一应用中的某种符合功能,比如,参见图2,第一应用为一种即时通信应用,第一功能可以为图中所示“发问卷”的功能。
进而,进行表项的设置等处理,可以参见图3,进入发问卷的功能之后,可以展示图3中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能够进行表单的名称设置,还能够设置多个表项;比如图中,表单的名称设置为“团建调查”,表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图中包括有3个问题,那么可以设置3个表项,分别为“电话”,“几个人”以及“想吃什么”这几个表项。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设置每一个表项的类型,比如,电话这个表项可以进行表项的长度、以及数字或文字或者字母的设置,电话这一项,就可以设置为表项类型为数字、且长度为13个数字以内。
然后,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需要指出的是,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的方式,可以为从自己的好友列表中选取得到第二用户账号,或者,可以为从联系人列表中选取得到第二用户账户(此时,可以为邮箱号、或者可以为电话号等)。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发送消息这种选项,将待填写表单发送至第二用户账号处,如图4a所示。将表单封装为一种信息进行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
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网络侧是否建立通信连接,若建立通信连接,则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网络侧的服务器、或者、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或者,
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是否建立直连,若确定建立直连,则通过所述直连将所述第一应用的待填写表单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连接,可以为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可以为直连通信,比如可以为WIFI直连;另外,还可以通过服务器中转以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参见图4b、4c,其中,示出了两种连接方式,一种为两个电子设备直接连接,也就是手机1和手机2直接连接;另一种则是,两个电子设备通过服务器进行中转建立连接,比如,图中的手机1与手机2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中转。
另外,若未建立通信连接,可以保存所述待填写表单在本地内存中,直至检测到与网络侧建立了通信连接,则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比如,图4b提供的方案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1,那么若未建立与手机2的连接,可以将待填写表单保存在手机1的内存中。
未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下,另外一种处理方式还可以为:在第一电子设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而服务器未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时候;此时,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本地保存待填写表单;并在服务器侧也保存待填写表单;
相应的,一旦服务器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侧建立连接时,可以将待填写表单主动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及时得到待填写表单。这里的发送,可以为从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中提取得到待填写表单,然后通过服务器中转(或者直连的方式)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将服务器侧保存的待填写表单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时,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分别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当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对应的发送进度;在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后、重新进行传输时,基于所述发送进度确定向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的剩余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剩余信息。
具体来说,在进行待填写表单传输的时候,可以实时记录当前已发送部分信息、以及未发送的剩余信息,将记录的已发送部分信息以及剩余信息作为发送进度进行保存。
或者,还可以当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某一个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确定发送待填写表单的进度终端,此时,再记录已发送部分信息以及未发送的剩余信息;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发送进度记录的时候,需要与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用户账号相互关联,也就是说,在重新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时候,查询该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账号的待填写表单是否完成发送,若是,则不进行操作,否则,就查询该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发送进度,进而基于发送进度继续发送剩余信息,以使得第二用户账号最终能够得到完整的待填写表单。
此后,通过网络侧由第一应用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中的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
其中,所述子表单中除了待填写表单中包含的表项名称之外,还包含有用户填写的每一个表项所对应的反馈信息。
具体的,可以包括:
逐个从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选取一个子表单;
将选取的子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添加至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
以此类推,直至全部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均添加至所述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得到的待填写表单作为目标表单。
比如,当前先接受到一个好友A反馈的子表单,基于图3所示的场景,可以认为在该好友A反馈的子表单中,包括有好友A的电话号码,好友A参见本次团建的人数(比如,可以有1人或2人),以及好友A想要吃的东西(比如,反馈内容中可以为火锅,当然可以由多个反馈内容,比如,可以有火锅、烤鱼等等内容);此时将好友A反馈的子表单中的内容,逐个填写在目标表单的对应位置处,形成目标表单中的一条记录;
进一步地,再接收到其他好友的子表单,基于前述方式,形成目标表单中的另一条或另外几条记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可以每接收到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就更新一次目标表单,在第一电子设备侧展示的永远都是包含有当前已经获取到的全部第二用户账号所反馈的子表单所生产的目标表单;其中,更新目标表单的方式与前述相同,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在建立目标表单的时候,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预先设置,确定是否可以显示第二用户账号的标识信息,若需要时,所述将选取的子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添加至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还包括:
