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3435A - 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3435A
CN108933435A CN201810796711.2A CN201810796711A CN108933435A CN 108933435 A CN108933435 A CN 108933435A CN 201810796711 A CN201810796711 A CN 201810796711A CN 108933435 A CN108933435 A CN 108933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inertia
index
effect
sagging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67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3435B (zh
Inventor
付媛
白聪聪
张祥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967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3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3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3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3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3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测量储能端直流电压和下垂系数;根据直流电压,计算直流电压变化率;判断直流电压变化率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得到判断结果;若未超过设定阈值,则对储能端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获取线性下垂系数;计算线性惯性作用数;根据线性惯性作用数和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若超过设定阈值,则对储能端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根据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获取指数下垂系数;根据指数下垂系数和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本发明的方法或系统能够在直流微网受扰动时确定该控制所提供的惯性大小,分析直流微网惯性性能。

Description

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储直流微网控制方法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微网系统因其损耗小、电源之间易于调控以及能够充分发挥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的作用等优点成为电网技术中的热点研究方向。在直流微网中,功率保持平衡,直流母线电压才能稳定,直流微网得以稳定运行。
但由于直流微网中各端变流器不具备类似交流系统中发电机的机械惯量,从而直流微网的惯性较低,直流母线电压易受到分布式电源间歇性及负荷投切等影响而发生波动。且各端变流器直流侧电容由于尺寸和容值有限,其存储能量远小于交流电网中发电机的旋转动能,这也造成直流微网惯性较低。直流微网系统惯性大小由直流侧电容容值体现,其决定直流电压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当存在负荷突增等扰动时,由于直流微网惯性较小,直流电压容易出现波动甚至振荡,导致系统无法安全运行甚至崩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在直流微网受扰动时确定该控制所提供的惯性大小,分析直流微网惯性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测量储能端直流电压和下垂系数;
根据所述直流电压,计算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
判断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得到判断结果;
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未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垂系数;
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
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
获取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指数下垂系数;
根据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具体包括:
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代入公式得到下垂系数变化量;
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直流电流;
根据所述直流电流和所述线性直流电流,确定输出电流变量;
根据所述下垂系数变化量和所述输出电流变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其中,Δk为下垂系数变化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为直流电压变化率,Udc为直流电压。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具体包括:
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l
其中,Cl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nl线性惯性作用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ne
其中,k0为下垂系数,ΔI为电流变化量,du为运行点处直流电压,dI为运行点处电流的微分变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具体包括:
将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e
其中,Ce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e为线性下垂系数,ne线性惯性作用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所述确定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量储能端直流电压和下垂系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计算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得到判断结果;
第一判断结果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未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垂系数;
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
第二判断结果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指数下垂系数;
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
可选的,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下垂系数变化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代入公式得到下垂系数变化量;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直流电流;
输出电流变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流和所述线性直流电流,确定输出电流变量;
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垂系数变化量和所述输出电流变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其中,Δk为下垂系数变化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为直流电压变化率,Udc为直流电压。
可选的,所述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l
其中,Cl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nl线性惯性作用数。
可选的,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公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ne
其中,k0为下垂系数,ΔI为电流变化量,du为运行点处直流电压,dI为运行点处电流的微分变量。
可选的,所述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e
其中,Ce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e为线性下垂系数,ne线性惯性作用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通过对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引入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和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能够得出在不同的控制策略下的虚拟电容,对直流微网惯性性能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蓄电池端变流器的虚拟惯性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下垂特性曲线摆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蓄电池端变流器的虚拟惯性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中Pin、Iin为各端口变流器的输出有功功率和电流;Pout、Iout及Ic分别是注入直流系统的总功率、总电流和电容电流;Pvir、Cvir为引入的惯性功率和虚拟电容;规定有功功率和电流均以流向直流母线方向为正。当系统负荷功率增加时,Pout与负荷变化一致才能保持系统平衡,而电容受尺寸限制存储能量有限,此时依靠下垂系数变化,加快蓄电池放电速率,使蓄电池发出惯性功率Pvir,在变流器直流侧并联一个虚拟电容Cvir,从而增大了直流微网惯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下垂特性曲线摆动示意图。如图2所示,原下垂系数k0下的蓄电池发出的功率无法填补功率缺口,将下垂系数变为k1,使下垂特性曲线摆动至虚线位置,由于直流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系统运行点由A移至B,蓄电池增发功率以保证直流电压质量,阴影部分面积即为蓄电池增发的惯性功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框图。如图3所示。当直流电压电压变化率小于md时,s=1,变流器工作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模式,下垂系数变为k0+kl*du/dt,提高蓄电池放电速率,在直流侧并联一个虚拟电容;当直流电压变化率继续变大,直至超出md,此时s=2,蓄电池端变流器工作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模式,下垂系数变为k0*ek e* du/dt,下垂系数变化更快,进一步提高蓄电池放电速率并增大所并联的虚拟电容值。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测量储能端直流电压和下垂系数;
步骤102:根据所述直流电压,计算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
步骤103:判断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得到判断结果;
步骤104: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未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步骤105: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垂系数;
