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4294B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4294B
CN108924294B CN201810671024.8A CN201810671024A CN108924294B CN 108924294 B CN108924294 B CN 108924294B CN 201810671024 A CN201810671024 A CN 201810671024A CN 108924294 B CN108924294 B CN 108924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ight
light source
mobile termina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10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4294A (zh
Inventor
丁建
高军科
何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10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4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4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4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具有容置缝隙;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盖板,盖板覆盖容置缝隙,并与壳体固定连接;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补光光源,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且第二侧为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与补光光源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与壳体固定连接;设置于容置缝隙内的导光模组,包括:准直镜和扩散片,准直镜位于扩散片和补光光源之间。上述方案,通过导光模组提高暗环境识别面部的准确性,缩小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的距离,提高整机屏占比。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同时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面部解锁功能也成为手机的标配,通过增加红外补光灯,可以满足暗环境下的面部解锁使用场景,提高用户的体验。
目前全面屏红外补光灯手机如下常规的设计方式:
1、通过增加“刘海屏”刘海的宽度容纳红外补光灯器件;
2、增加上黑边宽度容纳红外补光器件。
例如,图1为常规设计方式1,增加“刘海屏”刘海的宽度容纳红外光敏器件,其中,图中的d为刘海的宽度,此种方式会使得整机的屏占比降低;图2和图3为常规设计方式2,通过增加上黑边(图中的M为黑边宽度)容纳光敏器件11,光敏器件11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2上,光敏器件11置于屏13和壳体14之间,由于光敏器件11尺寸较大,导致屏13和壳体14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15,造成屏13到触控窗口(TW)16边缘的距离较大,进而造成上黑边较宽,整机屏占比降低,其中,图中的黑边宽度=屏到TW边距离(即图3中的A)+屏自身黑边宽度(即图3中的B)。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的设置方式,存在降低整机屏占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容置缝隙;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盖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容置缝隙,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补光光源,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为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
与所述补光光源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容置缝隙内的导光模组,包括:准直镜和扩散片,所述准直镜位于所述扩散片和所述补光光源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将补光光源设置于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即显示面板的下方,并且在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的容置缝隙内设置导光模组,该导光模组包括准直镜和扩散片,准直镜位于扩散片和补光光源之间,使得补光光源所发出的光通过准直镜调整为平行光,该平行光通过扩散片折射后,从盖板中透出,增加光线的覆盖范围,提高暗环境识别面部的准确性,同时,缩小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提高整机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手机的常规的设计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手机的常规的设计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表示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手机的常规的设计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与扩散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的设置方式,存在降低整机屏占比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100;
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即显示屏)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具有容置缝隙300;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第一侧的盖板400,所述盖板400覆盖所述容置缝隙300,并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第二侧的补光光源500,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为背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的一侧;
与所述补光光源500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600,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容置缝隙300内的导光模组,包括:准直镜700和扩散片800,所述准直镜700位于所述扩散片800和所述补光光源500之间。
需说明的是,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与壳体100之间具有容置缝隙300。
这里,补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依次通过准直镜700和扩散片800照射到盖板400上。
需要说明的是,补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通过准直镜700调整为平行光,该平行光通过扩散片800折射后,从盖板400中透出,增加光线的覆盖范围,提高暗环境识别面部的准确性,同时,缩小显示面板200与壳体100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提高整机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补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的传播路径如图4中带有箭头部分的线段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该壳体100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内部,用于进行显示面板200以及其他一些部件的固定;盖板400即触控窗口(TW),该盖板400的边缘用于与壳体100固定连接,通常盖板400通过点胶或双面胶固定在壳体100上;盖板400的一侧设置有显示面板200,该显示面板200与盖板400固定连接;该盖板400用于覆盖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保证移动终端外部的美观。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扩散片800与所述壳体100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侧壁为所述壳体100上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形成所述容置缝隙300的侧壁。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侧壁设有第一凹槽110,所述扩散片800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0内。
这里,具体的,第一凹槽110沿与显示面板20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开设,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该侧壁沿与显示面板20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容置缝隙300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形成:
在设有第一凹槽110的侧壁上沿与显示面板20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开设第二凹槽150,该第二凹槽150与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形成容置缝隙300。其中,该第二凹槽150与第一凹槽110连通,第二凹槽150的长度与第一凹槽110的深度之和为该侧壁沿与显示面板20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
也就是说,通过在壳体100的侧壁上开设凹槽,并与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形成容置缝隙300,如此,能够进一步地缩小显示面板200与壳体100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整机屏占比。
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扩散片800与所述盖板400面向所述容置缝隙300的一面固定连接。
这里,扩散片800可以通过点胶或者双面胶固定在盖板400上。
具体的,继续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120,所述第一开口120与所述容置缝隙300连通;
所述准直镜700覆盖所述第一开口120,且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准直镜700可以通过点胶或双面胶固定在壳体100上。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部分130和第二壳体部分140,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的第一内侧壁与所述扩散片8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侧壁为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形成所述容置缝隙300的内侧壁。
具体的,继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131,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的底部设有第三开口141;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131、所述第三开口141和所述容置缝隙300相互连通;
所述准直镜700覆盖所述第三开口141,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远离所述补光光源500的一侧固定连接。
这里,准直镜700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内。
具体的,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远离所述准直镜700的一端固定连接。
