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4189A - 移动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4189A
CN108934189A CN201880001243.3A CN201880001243A CN108934189A CN 108934189 A CN108934189 A CN 108934189A CN 201880001243 A CN201880001243 A CN 201880001243A CN 108934189 A CN108934189 A CN 108934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ownlink control
control signal
down link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12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维东
蔡隆盛
黄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934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41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3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许多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设计方法,上述设计方法有关于移动通信的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设备可从第一信号源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上述设备可从第二信号源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上述设备更可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相等。上述第一信号源相异于上述第二信号源。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
交叉引用
本申请案要求如下优先权:2017年3月24日提交的编号为62/476684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2017年5月5日提交的编号为62/502562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上述专利文档的内容在此一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的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除非在本揭露中另有说明,否则在本节中所描述的方法不能作为列于本说明书后的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亦不能因为包含于本节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在电信领域有许多发展良好且定义明确的移动通信技术,上述移动通信技术使用移动终端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以致能无线通信。举例来说,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是一个定义明确且通常被使用的通信系统,其运用时分多址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术,其中上述技术是用于数字无线电的多址存取结构,以在移动电话与小区站点之间传送声音、影像、数据,以及信号信息(例如,已拨号的电话号码)。CDMA2000是一混合的第2.5/3代(2.5G/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其使用码分多址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是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其提供比GSM系统的服务范围还要广的多媒体服务。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LTE)及其衍生的例如进阶长期演进技术(LTE-Advanced)以及专业进阶长期演进技术(LTE-Advanced Pro),是移动电话及数据终端的高速无线通信标准。此外,有一些最近发展的下一代通信技术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以及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发展上述这些通信技术是为了更高的传输速度以及可服务庞大数量的装置,包括机器类装置。
为了将用于传送下行链路数据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给上述用户设备,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首先必须传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给上述用户设备。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指出上述资源的分配以及上述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上述用户设备可根据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在长期演进技术中,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从单网络设备传送至上述用户设备。然而,在NR或其他新发展的下一代通信网络中,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由多个信号源传送出去(例如,多个网络设备)。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在上述多个信号源之间的安排及分配变得重要且复杂。如何在上述多个信号源之间协调及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还未被明确定义。
因此,上述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以一有效且可靠的方式传送及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重要的。因此,在发展新的通信系统时,提供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传输的适当设计是有需要的。
发明内容
下述发明内容仅作为例证,而不以任何方式作为限制。亦即,提供下述发明内容来介绍新颖且非显而易见技术的概念、重点、好处及优势。在下述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最佳实施例。因此,下述发明内容无意识别权利要求的必要技术特征,亦无意决定权利要求的范围。
本揭露的目的是提出解决办法或结构,用以处理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的上述关于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的问题。
一方面,一种方法可包含从第一信号源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设备。上述方法也可包含从第二信号源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上述设备。上述方法更包含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设备。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相等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上述第一信号源可相异于上述第二信号源。
一方面,一种方法可包含从第一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一信号源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设备。上述方法可包含从第二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二信号源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上述设备。上述方法更包含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设备。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可相等于上述第二下控制资源组。上述第一信号源可相异于上述第二信号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此提供的叙述系在某些无线电存取技术、网络,以及网络拓朴,例如长期演进技术、进阶长期演进技术、专业进阶长期演进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新无线电、物联网,以及窄带物联网的背景下,上述建议的概念、结构,以及任何其变化/衍生,可实施在其他类型的无线电存取技术、网络,以及网络拓朴上。因此,上述本揭露的范围并不限于在此所描述的示例。
附图说明
附件图式提供对于本揭露更深入的了解,且被纳入而构成本揭露的一部份。上述图式连同叙述说明了本揭露的实施例,用来解释本揭露的原理。为了清楚地描述本揭露的概念,上述图式不需要符合实际尺寸,因为一些组件系以超出实际实施例的尺寸比例被呈现。
图1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结构所描绘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结构所描绘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示例通信设备及示例网络设备的方块图;
图4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示例进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示例进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的标的的详细实施例揭露于此。然而,应该明白本揭露实施例仅是权利要求的说明,其能以不同的形式加以示范。然而,本揭露可以不同的形式加以示范,并且不应该推断为被上述阐述于此的示范实施例所限制。更确切地说,提供上述示范实施例使得本揭露的叙述可以是彻底且完全的,并且可将本揭露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习知本领域技术的通常知识者。在下列叙述中,省略了众所皆知的特征及技术的细节,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揭露的实施例。
