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97C - 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和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和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97C
CN1089497C CN97111132A CN97111132A CN1089497C CN 1089497 C CN1089497 C CN 1089497C CN 97111132 A CN97111132 A CN 97111132A CN 97111132 A CN97111132 A CN 97111132A CN 1089497 C CN1089497 C CN 10894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lter
intrusion noise
cable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1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70A (zh
Inventor
斯图尔特·贝克·桑德斯
维维安·特里西·伦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6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4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58Series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1/00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 H03H11/02Multiple-port networks
    • H03H11/24Frequency-independent attenua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6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including resistors
    • H03H7/065Parallel T-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28Reduc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currents induced in cable sheathing or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0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by electrical cable
    • H04N7/102Circuits therefor, e.g. noise reducers, equalisers, amplifiers
    • H04N7/104Switchers or spli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用于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该电缆系统具有分别用来携带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包括一个直流开关部件和一个可变换的陷波滤波器,前者用于在上述电缆访问单元处改变电缆系统上的直流电压,后者根据直流开关部件来开启和关断。当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开启时,陷波滤波器通过衰减上行频段中的上行信号来隔离上行侵入噪声。

Description

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和滤波器
本发明通常涉及电信系统,特别是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upstream ingress noise)。
电缆通信基础设施通常包括服务于各种节点的集线器(hub),一个或多个节点位于该集线器的每个分支(spoke)的末端。分支通常是光纤电缆。该光纤电缆连接到同轴电缆的分配部分(distribution portion),该同轴电缆延伸到各个用户,例如家庭、商业等。位于特定分支的端点的分配部分经常被分成可管理的子集,例如作为单个节点的20公里半径的子集。该节点通常包括把单个节点连接到电缆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用户下线(drops)。
尽管电缆基础设施是电磁封闭的,以防止射频噪声渗漏进入电缆,然而渗漏可能出现并且通常的确出现了。当渗漏是由电缆系统的外部进入其内部时,该渗漏被称为“侵入”噪声。侵入噪声可以由很多方式产生,例如,双向传递业务、业余无线电发射、各种商业、医疗或工业电器设备以及内燃机的点火噪声等。另外,一种非常普通而且令人烦恼的来源或侵入噪声是电缆用户的屋内设备-电风扇、吸尘器、头发吹干机等此类设备中的马达所发出的电磁辐射。这些辐射通常是通过用户的屋内设备中无端接头的电缆短线(stub)耦合进入电缆系统,该短棒往往起到了天线的作用。
双向电缆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分别携带着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侵入噪声可能出现在电缆发射频谱的上行部分或下行部分。侵入噪声可以是连续的、间歇的或突发的,并且在灾难性的极端情况下,使在某一特定载频上发射的信息变得完全不能用。侵入噪声通常被孤立在一个相对较窄的频段,但是在电缆频谱的相同的子区域中,单一入射(single incidence)可以引起对多个载频的干扰。下行侵入噪声(downstreamingress noise)可以被看成是失真、雪花干扰或其它对电视视频或音频信号的衰减。对于电缆业务工作者而言,上行侵入噪声是特别讨厌的,这是因为来自任一单个用户下线的上行侵入噪声与来自同一电缆分支的其它用户的上行侵入噪声相加。用户屋内设备的电磁辐射所造成的、上面所讨论的侵入噪声是这种上行侵入噪声的重要来源。电缆操作者希望能够隔离(切断)这种上行侵入噪声,同时最低程度地干扰向作为这种噪声的来源的用户屋内设备提供服务。具备了这种隔离每个特定用户屋内设备噪声的能力,电缆操作者就能够识别所有经常的噪声源用户并采取正确的措施。
