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7848A -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7848A
CN108957848A CN201810705404.9A CN201810705404A CN108957848A CN 108957848 A CN108957848 A CN 108957848A CN 201810705404 A CN201810705404 A CN 201810705404A CN 108957848 A CN108957848 A CN 108957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viewing area
screen assembl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54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7848B (zh
Inventor
唐义梅
成蛟
刘敏
欧阳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54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7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7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7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7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7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所述屏幕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导光板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内壁面,所述光源邻近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所述导光板包括位于所述内壁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一导光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相连的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本申请有助于提高屏幕组件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消费者不仅关注电子装置的功能,还对电子装置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屏设计以极高的屏占比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深受用户的喜爱和追捧。传统技术中,前置摄像头等电子组件会占用电子装置的显示面的空间,从而影响了屏占比。在电子装置的背光模组上开孔放置前置摄像头可以提高电子装置的屏占比,有助于实现全面屏。然而,当背光模组上的孔贯穿导光板时,就会导致开孔远离光源一侧出现显示暗区,引起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导光板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内壁面,所述光源邻近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所述导光板包括位于所述内壁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一导光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相连的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本申请的屏幕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相连的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导光区,所述第一显示区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设置,且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由于所述导光板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内壁面,所述光源邻近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导光区为所述内壁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区域,由于第一通孔的存在,会使得来自光源的光线减弱,进而使得第一导光区的光线较暗,由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设置,且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从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可以对所述第一导光区的亮暗程度进行补偿,以提升所述第一导光区的亮度,进而提高所述屏幕组件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屏幕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屏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屏幕组件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屏幕组件设置像素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屏幕组件中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屏幕组件中子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屏幕组件中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一种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6(c)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另一种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6(d)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又一种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屏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屏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幕组件10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导光板110和光源120,所述导光板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0a及第二侧面110b,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110a及所述第二侧面110b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c及第二表面110d,所述导光板110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10c及所述第二表面110d的第一通孔110A,所述第一通孔110A包括内壁面110e,所述光源120邻近所述第一侧面110a设置,所述导光板110包括位于所述内壁面110e及所述第二侧面110b之间的第一导光区130,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200A,所述显示区200A包括相连的第一显示区210及第二显示区220,所述第一显示区210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透光率。
其中,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
其中,“透光率”是表示光线透过介质的的能力,是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透光率可以表示电子装置1(请参见图8)等的透过光的效率,它直接影响到显示面板200的视觉效果。
其中,导光板110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具有发光效率高,功耗低的特点。
其中,光源120可以是LED灯或者灯管。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第二导光区140,所述第二导光区140与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相连,所述第二导光区140正对所述第二显示区220设置,所述第二导光区140为所述内壁面110e及所述第一侧面110a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导光区140没有受到所述第一通孔110A的干扰,因此,所述第二导光区140内的光线传输较为均匀,即所述第二导光区140内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较为协调。
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210中的像素的密集程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中的像素的密集程度。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面积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10内的像素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内的像素的数量。当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面积不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面积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10中像素排列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内的像素排列的距离。
具体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2和第三子像素303(请参阅图4),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设置有黑矩阵,在所述第一显示区210中,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设置第一黑矩阵,在所述第二显示区220中,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设置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一黑矩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黑矩阵的厚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透光率。
可选的,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210中的像素的密集程度自内壁面110e朝向第二侧面110b逐渐增大。
