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1618A -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1618A
CN108951618A CN201810743972.8A CN201810743972A CN108951618A CN 108951618 A CN108951618 A CN 108951618A CN 201810743972 A CN201810743972 A CN 201810743972A CN 108951618 A CN108951618 A CN 108951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n beam
vertical
support pile
anchor cable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39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1618B (zh
Inventor
梁仕华
陈俊涛
齐添
林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7439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1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1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1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1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1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桩、冠梁、第一锚索和第二锚索,冠梁包括竖直冠梁和分别与竖直冠梁两端连接的水平冠梁,竖直冠梁和水平冠梁分别沿着建筑物的三个侧面设置;支护桩包括竖直支护桩和水平支护桩,竖直支护桩与竖直冠梁固定连接,水平支护桩与水平冠梁固定连接;第一锚索的一端水平固定于竖直冠梁上,第一锚索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水平冠梁上;第二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竖直冠梁上,第二锚索的另一端倾斜插装入土体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桩锚支护装置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水平冠梁通过第一锚索对竖直冠梁施加拉力而提高竖直冠梁的水平承载能力,并且水平冠梁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水平支护桩上,提高了竖直支护桩的水平载荷。

Description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是指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桩锚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支护技术。相对于传统支护,锚索在承载能力方面、在大跨度断面的支护上和对冒顶区域的支护上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并且在适用性方面,桩锚支护适用广泛,能应用于复杂的土层中。总而言之,桩锚支护具有诸多优点。现有的桩锚支护采用锚杆和锚索连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锚索1使用数量大,而锚索1通常无法被回收,导致了桩锚支护结构的经济投入成本高。并且在基坑101周边存在较近的建筑物102时,锚索1的使用会影响到建筑物102底下的桩基础103,从而影响建筑物102的结构安全。而如果不采用锚索1的结构,仅靠单排桩2作支护,则单排桩2的水平支撑力又不足,难以承载建筑物102给单排桩2带来的荷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锚索提供水平力不足以及占用范围大,导致结构复杂、施工量大和成本增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和人工成本低的桩锚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桩、冠梁、第一锚索和第二锚索,所述支护桩设为多个,且沿基坑的边缘设置,支护桩的一端插入土体内,支护桩的另一端上设有冠梁;所述支护桩的侧面与土体接触,支护桩的另一侧面与基坑相对应;所述冠梁包括竖直冠梁和分别与竖直冠梁两端连接的水平冠梁,竖直冠梁和水平冠梁分别沿着建筑物的三个侧面设置;所述支护桩包括竖直支护桩和水平支护桩,竖直支护桩与竖直冠梁固定连接,水平支护桩与水平冠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锚索的一端水平固定于竖直冠梁上,第一锚索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水平冠梁上;所述第二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竖直冠梁上,第二锚索的另一端倾斜插装入土体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竖直冠梁上设有向基坑方向突出的弧形冠梁。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桩和冠梁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冠梁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
一种无撑支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放线,以确定支护桩的位置;2)以固定间隔挖土,分段构筑护壁;3)吊放钢筋笼;4)向支护桩浇灌混凝土;5)在支护桩上设置冠梁和弧形冠梁,并在竖直冠梁和弧形冠梁上预留锚头位置;然后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向冠梁和弧形冠梁浇筑混凝土;6)在凹槽内设置锚索,将第二锚索的一端倾斜打入土体中,第二锚索的另一端竖直冠梁上的锚头连接锁定,完成张拉;7)在弧形冠梁上设置锚索,第一锚索的两端固定在建筑物两侧的水平冠梁上进行锁定,完成张拉。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第一锚索的一端水平固定于竖直冠梁上,第一锚索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水平冠梁上。当土体对竖直冠梁产生压力时,处于冠梁上的第一锚索受到拉力。水平冠梁通过第一锚索对竖直冠梁施加拉力而提高竖直冠梁的水平承载能力,并且水平冠梁受到的作用力将传递到水平支护桩上,解决了竖直支护桩的水平支撑力不足,难以承载建筑物带来的荷载的问题。