电缆操作者流行采用的把侵入噪声发射源与用户的屋内设备隔离的方法,当前至少存在两种。当信号被分为频谱的上行部分和下行部分时,一种方法要求把双工滤波器安装在用户对电缆的访问点(有时称之为电缆访问单元),目的是物理地把上行波段与下行波段分离到两条独立的线路上。在物理地把上行和下行通路分离开的情况下,一个开关与每条线路串行连接。为了确定是否侵入噪声正在渗入上行部分,采用上行开关构成一条开环电路(open circuit),有效地把电缆访问单元从电缆基础设施中移走,以便可以进行噪声或侵入噪声测量。如果由于把电缆访问单元从基础设施中移走而实际上降低了上行侵入噪声的电平的话,那么就已经把侵入噪声源离析出来了。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必须把双工滤波器串联安装在用户信号通路中。然而,串联滤波器的采用,衰减了上行和下行信号,并增加了系统的返回和插入损耗。再者,因为通常会出现开关打不开的故障,所以电缆访问单元中串联开关的故障通常引起相应线路中电缆业务完全失去,这成为电缆业务不可靠的原因之一。
通过采用串联双工滤波器,物理地把上行频段与下行频段分隔开的另一个缺点是阻碍了频谱的重新分配。例如,一个双向电缆系统可以具有一个以频率处于5-42MHz之间为特征的上行频段、一个以频率处于50-750MHz之间为特征的下行频段以及一个以频率处于42-50MHz之间为特征的保护频段。在这种系统中,上行频段的上限频率延伸到45MHz应该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具有恰当的衰减特性的双工滤波器来代替原来的双工滤波器。因此,当物理地把上行和下行信号分离到独立信道上时,妨碍了频谱的再分配,这是因为经过双工滤波器,上行和下行频率分配被固定了。
隔离侵入噪声源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用户通路上串联安装一个固定衰减器,利用它来进行侵入噪声测量。因为这种方法避免了使用双工滤波器,所以避免了上面讨论的重新分配问题。但是,尽管如此,与电缆串联的开关的取代:(a)降低了电缆业务的可靠性,原因是偶然的开关故障;(b)降低了信噪比。进一步讲,利用打开串联开关所做的上行侵入噪声测量破坏了下行传输。据了解,这种破坏作用是客户不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希望在不增加返回和插入损耗,并且不降低电缆业务的可靠性的条件下,在电缆通信系统中隔离侵入噪声。
图1是一种采用电缆通信基础设施的电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信系统的某一单个节点的示意图;并且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构造的侵入噪声隔离电路的电路图。
一般地说,本发明提出了在电缆系统中测定侵入噪声的方法和装置。更明确地讲,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特别适用于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通过衰减上行侵入噪声来隔离上行侵入噪声,这种侵入噪声经过电缆访问单元产生于用户的屋内设备。
正如下文中更详细地解释的那样,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包括用于在用户通路上改变直流电压的直流开关部件,以及响应于该直流开关部件,用于进行上行侵入噪声测量的可变换陷波滤波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直流开关部件和可变换的陷波滤波器与电缆并行连接。
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请看图:图1表示为双向通信而建立的电缆通信基础设施的示意性全貌,例如该双向通信是电话呼叫或计算机数据双向传输的替代。参照图1,电信系统100由电缆控制单元102(CCU)构成。该电缆控制单元102在整个系统100中用于接收并主动地路由信号(即信息),并完成其它系统管理功能。
从电缆控制单元102(即集线器)延伸出去的是几条分支104、106、108和110,它们最好是光纤电缆。这些分支104-110可以是其它适合的传输媒体,例如低损耗同轴电缆,这取决于特定的应用、拓扑图和系统要求。这些分支104-110在电信系统100中起“树干(trunk)”的作用,这一点对技术人员来讲是明显的。
每支光纤分支104-110分别引出分配部分112、114、116和118中特定的一个。分配部分112-118中的每一个位于分支104-110中相应的一个的末端,分支104-110中的每一个分别有效地终止于分配点(distributionpoints)120、122、124和126中的一个。典型情况下,分配部分112-118由同轴电缆组成,而不是由光纤电缆组成,同轴电缆分配向用户发出的和用户返回的信号,更详细的情况如图2所示。
为了图解说明可以利用这种多样性,以多种有代表性的结构表示了分配部分112-118。例如,分配部分112被表示为一个环路,而分配部分114和116被表示为各不相同的短线。这样,为每个分配部分选择的特定结构不被看作是本发明的一个限制因素。
除了分配部分之外,还可以通过接口局(gateway)把电缆控制单元102连接到其它通信系统。例如,分支128从控制单元102延伸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30。分支128可以是类似于分支104-110的光纤电缆,或者可以是技术人员所了解的任何其它合适的传输媒介。这样,可以利用通信系统100通过电缆128和各种接口局,例如PSTN130访问所有普通的可用的通信网络。
图2是电信系统10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该图详细地图解表示了为双向通信而建立的电缆通信基础设施。特别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原理使电缆操作者把侵入噪声隔离在某一给定分配部分内的单一电缆访问单元中。尽管这些原理同样适用于所有分配部分,然而出于图解说明的目的,在图2中只表示了分配部分116。
