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6369A -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6369A
CN108956369A CN201810971018.4A CN201810971018A CN108956369A CN 108956369 A CN108956369 A CN 108956369A CN 201810971018 A CN201810971018 A CN 201810971018A CN 108956369 A CN108956369 A CN 108956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ensing unit
heat generation
generation device
steam vap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10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小雄
孙经
孙经一
徐发展
刘宝宝
张冬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RMYO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RMY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RMYO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RMY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10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6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6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7/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volume of a gas or vapour
    • G01N7/14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volume of a gas or vapour by allowing the material to emit a gas or vapour, e.g. water vapour, and measuring a pressure or volume differ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所述的测量仪,包括空气气源、氮气气源、第一干燥装置、第一冷凝装置、带有恒温夹套的密闭的恒温反应筒和第二冷凝装置,空气气源和干燥氮气气源通过三通调节阀,与第一干燥装置、第一冷凝装置、恒温反应筒和第二冷凝装置连通,恒温反应筒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第一冷凝装置相连通,出气口与第二冷凝装置相连通;本发明可以用于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定量检测。本发明可以模拟正常发热时的室温条件,并且温度恒温稳定,易于控制,测量仪器整体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便于操作,检测精度高,重复性好,便于工业化应用。

Description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装置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将具有透气性的包覆材料内封入自发热组合物,从而产生水蒸气的发热体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具有产生水蒸气的自发热产品各类有很多,特别是蒸汽眼罩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对于产生的水蒸气的量的测量比较困难,市场上也没有具体的测量仪器,对于产生的水蒸气的量的测定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难点。
而在现有的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99805684.7,名称为蒸汽发生垫中公布了一种测量水蒸气量的装置,其中用于证明发热器具中水蒸气的质量减少,发热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方法为“发热体的质量是在使发热体层叠于片材的步骤中,测定片材质量,将发热体层叠于片材后再次测定质量,计算两者的差值而求出”。再算出测定的蒸气的量与发热体的变化量的比值,从而算出每质量的发热体所产生的水蒸气量,但这样求出的发热体的变化量不准确,因为发热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出一定量的水蒸气,但因为有氧气的进入,发热体最终生成的物质是有所增加的,所以从中得出的每质量的发热体所产生的水蒸气量也是不准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以满足相关领域应用的需要。
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包括空气气源、氮气气源、第一干燥装置、第一冷凝装置、带有恒温夹套的密闭的恒温反应筒和第二冷凝装置;
所述的空气气源和干燥氮气气源分别通过三通调节阀,依次通过管线与第一干燥装置、第一冷凝装置、恒温反应筒和第二冷凝装置串联连通;
所述的恒温反应筒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第一冷凝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出气口与第二冷凝装置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可以用于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定量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带有恒温夹套的密闭的恒温反应筒,可以模拟正常发热时的室温条件,并且温度恒温稳定,易于控制;空气中的水份通过一次干燥、一次冷凝的双重处理,水份除去更彻底,并且空气排出口设置有第二干燥装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份从排出口进入到装置内,测量仪器整体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底,且便于操作,检测精度高,重复性好,便于工业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包括:空气气源1、氮气气源12、第一干燥装置2、第一冷凝装置3、带有恒温夹套7的密闭的恒温反应筒4和第二冷凝装置5;
