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5355B - 一种自动式鱼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式鱼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5355B
CN108935355B CN201811180612.8A CN201811180612A CN108935355B CN 108935355 B CN108935355 B CN 108935355B CN 201811180612 A CN201811180612 A CN 201811180612A CN 108935355 B CN108935355 B CN 1089353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ishing seat
fishing
fishhook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06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5355A (zh
Inventor
冉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XIAN HONGJIAN FISHING GEA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达 filed Critical 陈达
Priority to CN2018111806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5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5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5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5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5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3/00Fish-hook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式鱼钩,包括鱼钩,还包括一个上钓座和一个下钓座,上钓座下端中部具有向上的开孔,下钓座正对设置于上钓座下方且下钓座上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上钓座下端的开孔内,鱼钩上端柄部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上钓座上端外周,鱼钩下端钩尖向外设置并被下钓座上的限位结构限位,所述下钓座向上滑动时能够带动鱼钩下端钩尖向外上方移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自动触发机构,所述自动触发机构能够在下钓座和上钓座相互背离移动时触发并带动二者相对运动。本发明能够更好地提高起竿中鱼率,也能够实现自动中鱼,降低了钓鱼的难度和要求,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式鱼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式鱼钩。
背景技术
鱼钩是垂钓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现在鱼钩的发展很快,种类繁多,有不锈钢的,有碳素材料的合金钢,大小型号分类也比较多。爆炸钩是鱼钩的一种,又称炸弹钩或组钩,由多枚钓钩并列拴在一起而成,是伴随海竿流行而兴起的一种组合钩具。由于一个爆炸钩含有多个鱼钩,捕钓能力强,很受钓友喜爱。
但现有的鱼钩以及爆炸钩,均是被动式,爆炸钩虽然有多个鱼钩,但也是依靠数量,使得鱼儿咬钩以及摆动过程中,提高鱼钩勾住鱼儿的机率。当鱼儿咬钩不深,以及仅是试探咬食时,也不易起鱼成功。另外,对于具有经验的钓友均知,当发现浮子动作后,起鱼时挥竿一定要快准狠,但有时候挥竿过快又会导致鱼钩从鱼嘴脱落,故往往经验丰富的钓友,也很难掌握起竿时的力度和速度,导致起竿中鱼率不高。
ZL201620423876.1曾公开了一种钓鱼装置,包括鱼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钓座和与上钓座弹性连接的下钓座,鱼钩上端柄部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上钓座上,鱼钩下端钩尖向外设置并被下钓座上的限位结构限位,鱼线连接在下钓座上并使得通过鱼线向上拉动下钓座时能够带动鱼钩下端钩尖向外上方移动。本发明能够更好地提高起竿中鱼率,降低了钓鱼的难度和要求。
但上述专利的钓鱼钩,钓鱼时仍然需要钓者随时观察浮标并及时起竿,故申请人考虑如果能够设计一种可以在鱼咬食时自动触发的鱼钩,则可以进一步降低钓鱼的难度和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鱼咬食时自动触发,降低钓鱼的难度和要求,提高起鱼概率的自动式鱼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式鱼钩,包括鱼钩,还包括一个上钓座和一个下钓座,上钓座下端中部具有向上的开孔,下钓座正对设置于上钓座下方且下钓座上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上钓座下端的开孔内,鱼钩上端柄部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上钓座上端外周,鱼钩下端钩尖向外设置并被下钓座上的限位结构限位,所述下钓座向上滑动时能够带动鱼钩下端钩尖向外上方移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自动触发机构,所述自动触发机构能够在下钓座和上钓座相互背离移动时触发并带动二者相对运动。
