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0875A - 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0875A
CN108900875A CN201810844363.1A CN201810844363A CN108900875A CN 108900875 A CN108900875 A CN 108900875A CN 201810844363 A CN201810844363 A CN 201810844363A CN 108900875 A CN108900875 A CN 108900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casting content
application
content
identification
broadc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43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海洋
罗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oving Infin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oving Infin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oving Infin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oving Infin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443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0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0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1Learning process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66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 H04N21/25891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being end-user pre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9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 H04N21/4394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the audio stream,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in audi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4400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video streams,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35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 H04N21/8358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involving waterma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H04N21/8547Content authoring involving timestamps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以及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本申请解决了缺少有效地前后端部署方法的技术问题。通过本申请可以提高播放内容应用识别速度和识别算法合理部署的。

Description

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应用部署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需要对待识别播放内容做相关处理,还需要收集用户、播放平台。
发明人发现,当播放内容应用调用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内容的处理和响应结果都有不同的要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缺少有效地前后端部署方法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缺少有效地前后端部署方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包括: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以及启动所述基于播放内容的应用。
进一步地,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进一步地,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进一步地,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还包括: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并通过前端客户端输出处理结果。
进一步地,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还包括: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并通过后台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以及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前端部署单元,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后端部署单元,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拆分单元,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第一前端部署单元,用于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第一后端部署单元,用于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并通过前端客户端输出处理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拆分单元,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第二后端部署单元,用于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第二前端部署单元,用于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并通过后台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的方式,通过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之后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达到了合理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播放内容应用识别速度和识别算法合理部署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缺少有效地前后端部署方法的技术问题。在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在播放内容应用部署架构的四种方案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以及不同播放内容应用前端、后端能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架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架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架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架构示意图;以及