用于连接通信系统100的电缆访问单元210和212是单个收发信机设备,这些收发信机设备在电缆控制单元102和用户设备(例如电话机214、电视机216和计算机218)之间起了接口的作用。在模拟和数字信号之间进行编码和译码的电缆访问单元通常被安装在用户房屋206和208的侧面,或某些其它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例如地下室或阁楼。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还可以把电缆访问单元210和212直接合并到用户设备,例如电视机、计算机和电话机中供使用。
采用电缆访问单元210和212的双向电缆系统通常包括两个工作频段-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分别用来携带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上行频段提供上行链路通信,用于从电缆访问单元210和212(即系统的末端)向电缆控制单元102(即系统的首端)发射信息。上行频段可以包括例如5MHz左右到42MHz左右之间的频率。同样,下行频段提供下行链路通信,用于从电缆系统的首端向电缆系统的末端发射信息。下行频段可以包括例如50MHz左右到750MHz左右之间的频率。最后,一个被称作保护频段的非工作频段典型上位于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之间,以防止工作频段之间的干扰。
在典型的电缆环境中,下行由大约100个6MHz的信道组成,每个信道中含有电视节目(video programming)。这些下行信道通常位于50MHz-750MHz频段中。当电话和数据通信能力被加到系统中时(这与本发明相一致),一个或多个6MHz电视信道的一部分可以被专用于电话/数据信道,这些电话/数据信道具有相应的载波,典型上占据600KHz带宽。
在双向电缆系统中,典型的上行频谱是5MHz-42MHz。过去,这个上行频谱已经被用于简单的、置顶盒状态的低数据速率通信、每看一次付费要求等。当电话和数据通信能力被加到系统中时(这与本发明相一致),在这个频谱中,提供了具有相应载波的电话/数据信道,典型上占据600KHz带宽。
根据本发明所采用的电缆通信系统应该具有频率灵活性,即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信道移动载频的能力,能够利用频率灵活性把一个载频移动到新的不受侵入噪声影响的射频(RF)信道。
如图3所示,并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可以采用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来隔离上行侵入噪声。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包括(1)直流(DC)开关部件,用于改变用户信号通路301上的直流电压,以及(2)对应于直流开关部件310的可变换陷波滤波器340,用于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直流开关部件310和可变换的陷波滤波器340都与用户信号通路301并联连接。最佳情况下,直流开关部件310包括两个串联部件:上行分支320和开关组件330。可以用开关组件330来激活上行分支320。当开关组件330被激活时,上行分支提供:(1)第一预定频率范围的至地370的低阻抗通路以及(2)第二预定频率范围的高阻抗通路。第一预定频率范围最好包括实际上低于上行频段的频率下限的频率,最好包括0Hz(例如直流电压)。第二预定频率范围最好包括大约等于或大于上行频段的下限的频率。最佳情况下,第二预定频率范围包括大约是上行频段的下限和大约是下行频段的上限之间的频率。
如图3所示,开关组件330最好包括晶体管334和为晶体管334提供偏置电压的直流电源338。晶体管开关组件330,例如图3中所示的一个,(a)实现了非常快的开关(即,典型上在一个毫秒的几分之一以内);(b)允许用单一控制信号开关很多不同的电路;以及(c)允许“冷开关”,在冷开关中,仅仅把直流控制电压发射给开关组件,而不是把包含易于受容性拾音器和信号衰减影响的信号的信息发射到开关组件。最佳情况下,晶体管334是一个具有集电极335、基极336和发射极337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基极处于低电压时,该晶体管是“非导通”的。当晶体管非导通时,在晶体管334中不存在基极电流,因而也不存在集电极电流。因此,当基极处于低电压时,上行分支320关闭。另一方面,当基极处于高电压时,晶体管334导通,允许电流在集电极335和发射极337之间流动,从而为上行分支320和信号通路301提供了至地370的低阻抗通路。
当侵入噪声滤波器300工作时,为了防止对直流开关部件330的损坏,开关组件330最好还包括电阻器331和332。当晶体管334正在提供至地370的低阻抗通路时,电阻器332限制了在直流电源333和地370之间流动的电流。电阻器332应该具有1000欧姆左右至10兆欧姆左右之间的电阻,并且最好应该具有10千欧姆左右的电阻。另外,直流开关部件310最好包括与分支320和晶体管334串联的电阻器331,当晶体管334提供了至地370的低阻抗通路时,晶体管334用于限制电流。电阻器331应该具有100欧姆左右至10千欧姆左右之间的电阻值,最好具有470欧姆左右的电阻值。直流电源333最好是12伏直流电源,但只需要它足以驱动晶体管334。
如图3所示,可变换陷波滤波器340最好包括与宽带陷波滤波器360串联的开关350。开关350最好是一个压变电阻器(voltage-variableresistor),例如PIN二极管351。最佳情况下,PIN二极管351的型号是#MA4P274,可以从马萨诸塞州的洛威尔(Lowell)的MA-COM公司购得该产品。宽带陷波滤波器360可以是任何有效地衰减了至少上行频段的一部分的电路。更详细地说,宽带陷波滤波器360最好具有一个相对较低的Q因子(即,Q因子与宽带陷波滤波器360的带宽成反比)。最佳情况下,宽带陷波滤波器360包括与电容器365串联的电感器361,以及相互并联并与电感器361和电容器365串联的电容器362及电阻器363。