这样,当鱼咬食带动鱼钩下压,使得下钓座和上钓座产生相互背离移动,并通过触发机构带动下钓座向上运动,并使得鱼钩下端的钩尖向外上方主动移动,可极大地提高中鱼效果。且和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自动触发,降低了钓鱼的难度和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触发机构包括连接在下钓座和上钓座之间的拉力弹性构件,还包括两个挡块,挡块沿上钓座下端开孔的直径方向可水平滑动地贯穿上钓座设置,两个挡块各自和上钓座之间设置有挡块复位弹簧,挡块复位弹簧为挡块提供向外的弹力,两个挡块位于上钓座外的一端形成按压端,两个挡块位于上钓座开孔内的一端下表面形成有第一挂接部位,下钓座上端端部设置有第二挂接部位,所述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在拉力弹性构件的作用下能够形成挂接配合。
这样,使用时,先克服拉力弹性构件的弹力向下拉动下钓座,然后向内挤压两个挡块的按压端,再慢慢松开下钓座,使得下钓座上移且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接触形成抵挂连接,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配合挂接产生的摩擦力能够克服挡块复位弹簧的弹力并使得二者保持固定,形成一个暂时稳定平衡的状态,但当有鱼咬食时,通过鱼钩带动下钓座下压,使得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脱离接触,此时挡块在挡块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复位,然后下钓座可以被拉力弹性构件快速向上拉起,迫使鱼钩下端钩尖向外上方弹出,实现自动中鱼,且能够极大地提高中鱼效果。
进一步地,下钓座下端呈喇叭状,上端用于和上钓座配合部位呈圆柱状,所述上钓座上端呈喇叭状,下端用于和下钓座配合部位呈圆筒状。
这样,更加利于实现配合,且该结构更利于实现中鱼时力的转化。
进一步地,挡块外端上表面开设有一个安装槽,上钓座上具有对应延伸进入安装槽的抵接部,所述挡块复位弹簧为螺旋压缩弹簧并安装在安装槽内,挡块复位弹簧水平安装且两端抵接在抵接部和安装槽外端面上。
这样,不仅仅方便挡块复位弹簧的安装设置,能够保证弹簧施力稳定可靠,而且该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对挡块在沿上钓座开孔直径方向位移的限位,保证整个工作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拉力弹性构件包括套设在上钓座和下钓座外的外螺旋弹簧,外螺旋弹簧上端和上钓座固定,下端和下钓座固定。
这样,可以方便提供弹力供下钓座向上复位。
进一步地,挡块内端为水平的叉形,使得两个挡块向内按压后能够在其内端形成一个让位空间,所述下钓座上端正对让位空间设置有一个内连接部,拉力弹性构件包括一端向下固定在内连接部上,另一端固定在上钓座上的弹性拉力绳。
这样,依靠弹性拉力绳可以进一步提供弹力供下钓座向上复位。
进一步地,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为两个水平的摩擦平面,或者为凹凸配合面。
这样,可以方便更好地保证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能够挂接形成短暂的稳定配合,又能够保证只需少许外力即可打破平衡实现自动中鱼。
进一步地,上钓座上端中部具有绑线把手。这样鱼线绑在上钓座上,当有鱼吃食时,也可以依靠钓者抬杆拉动上钓座的方式,使得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分离,然后使得下钓座向上快速复位,带动鱼钩向外弹出实现主动中鱼。
进一步地,所述上钓座、下钓座均为透明塑料制得。
这样,当上钓座、下钓座露于水中时,能够透视和水体保持一致,能够更好地降低鱼儿警惕性,利于中鱼。透明塑料成本低廉,利于制造。
作为优化,所述鱼钩为多个且环绕布置在上钓座周边。这样,可以提高中鱼效率,特别是当遇到鱼群咬食时,由于拉动鱼线的过程中,会同时带动所有的鱼钩尖端向外击出,极大地提高了中鱼效率并增加中鱼尾数。
作为优化,所述鱼钩上端靠压钩弹簧连接在上钓座上,压钩弹簧对鱼钩施加使其下端向内旋转的扭力。这样,方便在正常状态下,鱼钩保持下端向内收回的状态,提高隐蔽性,利于更好地诱惑鱼儿咬食。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结构为下钓座下侧边缘内凹形成的滑槽。具体地说,滑槽宽度和鱼钩直径匹配,更好地利于限制鱼钩下部尖端正对向外的方向击出,提高中鱼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更好地提高起竿中鱼率,也能够实现自动中鱼,降低了钓鱼的难度和要求,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采用的主动式爆炸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独上钓座和下钓座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单独两个挡块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单独下钓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其他实施方式中单独上钓座和下钓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最优实施方式参加图1-4:一种自动式鱼钩,包括鱼钩1,还包括一个上钓座2和一个下钓座3,上钓座2下端中部具有向上的开孔,下钓座3正对设置于上钓座下方且下钓座上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上钓座下端的开孔内,鱼钩1上端柄部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上钓座上端外周,鱼钩1下端钩尖向外设置并被下钓座上的限位结构限位,所述下钓座3向上滑动时能够带动鱼钩1下端钩尖向外上方移动;其中,还设置有自动触发机构,所述自动触发机构能够在下钓座和上钓座相互背离移动时触发并带动二者相对运动。