概述
依据本揭露的实施例是有关于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的各种技术、方法、结构及/或解决办法。根据本揭露,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可分别地或共同地实施。亦即,虽然上述可能解决办法是分别地被叙述,但两个或更多的上述可能解决办法能以结合或其他方式来实施。
图1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结构所描绘的示例场景100的示意图。场景100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10,以及多个网络设备120、122及124,其可以是一无线通信网络(例如,长期演进技术网络、进阶长期演进技术网络、专业进阶长期演进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新无线电、物联网网络,或窄带物联网网络)的一部分。每一网络设备120、122及124可视为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传送/接收点(transmit/receive point,TRP)。用户设备110系可从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接收多个下行链路数据。为了适当地传送不同的下行链路数据,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可被设定来传送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用户设备110,用以指示上述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调度信息,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包括用于天线端口的准同位(Quasi Co-location,QCL)假设、调制与编码结构(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层级、混合式自动重新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索引、资源分配等。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可被设定使用单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用以传送上述所有的调度信息。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产生规则或机制可在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之间匹配与协调,用以减少用户设备盲闭式侦测的复杂度。
图2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结构所描绘的示例场景200的示意图。场景200包括用户设备210,以及网络设备220,其可以是无线通信网络(例如,长期演进技术网络、进阶长期演进技术网络、专业进阶长期演进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新无线电、物联网网络,或窄带物联网网络)的一部分。网络设备220可包括多个面板221、222、223、224等。每一面板可包括用于将下行链路信号传送给用户设备210的天线或一群天线。用户设备210能从上述多个面板接收多个下行链路数据。为了适当地传送不同的下行链路数据,上述多个面板可被设定来传送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用户设备210,用以指示上述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相似地,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调度信息,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包括用于天线端口的准同位(Quasi Co-location,QCL)假设、调制与编码结构(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层级、混合式自动重新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索引、资源分配等。上述多个面板可被设定使用单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用以传送上述所有的调度信息。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产生规则或机制可在上述多个面板之间匹配与协调,用以减少用户设备盲闭式侦测的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络方(例如上述无线通信网络)可被设定来以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送的形式,从多个传送/接收点(例如网络设备120、122或124)传送相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内容给上述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110)。明确来说,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从第一信号源(例如,第一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用户设备也可从第二信号源(例如,第二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上述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内容是相同的,并且可指示上述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调度信息。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因为用于上述资源分配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诸多副本,从不同的信号源(例如不同的传送/接收点)被传送出来,所以可以达成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更高层级的坚固性(robustness)。可缓和上述控制信号传输的堵塞问题或衰落效应。
一般来说,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在已决定的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控制资源组可占用资源组件的特定时间-频率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在第一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在第二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及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举例来说,在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是相同的情况下,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从上述第一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一传送/接收点)接收/解码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以及在同一时刻下,从上述第二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二传送/接收点)接收/解码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在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相异的情况下,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在时隙的第一时刻下(例如符号0)从上述第一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一传送/接收点)接收/解码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并且在上述时隙的第二时刻下(例如符号2)从上述第二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二传送/接收点)解码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居中的时刻(例如符号1)可被预留用于上述用户设备来执行接收波束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络方(例如上述无线通信网络)可被设定以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送的形式,从多个面板(例如面板221、222、223或224)传送相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容给上述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210)。同样地,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从第一信号源(例如第一面板/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用户设备也可从第二信号源(例如第二面板/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内容是相同的,并且可指示上述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调度信息。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因为用于上述资源分配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诸多副本,从不同的信号源(例如不同的面板或传送/接收点)被传送出来,所以可以达成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更高层级的坚固性。