所述的空气气源1和干燥氮气气源12分别通过三通调节阀9,依次通过管线与第一干燥装置2、第一冷凝装置3、恒温反应筒4和第二冷凝装置5串联连通;
所述的恒温反应筒4设有进气口401和出气口402,所述的进气口401与所述的第一冷凝装置3相连通,所述的出气口402与第二冷凝装置5相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干燥装置6,所述的第二干燥装置6与所述的第二冷凝装置5通过管线相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流量计8,所述的流量计8设置在第一干燥装置2与所述的第一冷凝装置3之间的管线上;
优选的,所述的空气气源1为空气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干燥装置和第二干燥装置为装有干燥剂的玻璃管,且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固体氢氧化钠和碱石灰等,优选无水氯化钙;
参见图2,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装置包括装有冷凝剂100的密闭的杯体10和U型冷凝管11,所述的U型冷凝管11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的杯体10外,一端为空气入口1101,另一端为空气出口1102,所述的U型冷凝管11的下部设有集水球110,所述的冷凝剂优选为液氮;
优选的,所述的夹套设有进水口402和出水口403;
采用上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对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进行测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恒温的水送入夹套401,保持恒温反应装置内的温度恒定在设定的温度,一般为20~25℃;
(2)将被测发热器具放入恒温反应装置内;
(3)启动空气气源1,切换三通调节阀9,使得空气通过三通调节阀9,并控制流量为0.8~1L/min,记录初始时间t0,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干燥装置2、气流测速装置和第一冷凝装置3,将经过干燥处理过的空气通过恒温反应装置的进气口进入恒温反应装置,与被测发热器具100进行反应,最后空气再通过恒温反应装置的出气口,进入第二冷凝装置,通过第二冷凝装置将空气中的水蒸汽的进行冷凝液化,冷凝液化后的空气再经过第二干燥装置排入大气中,其中第二干燥装置是防止大气中的带有水蒸汽空气的通过空气回流进行第二冷凝装置内;
(4)经过预定时间后,关闭空气气源1,记录时间t1
(5)切换三通调节阀9,启动氮气气源12,将干燥氮气经过第一干燥装置、流量计8和第一冷凝装置后输送至恒温反应装置内,将恒温反应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并依次经过第二冷凝装置和第二干燥装置排出到大气中;
所述的干燥氮气为经过干燥的纯氮气,可采用常规的方法,如将纯氮气通过干燥剂氯化钙等将纯氮气中的水份去除;
(6)关闭三通调节阀9,将所述的第二冷凝装置冷凝管11称重,记为G1,G0为第二冷凝管11初始重量;
(7)空白试验:重复上述步骤(1)至步骤(6),恒温反应装置内不放入发热器具,记录相同的时间内第二冷凝装置内得到的水重量G2
被测发热器具实际的产生水蒸气量G为:
G=G1-G0-G2,单位时间发热器具发热时产生的水蒸汽的量:G3/(t1-t0)。
实施例1~3
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对发热器具产生的水蒸气量进行检测,所述的发热器具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1410145975.3,专利名称:薄片型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的自发热片。
检测方法如下:
(1)将恒温的水送入夹套401,保持恒温反应装置内的温度恒定25℃;
(2)将所述的被测发热器具放入恒温反应装置内;
(3)启动空气气源1,切换三通调节阀9,使得空气通过三通调节阀9,并控制流量为1L/min,记录初始时间t0,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干燥装置2、流量计8和第一冷凝装置3,将经过干燥处理过的空气通过恒温反应装置的进气口进入恒温反应装置,与被测发热器具100进行反应,最后空气再通过恒温反应装置的出气口,进入第二冷凝装置,通过第二冷凝装置将空气中的水蒸汽的进行冷凝液化,冷凝液化后的空气再经过第二干燥装置排入大气中,其中第二干燥装置是防止大气中的带有水蒸汽空气的通过空气回流进行第二冷凝装置内;
(4)经过预定时间后,关闭空气气源1,记录时间t1
(5)切换三通调节阀9,启动氮气气源12,将干燥氮气经过第一干燥装置、气流测速装置和第一冷凝装置后输送至恒温反应装置内,将恒温反应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并依次经过第二冷凝装置和第二干燥装置排出到大气中;
所述的干燥氮气为经过干燥的纯氮气,可采用常规的方法,如将纯氮气通过干燥剂氯化钙等将纯氮气中的水份去除;
(6)关闭三通调节阀9,将所述的第二冷凝装置冷凝管11称重,记为G1,G0为第二冷凝管11初始重量;
(7)空白试验:重复上述步骤(1)至步骤(6),恒温反应装置内不放入发热器具,记录相同的时间内第二冷凝装置内得到的水重量G2
被测发热器具实际的产生水蒸气量G为:
G=G1-G0-G2,单位时间发热器具发热时产生的水蒸汽的量:G3/(t1-t0)。
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 G0/g G1/g G2/g G/g G/(t1-t0)/g/min
1 15.4067 15.6981 0.0333 0.2581 0.0129
2 15.4067 15.7373 0.0191 0.3115 0.0156
3 15.4067 15.7955 0.0291 0.3597 0.0180
平均值 15.4067 15.7436 0.0272 0.3098 0.0155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3次对发热器具产生的蒸气的量测试,被测发热器具实际的产生水蒸气量G略有不同,是因为每个发热器具产生的蒸汽量略有不同,不蒸汽在收集过程中有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发热器具实际的产生水蒸气量G的平均值为0.3098g,单位时间发热器具发热时产生的水蒸汽的量:G/(t1-t0)的平均值为0.0155g/min。
实施例4
采用如下方法对上述发热器具产生的蒸气的量进行测试方法进行鉴定,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证明该方法是准确性和可行性;
(1)分别取A、B、C三个大小、重量都相同的玻璃片器皿,玻璃片器皿上滴有一定量的水,称取滴有一定量水后玻璃片器皿的重量GA0、GB0、GC0
(2)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测量仪和测量方法,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时间内,依次测试滴有一定量水后的玻璃片器皿A、B和C产生的水蒸汽的量GA1、GB1、GC1
