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4868B - 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4868B
CN108964868B CN201810401541.3A CN201810401541A CN108964868B CN 108964868 B CN108964868 B CN 108964868B CN 201810401541 A CN201810401541 A CN 201810401541A CN 108964868 B CN108964868 B CN 108964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ho sequence
data
miller
decoding method
b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15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4868A (zh
Inventor
杨琼柱
邵宗凯
陈婉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on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on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on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on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15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4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4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4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4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4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79Receiver details
    • H04L7/0087Preprocessing of received signal for synchronisation, e.g. by code conversion, pulse generation or edg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0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 H04J3/0605Special codes used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04J3/0608Detectors therefor, e.g. correlators, state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41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using special codes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04L7/042Detectors therefor, e.g. correlators, state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所述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接收;筛选前导音并计数;前导码定位标志的确定;前导码解析。本发明提供的解码方法采用FPGA的硬件并行处理能力,对接收的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内码元进行多倍采样分析,该方法既可增强外部干扰对有效标签回波序列解码的干扰,也消除了传统连续采样可能出现的频偏累积误差,同时也可对真正存在逻辑异常的信号作出迅速响应以便快速执行后续处理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指以识别和数据交换为目的,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物理对象的追踪和管理。UHF频段RFID系统具有读写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识别距离远、成本低、尺寸小等特点,更适合未来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应用,也为实现“物联网”提供可能,因此超高频RFID系统的发展是当今RFID系统发展的重点。读写器对标签的读写是通过发送射频能量和对回波检测来实现的。
在射频识别技术中,前导码是作为标签到读写器通信链路中的同步标志,前导码的检测是否准确影响后面的数据解码。在读写器和标签数据通信时,信号易遭到电磁干扰和噪声的破坏,故在低信噪比下如何能准确的检测前导码是影响超高频读写器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关键。
在实际RFID读写器的电路中,标签的回波频率和码元的占空比往往会偏离设定值,而且在读写器接收部分前级信号处理的时候,由于量化的误差,也会引起信号占空比的偏移。由于频率偏差造成的解码误码,由于累计误差的存在,当接收数据超过一定长度时,采样点的位置和实际信号发生偏差造成误采样从而造成误解码。
常用副载波调制的米勒码的波形特征在于:1)每个原始“0”“1”数据符号含有M个副载波周期;2)符号“0”周期内M个副载波不发生相位翻转;3)符号“1”在第M/2个副载波周期后副载波相位翻转; 4)相邻的二个符号“0”,在符号分界处副载波发生翻转,相邻的二个符号“1”在符号分界处副载波不发生翻转。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公布号为CN:105743826A,申请日期为 2016年5月11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308793.2)公开了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解码方式通过判断回波序列中的连续位,并通过记录连续位之间的间隔来准确判断引导头,对于之后的数据提取,忽略码元两侧无关数据,仅对中间位进行判断的一种解码方式。这种检测方式虽然可通过对码元的抽象判断的方法简易快捷的检测出米勒载波序列,降低了解码过程的复杂度,但是对于回波序列中相邻位的信号跳变规则和码元内可能随机出现的无效数据的判断不充分,可能导致解码过程出现逻辑误码而未能及时响应,此外,该方法通过对码元连续位的间隔长短判断引导头和数据中间位是否相等判断为1 或0,而忽略大部分其它码元数据的判断,对于可能出现的信号干扰或碰撞导致未判断位的码元异常状态不能及时检出。