2、本发明本支护装置采用竖直冠梁和水平冠梁分别沿着建筑物的三个侧面设置的结构,使得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能均匀地传递到竖直冠梁和水平冠梁上。并且第二锚索只设于竖直冠梁的两端上。第二锚索无需穿过建筑物的地基,使得第二锚索能方便和安全地倾斜插装入土体内而不会受建筑物地基的影响,通过第二锚索的拉力作用而为支护桩提供足够的水平支撑力,以承载建筑物给支护桩带来的荷载,既方便了第二锚索的施工,又能保护建筑物地基的安全。由于第一锚索的作用,竖直冠梁在受到土体的水平压力时,竖直冠梁将压力通过第一锚索传递到水平冠梁上,而水平冠梁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水平支护桩上,从而实现提高竖直冠梁水平抗力的目的,所以本结构在减少第二锚索的使用数量的同时,能保证竖直冠梁的水平抗载能力,并且第二锚索的施工不会与建筑物地基产生相互影响和限制的情况,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和施工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现在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桩锚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例涉及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桩1、冠梁2、第一锚索3和第二锚索4,所述支护桩1设为多个,且沿基坑10的边缘设置,支护桩1的一端插入土体11内,支护桩1的另一端上设有冠梁2;所述支护桩1的侧面与土体11接触,支护桩1的另一侧面与基坑10相对应;所述冠梁2包括竖直冠梁21和分别与竖直冠梁21两端连接的水平冠梁22,竖直冠梁21和水平冠梁22分别沿着建筑物12的三个侧面设置;所述支护桩1包括竖直支护桩15和水平支护桩16,竖直支护桩15与竖直冠梁21固定连接,水平支护桩16与水平冠梁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锚索3的一端水平固定于竖直冠梁21上,第一锚索3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水平冠梁22上;所述第二锚索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竖直冠梁21上,第二锚索4的另一端倾斜插装入土体11内。
本装置的第一锚索3的一端水平固定于竖直冠梁21上,第一锚索3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水平冠梁22上。当土体11对竖直冠梁21产生压力时,处于冠梁2上的第一锚索3受到拉力。水平冠梁22通过第一锚索3对竖直冠梁21施加拉力而提高竖直冠梁21的水平承载能力,并且水平冠梁22受到的作用力将传递到水平支护桩16上,解决了竖直支护桩15的水平支撑力不足,难以承载建筑物12带来的荷载的问题。
如图2至图4所示,本支护装置采用竖直冠梁21和水平冠梁22分别沿着建筑物12的三个侧面设置的结构,使得建筑物12所产生的压力能均匀地传递到竖直冠梁21和水平冠梁22上。并且第二锚索4只设于竖直冠梁21的两端上。第二锚索4无需穿过建筑物12的地基,使得第二锚索4能方便和安全地倾斜插装入土体11内而不会受建筑物12地基的影响,通过第二锚索4的拉力作用而为支护桩1提供足够的水平支撑力,以承载建筑物12给支护桩1带来的荷载,既方便了第二锚索4的施工,又能保护建筑物12地基的安全。由于第一锚索3的作用,竖直冠梁21在受到土体11的水平压力时,竖直冠梁21将压力通过第一锚索3传递到水平冠梁22上,而水平冠梁22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水平支护桩16上,从而实现提高竖直冠梁22水平抗力的目的,所以本结构在减少第二锚索4的使用数量的同时,能保证竖直冠梁21的水平抗载能力,并且第二锚索4的施工不会与建筑物12地基产生相互影响和限制的情况,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和施工成本低的优点。
所述支护桩1和冠梁2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竖直冠梁21上设有向基坑10方向突出的弧形冠梁23。所述弧形冠梁23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弧形冠梁23与竖直冠梁21浇筑在一起,为竖直冠梁21中部薄弱部位提供更好的水平抗力,防止竖直冠梁21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一种无撑支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放线,以确定支护桩1的位置;2)以固定间隔挖土,分段构筑护壁;3)吊放钢筋笼;4)向支护桩1浇灌混凝土;5)在支护桩1上设置冠梁和弧形冠梁23,并在竖直冠梁21上预留锚头位置;然后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向冠梁2和弧形冠梁23浇筑混凝土;6)在凹槽内设置锚索,将第二锚索4的一端倾斜打入土体11中,第二锚索4的另一端竖直冠梁21上的锚头连接锁定,完成张拉。7)在弧形冠梁23上设置锚索4,第一锚索3的两端固定在建筑物12两侧的水平冠梁22上进行锁定,完成张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冠梁、第一锚索和第二锚索,所述支护桩设为多个,且沿基坑的边缘设置,支护桩的一端插入土体内,支护桩的另一端上设有冠梁;所述支护桩的侧面与土体接触,支护桩的另一侧面与基坑相对应;所述冠梁包括竖直冠梁和分别与竖直冠梁两端连接的水平冠梁,竖直冠梁和水平冠梁分别沿着建筑物的三个侧面设置;所述支护桩包括竖直支护桩和水平支护桩,竖直支护桩与竖直冠梁固定连接,水平支护桩与水平冠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锚索的一端水平固定于竖直冠梁上,第一锚索的另一端水平固定于水平冠梁上;所述第二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竖直冠梁上,第二锚索的另一端倾斜插装入土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冠梁上设有向基坑方向突出的弧形冠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和冠梁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冠梁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锚支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放线,以确定支护桩的位置;2)以固定间隔挖土,分段构筑护壁;3)吊放钢筋笼;4)向支护桩浇灌混凝土;5)在支护桩上设置冠梁和弧形冠梁,并在竖直冠梁和弧形冠梁上预留锚头位置;然后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向冠梁和弧形冠梁浇筑混凝土;6)在凹槽内设置锚索,将第二锚索的一端倾斜打入土体中,第二锚索的另一端竖直冠梁上的锚头连接锁定,完成张拉;7)在弧形冠梁上设置锚索,第一锚索的两端固定在建筑物两侧的水平冠梁上进行锁定,完成张拉。
