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2625B -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2625B
CN108882625B CN201810635493.4A CN201810635493A CN108882625B CN 108882625 B CN108882625 B CN 108882625B CN 201810635493 A CN201810635493 A CN 201810635493A CN 108882625 B CN108882625 B CN 108882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radiating
radiating fin
support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54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2625A (zh
Inventor
许志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ngjie Electronic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ngjie Electronic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ngjie Electronic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ngjie Electronic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354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2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2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2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H05K7/20418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the radiating structures being additional and fastened on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的下方分别垂直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向上延伸的形成第三支撑板,两个第三支撑板之间交替的设有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的加厚部上设有一排第一通孔,第二散热片上设有两排第二通孔,第一散热片和第三支撑板上均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设有两排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均设有加强散热块,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背景技术
多年来,铸铁散热器和铜铝复合散热器一直占据散热器行业的半壁江山,传统的工艺和生活习惯让散热器行业发展持续了几十年,同时传统的工艺也让散热器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2008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波动太大,散热器行业收到了很大的影响,传动的铸造散热器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困难面前,许多行业的有识之士都在寻找一条理想的出路,各个企业都组织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自身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电源散热器散热多采用在电源的电路板的相关功率器件上设置散热器或散热风扇,同时在电源的机箱上设置一些通风口进而构成风道来散热。在大功率电源的机箱上均靠钣金制作或者靠挤压型材,其结构较为单一,散热效果较差,并不能够真正的满足消费者及其厂家的需求,因而散热器的技术还有待于继续改进。
专利“201721019413.X”公开了一种机箱散热器用上盖,包括上盖板和两个上侧板,两个上侧板对称的固定在上盖板底部的两侧,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深度相同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中设有第一散热条,第二凹槽中设有第二散热条,上侧板的内壁垂直设置,上侧板的外壁倾斜设置,使上侧板的壁厚自上而下逐渐增加,上侧板的外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第三散热条,上侧板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卡接槽,第一卡接槽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其开口方向向下,第一卡接槽的内壁上对称的设有两个上卡接端子。
该种结构的散热器结构过于复杂,制作难度加大,不利于实际散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散热效果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的下方分别垂直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向上延伸的形成第三支撑板,两个第三支撑板之间交替的设有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
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等于第三支撑板的高度;
第一散热片高于第二散热片的部分上设有加厚部,加厚部的厚度h1为第一散热片厚度h2的两倍,第一散热片的厚度h2与第二散热片的厚度h3相等;
第一散热片的加厚部上设有一排第一通孔,第二散热片上设有两排第二通孔,第一散热片和第三支撑板上均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设有两排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的直径相等,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均设有加强散热块。
进一步的,加强散热块包括加强散热块主体,加强散热块主体的外部包覆一层外保护套,圆柱体结构的外保护套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凸块,外保护套过盈配合的固定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过第三通孔中。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以6061铝合金为材料制成,加强散热块主体以纯铜为材料制成,外保护套以三元乙丙橡胶为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片的顶部向左弯折的设有第一折边,第二散热片的顶部向右弯折的设有第二折边。
进一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进一步的,机箱散热器的制作方法如下:
(1)按散热器的结构将散热器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一体式的浇注成型,此时,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上未打孔;
(2)使用钻孔机构在散热器上钻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3)将加强条分别贯穿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中,加强条包括多个加强散热块,相邻的加强散热块之间通过连接料加以连接,连接料与加强散热块的外保护套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加强条的加强散热块对应设置在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中;