步骤106: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步骤107: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
步骤108: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步骤109:根据所述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
步骤110:获取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指数下垂系数;
步骤111:根据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
步骤106,具体包括:
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代入公式得到下垂系数变化量;
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直流电流;
根据所述直流电流和所述线性直流电流,确定输出电流变量;
根据所述下垂系数变化量和所述输出电流变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其中,Δk为下垂系数变化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为直流电压变化率,Udc为直流电压。
步骤107,具体包括:
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l
其中,Cl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nl线性惯性作用数。
步骤109,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ne
其中,k0为下垂系数,ΔI为电流变化量,du为运行点处直流电压,dI为运行点处电流的微分变量。
步骤111,具体包括:
将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e
其中,Ce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e为线性下垂系数,ne线性惯性作用数。
当直流电压变化率超出设定阈值时触发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所述设定阈值为设置的控制切换阈值,对储能端下垂系数进行修正,以调节下垂特性曲线摆动,具体的修正公式如下:
式中,k0为系统稳定时的下垂系数;kl、ke为下垂系数线性变化和指数变化惯性控制时的电压调整系数,其值为常数;md为控制切换阈值。
当直流电压变化率未超出设定阈值时,触发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由式(1)可知:
式中,Δk为下垂系数变化量;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Udc,得到如下式子:
惯性功率与虚拟电容关系如下:
从而可得虚拟电容与增发电流的关系如下:
其中ΔI为施加线性模式惯性策略后,蓄电池输出电流的变量;
为分析下垂系数与虚拟电容的关系,建立下垂系数变量与电流变量的关系,对其进行如下假设:
Δk=nlΔI (6)
其中,nl为下垂系数变量和电流增量的比值,称为惯性作用数;
联立式(3)及(6)得到:
对比(5)和(7),可得到:
因此可通过改变kl调节虚拟电容的大小,提高系统的惯性。
当直流电压变化率超出设定阈值时,触发使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垂系数选取为:
指数模式惯性策略下,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关系如下:
其中,dUdc和dI分别为运行点处直流电压和电流的微分变量。
由式(9)可得到如下关系:
为方便分析虚拟电容,做出如下假设:
其中,ne为惯性作用数。
式(10)等号两边同时乘以Udc得到:
式(5)等号两边同时乘以ne得到:
对比(12)、(13)可得到:
通过以上对虚拟电容的分析表明通过改变ke可调节虚拟电容的大小,通过惯性作用数为系统提供所需惯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通过对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引入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和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能够得出在不同的控制策略下的虚拟电容,对直流微网惯性性能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结构图。如图5所示,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所述确定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测量储能端直流电压和下垂系数;
计算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计算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
判断模块203,用于判断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得到判断结果;
第一判断结果模块204,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未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205,用于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垂系数;
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206,用于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207,用于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
第二判断结果模块208,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209,用于根据所述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
第三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指数下垂系数;
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211,用于根据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
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206,具体包括:
下垂系数变化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代入公式得到下垂系数变化量;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直流电流;
输出电流变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流和所述线性直流电流,确定输出电流变量;
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垂系数变化量和所述输出电流变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其中,Δk为下垂系数变化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为直流电压变化率,Udc为直流电压。
所述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207,具体包括:
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l
其中,Cl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nl线性惯性作用数。
可选的,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单元209,用于根据公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ne
其中,k0为下垂系数,ΔI为电流变化量,du为运行点处直流电压,dI为运行点处电流的微分变量。
所述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211,具体包括:
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e
其中,Ce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e为线性下垂系数,ne线性惯性作用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测量储能端直流电压和下垂系数;
根据所述直流电压,计算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
判断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得到判断结果;
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未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垂系数;
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
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
获取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指数下垂系数;
根据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具体包括:
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代入公式得到下垂系数变化量;
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直流电流;
根据所述直流电流和所述线性直流电流,确定输出电流变量;
根据所述下垂系数变化量和所述输出电流变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其中,Δk为下垂系数变化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为直流电压变化率,Udc为直流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具体包括:
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l
其中,Cl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nl线性惯性作用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ne
其中,k0为下垂系数,ΔI为电流变化量,du为运行点处直流电压,dI为运行点处电流的微分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具体包括:
将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e
其中,Ce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e为线性下垂系数,ne线性惯性作用数。
6.一种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量储能端直流电压和下垂系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计算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得到判断结果;
第一判断结果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未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垂系数;
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
第二判断结果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直流电压变化率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所述储能端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
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垂系数,确定指数惯性作用数;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用指数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指数下垂系数;
