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6678B -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6678B
CN108956678B CN201810596174.7A CN201810596174A CN108956678B CN 108956678 B CN108956678 B CN 108956678B CN 201810596174 A CN201810596174 A CN 201810596174A CN 108956678 B CN108956678 B CN 108956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trum
peak
relaxation time
amplitude
transverse relax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61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6678A (zh
Inventor
闫建平
何旭
冯春珍
王敏
耿斌
张少龙
范杰
黄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961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6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6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6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6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6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 G01N24/0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by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G01N24/081Making measurements of geologic samples, e.g. measurements of moisture, pH, porosity, permeability, tortuosity or viscos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岩样分析测试;S2:分别进行物性测试、核磁共振实验、高压压汞;基于MATLAB程序设计平台,利用波峰拾取及数量判断、峰值拾取及数列排序、波形判断及无效波峰屏蔽、首末峰判断和数列循环计算等信息统计,从T2谱形态特征中提取T2谱敏感参数13个。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深入挖掘并提取核磁共振T2谱信息,有助于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地层孔隙结构,深化了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心物性、压汞、核磁共振实验及核磁共振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推进,勘探难度也不断增加,油气需求量持续上升,常规石油天然气渐渐无法满足需求,现阶段低渗透、致密油气成为了重要的战略接替能源(赵新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分级评价[D].2012,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工程中大量的现实成果表明,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显著地影响其储渗能力,并对油气田的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郝乐伟,唐俊,王琪.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J].岩性油气藏,2013,25 (5):123-128.),而低渗透、致密油气储层通常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国内外对低渗透、致密储层孔隙结构方面的研究持续关注,并在低渗透致密砂岩、泥页岩、碳酸盐岩及火成岩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与认识(Stephen A H.Tight gassands[J].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2006,58(6):86-93;王瑞飞,陈明强,孙卫.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地质论评, 2008,54(2):270-277;邹才能,杨智,朱如凯,等.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J].地质学报,2015,89(6):979-1007; Mayka S,Celso P F,Fabiano G,et al.Wolfcharacterization of Brazilian tight gas sandstones relating permeability andAngstrom-to micron-scale pore structures[J].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and Engineering,2015: 1-23;Sakhaee P A and Steven L B.Pore structure of shale[J].Fuel, 2015(143):467-475)。
我国石油行业中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应用已有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核磁共振测井测量得到的孔隙度与岩性相关性不大,而且可以测量孔隙结构信息。在勘探阶段,核磁共振测井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信息,在开发阶段又为驱替效率、剩余油分布及采收率等油藏评价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参数。根据实验室岩心分析测试得到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毛管束缚水孔隙度、自由流体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分布等参数,且不损害岩心。而基于核磁共振T2谱、分形理论可以直接进行孔隙结构类型的划分和参数计算。核磁共振T2谱能够反映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尤其在对数坐标下与岩石孔喉分布具有数学上的转换关系。因此,基于数学形态学,提出从典型核磁共振T2谱中提取相应的形态特征参数作为敏感参数,形成较为独立的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及流体信息的核磁共振评价参数集,进而进行岩石孔隙结构的表征和储层评价。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一
