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9544A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9544A
CN108959544A CN201810706303.3A CN201810706303A CN108959544A CN 108959544 A CN108959544 A CN 108959544A CN 201810706303 A CN201810706303 A CN 201810706303A CN 108959544 A CN108959544 A CN 108959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content
correlation
promp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63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万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63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9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9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9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显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由第一用户发布,第二信息由第二用户发布;如果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相关性;则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获取第一用户发布的第一信息和第二用户发布的第二信息,并在确定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满足相关性后,使得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关系,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发布信息的相关性建立与其他用户的互动,并针对满足相关性的信息进行交流,提高用户交互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媒体互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流媒体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互联网领域涉及用户评价的平台中,评论的形式是以一个或者多个事物为主体。例如,对一个店铺的评论,对一个商品的评论等。最初,用户面对网页信息中的静态主体进行评价,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好的时序性,用户提交评论的时间就是时序时间,简单明确的体现了评论的先后顺序。对网页信息中以动态流媒体的内容为主体进行的评价。网络上传输的音频和视频是以音频流和视频流的形式传输的,统称流媒体。所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网络中播放的媒体格式,又叫流式媒体。例如,对视频内容的评论,对声音内容的评论。也是继承了对静态主体评论的方式,在观看或收听完整个视频或声音后,进行总结式评论。例如,对电影的评论,对歌曲的评论等。
但随着互联网娱乐化的发展,对动态流媒体内容的评价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即边看边评或边听边评。但是,对流媒体的评论在网络上由于无法实现实时互动交流而变成了自言自语,或者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爱好的人也往往淹没在海量的毫不相干的互动信息中,无法使互动者产生良好的互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以解决流媒体互动中能够与共同爱好的人实时交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显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由第一用户发布,第二信息由第二用户发布;
如果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相关性;
则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是不同用户针对同一主题发布的评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相关性,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相关性;或,
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中包含有相似的关键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预设相关度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特征属性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特征属性具有相关性,输出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提示信息,包括:
输出可操作提示,以通过操作所述可操作提示,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互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显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由第一用户发布,第二信息由第二用户发布;
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是否满足相关性;
如果满足,则通过输出单元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是不同用户针对同一主题发布的评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是否满足相关性,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相关性;或,
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中包含有相似的关键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在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预设相关度之后,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特征属性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特征属性具有相关性,通过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示信息,包括:
输出可操作提示,以通过操作所述可操作提示,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互动。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申请实施例具备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在流媒体播放中为观看者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方法,使观看流媒体的用户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结成好友,并针对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相对于简单的弹幕来说,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观看流媒体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显示信息和提示信息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根据用户的历史的操作,判明真实的意图,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发明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显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由第一用户发布,第二信息由第二用户发布;
如果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相关性;
则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获取第一用户发布的第一信息和第二用户发布的第二信息,并在确定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满足相关性后,使得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关系,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发布信息的相关性建立与其他用户的互动,并针对满足相关性的信息进行交流,提高用户交互体验。