可缓和上述控制信号传输的堵塞问题或衰落效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络方(例如上述无线通信网络)可被设定以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送的形式,在横越多个传送/接收点(例如网络设备120、122或124)的相同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上述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110)。明确来说,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从第一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一信号源(例如第一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用户设备也可从第二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二信号源(例如第二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以及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的时间-频率的区域是相同的。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指示上述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调度信息。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因为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是相同的,在一些层级例如控制信道组件(control channelelement,CCE))层级的上述资源定义在上述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传送/接收点)之间是共有的。或者,也可定义控制资源匹配规则(例如以资源组件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对控制信道组件(control channel element)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匹配规则)。上述用户设备仅需从不同信号源(例如不同传送/接收点)的上述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控制资源组内,执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复杂度可被降低且简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内容以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可以是相同或相异的。例如,当上述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传送/接收点)使用理想的回程传输(backhaul)来设定,上述多个信号源能协调好,并且源自于不同信号源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内容可以是相同的。当上述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传送/接收点)没有使用理想的回程传输(backhaul)来设定,上述多个信号源可以是彼此独立,并且源自于不同信号源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内容可以是相异的。在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相同的情况下,上述用户设备在相同的时刻下,可接收/解码相同的资源分配以及源自于不同信号源(例如不同传送/接收点)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更高层级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坚固性可被达成。在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相异的情况下,上述用户设备在相同的时刻下,可接收/解码不同的资源分配以及源自于不同信号源(例如不同传送/接收点)的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复杂度可被降低且简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络方(例如上述无线通信网络)可被设定以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送的形式,在横越网络设备的多个面板(例如面板221、222、223或224)的相同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上述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210)。同样地,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从第一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一信号源(例如第一面板)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用户设备也可被设定从第二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二信号源(例如第二面板)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以及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的时间-频率的区域是相同的。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指示上述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调度信息。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因为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是相同的,在一些层级例如控制信道组件(CCE)层级的上述资源定义在上述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面板)之间是共有的。上述用户设备仅需从不同信号源(例如不同面板)的上述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控制资源组内,执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复杂度可被降低且简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盲闭式侦测复杂度,上述用户设备能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监控多种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明确来说,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或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可包括指示不同类型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指示。上述指示可以是在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的位元栏(bit field)。上述位元栏可以是保留的位元栏或新的位元栏。上述指示可使用来指出特定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例如,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其指示上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是从单一信号源(例如单一传送/接收点或单一面板)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更包括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其指示上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系从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传送/接收点或多个面板)传送。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相同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于是,上述用户设备能以相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来监控不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否对应于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或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可由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的上述位元栏来指示。上述用户设备可被设定根据上述指示来侦测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因为不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大小是相同的,上述用户设备能借助使用相同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大小,以执行盲闭式侦测。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盲闭式侦测复杂度可被降低且简化。
描述性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示例通信设备310及示例网络设备320的方块图。每一通信设备310及网络设备320可执行各种的功能,以实现于此描述有关于在无线通信领域的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的结构、技术、流程及方法,包含上述描述的场景100及200,以及下方描述的进程400及500。
