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3656B -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3656B
CN108903656B CN201811138363.6A CN201811138363A CN108903656B CN 108903656 B CN108903656 B CN 108903656B CN 201811138363 A CN201811138363 A CN 201811138363A CN 108903656 B CN108903656 B CN 108903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inlet pipe
cold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383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3656A (zh
Inventor
涂钦泉
梅术华
张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k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k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k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k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383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3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3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3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3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3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4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水源转换装置包括:加热机构、冷却箱、三通阀与混合调节阀。当需要饮水机导出温水时,一部分热水会依次经过三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然后经过第二进水管进入冷却箱进行冷却。另一部分热水依次经过三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到达混合调节阀,此时,冷却箱内部的冷水会经过第二出水管到达混合调节阀。即在混合调节阀的作用下实现冷水浴热水的混合,由于冷水箱内部的冷水为加热升温后的开水冷却所得,即所述冷水经过了加热处理,有效地处理了冷水中的细菌,从而避免了混合后的温水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上述水源转换装置能够有效地将热水转换为温水。

Description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源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饮水机一般只具有加热功能,即只能够实现热水(90°~100°的热水)与冷水两种水源的输出。当需要饮用温水时,上述饮水机只能通过容器将热水与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冷水进行混合。但是,未经过处理的冷水会存在较多的细菌,从而使得混合后的温水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能够有效地将热水转换为温水。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源转换装置,包括:加热机构与冷却箱,所述加热机构上设有第一出水管与第一进水管,所述冷却箱上设有第二进水管与第二出水管;三通阀与混合调节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混合调节阀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混合调节阀相连。
一种饮水机,包括所述水源转换装置与安装箱体,所述水源转换装置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
上述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水源经过第一进水管进入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后的水源经过第一出水管流出。其间,所述第一出水管内部的热水会经过三通阀进行分流。当需要饮水机导出温水时,一部分热水会依次经过三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然后经过第二进水管进入冷却箱进行冷却。另一部分热水依次经过三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到达混合调节阀,此时,冷却箱内部的冷水会经过第二出水管到达混合调节阀。即在混合调节阀的作用下实现冷水浴热水的混合,由于冷水箱内部的冷水为加热升温后的开水冷却所得,所述冷水经过了加热处理,即有效地处理了冷水中的细菌,从而避免了混合后的温水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上述水源转换装置能够有效地将热水转换为温水。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侧壁相互抵触,且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
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二冷热交换器与分隔板,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内部设有第一过水腔,所述分隔板装设在所述第一过水腔内部,并将所述第一过水腔分隔为第一过水容置腔与第二过水容置腔;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过水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过水容置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过水腔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槽口均朝向所述分隔板。
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三冷热交换器,所述第三冷热交换器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所述第三冷热交换器内部还设有散热片与第四进水管,所述第四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散热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侧壁相连,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进水管的侧壁相连。
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四冷热交换器,所述第四冷热交换器内部设有第一出水分管、第二出水分管、套管、换热进水管、换热螺旋管与换热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分管与所述套管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分管的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分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相连,所述套管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换热螺旋管装设在所述套管内部,所述换热进水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换热螺旋管相连,所述换热出水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换热螺旋管相连,且所述换热出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
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装设在所述冷却箱上。
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五冷热交换器,所述第五冷热交换器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所述第五冷热交换器内部设有第二过水腔,且所述第二过水腔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水腔内部还装设有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与多根毛细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二输水管对应间隔设置,所述毛细管装设在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二输水管之间,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用于与水管相连通。