(3)依次称量经测试过后,测量仪器内滴有一定量水后的玻璃片器皿A、B和C的重量GA2、GB2、GC2
检测被测滴有一定量水后的玻璃片器皿的重量为:G0=G1+G2;测定结果如下表-2所示;
滴有一定量水后的玻璃片器皿测试表-2
序号 G0/g G1/g G2/g G1+G2
A 23.2034 0.0136 23.1879 23.2015
B 23.2034 0.0097 23.1916 23.2013
C 23.2034 0.0132 23.1887 23.2019
平均值 23.2034 0.0125 23.1877 23.2015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过3次对滴有一定量水后的玻璃片器皿进行测试,测试后的G0的重量与G1+G2的重量略有不同,在测试过程中,水蒸汽的收集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3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来看,存在的误差很小,平均误差值为0.0019,所以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该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是准确可行的。

Claims (10)

1.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气源(1)、氮气气源(12)、第一干燥装置(2)、第一冷凝装置(3)、带有恒温夹套(7)的密闭的恒温反应筒(4)和第二冷凝装置(5);
所述的空气气源和干燥氮气气源分别通过三通调节阀,依次通过管线与第一干燥装置、第一冷凝装置、恒温反应筒和第二冷凝装置串联连通;
所述的恒温反应筒设有进气口(401)和出气口(402),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第一冷凝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冷凝装置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干燥装置(6),所述的第二干燥装置与所述的第二冷凝装置通过管线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计(8),所述的流量计设置在第一干燥装置与所述的第一冷凝装置之间的管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计(8),所述的流量计设置在第一干燥装置与所述的第一冷凝装置之间的管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气源为空气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干燥装置和第二干燥装置为装有干燥剂的玻璃管,且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固体氢氧化钠和碱石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装置包括装有冷凝剂(100)的密闭的杯体(10)和U型冷凝管(11),所述的U型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的杯体外,一端为空气入口(1101),另一端为空气出口(1102),所述的U型冷凝管的下部设有集水球(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套设有进水口(402)和出水口(403)。
10.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对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进行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恒温的水送入夹套,保持恒温反应装置内的温度恒定在设定的温度;
(2)将被测发热器具放入恒温反应装置内;
(3)启动空气气源,切换三通调节阀,使得空气通过三通调节阀,并控制流量为0.8~1L/min,记录初始时间t0,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干燥装置、气流测速装置和第一冷凝装置,将经过干燥处理过的空气通过恒温反应装置的进气口进入恒温反应装置,与被测发热器具进行反应,最后空气再通过恒温反应装置的出气口,进入第二冷凝装置,通过第二冷凝装置将空气中的水蒸汽的进行冷凝液化,冷凝液化后的空气再经过第二干燥装置排入大气中,其中第二干燥装置是防止大气中的带有水蒸汽空气的通过空气回流进行第二冷凝装置内;
(4)经过预定时间后,关闭空气气源,记录时间t1
(5)切换三通调节阀,启动氮气气源,将干燥氮气经过第一干燥装置、流量计和第一冷凝装置后输送至恒温反应装置内,将恒温反应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并依次经过第二冷凝装置和第二干燥装置排出到大气中;
所述的干燥氮气为经过干燥的纯氮气,可采用常规的方法,如将纯氮气通过干燥剂氯化钙等将纯氮气中的水份去除;
(6)关闭三通调节阀,将所述的第二冷凝装置冷凝管称重,记为G1,G0为第二冷凝管11初始重量;
(7)空白试验:重复上述步骤(1)至步骤(6),恒温反应装置内不放入发热器具,记录相同的时间内第二冷凝装置内得到的水重量G2
被测发热器具实际的产生水蒸气量G为:
G=G1-G0-G2,单位时间发热器具发热时产生的水蒸汽的量:G3/(t1-t0)。
CN201810971018.4A 2018-08-24 2018-08-24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8956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1018.4A CN108956369A (zh) 2018-08-24 2018-08-24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1018.4A CN108956369A (zh) 2018-08-24 2018-08-24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6369A true CN108956369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7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1018.4A Pending CN108956369A (zh) 2018-08-24 2018-08-24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63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9407A (zh) * 2020-12-30 2021-04-30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作的蒸汽能量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964894A (zh) * 2021-02-03 2021-06-1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气场分布测量实验的水蒸气模拟发生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7875A (en) * 1982-07-01 1985-04-02 B.A.T. Cigaretten-Fabriken Gmbh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vapors in a flowing gas stream