具体的,所述内壁面110e相较于所述光源12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侧面110b相较于所述光源120的距离,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导光区130自所述内壁面110e朝向所述第二侧面110b逐渐变暗,因此,相较于所述内壁面110e而言,所述第一导光区130内靠近所述第二侧面110b的部位更需要进行光线补偿。由于所述第一显示区210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因此,当所述第一显示区210内的像素的密集程度自所述内壁面110e朝向所述第二侧面110b逐渐增大时,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导光区130内靠近所述第二侧面110b的部位补偿到更多的光线,从而提升所述第一导光区130内靠近所述第二侧面110b的部位的亮度,进而提高屏幕组件10的显示效果。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屏幕组件10,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200A,所述显示区200A包括相连的第一显示区210及第二显示区220,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第一导光区130,所述第一显示区210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设置,且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透光率。由于所述导光板110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10c及所述第二表面110d的第一通孔110A,所述第一通孔110A包括内壁面110e,所述光源120邻近所述第一侧面110a设置,所述第一导光区130为所述内壁面110e及所述第二侧面110b之间的区域,由于第一通孔110A的存在,会使得来自光源120的光线减弱,进而使得第一导光区130的光线较暗,由于所述第一显示区210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设置,且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透光率,从而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透光可以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亮暗程度进行补偿,以提升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亮度,进而提高所述屏幕组件10整体的显示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2是实施例一的屏幕组件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所述第二表面110d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110c,且沿所述第一侧面110a至所述第二侧面110b的方向,所述第一表面110c与所述第二表面110d的距离减小。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110为楔形板,又称斜板,从入光处来看,所述导光板110一边厚一边薄,呈楔形状或者三角形。有助于减少光源120的损失,提高光的利用率以及光源120的亮度和均匀度,从而可以优化配光设计。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图3是实施例一的屏幕组件设置像素区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210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区310a,所述第二显示区220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区320a,所述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像素区320a的透光率。
其中,阵列排布可以为矩阵排布,还可以是其它行和列之间符合某种规律的排布方式。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像素区320a的透光率时,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透光率,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210可以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光线进行更多的补偿,从而提升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亮度,进而提高屏幕组件10整体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210设置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密集程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设置的第二像素区320a的密集程度。由于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区大于所述第二像素区320a的透光率,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透光率,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210可以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光线进行更多的补偿,从而提升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亮度,进而提高屏幕组件10整体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面积相等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10设置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设置的第二像素区320a的数量。当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面积不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的面积时,所述第一显示区210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区310a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220设置的多个第二像素区320a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210包括第一中心区211和环绕所述第一中心区211的第一边缘区212,所述第一中心区211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边缘区212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率。
其中,所述第一中心区211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中心部位,而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中心部位的亮暗程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边缘部位的亮暗程度,即相较于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边缘部位而言,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中心部位更暗,更需要来自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光线补偿,以提升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中心部位的亮度。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中心区211的面积与所述第一边缘区212的面积相等时,所述第一中心区211设置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边缘区212设置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数量。当所述第一中心区211的面积不等于所述第一边缘区212的面积时,所述第一中心区211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区310a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边缘区212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区310a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一中心区211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边缘区212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率。当所述第一中心区211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边缘区212的第一像素区310a的透光率时,可以有效提升所述第一中心区211的亮度,而所述第一中心区211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中心部位,因此,可以有效的为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中心部位进行亮度补偿,以提升所述第一导光区130的中心部位的亮度,使得所述屏幕组件10的亮度更加协调,从而提升屏幕组件10的显示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和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屏幕组件中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210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区310a,所述第一像素区310a设置第一像素310,所述第一像素310均包括第一子像素301、第二子像素302和第三子像素303,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301为红色子像素(R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302为绿色子像素(G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303为蓝色子像素(B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30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子像素301的面积,所述第一子像素30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面积,以实现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及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发光亮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由于绿色子像素(G子像素)的发光效率最高,其次是红色子像素(R子像素)的发光效率,蓝色子像素(B子像素)的发光效率最低。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二子像素30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子像素301的面积,所述第一子像素30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面积,即将所述第二子像素302的面积设置为最小,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面积设置为最大,所述第一子像素301的面积居中。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及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面积与发光效率的对应设置,以实现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及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发光亮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且各子像素的面积大小并非随意设置的,各子像素的面积大小与发光效率的设置是相互匹配的,可以理解的,各子像素的面积大小与各子像素的发光效率之间相互匹配之后使得第一子像素301的发光亮度,第二子像素302的发光亮度及第三子像素303的发光亮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都认为是满足条件的。此时,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像素区310a设置的第一像素310的亮度较为协调,有助于提高所述第一像素区310a的分辨率,进而提升所述第一显示区210的分辨率,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210显示的图像更加清晰。