(4)通过切断机构对加强条进行切断,切除连接料,使加强散热块主体裸露在外;
(5)将散热器成品放置于存放架中即可。
进一步的,钻孔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上设有第一定位夹具和第二定位夹具;
第一定位夹具包括端面为矩形结构的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夹板组、第二夹板组和第三夹板组,第一底板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基座上;
第一夹板组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一底板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第一夹板的长度等于第一底板的宽度,两个第一夹板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底板的两侧,第一夹板组用于夹持第三支撑板;
第二夹板组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二上夹板和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二下夹板,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均与第一夹板平行设置,两个第二上夹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下夹板之间的距离,第二上夹板用于夹持第一散热片的加厚部,第二下夹板用于夹持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对应的部分;
第三夹板组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三夹板,第三夹板与第二下夹板平行且对应设置,第三夹板用于夹持第二散热片;
第二夹板组和第三夹板组交替的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板组之间;
第二上夹板上设有一排第一钻孔,第二下夹板和第三夹板上对应的设有两排第二钻孔,第一夹板上与第一钻孔对应的设有第三钻孔、与第二钻孔对应的设有第四钻孔,第一钻孔和第三钻孔均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第二钻孔和第四钻孔均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对应设置;
第二定位夹具包括定位推块和定位压板,定位压板向前延伸的固定在定位压板上,定位推块间隙配合的设置在散热器的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定位压块压设在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上,再通过螺丝将定位推块固定在第一基座上,以此将散热器限位固定;
第一定位夹具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钻孔组件和第二钻孔组件;
第一钻孔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一电机和第一钻头,第一滑块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滑轨上,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基座上与第一支架相对应的设有第二支架,第一钻头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钻头固定连接,第一滑轨上设有第一丝杠,第一滑块螺纹配合的设置在第一丝杠上,第一丝杠通过第二电机控制转动,第二电机转动控制第一滑块移动,在第一滑块向散热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控制第一钻头转动的对第一散热片进行钻孔;
第二钻孔组件包括第二滑块、第三电机和第二钻头,第二滑块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二滑轨上,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三支架,第一基座上与第三支架相对应的设有第四支架,两个第二钻头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上,固定在第二滑块上的两个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分部与两个第二钻头固定连接,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二丝杠,第二滑块螺纹配合的设置在第二丝杠上,第二丝杠通过第四电机控制转动,第四电机转动控制第二滑块移动,在第二滑块向散热器移动的过程中,第三电机控制第二钻头转动的对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和第三支撑板进行钻孔;
切断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基座上设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设有第一固定卡板和第二固定卡板,第一固定卡板和第二固定卡板分别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基座上,第一固定卡板和第二固定卡板之间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下方设有集料槽;
散热器通过第一固定卡板和第二固定卡板固定在第二基座上,使第一通孔对应第一通槽设置,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对应第二通槽设置;
第一固定卡板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框架中设有第一插块,第一框架压设在散热器上使第一插块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
第二固定卡板包括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压设在第一散热片上;
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三导轨,第三导轨上可滑动的设有切断支架,切断支架的下方设有切刀组件,切断支架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穿过切断支架与切刀组件固定连接;
切刀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刀组、第二刀组和第三刀组;
第一刀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刀片,两个第一刀片之间的距离与第三支撑板的厚度相同,两个第一刀组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
第二刀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上刀片和两个第二下刀片,两个第二上刀片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下刀片之间的距离,两个第二刀片上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散热片的加厚部的厚度相同,两个第二下刀片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散热片的厚度相同;
第三刀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三刀片,两个第三刀片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散热片的厚度相同;
第二刀组和第三刀组相互交替的设置在两个第一刀组之间,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均垂直于固定板设置;
第一气缸的推杆与固定板相连接,第一刀组、第二刀组和第三刀组分别用于切断相应的加强条的连接料,连接料切割下来后落入至集料槽中;
