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3649A - 无线通信中用于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中用于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3649A
CN108933649A CN201810283218.0A CN201810283218A CN108933649A CN 108933649 A CN108933649 A CN 108933649A CN 201810283218 A CN201810283218 A CN 201810283218A CN 108933649 A CN108933649 A CN 108933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set
random access
control channel
network node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32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3649B (zh
Inventor
陈仁
陈一仁
郭豊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933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3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3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3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从用户设备的角度公开一种无线通信中用于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含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方法还包含基于第二参数集,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方法进一步包含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此外,方法包含基于第一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中用于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监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PDCCH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对将大量数据传送到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从移动通信装置传送大量数据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移动语音通信网络演变成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数据包通信的网络。此类IP数据包通信可以为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提供IP承载语音、多媒体、多播和点播通信服务。
示例性网络结构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E-UTRAN系统可提供高数据吞吐量以便实现上述IP承载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目前,3GPP标准组织正在讨论新下一代(例如,5G)无线电技术。因此,目前正在提交和考虑对3GPP标准的当前主体的改变以使3GPP标准演进和完成。
发明内容
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角度公开一种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含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方法还包含基于第二参数集,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方法进一步包含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此外,方法包含基于第一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式。
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器系统(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也被称作用户设备或UE)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程序代码的功能框图。
图5是3GPP TS 36.321 V12.7.0的图6.1.3.4-1的再现。
图6是3GPP TS 36.321 V12.7.0的图6.1.5-1的再现。
图7是3GPP TS 36.321 V12.7.0的图6.1.5-2的再现。
图8是3GPP TS 36.321 V12.7.0的图6.1.5-3的再现。
图9是3GPP TS 36.321 V12.7.0的图6.1.5-4的再现。
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式。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式。
图1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式。
图1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式。
图1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式。
图15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式。
图16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式。
图19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5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6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和装置采用支持广播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经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语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基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接入、3GPP长期演进高级(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或LTE-高级)、3GPP2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Broadband,UMB)、WiMax或一些其它调制技术。
具体来说,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装置可设计成支持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由在本文中被称作3GPP的名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协会提供的标准,包含:TS36.321 V12.7.0,“E-UTRA MAC协议规范(版本12)”;TS 36.300 v13.4.0,“E-UTRA和E-UTRAN;总体描述;阶段2(版本13)”;TR 38.913 V14.0.0,“关于下一代接入技术的情形和要求的研究(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Technologies)”;RAN1#86bis会议记录;RAN2#95会议记录;关于NR的RAN2专门会议;RAN2#97会议记录;RAN2#97bis会议记录;R1-1704193,“DL控制信道的参数集(Numerology forDL control channel)”,华为海思(Huawei and HiSilicon);R2-1702599,“关于RACH程序的考虑(Considerations on RACH procedure)”,华为海思;以及TR 38.804 V14.0.0,“关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研究;无线电接口协议方面(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spects)(版本14)”。上文所列的标准和文档特此明确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网络100(AN)包含多个天线群组,其中一个天线群组包含104和106,另一天线群组包含108和110,并且又一天线群组包含112和114。在图1中,针对每一天线群组仅示出两个天线,但是每一天线群组可利用更多或更少个天线。接入终端116(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经由前向链路120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经由反向链路118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AT)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经由前向链路126向接入终端(AT)122传送信息,并经由反向链路124从接入终端(AT)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使用不同频率以供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一天线群组和/或它们被设计成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常常被称作接入网络的扇区。在实施例中,天线群组各自被设计成与接入网络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
在经由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网络100的传送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进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并且,相比于通过单个天线传送到它的所有接入终端的接入网络,使用波束成形以传送到在接入网络的整个覆盖范围中随机分散的接入终端的接入网络通常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产生更少的干扰。
接入网络(AN)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或基站,并且也可被称作接入点、节点B、基站、增强型基站、演进节点B(eNB),或某一其它术语。接入终端(AT)还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通信装置、终端、接入终端或某一其它术语。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传送器系统210(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250(也被称作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实施例的简化框图。在传送器系统210处,从数据源212将用于数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提供到传送(TX)数据处理器214。
在一个实施例中,经由相应的传送天线传送每一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针对每一数据流而选择的特定译码方案而对所述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译码和交错以提供经译码数据。
可使用OFDM技术将每一数据流的经译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复用。导频数据通常为以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且可在接收器系统处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基于针对每一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来调制(即,符号映射)用于所述数据流的经复用导频和经译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通过由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可确定用于每一数据流的数据速率、译码和调制。