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及所述第三子像素303中的至少一种子像素在所述第一像素310中均匀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及所述第三子像素303中的至少一种子像素在第一像素310中均匀分布。从而当所述第一像素310应用于显示面板200中的时候,采用此种排布方式的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或所述第三子像素303在所述第一像素310中分布均匀,使得每个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或所述第三子像素303针对所述显示面板200分配的亮度也是均匀的,而如果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或所述第三子像素303不均匀设置,就会导致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或所述第三子像素303之间的间距不相等,那么分配给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亮度就不一样,显示面板200就会出现锯齿和彩边的现象,因此,采用此种排布方式的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及所述第三子像素303在所述第一像素310应用于显示面板200中的时候,所述显示面板200显示的画面就不容易出现锯齿、彩边现象,从而提升了画面的显示品质。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第一像素310,根据子像素的发光效率不同来设置的子像素的面积,具体的,就是将发光效率高的子像素,对应的面积设置的小一点,将发光效率低的子像素,对应的面积设置的大一点,并且各子像素的面积大小并非随意设置的,各子像素的面积大小与发光效率的设置是相互匹配的,使得各个子像素的发光亮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提高了所述第一像素310所应用的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和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屏幕组件中子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相邻排布,且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构成第二像素320,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相邻排布,且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构成第三像素330,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或者列方向。在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相邻排布,且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构成第四像素340,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α2,且所述第二夹角α2与所述第一夹角α1分布在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角α1的大小等于所述第二夹角α2的大小。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角α2与所述第一夹角α1也可以不相等。
本技术方案,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均可构成像素,从而实现了各个子像素之间的功能复用。且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夹角α1的大小等于所述第二夹角α2的大小时,有助于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发光更加均匀。当采用该结构的像素应用于显示面板200时,所述显示面板200显示的画面就不容易出现锯齿、彩边现象,从而提升了画面的显示品质。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4和图6(a),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屏幕组件中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n行第n列的第一子像素301,第n行第(n+1)列的第二子像素302,以及第(n+1)行第n列的第三子像素303构成第六像素360,第n行第n列的所述第一子像素301具有第一几何中心P1,第n行第(n+1)列的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具有第二几何中心P2,第(n+1)行第n列的所述第三子像素303具有第三几何中心P3,所述第一几何中心P1、所述第二几何中心P2和所述第三几何中心P3形成第一三角形S1,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n+1)行第(n+1)列的第一子像素301,第(n+1)行第(n+2)列的第二子像素302,以及第(n+2)行第(n+1)列的第三子像素303构成第七像素370,第(n+1)行第(n+1)列的第一子像素301具有第四几何中心P4,第(n+1)行第(n+2)列的第二子像素302具有第五几何中心P5,第(n+2)行第(n+1)列的第三子像素303具有第六几何中心P6,所述第四几何中心P4、所述第五几何中心P5和所述第六几何中心P6形成第二三角形S2,所述第二三角形S2和所述第一三角形S1构成全等三角形。
本技术方案,在相邻两行或者列像素上,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均可构成像素,从而实现了各个子像素之间的功能复用,提高了像素的显示效率。且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三角形和所述第一三角形构成全等三角形,有助于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局部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301、所述第二子像素30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303的发光更加均匀。当采用该结构的像素应用于显示面板200时,所述显示面板200显示的画面就不容易出现锯齿、彩边现象,从而提升了画面的显示品质。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4和图6(b),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一种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第m行m列中的第一子像素301,第(m+1)行第(m-2)列中的第一子像素301,第(m+1)行第(m+1)列中的第一子像素301,以及第(m+2)行第(m-1)列中的第一子像素301形成平行四边形M1,其中,m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采用此种排布方式的第一子像素301在所述第一像素310中分布均匀,使得每个所述第一子像素301针对所述显示面板200分配的亮度也是均匀的,而如果四个所述第一子像素301不均匀设置,就会导致四个所述第一子像素301之间的间距不相等,那么分配给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亮度就不一样,显示面板200就会出现锯齿和彩边的现象,因此,采用此种排布方式的第一子像素301在所述第一像素310应用于显示面板200中的时候,所述显示面板200显示的画面就不容易出现锯齿、彩边现象,从而提升了画面的显示品质。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4和图6(c),图6(c)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另一种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第m行m列中的第二子像素302,第(m+1)行第(m-2)列中的第二子像素302,第(m+1)行第(m+1)列中的第二子像素302,以及第(m+2)行第(m-1)列中的第二子像素302形成第二平行四边形M2,其中,m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采用此种排布方式的第二子像素302在所述第一像素310中分布均匀,使得每个所述第二子像素302针对所述显示面板200分配的亮度也是均匀的,而如果四个所述第二子像素302不均匀设置,就会导致四个所述第二子像素302之间的间距不相等,那么分配给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亮度就不一样,显示面板200就会出现锯齿和彩边的现象,因此,采用此种排布方式的第二子像素302在所述第一像素310应用于显示面板200中的时候,所述显示面板200显示的画面就不容易出现锯齿、彩边现象,从而提升了画面的显示品质。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4和图6(d),图6(d)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又一种像素排列的结构示意图。第m行m列中的第三子像素303,第(m+1)行第(m-2)列中的第三子像素303,第(m+1)行第(m+1)列中的第三子像素303,以及第(m+2)行第(m-1)列中的第三子像素303形成第三平行四边形M3,其中,m为大于或者等于3的正整数,采用此种排布方式的第三子像素303在所述第一像素310中分布均匀,使得每个所述第三子像素303针对所述显示面板200分配的亮度也是均匀的,而如果四个所述第三子像素303不均匀设置,就会导致四个所述第三子像素303之间的间距不相等,那么分配给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亮度就不一样,显示面板200就会出现锯齿和彩边的现象,因此,采用此种排布方式的第三子像素303在所述第一像素310应用于显示面板200中的时候,所述显示面板200显示的画面就不容易出现锯齿、彩边现象,从而提升了画面的显示品质。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屏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四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屏幕组件10还包括摄像头400和盖板500,所述摄像头40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0A内,所述盖板50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20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0的表面,所述盖板50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部分表面构成所述摄像头400的入光面400a。
可选的,所述摄像头400模组为前置摄像头。
其中,盖板500为玻璃材质,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起到保护电子装置1内部结构的作用。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1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组件10。
可选的,所述电子装置1还包括层叠设置的前壳600和后盖700,所述前壳600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100远离所述盖板200的一侧,所述前壳600用于固定所述摄像头400,所述后盖700设置在所述前壳60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0的一侧,所述后盖700即为所述电子装置1的电池盖。