所述毛细管均为不锈钢管,且所述毛细管与所述第一输水管及所述第二输水管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再一实施例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三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所述的第四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五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加热机构,110、第一出水管,120、第一进水管,200、冷却箱,201、温度感应器,210、第二进水管,211、第一冷热交换器,2111、第三进水管,212、第二冷热交换器,2121、凹槽,213、分隔板,2131、第一过水容置腔,2132、第二过水容置腔,214、第三冷热交换器,2141、散热片,2142、第四进水管,215、第四冷热交换器,2151、第一出水分管,2152、第二出水分管,2153、套管,2154、换热进水管,2155、换热螺旋管,2156、换热出水管,216、第五冷热交换器,2161、第二过水腔,2162、第一输水管,2163、第二输水管,2164、毛细管,220、第二出水管,300、三通阀,400、混合调节阀,500、外接水管,510、外接进水分管,520、外接出水分管,530、外接螺旋管,600、换热机构,610、温水箱,620、冷水管,630、混流阀,700、过滤机构,710、纯水出水管,720、废水出水管,730、废水箱,740、混流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水源转换装置,包括:加热机构100、冷却箱200、三通阀300与混合调节阀400。所述加热机构100上设有第一出水管110与第一进水管120,所述冷却箱200上设有第二进水管210与第二出水管220。所述三通阀3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10相连,所述三通阀3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210相连,所述三通阀300的第三端与所述混合调节阀400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管220与所述混合调节阀400相连。所述加热机构100为加热器或速热器。
上述水源转换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水源经过第一进水管120进入加热机构100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后的水源经过第一出水管110流出。其间,所述第一出水管110内部的热水会经过三通阀300进行分流。当需要饮水机导出温水时,一部分热水会依次经过三通阀30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然后经过第二进水管210进入冷却箱200进行冷却。另一部分热水依次经过三通阀300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到达混合调节阀400,此时,冷却箱200内部的冷水会经过第二出水管220到达混合调节阀400。即在混合调节阀400的作用下实现冷水浴热水的混合,由于冷水箱内部的冷水为加热升温后的开水冷却所得,所述冷水经过了加热处理,即有效地处理了冷水中的细菌,从而避免了混合后的温水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上述水源转换装置能够有效地将热水转换为温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凉白开水与热水进行混合,从而实现了水源的水温变化。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例如:如图2所示,通过外接水管500与所述三通阀300的第三端相连,然后在所述外接水管500上加设换热机构600,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出水管220用于将冷却箱200内部的凉白开导出。即直接将凉白开水从饮水机导出饮用。所述换热机构600包括温水箱610、冷水管620与混流阀630。所述冷水管620与所述温水箱610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120与所述温水箱610相连通。所述外接水管500包括外接进水分管510、外接出水分管520与外接螺旋管530。所述外接进水分管510与所述外接螺旋管53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外接出水分管520与所述外接螺旋管53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外接进水分管5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300的第三端连通,所述外接螺旋管530套设在所述冷水管620上,且所述外接螺旋管530与所述冷水管620的侧壁相互抵触。所述外接螺旋管530上还开设有多个导水孔,多个所述导水孔沿所述外接螺旋管530的高度方向(指所述外接螺旋管530的一端到另一端)间隔设置,并加设多根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导水孔一一对应,且多根所述导水管均与所述混流阀630相连,所述混流阀630上装设有混流阀旋钮,即通过转动混流阀旋钮能够将导水管内部的水源导出。因此,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控制热水在所述外接螺旋管530内部的过水区域,即控制了热水与冷水的换热面积,从而使得热水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降温到不同的温度。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外界螺旋管的侧壁与冷水管620的侧壁隔离实现冷水与热水的换热,即不存在冷水与热水的混合,避免了冷水中细菌侵入人体。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211。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211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210上,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211上还设置有第三进水管2111,所述第三进水管2111与所述第二进水管210的侧壁相互抵触,且所述第三进水管2111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20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水管2111用于流通冷水,即冷水通过第三进水管2111导入第一进水管120。此时,经过加热机构100处理后的热水从第二进水管210导入冷却箱200。水源在水源转换装置内部流通的过程中,第三进水管2111内部的冷水会与第二进水管210内部的热水进行换热。即第二进水管210内部的热水经过第一冷热交换器211后能够实现降温,从而缩短了热水在冷却箱200内部的降温时间。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饮水机对于水源内部细菌或污染物质的处理。在饮水机内部加设了过滤机构7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机构700采用RO膜对水源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机构700包括纯水出水管710与废水出水管720,所述纯水出水管710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20相连,所述过滤机构700上还设置有废水箱730。所述废水出水管720与所述废水箱730相连,所述混合调节阀400上设有混流出水管740。所述废水箱730套设在所述混流出水管740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废水箱730内部的水源为冷水过滤出的废水,因此,当需要更低温度的温水时,混流出水管740内部的水源能够经过废水箱730进行再次换热。上述这种实施方式实现了废水的利用,同时也提高了饮水机的换热效率。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二冷热交换器212与分隔板2123。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212内部设有第一过水腔(2131、2132),所述分隔板2123装设在所述第一过水腔内部,并将所述第一过水腔分隔为第一过水容置腔2131与第二过水容置腔2132。所述第一进水管120与所述第一过水容置腔2131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210与所述第二过水容置腔2132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水腔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2121,且所述凹槽2121的槽口均朝向所述分隔板212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水容置腔2131用于流通第一水源,所述第二过水容置腔2132用于流通第二水源。所述第一水源为冷水,所述第二水源为热水。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212上设有用于输送冷水的水管,且所述水管与所述第一过水容置腔2131相连通。首先,水源通过水管进入第一过水容置腔2131,然后再进入第一进水管120。所述第二过水容置腔2132与所述第二进水管210相连通,即所述热水能够进入所述第二过水容置腔2132。此时,冷水与热水通过分隔板2123实现换热。进一步地,水源在第二冷热交换器212内部流动时,水源经过凹槽2121会产生波动,从而有助于水源在第二冷热交换器212内部的热交换。
