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4079B -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4079B
CN108934079B CN201710391566.5A CN201710391566A CN108934079B CN 108934079 B CN108934079 B CN 108934079B CN 201710391566 A CN201710391566 A CN 201710391566A CN 108934079 B CN108934079 B CN 108934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ide
user plane
plane data
state information
sid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15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4079A (zh
Inventor
马志斌
赵其勇
季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15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407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7034 priority patent/WO201821899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4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4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4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4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本申请的方法,应用状态信息在传递时无需跨RRC层传递,提高了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效率,同时也无需终端操作系统或者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开发从操作系统到RRC层的传输通道或者传输接口的版本,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和网络侧设备根据双方的能力和状态进行协同,是目前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就移动互联业务而言,网络侧设备可以将网络能力、资源使用情况告知给终端,终端上的应用(Application,简称APP)将业务应用状态信息反馈给网络侧设备,从而使得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终端的业务应用状态的差异,实现资源的差异化调度,提升用户的业务应用体验。例如,假设多个终端的视频播放APP分别将各自的视频缓冲数据量、码率等信息上报到基站,若这多个终端中的某一个终端的视频缓冲数据量的可播放时长偏低,则基站在资源调度过程中给予该终端优先调度(即优先为终端分配资源),从而降低该终端的视频卡顿的概率,提高用户的视频观看体验。
现有技术在实现资源调度时涉及到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的信息交互,其具体的交互过程可以包括:以视频播放APP为例,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和操作系统向应用层提供接口,应用层通过该接口向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层传递业务应用状态信息。然后,由于基站向终端开放了RRC层扩展的协同接口,因此终端通过RRC扩展信令向基站的RRC层传递该业务应用状态信息。接着,基站的RRC层向基站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资源调度器传递该业务应用状态信息,从而使得基站的MAC层资源调度器对该终端实施差异化的资源调度。
但是,现有技术中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在交互业务应用状态信息时,业务应用状态信息需要从应用层向下跨层传递到RRC层,跨层传递困难,导致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资源调度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在交互业务应用状态信息时,业务应用状态信息需要从应用层向下跨层传递到RRC层,跨层传递困难,导致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资源调度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该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
终端设备从网络侧设备获取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述应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上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为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不经过RRC层的数据。
该方面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通过将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携带在第一用户面数据中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通过解析该第一用户面数据获得该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而根据该应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调度适当的时频资源,从而增强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时效性,提高用户的应用体验。由于上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应用层传递到物理层时无需跨RRC层传递,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应用状态信息跨层传递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效率,同时也无需终端操作系统或者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开发从操作系统到RRC层的传输通道或者传输接口的版本,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开发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数据,该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上述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协同能力,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
当终端设备的应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协同能力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的触发条件包括:终端设备的应用被开启、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高于第二预设阈值中的任一个。
上述各可能的设计中所提供的方法,网络侧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的第二用户面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结合该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确定是否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避免终端设备的无效发送,节省了终端设备的误传输开销;另外,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在参考上述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的基础上,终端设备进一步地结合预设的触发条件,通过这两个因素,确定是否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更加精确,提高了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的空口传输准确度,并且节省了终端设备的误传输开销。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该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该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
网络侧设备根据该应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调度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网络侧设备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数据,该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可能的设计中提供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该可能的设计中,通过将应用状态信息携带在上行IP报文中,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在向网络侧设备传输终端设备的应用的应用状态信息时,无需跨RRC层传递,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应用状态信息跨层传递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效率,同时也无需终端操作系统或者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开发从操作系统到RRC层的传输通道或者传输接口的版本,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开发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应用状态信息。
该可能的设计中,通过将上行IP报文中的保留比特扩展成为携带应用状态信息的比特,其提高了现有IP报文的比特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该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该可能的设计中,上行IP报文为终端设备自定义的报文,其可以不受限于现有IP报文的格式,丰富了应用状态信息在传递时的载体格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在该可能的设计中,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告知自身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时,通过将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携带在下行IP报文中,无需跨RRC层传输,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调度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该可能的设计中,通过将下行IP报文中的保留比特扩展成为携带网络侧设备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的比特,其提高了现有IP报文的比特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二标识符;该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上行IP报文为携带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