电容器362应该具有500皮法左右到2000皮法左右的电容量,并且最好具有1000皮法左右的电容量。电容器365应该具有1000皮法左右到1微法左右的电容量,并且最好具有0.1微法左右的电容量。电感器361应该具有220纳亨到50纳亨之间的电感量,最佳值是100纳亨左右。电阻器363应该具有2欧姆左右到1千欧姆左右的电阻值,最佳值在12欧姆左右。可变换陷波滤波器340最好还包括直流电源364,当晶体管334关断时,该直流电源反向偏置PIN二极管351。直流电源364最好是5伏直流电源,但是仅需要它在滤波器300工作时具有一个足以正向偏置PIN二极管351的电压。宽带陷波滤波器360可以是任何衰减上行频率而不强烈衰减下行频率的带阻滤波器,这一点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当晶体管334导通时,由分支320来降低用户信号通路301上的直流电压。最佳情况下,分支320是任意一种宽带分支,当该分支工作时,它能够为第一预定频率范围提供至地的低阻抗通路。此外,分支320最好为上行和下行频段中的实际上所有频率提供至地的高阻抗通路。最佳情况下,分支320是定向耦合器321的并联腿(shunt leg),例如,定向耦合器321的型号可以是#EMDC-10-1-75,可以从马萨诸塞州的洛威尔(Lowell)的MA-COM公司购得该产品。当用户信号通路301上的直流电压足够低时,PIN二极管351被正向偏置,通过宽带陷波滤波器360为上行频段中的信号和/或侵入噪声提供了至地370的低阻抗通路。至地370的低阻抗通路防止了产生于电缆访问单元210和212处或其附近的上行信号和/或侵入噪声影响电缆控制单元102。这样,能够通过激活或开启一个或多个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把上行侵入噪声的本地来源与电缆系统100隔离开。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存在几种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侵入噪声源的方法。一般地说,可以通过激活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来隔离电缆基础设施100中的上行侵入噪声源。激活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防止了与电缆访问单元210或212有关的侵入噪声被发射到电缆控制单元102。一旦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被激活,就能够进行第一次上行侵入噪声测量。上行侵入噪声测量是某一特定频率处或频率范围内侵入噪声电平的判定方法。通过将滤波器300开启时所进行的第一次侵入噪声电平测量与滤波器300关断时所进行的上行侵入噪声电平测量进行比较,能够确定是否与某一特定电缆访问单元有关的用户屋内设备是侵入噪声的真正来源。如果随着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的激活,上行侵入噪声电平测量值减小,那么可以确定该特定的用户屋内设备是侵入噪声的来源。相反,如果当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被激活时,侵入噪声电平测量值不减小,那么可以确定该特定的用户屋内设备不是侵入噪声的来源。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通过激活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远程地或本地地进行侵入噪声测量。最佳情况下,远程地进行侵入噪声测量。远程激活可以响应于下行激活信号,该信号是由电缆控制单元102发射,并由电缆基础设施100中的一个或多个电缆访问单元接收的。最佳情况下,电缆控制单元102周期性地发射下行激活信号,以周期性地激活一个或多个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通过周期性地激活一个或多个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并同时在电缆控制单元102处监视反映侵入噪声下降的侵入噪声电平,就可以确定侵入噪声的来源。
周期性地激活对于实现电缆系统100中通常的类似维护功能,例如自动检测难以接受的侵入噪声的来源,是特别有用的。例如,为了自动检测难以接受的侵入噪声的来源,可以对以前已知值的侵入噪声进行测量,并且存储侵入噪声电平,供下一步分析。可以分析以前已知值的侵入噪声值,以确定一个门限电平,在此门限电平之上的侵入噪声电平值被认为是难以接收的。一旦确定了门限电平,就周期性地进行侵入噪声测量,并与该门限值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如果发现第一个上行侵入噪声电平非常接近于以前的侵入噪声测量值--该测量值被认为是预示了上行侵入噪声源的出现,那么可以确定上行侵入噪声源出现了。
应该懂得,预定门限电平可以随着诸如载频及一天或一年中的时间而变化。在运行期间,如果确定上行侵入噪声电平是难以接收的,那么电缆控制单元可以通知电缆操作者:已经检测到了难以接收的侵入噪声源。另一方面,可以希望自动上行衰减消除主要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侵入噪声源。事实上,技术人员应该明白,针对电缆系统100中一种或多种侵入噪声的隔离,可以采取很多办法。
此外,可以由用户或电缆维护人员来本地地激活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例如,可以用位于用户家中或办公室中的拨动开关来操纵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例如,当远程激活不可行或不需要时,可以采用本地激活。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允许频谱再分配。频谱再分配是从一个工作频段到另一个工作频段,部分频谱的重新分配。例如,考虑一个具有5MHz和42MHz之间的上行频段、42MHz和50MHz之间的保护频段以及50MHz和750MHz之间的下行频段的双向电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电缆操作者可能希望把上行频段的上限从42MHz扩展到45MHz,从而减少保护频段的带宽。因为侵入噪声通常与频率成反比,所以最严重的侵入噪声源是低频(即从5MHz左右到22MHz左右)。因此,由于把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300设计为强烈地衰减上行频段的低频部分,所以用作上行频段的保护频段的低频部分的重新分配实际上不会影响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的效用。