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0910216781.7,名称为:利用核磁共振录井解释参数进行储层评价的方法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录井解释参数进行储层评价的方法,涉及石油地质勘探地质录井解释评价技术领域,选择含油饱和度So和可动流体饱和度BVM两个参数,利用公式M1=BVM*So获得反映储层含油特征和总体能量的M1参数;利用公式SMo=BVM-SMw,计算出可动油饱和度SMo参数,再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031
获得反映储层可采油量的 M2参数;然后按照M1和M2值的取值范围确定流体类别。采用本方法,能有效地将储层不同含油级别进行定量的精细划分,消除了因区块、层位、含油特征等因素造成解释参数不确定的因素、在碎屑岩含油层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
这种方法对于利用核磁共振信息进行含油饱和度计算较为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点,(1)对核磁共振T2谱中潜在的信息利用不够;(2)对孔隙结构分类及孔隙结构类型的内在差异性考虑较少; (3)对于参数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较高,直接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二
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1610835143.3,名称为: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核磁共振参数表征新方法
该发明提供一种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核磁共振参数表征新方法,包括:将岩样抽空饱和模拟地层水,并进行核磁共振测试,获得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及相应的幅度A;利用T2谱中岩心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及相应的幅度A,计算T2几何平均值T2g;确定离心力,进行离心后岩样的核磁共振测试,获得离心后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及相应的信号幅度A;根据离心前即饱和状态的T2谱和离心后即束缚状态的T2谱,计算可动流体饱和度Sf;建立T2几何平均值T2g 与可动流体饱和度Sf的函数关系式。该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核磁共振参数表征新方法能够直接、快速从储层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中得到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
现有技术二的缺点
这种方法对于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进行参数计算较为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点,(1)单一采用几何平均值计算,未充分考虑孔隙结构其他参数对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2)利用几何平均值及T2截止值计算可动流体饱和度的精度有待讨论。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三
现有技术三的技术方案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1610834844.5,名称为:低渗透低粘油油层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参数表征方法
该发明提供一种低渗透低粘油油层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参数表征方法,包括:通过真实岩心饱和不同低粘油下核磁共振实验分析,获得饱和不同粘度油的岩心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分布;通过真实岩心的孔隙结构分析,获得岩心的孔喉半径r分布;建立弛豫时间T2值与孔喉半径r间转化的基准模型;建立折算系数M与流体粘度及该流体下岩心T2几何平均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折算系数M;将基准模型与折算系数结合得到通用转化模型,进而得到储层的拟毛管压力曲线以及孔隙结构分布及特征参数。该方法可以从核磁测井资料上得到连续、定量的储层孔隙结构参数,来进行储层评价研究,为低渗油藏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储层资料。
现有技术三的缺点
该技术对于含油地层的孔径分布曲线求取有一定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1)建立伪毛管压力曲线过程中的误差容易造成孔隙结构信息的失真;(2)相应复杂的转换方法面对复杂的井下环境,其应用上将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 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岩样分析与挑选;
S2:分别进行物性、核磁共振、高压压汞实验测试;
所述物性测试是为了对比相同孔隙度、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和对比相同渗透率、不同孔隙度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
核磁共振实验是依据实验中测试矿化度和物性参数,选取相近孔隙度、渗透率的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图;
高压压汞是为了对比相同进汞饱和度、不同排驱压力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对比相近排驱压力、不同进汞饱和度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