通信设备31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一部分,其可以是用户设备,例如手提式或移动设备、穿戴式设备、无线电通信装置或计算器设备。例如,通信设备310可以实现在智能型手机、智能手表、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或计算器设备,例如桌面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通信设备310也可以是机器型设备的一部分,其可以是物联网或窄带物联网设备,例如固定或不动的设备、居家设备、有线通信设备,或计算器设备。例如,通信设备310可以实现在智慧恒温器、智慧冰箱、智慧门锁、无线喇叭,或居家控制中心。或者,通信设备310能以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形式实现,举例来说而非限制,一个或多个单核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多核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复杂指令集(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ing,CISC)处理器。通信设备310可包括图3中的至少一些组件,例如,处理器312。通信设备310更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本揭露的发明所提出的架构不相关的其他组件(例如内部电源供应器、显示器装置,及/或用户接口装置),并且为了简单与简洁,因此上述通信设备310的其他组件既不在图3中显示,也不会在下面描述。
网络设备32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一部分,其可以是网络节点,例如基站、小小区、路由器或网关。例如,网络设备320可实现在长期演进技术、进阶长期演进技术、或专业进阶长期演进技术的演进节点B(eNodeB),或实现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新无线电、物联网或窄带物联网的下一代节点B(gNB)。或者,网络设备320能以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形式实现,举例来说而非限制,一个或多个单核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多核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复杂指令集处理器。网络设备320可包括图3中的至少一些组件,例如,处理器322。网络设备320更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本揭露的发明所提出的架构不相关的其他组件(例如内部电源供应器、显示器装置,及/或用户接口装置),并且为了简单与简洁,因此上述网络设备320的此等组件不在图3中显示,也不会在下面描述。
一方面来说,每一处理器312及处理器322能以一个或多个单核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多核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复杂指令集处理器的形式来实现。亦即,即使于此使用单数词“处理器”来表示处理器312及处理器322,根据本揭露的每一处理器312及处理器322可包括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多个处理器,以及其他实施例中的单处理器。另一方面来说,每一处理器312及处理器322能以具有电子组件的硬件(以及可选择的固件)形式来实现,根据本揭露的上述电子组件,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包括一个或多个晶体管、一个或多个二极管、一个或多个电容器、一个或多个电阻器、一个或多个电感器、一个或多个记忆电阻(memristors),及/或一个或多个变容二极管(varactors),其被设定且安排来达成特定的目的。换句话说,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处理器312及处理器322是机器,根据本揭露的各种实施例,该机器是为特定目的而特别设计、安排及设定,用以执行特定工作包括在装置(例如通信设备310所呈现)及网络(例如网络设备320所呈现)中减少电力消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310也包括耦接至处理器312的收发器316,使其能无线地传送及接收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310更包括耦接至处理器312的存储器314,使其能由处理器312所存取并且储存数据在其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320可包括耦接至处理器322的收发器326,使其能无线地传送及接收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320更包括耦接至处理器322的存储器324,使其能由处理器322所存取并且储存数据在其内。于是,通信设备310与网络设备320彼此之间可分别通过收发器316及收发器326无线地通信。为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在移动通信环境的背景下提供上述每一通信设备310及网络设备320的运作、功能、能力的叙述,其中通信设备310有在上述移动通信环境内实施或作为通信设备或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320有在上述移动通信环境内实施或作为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320可视为无线通信网络或无线通信系统的传送/接收点(transmit/receive point:TRP)。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多个传送/接收点。通信设备310能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传送/接收点接收多个下行链路数据。为了适当地传送不同的下行链路数据,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以传送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通信设备310,用以指示上述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可包括下述调度信息,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包括用于天线端口的准同位(Quasi Co-location,QCL)假设、调制与编码结构(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层级、混合式自动重新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索引、资源分配等。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以使用单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用以传送所有的上述调度信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在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之间匹配与协调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产生规则或机制,用以减少通信设备310盲闭式侦测的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320可包括多个面板。每一面板可包括用于传送下行链路信号至通信设备310的一天线或一群天线。通信设备310能从上述多个面板接收多个下行链路数据。为了适当地传送不同的下行链路数据,处理器322可设定上述多个面板以传送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通信设备310,用以指示上述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同样地,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可包括下述调度信息,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包括用于天线端口的准同位假设、调制与编码结构层级、混合式自动重新请求索引、资源分配等。处理器322可设定上述多个面板以使用单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用以传送所有的上述调度信息。处理器322可在上述多个面板之间匹配与协调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产生规则或机制,用以减少通信设备310盲闭式侦测的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以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输的形式,传送相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容给通信设备310。明确来说,处理器312可被设定从第一信号源(例如第一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处理器312也可被设定从第二信号源(例如第二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内容是相同的,并且可指示上述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调度信息。处理器312可被设定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22可被设定在已决定的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上述控制资源组可占用资源组件的特定时间-频率区域。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上述第一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一传送/接收点),用以在第一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上述第二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二传送/接收点),用以在第二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可以是相同或相异的。