应该懂得,上文仅仅是本发明原理的图解说明,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的条件下可以作出各种修改。例如,可以用多个窄带陷波滤波器来代替宽带陷波滤波器,可以用相同的或不同的下行激活信号来激活每个窄带陷波滤波器。在这种结构中,可以有选择地衰减上行频段的不同部分。此外,不需要在电缆访问单元中唯一地安装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可以沿着通信基础设施的长度方向有规律地来安装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把侵入噪声与点(points),而不是电缆访问单元,例如接口局隔离。
进一步讲,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宽带陷波滤波器可以包括例如相互并联的一个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其特征是,高通滤波器为低于第一门限频率的频率提供了低阻抗通路,并且低通滤波器为高于第二门限频率的频率提供了低阻抗通路。当第一门限频率高于第二门限频率时,陷波滤波器为第一门限频率和第二门限频率之间的频率提供一条电缆与地之间的低阻抗通路。

Claims (10)

1.一种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用于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上述电缆系统包括一个电缆控制单元、多根电缆以及多个电缆访问单元,上述多根电缆中的每一根具有分别用于携带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上行波段和下行波段,上述多个电缆访问单元中的每一个至少包含一个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每个上述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包括:
在用户信号通路上的一个直流开关部件,用于在上述多个电缆访问单元中的上述一个处改变电缆系统上的直流电压,上述直流开关部件与上述多根电缆中的上述一根并联连接;以及
一个可变换的陷波滤波器,该滤波器根据上述直流开关部件开启和关断。当上述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开启时,上述陷波滤波器通过在上述上行频段中衰减上行信号,起到了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作用,上述陷波滤波器与上述多根电缆中的上述一根并联连接。
2.权利要求1中的侵入噪声滤波器,其特征是,上述上行和下行频段包括多个信道,上述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具有一个相关载频,上述载频中的每一个均匀地相互间隔开,其特征是,为了测定上述上行侵入噪声,上述可变换的陷波滤波器至少强烈地衰减上述载频之一。
3.权利要求1中的侵入滤波器,其特征是,上述直流开关部件包括:
上行分支;以及
与上述分支串联的开关组件,用于有选择地激活上述分支。
4.权利要求1中的侵入噪声滤波器,其特征是,上述开关组件包括一个用作开关的晶体管,通过提供第一条至地的低阻抗通路来激活上述直流开关部件。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的侵入噪声滤波器,其特征是,上述宽带陷波滤波器包括互相并联的高通和低通滤波器,上述高通滤波器为低于第一门限频率的频率提供了一条低阻抗通路,上述低通滤波器为高于第二门限频率的频率提供了一条低阻抗通路。上述第一门限频率高于上述第二门限频率,上述宽带陷波滤波器为上述第一门限频率和上述第二门限频率之间的频率提供了一条上述电缆与地之间的低阻抗通路。
6.一种用于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该电缆系统包括一个电缆控制单元、多根电缆以及多个电缆访问单元,上述多根电缆中的每一根具有分别携带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上行波段和下行波段,上述多个电缆访问单元中的每一个包括相应的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每个上述侵入噪声滤波器包括直流开关部件,用于改变上述多根电缆中的上述一根上的直流电压,以及一个响应于上述直流开关部件的可变换陷波滤波器,用于进行侵入噪声测量,上述直流开关部件和上述可变换的陷波滤波器相互并联,并且与上述多根电缆中的上述一根相并联,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激活上述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中的至少一个,以防止上述上行信号和任何相关的侵入噪声从上述多个电缆访问单元之一被发射出来;
在上述激活步骤中,测量上述上行侵入噪声,以确定第一个上行侵入噪声电平;
将上述第一上行侵入噪声电平与预定的门限电平进行比较;以及
根据上述比较步骤,确定是否上述多个电缆访问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是把上行侵入噪声引入上述电缆系统的主要原因。
7.权利要求6的用于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激活步骤包括同时激活上述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8.权利要求6的用于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激活步骤包括周期性地激活至少一个上述上行侵入噪声滤波器。
9.权利要求6的用于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以前的对侵入噪声的测量来确定上述预定门限电平,该测量具有一个质量可接受的侵入噪声电平。
10.权利要求6的用于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以前的侵入噪声的测量来确定上述预定门限电平,该测量具有一个质量不可接受的侵入噪声电平。