可选的,所述电子装置1可以是任何具备拍摄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拍摄功能的智能设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导光板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内壁面,所述光源邻近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所述导光板包括位于所述内壁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一导光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相连的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正对所述第一导光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像素区的透光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中心区和环绕所述第一中心区的第一边缘区,所述第一中心区的第一像素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边缘区的第一像素区的透光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的密集程度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像素的密集程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像素的密集程度自内壁面朝向第二侧面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倾斜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沿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设置第一像素,所述第一像素均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面积,以实现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及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发光亮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相邻排布,且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构成第二像素,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相邻排布,且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构成第三像素,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或者列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相邻排布,且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构成第四像素,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形成第二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分布在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等于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组件,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及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至少一种子像素在所述第一像素中均匀分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组件还包括摄像头和盖板,所述摄像头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表面,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表面构成所述摄像头的入光面。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组件。
CN201810705404.9A 2018-07-02 2018-07-02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08957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5404.9A CN108957848B (zh) 2018-07-02 2018-07-02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5404.9A CN108957848B (zh) 2018-07-02 2018-07-02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7848A true CN108957848A (zh) 2018-12-07
CN108957848B CN108957848B (zh) 2021-04-23

Family

ID=64484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5404.9A Active CN108957848B (zh) 2018-07-02 2018-07-02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784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7109A (zh) * 2019-03-29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4729A (zh) * 2019-10-31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控制方法
CN113311529A (zh) * 2021-05-06 2021-08-27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1753A (zh) * 2013-08-12 2016-03-2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20170068287A1 (en) * 2015-09-09 2017-03-09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7241465A (zh) * 2016-03-29 2017-10-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显示器和相机的电子装置
CN107247482A (zh) * 2017-06-27 2017-10-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与摄像集成装置
CN107272242A (zh) * 2017-07-28 2017-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制造方法及显示屏
CN107682489A (zh) * 2017-11-20 2018-02-0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CN107808606A (zh) * 2017-11-22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20142A (zh) * 2017-11-22 2018-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7318772U (zh) * 2017-09-27 2018-05-04 厦门弘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组件导光板
CN207541546U (zh) * 2017-12-15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8234702A (zh) * 2018-01-18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1753A (zh) * 2013-08-12 2016-03-2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20170068287A1 (en) * 2015-09-09 2017-03-09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7241465A (zh) * 2016-03-29 2017-10-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显示器和相机的电子装置
CN107247482A (zh) * 2017-06-27 2017-10-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与摄像集成装置
CN107272242A (zh) * 2017-07-28 2017-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制造方法及显示屏
CN207318772U (zh) * 2017-09-27 2018-05-04 厦门弘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组件导光板
CN107682489A (zh) * 2017-11-20 2018-02-0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
CN107808606A (zh) * 2017-11-22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20142A (zh) * 2017-11-22 2018-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7541546U (zh) * 2017-12-15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8234702A (zh) * 2018-01-18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7109A (zh) * 2019-03-29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4729A (zh) * 2019-10-31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控制方法
CN110764729B (zh) * 2019-10-31 2023-09-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控制方法
CN113311529A (zh) * 2021-05-06 2021-08-27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7848B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7849A (zh)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EP3845959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280111B (zh) 透明显示器
CN202649645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1336350B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8957848A (zh)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4536179A (zh) 平板显示器
CN11248958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576357B (zh) 一种透明显示器
KR20090087011A (ko) 평면 정렬 스위칭 방식 전기 영동형 컬러 디스플레이
CN210376949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6203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4317448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2011018044A (ja) グラデーション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フィルタおよび保護ケース
JP2008145551A (ja) 表示装置
CN103885117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WO2021056721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WO2017186095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809956A (zh) 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9852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3541051A (ja) スメクティック液晶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CN109192768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2012145944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カラーシフト低減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具備す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22551775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136036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