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中,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BLF(Backscatter LinkFrequency)反向链路频率。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对标签回波序列内码元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避免出现逻辑误码,并能够对逻辑误码或码元异常及时检出,保证码元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目前暂没有应用该技术的公开文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 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所述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接收:RFID读写器完成指令数据发送后,启动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接收程序,并接收数据;
S2、筛选前导音并计数:对所述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内回波序列进行波形跳变计数N,若前导音的所述波形跳变计数N满足以下条件时,即完成计数,
当TRext=0,所述波形跳变计数N>4*M-4,或,当TRext=1,所述波形跳变计数N>16*M-4,
其中,M为米勒编码对应的2、4或8;
S3、前导码定位标志的确定: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对接收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采样,并将步骤S2中计数的前导音结束后第一次出现的连续低位标志,作为前导码的起始定位标志,此时,暂停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其中,BLF为反向散射链路频率;
S4、前导码解析:对紧邻连续低位标志后的高电平启动定时值W 检测,同时启动下降沿检测,当检测到下降沿后,重新启动频率F为 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工作并连续采样,同时启动对低电平的所述定时值W检测;当检测到信号跳变沿时,判断前一电平状态的所述定时值W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所述定时值W=(1/2*BLF)*80%,
若满足,则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后续码元采样,直至所有码元全部采集完毕。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检测不同BLF频率所述回波序列的信号跳变沿均采用频率为32MHz的方波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5、码元逻辑判定:通过采集的所述回波序列分析码元逻辑正确性,并在分析时滤除可能出现的噪声干扰,具体方法为:
S5-1、首先对半个BLF周期采集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分析,判断所述回波序列内是否存在突变位;
S5-2、若存在,则统计所述突变位的延续时间T和突变个数,若所述延续时间T≤预设时间或所述突变个数≤预设个数,则判定为噪声干扰,此时忽略所述突变位即可,同时进入步骤S5-3;反之,若所述延续时间T>预设时间或所述突变个数>预设个数,则判定为异常信号,即退出解码流程;
S5-3、若不存在,则继续进行下半个BLF周期采集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6、所述回波序列频偏校正:步骤S4中当检测到上升沿时,则重置一次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起点对齐,以消除码元频偏引起的累计采样误差,重复步骤S4采集所述前导码后续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7、码元时序判定:步骤S4中,当检测到所述回波序列中的所述信号跳变沿时,统计相邻所述信号跳变沿之间的时间差ΔT,通过所述时间差ΔT判断所述回波序列的时序参数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若在,则接收到的所述回波序列时序正常,若不在,则接收到的所述回波序列时序错误,此时,则停止解码。
进一步的,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8、数据接收:接收到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频偏校正和码元时序判定后,进行数据缓存,同时依次进行后续所述回波序列的分析;
S9、最末位所述前导码接收:直至接收到所述回波序列的最末位所述前导码,重复步骤S5至步骤S7,对包含最末位所述前导码的所述回波序列的依次进行以下检测:逻辑判定、频偏校正和时序判定,若包含最末位所述前导码的所述回波序列全部通过检测,则完成解码,否则解码停止并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10、数据解析:对接收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信号跳变沿时,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同时启动电平的所述定时值W检测,当检测到下一所述信号跳变沿时,检测所述定时值W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所述定时值W=(1/2*BLF)*80%,
若满足,则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后续码元采样,并对已缓存所述回波序列内码元的采样数据进行噪声干扰判断,同时还原已缓存所述回波序列内数据位的子码元逻辑值“0”或“1”,并还原出所述数据位的逻辑值。
进一步的,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11、判断步骤S10中已缓存所述回波序列内相邻所述数据位间的码元是否符合米勒编码规则,若符合,则重复步骤S10继续进行数据解析,若不符合,则结束数据接收和解析;
S12、完成所有的数据接收后进行数据校验。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连续低位标志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S3-1、判断出现所述连续低位标志的所述回波序列内是否所述突变位;