接着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到TX MIMO处理器220,所述TX MIMO处理器220可进一步处理所述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TX MIMO处理器220接着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传送器(TMTR)222a到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及从其传送所述符号的天线。
每一传送器222接收和处理相应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转换)所述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经由MIMO信道传送的经调制信号。接着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传送来自传送器222a到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
在接收器系统250处,由NR个天线252a到252r接收所传送的经调制信号,并且将从每一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提供到相应的接收器(RCVR)254a到254r。每一接收器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转换)相应的接收信号、数字化经调节信号以提供样本,并且进一步处理所述样本以提供对应的“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基于特定接收器处理技术从NR个接收器254接收并处理NR个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到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对每一检测到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错和解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与传送器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及TX数据处理器214所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定期确定使用哪一预译码矩阵(在下文论述)。处理器270制定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数据流有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接着通过TX数据处理器238(所述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源2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处理,通过调制器280调制,通过传送器254a到254r调节,并被传送回到传送器系统210。
在传送器系统210处,来自接收器系统250的经调制信号通过天线224接收、通过接收器222调节、通过解调器240解调,并通过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通过接收器系统250传送的反向链路消息。接着,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一预译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然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转向图3,此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替代性简化功能框图。如图3中所示,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来实现图1中的UE(或AT)116和122或图1中的基站(或AN)100,并且无线通信系统优选地是LTE系统。通信装置300可包含输入装置302、输出装置304、控制电路306、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08、存储器310、程序代码312以及收发器314。控制电路306通过CPU 308执行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由此控制通信装置300的操作。通信装置300可接收由用户通过输入装置302(例如,键盘或小键盘)输入的信号,且可通过输出装置304(例如,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图像和声音。收发器314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信号,以将接收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306且无线地输出由控制电路306产生的信号。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300来实现图1中的AN 10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图3中所示的程序代码312的简化框图。在此实施例中,程序代码312包含应用层400、层3部分402以及层2部分404,且耦合到层1部分406。层3部分402一般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层2部分404一般执行链路控制。层1部分406一般执行物理连接。
在LTE中,界定两种类型的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程序:基于争用和无争用(非基于争用)。3GPP TS 36.300的部分10.1.5对RA程序描述如下:
针对与PCell有关的以下事件执行随机接入程序:
-来自RRC_IDLE的初始接入;
-RRC连接重新建立程序;
-切换;
-在RRC_CONNECTED需要随机接入程序期间的DL数据到达:
-例如,当UL同步状态是“未同步”时。
-在RRC_CONNECTED需要随机接入程序期间的UL数据到达:
-例如,当UL同步状态是“未同步”或者不存在可用SR的PUCCH资源时。
-在RRC_CONNECTED需要随机接入程序期间出于定位目的;
-例如,当UE定位需要时序提前时。
还对SCell执行随机接入程序以建立对应sTAG的时间对准。
此外,随机接入程序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
-基于争用(适用于前五个事件);
-非基于争用(仅适用于切换、DL数据到达、定位和获得sTAG的时序提前对准)。
正常的DL/UL传送可发生在随机接入程序之后。
[…]
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的四个步骤是:
1)上行链路中的RACH上的随机接入前导码(Msg1):
-界定两个可能群组,且一个是任选的。如果同时配置两个群组,那么使用消息3的大小和路径损耗确定要从哪一群组中选择前导码。前导码所属的群组提供消息3的大小和UE处的无线电条件的指示。在系统信息上广播前导码群组信息连同必需的阈值。
2)DL-SCH上的由MAC产生的随机接入响应(Msg2):
-与消息1半同步(在大小是一个或多个TTI的灵活窗口内);
-无HARQ;
-定址到PDCCH上的RA-RNTI;
-至少递送RA前导码标识符、pTAG的时序对准信息、临时C-RNTI的初始UL授予和指派(在争用解决后可以成为或不成为永久性的);
-意图用于一个DL-SCH消息中的可变数目的UE。
3)UL-SCH上的第一经调度UL传送(Msg3):
-使用HARQ;
-传输块的大小取决于在步骤2中递送的UL授予。
-对于初始接入:
-递送由RRC层产生且经由CCCH传送的RRC连接请求;
-至少递送NAS UE标识符,但是不递送NAS消息;
-RLC TM:无分段。
-对于RRC连接重新建立程序:
-递送由RRC层产生且经由CCCH传送的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
-RLC TM:无分段;
-不包含任何NAS消息。
-在切换之后,在目标小区中:
-递送由RRC层产生且经由DCCH传送的经加密且完整性受保护的RRC切换确认;
-递送UE的C-RNTI(其经由切换命令进行分配);
-在可能时包含上行链路缓冲区状态报告。
-对于其它事件:
-至少递送UE的C-RNTI。
4)DL上的争用解决(Msg4):
-将使用早期争用解决,即eNB在解决争用之前不用等NAS回复;
-与消息3不同步;
-支持HARQ;
-定址到:
-用于初始接入的且在无线电链路错误之后的PDCCH上的临时C-RNTI;
-RRC_CONNECTED中的UE的PDCCH上的C-RNTI。
-HARQ反馈仅通过检测到其自身的UE标识的UE传送,所述UE标识如在争用解决消息中重复的消息3中所提供;
-对于初始接入和RRC连接重新建立程序,不使用分段(RLC-TM)。
对于检测到RA成功且尚不具有C-RNTI的UE,将临时C-RNTI提升到C-RNTI;所述临时C-RNTI被其它UE丢弃。检测到RA成功且已经具有C-RNTI的UE继续使用它的C-RNTI。
[…]
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的三个步骤是:
0)DL中经由专用信令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指派:
-eNB向非争用随机接入前导码指派UE(不在广播信令中发送的组内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经由以下传信:
-由目标eNB产生且经由源eNB发送以用于切换的HO命令;
-在DL数据到达或定位的情况下的PDCCH;
-用于sTAG的初始UL时间对准的PDCCH。
1)上行链路中的RACH上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UE传送所指派的非争用随机接入前导码。
2)DL-SCH上的随机接入响应:
-与消息1半同步(在大小是两个或更多个TTI的灵活窗口内);
-无HARQ;
-定址到PDCCH上的RA-RNTI;
-至少递送:
-用于切换的时序对准信息和初始UL授予;
-用于DL数据到达的时序对准信息;
-RA前导码标识符;
-意图用于一个DL-SCH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UE。
在配置CA时对PCell执行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时,在PCell上发生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的步骤0、步骤1和2的经由PDCCH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指派。为了为sTAG建立时序提前,eNB可以使用在sTAG的经激活SCell的调度小区上发送的PDCCH命令发起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步骤0)。前导码传送(步骤1)在指示的SCell上,并且随机接入响应(步骤2)发生在PCell上。
当在配置DC时对PCell或PSCell执行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时,在对应的小区上发生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的步骤0、步骤1和2的经由PDCCH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指派。为了为sTAG建立时序提前,eNB可以使用在sTAG的经激活SCell的调度小区(不包含PSCell)上发送的PDCCH命令发起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步骤0)。前导码传送(步骤1)在指示SCell上,并且随机接入响应(步骤2)发生在MCG的PCell上和SCG的PSCell上。
LTE MAC规范(3GPP TS 36.321)中获取LTE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程序的额外细节如下:
5.1随机接入程序
5.1.1随机接入程序初始化
此子条款中描述的随机接入程序通过PDCCH命令、通过MAC子层自身或通过RRC子层发起。SCell上的随机接入程序将仅通过PDCCH命令发起。如果MAC实体接收到与PDCCH命令[5]相一致、用其C-RNTI掩蔽且针对特定服务小区的PDCCH传送,那么MAC实体将对此服务小区发起随机接入程序。对于SpCell上的随机接入,PDCCH命令或RRC任选地指示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MaskIndex;并且对于SCell上的随机接入,PDCCH命令指示具有不同于000000的值的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MaskIndex。对于PRACH上的pTAG前导码传送以及PDCCH命令的接收,仅支持SpCell。
在可以发起程序之前,假设相关服务小区的以下信息可用[8]:
-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ConfigIndex可用的PRACH资源集合。
-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群组以及每个群组中的可用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仅SpCell):
根据参数numberOfRA-Preambles和sizeOfRA-PreamblesGroupA计算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A和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中含有的前导码:
如果sizeOfRA-PreamblesGroupA等于numberOfRA-Preambles,那么不存在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A中的前导码是前同步码0至sizeOfRA-PreamblesGroupA-1,并且如果存在,那么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中的前导码是如[7]中定义的64个前导码的集合中的前导码sizeOfRA-PreamblesGroupA到numberOfRA-Preambles-1。
-如果存在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那么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两个群组中的一个群组(仅SpCell)所需的阈值messagePowerOffsetGroupB和messageSizeGroupA、执行随机接入程序的服务小区的经配置UE传送功率PCMAX,c[10]以及前导码和Msg3之间的偏移deltaPreambleMsg3。
-RA响应窗口大小ra-ResponseWindowSize。
-功率斜升因子powerRampingStep。
-前导码传送的最大数目preambleTransMax。
-初始前导码功率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
-基于前导码格式的偏移DELTA_PREAMBLE(见子条款7.6)。
-Msg3HARQ传送的最大数目maxHARQ-Msg3Tx(仅SpCell)。
-争用解决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仅SpCell)。
注意:可以在发起每一随机接入程序之前从上部层更新以上参数。
随机接入程序将执行如下:
-清空Msg3缓冲区;
-将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设置为1;
-将后退参数值设置为0ms;
-对于RN,暂停任何RN子帧配置;
-继续进行到选择随机接入资源(见子条款5.1.2)。
注意:在MAC实体中,在任何时间点上都只存在一个进行中的随机接入程序。如果MAC实体接收到对新随机接入程序的请求,同时在MAC实体中已经有进行中的另一随机接入程序,那么由UE实施方案来决定是继续进行中的程序还是启动新的程序。
5.1.2随机接入资源选择
随机接入资源选择程序将执行如下:
-如果ra-PreambleIndex(随机接入前导码)和ra-PRACH-MaskIndex(PRACH掩码索引)已经经显式传信,并且ra-PreambleIndex不是000000,那么:
-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RACH掩码索引是经显式传信的那些;
-否则,将通过MAC实体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如下:
-如果尚未传送Msg3,那么MAC实体将:
-如果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存在,并且如果可能消息大小(可用于传送的UL数据加上MAC标头,且在需要时,MAC控制单元)大于messageSizeGroupA,并且如果路径损耗小于(执行随机接入程序的服务小区的)PCMAXc-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deltaPreambleMsg3-messagePowerOffsetGroupB,那么:
-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B;
-否则:
-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群组A。
-否则,如果重新传送Msg3,那么MAC实体将:
-选择与用于对应于Msg3的第一次传送的前导码传送尝试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群组。
-在所选择的群组内随机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随机函数应使得每一个所允许的选择都可以以相等概率进行选择;
-将PRACH掩码索引设置为0。
-确定通过prach-ConfigIndex、PRACH掩码索引(见子条款7.3)和物理层时序要求[2]给定的限制所准许的含有PRACH的下一可用子帧(MAC实体在确定下一可用PRACH子帧时可考虑可能出现的测量间隙);
-如果传送模式是TDD且PRACH掩码索引等于零,那么:
-如果ra-PreambleIndex经显式传信且其不是000000(即,未被MAC选中),那么:
-以相等概率从所确定的子帧中可用的PRACH中随机选择一个PRACH。
-否则:
-以相等概率从所确定的子帧和接下来的两个连续子帧中可用的PRACH中随机选择一个PRACH。
-否则:
-根据PRACH掩码索引的要求确定所确定的子帧内的PRACH。
-继续进行到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见子条款5.1.3)。
5.1.3随机接入前导码传送
随机接入程序将执行如下:
-将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设置为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DELTA_PREAMBLE+(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1)*powerRampingStep;
-指示物理层使用所选择的PRACH、对应的RA-RNTI、前导码索引和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传送前导码。
5.1.4随机接入响应接收
一旦传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且不管是否可能出现测量间隙,MAC实体都将在RA响应窗口中监测由在下文界定的RA-RNTI标识的随机接入响应的SpCell的PDCCH,所述RA响应窗口开始于含有前导码传送[7]的末期的子帧加上三个子帧,并且具有长度ra-ResponseWindowSize的子帧。与其中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相关联的RA-RNTI计算为:
RA-RNTI=1+t_id+10*f_id
其中t_id是指定PRACH的第一子帧的索引(0≤t_id<10),且f_id是所述子帧内的指定PRACH的索引,其呈频域的升序(0≤f_id<6)。在成功接收含有与传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符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MAC实体可以停止监测随机接入响应。
-如果在RA-RNTI的PDCCH上已经接收到针对此TTI的下行链路指派,并且所接收的TB已经成功解码,那么MAC实体将不考虑可能出现的测量间隙:
-如果随机接入响应含有后退指示符子标头,那么:
-设置后退参数值,如由后退指示符子标头的BI字段和表7.2-1指示。
-否则,将后退参数值设置为0ms。
-如果随机接入响应含有对应于传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符(见子条款5.1.3),那么MAC实体将:
-认为此随机接入响应接收成功,并且对传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服务小区应用以下动作:
-处理接收到的时序提前命令(见子条款5.2);
-向下部层指示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以及应用至最新前导码传送的功率斜升的量(即,(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1)*powerRampingStep);
-处理接收到的UL授予值并向下部层指示所述值;
-如果ra-PreambleIndex经显式传信且其不是000000(即,未被MAC选中),那么:
-认为随机接入程序成功完成。
-否则,如果随机接入前导码被MAC实体选中,那么:
-在不迟于对应于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提供的UL授予的第一次传送的时间,将临时C-RNTI设置为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接收到的值;
-如果这是在此随机接入程序内第一成功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那么:
-如果不是针对CCCH逻辑信道进行传送,那么指示复用和集合实体在后续上行链路传送中包含C-RNTIMAC控制单元;
-获得MAC PDU以从“复用和集合”实体传送并将其存储在Msg3缓冲区中。
注意:当需要上行链路传送,例如,用于争用解决时,eNB在随机接入响应中不应提供小于56个位的授予。
注意:如果在随机接入程序内,随机接入响应中提供的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同一群组的上行链路授予具有与在随机接入程序期间所分配的第一上行链路准予不同的大小,那么不定义UE行为。
如果在RA响应窗口内未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或如果所有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都不含有对应于传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符,那么认为随机接入响应接收不成功,并且MAC实体将:
-如果尚未从下部层接收到功率斜升暂停通知,那么:
-使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加1;
-如果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preambleTransMax+1,那么:
-如果在SpCell上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那么:
-向上部层指示随机接入问题;
-如果在SCell上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那么:
-认为随机接入程序未成功完成。
-如果在此随机接入程序中,随机接入前导码被MAC选中,那么:
-基于后退参数,根据0与后退参数值之间的均匀分布选择随机后退时间;
-将后续随机接入传送延迟所述后退时间;
-继续进行到选择随机接入资源(见子条款5.1.2)。
5.1.5争用解决
争用解决是基于SpCell的PDCCH上的C-RNTI或DL-SCH上的UE争用解决标识。
一旦传送了Msg3,MAC实体就将:
-在每一HARQ重新传送处启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并且重新启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不管是否可能出现测量间隙,监测PDCCH直到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期满或停止;
-如果从下部层接收到PDCCH传送的接收通知,那么MAC实体将:
-如果在Msg3中包含C-RNTI MAC控制单元,那么:
-如果通过MAC子层自身或通过RRC子层发起随机接入程序并且PDCCH传送定址到C-RNTI且含有针对新传送的UL授予;或
-如果通过PDCCH命令发起随机接入程序并且PDCCH传送定址到C-RNTI,那么:
-认为此争用解决成功;
-停止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舍弃临时C-RNTI;
-认为此随机接入程序成功完成。
-否则,如果CCCH SDU包含在Msg3中且PDCCH传送定址到其临时C-RNTI,那么:
-如果MAC PDU成功解码,那么:
-停止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如果MAC PDU含有UE争用解决标识MAC控制单元;并且
-如果包含于MAC控制单元中的UE争用解决标识匹配Msg3中传送的CCCH SDU,那么:
-认为此争用解决成功并且结束MAC PDU的分解和解复用;
-将C-RNTI设置为临时C-RNTI的值;
-舍弃临时C-RNTI;
-认为此随机接入程序成功完成。
-否则
-舍弃临时C-RNTI;
-认为此争用解决不成功并舍弃成功解码的MAC PDU。
-如果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期满,那么:
-舍弃临时C-RNTI;
-认为争用解决未成功。
-如果认为争用解决未成功,那么MAC实体将:
-清空Msg3缓冲区中用于传送MAC PDU的HARQ缓冲区;
-如果尚未从下部层接收到功率斜升暂停通知,那么:
-使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加1;
-如果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preambleTransMax+1,那么:
-向上部层指示随机接入问题。
-基于后退参数,根据0与后退参数值之间的均匀分布选择随机后退时间;
-将后续随机接入传送延迟所述后退时间;
-继续进行到选择随机接入资源(见子条款5.1.2)。
5.1.6完成随机接入程序
在完成随机接入程序时,MAC实体将:
-舍弃经显式传信的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MaskIndex(若存在);
-清空Msg3缓冲区中用于传送MAC PDU的HARQ缓冲区。
此外,RN将恢复暂停的RN子帧配置(若存在)。