将选取的子表单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账号,添加至待填写表单中的用户标识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进行子表单的获取,可以直接将获取到子表单保存在自身的内存中,一旦接收到新的子表单,直接在后台进行表单的合并更新目标表单;保存在内存中的样式可以如图5所示,可以显示最后更新目标表单的时间信息;当打开目标表单的时候,可以如图6所示,在目标表单中显示好友名以及每一个表项对应的反馈信息,比如,图6中示出好友1、好友2,每一个好友反馈的信息,比如,可以包括有电话、人数、以及想吃的东西,分别如图中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还可以包含有如何导入并保存所述目标表单的方法,具体为:基于所述目标表单,生成包含有所述目标表单的目标文档;在本地内存中保存所述目标文档。其中,所述目标文档可以为能够支持文本的文档,比如,可以为文本文档,或者可以为word文档、PDF文档等等。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基于目标协议,生成包含有所述待填写表单的信息;
发送包含有待填写表单的信息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协议为以下之一:可扩展标记语言、JS对象标记、ProtoBuf。
这里指的消息协议可以XML,JSON,ProtoBuf等协议。协议定义举例: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样式仅为示例,实际处理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描述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电子设备侧完成表单的生成以及存储,避免提供额外的服务器,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资源限制,服务提供者几乎没有服务器成本,用户增加不影响服务器压力;并且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可靠性等的影响,同时对于用户来说隐私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另外,还能够在电子设备侧直接基于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目标表单,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电子设备侧获取到最终的目标表单,避免人工干预所带来的效率较低以及误操作等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701:基于第二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并保存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步骤702:对所述待填写表单中的至少一个表项中的每一个表项进行填写,得到子表单,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子表单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生成目标表单。
上述第一应用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应用相同,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应用与现有技术中其他生成表单并获取回填的应用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应用并未如同其他表单类应用需要一个专用的服务器。如此,能够降低服务器的组建价格,提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多种场景中的适用性。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并保存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待填写表单,之后,还可以通过第一应用展示包含有待填写表单的填写界面;其中,所述填写界面可以如图8所示,通过填写界面,为第二用户账号展示所需填写的表项,并且展示进行反馈信息填写的位置,比如,图中所示表项“电话”下面为填写电话号码的位置,相应的,其他表项及填写反馈信息的位置与其类似,不再进行赘述。
然后,通过展示的填写界面接收到用户填写的反馈信息,如图9所示,比如,电话为1350000xxxx;几个人的表项中包含有人数可以为2人等等。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子表单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判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通信连接包含通过服务器中转所建立的通信连接、或者、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直接建立的通信连接;
若建立通信连接,则将所述子表单进行保存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者;将所述子表单进行保存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在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时发送所属子表单至第二电子设备;
若未建立通信连接,则保存所述子表单,直至检测到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保存的子表单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未建立通信连接的一种可能性还可以为:在第一电子设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而服务器未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时候;此时,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本地保存待填写表单;并在服务器侧也保存待填写表单;
相应的,一旦服务器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侧建立连接时,可以将待填写表单主动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及时得到待填写表单。
也就是说,在完成子表单填写之后,可以将子表单保存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地内存中,在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直接通过第一应用将子表单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在未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可以一直检测,直到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从本地内存中提取子表单,通过网络的通信连接,将子表单发送至第一用户账户所在的第一电子设备处。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目标协议,生成包含有所述子表单的信息;发送包含有子表单的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协议为以下之一:可扩展标记语言、JS对象标记、ProtoBuf。
这里指的消息协议可以XML,JSON,ProtoBuf等协议。协议定义举例: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样式仅为示例,实际处理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描述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电子设备侧完成表单的生成以及存储,避免提供额外的服务器,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资源限制,服务提供者几乎没有服务器成本,用户增加不影响服务器压力;并且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可靠性等的影响,同时对于用户来说隐私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另外,还能够在电子设备侧直接基于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目标表单,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电子设备侧获取到最终的目标表单,避免人工干预所带来的效率较低以及误操作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
表单创建单元1001,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创建并保存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通信单元1002,用于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