图14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中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包括: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由于可以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部署在前端的优势在于省掉了前端传回后端的往返时间RTT,可以进一步提高放内容应用识别速度,节约前端到后端的带宽,并且减轻后端服务器负载。不足之处在于还需要在前端部署内容识别融合算法,由于前端设备一般计算和储存能力有限,在前端部署复杂的算法以及储存大量数据往往是一个挑战,甚至由于前端平台的限制,有些算法无法在前端部署。所以需要对前后端进行合理分工,既能够部署内容识别融合算法,又能够合理提高播放内容应用的识别速率。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
步骤S102,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
采用播放内容识别服务(英文全称:Content Identification Service,英文简称:CIS)进行识别,通过该服务互联网设备能够识别所处的环境播放的音视频内容或是音视频指令信号。
具体而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是指识别内容并且可选地识别出播放进度的能力。具体的说,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可以识别用户观看或者收听的是什么即观看内容;以及进一步地观众看或者听到了这个节目的哪里即观看进度。
步骤S104,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如图14所示,示出了播放内容识别服务与基于播放内容的服务的关系。
识别结果可以依据识别播放内容的数据量处理要求为识别结果,也就是说要求内容识别的数据量较大,还可以包括大量交叉检验或纠错验证。
识别结果也可以依据识别播放内容的数据实时性要求为识别结果,也就是说要求内容识别具有快速响应实时识别要求。
识别结果也可以依据识别播放内容的数据准确性要求为识别结果,也就是说要求内容识别具有精确识别要求。
此外,在部署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需要收集用户当前观看或收听内容的行为以及谁可以使用、如何使用需要明确告知并或得用户同意。
在部署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收集的数据所有权问题。
在部署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收集的数据如何保护。
在部署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需提供SDK软件程序包或者API调用接口,以便播放内容应用调用。
需要注意的是,播放内容识别服务的API接口的设计需要遵循标准或者事实标准,通常地采用RESTful。
步骤S106,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
部署完成后,会启动播放内容应用。启动播放内容应用后可以对内容添加音频或者视频标签、记录内容的指纹信息、间接或者直接的收集播放平台的播放内容数据、收集用户的观看或者收听的行为习。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的方式,通过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之后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达到了合理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播放内容应用识别速度和识别算法合理部署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缺少有效地前后端部署方法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2所示,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
步骤S202,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播放内容应用/服务(英文全称:Content-Based Service,英文简称:CBS)依赖于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提供的识别能力实现各种应用,比如,收看或听内容的信息推送,同时收看或听相同内容的观众的互动等。
播放内容应用/服务将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省掉了前端传回后端的往返时间RTT,可以进一步提高放内容应用识别速度,节约前端到后端的带宽,并且减轻后端服务器负载。
如图10所示,具体地,可以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播放内容识别结果时可以按照上述部署方式进行部署。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3所示,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
步骤S302,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如图11所示,由于前端平台的限制,有些算法无法在前端部署,所以如果要求内容识别具有精确识别要求,则需要部署在后端,提高融合识别算法的精确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4所示,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
步骤S402,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
步骤S404,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步骤S406,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还包括:步骤S408,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并通过前端客户端输出处理结果。
如图12所示,具体地,播放内容应用/服务将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一部分部署在前端,另一部分部署在后端,并将其中的融合识别算法部分部署在前端,最后的融合识别结果由前端输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5所示,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
步骤S502,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
步骤S504,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步骤S506,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还包括:步骤S508,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并通过后台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
如图13所示,具体地,播放内容应用/服务将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一部分部署在前端,另一部分部署在后端,并将其中的融合识别部分部署在后端,也就是说最后的识别结果由后端输出。
播放内容应用是指,依赖于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提供的识别能力实现各种应用。比如,可以是收看或者收听内容的信息推送;同时收看或者收听相同内容的观众的互动。