这样,当鱼咬食带动鱼钩下压,使得下钓座和上钓座产生相互背离移动,并通过触发机构带动下钓座向上运动,并使得鱼钩下端的钩尖向外上方主动移动,可极大地提高中鱼效果。且和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自动触发,降低了钓鱼的难度和要求。
其中,所述自动触发机构包括连接在下钓座和上钓座之间的拉力弹性构件,还包括两个挡块4,挡块4沿上钓座下端开孔的直径方向可水平滑动地贯穿上钓座2设置,两个挡块4各自和上钓座2之间设置有挡块复位弹簧5,挡块复位弹簧5为挡块4提供向外的弹力,两个挡块4位于上钓座外的一端形成按压端,两个挡块4位于上钓座开孔内的一端下表面形成有第一挂接部位,下钓座3上端端部设置有第二挂接部位6,所述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6在拉力弹性构件的作用下能够形成挂接配合。
这样,使用时,先克服拉力弹性构件的弹力向下拉动下钓座,然后向内挤压两个挡块的按压端,再慢慢松开下钓座,使得下钓座上移且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接触形成抵挂连接,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配合挂接产生的摩擦力能够克服挡块复位弹簧的弹力并使得二者保持固定,形成一个暂时稳定平衡的状态,但当有鱼咬食时,通过鱼钩带动下钓座下压,使得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脱离接触,此时挡块在挡块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复位,然后下钓座可以被拉力弹性构件快速向上拉起,迫使鱼钩下端钩尖向外上方弹出,实现自动中鱼,且能够极大地提高中鱼效果。
其中,下钓座3下端呈喇叭状,上端用于和上钓座2配合部位呈圆柱状,所述上钓座2上端呈喇叭状,下端用于和下钓座3配合部位呈圆筒状。
这样,更加利于实现配合,且该结构更利于实现中鱼时力的转化。
其中,挡块4外端上表面开设有一个安装槽7,上钓座上具有对应延伸进入安装槽的抵接部,所述挡块复位弹簧5为螺旋压缩弹簧并安装在安装槽7内,挡块复位弹簧5水平安装且两端抵接在抵接部和安装槽外端面上。
这样,不仅仅方便挡块复位弹簧的安装设置,能够保证弹簧施力稳定可靠,而且该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对挡块在沿上钓座开孔直径方向位移的限位,保证整个工作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其中,拉力弹性构件包括套设在上钓座和下钓座外的外螺旋弹簧8,外螺旋弹簧8上端和上钓座2固定,下端和下钓座3固定。
这样,可以方便提供弹力供下钓座向上复位。
其中,挡块4内端为水平的叉形,使得两个挡块4向内按压后能够在其内端形成一个让位空间,所述下钓座3上端正对让位空间设置有一个内连接部,拉力弹性构件包括一端向下固定在内连接部上,另一端固定在上钓座上的弹性拉力绳9。
这样,依靠弹性拉力绳可以进一步提供弹力供下钓座向上复位。
其中,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6为凹凸配合面。当然实施时也可以是两个水平的摩擦平面。
这样,可以方便更好地保证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能够挂接形成短暂的稳定配合,又能够保证只需少许外力即可打破平衡实现自动中鱼。
其中,上钓座上端中部具有绑线把手10。这样鱼线绑在上钓座上,当有鱼吃食时,也可以依靠钓者抬杆拉动上钓座的方式,使得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分离,然后使得下钓座向上快速复位,带动鱼钩向外弹出实现主动中鱼。
其中,所述上钓座2、下钓座3均为透明塑料制得。
这样,当上钓座、下钓座露于水中时,能够透视和水体保持一致,能够更好地降低鱼儿警惕性,利于中鱼。透明塑料成本低廉,利于制造。
其中,所述鱼钩为多个且环绕布置在上钓座周边。这样,可以提高中鱼效率,特别是当遇到鱼群咬食时,由于拉动鱼线的过程中,会同时带动所有的鱼钩尖端向外击出,极大地提高了中鱼效率并增加中鱼尾数。
其中,所述鱼钩1上端靠压钩弹簧连接在上钓座上,压钩弹簧对鱼钩施加使其下端向内旋转的扭力。这样,方便在正常状态下,鱼钩保持下端向内收回的状态,提高隐蔽性,利于更好地诱惑鱼儿咬食。
其中,所述限位结构为下钓座3下侧边缘内凹形成的滑槽。具体地说,滑槽宽度和鱼钩直径匹配,更好地利于限制鱼钩下部尖端正对向外的方向击出,提高中鱼效果。
具体实施时,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做种种变形调整,利于图5所示,可以在上钓座上半部侧壁上开孔,弹性拉力绳对应挡块设置两根,使得弹性拉力绳下端连接在下钓座上后,上端各自穿过对应的开孔再向下固定到对应挡块外端。这样拉力绳的受力和挡块的运动实现联动,触发时能够更好地利于挡块向外复位和下钓座向上拉起,可以更好地提高中鱼概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更好地提高起竿中鱼率,也能够实现自动中鱼,降低了钓鱼的难度和要求,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Claims (9)