6.1.3.4UE争用解决标识MAC控制单元
UE争用解决标识MAC控制单元通过具有LCID的MAC PDU子标头标识,如表6.2.1-1指定。此控制元件具有固定的48位大小,并且由定义如下的单个字段组成(图6.1.3.4-1)
-UE争用解决标识:此字段含有上行链路CCCH SDU。
[名称为“UE争用解决标识MAC控制单元”的3GPP TS 36.321V12.7.0的图6.1.3.4-1再现为图5]
6.1.5 MAC PDU(随机接入响应)
MAC PDU由MAC标头和零或多个MAC随机接入响应(MAC Random Access Response,MAC RAR)以及任选地填充构成,如图6.1.5-4中所描述。
MAC标头具有可变大小。
MAC PDU标头由一个或多个MAC PDU子标头构成;除了后退指示符子标头以外,每个子标头对应于MAC RAR。如果包含,那么退避指示符子标头仅包含一次,并且是MAC PDU标头内包含的第一子标头。
MAC PDU子标头由三个标头字段E/T/RAPID(如图6.1.5-1中所描述)构成,但是对于后退指示符子标头,其由五个标头字段E/T/R/R/BI(如图6.1.5-2中所描述)构成。
MAC由四个字段R/时序提前命令/UL授予/临时C-RNTI(如图6.1.5-3中所描述)构成。
填充可以出现在最后一个MAC RAR之后。基于TB大小、MAC标头的大小以及RAR的数目,填充的存在和长度是隐式的。
[名称为“E/T/RAPID MAC子标头”的3GPP TS 36.321 V12.7.0的图6.1.5-1再现为图6]
[名称为“E/T/R/R/BI MAC子标头”的3GPP TS 36.321 V12.7.0的图6.1.5-2再现为图7]
[名称为“MAC RAR”的3GPP TS 36.321 V12.7.0的图6.1.5-3再现为图8]
[名称为“由MAC标头和MAC RAR构成的MAC PDU的实例”的3GPP TS 36.321V12.7.0的图6.1.5-4再现为图9]
6.2.2用于随机接入响应的MAC标头
MAC标头具有可变大小且由以下字段构成:
-E:扩展字段是指示MAC标头中是否存在更多字段的标志。E字段被设置为“1”是指示跟随有至少另一组E/T/RAPID字段。E字段被设置为“0”是指示在下一字节开始MAC RAR或填充;
-T:类型字段是指示MAC子标头是否含有随机接入ID或后退指示符的标志。T字段设置为“0”是指示子标头中存在后退指示符字段(BI)。T字段设置为“1”是指示子标头中存在随机接入前导码ID字段(RAPID);
-R:保留位,设置为“0”;
-BI:后退指示符字段识别小区中的过载条件。BI字段的大小为4位;
-RAPID:随机接入前导码标识符字段识别传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见子条款5.1.3)。RAPID字段的大小为6位。
MAC标头和子标头是八位字节对准的。
6.2.3用于随机接入响应的MAC有效负载
MAC RAR具有固定大小且由以下字段构成:
-R:保留位,设置为“0”;
-时序提前命令:时序提前命令字段指示用于控制MAC实体必须应用的时序调整的量的索引值TA(0、1、2……1282)(见[2]的子条款4.2.3)。时序提前命令字段的大小为11位;
-UL授予:上行链路授予字段指示在上行链路上使用的资源(见[2]的子条款6.2)。UL授予字段的大小为20位;
-临时C-RNTI:临时C-RNTI字段指示在随机接入期间由MAC实体使用的临时标识。临时C-RNTI字段的大小为16位。
MAC RAR是八位字节对准的。
如上文在3GPP TS 36.321中所论述,在针对未被UE选中的前导码成功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之后,认为随机接入程序成功完成。因为无争用随机接入程序由网络触发,所以可预期在随机接入程序之后,将存在来自网络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Uplink,UL)或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送指示。因此,在成功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需要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此类原理包含于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程序中,所述不连续接收(DRX)程序在LTE MAC规范(3GPPTS 36.321)中描述如下:
5.7不连续接收(DRX)
MAC实体可由RRC以DRX功能性配置,所述DRX功能性针对MAC实体的C-RNTI、TPC-PUCCH-RNTI、TPC-PUSCH-RNTI、半持久调度C-RNTI(如果配置)、eIMTA-RNTI(如果配置)和SL-RNTI(如果配置)控制UE的PDCCH监测活动。当在RRC_CONNECTED中时,如果DRX被配置,那么允许MAC实体使用此子条款中指定的DRX操作不连续地监测PDCCH;否则MAC实体连续地监测PDCCH。当使用DRX操作时,MAC实体将还根据本规范的其它子条款中存在的要求监测PDCCH。通过配置定时器onDurationTimer、drx-InactivityTimer、drx-RetransmissionTimer(除广播过程以外,每一DL HARQ过程一个)、longDRX-Cycle、drxStartOffset的值以及任选地drxShortCycleTimer和shortDRX-Cycle,RRC控制DRX操作。还界定每一DL HARQ过程(除广播过程以外)的HARQ RTT定时器(见子条款7.7)。
当配置DRX循环时,作用时间包含出现以下情况时的时间:
-onDurationTimer或drx-InactivityTimer或drx-RetransmissionTimer或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如子条款5.1.5中所描述)处于运行中;或
-调度请求在PUCCH上发送且待决(如子条款5.4.4中描述);或
-可发生用于待决HARQ重新传送的上行链路授予,且存在对应HARQ缓冲区中的数据;或
-在成功接收未被MAC实体选中的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尚未接收到指示定址到MAC实体的C-RNTI的新传送的PDCCH(如子条款5.1.4中所描述)。
当配置DRX时,MAC实体将针对每一子帧:
-如果HARQ RTT定时器在此子帧中期满且对应HARQ过程的数据未被成功解码:
-针对对应HARQ过程启动drx-RetransmissionTimer。
-如果接收到DRX命令MAC控制单元或长DRX命令MAC控制单元,那么:
-停止onDurationTimer;
-停止drx-InactivityTimer。
-如果drx-InactivityTimer期满或在此子帧中接收到DRX命令MAC控制单元,那么:
-如果配置短DRX循环,那么:
-启动或重新启动drxShortCycleTimer;
-使用短DRX循环。
-否则:
-使用长DRX循环。
-如果drxShortCycleTimer在此子帧中期满,那么:
-使用长DRX循环。
-如果接收到长DRX命令MAC控制单元,那么:
-停止drxShortCycleTimer;
使用长DRX循环。
-如果使用短DRX循环且[(SFN*10)+子帧号]modulo(shortDRX-Cycle)=(drxStartOffset)modulo(shortDRX-Cycle);或
-如果使用长DRX循环且[(SFN*10)+子帧号]modulo(longDRX-Cycle)=drxStartOffset,那么:
-启动onDurationTimer。
-在作用时间期间,对于PDCCH子帧,如果所述子帧不为半双工FDDUE操作的上行链路传送所需,如果所述子帧并非半双工防护子帧[7],并且如果所述子帧并非经配置测量间隙的部分;或
-在作用时间期间,对于除PDCCH子帧以外的子帧并对能够在聚合小区中进行同时接收和传送的UE,如果所述子帧是用于未配置有schedulingCellId[8]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的有效eIMTA L1信令所指示的下行链路子帧,并且如果子帧并非经配置测量间隙的部分;或
-在作用时间期间,对于除PDCCH子帧以外的子帧并对于不能够在聚合小区中进行同时接收和传送的UE,如果所述子帧是用于SpCell的有效eIMTA L1信令所指示的下行链路子帧,并且如果所述子帧并非经配置测量间隙的部分,那么:
-监测PDCCH;
-如果PDCCH指示DL传送或如果DL指派已被配置成用于此子帧,那么:
-启动用于对应HARQ过程的HARQ RTT定时器;
-停止用于对应HARQ过程的drx-RetransmissionTimer。
-如果PDCCH指示新传送(DL、UL或SL),那么:
-启动或重新启动drx-InactivityTimer。
-在当前子帧n中,如此子条款中指定,如果当评估所有DRX作用时间条件时,考虑到所接收授予/指派/DRX MAC命令控制单元/长DRX命令MAC控制单元以及所发送调度请求,MAC实体将不在作用时间中直到且包含子帧n-5,那么将不报告类型0触发SRS[2]。
-如果CQI掩蔽(cqi-Mask)由上部层建立,那么:
-在当前子帧n中,如此子条款中指定,如果当评估所有DRX作用时间条件时,考虑到所接收准予/指派/DRX命令MAC控制元素/长DRX命令MAC控制元素,onDurationTimer将不在运行中直到且包含子帧n-5,那么将不报告PUCCH上的CQI/PMI/RI/PTI。
-否则:
-在当前子帧n中,如此子条款中指定,如果当评估所有DRX作用时间条件时,考虑到所接收授予/指派/DRX命令MAC控制单元/长DRX命令MAC控制单元以及所发送调度请求,MAC实体将不在作用时间中直到且包含子帧n-5,那么将不报告PUCCH上的CQI/PMI/RI/PTI。
无论MAC实体是否正在监测PDCCH,MAC实体在受到期望时都接收和传送HARQ反馈且传送类型1触发SRS[2]。
注意:相同作用时间适用于所有经激活服务小区。
注意:在下行链路空间复用的情况下,如果在HARQ RTT定时器处于运行中时接收到TB且同一TB的先前传送是在当前子帧之前至少N个子帧而接收(其中N对应于HARQ RTT定时器),那么MAC实体应当对其进行处理且重新启动HARQ RTT定时器。
已经于2015年3月启动关于下一代(即,5G)接入技术的3GPP标准化活动。下一代接入技术旨在支持以下三种类型的使用情形(如3GPP TR 38.913中所论述),以同时满足迫切的市场需要和ITU-R IMT-2020所阐述的更长期要求:
-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
-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
-超可靠且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
此外,在3GPP TR 38.913中指定NR的若干个关键性能指标。例如:
-控制平面时延的目标应为10ms。
控制平面时延是指从电池高效状态(例如,IDLE)移动到连续数据传递的开始(例如,作用中)的时间。
-对于eMBB,用户平面时延的目标应对于UL为4ms,且对于DL为4ms。对于URLLC,用户平面时延的目标应对于UL为0.5ms,且对于DL为0.5ms。
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方向上经由无线电接口将应用层包/消息从无线电协议层2/3SDU进入点成功地传递到无线电协议层2/3SDU外出点所花费的时间,其中装置和基站接收都不受DRX限制。
-对于以最大耦合损耗(MaxCL)164dB测量的20字节应用包(其中未经压缩的IP标头对应于105字节物理层),不常用的小包的时延在上行链路上将不低于10秒。
对于不常用的应用层小包/消息传递,当移动装置从它的最“电池高效”状态启动时,将应用层包/消息从移动装置处的无线电协议层2/3SDU进入点成功地传递到RAN中的无线电协议层2/3SDU外出点所花费的时间。
-移动性中断时间的目标应为0ms。
移动性中断时间意味着系统所支持的最短持续时间,在此期间,用户终端无法与处于过渡期间的任何基站交换用户平面包。针对NR内移动性,此KPI同时用于同频和异频移动性。
关于数据和控制信息的3GPP RAN1#86bis会议的协议在RAN1#86bis会议记录中描述如下:
·NR应利用相同参数集支持数据和控制
·研究以TDM或FDM方式使用不同参数集以允许在相同时隙间隔内到UE的DL控制信息的传送和数据传送的影响和益处
-上文可应用时隙和微时隙两者
·研究以TDM或FDM方式使用不同参数集以允许在相同时隙间隔内从UE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送和数据传送的影响和益处
-上文可应用时隙和微时隙两者
·下文应用DL和UL两者
-用于数据/控制传送的相关联DM-RS仍然使用与数据/控制传送相同的参数集
-FFS:在不同参数集下的控制信道性能、开销节省、控制信道容量;定量时间表节省、UE复杂度
关于DRX的3GPP RAN2#96会议的协议在RAN2#96会议记录中描述如下:
1.在NR中研究DRX增强,以支持具有不同要求和/或参数集的多个服务。
关于相对于的服务/参数集的NR的3GPP RAN2专用会议的协议在关于NR的RAN2专用会议中描述如下:
1:单个逻辑信道可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参数集/TTI持续时间。
2:可对LCH映射到的任何参数集/TTI长度执行ARQ。
3:RLC配置是按照逻辑信道的,而不依赖于参数集/TTI长度。
4:逻辑信道到参数集/TTI长度的映射可经由RRC重新配置进行重新配置。
5:RAN2将使RAN1决定是否可跨越不同参数集和/或TTI持续时间执行HARQ重新传送。
6:等待来自RAN1的更多细节以决定HARQ配置(如果存在)是否需要为参数集/TTI持续时间特定的。
7:单个MAC实体可支持一个或多个参数集/TTI持续时间。
8:LCP考虑逻辑信道到一个或多个参数集/TTI持续时间的映射。LCP的细节将在WI阶段中论述
关于sTTI的3GPP RAN2#97会议的协议在RAN2#97会议记录中描述如下:
-逻辑信道可被配置成使用一个或多个TTI持续时间。
-LCH到TTI持续时间的映射通过RRC配置