例如,在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是相同的情况下,处理器312可被设定从上述第一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一传送/接收点)接收/解码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以及在同一时刻下,从上述第二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二传送/接收点)接收/解码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在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是相异的情况下,处理器312可被设定在时隙的第一时刻下(例如符号0)从上述第一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一传送/接收点)接收/解码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并且在上述时隙的第二时刻下(例如符号2)从上述第二信号源(例如上述第二传送/接收点)解码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居中的时刻(例如符号1)可被预留用于处理器312来执行接收波束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处理器322通过使用多个面板,以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输的形式,传送相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容给通信设备310。同样地,处理器312可被设定从第一信号源(例如第一面板)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处理器312也可被设定从第二信号源(例如第二面板)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内容是相同的,并且可指示上述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调度信息。处理器312可被设定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以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输的形式,在横越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的相同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通信设备310。明确来说,处理器312可被设定从第一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一信号源(例如第一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处理器312也可从第二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二信号源(例如第二传送/接收点)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以及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的时间-频率的区域是相同的。上述多个传送/接收点可使用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用以指示上述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调度信息。处理器312可被设定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处理器312仅需从不同信号源(例如不同面板)的上述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控制资源组内,执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复杂度可被降低且简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上述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传送/接收点),以传送相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不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通信设备310。例如,当上述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传送/接收点)使用理想的回程传输(backhaul)来设定,上述多个信号源能协调好,并且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相同副本给通信设备310。当上述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传送/接收点)没有使用理想的回程传输(backhaul)来设定时,上述多个信号源可以是彼此独立,并且可被设定来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不同内容给通信设备310。在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相同的情况下,处理器312在同一时刻下,可从不同信号源(例如不同传送/接收点)接收/解码相同的资源分配以及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在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相异的情况下,处理器312在同一时刻下,可从不同信号源(例如不同传送/接收点)接收/解码不同的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可设定处理器322以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输的形式,在横越上述多个面板的相同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给通信设备310。同样地,处理器312可被设定从第一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一信号源(例如第一面板)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用户设备也可被设定从第二控制资源组内的第二信号源(例如第二面板)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以及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的时间-频率的区域是相同的。处理器322可使用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来指示上述资源分配以及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上述调度信息。处理器312可被设定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上述下行链路数据。处理器312仅需从不同信号源(例如不同面板)的上述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控制资源组内,执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上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的盲闭式侦测复杂度可被降低且简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盲闭式侦测复杂度,处理器312能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监控多种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明确来说,处理器322可使用在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或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内的指示,用以指示出不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处理器322可使用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的位元栏(bit field)作为指示。处理器322可以使用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保留的位元栏或新的位元栏。处理器322可使用上述指示以指出特定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例如,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其指示上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系从单一信号源(例如单一传送/接收点或单一面板)传送。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更包括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其指示上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从多个信号源(例如多个传送/接收点或多个面板)传送。处理器322可使用相同的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于是,处理器312能以相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来监控不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处理器322可使用在上述下行链路信息内的上述位元栏,以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否对应于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或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处理器312可被设定根据上述指示来侦测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因为不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大小是相同的,处理器312能通过使用相同的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大小,以执行盲闭式侦测。
描述性进程
