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0135B -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0135B
CN108940135B CN201810647078.0A CN201810647078A CN108940135B CN 108940135 B CN108940135 B CN 108940135B CN 201810647078 A CN201810647078 A CN 201810647078A CN 108940135 B CN108940135 B CN 108940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ized
coal pitch
bed reactor
pitch spheres
multihole distribu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470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40135A (zh
Inventor
邵应娟
刘沁雯
钟文琪
刘雪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470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401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40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0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40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0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1809Controll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6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centrifugal forces generated by the winding course of the gas stream, the centrifugal forces being generated solely or partly by mechanical means, e.g. fixed swirl v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1818Feeding of the fluidising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1872Details of the fluidised bed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24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 B01J8/4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fluidised-bed" technique with fluidised bed subjected to vibrations or puls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包括多级流化床反应器和控温供气装置;各级流化床反应器依次相连且呈阶梯状分布;每级流化床反应器分别包括壳体、多孔分布板和激振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风口和出风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多孔分布板两端,且多孔分布板从进料口端向出料口端倾斜;上级流化床反应器的出料口连接下级反应器的进料口。本发明的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煤沥青球的氧化效率,降低煤沥青球颗粒的破碎率。

Description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沥青球状活性炭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球状活性炭具有球形度好、表面光滑、流动性好、机械强度高、装填密度均匀、孔径分布可控、吸脱附速度快和生理相容性强等卓越性能,作为关键材料大面积应用于血液净化、药物治疗、空气净化和军用防护等工艺过程,在医药、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电子、环保等高尖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煤沥青球是生产球形活性炭最主要的原料之一,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沥青调制、成球、氧化不熔化和炭化活化四个步骤,工艺复杂,难度大,成本高。其中最为关键的氧化不熔化过程需要采用空气对煤沥青球进行极其缓慢的双扩散氧化缩合交联脱氢,提高其软化点,保证其在后续炭化过程中球形形貌不发生熔融变形。该过程耗时长、耗能多,且很多情况下氧化后的沥青球极易呈现龟裂,甚至裂开的问题,严重影响后续制备工艺以及最终产品性能。