S3:基于MATLAB程序设计平台,利用波峰拾取及数量判断、峰值拾取及数列排序、波形判断及无效波峰屏蔽、首末峰判断和数列循环计算等信息统计,从T2谱形态特征中提取T2谱敏感参数13个,包括:T2谱最大非零时间、T2谱末峰时间、T2谱末峰序数、T2谱末峰幅度、T2谱中值时间、T2谱末峰右半幅点偏移量、T2谱首末峰时间差、 T2谱首末峰偏移量、T2谱首末峰幅度差、T2谱平均时间、T2谱几何平均值、T2谱对数积分和T2谱线性积分;
进一步地,所述13个T2谱敏感参数的提取方法如下:
T2谱最大非零时间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从最大弛豫时间对应的幅度分量开始判别,当幅度分量大于0时读取对应横向弛豫时间,即为 T2谱最大非零时间。
T2谱末峰时间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横向弛豫时间,即为T2谱末峰时间。
T2谱末峰序数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序数,即为T2谱末峰序数。
T2谱末峰幅度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序数对应的幅度分量,即为T2谱末峰幅度。
T2谱中值时间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进行幅度分量的累加,对累加值占幅度分量总量的比重进行判定,当比值为50%时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即为T2谱中值时间。
T2谱末峰右半幅点偏移量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求取末峰幅度值的一半,以及其对应的序数,求取其中最大的一个,即为T2谱右半幅点偏移量。
T2谱首末峰时间差(T2differ)定义为核磁共振T2谱出现的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之差,可以表征具有双峰 (或多峰)特征岩石其大小孔喉的大小差值,其公式为:
T2-differ=T2peak2-T2peak1 (1)
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时间差。
T2谱首末峰偏移量(Ddiffer)是指第一个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与最后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在线性坐标下的序数差,定量描述线性坐标下的具有双峰特征的T2谱双峰分离程度,更加直观地表征孔隙结构特征,其公式为:
Ddiffer=Opeak2-Opeak1 (2)
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序数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偏移量。
T2谱首末峰幅度差(Pdiffer)是T2谱双峰之差,用以表征岩石孔隙中大孔小孔的相对比例,其公式为:
Pdiffer=Peak2-Peak1 (3)
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幅度分量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幅度差。
T2谱平均时间(TDM)提取方法是: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取的T2弛豫时间的平均值,来表征岩石整体孔径大小的分布,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081
T2谱几何平均值(T2g)提取方法是:采用几何平均法表征岩样内部大小T2弛豫时间的平均值,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082
T2谱对数积分(Area)提取方法是:对核磁共振T2谱曲线与横向弛豫时间坐标轴所围成的区域利用梯形面积法求积分,同时包含了总孔隙度和孔径分布信息,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083
T2谱线性积分(TAareaL)提取方法是:将核磁共振T2谱的幅度分量累加和,经刻度后可以直接表征岩石孔隙度大小,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08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对比相同孔隙度、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发现,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大小明显不同,即渗透率好的岩心其核磁共振T2谱峰值对应的弛豫时间偏向高值,孔径分布主要以大孔径为主,同时也可以说大孔径多少对岩石渗流能力起主要影响。
(2)对比相同渗透率、不同孔隙度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发现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大小差别不大,但其波峰的横向展幅较大或峰值较高,主要孔喉半径分布范围较广,造成相同渗透率不同孔隙度。
(3)对比相同进汞饱和度、不同排驱压力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发现排驱压力越小其峰值越大,同时,随着排驱压力的减小,毛管压力曲线平缓段长度SAB也逐渐增大。
(4)对比相近排驱压力、不同进汞饱和度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发现进汞饱和度越小其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越小,峰值越小,T2截止值越来越大。选取相近孔隙度、渗透率的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图发现,矿化度不是影响核磁共振T2谱的重要因素。
基于致密砂岩的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对核磁共振T2谱中反映孔隙结构信息的形态学参数进行定量分解,提出了T2谱末峰最大非零时间、T2谱末峰时间、T2谱末峰序数、T2谱末峰幅度、T2谱首末峰时间差、T2谱首末峰偏移量等敏感参数进行T2谱定量表征。
本方法建立了基于核磁共振T2谱敏感参数的提取方法,深入挖掘核磁共振T2谱信息,有助于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地层孔隙结构,深化了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同孔隙度、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核磁共振T2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似渗透率、不同孔隙度条件下的核磁共振T2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同进汞饱和度下不同排驱压力的岩心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同排驱压力,不同进汞饱和度的岩心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矿化度相近孔渗T2谱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典型核磁共振测井T2谱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敏感参数提取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相同孔隙度、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核磁共振T2