合并单元1003,用于将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包含有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的所述目标表单。
所述通信单元10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分别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当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对应的发送进度;在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恢复后、重新进行传输时,基于所述发送进度确定向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的剩余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剩余信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前述第一应用可以为能够通过用户注册的用户账号登录该第一应用之后,能够通过无线网、或移动通信网连接到网络侧,并通过网络侧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应用;具体的第二电子设备也能够通过第二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当然,上述第一应用可以为即时通信类的应用,或者还可以为其他能够通过通信网络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应用,比如可以为邮件类应用等,这里不进行穷举。
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应用与现有技术中其他生成表单并获取回填的应用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应用并未如同其他表单类应用需要一个专用的服务器。如此,能够降低服务器的组建价格,提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多种场景中的适用性。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1004,用于将所述目标表单保存在内存中;
相应的,所述表单创建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后,通过第一应用中的第一功能展示包含有建立表单的操作界面;其中,所述操作界面中至少能够提供针对表单的表项的数量设置选项、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名称以及类型的设置选项;基于所述操作界面,创建待填写表单并设置所述待填写表单中所包含的至少一个表项,以及每一个表项所对应的名称以及类型。
表单创建单元1001,用于对于需要进行信息收集的人,通过本模块,创建并且设计表单字段数量,各字段的名字,类型,而后调用模块4对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同时通过一定协议封装成IM消息,再通过模块5或者其它终端之间可以互相通信的方式发送出去。
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可以为安装在第一应用中的某种符合功能,比如,参见图2,第一应用为一种即时通信应用,第一功能可以为图中所示“发问卷”的功能。
进而,进行表项的设置等处理,可以参见图3,进入发问卷的功能之后,可以展示图3中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能够进行表单的名称设置,还能够设置多个表项;比如图中,表单的名称设置为“团建调查”,表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图中包括有3个问题,那么可以设置3个表项,分别为“电话”,“几个人”以及“想吃什么”这几个表项。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设置每一个表项的类型,比如,电话这个表项可以进行表项的长度、以及数字或文字或者字母的设置,电话这一项,就可以设置为表项类型为数字、且长度为13个数字以内。
然后,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需要指出的是,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的方式,可以为所述表单创建单元,用于从自己的好友列表中选取得到第二用户账号,或者,可以为从联系人列表中选取得到第二用户账户(此时,可以为邮箱号、或者可以为电话号等)。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发送消息这种选项,将待填写表单发送至第二用户账号处,如图4所示。将表单封装为一种信息进行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网络侧是否建立通信连接,若建立通信连接,则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另外,若未建立通信连接,可以保存所述待填写表单在本地内存中,直至检测到与网络侧建立了通信连接,则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
此后,通过网络侧由第一应用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中的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
其中,所述子表单中除了待填写表单中包含的表项名称之外,还包含有用户填写的每一个表项所对应的反馈信息。
具体的,所述合并单元,用于逐个从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选取一个子表单;
将选取的子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添加至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
以此类推,直至全部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均添加至所述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得到的待填写表单作为目标表单。
比如,当前先接受到一个好友A反馈的子表单,基于图3所示的场景,可以认为在该好友A反馈的子表单中,包括有好友A的电话号码,好友A参见本次团建的人数(比如,可以有1人或2人),以及好友A想要吃的东西(比如,反馈内容中可以为火锅,当然可以由多个反馈内容,比如,可以有火锅、烤鱼等等内容);此时将好友A反馈的子表单中的内容,逐个填写在目标表单的对应位置处,形成目标表单中的一条记录;
进一步地,再接收到其他好友的子表单,基于前述方式,形成目标表单中的另一条或另外几条记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可以每接收到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就更新一次目标表单,在第一电子设备侧展示的永远都是包含有当前已经获取到的全部第二用户账号所反馈的子表单所生产的目标表单;其中,更新目标表单的方式与前述相同,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合并单元,用于将选取的子表单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账号,添加至待填写表单中的用户标识位置处。
表单和数据回填都是能过消息互相发送,都有一定的协议封装,当信息收集完成之后,所述合并单元,用于负责创建者端收到参与调查者的消息后,对消息进行存储,合并多个人的消息,以及解析、整理成规范的数据表格。
对数据进行再次整理,形成我们常用的表格等形式的数据,同时会存储在表单创建者终端或PC的本地;同时可以通过导出单元对数据可选的导出为文本文件或者办公软件对应的文档。
本实施例中,进行子表单的获取,可以直接将获取到子表单保存在自身的内存中,一旦接收到新的子表单,直接在后台进行表单的合并更新目标表单;保存在内存中的样式可以如图5所示,可以显示最后更新目标表单的时间信息;当打开目标表单的时候,可以如图6所示,在目标表单中显示好友名以及每一个表项对应的反馈信息。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导出单元1005,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表单,生成包含有所述目标表单的目标文档;
存储单元1004,用于在本地内存中保存所述目标文档。
其中,所述目标文档可以为能够支持文本的文档,比如,可以为文本文档,或者可以为word文档、PDF文档等等。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协议,生成包含有所述待填写表单的信息;
发送包含有待填写表单的信息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协议为以下之一:可扩展标记语言、JS对象标记、ProtoBuf。