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三冷热交换器214。所述第三冷热交换器214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210上,所述第三冷热交换器214内部还设有散热片2141与第四进水管2142。所述第四进水管2142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20相连通,所述散热片214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水管210的侧壁相连,所述散热片214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进水管2142的侧壁相连。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冷水经过第四进水管2142进入第一进水管120,所述第二进水管210内部流通的是系你给过加热机构100加热处理后的热水。此时,所述散热片2141为不锈钢散热片2141(金属具有较好的导热性),通过在第四进水管2142与第二进水管210之间加设散热片2141,从而能够加快热水与冷水的换热效率。
如图1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四冷热交换器215。所述第四冷热交换器215内部设有第一出水分管2151、第二出水分管2152、套管2153、换热进水管2154、换热螺旋管2155与换热出水管2156。所述第一出水分管2151与所述套管2153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分管21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10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分管2152的的一端与所述套管215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分管2152与所述第二进水管210相连。所述套管215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换热螺旋管2155装设在所述套管2153内部。所述换热进水管2154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换热螺旋管2155相连,所述换热出水管2156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换热螺旋管2155相连,且所述换热出水管2156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20相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进水管2154用于输送外界的冷水。所述换热螺旋管2155套设在所述套管2153内部。加热机构100将水源加热为热水后,热水经过第一出水分管2151进入套管2153,此时,热水会在套管2153内部与换热螺旋管2155内部的冷水进行换热。上述这种实施方式,使得热水与冷水之间仅仅只有一层换热螺旋管2155的管壁,相较于将换热管件套设在出水管外部。这种实施方式进一步拉近了冷水与热水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冷水与热水的换热效率。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温度感应器201,所述温度感应器201装设在所述冷却箱200上。在冷水箱上加设温度感应器201,以此实现对冷水箱内部水温的监控。
如图1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源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五冷热交换器216。所述第五冷热交换器216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210上,所述第五冷热交换器216内部设有第二过水腔2161,且所述第二过水腔2161与所述第二进水管210相连通,所述过水腔内部还装设有第一输水管2162、第二输水管2163与多根毛细管2164,所述第一输水管2162与所述第二输水管2163对应间隔设置,所述毛细管2164装设在所述第一输水管2162与所述第二输水管2163之间,所述第一输水管2162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20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2163用于与水管连通。所述毛细管2164均为不锈钢管,且所述毛细管2164与所述第一输水管2162及所述第二输水管216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冷水进入第一输水管2162,然后通过第一输水管2162导入多根毛细管2164内,最后再依次经过第二输水管2163与第一进水管120。上述整个过程中,冷水经过毛细管2164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冷水柱,所述冷水柱能够与套管2153内部的热水充分接触,从而实现了冷水与热水的换热。更具体地,通过改变毛细管2164在第五冷热交换器216的装配个数,从而改变了冷水与热水的换热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饮水机,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与安装箱体,所述水源转换装置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因此,所述饮水机能够实现温水、热水与冷水的转换,提高了饮水机的适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机构与冷却箱,所述加热机构上设有第一出水管与第一进水管,所述冷却箱上设有第二进水管与第二出水管;
三通阀与混合调节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相连,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混合调节阀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混合调节阀相连;
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纯水出水管与废水出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所述过滤机构上还设置有废水箱,所述废水出水管与所述废水箱相连,所述混合调节阀上设有混流出水管,所述废水箱套设在所述混流出水管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所述第一冷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侧壁相互抵触,且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热交换器与分隔板,所述第二冷热交换器内部设有第一过水腔,所述分隔板装设在所述第一过水腔内部,并将所述第一过水腔分隔为第一过水容置腔与第二过水容置腔;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过水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过水容置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腔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槽口均朝向所述分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冷热交换器,所述第三冷热交换器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所述第三冷热交换器内部还设有散热片与第四进水管,所述第四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散热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侧壁相连,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进水管的侧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冷热交换器,所述第四冷热交换器内部设有第一出水分管、第二出水分管、套管、换热进水管、换热螺旋管与换热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分管与所述套管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出水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分管的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出水分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相连,所述套管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换热螺旋管装设在所述套管内部,所述换热进水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换热螺旋管相连,所述换热出水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换热螺旋管相连,且所述换热出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装设在所述冷却箱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冷热交换器,所述第五冷热交换器装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所述第五冷热交换器内部设有第二过水腔,且所述第二过水腔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水腔内部还装设有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与多根毛细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二输水管对应间隔设置,所述毛细管装设在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二输水管之间,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用于与水管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均为不锈钢管,且所述毛细管与所述第一输水管及所述第二输水管可拆卸连接。