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指数虚拟电容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下垂系数变化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代入公式得到下垂系数变化量;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采用线性变化的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下的线性直流电流;
输出电流变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流和所述线性直流电流,确定输出电流变量;
线性惯性作用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垂系数变化量和所述输出电流变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
其中,Δk为下垂系数变化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为直流电压变化率,Udc为直流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线性虚拟电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线性下垂系数和所述线性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l
其中,Cl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l为线性下垂系数,nl线性惯性作用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指数惯性作用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公式确定线性惯性作用数ne
其中,k0为下垂系数,ΔI为电流变化量,du为运行点处直流电压,dI为运行点处电流的微分变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指数虚拟电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指数下垂系数和所述指数惯性作用数代入公式中,确定线性虚拟电容量Ce
其中,Ce为线性虚拟电容量,ke为线性下垂系数,ne线性惯性作用数。
CN201810796711.2A 2018-07-19 2018-07-19 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933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6711.2A CN108933435B (zh) 2018-07-19 2018-07-19 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6711.2A CN108933435B (zh) 2018-07-19 2018-07-19 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3435A true CN108933435A (zh) 2018-12-04
CN108933435B CN108933435B (zh) 2019-08-09

Family

ID=6444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6711.2A Active CN108933435B (zh) 2018-07-19 2018-07-19 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343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507A (zh) * 2019-08-01 2019-10-1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直流微网等效电容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17039A (zh) * 2019-07-30 2019-11-05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惯性自适应算法的电动汽车控制方法
CN111786376A (zh) * 2020-07-31 2020-10-1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直流微电网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16826A (zh) * 2021-02-26 2021-05-1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虚拟节点的直流电网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8056A1 (en) * 2010-12-24 2013-10-24 Ntt Facilities, Inc. DC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333037A (zh) * 2014-11-02 2015-02-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风储集群参与电力系统调频调压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05006834A (zh) * 2015-06-10 2015-10-28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最优虚拟惯性控制方法
CN105897013A (zh) * 2016-05-13 2016-08-24 湖南大学 一种双向ac/dc变换器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
CN108173258A (zh) * 2018-02-08 2018-0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三端口变换器的虚拟电感和虚拟电容功率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8056A1 (en) * 2010-12-24 2013-10-24 Ntt Facilities, Inc. DC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333037A (zh) * 2014-11-02 2015-02-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风储集群参与电力系统调频调压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05006834A (zh) * 2015-06-10 2015-10-28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最优虚拟惯性控制方法
CN105897013A (zh) * 2016-05-13 2016-08-24 湖南大学 一种双向ac/dc变换器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
CN108173258A (zh) * 2018-02-08 2018-0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三端口变换器的虚拟电感和虚拟电容功率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毅等: "基于变下垂系数的直流配电网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039A (zh) * 2019-07-30 2019-11-05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惯性自适应算法的电动汽车控制方法
CN110350507A (zh) * 2019-08-01 2019-10-1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直流微网等效电容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6376A (zh) * 2020-07-31 2020-10-1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直流微电网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786376B (zh) * 2020-07-31 2021-09-1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直流微电网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16826A (zh) * 2021-02-26 2021-05-1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虚拟节点的直流电网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816826B (zh) * 2021-02-26 2022-05-3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虚拟节点的直流电网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3435B (zh) 2019-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3435B (zh) 光储直流微网变惯性控制下虚拟电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US100612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ed microgrid management system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CN104795831B (zh) 基于变下垂控制的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82614B (zh) 适用于离网型直流微电网电压控制的混合储能控制方法
CN105552969B (zh) 基于功率预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平滑方法和系统
CA2783381C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centralized power factor control
CN108777493B (zh) 一种基于灵敏度矩阵的低压微网二次电压控制方法
CN104635165A (zh) 一种光电互补供电系统蓄电池剩余电量的准确估算方法
CN110266056B (zh) 基于光储独立并网的虚拟同步发电控制方法
CN106340892B (zh) 用于平抑风电输出功率的储能系统的控制设备
CN107482659B (zh) 交流微电网离网状态下混合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CN103986173A (zh)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600293B (zh) 基于暂态电量的直流配电网稳定裕度的评估方法
CN110474342A (zh) 一种配电网电压暂降扰动治理效果评估模型构建的方法
CN110212513A (zh) 一种稳定直流微网母线电压波动的灵活虚拟电容控制方法
CN102591399A (zh) 用于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扰动观察法
CN107658864A (zh) 配电网的控制方法
CN109309389A (zh) 一种光储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Ashourian et al. Controlling and modeling power-electronic interface DERs in islanding mode operation micro grid
CN109830964B (zh) 一种微电网动态功率平衡方法及系统
CN104240036B (zh) 一种基于临界系统等效阻抗的暂态电压稳定量化评估方法
CN107634542B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并网功率平滑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14243802B (zh) 一种台区光储充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Pablo et al. High-efficiency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of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high-efficiency voltage range
CN110112723A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离网状态下的下垂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