另一方面,当前工业上沥青球的气相氧化不熔化多采用的是固定床反应器,存在以下不足:氧化不融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轻组分和热量很难带走,轻组分积蓄到一定浓度后极易着火,烧蚀物料;在没有外界强制传质、传热的情况下,完全依靠氧化性气体缓慢地向沥青球内部的扩散,氧化升温速率慢;堆积高度有限,效率低,规模难于放大,严重限制了煤沥青球状活性炭的生产和应用。专利CN201510311977X、CN201610479835公开了若干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技术,但较多的是针对工艺反应过程或条件进行了发明或改进,其反应装置仍多基于固定床或旋转炉,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且专利CN201610479835等提出的旋转炉反应器仍面临着物料与空气接触不充分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煤沥青氧化不熔化过程包含漫长的空气升温过程,现有的反应器工艺(固定床、旋转炉等)在生产过程中均只能间歇性加料,分批次生产,无法实现连续操作,生产效率较低,且不同批次产品性能可能存在差异。综上,亟需进一步研发更为高效的煤沥青氧化不熔化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煤沥青球的氧化效率,降低煤沥青球颗粒的破碎率的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上述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进行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包括多级流化床反应器和控温供气装置;各级流化床反应器依次相连且呈阶梯状分布;每级流化床反应器分别包括壳体、多孔分布板和固定在多孔分布板上的激振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风口和出风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多孔分布板两端,且多孔分布板从进料口端向出料口端倾斜;上级流化床反应器的出料口连接下级反应器的进料口。优选地,上述多级流化床反应器包括2~5级流化床反应器。多个单级流化床反应器阶梯状排布,位置高度依次降低。流化床反应器的级数可在保证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过程缓慢升温的情况下设置。
多孔分布板下方一侧的壳体上设置有2~6个进风口,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2~6个出风口,出风口与进风口一一对应设置;多孔分布板上方在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挡风板;出风口连接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连接排风机。
多孔分布板下表面固定有多组激振器容纳装置,每组激振器容纳装置之间软连接,每个激振器由一组激振器容纳装置固定在多孔分布板下方;优选地,激振器容纳装置为槽钢,激振器为双轴惯性激振器。激振器容纳装置下方设置有隔震板,激振器容纳装置与隔震板通过振动弹簧连接,隔震板与壳体底部通过减振弹簧连接。
当激振器振动时,带动连接在激振器容纳装上的多孔分布板振动。振动流化床的振动强度
Figure GDA0002138259190000021
振动力的作用占主导地位,气体主要作为能量和质量传递的媒介。但K值不能太大,过高的K值将导致传动装置和设备负荷过大,还可能产生很大的噪声,K值范围应在1.4至3.0之间。
计算振动强度
Figure GDA0002138259190000022
c——烟气阻力系数;λ——单面振幅;D——抛掷系数;ω——角频率;
f——工作频率;α——多孔分布板倾角;σ——振动方向角。
控温供气装置包括控温装置、热风供气装置和冷风供气装置;控温装置包括多个调温箱和设置在调温箱内部的测温仪器,调温箱出口与分别与各级流化床反应器的进风口相连;热风供气装置包括热风鼓风机和气体预热器,热风鼓风机、气体预热器和调温箱通过管道相连接,连接气体预热器和调温箱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压力计、温度计、流量计和阀门;冷风供气装置包括冷风鼓风机,冷风鼓风机和调温箱通过管道相连接,连接冷风鼓风机和调温箱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压力计、温度计、流量计和阀门。
优选的,煤沥青球自进料口落到流化床内倾斜多孔分布板,在激振力作用下,物料向前作抛掷连续运动。热风与冷风被引入各调温装置,在调温装置中混合达到设定温度后分别进入各对应进风口,再从多孔分布板向上穿过煤沥青球。前两个流化床反应器中多孔分布板的上部空间设置挡风板,配合排风机的快速抽风,减少流化风在反应器上部空间的横向混合,从而达到各级流化床反应器内氧化过程所需的缓慢升温过程。鼓入三个流化床反应器的风量依次分别为Q1、Q2、Q3,Q1=Q2=Q3。优选的,通过分别控制冷热风流量调节流化风温度,通入第一个流化床反应器四个进风口的流化风温度依次分别为10℃~30℃、70℃~90℃、130℃~150℃、190℃~210℃,通入第二个流化床反应器四个进风口的流化风温度依次分别为190℃~210℃、220℃~240℃、250℃~270℃、290℃~300℃,通入最后一个流化床反应器的两个进风口的流化风温度皆为300℃。
流化床反应器壳体的前侧表面连接两个清扫窥视门,壳体外表面敷设保温层。
优选的,流化床反应器的长度L,宽度为0.3-0.4L,高度为0.15L,煤沥青球的料层厚度为0.01L,生产能力为W。上述多孔分布板采用直孔金属多孔分布板,多孔分布板开孔直径为D,开孔个数为n,开孔直径应小于待处理物料的最小边长,开孔个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风速等实际因素具体调节。多孔多孔分布板稍向出料端倾斜,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节三套流化床反应器多孔分布板的倾斜角度分别为α1、α2、α3,其中2α1=α2=α3,通过调节流化床反应器多孔分布板的倾斜角度α来保证煤沥青球在三套流化床反应器内停留的时间依次分别为t1、t2、t3,其中t1=2t2=2t3。外壳保温层厚度为s。