播放内容应用需要基于识别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给移动用户或者第三方提供增值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同时收看某一节目的所有观众参与的聊天室、弹幕。此时,聊天或者弹幕的进度和节目播放的进程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答题类节目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手机同步推出问题供观众在移动端回答并在选手回答之前关闭答题,选手回答之后在移动端显示正确答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当节目出现某个内容的时候,移动端推送关于这个内容的更详细的内容以及行动链接(Call for Action),比如嘉宾信息,产品购买链接,投票,选择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观看或者收听节目的时候,相关信息自动保存到移动端,起到记事的功能,事后查看。比如开车听广播,下车以后查询相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广告牌周围推送该广告的行动链接给在广告牌附近的移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商场发送周围商家打折信息、优惠券到商场上的移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应用程序根据用户当前观看的内容,通过智能推荐算法推送相关性更强的内容,比如微博把用户当前观看或收听的内容作为一个推荐因素,在信息流里面推荐相关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观看游戏直播的时候,小屏配合展现更多的选手的游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增对影视作品添加音频水印。
上述的融合识别算法具体地包括: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一: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是否为可收集音视频信息;
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是否为可以收集的音视频信息。
具体地,可以收集的音视频信息可以采集的是,通过在视频或者音频中添加水印标签,标签中含有这个视频的唯一识别码以及播放进度的时间戳的信息。
具体地,可以收集的音视频信息也可以采集的是,通过视频或者音频的指纹特征和预先收集的指纹特征数据库做比对,从而识别音视频内容。主要注意的是,针对指纹标签进行指纹识别时所需要的时间随着数据库中包含的内容增加而线性变长。通常来说,对于不超过100条的数据,识别时长也需要十几秒钟。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二: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可收集音视频信息,则确定第一视音频播放内容;
如果是满足上述指纹或者音频条件的播放内容可以作为可收集音视频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进行水印识别时,需要依赖预处理内容,同时水印识别高精同步为秒级同步,且普适性好。在对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进行指纹识别时,依赖性需要收集所有可能节目指纹特征,同时指纹识别高精同步为至少十几秒,且普适性好。故,通常需要准确性内容识别判断时需要采用水印识别或音频识别。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三: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播放内容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视音频播放内容中的水印标签或者指纹标签;
具体地,水印标签通常可以采用用编码生成器来实现,水印添加通过水印添加的算法来实现。通常水印添加要满足无损即对音视频的效果没有影响。
另外,水印添加不增加文件大小。比如如果显著增加文件大小,会影响根据原文件大小设计的传输系统的性能。对于需要转码的后台处理和传输系统来说还需要满足抗转码,即转码以后水印不会丢失。
优选地,如果是视频水印,移动设备通过摄像头识别视频中的水印标签;如果是声音水印,移动或是非移动设备通过麦克风收音识别视屏中的水印标签。此外,对比视频水印,音频水印不需要用户举着移动设备对准屏幕,因此具有更好的可用性和普适性。识别的时延由标签的长度决定,通常可以做到秒级延时。
音频水印添加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添加人耳感知的20Hz-20KHz范围之外的次声波或者超声波频段,如果需要将音频进行转码的场景,则可能添加的水印可能被删除。第二种是添加在20Hz-20KHz的频段范围内,不会在转码过程中丢失音频水印;但是需要避免对现有的声音效果产生任何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正交扩频编码的方式,扩散至宽频频段,降低水印的能量密度,大大增强抗窄频干扰能力。
具体地,在添加水印阶段包括:
S1.把音频文件进行实域到频域的转化;
S2.根据种子随机噪声(PN)序列生成PN序列;
S3.需要添加的比特序列和PN序列生成能代表比特序列的PN序列;
S4.在频域添加水印;
S5.将频域的音频文件转化回时域。
在解析水印阶段包括:
S6.将带水印的音频文件进行时域到频域的转化;
S7.使用同样的PN序列通过计算和比对相关值correlation values得到代表比特序列的PN序列并得到原始比特序列。
由于正交扩频编码的方式,对时域采用自适应编码,自动回避饱和或弱音时段的编码。对于饱和或弱音时段,时间戳编码系统会自动回避,并在其他时间段添加编码并增加时间偏移量。
优选地,采用冗余编码,提高容错性并实现抗噪声和编码失真。
优选地,采用层级式的多层编码方式,实现编码复用和大容量。
优选地,在S2和S3采用阶段式编码,提高查询效率,支持部分识别。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四:根据所述水印标签或者指纹标签确定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
通过在视频或者音频中添加水印标签,标签中含有这个视频的唯一识别码以及播放进度的时间戳的信息,从而通过水印标签或者指纹标签可以确定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
先判断播放内容是否为可以收集的音视频信息的,如果可以,再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检查是否有水印信息,则开始水印识别;第二部分进入指纹识别,如果当前识别请求的实时性要求能够被指纹识别满足,则开始指纹识别。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五:确定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播放内容包括:
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是否为用户提供音视频信息;
用户提供音视频信息是指,观看或收听影音节目的观众主动通过移动设备提供的音视频内容。对于直播节目,应用可以大概判断出来所播放进度;对于非直播节目,应用只能知道用户所观看或收听的内容。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六: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用户提供音视频信息,则确定第一播放平台播放内容;
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用户提供音视频信息,可以确定出播放平台播放的内容。播放平台播放的内容可以是,用户所观看或者收听的节目内容,而通常可以采用移动设备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获得播放平台的播放内容。比如,互联网视频网站、有点电视的机顶盒、智能电视、OTT盒子等等。如图14所示,观众和广播内容互动,在广播环境中的观众相互互动。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七: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播放内容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播放平台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
根据不同的识别请求识别第一播放平台播放内容中的具体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可以识别通过播放平台收集的节目播放情况,例如电视台直播节目的情况。此外,如果和播放平台直接合作,可以获得用户点播节目的情况。通过第一播放平台中平台开发接口能够获得播放内容的播放进度。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八:确定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播放内容包括:
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是否为用户习惯偏好音视频信息;
分析用户行为可以是根据用户的日常观看或者收听行为习惯,预测用户当前所观看或者收听的内容。
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用户习惯偏好音视频信息,则确定第一偏好播放内容;
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用户习惯偏好音视频信息,可以确定用户的偏好播放内容,比如,用户每周会在固定时间收看某档综艺直播;又比如,用户每天开车的上下班的时间会收听固定的电台。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九: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播放内容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偏好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
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得到的播放内容识别结果主要用来做交叉检验。
比如,在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指纹识别和水印识别可以做交叉验证;当水印识别的结果和用户的常规行为有显著不同的时候,可以让水印识别再做一次识别做确认。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十: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播放内容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包括:
根据第一识别请求判断识别要求;
根据所述识别要求配置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
所述识别要求至少包括:实时识别或精确识别,此外,可以对识别要求进行权重赋值。
实时识别通常采用水印识别或者播放平台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
精确识别通常采用水印识别和指纹识别以及结合播放平台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
比如,当水印识别的结果和用户的常规行为有显著不同的时候,可以让水印识别再做一次识别做确认。
又比如,如果平台播放节目的安排可能会临时改变或者指纹识别也有可能会出错,播放平台公布的播放数据和指纹识别有不同,则可以要求指纹识别再做一次识别等。
所述预设内容识别操作至少包括:交叉检验或纠错验证。
交叉检验是指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偏好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
纠错验证是指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视音频播放内容中的水印标签或者指纹标签。
在上述步骤中,根据识别请求的实时性、精确性等要求选择适当的识别方法并实现交叉验证、纠错以后输出识别结果,完成播放内容识别服务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的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10,用于识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
本实施例的识别模块10采用播放内容识别服务(英文全称:ContentIdentification Service,英文简称:CIS)进行识别,通过该服务互联网设备能够识别所处的环境播放的音视频内容或是音视频指令信号。
具体而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是指识别内容并且可选地识别出播放进度的能力。具体的说,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可以识别用户观看或者收听的是什么即观看内容;以及进一步地观众看或者听到了这个节目的哪里即观看进度。
部署模块20,用于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以及
本实施例的部署模块20识别结果可以依据识别播放内容的数据量处理要求为识别结果,也就是说要求内容识别的数据量较大,还可以包括大量交叉检验或纠错验证。
识别结果也可以依据识别播放内容的数据实时性要求为识别结果,也就是说要求内容识别具有快速响应实时识别要求。
识别结果也可以依据识别播放内容的数据准确性要求为识别结果,也就是说要求内容识别具有精确识别要求。
此外,在部署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需要收集用户当前观看或收听内容的行为以及谁可以使用、如何使用需要明确告知并或得用户同意。
在部署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收集的数据所有权问题。
在部署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收集的数据如何保护。
在部署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时,需提供SDK软件程序包或者API调用接口,以便播放内容应用调用。
需要注意的是,播放内容识别服务的API接口的设计需要遵循标准或者事实标准,通常地采用RESTful。
启动模块30,用于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
本实施例的启动模块30部署完成后,会启动播放内容应用。启动播放内容应用后可以对内容添加音频或者视频标签、记录内容的指纹信息、间接或者直接的收集播放平台的播放内容数据、收集用户的观看或者收听的行为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如图7所示,所述识别模块10包括:
前端部署单元101,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本实施例的前端部署单元101播放内容应用将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省掉了前端传回后端的往返时间RTT,可以进一步提高放内容应用识别速度,节约前端到后端的带宽,并且减轻后端服务器负载。
具体地,可以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播放内容识别结果时可以按照上述部署方式进行部署。
所述识别模块10包括:
后端部署单元102,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本实施例的后端部署单元102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由于前端平台的限制,有些算法无法在前端部署,所以如果要求内容识别具有精确识别要求,则需要部署在后端,提高融合识别算法的精确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如图8所示,所述识别模块10包括:
拆分单元103,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
第一前端部署单元104,用于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第一后端部署单元105,用于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第一输出单元106,用于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并通过前端客户端输出处理结果。
本实施例的识别模块10,具体地,播放内容应用将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一部分部署在前端,另一部分部署在后端,并将其中的融合识别算法部分部署在前端,最后的融合识别结果由前端输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如图9所示,所述识别模块10包括:
拆分单元103,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
第二后端部署单元107,用于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第二前端部署单元108,用于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第二输出单元109,用于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并通过后台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