图4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示例进程400的流程图。进程400可以是根据本揭露的发明,无论是部分还是全部,关于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的场景100及200的示例实施例。进程400可表示通信设备310特征实施例的观点。进程4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一个或多个区块410、420及430所说明的运作、动作或功能。虽然以分散的方块说明,但依据上述需求的实施例,进程400的各种方块可分割成额外的方块,组合成较少的方块,或移除。此外,进程400的上述方块能以图4所显示的顺序或不同的顺序去执行。进程400可由通信设备310或任何适合的用户设备或机器型装置来实施。仅仅为说明的目的而非限制,如下在通信设备310的背景下描述了进程400。进程400可开始于区块410。
在410,进程400可包括通信设备310从第一信号源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进程400可由410继续至420。
在420,进程400可包括通信设备310从第二信号源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进程400可由420继续至430。
在430,进程400可包括通信设备310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相同的。上述第一信号源与上述第二信号源是相异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号源可包括第一传送/接收点。上述第二信号源可包括第二传送/接收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号源可包括网络节点的第一面板。上述第二信号源可包括上述网络节点的一第二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第一控制资源组。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第二控制资源组。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相同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第一控制资源组。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第二控制资源组。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相异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程400可包括通信设备310在时隙的第一时刻译码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以及在上述时隙的第二时刻译码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图5是根据本揭露实施例的示例进程500的流程图。进程500可以是根据本揭露,无论是部分还是全部,关于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的场景100及200的示例实施例。进程500可表示通信设备310特征实施例的观点。进程5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一或多个区块510、520及530所说明的运作、动作或功能。虽然以分散的方块说明,但依据上述需求的实施例,进程500的各种方块系可分割成额外的方块,组合成较少的方块,或移除。此外,进程500的上述方块能以图5所显示的顺序或不同的顺序去执行。进程500可由通信设备310或任何适合的用户设备或机器型装置来实施。仅仅为说明的目的而非限制,如下在通信设备310的背景下描述了进程500。进程500可开始于区块510。
在510,进程500可包括通信设备310从第一信号源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进程500可由510继续至520。
在520,进程500可包括通信设备310从第二信号源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进程500可由520继续至530。
在530,进程500可包括通信设备310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相同的。上述第一信号源与上述第二信号源是相异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号源可包括第一传送/接收点。上述第二信号源可包括第二传送/接收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信号源可包括网络节点的第一面板。上述第二信号源可包括上述网络节点的一第二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相同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相异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可包括指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指示。上述指示可以是在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的位元栏。上述位元栏可以是在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的保留的位元栏或新的位元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程500可包括通信设备310以根据上述指示来侦测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从单一信号源指示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也包括从多个信号源指示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第二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大小可相同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大小。
补充说明
这里所描述的主题有时例示了包含在不同的其它部件之内或与其连接的不同部件。要理解的是,这些所描绘的架构仅是示例,并且实际上能够实施实现相同功能的许多其它架构。在概念意义上,实现相同功能的部件的任意布置被有效地“关联”成使得期望的功能得以实现。因此,独立于架构或中间部件,本文中被组合为实现特定功能的任何两个部件能够被看作彼此“关联”成使得期望的功能得以实现。同样,如此关联的任何两个部件也能够被视为彼此“在操作上连接”或“在操作上耦接”,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并且能够如此关联的任意两个部件还能够被视为彼此“在操作上可耦接”,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在操作在可耦接的特定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上能配套和/或物理上交互的部件和/或可无线地交互和/或无线地交互的部件和/或逻辑上交互和/或逻辑上可交互的部件。
此外,关于本文中任何复数和/或单数术语的大量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针对上下文和/或应用按需从复数转化为单数和/或从单数转化为复数。为了清楚起见,本文中可以明确地阐述各种单数/复数互易。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通常,本文中所用的术语且尤其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例如,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主体)中所使用的术语通常意为“开放”术语,例如,术语“包含”应被解释为“包含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被解释为“至少具有”,术语“包括”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如果引入的权利要求列举的特定数目是有意的,则这种意图将在权利要求中明确地列举,并且在这种列举不存在时不存在这种意图。例如,作为理解的帮助,所附的权利要求可以包含引入权利要求列举的引入性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更多个”的使用。然而,这种短语的使用不应该被解释为暗示权利要求列举通过不定冠词“一”或“一个”的引入将包含这种所引入的权利要求列举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限制于只包含一个这种列举的实现方式,即使当同一权利要求包括引入性短语“一个或更多”或“至少一个”以及诸如“一”或“一个”这样的不定冠词(例如,“一和/或一个”应被解释为意指“至少一个”或“一个或更多个”)时,这同样适用于用来引入权利要求列举的定冠词的使用。另外,即使明确地列举了特定数量的所引入的权利要求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认识到,这种列举应被解释为意指至少所列举的数量(例如,在没有其它的修饰语的情况下,“两个列举”的无遮蔽列举意指至少两个列举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列举)。此外,在使用类似于“A、B和C中的至少一个等”的惯例的那些情况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个惯例的意义上,通常意指这种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一同具有A和B、一同具有A和C、一同具有B和C和/或一同具有A、B和C等的系统)。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的至少一个”的惯例的那些情况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个惯例的意义上,通常意指这样的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一同具有A和B、一同具有A和C、一同具有B和C、和/或一同具有A、B和C等的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无论在说明书、权利要求还是附图中,实际上呈现两个或更多个另选的项的任何转折词语和/或短语应当被理解为构想包括这些项中的一个、这些项中的任一个或者这两项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将被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内容,将领会的是,本文中已经为了例示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现方式,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本文中所公开的各种实现方式不旨在是限制性的,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示。