热风与冷风被引入各调温箱内,通过分别控制冷热风流量,在调温箱中混合达到设定温度后分别进入各对应进风口,再从带孔的多孔分布板向上穿过煤沥青球,挡风板减少流化风之间的横向混合,从而达到各级流化床反应器内氧化过程所需的缓慢升温过程。在激振力与热流化风的双重作用下,煤沥青球呈悬浮流化状态,各流化床反应器对煤沥青球进行不同的升温和恒温处理,得到表面形貌完好的氧化沥青球,再由进出料连接管进入到下级流化床反应器或由出料口排出。流化风由出风口通过管道进入旋风分离器,在排风机的作用下,含尘气体经旋风分离器净化后进入废气处理系统。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使用上述振动流化系统进行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内,在多孔分布板的激振力作用下,向前作连续的抛掷运动;
2)分别通过热风供气装置和冷风供气装置将热风和冷风引入各调温箱内,通过分别控制冷热风流量控制各调温箱内的流化风温度,从各调温箱内流出的流化风进入各进风口,再从带孔的多孔分布板向上穿过煤沥青球,挡风板减少流化风之间的横向混合,从而达到各级流化床反应器内氧化过程所需的缓慢升温过程;
3)在激振力和热流化风的双重作用下,煤沥青球呈悬浮流化状态,经过氧化不熔化处理的煤沥青球由进出料连接管进入到下级流化床反应器或由出料口排出。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特色及优点:
1、对比于现有的技术多只能间歇性加料,本发明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的流水线工艺和逐级升温/恒温供气成功实现煤沥青氧化不熔化工艺的连续操作,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益;
2、本发明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具有多级差频结构,可根据实际各氧化过程的特点和需求,调节各级流化床反应器的多孔分布板倾斜角度、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等参数,控制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过程不同阶段物料停留时间;
3、煤沥青球在激振力及具有一定压力的热风的双重作用下流化,降低了煤沥青球的最小流化速度,特别是靠近气体多孔分布板底层的煤沥青球首先开始流化,有利于消除粘壁现象,改善了流化质量;
4、煤沥青球在各个床体内的停留时间分布均匀,料层厚度、物料在各个反应器内的移动速度、反应器振动参数均可根据工艺需要进行无级调节;
5、本发明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在流化氧化过程中无激烈返混,对物料表面的损伤小,针对沥青球机械强度较低的特性,显著降低其破碎率;
6、对比于普通流化床,该装置可有效减少颗粒团聚或沟流现象,获得均匀的煤沥青球状氧化制品;
7、沥青球料层分布结构得到改善,机械效率与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氧化时间显著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煤沥青球氧化的三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装置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2是流化床反应器主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流化床反应器主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4是颗粒运动示意图。
其中:多孔分布板1、进料口2、出风口3、清扫窥视门4、进风口5、双轴惯性激振器6、振动弹簧7、减振弹簧8、隔震板9、槽钢10、出料口11、进出料连接管12、旋风分离器13、排风机14、热风鼓风机15、气体预热器16、第一阀门17-1、第二阀门17-2、第三阀门17-3、第四阀门17-4、第一压力计18-1、第二压力计18-2、第一温度计19-1、第二温度计19-2、第一流量计20-1、第二流量计20-2、冷风鼓风机21、调温箱22、挡风板23、壳体24、保温层25、底座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以三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三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包括振动频率不同的三级流化床反应器和控温供气装置。
三级振动流化床反应器包括三套流化床反应器和床体振动装置。每套流化床反应器包括多孔分布板1、进料口2、出料口11、进风口5、出风口3、清扫窥视门4、旋风分离器13、排风机14、挡风板23、壳体24和保温层25。进料口2和出料口11分别设置在多孔分布板1两端上方,且多孔分布板1由进料口2一端向出料口11一端略微倾斜。上级流化床反应的出料口11与下级流化床反的进料口2通过进出料连接管12相连。
如图1、2所示,第一套流化床反应器和第二套流化床反应器在多孔分布板1下方一侧的壳体24上设置有四个进风口5,在多孔分布板1上方壳体上设置有四个出风口3,进风口5和出风口3一一对应设置,四个出风口3两两之间的壳体上固定有挡风板23。第三套流化床反应器在多孔分布板1下方一侧的壳体24上设置有两个进风口5,在多孔分布板1上方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3,进风口5和出风口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出风口3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旋风分离器13,旋风分离器13与排风机14通过管道相连。