本实施例的识别模块10具体地,播放内容应用将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一部分部署在前端,另一部分部署在后端,并将其中的融合识别部分部署在后端,也就是说最后的识别结果由后端输出。
播放内容应用是指,依赖于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提供的识别能力实现各种应用。比如,可以是收看或者收听内容的信息推送;同时收看或者收听相同内容的观众的互动。
播放内容应用需要基于识别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给移动用户或者第三方提供增值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同时收看某一节目的所有观众参与的聊天室、弹幕。此时,聊天或者弹幕的进度和节目播放的进程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答题类节目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手机同步推出问题供观众在移动端回答并在选手回答之前关闭答题,选手回答之后在移动端显示正确答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当节目出现某个内容的时候,移动端推送关于这个内容的更详细的内容以及行动链接(Call for Action),比如嘉宾信息,产品购买链接,投票,选择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观看或者收听节目的时候,相关信息自动保存到移动端,起到记事的功能,事后查看。比如开车听广播,下车以后查询相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广告牌周围推送该广告的行动链接给在广告牌附近的移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商场发送周围商家打折信息、优惠券到商场上的移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应用程序根据用户当前观看的内容,通过智能推荐算法推送相关性更强的内容,比如微博把用户当前观看或收听的内容作为一个推荐因素,在信息流里面推荐相关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观看游戏直播的时候,小屏配合展现更多的选手的游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播放内容应用可以是,增对影视作品添加音频水印。
上述的融合识别算法具体地包括: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一: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是否为可收集音视频信息;
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是否为可以收集的音视频信息。
具体地,可以收集的音视频信息可以采集的是,通过在视频或者音频中添加水印标签,标签中含有这个视频的唯一识别码以及播放进度的时间戳的信息。
具体地,可以收集的音视频信息也可以采集的是,通过视频或者音频的指纹特征和预先收集的指纹特征数据库做比对,从而识别音视频内容。主要注意的是,针对指纹标签进行指纹识别时所需要的时间随着数据库中包含的内容增加而线性变长。通常来说,对于不超过100条的数据,识别时长也需要十几秒钟。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二: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可收集音视频信息,则确定第一视音频播放内容;
如果是满足上述指纹或者音频条件的播放内容可以作为可收集音视频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进行水印识别时,需要依赖预处理内容,同时水印识别高精同步为秒级同步,且普适性好。在对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进行指纹识别时,依赖性需要收集所有可能节目指纹特征,同时指纹识别高精同步为至少十几秒,且普适性好。故,通常需要准确性内容识别判断时需要采用水印识别或音频识别。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三: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播放内容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视音频播放内容中的水印标签或者指纹标签;
具体地,水印标签通常可以采用用编码生成器来实现,水印添加通过水印添加的算法来实现。通常水印添加要满足无损即对音视频的效果没有影响。
另外,水印添加不增加文件大小。比如如果显著增加文件大小,会影响根据原文件大小设计的传输系统的性能。对于需要转码的后台处理和传输系统来说还需要满足抗转码,即转码以后水印不会丢失。
优选地,如果是视频水印,移动设备通过摄像头识别视频中的水印标签;如果是声音水印,移动或是非移动设备通过麦克风收音识别视屏中的水印标签。此外,对比视频水印,音频水印不需要用户举着移动设备对准屏幕,因此具有更好的可用性和普适性。识别的时延由标签的长度决定,通常可以做到秒级延时。
音频水印添加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添加人耳感知的20Hz-20KHz范围之外的次声波或者超声波频段,如果需要将音频进行转码的场景,则可能添加的水印可能被删除。第二种是添加在20Hz-20KHz的频段范围内,不会在转码过程中丢失音频水印;但是需要避免对现有的声音效果产生任何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正交扩频编码的方式,扩散至宽频频段,降低水印的能量密度,大大增强抗窄频干扰能力。
具体地,在添加水印阶段包括:
S1.把音频文件进行实域到频域的转化;
S2.根据种子随机噪声(PN)序列生成PN序列;
S3.需要添加的比特序列和PN序列生成能代表比特序列的PN序列;
S4.在频域添加水印;
S5.将频域的音频文件转化回时域。
在解析水印阶段包括:
S6.将带水印的音频文件进行时域到频域的转化;
S7.使用同样的PN序列通过计算和比对相关值correlation values得到代表比特序列的PN序列并得到原始比特序列。
由于正交扩频编码的方式,对时域采用自适应编码,自动回避饱和或弱音时段的编码。对于饱和或弱音时段,时间戳编码系统会自动回避,并在其他时间段添加编码并增加时间偏移量。
优选地,采用冗余编码,提高容错性并实现抗噪声和编码失真。
优选地,采用层级式的多层编码方式,实现编码复用和大容量。
优选地,在S2和S3采用阶段式编码,提高查询效率,支持部分识别。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四:根据所述水印标签或者指纹标签确定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
通过在视频或者音频中添加水印标签,标签中含有这个视频的唯一识别码以及播放进度的时间戳的信息,从而通过水印标签或者指纹标签可以确定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
先判断播放内容是否为可以收集的音视频信息的,如果可以,再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检查是否有水印信息,则开始水印识别;第二部分进入指纹识别,如果当前识别请求的实时性要求能够被指纹识别满足,则开始指纹识别。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五:确定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播放内容包括:
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是否为用户提供音视频信息;
用户提供音视频信息是指,观看或收听影音节目的观众主动通过移动设备提供的音视频内容。对于直播节目,应用可以大概判断出来所播放进度;对于非直播节目,应用只能知道用户所观看或收听的内容。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六: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用户提供音视频信息,则确定第一播放平台播放内容;