-传统LCP在为RB考虑的逻辑信道当中应用。如何处理MAC CE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MAC的角度来看,物理层指示应指示用于UL授予的相关联TTI持续时间
-单个MAC实体将支持传统和短TTI两者
-应用每MAC实体的公共DRX配置。可以认为用于sTTI sPDCCH监测增强。
关于短传送时间间隔(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TTI)的3GPP RAN2#97bis会议的协议在RAN2#97bis会议记录中描述如下:
1.drx-RetransmissionTimer、drx-ULRetransmissionTimer计数的单位与开始重新传送时间的HARQ RTT时间期满相同,即取决于在重新传送下的TB的TTI长度。
2.传统DRX Cycle和drxShortCycleTimer在数个子帧中,而不管使用的是哪一TTI长度。
3.传统onDurationTimer和drx-InactivityTimer对PDCCH子帧的数目进行计数,而不管使用的是哪一TTI长度。
4.是否需要用于sPDCCH监测的额外增强有待进一步研究。是否需要用于sPDCCH增强的额外定时器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DRX的3GPP RAN2#97bis会议的协议在RAN2#97bis会议记录中描述如下:
-MAC实体可在任何给定时间处于一个DRX状态(即,单个开/关时间)。是否支持多个配置有待进一步研究。
-当MAC实体苏醒时,它监测“PDCCH”时机
-在NR中,至少通过以下配置参数描述DRX配置:打开持续时间、非作用中时间、重新传送时间、短DRX循环、长DRX循环
参数集和TTI持续时间的定义以及相关协议在3GPP TR 38.804中论述如下:
5.4.7参数集和TTI持续时间
一个参数集对应于频域中的一个副载波间距。通过以整数N缩放基本副载波间距,可在TR 38.802[14]中界定不同参数集。
一个TTI持续时间在一个传送方向上对应于时域中的数个连续符号。当使用不同数目个符号(例如,在一个传送方向上对应于微时隙、一个时隙或若干个时隙)时,可界定不同TTI持续时间。
一个参数集和一个TTI持续时间的组合确定了在物理层上将如何进行传送。
无线电承载的逻辑信道所映射到的参数集和/或TTI持续时间可经由RRC信令配置和重新配置。映射对RLC不可见,即,RLC配置是按照逻辑信道,而不依赖于参数集和/或TTI持续时间,并且ARQ可在逻辑信道配置有的参数集和/或TTI持续时间中的任一个上操作。
单个MAC实体可支持一个或多个参数集和/或TTI持续时间,但为了遵从所述映射,逻辑信道优先级区分程序考虑一个LCH到一个或多个参数集和/或TTI持续时间的映射。
注意:具有多个参数集和TTI持续时间的HARQ操作有待进一步研究,且其应当由RAN1讨论和决定。
注意:超出TTI的参数集的任何特性是否对MAC可见有待进一步研究(取决于RAN1中的进展)。
其中前导码未被UE选中的随机接入程序是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如图10中所示。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可由以下事件触发,包含:(1)切换,(2)DL数据到达(当UL不同步时),(3)定位(当时序提前为UE定位所需时),(4)用于sTAG的初始UL时间对准,和/或其它情况。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的三个步骤是Msg0(例如,PDCCH命令和/或切换命令)、Msg1(例如,RA前导码)和Msg2(例如,随机接入响应)。在成功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之后,UE应用包含于RAR中的时序提前(Timing Advance,TA)命令。
存在UE需要监测控制信道(例如,NR-PDCCH)以接收数据传送的调度信息(UL和/或DL)的许多种不同情况。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一种情况是在成功接收用于未被UE选中的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需要监测控制信道直到在LTE系统中接收到指示定址到UE的C-RNTI的新传送的PDCCH为止。如上文所描述,在NR中支持多个参数集(即,5G)。在此情形下,在成功接收用于未被UE选中的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需要监测以接收用于调度信息的控制信道的参数集应被视为如图11中所示。
在LTE系统中,因为仅存在单个参数集,所以UE仅监测一个参数集以接收用于调度信息的控制信道(例如,PDCCH)。然而,在NR系统中,可存在多个参数集。因此,UE可能需要监测其上可能存在控制信道的所有参数集。在DL数据到达或切换的情况下,数据传送仅在到达数据映射到的参数集上发生。在此情形下,监测所有参数集将不必要地消耗额外UE功率。因此,知道它需要监测的控制信道的参数集对UE来说是有益的。
基于3GPP R1-1704193中的“观察结果1”,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不同参数集可能会增加UE复杂度。假设,可存在用于NR-PDCCH的多个参数集,如图12中所示;并且可考虑用于控制和数据的相同参数集或不同参数集。换句话说,对于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之间的关系,相同参数集调度和交叉参数集调度都可存在,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
基于3GPP R2-1702599中的讨论,因为RAN1同意不同参数集支持不同PRACH配置,所以优选的是对其中将执行实际数据传送的参数集执行RACH程序(即,随机接入程序),因为对于其它参数集上的数据传送来说,经由一个参数集上的RACH程序获得的TA可能并不足够准确。因为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的Msg0通知UE关于如何传送Msg1,所以可包含用于在其上进行Msg1传送的参数集的信息。
作为解决方案,UE可采用Msg0中的此隐式指示(即,用于Msg1传送的参数集的信息),以便了解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应该监测NR-PDCCH的参数集。更具体地说,在相同参数集调度的情况下,UE监测用于Msg1传送的参数集上的NR-PDCCH,因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传送存在于相同参数集上。此外,在交叉参数集调度的情况下,UE监测其上可存在控制信道的可能(一个或多个)参数集,以调度用于Msg1传送的参数集上的数据传送。UE可能知道其上可存在控制信道的可能(一个或多个)参数集,以经由来自网络的配置信令或标准中界定的某些规则(例如,具有较宽副载波间距的参数集可交叉调度具有较窄副载波间距的参数集)调度特定参数集上的数据传送。图15中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实例。
作为另一解决方案,Msg0可提供关于在接收用于未被UE选中的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应该监测在其上的NR-PDCCH的(一个或多个)参数集的显式指示。由于交叉参数集调度,来自Msg0中的显式指示的(一个或多个)参数集可不同于用于Msg1传送的参数集。
图16说明根据UE的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实例。在步骤1605中,UE接收Msg0并获得包含于Msg0中的关于要监测NR-PDCCH的参数集的指示。在步骤1610中,UE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Msg1)并接收随机接入响应(Msg2)。在步骤1615中,UE基于包含于Msg0中的指示而监测参数集上的NR-PDCCH。
作为额外的解决方案,关于在接收用于未被UE选中的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应该监测在其上的NR-PDCCH的(一个或多个)参数集的指示可由网络在Msg2(即,RAR)中提供。如上文所描述,LTE系统的MAC RAR包含UL授予部分和临时C-RNTI部分。更具体地说,由网络在Msg2中提供的指示可为显式指示,这可分配在新字段中或在临时C-RNTI字段中。假设在用于LTE系统的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期间,未使用临时C-RNTI字段。在相同参数集调度的情况下,UE监测在Msg2中指示的参数集,因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传送存在于相同参数集上。在交叉参数集调度的情况下,UE监测其上可存在控制信道的所有可能参数集,以调度Msg2中指示的参数集上的数据传送。UE可能知道其上可存在控制信道的可能参数集,以通过来自网络的配置信令或标准中界定的某些规则(例如,具有较宽副载波间距的参数集可交叉调度具有较窄副载波间距的参数集)调度特定参数集上的数据传送。
图17示出根据UE的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实例。在步骤1705中,UE接收Msg0。在步骤1710中,UE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Msg1)并接收随机接入响应(Msg2)。在步骤1715中,UE获得包含于Msg2中的关于要监测NR-PDCCH的参数集的指示,并且UE基于所述指示而监测所述参数集上的NR-PDCCH。
作为替代的解决方案,由网络在Msg2(即,RAR)中提供的指示可为隐式的,并被UL授予部分所承载。换句话说,Msg2中的UL授予的参数集可用于通知UE关于在接收用于未被UE选中的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应该监测在其上的NR-PDCCH的(一个或多个)参数集。更具体地说,可指定UL授予的参数集是UE应该监测NR-PDCCH的参数集。此外,可指定UL授予的参数集是用于随后数据传送的参数集。在相同参数集调度的情况下,UE监测UL授予的参数集,因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传送存在于相同参数集上。在交叉参数集调度的情况下,UE监测其上可存在控制信道的所有可能参数集,以调度UL授予的参数集上的数据传送。UE可能知道其上可存在控制信道的可能参数集,以调度通过来自网络的配置信令或标准中界定的某些规则(例如,具有较宽副载波间距的参数集可交叉调度具有较窄副载波间距的参数集)的特定参数集上的数据传送。图18中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实例。
在上述解决方案中,用于Msg1传送的参数集可在Msg0中指示。用于确定用于Msg1传送的参数集的其它方式也是可能的(例如,在系统信息中广播或在标准中明确界定的默认参数集)。从被配置成用于UE的多个参数集中选择用于Msg1传送的参数集对UE来说也是可行的。
作为另一解决方案,在接收用于未被UE选中的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之后,UE监测NR-PDCCH的默认参数集。默认参数集的信息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或在标准中明确界定。假设特定无线电承载(例如,信令无线电载送)可以映射到默认参数集。图19中示出根据UE的一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实例。在步骤1905中,UE接收Msg0。在步骤1910中,UE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Msg1)并接收随机接入响应(Msg2)。在步骤1915中,UE从网络(例如,系统信息)获得关于默认参数集的信息,并且UE监测默认参数集上的NR-PDCCH。
作为又一解决方案,UE在根据包含于Msg0中的指示确定的第一参数集上传送Msg1,并在接收用于未被UE选中的前导码的RAR之后,监测NR-PDCCH的根据包含于Msg2(即,RAR)中的指示确定的第二参数集。
在所有上述解决方案中,用于Msg2(即,RAR)传送的参数集可优选地与用于Msg1(即,前导码)传送的参数集相同。