存放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两个架体侧壁和固定在架体侧壁顶部的架体顶壁,架体侧壁固定在地基上,架体顶壁与地基之间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转接板,使转接板可在架体中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转接板的两侧分别拼接式的固定一个置物架,使置物架可随转接板进行旋转;
置物架由置物架底板、置物架侧板、置物架顶板和置物架背板相互拼接成型,置物架中相互平行的设有多个置物板,置物板上设有多组插接槽组,每组插接槽组包括两个插接槽,散热器的两个第二支撑板分别插入式的设置在插接槽中;
旋转轴通过第五电机控制旋转,第五电机固定在架体顶壁上;
置物架上设有带刹车的脚轮;
散热器成品依次放置在置物板上,当一侧的置物架放满后,旋转180°,操作人员继续在空的置物架上进行收纳,同时,放满的置物架可以直接移走重新替换空置物架加以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散热效果好;同时,本发明通过专门的设备进行加工处理,提高了成品率和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第一散热片侧视图。
图3为加强散热块剖视图。
图4为钻孔机构俯视图。
图5为第一定位夹具俯视图。
图6为第一定位夹具组装散热器后的结构图。
图7为图4中A-A部分剖视图。
图8为加强条剖视图。
图9为切断机构剖视图。
图10为切断机构俯视图。
图11为切刀组件仰视图。
图12为切刀组件与散热器组合示意图。
图13为第一固定卡接剖视图。
图14为存放架水平方向剖视图。
图15为置物架结构图。
附图标记
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第三支撑板3、第一散热片4、第二散热片5、加厚部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加强散热块10、加强散热块主体11、外保护套12、定位凸块13、第一折边14、第二折边15、加强条16、连接料17、第一基座21、第一定位夹具22、第二定位夹具23、第一底板24、第一夹板25、第二上夹板26、第二下夹板27、第三夹板28、第一钻孔29、第二钻孔210、第三钻孔211、第四钻孔212、定位推块213、定位压板214、第一滑块216、第一电机217、第一钻头218、第一滑轨219、第一支架220、第二支架221、第二滑块222、第三电机223、第二钻头224、第二滑轨225、第三支架226、第四支架227、第二基座31、支撑平台32、第一固定卡板33、第二固定卡板34、第一通槽35、第二通槽36、集料槽37、第一框架310、第一插块311、第三导轨312、切断支架313、切刀组件314、第一气缸315、固定板316、第一刀片317、第二上刀片318、第二下刀片319、第三刀片320、架体41、架体侧壁42、旋转轴43、转接板44、置物架45、置物架底板46、置物架侧板47、置物架顶板48、置物架背板49、置物板410、插接槽411组、脚轮4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的下方分别垂直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向上延伸的形成第三支撑板3,两个第三支撑板之间交替的设有第一散热片4和第二散热片5,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
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等于第三支撑板的高度;
第一散热片高于第二散热片的部分上设有加厚部6,加厚部的厚度h1为第一散热片厚度h2的两倍,第一散热片的厚度h2与第二散热片的厚度h3相等;
第一散热片的加厚部上设有一排第一通孔7,第二散热片上设有两排第二通孔8,第一散热片和第三支撑板上均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设有两排第三通孔9,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的直径相等,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均设有加强散热块10。
进一步的,加强散热块包括加强散热块主体11,加强散热块主体的外部包覆一层外保护套12,圆柱体结构的外保护套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凸块13,外保护套过盈配合的固定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过第三通孔中。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以6061铝合金为材料制成,加强散热块主体以纯铜为材料制成,外保护套以三元乙丙橡胶为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片的顶部向左弯折的设有第一折边14,第二散热片的顶部向右弯折的设有第二折边15。
进一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进一步的,机箱散热器的制作方法如下:
(1)按散热器的结构将散热器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一体式的浇注成型,此时,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上未打孔;
(2)使用钻孔机构在散热器上钻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3)将加强条16分别贯穿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中,加强条包括多个加强散热块,相邻的加强散热块之间通过连接料17加以连接,连接料与加强散热块的外保护套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加强条的加强散热块对应设置在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中;
(4)通过切断机构对加强条进行切断,切除连接料,使加强散热块主体裸露在外;
(5)将散热器成品放置于存放架中即可。
进一步的,钻孔机构包括第一基座21,第一基座上设有第一定位夹具22和第二定位夹具23;
第一定位夹具包括端面为矩形结构的第一底板24,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夹板组、第二夹板组和第三夹板组,第一底板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基座上;
第一夹板组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一夹板25,第一夹板与第一底板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第一夹板的长度等于第一底板的宽度,两个第一夹板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底板的两侧,第一夹板组用于夹持第三支撑板;
第二夹板组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二上夹板26和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二下夹板27,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均与第一夹板平行设置,两个第二上夹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下夹板之间的距离,第二上夹板用于夹持第一散热片的加厚部,第二下夹板用于夹持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对应的部分;
第三夹板组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三夹板28,第三夹板与第二下夹板平行且对应设置,第三夹板用于夹持第二散热片;
第二夹板组和第三夹板组交替的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板组之间;
第二上夹板上设有一排第一钻孔29,第二下夹板和第三夹板上对应的设有两排第二钻孔210,第一夹板上与第一钻孔对应的设有第三钻孔211、与第二钻孔对应的设有第四钻孔212,第一钻孔和第三钻孔均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第二钻孔和第四钻孔均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对应设置;