S3-2、统计所述突变位的个数,当所述突变位的个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突变个数时,则判定为外部干扰,此时忽略所述突变位即可,并认定为所述连续低位标志,反之,当所述突变位的个数大于预设突变个数时,则判定为时序错误,同时舍弃所述前导码第一位“0”的时序判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FPGA处理的米勒副载波解码方式采用FPGA的硬件并行处理能力,对接收的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内码元进行多倍采样分析,对采样数据内对码元是否受到噪声干扰和码元时序逻辑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对码元的频偏和占空比进行并行分析,对符合条件的数据位进行频偏校正避免后续采样的累积误差,同时也可对真正存在逻辑异常的信号作出迅速响应以便快速执行后续处理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S3中前导码定定为标志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S5中理想码元采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S5中受干扰码元采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S6中码元采样和边沿检测示意图;
图6中a为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S9中米勒副载波的前导码图一;
图6中b为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S9中米勒副载波的前导码图二;
图7中a为实施例3所述的步骤S11中M=2时的米勒副载波序列图;
图7中b为实施例3所述的步骤S11中M=4时的米勒副载波序列图;
图7中c为实施例3所述的步骤S11中M=8时的米勒副载波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RFID读写器的包括以下电路组成部分:数字基带、发送链路、接收链路、天线射频前端和数字接口,其中发送链路是将数字基带输出的编码信号调制成超高频无线电信号并经功率放大器放大送至天线射频前端,接收链路是接收天线射频前端的从标签返回的调制信号解调成基带信号送至数字基带进行解码等数字信号处理,由于数字基带的基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干扰,使信号在传播路径中发生波形畸变,产生数据与码元信号缺失等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的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接收:RFID读写器完成指令数据发送后,经过预设延时 T1后,启动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接收程序,并接收数据;
S2、筛选前导音并计数:对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内回波序列进行波形跳变计数N,若前导音的波形跳变计数N满足以下条件时,即完成计数,
当TRext=0,波形跳变计数N>4*M-4,或,当TRext=1,波形跳变计数N>16*M-4,
其中,M为米勒编码对应的2、4或8;在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接收的初始阶段,信号接收可能不太稳定,前导音部分信号跳变序列的数量和时序特征可能不可靠,因此,对于前导音的接收阶段进行粗略检测,这里对前导音的信号跳变进行粗略统计即可。
通过前导音的检测用于去除前导音初始阶段信号可能不稳定导致的计数缺失的问题,通过前导音的检测能够更好的对前导码进行定位。
S3、前导码定位标志的确定: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对接收的回波序列进行采样,在采样信号每一周期上升沿采样并缓存采样值,正常每个码元周期被采样信号采样20次,由于米勒编码方式下前导音数量相对较多(TRext=1时更多),经过多个1、0跳变序列周期后信号也趋于稳定,因此本发明通过步骤S2中对前导音前段信号进行模糊判断并查找、计数的前导音结束后第一次出现的连续低位标志,作为前导码的起始定位标志,此时,暂停启动频率F为20*BLF 的方波采样信号,其中,其中,占空比为50%,BLF为当前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回复的反向散射链路频率,
例如,本发明对前导码定位方法中初次出现连续低位标志出现在前导码前两位“0”和“0”之间,因此,舍弃前导码第1位“0”的时序判断,即完成了前导码的定位,如图2所示指出的i标识即为定位点。
在进行连续低位标志检测时,还需考虑信号干扰影响导致采样数据突变的可能,为此,本发明优选的限定了步骤S3中,连续低位标志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S3-1、判断出现连续低位标志的回波序列内是否突变位;
S3-2、统计突变位的个数,当突变位的个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突变个数时,则判定为外部干扰,此时忽略突变位即可,并认定为连续低位标志,反之,当突变位的个数大于预设突变个数时,则判定为时序错误,同时舍弃前导码第一位“0”的时序判断。
例如具体操作时,通过前导音结束后对标签信号采样缓冲区的数据进行滑动式的解析,理论上当缓冲区的数据为连续“000000000000000000”时,连续18个0,理想状态应为20位全0,但实际信号可能时序不稳定并出于提升检测成功率考虑,实际情况还需考虑信号干扰影响导致采样数据突变的可能,如出现“000000001100000000”中间数据突变,则判断为连续低,解析过程中定义当连续突变位数小于等于预设突变个数为2位时判定为外部干扰。
S4、前导码解析:当检测到第一个连续低的标志后,暂停20*BLF 的采样信号,并对紧邻连续低位标志后的高电平启动定时器进行定时值W检测,正常为1/2*Tpri时长,同时启动下降沿检测,当检测到下降沿后,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工作并连续采样,同时启动对低电平的定时值W检测;当检测到信号跳变沿时,判断前一电平状态的定时值W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定时值W=(1/2*BLF)*80%,
若满足,则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后续码元采样,直至所有码元全部采集完毕。
通过定时器用于检测低电平或高电平的持续时长,同时当跳变沿发生后,同时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采集数据信号。
进一步的,为确保信号跳变沿检测的响应速度,跳变沿的采样频率大于50*BLF,由于BLF最大可能速率为640K,因此本发明步骤S4 中检测不同BLF频率所述回波序列的信号跳变沿均采用频率为32MHz 的方波信号。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前导码的定位,并实现了对前导码的有效接收和解析。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基于 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该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5、码元逻辑判定:通过采集的回波序列分析码元逻辑正确性,如:“1111111111”为米勒副载波半个BLF周期的采集数据(如图3所示),为提升抗信号抖动和抗噪声的能力,在对实际采集数据分析时滤除可能出现的噪声干扰,具体方法为:
S5-1、首先对半个BLF周期采集的回波序列进行分析,判断回波序列内是否存在突变位;
S5-2、若存在,则统计突变位的延续时间T和突变个数,若延续时间T≤预设时间或突变个数≤预设个数,则判定为噪声干扰,此时忽略突变位即可,同时进入步骤S5-3;反之,若延续时间T>预设时间或突变个数>预设个数,则判定为异常信号,即退出解码流程;
S5-3、若不存在,则继续进行下半个BLF周期采集的回波序列进行分析。
例如,采集信号为“1111011111”(如图4所示),中间出现的0 为信号突变,且持续时间等于预设时间BLF/20时间,判定为噪声,因此,半个BLF周期的逻辑值判断为“1”(本发明中对出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2个突变位判定为噪声干扰)。但如采集的数据为“1111000111”,或突变时间更长,则判定信号异常(信号本身已不稳定或出现碰撞),退出解码流程。
本发明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6、回波序列频偏校正:步骤S4中当检测到上升沿时,则重置一次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起点对齐,0点对齐重新开始采样,以消除标签回波信号可能出现频率偏移的累积误差,重复步骤S4采集前导码后续数据(如图5所示),由于码元可能存在频偏,因此在下一跳变沿到来时码元采集序列计数可能为9到11(码元连续位则可能为19到21),因此码元逻辑判定步骤中根据实际采集的数据位数进行判定。
本发明需要进一步详细阐述的是,由于对回波序列逻辑采样的频率为20*BLF,对回波序列的时序判定还不够精确,因此,需要采用上述32M的信号对信号沿间的定时值判定时序准确性,为此,本发明提供的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7、码元时序判定:步骤S4中,当检测到回波序列中的信号跳变沿时,统计相邻信号跳变沿之间的时间差ΔT,通过时间差ΔT判断回波序列的时序参数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若在,则接收到的回波序列时序正常,若不在,则接收到的回波序列时序错误,此时,则停止解码。
进一步需要限定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8、数据接收:接收到的回波序列进行频偏校正和码元时序判定正常通过后,进行数据缓存,同时依次进行后续回波序列的分析。
S9、最末位前导码接收:直至接收到回波序列的最末位前导码,重复步骤S5至步骤S7,对包含最末位前导码的回波序列的依次进行以下检测:逻辑判定、频偏校正和时序判定,若包含最末位前导码的回波序列全部通过检测,则完成解码,否则解码停止并退出。
例如,重复步骤S5至步骤S7,接收米勒M4前导码的位缓存数据为“011110”(如图6中a和b所示),如最后一位数据的码元逻辑判断为“01011010”且时序满足条件所有前导码正确解析完成(如图6 中,M2和M8米勒编码按此类推),后续进入数据接收和解析流程,如不正确则退出解码流程。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基于 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该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10、数据解析,与前导码数据解析相似,具体方法为:对接收的回波序列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信号跳变沿时,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 的方波采样信号,同时启动电平的定时器进行定时值W检测,当检测到下一信号跳变沿时,检测定时器的定时值W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定时值W=(1/2*BLF)*80%,
若满足,则结束定时并重置定时器,对定时值进行判定电平时序是否满足要求,同时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后续码元采样,并对已缓存回波序列内码元的采样数据进行噪声干扰判断,同时还原已缓存回波序列内数据位的子码元逻辑值“0”或“1”,并还原出数据位的逻辑值,如“01011010”为M4编码逻辑“1”。
上述检测判断主要用于排出异常跳变的影响。
进一步的,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11、判断步骤S10中已缓存回波序列内相邻数据位间的码元是否符合米勒编码规则,若符合,则重复步骤S10继续进行数据解析,若不符合,则结束数据接收和解析,如图7中图a、图b、图c所示,相邻的两个0之间不跳变,相邻的两个1之间跳变。
S12、完成所有的数据接收后进行数据校验。
本发明提出的米勒副载波解码方式通过对标签回波序列内码元进行多倍采样分析,通过对采样数据内是否受噪声干扰和码元本身时序逻辑进行综合判断,该方法既可增强外部干扰对有效回波序列解码的影响,也消除了传统连续采样可能出现的频偏累积误差,同时也可对回波序列中真正存在逻辑异常的情况作出迅速响应,如:对出现信号不稳定或碰撞等情况做出快速响应以便进入后续处理流程。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接收:RFID读写器完成指令数据发送后,启动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接收程序,并接收数据;
S2、筛选前导音并计数:对所述标签米勒编码回复数据内回波序列进行波形跳变计数N,若前导音的所述波形跳变计数N满足以下条件时,即完成计数,
当TRext=0,所述波形跳变计数N>4*M-4,或,当TRext=1,所述波形跳变计数N>16*M-4,
其中,M为米勒编码对应的2、4或8;
S3、前导码定位标志的确定: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对接收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采样,并将步骤S2中计数的前导音结束后第一次出现的连续低位标志,作为前导码的起始定位标志,此时,暂停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其中,BLF为反向散射链路频率;
S4、前导码解析:对紧邻连续低位标志后的高电平启动定时值W检测,同时启动下降沿检测,当检测到下降沿后,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工作并连续采样,同时启动对低电平的所述定时值W检测;当检测到信号跳变沿时,判断前一电平状态的所述定时值W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所述定时值W=(1/2*BLF)*80%,
若满足,则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后续码元采样,直至所有码元全部采集完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检测不同BLF频率所述回波序列的信号跳变沿均采用频率为32MHz的方波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5、码元逻辑判定:通过采集的所述回波序列分析码元逻辑正确性,并在分析时滤除可能出现的噪声干扰,具体方法为:
S5-1、首先对半个BLF周期采集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分析,判断所述回波序列内是否存在突变位;
S5-2、若存在,则统计所述突变位的延续时间T和突变个数,若所述延续时间T≤预设时间或所述突变个数≤预设个数,则判定为噪声干扰,此时忽略所述突变位即可,同时进入步骤S5-3;反之,若所述延续时间T>预设时间或所述突变个数>预设个数,则判定为异常信号,即退出解码流程;
S5-3、若不存在,则继续进行下半个BLF周期采集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分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6、所述回波序列频偏校正:步骤S4中当检测到上升沿时,则重置一次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起点对齐,以消除码元频偏引起的累计采样误差,重复步骤S4采集所述前导码后续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7、码元时序判定:步骤S4中,当检测到所述回波序列中的所述信号跳变沿时,统计相邻所述信号跳变沿之间的时间差ΔT,通过所述时间差ΔT判断所述回波序列的时序参数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若在,则接收到的所述回波序列时序正常,若不在,则接收到的所述回波序列时序错误,此时,则停止解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8、数据接收:接收到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频偏校正和码元时序判定后,进行数据缓存,同时依次进行后续所述回波序列的分析;
S9、最末位所述前导码接收:直至接收到所述回波序列的最末位所述前导码,重复步骤S5至步骤S7,对包含最末位所述前导码的所述回波序列的依次进行以下检测:逻辑判定、频偏校正和时序判定,若包含最末位所述前导码的所述回波序列全部通过检测,则完成解码,否则解码停止并退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10、数据解析:对接收的所述回波序列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信号跳变沿时,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同时启动电平的所述定时值W检测,当检测到下一所述信号跳变沿时,检测所述定时值W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所述定时值W=(1/2*BLF)*80%,
若满足,则重新启动频率F为20*BLF的方波采样信号进行后续码元采样,并对已缓存所述回波序列内码元的采样数据进行噪声干扰判断,同时还原已缓存所述回波序列内数据位的子码元逻辑值“0”或“1”,并还原出所述数据位的逻辑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
S11、判断步骤S10中已缓存所述回波序列内相邻所述数据位间的码元是否符合米勒编码规则,若符合,则重复步骤S10继续进行数据解析,若不符合,则结束数据接收和解析;
S12、完成所有的数据接收后进行数据校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连续低位标志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S3-1、判断出现所述连续低位标志的所述回波序列内是否存在突变位;
S3-2、统计所述突变位的个数,当所述突变位的个数小于或等于预设突变个数时,则判定为外部干扰,此时忽略所述突变位即可,并认定为所述连续低位标志,反之,当所述突变位的个数大于预设突变个数时,则判定为时序错误,同时舍弃所述前导码第一位“0”的时序判断。
CN201810401541.3A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Active CN108964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1541.3A CN108964868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1541.3A CN108964868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4868A CN108964868A (zh) 2018-12-07
CN108964868B true CN108964868B (zh) 2020-08-18

Family

ID=6449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1541.3A Active CN108964868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4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1134B (zh) * 2021-06-29 2022-11-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均匀电荷转移动态行周期成像的仿真验证方法
CN115174023B (zh) * 2022-06-27 2024-01-0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基站测距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5499105B (zh) * 2022-11-18 2023-03-24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Miller解码方法及系统
CN116055926B (zh) * 2023-04-03 2023-06-02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Gpon上行突发传输数据的采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563A (zh) * 2005-09-26 2008-09-24 讯宝科技公司 用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前导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KR20100111998A (ko) * 2009-04-08 2010-10-18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Rfid 시스템에서 통신 암호화 방법
CN103178933A (zh) * 2013-01-25 2013-06-26 西安新时达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载波调制米勒码解码装置及其解码方法