Claims (19)

1.一种方法,包括:
由设备的处理器从第一信号源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由上述处理器从第二信号源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
由上述处理器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接收下行链路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相同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其中,上述第一信号源相异于上述第二信号源。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以及其中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信号源包括第一传送/接收点,以及其中上述第二信号源包括第二传送/接收点。
4.如权利要求第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信号源包括网络节点的第一面板,以及其中上述第二信号源包括上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面板。
5.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在第一控制资源组内传送,其中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在第二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以及其中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相同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
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在第一控制资源组内传送,其中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在第二控制资源组内传送,以及其中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相异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
7.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更包括:
由上述处理器在时隙的第一时刻解码上述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以及
由上述处理器在上述时隙的第二时刻解码上述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8.一种方法,包括:
由设备的处理器在第一控制资源组内从第一信号源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由上述处理器在第二控制资源组内从第二信号源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
由上述处理器根据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及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接收下行链路数据;
其中上述第一控制资源组相同于上述第二控制资源组,以及其中上述第一信号源相异于上述第二信号源。
9.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以及其中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10.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信号源包括第一传送/接收点,以及其中上述第二信号源包括第二传送/接收点。
11.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信号源包括网络节点的第一面板,以及其中上述第二信号源包括上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面板。
12.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相同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13.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相异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14.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指示,用以指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
15.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指示包括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内的保留的位元栏或新的位元栏。
16.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更包括:
由上述处理器根据上述指示以侦测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包括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其指示源自于单一信号源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
18.如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更包括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其指示源自于多个信号源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
19.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相同于上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类型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大小。
CN201880001243.3A 2017-03-24 2018-03-26 移动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 Pending CN1089341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6684P 2017-03-24 2017-03-24
US62/476,684 2017-03-24
US201762502562P 2017-05-05 2017-05-05
US62/502,562 2017-05-05
PCT/CN2018/080471 WO2018171797A1 (en) 2017-03-24 2018-03-26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desig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4189A true CN108934189A (zh) 2018-12-04

Family

ID=63581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1243.3A Pending CN108934189A (zh) 2017-03-24 2018-03-26 移动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79273A1 (zh)
EP (1) EP3596975A4 (zh)
CN (1) CN108934189A (zh)
TW (1) TW201841529A (zh)
WO (1) WO20181717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12839A (ko) * 2017-05-03 2020-02-05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Nr에서의 빔 기반 pdcch 전송
US10897753B2 (en) * 2017-05-04 2021-0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allocations in UL/DL grant for a 5G NR UE and gNB
CN108809505B (zh) * 2017-05-05 2019-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20190070146A (ko) * 2017-12-12 2019-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797774B2 (en) * 2018-05-11 2020-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s
WO2020113592A1 (en) * 2018-12-07 2020-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decoding indication for multi-trp communication
US11582773B2 (en) * 2019-07-05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component carriers (CC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07105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656938A (zh) * 2009-08-14 2012-09-05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协作多点(comp)传输的帧结构和控制信令
US20140192734A1 (en) * 2013-01-09 2014-07-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to support inter-enodeb comp