这里指的消息协议可以XML,JSON,ProtoBuf等协议。协议定义举例: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样式仅为示例,实际处理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描述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电子设备侧完成表单的生成以及存储,避免提供额外的服务器,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资源限制,服务提供者几乎没有服务器成本,用户增加不影响服务器压力;并且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可靠性等的影响,同时对于用户来说隐私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另外,还能够在电子设备侧直接基于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目标表单,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电子设备侧获取到最终的目标表单,避免人工干预所带来的效率较低以及误操作等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如图11所示,包括:
表单展现单元1101,用于基于第二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并保存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回填单元1102,用于对所述待填写表单中的至少一个表项中的每一个表项进行填写,得到子表单;
通信单元1103,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子表单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生成目标表单。
上述第一应用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应用相同,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应用与现有技术中其他生成表单并获取回填的应用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应用并未如同其他表单类应用需要一个专用的服务器。如此,能够降低服务器的组建价格,提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多种场景中的适用性。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并保存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待填写表单,之后,还可以通过第一应用展示包含有待填写表单的填写界面;其中,所述填写界面可以如图8所示,通过填写界面,为第二用户账号展示所需填写的表项,并且展示进行反馈信息填写的位置,比如,图中所示表项“电话”下面为填写电话号码的位置,相应的,其他表项及填写反馈信息的位置与其类似,不再进行赘述。
表单展现单元1101,用于表单回填,参与调查者,在收到调查发起者的消息后,根据对应的协议解析消息,然后再进行UI展示和表单填写,填写完之后,本地只存储属于自己的单条消息,可以随时以上步骤解析查看。
然后,通过展示的填写界面接收到用户填写的反馈信息,如图9所示,比如,电话为135xxxxxxxx;几个人的表项中包含有人数可以为2人等等。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1104,用于存储子表单;
相应的,所述通信单元1103,用于判断第二电子设备与网络侧是否建立通信连接;
若建立通信连接,则将所述子表单进行保存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若未建立通信连接,则保存所述子表单至内存中,直至检测到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内存保存的子表单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也就是说,在完成子表单填写之后,可以将子表单保存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本地内存中,在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直接通过第一应用将子表单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在未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可以一直检测,直到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从本地内存中提取子表单,通过网络的通信连接,将子表单发送至第一用户账户所在的第一电子设备处。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协议,生成包含有所述子表单的信息;发送包含有子表单的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协议为以下之一:可扩展标记语言、JS对象标记、ProtoBuf。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依赖于现有的IM通信网络,或者其它如邮件,文件传输等现有模块的能力,或者终端、PC基于网络的通信能力,不一定需要本方案实现。
这里指的消息协议可以XML,JSON,ProtoBuf等协议。协议定义举例: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样式仅为示例,实际处理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描述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之间的流程对比可以参见图12和图13,在现有技术中(图12),进行表单的交互的方式包括:用户提供表单创建和生成表单域填写的网页表单页面链接,由表单创建者,即信息收集者通知参与调查的用户,由被调查的用户1、2、3填写表单后,然后再提交到服务器,最后由表单创建者或者管理员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导出。流程可以包括:表单创建者连接服务器,创建表单;服务器生成对应的表单网页;创建者/管理员通知参与调查的人员;被调查的用户1、2、3,分别打开表单网页填写,填写完并通过创建者/管理员已经填写完成;创建者/管理员登录服务器,查看数据、整理或导出。
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如图13所示,其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可以不对服务器进行额外定义,只要能够基于IM通信将所要发送的待填写表单发送至对端即可,其发送的环境可以基于现有的IM信息流环境,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针对表单的编写定义如前所述,可以与IM现有的协议不同;还可以通过图12看出的是,表单创建者能够在本地存储数据,相应的,表单回填方也会在本地存储回填的子表单。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流程中,更加依赖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并且由于在表单创建者和表单回填端均不针对生成的数据进行保存,从而无法保证用户在需要修改已填写内容的时候,直接从内存中调出已填写的子表单进行修改;而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方法,就能够避免依赖服务器,并且保证不会丢失数据。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电子设备侧完成表单的生成以及存储,避免提供额外的服务器,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资源限制,服务提供者几乎没有服务器成本,用户增加不影响服务器压力;并且不受服务提供者服务器可靠性等的影响,同时对于用户来说隐私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另外,还能够在电子设备侧直接基于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目标表单,从而能够快速的实现电子设备侧获取到最终的目标表单,避免人工干预所带来的效率较低以及误操作等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创建并保存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将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包含有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的所述目标表单;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时,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分别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当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对应的发送进度;在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恢复后、重新进行传输时,基于所述发送进度确定向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的剩余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剩余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后,通过第一应用中的第一功能展示包含有建立表单的操作界面;其中,所述操作界面中至少能够提供针对表单的表项的数量设置选项、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名称以及类型的设置选项;