CN97111132A 1996-05-09 1997-05-08 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和滤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4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644,029 US5737461A (en) 1996-05-09 1996-05-09 Methods and filter for isolating upstream ingress noise in a bi-directional cable system
US644029 1996-05-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70A CN1166070A (zh) 1997-11-26
CN1089497C true CN1089497C (zh) 2002-08-21

Family

ID=24583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11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497C (zh) 1996-05-09 1997-05-08 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和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37461A (zh)
CN (1) CN1089497C (zh)
BR (1) BR9703105A (zh)
DE (1) DE19718945C2 (zh)
ID (1) ID1686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0170B1 (en) * 1994-11-30 2005-04-12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Ingress detection and attenuation
CN1174639A (zh) * 1995-01-30 1998-02-25 摩托罗拉公司 净化频带的方法和系统
DE19859642A1 (de) * 1998-12-23 2000-06-29 Alcatel Sa Modul für ein Punkt-zu-Mehrpunkt Übertragungsnetz
US7620611B1 (en) * 1999-07-20 2009-11-17 Trilithic, Inc. Neural networks for ingress monitoring
US20020141347A1 (en) * 2001-03-30 2002-10-03 Harp Jeffrey C. System and method of reducing ingress noise
US7039432B2 (en) * 2001-12-04 2006-05-02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Dynamic upstream attenuation for ingress noise reduction
DE10214068B4 (de) 2002-03-28 2009-02-19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unnyvale ESD-Schutzschaltung für Radiofrequenz-Ausgangsanschlüsse in einer integrierten Schaltung
US8763063B2 (en) * 2004-06-01 2014-06-24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Controlled isolation splitt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140380399A1 (en) * 2009-04-01 2014-12-25 David Zilberberg System for reducing return signal noise without radio frequency switching devices
EP2415260A1 (en) * 2009-04-01 2012-02-08 David Zilberberg System for reducing noise in a catv home amplifier upstream path and a method thereof
WO2010126472A1 (en) * 2009-04-27 2010-11-04 Thomson Licensing Signal splitter for moca systems
US8724681B2 (en) 2011-06-27 2014-05-13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Ingress noise localization in a cable network
US9357163B2 (en) 2012-09-20 2016-05-31 Viavi Solutions Inc. Characterizing ingress nois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8358U (zh) * 1987-05-18 1988-03-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训练部科研处 无外加电源的电话增音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9286A (en) * 1988-03-10 1992-04-28 Scientific-Atlanta, Inc. CATV reverse path manifold system
US5235619A (en) * 1990-03-20 1993-08-10 Scientific-Atlanta, Inc. Cable television radio frequency subscriber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rf return method
US5604528A (en) * 1992-06-10 1997-02-18 Scientific-Atlant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eriodic subscription television services