CN104620551A (zh) * 2012-04-30 2015-05-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具有大量天线的无线系统中的控制信道波束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70050A (zh) * 2015-08-12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基站间协作多点CoMP下行传输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4245B2 (en) * 2007-04-27 2012-08-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control channel to physical resource using block interlea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067661B (zh) * 2008-06-20 2016-08-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资源分配方法、识别方法、基站、移动站以及程序
CN105610549B (zh) * 2009-09-21 2019-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KR101681148B1 (ko) * 2010-04-09 2016-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harq 운용 방법
KR101606803B1 (ko) * 2010-04-29 2016-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과, 제어정보의 수신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CN102238680B (zh) * 2010-05-07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US8849354B2 (en) * 2011-02-25 2014-09-30 Fujitsu Limited Transceiver set assignment scheme for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KR20130050024A (ko) * 2011-11-07 2013-05-15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e-pdcch 매핑 및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705654B2 (en) * 2011-11-08 2017-07-1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extensible and scalable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3220723B (zh) * 2012-01-18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765878B (zh) * 2013-09-27 2019-05-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CoMP情形中操作的方法、无线装置和介质
US9813124B2 (en) * 2013-11-27 2017-11-07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deword lev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network assistance
EP3108598B1 (en) * 2014-02-21 2018-10-24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Optimizing network resour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379344A (zh) * 2014-03-21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10206196B2 (en) * 2014-10-23 2019-02-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wireless multicas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architecture
CN107409103A (zh) * 2015-04-16 2017-11-28 安德鲁无线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以太网数据网络的移动无线电信号分布系统的上行链路信号组合器
EP3455964B1 (en) * 2016-05-12 2022-01-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for detecting dci types within a subfr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6938A (zh) * 2009-08-14 2012-09-05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协作多点(comp)传输的帧结构和控制信令
US20120207105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4620551A (zh) * 2012-04-30 2015-05-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具有大量天线的无线系统中的控制信道波束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US20140192734A1 (en) * 2013-01-09 2014-07-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to support inter-enodeb comp
CN106470050A (zh) * 2015-08-12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基站间协作多点CoMP下行传输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Discussion on network coordination schemes with non-ideal backhaul links in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 R1-1701677》 *
LG ELECTRONICS: "Discussion on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 R1-170244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79273A1 (en) 2018-09-27
TW201841529A (zh) 2018-11-16
WO2018171797A1 (en) 2018-09-27
EP3596975A4 (en) 2020-04-08
EP3596975A1 (en) 2020-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4189A (zh) 移动通信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设计
US20210400681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474346B (zh) 无线网络中的异步时分双工操作
EP3425980A1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cheduling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19158820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arrangement for nr-unlicensed bands
CN108702693A (zh) 移动通信中的群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设计
CN108633020A (zh)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823388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ime slot forma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184540A (zh) D2d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037517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和基站
US20190052406A1 (en) Transmission For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7634821A (zh) 一种无线传输的ue和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32476B (zh) 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275360A (zh) 移动通信中小区专用参考信号静音方法及其装置
US20220322320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0301100A (zh) 移动通信中用于免授权传输的跳频设计
CN113676736A (zh) 数据帧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5993137A (zh) 确定lte-tdd系统中的灵活子帧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50449A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259150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476413A (zh) 用于移动通信中的协调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249664A (zh) 移动通信中用于高可靠度传输的上行控制信道设计
CN117716777A (zh) 用于联合信道估计和dmrs绑定的时域窗口适配
CN11229282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793152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