该可能的设计中,通过在上行IP报文中携带第二标识符,可以使得网络侧设备能够根据该第二标识符获知当前的上行IP报文是否为携带了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从而决定是否解析该上行IP报文,其避免了网络侧设备的盲目解析,提高了报文解析的效率。
第三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资源调度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资源调度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这里的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资源调度方法。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器用于支持该终端设备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为相应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该终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资源调度方法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资源调度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设备具有实现上述资源调度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这里的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资源调度方法。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侧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器用于支持该网络侧设备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为相应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该网络侧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网络侧设备执行上述资源调度方法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网络侧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侧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侧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侧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终端设备通过将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携带在第一用户面数据中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通过解析该第一用户面数据获得该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而根据该应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调度适当的时频资源,从而增强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时效性,提高用户的应用体验。由于上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应用层传递到物理层时无需跨RRC层传递,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应用状态信息跨层传递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效率,同时也无需终端操作系统或者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开发从操作系统到RRC层的传输通道或者传输接口的版本,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层间传递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IP报文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IP报文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下行IP报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01和终端设备02。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网络制式,例如,可以适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 Division Dual 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FDD LTE),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Dual 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TDD LTE)及未来的5G等网络制式。
故而,可选的,上述网络侧设备01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简称BTS)和/或基站控制器,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和/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本申请在此并不限定。可选的,上述网络侧设备还可以为核心网中的具有资源调度和配置作用的网元。
上述终端设备02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再例如,无线终端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是终端设备通过将应用状态信息携带在第一用户面数据中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无需应用状态信息从应用层向下跨层传递到RRC层,从而解决了应用状态信息从应用层到RRC层跨层传递困难的问题。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的应用的运行状态。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结合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该应用的应用状态信息的第一用户面数据。可选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应用可以是视频类应用、音频类应用,还可以是浏览网页类的应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应用,本申请对应用的类型并不做限定。该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终端的应用的运行状态。以视频类应用为例,该应用状态信息可以表征该视频类应用的被开启状态、暂停状态、播放结束状态、以及视频应用的缓存数据量、视频播放码率等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针对上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可选的,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层间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中的APP层为应用(Application,简称APP)层,OS为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OS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内核、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层以及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层,其中,TCP层工作在IP层之上。NAS层为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简称NAS),RRC层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层,PDCP层为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层,RLC层为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层,MA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PHY层为物理(Physical,简称PHY)层。
可选的,该第一用户面数据可以包括上行IP报文,上述应用状态信息可以携带在该上行IP报文中。例如,应用层产生应用状态信息后,传递至OS中,经过OS中TCP层和IP层封装成为一个IP格式的报文,然后该上行IP报文依次经过PCDP层、RLC层、MAC层封装,得到一个MAC层的数据包,之后该MAC层的数据包经过PHY层的编码、调制等处理后,通过空口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由此,第一用户面数据的传输路径不经过RRC层。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数据层间传递示意图。针对图3中的网络侧设备的层间结构,与终端设备的层间结构对应的,该网络侧设备的层间结构包括PHY层、MAC层、RLC层、PDCP层、RRC层和IP层。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用户面数据无需经过RRC层就可以上报给网络侧设备。
回到图2,步骤S102:网络侧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
S103: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时频资源。
S104: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
例如,参见如图3所示,第一用户面数据到达网络侧设备的PHY层之后,通过PHY层、MAC层、RLC层以及PDCP层的解封装,由网络侧设备的深度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简称DPI)功能检测该第一用户面数据为携带应用状态信息的数据,然后网络侧设备通过MAC层的调度器为终端设备调度合适的时频资源。因此,当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后,网络侧设备可以解析该第一用户面数据,得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的应用状态信息。由于不同的终端会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不同应用状态信息的第一用户面数据,因此,网络侧设备可以结合不同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为不同的终端设备调度不同大小的时频资源,实现资源的差异化调度,从而可以增强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时效性,提高用户的应用体验。