US5243647A (en) * 1992-06-10 1993-09-07 Scientific-Atlant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adband signal distribution
US5590173A (en) * 1992-08-05 1996-12-31 Beasley; Andrew S. Delay insensitive base station-to-handset interface for radio telephone systems
US5528582A (en) * 1994-07-29 1996-06-18 At&T Corp.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wo way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8358U (zh) * 1987-05-18 1988-03-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训练部科研处 无外加电源的电话增音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D16865A (id) 1997-11-20
DE19718945A1 (de) 1997-11-13
CN1166070A (zh) 1997-11-26
BR9703105A (pt) 1998-06-30
US5737461A (en) 1998-04-07
DE19718945C2 (de) 2000-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97C (zh) 在双向电缆系统中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的方法和滤波器
US8763063B2 (en) Controlled isolation splitt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5742713A (en) Methods and filter for isolating upstream ingress noise in a bi-directional cable system
DE69724093T2 (de) Kabelfernsehsystem
US6049693A (en) Upstream ingress noise blocking filter for cable television system
US6915530B1 (en) Ingress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y time/frequency map
US6559756B2 (en) Ingress monitoring device in 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880170B1 (en) Ingress detection and attenuation
US10284294B2 (en) RF ingress in fiber-to-the-premises
US5982412A (en) Coaxial testing and provisioning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US7283479B2 (en) Cable TV system or other simi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745838A (en) Return path filter
CA2205279C (en) Shared hybrid-fiber coax system having improved bandwidth
GB2256998A (en) Catv network with filters
US20120044361A1 (en) Tap Units Having Reverse Path Burst Mode Detection Circuit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Identifying Reverse Path Noise Sources and Reducing Reverse Path Noise Funneling
USH1858H (en) Radio frequency sensed, switched reverse path tap
US65803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ninterrupted service in a hybrid fiber coaxial system
US428628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amper resistant channel attenuation in subscription television converter
US5068893A (en)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network for subscription television jamming signals
US5999796A (en) Return path attenuation filter
US688888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ise leakage from a cable modem
US8724681B2 (en) Ingress noise localization in a cable network
US20200322572A1 (en) Passive entry adapter system for a catv network
CA1336340C (en) Catv network with filters
US7050721B1 (en) System having an impulse noise filter mea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