这里,相较于如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中将准直镜700直接固定到壳体100上,本实施例中,将准直镜700通过第二壳体部分140固定到第一壳体部分130上,这样设置的目的,一者是防止准直镜700暴露在外被损坏,起到保护准直镜700的作用;二者是起到汇聚补光光源500发出的光的作用,减少光线能量的损失,进而提高光线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在暗环境下识别面部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第二壳体部分140、补光光源500、印刷电路板600以及准直镜700封装为一体,形成模块化设计,此种方式,可提高组装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补光光源500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实现与印刷电路板600的电连接:
方式一、如图4、图6、图7及图8所示,所述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上。
方式二、所述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柔性线路板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600电连接。
此种方式,补光光源500不直接与印刷电路板600固定,而是先将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柔性线路板具体地,可以采用补光光源500与柔性线路板的引脚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然后再将柔性线路板与印刷电路板600进行电连接,以此实现补光光源500与印刷电路板600的电连接。
还可以将补光光源500与柔性线路板的引脚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然后再将柔性线路板通过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600进行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补光光源500为红外补光灯,该红外补光灯为LED灯或激光灯,只要提供红外光的发光元件,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补光光源500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采用一个补光光源500为例,为满足红外光线的强度,也可以采用多个补光光源500,具体地,采用多个补光光源500的实施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补光光源设置于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即显示面板的下方,并且在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的容置缝隙内设置导光模组,该导光模组包括准直镜和扩散片,准直镜位于扩散片和补光光源之间,使得补光光源所发出的光首先通过准直镜调整为平行光,然后该平行光进入容置缝隙中,再通过扩散片折射后,从盖板中透出,增加光线的覆盖范围,提高暗环境识别面部的准确性,同时,缩小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提高整机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具有容置缝隙(300);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第一侧的盖板(400),所述盖板(400)覆盖所述容置缝隙(300),并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第二侧的补光光源(500),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为背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的一侧;
与所述补光光源(500)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600),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容置缝隙(300)内的导光模组,包括:准直镜(700)和扩散片(800),所述准直镜(700)位于所述扩散片(800)和所述补光光源(500)之间;
所述扩散片(800)与所述壳体(100)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侧壁设有第一凹槽(110),所述扩散片(800)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120),所述第一开口(120)与所述容置缝隙(300)连通;
所述准直镜(700)覆盖所述第一开口(120),且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部分(130)和第二壳体部分(140),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的第一内侧壁与所述扩散片(8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侧壁为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形成所述容置缝隙(300)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30)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131),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的底部设有第三开口(141);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131)、所述第三开口(141)和所述容置缝隙(300)相互连通;
所述准直镜(700)覆盖所述第三开口(141),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远离所述补光光源(500)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40)远离所述准直镜(700)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柔性线路板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600)电连接。
CN201810671024.8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924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024.8A CN108924294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024.8A CN108924294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294A CN108924294A (zh) 2018-11-30
CN108924294B true CN108924294B (zh) 2021-02-19

Family

ID=64421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1024.8A Active CN108924294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4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4695B (zh) * 2019-03-20 2022-04-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982532B (zh) * 2019-04-25 2021-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019706B (zh) * 2019-05-28 2021-09-0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0286515B (zh) * 2019-06-30 2022-04-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3429B2 (en) * 2013-03-21 2015-12-29 Htc Corporation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6126526A1 (en) * 2015-02-02 2016-08-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Backlit illumination of electronics
CN206743348U (zh) * 2017-05-17 2017-12-12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6962892U (zh) * 2017-08-08 2018-0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08200239A (zh) * 2017-12-26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3429B2 (en) * 2013-03-21 2015-12-29 Htc Corporation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6126526A1 (en) * 2015-02-02 2016-08-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Backlit illumination of electronics
CN206743348U (zh) * 2017-05-17 2017-12-12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6962892U (zh) * 2017-08-08 2018-0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08200239A (zh) * 2017-12-26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294A (zh)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429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60045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21847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309738B (zh) 接近光传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06006170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includ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0049223B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348007B (zh) 移动终端
CN105116968A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9101083B (zh) 一种终端
CN108040155A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319074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CN10832257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418925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992047B (zh) 一种光感装置
CN108769301B (zh) 移动终端
CN10860046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EP1586963A1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with solar cell
CN204925914U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11881753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830703B (zh) 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7465861B (zh) 复合盖板、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150896B (zh) 电子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11464675B (zh) 后盖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723952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2866443B (zh) 电子设备的中框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