此外,由于上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无需跨RRC层传递,其上报给网络侧设备时的传输效率高,从而提高了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效率;同时,也无需终端操作系统或者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开发从操作系统到RRC层的传输通道或者传输接口的版本,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开发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通过将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携带在第一用户面数据中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通过解析该第一用户面数据获得该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而根据该应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调度适当的时频资源,从而增强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时效性,提高用户的应用体验。由于上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应用层传递到物理层时无需跨RRC层传递,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应用状态信息跨层传递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效率,同时也无需终端操作系统或者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开发从操作系统到RRC层的传输通道或者传输接口的版本,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开发成本。
由上述实施例一的描述可知,上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可以包括上行IP报文。可选的,该上行IP报文可以为传统的IP报文的格式,还可以是新的IP报文的格式。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经应用层产生、经OS系统中的IP层封装成为上行IP报文,然后传递至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形成第一用户面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下介绍通过该上行IP报文传递应用状态的两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上行IP报文可以为传统IP报文的格式,本申请利用该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简称TOS)域的保留比特来携带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可以通过TOS域中的一个保留比特携带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或者,也可以通过TOS域中的两个保留比特携带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
当通过TOS域中的一个保留比特携带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时,该保留比特的不同的比特值代表了终端设备不同的应用状态信息。例如,以视频APP为例,视频缓冲量为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中的一种信息。可以通过将TOS域的一个保留比特的值设置为1,来表征终端设备的视频缓冲量等级为1,或者,可以通过将TOS域的一个保留比特的值设置为0,来表征终端设备的视频缓冲量等级为2。不同的视频缓冲量等级对应不同的视频缓冲量。因此,基于该TOS域中的保留比特的值,网络侧设备就可以获知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当通过TOS域中的两个保留比特携带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时,类似的,这两个保留比特的不同的比特值代表了终端设备不同的应用状态信息,例如,以视频APP为例,可以通过将TOS域的两个保留比特的值设置为00,来表征终端设备的视频缓冲量等级为1,或者,可以通过将TOS域的两个保留比特的值设置为01,来表征终端设备的视频缓冲量等级为2;或者,可以通过将TOS域的两个保留比特的值设置为10,来表征终端设备的视频缓冲量等级为3;或者,可以通过将TOS域的两个保留比特的值设置为11,来表征终端设备的视频缓冲量等级为4。
针对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上行IP报文,以上行IP报文的TOS域中的两个保留比特携带应用状态信息为例,该上行IP报文的格式可以参见图4所示。该TOS域为8位,存在两个保留比特。关于该上行IP报文格式中的其他字段的含义,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上行IP报文为新的IP报文的格式,该上行IP报文中不仅可以携带上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还可以携带第一标识符,该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上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例如,假设该第一标识符为4位的标识符,针对视频APP,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将该上行IP报文中的第一标识符设置为1111,以向网络侧设备标识当前上行IP报文中携带的应用状态信息为视频业务的应用状态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将该上行IP报文中的第一标识符设置为1110,以向网络侧设备标识当前上行IP报文中携带的应用状态信息为网页浏览业务的应用状态信息。当然,本申请对第一标识符的位数并不做限定,同时也对第一标识符如何标识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的方式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行IP报文为新的IP报文的格式,本申请对该新的IP报文的格式也不做限定,只要其携带上述应用状态信息即可,或者只要其能够携带上述应用状态信息和第一标识符即可。可选的,可以参见图5所示的新的IP报文的格式,以视频APP为例,该新的IP报文格式中,包括了4位的第一标识符、4位的播放状态指示、8位视频缓冲量指示以及8位视频播放码率指示。其中,播放状态、视频缓冲量以及视频播放码率均为该视频APP的应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无论上行IP报文是上述哪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报文,该上行IP报文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符,该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该上行IP报文为携带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上行IP报文之后,首先通过该第二标识符识别该上行IP报文为携带了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则网络侧设备进一步对该上行IP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而避免了网络侧设备的盲目解析,降低了网络侧设备的处理开销。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的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告知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从而使得终端设备结合该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的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在上述S101之前,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S202: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数据。
上述S101可以通过下述S203的步骤实现:
S203: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
针对上述S201至S203的过程,具体介绍如下:
在有些场景下,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了第一用户面数据,但是由于网络侧设备此时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较为低下,无法为终端设备进行资源调度,网络侧设备可能会将该第一用户面数据丢弃,从而导致发送的第一用户面数据无效。为了避免终端设备发送无效的第一用户面数据,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数据,该第二用户面数据中携带了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可选的,网络侧设备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具有不同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该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的类型可以包括:第一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第二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或第三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其中,第一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指的是网络侧设备无论应用状态信息如何,都可以对终端设备实施资源的差异化调度。上述第二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指的是网络侧设备只有在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对终端设备实施资源的差异化调度。上述第三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指的是网络侧设备只有在空闲状态下才可能结合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对终端设备实施资源的差异化调度。当然,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具有其他类型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本申请对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的类型并不做限定。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侧设备下发的第二用户面数据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对该第二用户面数据进行解析,获得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基于该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以上述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的类型包括第一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第二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和第三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例进行描述:
若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第一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则终端设备可以在任意时刻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
若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第二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则终端设备需要判断自己的应用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发送条件,若满足,则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若不满足,则终端设备暂时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
若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第三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且网络侧设备也会告知给终端设备自己当前的忙闲状态,当终端设备获知网络侧设备当前处于忙碌的状态时,终端设备暂时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若终端设备获知网络侧设备当前处于空闲状态,则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和第一用户面数据类似,其在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递时的传输路径不经过RRC层。
可选的,该第二用户面数据可以包括下行IP报文,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可以携带在该下行IP报文中。例如,即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经过IP层封装成为一个下行IP报文,然后该下行IP报文依次经过PCDP层、RLC层、MAC层、PHY层封装,得到第二用户面数据,并通过空口发送给终端设备。
可选的,该下行IP报文可以为传统的IP报文的格式,本申请利用该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的保留比特来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即该TOS域的保留比特为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指示比特,指示比特不同的值对应不同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可选的,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TOS域中的一个保留比特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也可以通过TOS域中的两个保留比特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当通过TOS域中的一个保留比特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时,该保留比特的不同的比特值代表了不同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例如,当保留比特的值为1时,表明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第一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当保留比特的值为0时,表明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第三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当网络侧设备通过TOS域中的两个保留比特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时,这两个保留比特的不同的比特值代表了不同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例如,当保留比特的值为11时,表明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第一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当保留比特的值为01时,表明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第三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当保留比特的值为10时,表明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为第二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针对下行IP报文为传统的IP报文的格式这一可选的方式,该下行IP报文的格式可以参见上述图7所示,该TOS域为8位,存在两个保留比特,这两个保留比特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为资源分配协同能力指示比特。关于该下行IP报文格式中的其他字段的含义,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下行IP报文还可以为新的IP报文的格式。当下行IP报文为新的IP报文的格式时,本申请对该新的IP报文的格式不做限定,只要其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即可。
可选的,针对上述S203,为了进一步地的避免终端设备发送无效的第一用户面数据,参见图8所示的实施例三,上述S203具体可以包括:
S301:终端设备判断终端设备的应用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
其中,上述预设的触发条件包括:终端设备的应用被开启、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高于第二预设阈值中的任一个。
可选的,针对该触发条件,终端设备的应用被开启,可以为终端设备在用户的操作触发下应用被开启或者在预定的时刻自动被开启。例如,用户点击了视频APP,则此时视频APP的应用状态信息为准备(Prepare)状态,终端设备将该应用状态信息携带在第一用户面数据中,并结合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决定是否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
上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发送变化,以视频APP为例,该运行状态可以包括开始(Start)、播放(Playing)、卡顿(Stall)、暂停(Pause)、结束(End)等状态。
上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为终端设备本地缓存的数据量。
当终端设备的应用满足上述预设的触发条件时,终端设备执行下述S302的步骤;当终端设备的应用不满足上述预设的触发条件时,终端设备暂时不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即不执行下述S302的步骤。
S302:当终端设备的应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时,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
结合上述S301和S302的过程,终端设备可以结合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相关信息以及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两个因素,确定是否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更加精确,提高了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的空口传输准确度,并且节省了终端设备的误传输开销。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网络侧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的第二用户面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结合该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确定是否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避免终端设备的无效发送,节省了终端设备的误传输开销;另外,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在参考上述网络侧设备对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的基础上,终端设备进一步地结合预设的触发条件,通过这两个因素,确定是否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更加精确,提高了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的空口传输准确度,并且节省了终端设备的误传输开销。
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申请,图9提供了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下述以网络侧设备是基站、应用为视频APP为例进行介绍,参见图9所示的实施例四,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基站通过主处理和传输(Main Processing&Transmission,简称MPT)主控板卡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数据。
其中,该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基站对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该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S402:终端设备从基站接收第二用户面数据,解析出基站对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S403:终端设备判断终端设备的应用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
其中,上述预设的触发条件包括:终端设备的应用被开启、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高于第二预设阈值中的任一个。
S404:当终端设备的应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时,终端设备根据基站对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基站的MPT主控板卡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该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IP报文。
S405:基站的MPT主控板卡解封第一用户面数据的PDCP封装后,通过报文探测第一用户面数据中的上行IP报文的第二标识符,确定该第一用户面数据中的上行IP报文为携带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则进一步解析出该上行IP报文中的应用状态信息。
S406:基站的MPT主控板卡将获取的应用状态信息传输给基带板卡资源调度器。
S407:基站的基带板卡资源调度器根据应用状态信息,对终端设备实施资源的差异化调度。
可选的,若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表明基站需加快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则基带板卡资源调度器增加用户的调度权重,为该终端设备调度较多的时频资源;反之,则降低用户的调度权重,通过该方式,基站的基带板卡资源调度器可以获得较高的调度增益,从而使得其与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时效性增强。