基于所述操作界面,创建待填写表单并设置所述待填写表单中所包含的至少一个表项,以及每一个表项所对应的名称以及类型;
将所述目标表单保存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内存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
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网络侧是否建立通信连接,若建立通信连接,则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网络侧的服务器、或者、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或者,
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是否建立直连,若确定建立直连,则通过所述直连将所述第一应用的待填写表单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包含有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的所述目标表单,包括:
逐个从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选取一个子表单;
将选取的子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添加至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
以此类推,直至全部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均添加至所述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得到的待填写表单作为目标表单。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基于目标协议,生成包含有所述待填写表单的信息;
发送包含有待填写表单的信息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协议为以下之一:可扩展标记语言、JS对象标记、ProtoBuf。
6.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二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并保存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对所述待填写表单中的至少一个表项中的每一个表项进行填写,得到子表单,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子表单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生成目标表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子表单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判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通信连接包含通过服务器中转所建立的通信连接、或者、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直接建立的通信连接;
若建立通信连接,则将所述子表单进行保存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者;将所述子表单进行保存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在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时发送所属子表单至第二电子设备;
若未建立通信连接,则保存所述子表单,直至检测到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保存的子表单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8.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单创建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创建并保存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通信单元,用于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填写表单反馈的子表单;
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包含有第二用户账号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的所述目标表单;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分别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当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对应的发送进度;在针对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待填写表单中断恢复后、重新进行传输时,基于所述发送进度确定向每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的剩余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所述剩余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表单保存在内存中;
相应的,所述表单创建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后,通过第一应用中的第一功能展示包含有建立表单的操作界面;其中,所述操作界面中至少能够提供针对表单的表项的数量设置选项、针对每一个表项的名称以及类型的设置选项;基于所述操作界面,创建待填写表单并设置所述待填写表单中所包含的至少一个表项,以及每一个表项所对应的名称以及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网络侧是否建立通信连接,若建立通信连接,则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网络侧的服务器、或者、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或者,
选取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是否建立直连,若确定建立直连,则通过所述直连将所述第一应用的待填写表单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并单元,用于逐个从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选取一个子表单;将选取的子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反馈信息,添加至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以此类推,直至全部所述至少部分第二用户账号反馈的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均添加至所述待填写表单中每一个表项的内容位置处,得到的待填写表单作为目标表单。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协议,生成包含有所述待填写表单的信息;发送包含有待填写表单的信息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协议为以下之一:可扩展标记语言、JS对象标记、ProtoBuf。
13.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单展现单元,用于基于第二用户账号登录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并保存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待填写表单,其中,所述待填写表单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表项;所述第一应用为能够通过通信连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通信的应用;