对比相同孔隙度、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发现,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大小明显不同,孔隙度都为7%时,渗透率高的样品A1(2.6mD),末峰时间为80ms,渗透率低的样品B1(0.43mD) 其末峰时间为8ms(图1a);孔隙度都为11%时,渗透率高的样品A2(10.2mD),末峰时间为350ms,渗透率低的样品B2(1.06mD)其末峰时间为15ms(图1b);孔隙度都为12%时,渗透率高的样品A3 (3.18mD),末峰时间为90ms,渗透率低的样品B3(0.34mD)其末峰时间为40ms(图1c);孔隙度都为16%时,渗透率高的样品A4 (321.09mD),末峰时间为1500ms,渗透率低的样品B4(73.10mD) 其末峰时间为800ms(图1d),即渗透率好的岩心其核磁共振T2谱峰值对应的弛豫时间偏向高值,孔径分布主要以大孔径为主,同时也可以说大孔径多少对岩石渗流能力起主要影响。
相同渗透率,不同孔隙度T2谱特征
对比相同渗透率、不同孔隙度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发现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大小差别不大,但其波峰的横向展幅较大或峰值较高。
当渗透率都为0.2mD时,末峰时间都在10ms左右,孔隙度较小的样品D1(5.5%),10~1000ms范围的孔隙度分量明显小于孔隙度较大的样品C1(6.7%)(图2a);
当渗透率都为0.3mD时,末峰时间都在10ms左右,孔隙度较小的样品D2(10.2%),3~30ms范围的孔隙度分量明显小于孔隙度较大的样品C2(14.4%)(图2b);
当渗透率都为0.3mD时,末峰时间都在50ms左右,孔隙度较小的样品D3(5.7%),0.1~30ms范围的孔隙度分量明显小于孔隙度较大的样品C3(12.6%)(图2c);
当渗透率都为0.8mD时,末峰时间都在10ms左右,孔隙度较小的样品D4(6.4%),0.1~1000ms范围的孔隙度分量明显小于孔隙度较大的样品C4(14.1%)(图2d);即主要孔喉半径分布范围较广或幅度高低,造成相同渗透率不同孔隙度。
相同进汞饱和度,不同排驱压力条件下T2谱特征
对比相同进汞饱和度、不同排驱压力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发现排驱压力越小其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越大,最大进汞饱和度为90.58%时,当排驱压力为Pd=1.2MPa时,峰值为0.36,峰值对应横向弛豫时间为10ms(图3);Pd=0.15MPa时,峰值为0.48,峰值对应横向弛豫时间为80ms(图3);Pd=0.02MPa时,峰值为1.0,峰值对应横向弛豫时间为1000ms(图3)。同时,随着排驱压力的减小,毛管压力曲线平缓段长度SAB也逐渐增大。
相近排驱压力,不同最大进汞饱和度T2谱特征
对比相近排驱压力、不同进汞饱和度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发现进汞饱和度越小其峰值幅度越小,T2截止值越来越大,当进汞饱和度为SHgmax=92.23%时,峰值为0.32,截止值为6ms (图4a);SHgmax=88.12%时,峰值为0.25,截止值为8ms(图4b);SHgmax=86.47%时,峰值为0.16,截止值为10.5ms(图4c);随着最大进汞饱和度的减小,毛管压力曲线平缓段长度SAB也逐渐减小,峰值逐渐增大(图4d)。
相近孔隙度、渗透率,不同矿化度条件下T2谱特征
依据实验中测试矿化度(表1)和物性参数,选取相近孔隙度、渗透率的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图发现,孔隙度为14.1~14.9%,渗透率为0.80~1.47mD的岩石样品在矿化度不同时,分别为 30000mg/L和60000mg/L,其T2截止值接近,前者为7ms,后者为 10ms,同时T2谱形态区别不大(图5a/b/c);孔隙度为12.6~12.7%,渗透率为0.33~0.34mD的岩石样品在矿化度不同时,分别为 15000mg/L和60000mg/L,其T2截止值接近,前者为6ms,后者为 10ms,同时T2谱形态区别不大(图5d/e/f)。因而认为矿化度不是影响核磁共振T2谱的重要因素,进而排除地下井筒剖面中不同矿化度的地层水对核磁共振测井T2谱的影响。
表1不同岩心核磁共振测试饱和水矿化度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121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131
核磁敏感参数定义和计算公式
核磁共振T2谱能够反映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尤其在对数坐标下与岩石孔喉分布具有数学上的转换关系,因此,基于数学形态学,提出从典型核磁共振T2谱(图6)中提取相应的形态特征参数作为敏感参数,形成较为独立的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及流体信息的核磁共振评价参数集,进而进行岩石孔隙结构的表征和储层评价,提取过程如图 7所示。
T2谱最大非零时间(T2max-non-zero)是核磁共振T2谱中,随横向弛豫时间由大到小,纵向分量不为零时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其通常对应于岩石孔喉分布中的最大孔径值。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从最大弛豫时间对应的幅度分量开始判别,当幅度分量大于0时读取对应横向弛豫时间,即为 T2谱最大非零时间。
T2谱末峰时间(T2peak2)是核磁共振T2谱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一般为幅度分量最大的峰值),对应于岩石较大孔径分布最为集中的部分孔隙的弛豫时间,物理意义为是经不同公式可转换对应于间隔孔隙度最大的孔喉半径,同时也可以显著表征不同流体下 T2谱形态变化。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横向弛豫时间,即为T2谱末峰时间。