上述S401至S407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发送模块11和获取模块12。
发送模块11,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的应用的运行状态;
获取模块12,用于从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1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器,该获取模块12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器或者处理芯片等。该处理芯片可以是射频处理芯片,还可以是基带处理芯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12,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11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所述发送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可选的,所述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11,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资源协同能力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的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被开启、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高于第二预设阈值中的任一个。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二标识符;
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IP报文为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执行上述图2至图9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操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模块21和处理模块22。该处理芯片可以是射频处理芯片,还可以是基带处理芯片。
接收模块21,用于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的应用的运行状态;
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时频资源。
可选的,该接收模块21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器,该获取模块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的处理芯片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
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进一步地,参见图12所示的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3;
所述发送模块23,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21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可选的,所述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二标识符;
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IP报文为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执行上述图2至图9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操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31、处理器3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3和发送器34。通信总线33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3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1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本实施例中,发送器34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器35,该接收器35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上述发送器34和接收器35可以分开设置,还可以集成在一起设置构成一个收发器,该发送器34和接收器35均可以耦合至所述处理器32。
本实施例中,发送器34,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
处理器32,用于从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
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可选的,上述接收器35,用于在所述发送器34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则所述发送器34,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可选的,所述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34,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的资源协同能力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的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被开启、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缓存数据量高于第二预设阈值中的任一个。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IP报文为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执行上述图2至图9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操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3和接收器44。通信总线43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4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41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本实施例中,接收器44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器45,该发送器45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上述发送器45和接收器44可以分开设置,还可以集成在一起设置构成一个收发器,该发送器45和接收器44均可以耦合至所述处理器42。
本实施例中,接收器44,用于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的应用的运行状态;
处理器42,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时频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器45,用于在所述接收器44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可选的,所述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可选的,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IP报文为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执行上述图2至图9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操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5所示,计算机程序产品1100可包括:程序代码1101。
该程序代码1101可以为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2至图9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所执行的资源调度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1100中的程序代码1101例如可由上述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32执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6所示,存储介质1200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1201。计算机程序产品1201可包括:程序代码1202。
该程序代码1202可以为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2至图9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所执行的资源调度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
该存储介质1200可以为上述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中的存储器31,也可以为与上述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连接的外部存储器。该计算机程序产品1201中的程序代码1202例如可由上述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32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均可执行上述图2至图9中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执行的资源调度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7所示,计算机程序产品1400可包括:程序代码1401。
该程序代码1401可以为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2至图9任一所述的网络侧设备所执行的资源调度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1400中的程序代码1401例如可由上述图14所示的网络侧设备的处理器42执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8所示,存储介质1500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1501。计算机程序产品1501可包括:程序代码1502。
该程序代码1502可以为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2至图9任一所述的网络侧设备所执行的资源调度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
该存储介质1500可以为上述图14所示的网络侧设备中的存储器41,也可以为与上述图14所示的网络侧设备连接的外部存储器。该计算机程序产品1501中的程序代码1502例如可由上述图14所示的网络侧设备中的处理器42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均可执行上述图2至图9中任一所述的网络侧设备所执行的资源调度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Claims (26)