第二定位夹具包括定位推块213和定位压板214,定位压板向前延伸的固定在定位压板上,定位推块间隙配合的设置在散热器的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定位压块压设在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上,再通过螺丝将定位推块固定在第一基座上,以此将散热器限位固定;
第一定位夹具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钻孔组件和第二钻孔组件;
第一钻孔组件包括第一滑块216、第一电机217和第一钻头218,第一滑块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滑轨219上,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支架220,第一基座上与第一支架相对应的设有第二支架221,第一钻头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钻头固定连接,第一滑轨上设有第一丝杠,第一滑块螺纹配合的设置在第一丝杠上,第一丝杠通过第二电机控制转动,第二电机转动控制第一滑块移动,在第一滑块向散热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机控制第一钻头转动的对第一散热片进行钻孔;
第二钻孔组件包括第二滑块222、第三电机223和第二钻头224,第二滑块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二滑轨225上,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三支架226,第一基座上与第三支架相对应的设有第四支架227,两个第二钻头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上,固定在第二滑块上的两个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分部与两个第二钻头固定连接,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二丝杠,第二滑块螺纹配合的设置在第二丝杠上,第二丝杠通过第四电机控制转动,第四电机转动控制第二滑块移动,在第二滑块向散热器移动的过程中,第三电机控制第二钻头转动的对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和第三支撑板进行钻孔;
切断机构包括第二基座31,第二基座上设有支撑平台32,支撑平台上设有第一固定卡板33和第二固定卡板34,第一固定卡板和第二固定卡板分别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基座上,第一固定卡板和第二固定卡板之间设有第一通槽35和第二通槽36,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下方设有集料槽37;
散热器通过第一固定卡板和第二固定卡板固定在第二基座上,使第一通孔对应第一通槽设置,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对应第二通槽设置;
第一固定卡板包括第一框架310,第一框架中设有第一插块311,第一框架压设在散热器上使第一插块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
第二固定卡板包括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压设在第一散热片上;
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三导轨312,第三导轨上可滑动的设有切断支架313,切断支架的下方设有切刀组件314,切断支架上设有第一气缸315,第一气缸穿过切断支架与切刀组件固定连接;
切刀组件包括固定板316,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刀组、第二刀组和第三刀组;
第一刀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刀片317,两个第一刀片之间的距离与第三支撑板的厚度相同,两个第一刀组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
第二刀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上刀片318和两个第二下刀片319,两个第二上刀片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下刀片之间的距离,两个第二刀片上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散热片的加厚部的厚度相同,两个第二下刀片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散热片的厚度相同;
第三刀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三刀片320,两个第三刀片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散热片的厚度相同;
第二刀组和第三刀组相互交替的设置在两个第一刀组之间,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均垂直于固定板设置;
第一气缸的推杆与固定板相连接,第一刀组、第二刀组和第三刀组分别用于切断相应的加强条的连接料,连接料切割下来后落入至集料槽中;
切断支架通过人工推动移动,或者通过第二气缸推动移动;
存放架包括架体41,架体包括两个架体侧壁42和固定在架体侧壁顶部的架体顶壁,架体侧壁固定在地基上,架体顶壁与地基之间设有旋转轴43,旋转轴上设有转接板44,使转接板可在架体中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转接板的两侧分别拼接式的固定一个置物架45,使置物架可随转接板进行旋转;
置物架由置物架底板46、置物架侧板47、置物架顶板48和置物架背板49相互拼接成型,置物架中相互平行的设有多个置物板410,置物板上设有多组插接槽组,每组插接槽组包括两个插接槽411,散热器的两个第二支撑板分别插入式的设置在插接槽中;
旋转轴通过第五电机控制旋转,第五电机固定在架体顶壁上;
置物架上设有带刹车的脚轮412;
散热器成品依次放置在置物板上,当一侧的置物架放满后,旋转180°,操作人员继续在空的置物架上进行收纳,同时,放满的置物架可以直接移走重新替换空置物架加以备用。

Claims (1)

1.一种机箱散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所述机箱散热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的下方分别垂直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向上延伸的形成第三支撑板,两个第三支撑板之间交替的设有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
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等于第三支撑板的高度;
第一散热片高于第二散热片的部分上设有加厚部,加厚部的厚度h1为第一散热片厚度h2的两倍,第一散热片的厚度h2与第二散热片的厚度h3相等;
第一散热片的加厚部上设有一排第一通孔,第二散热片上设有两排第二通孔,第一散热片和第三支撑板上均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设有两排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的直径相等,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均设有加强散热块;
加强散热块包括加强散热块主体,加强散热块主体的外部包覆一层外保护套,圆柱体结构的外保护套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定位凸块,外保护套过盈配合的固定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
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以6061铝合金为材料制成,加强散热块主体以纯铜为材料制成,外保护套以三元乙丙橡胶为材料制成;
第一散热片的顶部向左弯折的设有第一折边,第二散热片的顶部向右弯折的设有第二折边;