床体振动装置包括振动组件和隔振组件。隔振组件包括减振弹簧8和隔震板9,减振弹簧8和隔震板9依次连接在壳体24底部的上方,隔震板9与壳体24底部之间通过三组减振弹簧8连接,减振弹簧8被铰链固定在壳体24底部;每组减振弹簧8的总刚度r为2775-2915kN/m,每组减振弹簧包括四个减振弹簧8。振动系统包括双轴惯性激振器6、振动弹簧7和三组槽钢10;三组槽钢10将多孔分布板1下方的主要受惯性力、摩擦力和冲击力的箱体结构用三组槽钢10分成三段,每组槽钢10内分别放置一组双轴惯性激振器6,槽钢10与槽钢10之间软连接,多孔分布板1连接在槽钢10顶端。槽钢10底部通过三组振动弹簧7与隔震板9相连,振动弹簧7被铰链固定在隔震板9上。每组振动弹簧7的总刚度r为2775-2915kN/m,每组振动弹簧包括四个振动弹簧7。
当双轴惯性激振器6振动时,带动连接在槽钢10上的多孔分布板1振动。三套流化床反应器的多孔分布板1的振动频率为f1、f2、f3,其中f1=0.75f2=0.75f3,通过调节多孔分布板的倾斜角度和振动频率来保证物料在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三套流化床反应器多孔分布板的振动幅度为分别为λ1、λ2、λ3,λ1=1.1λ2=1.2λ3,通过调节多孔分布板的振动幅度来不同程度地抑制煤沥青球的粘性在流化过程中的影响。优选地,多孔分布板1的振动幅度为1mm-2mm。多孔分布板1的每一段由位于其底部的双轴惯性激振器6带动单独振动,互不干扰,在保证多孔分布板1的三段振动频率相同的同时提升设备的刚度。双轴惯性激振器6利用偏心块在电机带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惯性而产生部件的振动,每组偏心块质量矩g为6.75kg·m,激振力幅值p为240kN,振动方向角σ为60°。
以上选择双轴惯性激振器作为激振器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激振力方向单一;可以通过调整一对转向相反的偏心轮轴线方向来任意调整激振力的方向;构件较少,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
上述振动装置中将结构上主要受力的下箱体用三组槽钢分成三段,这种三段式结构下,明显提升了设备的刚度。每一段对激振力的要求从理论上也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电机的功率可以降低很多,电机的同步也较易实现。振动流化床的振动强度K>1,振动力的作用占主导地位,气体主要起能量与质量传递的媒介作用。但K值不能太大,过高的K值将导致传动装置和设备负荷过大,还可能产生很大的噪声,K值一般范围为:1.4-3.0。
计算流化床反应器A内多孔分布板1振动强度K的公式为:
Figure GDA0002138259190000071
其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c——烟气阻力系数,c=10.6×10-6kg/m;
λ——单面振幅,λ=1.5mm;
D——抛掷系数,D=1~3.3;
ω——角频率,
f——振动频率
Figure GDA0002138259190000073
α——多孔分布板倾角,α=0.5°;
σ——振动方向角,σ=60°;
v——物料行进速度,
Figure GDA0002138259190000074
W——流化床的生产能力,W=5t/h;
h——料层厚度,h=220mm;
b——流化床宽度,h=6m;
ρ——物料堆密度,ρ=0.728g/ml;
m——等效参振质量,m=94.176kg;
g——重力加速度,g=9.8m/s2
控温供气装置包括热风供气装置、冷风供气装置和控温装置。控温装置包括调温箱22及设置在调温箱22内部的测温仪器,调温箱22与流化床反应器的进风口5一一对应设置,调温箱22的出口与流化床反应器的进风口5通过保温管道连接。热风供气装置包括热风鼓风机15、气体预热器16、第一阀门17-1、第一压力计18-1、第一温度计19-1、第一流量计20-1。热风鼓风机15与气体预热器16通过管道相连接,空气由热风鼓风机15引入,通过气体预热器16被加热。气体预热器16的出口与调温箱22的一个进口通过保温管道连接。第一阀门17-1、第一压力计18-1、第一温度计19-1、第一流量计20-1、第二阀门17-2依次连接在上述用于连接气体预热器16的出口与调温箱22的一个进口的保温管道上。冷风供气装置包括冷风鼓风机21、第三阀门17-3、第二压力计18-2、第二温度计19-2、第二流量计20-2。空气由冷风鼓风机21引入,冷风鼓风机21的出口与调温箱22的一个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阀门17-3、第二压力计18-2、第二温度计19-2、第二流量计20-2、第四阀门17-4依次连接在上述用于连接冷风鼓风机21的出口与调温箱22的一个进口的管道上。热风和冷风被引入各调温箱22内,通过分别控制冷热风流量,在调温箱22中混合达到设定温度后分别进入各对应进风口5。通过供气系统鼓入单个流化床体内的热风量为161280m3/h。
在多孔分布板1的激振力作用下,物料向前作抛掷连续运动。热风和冷风被引入各调温箱22内,通过分别控制冷热风流量,在调温箱22中混合达到设定温度后分别进入各对应进风口5,再从多孔分布板1向上穿过煤沥青球,挡风板23减少流化风之间的横向混合,从而达到各级流化床反应器内氧化过程所需的缓慢升温过程。在激振力和热流化风的双重作用下,煤沥青球呈悬浮流化状态。各流化床反应器对煤沥青球进行不同的升温或恒温处理,得到表面形貌完好的氧化沥青球,经过氧化不熔化处理的煤沥青球由进出料连接管12进入到下级流化床反应器或由出料口11排出。在排风机14的作用下,含尘气体经旋风分离器13净化后进入废气处理系统。流化床反应器壳体24的前侧表面连接两个清扫窥视门4,壳体24被保温层25包裹。
优选的,流化床反应器的长度L,宽度为0.3-0.4L,高度为0.15L,多孔分布板1上煤沥青球的料层厚度为0.01L,生产能力为W。多孔分布板1为直流型金属多孔分布板,多孔分布板1开孔直径为D,开孔个数为n。多孔分布板稍向出料端倾斜,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节第一级流化床反应(流化床反应器A)、第二级流化床反应(流化床反应器B)和第三级流化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C)多孔分布板1的倾斜角度分别为α1、α2、α3,其中2α1=α2=α3。通过调节流化床反应器多孔分布板1的倾斜角度α来保证煤沥青球在流化床反应器A、B、C内停留的时间依次分别为t1、t2、t3,其中t1=2t2=2t3。外壳的保温层25厚度为s。