为了能够更加简单、详细的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上述的信息处理的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上述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所显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由第一用户发布,第二信息由第二用户发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是不同用户针对同一主题发布的评论。作为示例,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可以是不同用户在浏览媒体流时,针对同一主题发布的信息,其中,媒体流可以是一综艺(如《奔饱吧兄弟》、《创造101》等等)、电影、电视剧、文章等等,针对同一个主题发布的信息可以为弹幕、也可以是针对该主题的评论等等,当然,也可以是微信、Twitter,Facebook、QQ等对同一内容的评论,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一用户在早些时间针对第一内容发布的一个评论,而第二信息可以为第二用户在过一段时间(如半个月、一周等之后)针对第二内容发布的一个评论,但是,第一用户的第一信息(评论)和第二用户的第二信息(评论)虽然是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具有同一主题)所作出的评论,但是,两个用户的评论却具有相关性,那么,也可以将两个用户进行撮合,以使得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能够实现互动。
步骤102:如果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相关性;则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
其中,提示信息是能够使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建立互动的信息,例如,可以为“加好友”、“发私信”、“添加关注”等等各种可能形式的GUI(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可以在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至少之一的附近位置,也可以都有显示,当然,也可以提示出是哪位用户,如在第一用户发布的第一信息的附近位置可以显示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当然,也可以把具有相关性的信息一同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相关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相关性;或,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中包含有相似的关键词。作为示例,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相关性,具体地可以为,如图2所示,如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针对一明星的照片做出的评论,假设为xxx好帅啊,而第二信息为第二用户针对该明星的照片做出的评论,假设为xxx真棒啊,此时,虽然第一信息的内容和第二信息的内容中的字词不完全形同,但第一信息的内容和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几乎相同,可以认为都是褒义词,都是对明星的称赞,此时可认为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相关性,当然,也可以均是做出贬义的表述等等,只要观点的倾向性相同即可,此外,所评论的对象也不仅仅限于上述的明星照片,也可以是一电影、书籍、综艺等等,并不做明确的限定,只要是针对同一主题即可。相应地,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中包含有相似的关键词,具体可以为,第一信息是第一用户针对一本书(如《皮囊》)做出的评论,而第二信息是第二用户针对同一本书所作出的评论,而在第一信息的内容和第二信息的内容中同时包括有该书的书名,也就是,包含有相同的关键词,当然,也可以是相似的关键词,如第一信息中包含有“周杰伦(一明星)”,第二信息中包含有“Jay Chou(周杰伦的英文名)”,当然,也可以是提到的一个地点等等,即,包含的指向主体、客体可能一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预设相关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特征属性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特征属性具有相关性,输出提示信息。作为示例,上述方法会针对用户的所发布的信息,分析用户的特征属性,例如可以依据信息判断用户是体育迷、追剧迷、动漫迷等等,也可以依据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对用户进行分析,对用户的特征属性进行划分,也就是,根据用户发布的信息,尽管信息本身可能看不出什么实质相关的内容,但是,能够反映出发布信息的用户是具有相同特征属性的一类人,此时,也可以输出提示信息,以使具有相同特征属性的人能够互动,例如,第一用户在评论是引用了某句古诗,第二用户同样也写了一段古文风的评论,可能单纯的字面上既无相同字词,也无态度倾向,但能反映出两个人志同道合,都是文人骚客的属性,此时,便给出提示,使得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进行互动,如加好友、私信等等,又例如,某人评论TV中某个奢侈品包包,另一个人评论了奢侈品化妆品,也就是,这两个人都对奢侈品情有独钟,这两个人可能有共同语言,便给出提示,使得这两个人能够进行互动,同样,可以为加好友、私信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提示信息,包括:输出可操作提示,以通过操作所述可操作提示,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互动。作为示例,提示信息可以是显示在第一用户发布的第一信息的附近位置的“加好友”、“添加关注”等等的信息,而相应的,在点击“加好友”、“添加关注”时,便能够实现对发布该第一信息的第一用户好友的添加,当然,若是点击“添加关注”,则可以直接将该第一用户添加至自己所关注的用户群组内,而在点击“加好友”时,最初可以仅仅是向该第一用户发出添加好友的请求,而在而相应地,发出的请求信息中可以包含有请求添加好友的第二用户的相应的账户信息、也可以包含有第二用户发布的与第一信息具有相关性的第二信息的相关内容,以使得第一用户能够得知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具有相关性。又例如,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提示信息也可以仅仅是在出现的第一信息或是第二信息上出现一个可操作标识,亦或是仅仅是第一信息或是第二信息产生视觉变化(如闪动、出现色彩变化、高亮显示等等),进而使得用户仅仅通过对第一信息或是第二信息上出现一个可操作标识进行操作便可实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如,对具有相关性的用户添加好友等),亦或者仅仅是通过点击产生视觉变化的第一信息或是第二信息本身便能够使得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产生互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1,用于获取所显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由第一用户发布,第二信息由第二用户发布;
处理单元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是否满足相关性;
如果满足,则通过输出单元3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是不同用户针对同一主题发布的评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是否满足相关性,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相关性;或,
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中包含有相似的关键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2在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预设相关度之后,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特征属性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特征属性具有相关性,通过所述输出单元3输出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单元3输出提示信息,包括:
输出可操作提示,以通过操作所述可操作提示,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互动。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所对应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述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模块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模块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的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的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的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显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由第一用户发布,第二信息由第二用户发布;
如果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相关性;
则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是不同用户针对同一主题发布的评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相关性,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相关性;或,