图20是根据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000。在步骤2005中,UE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信息。在步骤2010中,基于第二参数集,UE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步骤2015中,UE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在步骤2020中,基于根据第一参数集确定的至少第三参数集,UE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返回参考图3和4,在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UE能够:(i)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信息,(ii)基于第二参数集,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iii)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以及(iv)基于根据第一参数集确定的至少第三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此外,CPU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1是根据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100。在步骤2105中,UE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在步骤2110中,基于第一参数集,UE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步骤2115中,UE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包含供UE导出第二参数集的信息。在步骤2120中,基于根据第二参数集确定的至少第三参数集,UE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返回参考图3和4,在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UE能够:(i)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ii)基于第一参数集,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iii)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包含供UE导出第二参数集的信息,以及(iv)基于根据第二参数集确定的至少第三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此外,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2是根据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200。在步骤2205中,网络节点向UE传送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信息。在步骤2210中,基于第二参数集,网络节点从UE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步骤2215中,网络节点向UE传送随机接入响应。在步骤2220中,基于根据第一参数集确定的至少第三参数集,网络节点向UE传送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网络节点能够:(i)向UE传送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信息,(ii)基于第二参数集,从UE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iii)向UE传送随机接入响应,以及(iv)基于根据第一参数集确定的至少第三参数集,向UE传送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此外,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3是根据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300。在步骤2305中,网络节点向UE传送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在步骤2310中,基于第一参数集,网络节点从UE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步骤2315中,网络节点向UE传送随机接入响应,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包含供UE导出第二参数集的信息。在步骤2320中,基于根据第二参数集确定的至少第三参数集,网络节点向UE传送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网络节点能够:(i)向UE传送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ii)基于第一参数集,从UE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iii)向UE传送随机接入响应,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包含供UE导出第二参数集的信息,以及(iv)基于根据第二参数集确定的至少第三参数集,向UE传送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此外,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4是根据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400。在步骤2405中,网络节点向UE传送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在步骤2410中,基于第二参数集,网络节点从UE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步骤2415中,网络节点向UE传送随机接入响应。在步骤2420中,基于第一参数集,网络节点向UE传送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网络节点能够:(i)向UE传送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ii)基于第二参数集,从UE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iii)向UE传送随机接入响应,以及(iv)基于第一参数集,向UE传送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此外,CPU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5是根据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500。在步骤2505中,网络节点向UE传送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在步骤2510中,基于第二参数集,网络节点从UE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第二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二默认参数集。在步骤2515中,网络节点向UE传送随机接入响应。在步骤2520中,基于第一参数集,网络节点向UE传送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其中第一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一默认参数集。
返回参考图3和4,在网络节点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网络节点能够:(i)向UE传送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ii)基于第二参数集,从UE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第二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二默认参数集,(iii)向UE传送随机接入响应,以及(iv)基于第一参数集,向UE传送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其中第一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一默认参数集。此外,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6是根据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600。在步骤2605中,UE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在步骤2610中,基于第二参数集,UE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步骤2615中,UE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在步骤2620中,基于第一参数集,UE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返回参考图3和4,在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UE能够:(i)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ii)基于第二参数集,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iii)基于第一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此外,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图27是根据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2700。在步骤2705中,UE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在步骤2710中,基于第二参数集,UE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第二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二默认参数集。在步骤2715中,UE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在步骤2720中,基于第一参数集,UE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其中第一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一默认参数集。
返回参考图3和4,在UE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00包含存储于存储器310中的程序代码312。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使得UE能够:(i)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ii)基于第二参数集,向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iii)基于第一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此外,CPU 308可执行程序代码312以执行所有上述动作和步骤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动作和步骤。
在图20到27中所示且在上文中所述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信令可为PDCCH命令或切换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参数集可等于第一参数集。第二参数集还可包含于信令中。此外,第二参数集可为在系统信息中广播或在3GPP标准中界定的默认参数集。第二参数集可通过UE从由网络节点配置的多个参数集中选择。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参数集等于第一参数集。第三参数集可为可调度第一参数集的传送资源的参数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参数集和第三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可由网络节点配置。此外,第一参数集和第三参数集之间的映射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或在3GPP标准中界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道可为PDCCH和/或NR-PDCCH。新传送可为DL传送或UL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参数集对应于频域中的副载波间距。