回填单元,用于对所述待填写表单中的至少一个表项中的每一个表项进行填写,得到子表单;
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将所述子表单反馈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子表单中包含的反馈信息生成目标表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子表单;
相应的,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判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通信连接包含通过服务器中转所建立的通信连接、或者、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直接建立的通信连接;
若建立通信连接,则将所述子表单进行保存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待填写表单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者;将所述子表单进行保存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在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时发送所属子表单至第二电子设备;
若未建立通信连接,则保存所述子表单,直至检测到与网络侧建立通信连接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保存的子表单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CN201710354820.4A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965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4820.4A CN108965356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4820.4A CN108965356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5356A true CN108965356A (zh) 2018-12-07
CN108965356B CN108965356B (zh) 2022-06-07

Family

ID=64461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4820.4A Active CN108965356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53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7609A (zh) * 2022-09-22 2022-10-25 深圳市优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快速关联回填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1141A1 (en) * 2009-08-13 2011-02-17 Harm Michael W Virtual Object Indirection in a Hosted Computer Environment
CN104618381A (zh) * 2015-02-06 2015-05-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4639423A (zh) * 2014-12-24 2015-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095739A (zh) * 2016-06-01 2016-1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创建方法及信息创建装置
CN106598378A (zh) * 2016-10-25 2017-04-26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1141A1 (en) * 2009-08-13 2011-02-17 Harm Michael W Virtual Object Indirection in a Hosted Computer Environment
CN104639423A (zh) * 2014-12-24 2015-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18381A (zh) * 2015-02-06 2015-05-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6095739A (zh) * 2016-06-01 2016-1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创建方法及信息创建装置
CN106598378A (zh) * 2016-10-25 2017-04-26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7609A (zh) * 2022-09-22 2022-10-25 深圳市优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快速关联回填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5356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1445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665737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655481B (zh) 一种基于网页的即时通信聊天内容查看方法及系统
EP2583197B1 (en) Unified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ata
US926443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solutions to wireless and wired networks
CN109347934B (zh) 消息推送方法和系统以及服务器、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7179697A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59487B (zh) 通过网络浏览器中的uri去引用监控nat行为的方法
CN107426233A (zh) 基于B/S架构的数据通信系统、方法、Web服务器及监控系统
CN107967143A (zh) 获取客户端应用程序源代码的更新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95689A (zh) 资源订阅方法及装置
CN108600085A (zh) 消息发送和输出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731334B (zh) 消息状态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4580376B (zh) 在局域网中建立终端之间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19810A (zh) 一种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8540565A (zh) 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移动端推送和统计的方法
CN107911483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026596A (zh) 客户端界面可定制的即时通信的方法与系统
CN108124007A (zh) 消息数据实时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CN110390043A (zh) 网页邮箱数据的爬取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8022126A (zh) 抽奖资格的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430126A (zh) 即时通信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12460A (zh) 一种面向企业客户的移动互联网消息推送技术
CN103595611B (zh) 即时通信应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与设备
CN108965356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