T2谱末峰序数(Opeak2)是核磁共振T2谱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横坐标序数(一般为幅度分量最大的峰值,也称为末峰偏移量),核磁T2谱横坐标为横向弛豫时间,呈对数显示,分布范围为 0.3~3000ms,在保持T2谱形态特征不变的情况下,对横坐标进行线性转换得到的数列序数,序数大小可以表征岩石孔喉半径的相对大小。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序数,即为T2谱末峰序数。
T2谱末峰幅度(Peak2)是T2谱呈双峰特征时最后一个峰(往往也是纵向幅度分量最大的一个峰)对应的纵向幅度分量,反映具有双峰特征的岩石中大孔径的多少。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序数对应的幅度分量,即为T2谱末峰幅度。
T2谱中值时间(T2-half)是T2谱纵向累加分量占总分量的50%时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不受偏大或者偏小数据影响,更适合表征岩石整体孔径大小的分布。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进行幅度分量的累加,对累加值占幅度分量总量的比重进行判定,当比值为50%时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即为T2谱中值时间。
T2谱末峰右半幅点偏移量,即纵向幅度分量为末峰幅度值一半时对应的序数值中最大的一个。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求取末峰幅度值的一半,以及其对应的序数,求取其中最大的一个,即为T2谱右半幅点偏移量。
T2谱首末峰时间差(T2differ)定义为核磁共振T2谱出现的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之差,可以表征具有双峰 (或多峰)特征岩石其大小孔喉的大小差值,更加详细描述不同类型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
T2-differ=T2peak2-T2peak1 (1)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时间差。
T2谱首末峰偏移量(Ddiffer)是指第一个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与最后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在线性坐标下的序数差,定量描述线性坐标下的具有双峰特征的T2谱双峰分离程度,更加直观地表征孔隙结构特征,其公式为:
Ddiffer=Opeak2-Opeak1 (2)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序数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偏移量。
T2谱首末峰幅度差(Pdiffer)是T2谱双峰之差,用以表征岩石孔隙种大孔小孔的相对比例,其公式为
Pdiffer=Peak2-Peak1 (3)
提取方法:基于MATLAB平台,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幅度分量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幅度差。
T2谱平均时间(TDM)提取方法是: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取的T2弛豫时间的平均值,来表征岩石整体孔径大小的分布,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164
T2谱几何平均值(T2g)提取方法是:采用几何平均法表征岩样内部大小T2弛豫时间的平均值,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161
T2谱对数积分(Area)提取方法是:对核磁共振T2谱曲线与横向弛豫时间坐标轴所围成的区域利用梯形面积法求积分,同时包含了总孔隙度和孔径分布信息,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162
T2谱线性积分(TAareaL)提取方法是:将核磁共振T2谱的幅度分量累加和,经刻度后可以直接表征岩石孔隙度大小,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1581790000163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岩样分析与挑选;
S2:分别进行物性、核磁共振、高压压汞实验测试;
所述物性实验测试是为了对比相同孔隙度、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和对比相同渗透率、不同孔隙度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
核磁共振实验测试是依据实验中测试矿化度和物性参数,选取相近孔隙度、渗透率的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图;
高压压汞实验测试是为了对比相同进汞饱和度、不同排驱压力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对比相近排驱压力、不同进汞饱和度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
S3:基于MATLAB程序设计平台,利用波峰拾取及数量判断、峰值拾取及数列排序、波形判断及无效波峰屏蔽、首末峰判断和数列循环计算的信息统计,从T2谱形态特征中提取T2谱敏感参数13个,包括:T2谱最大非零时间、T2谱末峰时间、T2谱末峰序数、T2谱末峰幅度、T2谱中值时间、T2谱末峰右半幅点偏移量、T2谱首末峰时间差、T2谱首末峰偏移量、T2谱首末峰幅度差、T2谱平均时间、T2谱几何平均值、T2谱对数积分和T2谱线性积分;
S3中所述13个T2谱敏感参数的提取方法如下:
T2谱最大非零时间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从最大弛豫时间对应的幅度分量开始判别,当幅度分量大于0时读取对应横向弛豫时间,即为T2谱最大非零时间;
T2谱末峰时间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横向弛豫时间,即为T2谱末峰时间;
T2谱末峰序数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序数,即为T2谱末峰序数;
T2谱末峰幅度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拾取幅度分量中的峰值点,对比读取到的数值点中的最大序数对应的幅度分量,即为T2谱末峰幅度;
T2谱中值时间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进行幅度分量的累加,对累加值占幅度分量总量的比重进行判定,当比值为50%时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即为T2谱中值时间;
T2谱末峰右半幅点偏移量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求取末峰幅度值的一半,以及其对应的序数,求取其中最大的一个,即为T2谱右半幅点偏移量;