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用户提供音视频信息,可以确定出播放平台播放的内容。播放平台播放的内容可以是,用户所观看或者收听的节目内容,而通常可以采用移动设备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获得播放平台的播放内容。比如,互联网视频网站、有点电视的机顶盒、智能电视、OTT盒子等等。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七: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播放内容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播放平台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
根据不同的识别请求识别第一播放平台播放内容中的具体播放内容以及播放进度。可以识别通过播放平台收集的节目播放情况,例如电视台直播节目的情况。此外,如果和播放平台直接合作,可以获得用户点播节目的情况。通过第一播放平台中平台开发接口能够获得播放内容的播放进度。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八:确定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播放内容包括:
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是否为用户习惯偏好音视频信息;
分析用户行为可以是根据用户的日常观看或者收听行为习惯,预测用户当前所观看或者收听的内容。
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用户习惯偏好音视频信息,则确定第一偏好播放内容;
如果判断第一内容中的播放内容为用户习惯偏好音视频信息,可以确定用户的偏好播放内容,比如,用户每周会在固定时间收看某档综艺直播;又比如,用户每天开车的上下班的时间会收听固定的电台。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九: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播放内容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偏好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
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得到的播放内容识别结果主要用来做交叉检验。
比如,在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指纹识别和水印识别可以做交叉验证;当水印识别的结果和用户的常规行为有显著不同的时候,可以让水印识别再做一次识别做确认。
融合识别算法步骤十: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播放内容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包括:
根据第一识别请求判断识别要求;
根据所述识别要求配置执行预设内容识别操作;
所述识别要求至少包括:实时识别或精确识别,此外,可以对识别要求进行权重赋值。
实时识别通常采用水印识别或者播放平台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
精确识别通常采用水印识别和指纹识别以及结合播放平台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
比如,当水印识别的结果和用户的常规行为有显著不同的时候,可以让水印识别再做一次识别做确认。
又比如,如果平台播放节目的安排可能会临时改变或者指纹识别也有可能会出错,播放平台公布的播放数据和指纹识别有不同,则可以要求指纹识别再做一次识别等。
所述预设内容识别操作至少包括:交叉检验或纠错验证。
交叉检验是指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偏好播放内容中的播放内容。
纠错验证是指根据所述第一识别请求识别第一视音频播放内容中的水印标签或者指纹标签。
在上述步骤中,根据识别请求的实时性、精确性等要求选择适当的识别方法并实现交叉验证、纠错以后输出识别结果,完成播放内容识别服务的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
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以及
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
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
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
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
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还包括: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并通过前端客户端输出处理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包括:
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
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还包括: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并通过后台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
6.一种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音视频内容或音视频指令信号;
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播放内容应用的前端或者后端;以及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播放内容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前端部署单元,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后端部署单元,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全部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拆分单元,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
第一前端部署单元,用于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第一后端部署单元,用于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并通过前端客户端输出处理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拆分单元,用于在播放内容应用中将所述播放内容识别服务拆分;
第二后端部署单元,用于将第一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
第二前端部署单元,用于将第二播放内容识别服务部署在前端客户端应用;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将播放内容融合识别处理部署在后端后台服务器并通过后台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
CN201810844363.1A 2018-07-27 2018-07-27 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900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4363.1A CN108900875A (zh) 2018-07-27 2018-07-27 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4363.1A CN108900875A (zh) 2018-07-27 2018-07-27 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0875A true CN108900875A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52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4363.1A Pending CN108900875A (zh) 2018-07-27 2018-07-27 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08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605A (zh) * 2019-03-06 2020-09-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与其关联互动数据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7115A (zh) * 2008-09-02 2010-03-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部署客户端应用的终端、系统及方法