10.一种饮水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源转换装置与安装箱体,所述水源转换装置装设在所述安装箱体内部。
CN201811138363.6A 2018-09-28 2018-09-28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Active CN108903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8363.6A CN108903656B (zh) 2018-09-28 2018-09-28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8363.6A CN108903656B (zh) 2018-09-28 2018-09-28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3656A CN108903656A (zh) 2018-11-30
CN108903656B true CN108903656B (zh) 2024-04-19

Family

ID=6441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8363.6A Active CN108903656B (zh) 2018-09-28 2018-09-28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365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6997A (ja) * 1994-12-07 1996-06-18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ー
CN2715037Y (zh) * 2004-06-19 2005-08-03 江苏淮阴辉煌太阳能有限公司 节能型准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1184641Y (zh) * 2008-03-18 2009-01-21 北京海林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混水系统
CN101554292A (zh) * 2009-05-30 2009-10-14 周文乾 饮用水调温装置及由其构成的饮用水设备
CN105157211A (zh) * 2015-09-28 2015-12-16 福建省金豆苗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用自动饮水机及其加热方法
CN106618191A (zh) * 2015-11-01 2017-05-10 蒋孝富 一种冷热水混合装置
CN106724852A (zh) * 2017-03-13 2017-05-31 佛山吉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预加热的即热式开水机
CN207186522U (zh) * 2017-03-31 2018-04-06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温净水饮水机
TWM559999U (zh) * 2017-10-20 2018-05-11 Chen Zhen Zun 分段重覆加熱之電熱水器
CN209186381U (zh) * 2018-09-28 2019-08-02 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6997A (ja) * 1994-12-07 1996-06-18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ー
CN2715037Y (zh) * 2004-06-19 2005-08-03 江苏淮阴辉煌太阳能有限公司 节能型准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1184641Y (zh) * 2008-03-18 2009-01-21 北京海林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混水系统
CN101554292A (zh) * 2009-05-30 2009-10-14 周文乾 饮用水调温装置及由其构成的饮用水设备
CN105157211A (zh) * 2015-09-28 2015-12-16 福建省金豆苗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用自动饮水机及其加热方法
CN106618191A (zh) * 2015-11-01 2017-05-10 蒋孝富 一种冷热水混合装置
CN106724852A (zh) * 2017-03-13 2017-05-31 佛山吉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预加热的即热式开水机
CN207186522U (zh) * 2017-03-31 2018-04-06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温净水饮水机
TWM559999U (zh) * 2017-10-20 2018-05-11 Chen Zhen Zun 分段重覆加熱之電熱水器
CN209186381U (zh) * 2018-09-28 2019-08-02 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3656A (zh)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0110B2 (en) Thermoelectric drinking apparatus and thermoelectric heat pump
US4341263A (en) Waste water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KR101435108B1 (ko) 정수기용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직냉 타입 모듈
US4550771A (en) Waste water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CN105167604A (zh) 智能泡奶净饮机
RU2012113560A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ой жидкости
JP2021501951A (ja) 冷却キャビネット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CN109008628B (zh) 饮水机及水源降温装置
CN108903656B (zh)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KR101435107B1 (ko)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블록 형태로 탈부착이 가능한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교체형 정수기
US11892198B2 (en) Hot water tank and flow through heating assembly
US20140003801A1 (en) Water heating system
CN111297193A (zh) 一种四温供水系统及供水方法
KR101544612B1 (ko) 이중구조의 냉각수조와 서로 다른 냉각수 및 교반방식을 이용한 고효율 순간냉각장치 및 이를 활용한 순간냉각방법
KR101272195B1 (ko)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정수기
CN216393810U (zh) 一种步进式加热无承压下热交换凉白开水恒温饮水机
CN212926293U (zh) 一种新型厨房供水系统
CN209186381U (zh) 饮水机及水源转换装置
KR20160131787A (ko) 직접 접촉방식을 적용한 정수기 냉각장치
JPH1038431A (ja) 浄水機
EA026850B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для теплоотвода в отопительной установке или системе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CN208332406U (zh) 一种单层或多层的隔板式换热保温水箱
CN104633744A (zh) 燃泵互补热水系统
CN101288997A (zh) 挤出机双流道机筒加热冷却装置
CN216494879U (zh) 换热部件、饮水机和饮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