T2谱首末峰时间差T2differ定义为核磁共振T2谱出现的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之差,可以表征具有双峰或多峰特征岩石其大小孔喉的大小差值,其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57364440000021
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时间差;
T2谱首末峰偏移量Ddiffer是指第一个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与最后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在线性坐标下的序数差,定量描述线性坐标下的具有双峰特征的T2谱双峰分离程度,更加直观地表征孔隙结构特征,其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57364440000022
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序数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偏移量;
T2谱首末峰幅度差Pdiffer是T2谱双峰之差,用以表征岩石孔隙中大孔小孔的相对比例,其公式为:
Pdiffer=Peak2-Peak1 (3)
提取方法是:读取横向弛豫时间和幅度分量为一个二维数组,依照横向弛豫时间排序,幅度分量第一个峰值与最后一个峰值对应的幅度分量之差,即为T2谱首末峰幅度差;
T2谱平均时间TDM提取方法是: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取的T2弛豫时间的平均值,来表征岩石整体孔径大小的分布,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57364440000031
T2谱几何平均值T2g提取方法是:采用几何平均法表征岩样内部大小T2弛豫时间的平均值,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57364440000032
T2谱对数积分Area提取方法是:对核磁共振T2谱曲线与横向弛豫时间坐标轴所围成的区域利用梯形面积法求积分,同时包含了总孔隙度和孔径分布信息,T2i和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T2弛豫时间及相应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57364440000033
T2谱线性积分TAareaL提取方法是:将核磁共振T2谱的幅度分量累加和,经刻度后可以直接表征岩石孔隙度大小,Ai分别代表各点处的幅度,n为T2谱数据点数量,其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57364440000034
CN201810596174.7A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Active CN108956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6174.7A CN108956678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6174.7A CN108956678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6678A CN108956678A (zh) 2018-12-07
CN108956678B true CN108956678B (zh) 2020-12-04

Family

ID=6448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6174.7A Active CN108956678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6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632B (zh) * 2019-06-10 2021-06-01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方法、装置、成像设备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N110410058B (zh) * 2019-06-20 2023-01-3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
CN112147172A (zh) * 2019-06-27 2020-12-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核磁共振t2谱评估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44369B (zh) * 2019-06-28 2020-10-1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储层束缚和可动流体分布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46258B (zh) * 2019-07-17 2020-06-0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的方法
CN111042810B (zh) * 2019-12-27 2021-06-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核磁量化表征的砂砾岩储层产能下限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2326710B (zh) * 2020-11-10 2022-06-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泥页岩饱和水后各离心状态核磁共振t2谱校正方法
CN112881449B (zh) * 2021-01-22 2021-12-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气体突破压力测定方法和校正方法
CN117129509B (zh) * 2023-10-27 2023-12-26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一种基于ki-ct计算页岩裂缝核磁共振测井t2截止值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4241A1 (fr) * 2003-12-17 2005-06-24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Methode de caracterisation des emulsions aqueuses de bruts lourds par mesures rmn