CN104820812A (zh) * 2015-04-12 2015-08-05 浙江海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副载波调制的米勒码的解码方法及解码装置
CN104935409A (zh) * 2015-06-12 2015-09-23 厦门大学 一种混合网络编码方法
CN105356972A (zh) * 2015-11-19 2016-02-24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功耗rfid标签pie解码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解码器
CN105743826A (zh) * 2016-05-11 2016-07-06 上海上大鼎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CN107920040A (zh) * 2017-11-03 2018-04-17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码元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563A (zh) * 2005-09-26 2008-09-24 讯宝科技公司 用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前导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KR20100111998A (ko) * 2009-04-08 2010-10-18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Rfid 시스템에서 통신 암호화 방법
CN103178933A (zh) * 2013-01-25 2013-06-26 西安新时达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副载波调制米勒码解码装置及其解码方法
CN104820812A (zh) * 2015-04-12 2015-08-05 浙江海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副载波调制的米勒码的解码方法及解码装置
CN104935409A (zh) * 2015-06-12 2015-09-23 厦门大学 一种混合网络编码方法
CN105356972A (zh) * 2015-11-19 2016-02-24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功耗rfid标签pie解码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解码器
CN105743826A (zh) * 2016-05-11 2016-07-06 上海上大鼎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CN107920040A (zh) * 2017-11-03 2018-04-17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码元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HF RFID读写器基带设计与防碰撞算法研究;李梦妍;《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科技信息辑》;20170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4868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4868B (zh) 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米勒副载波解码方法
CN104820812B (zh) 一种副载波调制的米勒码的解码方法及解码装置
US7957464B2 (en) Digital signal receiver
CN204613959U (zh) 一种副载波调制的米勒码解码装置
US9881187B2 (en) RFID reader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frame length of an RFID system comprising an RFID reader
KR101220178B1 (ko) 수동형 rfid 리더의 심볼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15753B (zh) 一种基于fpga的rfid前导码检测方法
CN103106379B (zh) 一种具有鲁棒性的非接触式ic卡收数方法
CN112235218B (zh) 曼彻斯特信号解码方法及装置
US6963295B1 (en) Method of recovering and decoding of Manchester coded data
CN104361370A (zh) 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fm0编码帧头的判别方法
CN10337907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帧同步与符号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4270155A (zh) 一种曼彻斯特码流接收抗干扰比特解析方法
Kimionis et al. Inventory time reduction in Gen2 with single-antenna separation of FM0 RFID signals
US20110156871A1 (en) Frequency calibrating
CN114390575B (zh) 一种面向cbtc的无线信号同步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US10095892B2 (en) RFID reader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RFID tags
CN101196978B (zh) 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方法与系统
CN114245412A (zh) 信道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04452A (zh) Bpsk解调方法及装置、接收机
CN100555303C (zh) 一种用于射频识别的多标签数据冲突避免方法
JP4634896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信号のデータ復調方法
Nguyen et al. Enhanced M-Ary Detecting Tree: A Novel Time-Efficient Protocol for Tag Identification in Active RFID Systems
CN112688892B (zh) 子载波检测方法、载波信号解调方法和解调装置
CN111510151B (zh) 一种fm0编码数据的解码方法、装置及读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