CN201810743972.8A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 Active CN108951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3972.8A CN108951618B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3972.8A CN108951618B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1618A true CN108951618A (zh) 2018-12-07
CN108951618B CN108951618B (zh) 2020-12-08

Family

ID=64482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3972.8A Active CN108951618B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16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4942A (zh) * 2019-05-15 2019-07-12 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771A (zh) * 2014-11-06 2015-03-25 左克伟 基坑扶壁式排桩支护方法
CN104532852A (zh) * 2014-12-23 2015-04-22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拉式预应力管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4370417U (zh) * 2014-11-13 2015-06-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阳角或道路围护处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
CN106759376A (zh) * 2016-12-21 2017-05-31 大连交通大学 用于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7176696U (zh) * 2017-04-27 2018-04-03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支墩型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771A (zh) * 2014-11-06 2015-03-25 左克伟 基坑扶壁式排桩支护方法
CN204370417U (zh) * 2014-11-13 2015-06-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阳角或道路围护处的对拉锚索支护结构
CN104532852A (zh) * 2014-12-23 2015-04-22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拉式预应力管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6759376A (zh) * 2016-12-21 2017-05-31 大连交通大学 用于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7176696U (zh) * 2017-04-27 2018-04-03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支墩型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左秉旭: "排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4942A (zh) * 2019-05-15 2019-07-12 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1618B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0426A (zh) 一种装配式连拱墙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工艺
CN111424535B (zh) 一种独柱式桥梁抗倾覆加固装置
CN104878835A (zh) 条形基础房屋后增地下室结构
CN105862878A (zh) 一种深基坑的支撑体系
CN211849482U (zh) 一种斜拉悬挑式无立柱深基坑内支撑系统
CN201991009U (zh) 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体系
CN210712863U (zh)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CN205776250U (zh) 一种设有地拉锚型式的双排桩结构体系
CN212129160U (zh) 一种桩顶斜拉基坑支护结构
CN108951618A (zh)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8486272U (zh) 一种双管斜撑支护深基坑的施工结构
CN209243910U (zh) 一种边坡建筑结构
CN110644501A (zh) 一种距原建筑零距离的基坑支护及托换承台联合施工方法
CN217174846U (zh) 一种悬索形和斜拉形复合柔性边坡锚固结构
CN211922690U (zh) 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CN212248256U (zh) 前墙后桩联合支护的梁式连接结构
CN108797607A (zh) 一种双管斜撑支护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CN103147443A (zh) 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358029U (zh) 一种用于缆索吊机的隧道式锚碇结构
CN210104765U (zh) 一种软弱地质边坡的高大支挡结构
CN208201886U (zh) 一种基坑复合桩墙的支护结构
CN105951844A (zh) 一种盖挖法顶板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401585A (zh) 利用基坑支撑体系承托塔吊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27496U (zh) 一种基坑支护及托换承台联合支护装置
CN205742292U (zh) 一种对新建地下工程下方既有隧道的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