DE102005060986B3 (de) * 2005-12-20 2007-08-23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der transversalen Relaxationszeit T2* bei MR-Daten
CN102141637B (zh) * 2010-01-28 2012-10-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US20130257424A1 (en) * 2012-03-27 2013-10-03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rock analysis
CN103279647B (zh) * 2013-05-03 2016-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孔隙特征参数计算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方法
CN104698020B (zh) * 2013-12-06 2017-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松散岩心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采集处理方法
US10551520B2 (en) * 2014-11-13 2020-02-04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Surface relaxivity calculation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measurement, three dimensional (3D) rock model and NMR response simulation
US10107883B2 (en) * 2015-03-27 2018-10-23 Michael Hutchinson Ultrafast MRI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6678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6678B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敏感参数提取方法
CN109030311B (zh) 基于核磁共振t2谱敏感参数的孔隙结构分类与识别方法
Rezaee et al. Tight gas sands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from mercury injection capillary pressure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data
CN108694264B (zh) 一种确定页岩气储层渗透率的方法
CN110231272B (zh) 致密砂岩孔径与核磁共振t2值转换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Nabawy et al. Pore-throat characterization in highly porous and permeable sandstones
Jian-Ping et al.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LOW PERMEABLE SANDSTONE PORE STRUCTURE BASED 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LOGGING: A CASE STUDY OF Es4 FORMATION IN THE SOUTH SLOPE OF DONGYING SAG
CN104806232B (zh) 一种确定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下限的方法
Xiao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models for predicting permeability from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logs in two Chines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Xiao et al. A new technique for synthetizing capillary pressure (Pc) curves using NMR logs in tight gas sandstone reservoirs
CN103257151A (zh) 一种定量评价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孔喉动用规律的方法
CN106897531B (zh) 一种低渗透石灰岩储层渗透率的定量评价方法
Gan et al. Fast pressure-decay core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 for tight rocks
CN112363242A (zh) 基于测录井融合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11625750B (zh) 一种针对致密砂岩储层气层与气水同层的识别方法
CN112145165A (zh) 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
CN107315024A (zh) 一种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油水层的方法
CN111381292A (zh) 一种预测砂岩含烃储层的测井解释方法与装置
Feng et al. A new empirical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from conventional logs in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s
CN104514553B (zh) 一种岩屑砂岩层中气层的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95895B (zh) 利用宏观流动系数动态评价砂砾岩储层物性的方法
CN112012727B (zh) 获得气相有效渗透率的方法及储层产能的预测方法
CN103670392A (zh) 一种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煤层瓦斯流动状态快速判识方法
CN110792425B (zh) 一种测量地层流体含水率的方法
CN109655479B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t2谱的煤层含气量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