CN85100353A (zh) * 1985-04-01 1986-02-10 资兴市电子研究所 蒸气分解率连续检测法及仪器
JPS62222140A (ja) * 1986-01-06 1987-09-30 ジ−イ−オ− オペレ−タ− コ−ポレ−シヨン 連続的気体・蒸気モニタ
CN1175306A (zh) * 1995-02-14 1998-03-04 格奥尔各·W·厄特耶纳 测定升华干燥工序的附加干燥过程中的剩余湿度的方法
CN102095662A (zh) * 2010-12-29 2011-06-15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单质硅测定方法及装置
CN208888090U (zh) * 2018-08-24 2019-05-21 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7875A (en) * 1982-07-01 1985-04-02 B.A.T. Cigaretten-Fabriken Gmbh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vapors in a flowing gas stream
CN85100353A (zh) * 1985-04-01 1986-02-10 资兴市电子研究所 蒸气分解率连续检测法及仪器
JPS62222140A (ja) * 1986-01-06 1987-09-30 ジ−イ−オ− オペレ−タ− コ−ポレ−シヨン 連続的気体・蒸気モニタ
CN1175306A (zh) * 1995-02-14 1998-03-04 格奥尔各·W·厄特耶纳 测定升华干燥工序的附加干燥过程中的剩余湿度的方法
CN102095662A (zh) * 2010-12-29 2011-06-15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单质硅测定方法及装置
CN208888090U (zh) * 2018-08-24 2019-05-21 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克勤, 井海宁: "低流量恒湿气流的发生", 卫生研究, no. 0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9407A (zh) * 2020-12-30 2021-04-30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作的蒸汽能量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964894A (zh) * 2021-02-03 2021-06-1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气场分布测量实验的水蒸气模拟发生器
CN112964894B (zh) * 2021-02-03 2022-08-2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气场分布测量实验的水蒸气模拟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66127B (en) Analysis system for cleanroom environment and analysis method thereof
Riffel et al. Transient modeling of an adsorber using finned-tube heat exchanger
CN108956369A (zh)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和水蒸气量检测方法
US201002645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umidifying gas and for condensing steam on condensation nuclet
CN104390803B (zh) 一种冰箱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制冷剂供应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3592199B (zh) 湿蒸汽中液相水含量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849167B (zh) 用于片烟或烟丝生物质水分等温吸附脱附的检测装置
CN208888090U (zh) 测量发热器具产生水蒸气量的测量仪
CN108970429A (zh) 一种低浓度标准气体的配气装置及配气方法
CN104280558A (zh)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用检定装置
Collins et al. The Heat Capacity and Pressure Variation of the Enthalpy for Steam from 38° to 125° C Part V. Steam Research Program
CN208799973U (zh) 一种低浓度标准气体的配气装置
CN103913404A (zh) 大气气溶胶挥发特性测量仪的气体温度控制系统及应用
CN111933974B (zh) 一种燃料电池增湿反应气体的露点温度的测试方法
Huichen et al. Effect of vacuum environment on air sid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s of plain fin-tube heat exchangers
CN104897716B (zh) 一种测量醇基燃料完全蒸发温度的方法和装置
CN203587468U (zh) 湿蒸汽中液相水含量检测装置
CN110850040A (zh) 湿度仪检验方法及标准湿度发生装置和方法
CN106568804A (zh) 一种基于双空气干球温度的空气湿度检测方法
CN106110913B (zh) 标准气流产生装置
CN211179761U (zh) 标准湿度发生装置
CN204241492U (zh)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用检定装置
CN208476717U (zh) 一种精确测量吸附剂开式吸附水蒸气的装置
US3444092A (en) Fog generator and chamber
CN207540857U (zh) 多组分挥发性有机物重量法配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