优选地,单级流化床反应器的长度20m,宽度为6m,高度为3m,多孔分布板1上煤沥青球的料层厚度为20cm。多孔分布板1开孔直径为15mm,开孔个数为792639。流化床反应器A内多孔分布板1由进料口2端向出料口端11倾斜的角度为0.5°,振动频率为15Hz,振动幅度为1.8mm;通过分别控制冷热风流量调节流化风温度,通入流化床反应器A从进料口2端向出料口端11四个进风口的流化风温度依次为20℃、80℃、140℃、200℃,鼓入流化床反应器A的风量为161280m3/h,对煤沥青球进行时间为6h的氧化处理。流化床反应器B内多孔分布板1由进料口2端向出料口端11倾斜的倾斜角度为1°,振动频率为20Hz,振动幅度为1.6mm;通入流化床反应器B从进料口2端向出料口端11四个进风口的流化风温度依次为200℃、230℃、260℃、300℃,鼓入流化床反应器B的风量为161280m3/h,对煤沥青球进行时间为3h的氧化处理。流化床反应器C内多孔分布板1由进料口2端向出料口端11倾斜的倾斜角度为1°,振动频率为20Hz,振动幅度为1.5mm;通入流化床反应器C的两个进风口的流化风温度皆为300℃,鼓入流化床反应器C的风量为161280m3/h;对煤沥青球进行时间为3h的恒温氧化处理。保温层21厚度为20cm。
实施过程中,直径为0.3-0.9mm的煤沥青球依次进入各级流化床反应器内,自进料口2落到流化床内倾斜的多孔分布板1,振动幅度依次分别为1.8mm、1.6mm、1.5mm。在幅值为240kN的激振力和热流化风(图4中Ug是指热流化风的方向)的双重作用下,煤沥青球呈悬浮流化状态。在此流化条件下,对煤沥青球进行升温氧化处理。经过氧化不熔化处理的煤沥青球由进出料连接管进入到下级流化床反应器或由出料口排出,最后得到表面形貌完好的氧化沥青球。
本发明的装置及工艺处理的沥青球球径在0.3-0.9mm之间,生产能力为5t/h。
虽然以上仅给出了三级流化床反应器的例子,但本发明的系统并不限于仅包含三级流化床反应器情况,具体流化床反应器的级数本领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多级流化床反应器和控温供气装置;各级流化床反应器依次相连且呈阶梯状分布;每级流化床反应器分别包括壳体(24)、多孔分布板(1)和固定在多孔分布板(1)上的激振器,所述壳体(24)上设置有进料口(2)、出料口(11)、进风口(5)和出风口(3),所述进料口(2)和出料口(11)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孔分布板(1)两端,所述多孔分布板(1)从所述进料口(2)端向所述出料口(11)端倾斜;上级流化床反应器的出料口(11)连接下级反应器的进料口(2);
所述多孔分布板(1)下方一侧的壳体(24)上设置有2~6个进风口(5),壳体(24)的上表面对应所述进风口(5)设置有2~6个出风口(3),所述多孔分布板(1)上方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挡风板(23);所述出风口(3)连接旋风分离器(13),所述旋风分离器(13)连接排风机(14);
所述控温供气装置包括控温装置、热风供气装置和冷风供气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包括调温箱(22)和设置在调温箱(22)内部的测温仪器,所述调温箱(22)出口与所述进风口(5)一一对应地相连;所述热风供气装置包括热风鼓风机(15)和气体预热器(16),所述热风鼓风机(15)、气体预热器(16)和调温箱(22)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冷风供气装置包括冷风鼓风机(21),所述冷风鼓风机(21)和调温箱(22)通过管道相连接;连接所述气体预热器(16)和调温箱(22)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7-1)、第一压力计(18-1)、第一温度计(19-1)、第一流量计(20)和第二阀门(17-2);连接所述冷风鼓风机(21)和调温箱(22)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阀门(17-3)、第二压力计(18-2)、第二温度计(19-2)、第二流量计(20-2)和第四阀门(1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2~5级流化床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4)上设置有清扫窥视门(4)和保温层(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1)下表面固定有多组激振器容纳装置,每组激振器容纳装置之间软连接,每个激振器由一组激振器容纳装置固定在所述多孔分布板(1)下方,所述激振器为双轴惯性激振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器容纳装置下方设置有隔震板(9),所述激振器容纳装置与所述隔震板(9)通过振动弹簧(7)连接,所述隔震板(9)通过减振弹簧(8)与所述壳体(24)底部连接。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流化系统进行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物料从进料口(2)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内,在多孔分布板(1)的激振力作用下,向前作连续的抛掷运动;
2)分别通过热风供气装置和冷风供气装置将热风和冷风引入各调温箱(22)内,通过分别控制冷热风流量控制各调温箱(22)内的流化风温度,从各调温箱(22)内流出的流化风进入各进风口(5),再从多孔分布板(1)向上穿过煤沥青球,挡风板减少流化风之间的横向混合,从而达到各级流化床反应器内氧化过程所需的缓慢升温过程;