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清楚,本文中的教示可以广泛多种形式实施,且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这两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中的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可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而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方面。例如,可以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或实践方法。此外,通过使用其它结构、功能性或除了在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或不同于在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结构和功能性,可以实施此设备或可以实践此方法。作为上述概念中的一些的实例,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重复频率而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位置或偏移而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时间跳频序列而建立并行信道。在一些方面中,可基于脉冲重复频率、脉冲位置或偏移以及时间跳频序列而建立并行信道。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可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在整个上文描述中可能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构件、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施为电子硬件(例如,数字实施方案、模拟实施方案或这两种的组合,这可使用源译码或某一其它技术设计)、并入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方便起见,其在本文中可指代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晰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此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就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性对它们加以描述。此类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引起对本公开的范围的偏离。
此外,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在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内实施或由所述集成电路、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执行。IC可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电气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其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且可执行驻存在IC内、在IC外或这两种情况下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的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应理解,在任何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次序或层级都是示例方法的实例。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级可以重新布置,同时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伴随的方法权利要求项以示例次序呈现各个步骤的元件,但并不意味着限于所呈现的特定次序或层级。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用这两者的组合实施。软件模块(例如,包含可执行指令和相关数据)和其它数据可驻存在数据存储器中,例如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除式磁盘、CD-ROM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任何其它形式。示例存储介质可耦合到例如计算机/处理器等机器(为方便起见,所述机器在本文中可以称为“处理器”),使得所述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例如,代码)和将信息写入到存储介质。示例存储介质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存在ASIC中。ASIC可驻存在用户设备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离散组件而驻存在用户设备中。此外,在一些方面中,任何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与本公开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代码。在一些方面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
虽然已经结合各个方面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能够进行进一步修改。本申请意图涵盖对本发明的任何改变、使用或调适,这通常遵循本发明的原理且包含对本公开的此类偏离,所述偏离处于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内的已知及惯常实践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集,向所述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切换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集等于所述第一参数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或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传送是下行链路传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传送是上行链路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参数集对应于频域中的副载波间距。
9.一种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
基于第二参数集,向所述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第二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二默认参数集;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以及
基于第一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一默认参数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切换命令。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集等于所述第一参数集。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或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传送是下行链路传送。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传送是上行链路传送。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参数集对应于频域中的副载波间距。
1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
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中的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中且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以进行以下操作:
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其中所述信令包含指示第一参数集的第一信息和指示第二参数集的第二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集,向所述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或切换命令。
1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
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中的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中且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以进行以下操作:
从网络节点接收信令以触发非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程序;
基于第二参数集,向所述网络节点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所述第二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二默认参数集;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以及
基于第一参数集,监测用于调度新传送的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参数集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的第一默认参数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或切换命令。
CN201810283218.0A 2017-05-25 2018-04-02 无线通信中用于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8933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11093P 2017-05-25 2017-05-25
US62/511,093 2017-05-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3649A true CN108933649A (zh) 2018-12-04
CN108933649B CN108933649B (zh) 2021-04-13

Family

ID=6195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3218.0A Active CN108933649B (zh) 2017-05-25 2018-04-02 无线通信中用于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6632B2 (zh)
EP (1) EP3407660B1 (zh)
JP (1) JP6538917B2 (zh)
KR (1) KR102157936B1 (zh)
CN (1) CN108933649B (zh)
ES (1) ES2748895T3 (zh)
TW (1) TWI66992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6450A (zh) * 2020-05-19 2020-08-18 蚌埠珠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人手机游戏的游戏指令分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040554A (zh) * 2019-06-03 2020-12-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止提前数据传送和预配置上行链路资源方法和设备
CN113853829A (zh) * 2019-05-23 2021-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随机接入(ra)过程的方法及其发送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和用于发送ra过程的mac pdu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95139A (zh) * 2020-04-27 2022-02-2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093814A1 (en) * 2021-11-25 2023-06-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9310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18236276A1 (en) * 2017-06-19 2018-1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SK ADAPTATION ON / OFF FOR NR WITH DIFFERENT NUMEROLOGIES
CN109392009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US10568147B2 (en) * 2017-11-16 2020-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pecific backoff indicator
AU2018415756A1 (en) * 2018-03-28 2020-09-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0945204B2 (en) * 2018-10-05 2021-03-09 Itron, Inc. Battery power management for a cellular device