US20130047178A1 (en) * 2011-08-21 2013-02-21 Kyoungsoo Moon Video display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30332962A1 (en) * 2011-02-28 2013-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lectronically communicating media recommendations responsive to preferences for an electronic terminal
CN103501449A (zh) * 2013-10-08 2014-01-08 十分(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与电视节目关联的视频源推荐方法及推荐装置
CN103747277A (zh) * 2014-01-10 2014-04-23 北京酷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节目识别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7115A (zh) * 2008-09-02 2010-03-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部署客户端应用的终端、系统及方法
US20130332962A1 (en) * 2011-02-28 2013-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lectronically communicating media recommendations responsive to preferences for an electronic terminal
US20130047178A1 (en) * 2011-08-21 2013-02-21 Kyoungsoo Moon Video display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501449A (zh) * 2013-10-08 2014-01-08 十分(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与电视节目关联的视频源推荐方法及推荐装置
CN103747277A (zh) * 2014-01-10 2014-04-23 北京酷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节目识别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605A (zh) * 2019-03-06 2020-09-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与其关联互动数据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1669605B (zh) * 2019-03-06 2021-10-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与其关联互动数据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6519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network use
JP4772800B2 (ja) 放送コンテンツ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2193794B (zh) 链接实时媒体情境到相关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CN101159577A (zh) 接收自适应广播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KR20150027279A (ko) 셋탑 박스에서 오디오 핑거프린트들의 시퀀스 생성
EP17963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IP TV program generation
US90027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dio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CN103517135B (zh) 一种连续播放mp4格式视频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电视
CN101345838A (zh) 电视节目导航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36058A (zh) 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切换的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WO2015196749A1 (zh) 基于场景识别的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7979783A (zh) 一种流式数据解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202901B (zh) 一种节目传送包的包标识符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EP1833254A1 (en) Television broadcast viewing system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 viewing method
CN101212666B (zh) 一种数字电视的竞猜信息发送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475930A (zh) 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900875A (zh) 用于播放内容应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KR20070012058A (ko)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의 정지 이미지를 이용한 전자프로그램 안내 방법 및 장치
US20090075583A1 (en) Contents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contents distribution method
EP2271048B1 (en)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a multimedia service
US8234158B1 (en) Analyzing text streams for cue points of advertisements in a media stream
US8233771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or methods for managing programs
JP2007043474A (ja) コンテンツ取得システム、放送受信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取得方法
CN109040776B (zh) 用于播放内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KR20120071173A (ko) Sns 메시지를 활용한 vod 컨텐츠에 대한 부가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부가 서비스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