1.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为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不经过RRC层的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
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二标识符;
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IP报文为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
8.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网络侧设备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为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不经过RRC层的数据;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时频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
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 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为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不经过RRC层的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
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二标识符;
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IP报文为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的报文。
21.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为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不经过RRC层的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时频资源;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从终端设备上接收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包括上行网络互连协议IP报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应用状态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IP报文还包括第一标识符;
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应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的类型。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数据包括下行IP报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IP报文的报文头中的TOS域中的保留比特携带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资源分配协同能力。
CN201710391566.5A 2017-05-27 2017-05-27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Active CN108934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1566.5A CN108934079B (zh) 2017-05-27 2017-05-27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PCT/CN2018/077034 WO2018218998A1 (zh) 2017-05-27 2018-02-23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1566.5A CN108934079B (zh) 2017-05-27 2017-05-27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4079A CN108934079A (zh) 2018-12-04
CN108934079B true CN108934079B (zh) 2022-02-08

Family

ID=64451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1566.5A Active CN108934079B (zh) 2017-05-27 2017-05-27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4079B (zh)
WO (1) WO20182189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0233A (zh) * 2020-12-18 2022-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529638A (zh) * 2021-06-25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6913A (zh) * 2005-12-31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网络互连系统及方法
CN102067660A (zh) * 2008-04-18 2011-05-18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跨层读取来自更高级控制平面协议层的信息优化无线电资源使用
CN102791032A (zh) * 2012-08-14 2012-11-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分配方法及终端
CN104349350A (zh) * 2013-07-26 2015-0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资源优化调度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5418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Optimizations for frequent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6913A (zh) * 2005-12-31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网络互连系统及方法
CN102067660A (zh) * 2008-04-18 2011-05-18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跨层读取来自更高级控制平面协议层的信息优化无线电资源使用
CN102791032A (zh) * 2012-08-14 2012-11-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分配方法及终端
CN104349350A (zh) * 2013-07-26 2015-0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资源优化调度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LM等.Network Assistance for DASH.《3GPP TSG-SA4 #90, S4-161131》.2016, *
Network Assistance for DASH;Ericsson LM等;《3GPP TSG-SA4 #90, S4-161131》;20160909;第2、6.4.4节 *
SAND Support in 3GPP DASH;Intel等;《3GPP TSG-SA4 Meeting #93,S4-170402》;20170428;第13.7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18998A1 (zh) 2018-12-06
CN108934079A (zh)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069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transmission
EP3567966B1 (en) Semi-static schedul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95220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277390B (zh)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CN109792727B (zh) 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0873430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264977A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4071429A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增强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WO2018157756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35528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9600852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WO2018112934A1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934079B (zh)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8810991B (zh) 子载波间隔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
WO2019029579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芯片和系统
WO2021155604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8107457A1 (zh) 数据复用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9150457B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8886766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269299B2 (ja) 通信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WO2022022103A1 (zh) 非周期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8702742A (zh) 一种传输资源映射方法及设备
CN109644344B (zh) 业务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395004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6456489A (zh) 定时提前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