1.一种自动式鱼钩,包括鱼钩,还包括一个上钓座和一个下钓座,上钓座下端中部具有向上的开孔,下钓座正对设置于上钓座下方且下钓座上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上钓座下端的开孔内,鱼钩上端柄部可竖向转动地连接在上钓座上端外周,鱼钩下端钩尖向外设置并被下钓座上的限位结构限位,所述下钓座向上滑动时能够带动鱼钩下端钩尖向外上方移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自动触发机构,所述自动触发机构能够在下钓座和上钓座相互背离移动时触发并带动二者相对运动;
所述自动触发机构包括连接在下钓座和上钓座之间的拉力弹性构件,还包括两个挡块,挡块沿上钓座下端开孔的直径方向可水平滑动地贯穿上钓座设置,两个挡块各自和上钓座之间设置有挡块复位弹簧,挡块复位弹簧为挡块提供向外的弹力,两个挡块位于上钓座外的一端形成按压端,两个挡块位于上钓座开孔内的一端下表面形成有第一挂接部位,下钓座上端端部设置有第二挂接部位,所述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在拉力弹性构件的作用下能够形成挂接配合;使得使用时,能够先克服拉力弹性构件的弹力向下拉动下钓座,然后向内挤压两个挡块的按压端,再慢慢松开下钓座,使得下钓座上移且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接触形成抵挂连接,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配合挂接产生的摩擦力能够克服挡块复位弹簧的弹力并使得二者保持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鱼钩,其特征在于,下钓座下端呈喇叭状,上端用于和上钓座配合部位呈圆柱状,所述上钓座上端呈喇叭状,下端用于和下钓座配合部位呈圆筒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鱼钩,其特征在于,挡块外端上表面开设有一个安装槽,上钓座上具有对应延伸进入安装槽的抵接部,所述挡块复位弹簧为螺旋压缩弹簧并安装在安装槽内,挡块复位弹簧水平安装且两端抵接在抵接部和安装槽外端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鱼钩,其特征在于,拉力弹性构件包括套设在上钓座和下钓座外的外螺旋弹簧,外螺旋弹簧上端和上钓座固定,下端和下钓座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鱼钩,其特征在于,挡块内端为水平的叉形,使得两个挡块向内按压后能够在其内端形成一个让位空间,所述下钓座上端正对让位空间设置有一个内连接部,拉力弹性构件包括一端向下固定在内连接部上,另一端固定在上钓座上的弹性拉力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鱼钩,其特征在于,第一挂接部位和第二挂接部位为两个水平的摩擦平面,或者为凹凸配合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鱼钩,其特征在于,上钓座上端中部具有绑线把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为多个且环绕布置在上钓座周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上端靠压钩弹簧连接在上钓座上,压钩弹簧对鱼钩施加使其下端向内旋转的扭力。
CN201811180612.8A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自动式鱼钩 Active CN108935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0612.8A CN108935355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自动式鱼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0612.8A CN108935355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自动式鱼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5355A CN108935355A (zh) 2018-12-07
CN108935355B true CN108935355B (zh) 2020-12-22

Family

ID=64480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0612.8A Active CN108935355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自动式鱼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53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7810B (zh) * 2019-04-24 2021-05-04 孙健春 自动钓鱼钩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3501A (en) * 1972-06-08 1974-07-16 S Bybee Hook setter apparatus