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中包含有相似的关键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在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预设相关度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特征属性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特征属性具有相关性,输出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所述输出提示信息,包括:
输出可操作提示,以通过操作所述可操作提示,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互动。
6.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显示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由第一用户发布,第二信息由第二用户发布;
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是否满足相关性;
如果满足,则通过输出单元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户能够与第二用户建立互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是不同用户针对同一主题发布的评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的装置,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是否满足相关性,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的涵义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相关性;或,
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中包含有相似的关键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的装置,所述处理单元在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内容和所述第二信息的内容满足预设相关度之后,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特征属性和所述第二用户的特征属性具有相关性,通过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的装置,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示信息,包括:
输出可操作提示,以通过操作所述可操作提示,建立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的互动。
CN201810706303.3A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8959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6303.3A CN108959544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6303.3A CN108959544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9544A true CN108959544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84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6303.3A Pending CN108959544A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954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5561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coring relevance of a document based on image text
CN106780238A (zh) * 2016-11-16 2017-05-31 四川省亚丁胡杨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社区的文化服务系统
CN106960014A (zh) * 2017-03-02 2017-07-18 合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关联用户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7967357A (zh) * 2017-12-21 2018-04-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的推送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5561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coring relevance of a document based on image text
CN106780238A (zh) * 2016-11-16 2017-05-31 四川省亚丁胡杨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社区的文化服务系统
CN106960014A (zh) * 2017-03-02 2017-07-18 合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关联用户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7967357A (zh) * 2017-12-21 2018-04-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的推送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rk et al. A metaverse: Taxonomy, components, applications, and open challenges
US10586369B1 (en) Using dialog and contextual data of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to create metadata to drive avatar animation
US10839023B2 (en) Avatar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imating avatar on a terminal on a network
US10521946B1 (en) Processing speech to drive animations on avatars
US10620948B2 (en) Application system for multiuser creating and editing of applications
Javornik ‘It’s an illusion, but it looks real!’Consumer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s to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KR102444777B1 (ko) 메시지 파라미터에 의한 메시지들의 라우팅
CN105917404B (zh) 用于实现数字个人助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1263254B2 (en) Video generation system to render frames on demand using a fleet of servers
US11831937B2 (en) Video generation system to render frames on demand using a fleet of GPUS
Banga et al. Essential mobile interaction design: Perfecting interface design in mobile apps
US20180027307A1 (en) Emotional reaction sharing
CN109241347A (zh) 用于内容反应注释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64934A (zh) 智能相机用户界面
CN106797338A (zh) 对现有消息传送服务的消息的app发动的可扩展性
US20230300292A1 (en) Providing shared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within video calls
BR112017008008B1 (pt) Método para a geração de vídeo e dispositivo de processamento de vídeo
US11443554B2 (en) Determining and presenting user emotion
US20210035364A1 (en) Focal and interaction driven content replacement into augmented reality
CN109391848A (zh) 一种互动广告系统
Zhang et al. Auggie: Encouraging Effortful Communication through Handcrafted Digital Experiences
Ruiz et al. Professional android wearables
Priya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and speech control from automobile showcasing
CN108959544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379168A1 (en) Techniques for simulating kinesthetic intera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