US20220110139A1 (en) * 2019-01-30 2022-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Early Mobile-Terminated Data
WO2020197217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ownlink reception based on drx retransmission tim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261453A1 (ja) * 2019-06-26 2020-12-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
EP3998834B1 (en) * 2019-10-03 2023-05-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000148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分组调度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存储介质
KR20230039651A (ko) * 2020-07-17 2023-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에서 소형 데이터 송신을 위한 랜덤 액세스 절차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348A (zh) * 2006-08-21 2009-08-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正交多址通信系统中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40057A (zh) * 2009-04-23 2012-05-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中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85391A (zh) * 2012-12-17 2015-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70018A1 (en) * 2015-03-13 2016-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ous low-latency media access control
US10038581B2 (en) * 2015-06-01 2018-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US10104658B2 (en) * 2015-06-12 2018-10-1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control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64217B2 (en) * 2015-10-16 2018-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flexible numerology in multi-user MIMO system
US10536946B2 (en) 2015-12-08 2020-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network slic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638474B2 (en) 2016-04-21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fferent numerology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180234153A1 (en) * 2016-05-13 2018-08-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w-Power Channel-State-Information Reporting Mode
EP3474593B1 (en) * 2016-06-21 2021-08-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fficient random access
CN106231637B (zh) 2016-07-29 2019-10-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小区变换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US10356773B2 (en) * 2016-08-26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bandwidth determination
US10673672B2 (en) * 2016-09-30 2020-06-0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random access for flexible radio communication
EP3346640B1 (en) * 2017-01-05 2021-03-03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iding numerolog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94444B2 (en) * 2017-01-05 2020-06-2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E-based expedited handoff
CN107223359B (zh) 2017-04-28 2021-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载波配置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348A (zh) * 2006-08-21 2009-08-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正交多址通信系统中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40057A (zh) * 2009-04-23 2012-05-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中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85391A (zh) * 2012-12-17 2015-09-02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 "Numerology configuration in NR", 《3GPP R2-1704506》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3829A (zh) * 2019-05-23 2021-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随机接入(ra)过程的方法及其发送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和用于发送ra过程的mac pdu的方法及装置
US11924891B2 (en) 2019-05-23 2024-03-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RA) procedure,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 of RA procedure
CN113853829B (zh) * 2019-05-23 2024-05-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040554A (zh) * 2019-06-03 2020-12-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止提前数据传送和预配置上行链路资源方法和设备
CN114095139A (zh) * 2020-04-27 2022-02-2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95139B (zh) * 2020-04-27 2023-09-22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56450A (zh) * 2020-05-19 2020-08-18 蚌埠珠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人手机游戏的游戏指令分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556450B (zh) * 2020-05-19 2021-12-10 上海塞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人手机游戏的游戏指令分组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23093814A1 (en) * 2021-11-25 2023-06-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9927B (zh) 2019-08-21
JP6538917B2 (ja) 2019-07-03
EP3407660A1 (en) 2018-11-28
EP3407660B1 (en) 2019-08-07
US20180343673A1 (en) 2018-11-29
ES2748895T3 (es) 2020-03-18
KR102157936B1 (ko) 2020-09-21
CN108933649B (zh) 2021-04-13
US10506632B2 (en) 2019-12-10
JP2018201190A (ja) 2018-12-20
TW201902166A (zh) 2019-01-01
KR20180129621A (ko) 201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3649A (zh) 无线通信中用于监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JP696044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のmsg3送信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8632987B (zh) 无线通信中应用于随机接入程序的后退机制的方法和设备
US11770860B2 (en) Performing listen-before-talk procedure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11511036B (zh) 针对系统信息请求的随机接入程序的方法和设备
US10827532B2 (en) Random access with preamble transmission
US11695603B2 (en) Starting a time alignment timer before receiving an initial timing advance command
CN10969908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msg3的系统信息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EP36578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u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84289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波束恢复程序中断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054140A (ko) 무선 네트워크 및 무선 장치에서의 불연속 수신
KR201900177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타이밍을 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2086277A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after applying back-off
TWI535321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減少上行鏈路排程信號傳遞及延遲的方法及裝置
EP26921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plink time alignment
WO2013013539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
KR2023013979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셀 변경에서 실패 핸들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