KR200361754Y1 (ko) * 2004-06-28 2004-09-14 김영구 자동 챔질 낚시추
CN201018842Y (zh) * 2007-01-30 2008-02-13 殷时海 特效钓鱼钩
CN104823930A (zh) * 2015-05-15 2015-08-12 东北大学 一种自动爆炸鱼钩
CN205585135U (zh) * 2016-05-11 2016-09-21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钓鱼装置
CN106689075A (zh) * 2016-12-23 2017-05-24 陈洪灿 一种带有捕鱼网的鱼钩
CN207707107U (zh) * 2018-01-03 2018-08-10 郭彬 一种自动钓鱼浮漂
CN108391634A (zh) * 2018-03-26 2018-08-14 晏子俊 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0889B1 (ko) * 2005-06-30 2007-05-23 하청 낚시용 순간 포획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3501A (en) * 1972-06-08 1974-07-16 S Bybee Hook setter apparatus
KR200361754Y1 (ko) * 2004-06-28 2004-09-14 김영구 자동 챔질 낚시추
CN201018842Y (zh) * 2007-01-30 2008-02-13 殷时海 特效钓鱼钩
CN104823930A (zh) * 2015-05-15 2015-08-12 东北大学 一种自动爆炸鱼钩
CN205585135U (zh) * 2016-05-11 2016-09-21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钓鱼装置
CN106689075A (zh) * 2016-12-23 2017-05-24 陈洪灿 一种带有捕鱼网的鱼钩
CN207707107U (zh) * 2018-01-03 2018-08-10 郭彬 一种自动钓鱼浮漂
CN108391634A (zh) * 2018-03-26 2018-08-14 晏子俊 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5355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3966B2 (en) Fishing lure
US4571877A (en) Fishing lure
KR101144267B1 (ko) 평행한 이중의 바늘허리가 구비되는 루어낚시용 지그헤드
US20080040966A1 (en) Fishing rig
US20160330946A1 (en) Crawfish lure
US20140259869A1 (en) Fishing jig attachment systen
CN108935355B (zh) 一种自动式鱼钩
CN108401997B (zh) 全自动钓鱼器
US20100313463A1 (en) Stinger Spinner Jig
US20210000094A1 (en) Fishing Lure with Spinning Device
US8826585B2 (en) Fishing hook assembly
CN210248050U (zh) 一种不会跑鱼的防脱鱼钩
US20110214333A1 (en) Fishing Lure
US3174247A (en) Fishing tackle
CN205585135U (zh) 一种钓鱼装置
US20090151220A1 (en) Hook assembly
CN105766824B (zh) 一种主动式爆炸钩
US2932116A (en) Fishhooks
CN107372386B (zh) 一种防跑鱼组合钓钩
CN211185538U (zh) 具有自动刺鱼功能的渔具
US20040261312A1 (en) Drop-shot fishing hook
CN107232153B (zh) 磁力触发自动钓鱼器
CN211185539U (zh) 具有自动刺鱼功能的渔具
CN215648890U (zh) 一种防脱钓钩
US9015984B2 (en) Jigging apparatus for a pair of fishing r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7

Address after: 325000 No.34 Daye hall, Lianchi street,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 Da

Address before: 401120 Nine Blocks 21-6, 15 Jinzhou Avenue,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Ran Weid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31

Address after: 061000 Linhe Township, Xian County,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XIAN HONGJIAN FISHING GEAR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No.34 Daye hall, Lianchi street,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