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所述机箱散热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散热器的结构将散热器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一体式的浇注成型,此时,第三支撑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上未打孔;
(2)使用钻孔机构在散热器上钻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3)将加强条分别贯穿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中,加强条包括多个加强散热块,相邻的加强散热块之间通过连接料加以连接,连接料与加强散热块的外保护套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加强条的加强散热块对应设置在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中;
(4)通过切断机构对加强条进行切断,切除连接料,使加强散热块主体裸露在外;
(5)将散热器成品放置于存放架中即可。
CN201810635493.4A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Active CN108882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5493.4A CN108882625B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5493.4A CN108882625B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625A CN108882625A (zh) 2018-11-23
CN108882625B true CN108882625B (zh) 2023-12-12

Family

ID=6433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5493.4A Active CN108882625B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26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854A (zh) * 2019-11-28 2020-02-21 江苏扬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多功能路由器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8699A (zh) * 2003-01-29 2003-08-27 陈昭铭 高效能散热片及其制作方法
CN201499417U (zh) * 2009-09-10 2010-06-02 天津市聚海铝业有限公司 风冷式散热器
KR101319564B1 (ko) * 2013-06-10 2013-10-23 이진성 전기전자 기기용 방열구조체
CN204616257U (zh) * 2015-05-08 2015-09-02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自清洁散热块
CN205883840U (zh) * 2016-08-09 2017-01-11 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逆变器散热器的改良结构
CN207399740U (zh) * 2017-11-02 2018-05-22 杭州扬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散热片
CN208572654U (zh) * 2018-06-20 2019-03-01 江苏英杰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4370B (en) * 2004-07-30 2005-11-21 Ind Tech Res Inst Bonding structure of heat sink fin and heat spread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8699A (zh) * 2003-01-29 2003-08-27 陈昭铭 高效能散热片及其制作方法
CN201499417U (zh) * 2009-09-10 2010-06-02 天津市聚海铝业有限公司 风冷式散热器
KR101319564B1 (ko) * 2013-06-10 2013-10-23 이진성 전기전자 기기용 방열구조체
CN204616257U (zh) * 2015-05-08 2015-09-02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自清洁散热块
CN205883840U (zh) * 2016-08-09 2017-01-11 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逆变器散热器的改良结构
CN207399740U (zh) * 2017-11-02 2018-05-22 杭州扬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散热片
CN208572654U (zh) * 2018-06-20 2019-03-01 江苏英杰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novel copper bead heat sink for computer cooling;Meng-Chang Tsai;2009 25th Annual IEEE Semiconductor Thermal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Symposium;第228-229页 *
散热片基板开孔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龚振兴;热科学与技术(第5期);第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625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2625B (zh)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CN109693111B (zh) 一种散热叶片的装配机床
CN208572654U (zh) 一种高效的机箱散热器
CN208600800U (zh) 用于机箱散热器加工设备的切断机构
CN215919548U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生产用焊接装置
CN216056620U (zh) 一种直线电机用高效散热装置
CN21375341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换向器转子模具
CN108714706B (zh) 用于机箱散热器加工设备的钻孔机构
CN208600751U (zh) 用于机箱散热器加工设备的钻孔机构
CN108705128A (zh) 用于机箱散热器加工设备的切断机构
CN208601020U (zh) 一种用于机箱散热器的加工设备
CN219703615U (zh) 散热器水室开槽装置
CN220693608U (zh) 带有组合拼接结构的大功率异形散热器
CN209598462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半自动激光模切机
CN108705311A (zh) 一种用于机箱散热器的加工设备
CN213937660U (zh) 一种方便拆装清理的变频笼型异步电机
CN217667745U (zh) 一种电子散热器打孔切割装置
CN218801145U (zh) 一种散热片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14081690U (zh) 一种水管切割机
CN219444200U (zh) 散热翅片沟槽内边开槽装置
CN214053921U (zh) 一种可移动式全自动伺服铝切机
CN219818887U (zh) 铝型材深加工专用加工中心
CN215315978U (zh) 一种轴承保持架加工用材料切割装置
CN211965980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钻孔固定座
CN220426515U (zh) 一种散热翅片加工用冲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