3)在激振力和热流化风的双重作用下,煤沥青球呈悬浮流化状态,经过氧化不熔化处理的煤沥青球由进出料连接管(12)进入到下级流化床反应器或由出料口(11)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流化床反应器中,除最后一级以外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进入各进风口(5)的流化风温度从进料口(2)端至出料口(11)端逐渐升高。
CN201810647078.0A 2018-06-20 2018-06-20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8940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7078.0A CN108940135B (zh) 2018-06-20 2018-06-20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7078.0A CN108940135B (zh) 2018-06-20 2018-06-20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0135A CN108940135A (zh) 2018-12-07
CN108940135B true CN108940135B (zh) 2019-10-15

Family

ID=64491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47078.0A Active CN108940135B (zh) 2018-06-20 2018-06-20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4013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42904A1 (de) * 1985-12-04 1987-06-11 Dieter Dipl Ing Roddewi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und/oder brennen pulverfoermiger stoffe
US5245093A (en) * 1989-01-26 1993-09-14 Abb Lummus Crest Inc. Reaction processes in a multi-stage fluidized bed
CN1057278C (zh) * 1997-01-17 2000-10-1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球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1818092B (zh) * 2009-11-25 2012-11-2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整体流化床轻度气化褐煤提质系统及工艺
CN204214201U (zh) * 2014-11-05 2015-03-18 四川望昌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干燥振动流化床
CN206131608U (zh) * 2016-10-17 2017-04-26 天津亚泰昊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式流化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0135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3954B (zh) 含铁矿粉的直接还原炼铁方法及系统
CN110117013A (zh) 一种活性炭制备系统
CN108940135B (zh)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多级升温差频振动流化系统和方法
CN104878193B (zh) 一种低品位氧化锰矿流态化还原焙烧的系统及方法
CN114130341A (zh) 一种常压下输送床连续合成氮化铝粉末装置及方法
CN107227392A (zh) 矿粉还原系统
CN101792840B (zh) 一种含铁物料喷射还原炉及含铁物料喷射还原工艺
CN104099482B (zh) 钛精矿流态化反应装置及钛精矿流态化反应方法
CN101445851A (zh) 一种含铁物料悬浮还原工艺方法及其装置
CN205873916U (zh) 一种利用氢氧化镁生产氧化镁的装置
JP2004508930A5 (zh)
CN201648414U (zh) 一种含铁物料喷射还原炉
CN206783331U (zh) 带有送料装置的快速氯化炉
JP5835311B2 (ja) フェロ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CN207778997U (zh) 一种在线、高效合金烘烤装置
CN11102381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流化床反应炉
CN207699203U (zh) 一种电石生产过程原料预热系统
CN207243923U (zh) 快速还原反应器以及水冷式矿粉快速还原反应系统
JPH0717912B2 (ja) 連続成型コークス炉の操業方法
CN207031480U (zh) 矿粉还原系统
CN201762356U (zh) 一种含铁物料悬浮还原装置
JP3001190B2 (ja) 噴流型内熱低温乾留装置
CN215712832U (zh) 气化炉排渣装置
US4036598A (en) Mechanical vibrator for use in material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the like
CN203265636U (zh) 一种双级雾化制备球形wc粉末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