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4483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4483A
CN108874483A CN201810574214.8A CN201810574214A CN108874483A CN 108874483 A CN108874483 A CN 108874483A CN 201810574214 A CN201810574214 A CN 201810574214A CN 108874483 A CN108874483 A CN 108874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area
infrared sensor
control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42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4483B (zh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742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4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4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4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4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4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包括透光显示屏和红外传感器,透光显示屏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红外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区域下方,红外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物体至电子装置的距离,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判断电子装置是否进入通话业务;在判断电子装置进入通话业务时控制第一区域关闭而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红外传感器开启;和在电子装置处于通话业务且第二区域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红外传感器关闭。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减弱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与透光显示屏干涉引起的闪烁现象,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当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屏下方,红外传感器所发射的红外光会激发显示屏TFT基板中的电子并造成显示屏闪烁,从而与显示屏正常显示形成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透光显示屏和红外传感器,所述透光显示屏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下方,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所述物体至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是否进入通话业务;
在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和
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通话业务且所述第二区域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关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透光显示屏和红外传感器,所述透光显示屏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下方,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所述物体至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是否进入通话业务;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和
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通话业务且所述第二区域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关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透光显示屏、红外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透光显示屏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下方,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所述物体至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所述处理器用于:
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是否进入通话业务;
在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和
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通话业务且所述第二区域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关闭。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将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区的第一区域的下方并在电子装置进入通话业务时关闭第一区域,可以减弱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与透光显示屏干涉引起的闪烁现象,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01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判断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计算机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12至图2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10。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10中,电子装置100包括透光显示屏13和红外传感器16,透光显示屏13包括显示区1311,显示区1311包括第一区域1312和第二区域1313,红外传感器16设置在第一区域1312下方,红外传感器16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物体至电子装置100的距离。控制方法10包括步骤:
S01,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进入通话业务;
S02,在判断电子装置100进入通话业务时控制第一区域1312关闭而第二区域1313开启,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开启;和
S03,在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且第二区域1313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第一区域1312及第二区域1313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关闭。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100的控制装置20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10可以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的控制装置200实现。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判断模块21、第一控制模块22和第二控制模块24。第一判断模块21用于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进入通话业务。第一控制模块22在判断电子装置100进入通话业务时控制第一区域1312关闭而第二区域1313开启,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开启。第二控制模块24用于在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且第二区域1313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第一区域1312及第二区域1313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关闭。也即是说,步骤S01可以由第一判断模块21实现,步骤S02可以由第一控制模块22实现,步骤S03可以由第二控制模块24实现。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10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10可以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的控制装置200实现。电子装置100包括透光显示屏13、红外传感器16和处理器23,透光显示屏13包括显示区1311,显示区1311包括第一区域1312和第二区域1313,红外传感器16设置在第一区域1312下方,红外传感器16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物体至电子装置100的距离,处理器23用于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进入通话业务;在判断电子装置100进入通话业务时控制第一区域1312关闭而第二区域1313开启,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开启;和在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且第二区域1313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第一区域1312及第二区域1313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以电子装置100为手机作为例子进行说明。手机屏幕的顶部位置一般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16以确定手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能够防止用户的误操作和有利于节省手机的电量。当用户在接听或者拨打电话并将手机靠近头部时,红外传感器16经过计算发射器发出红外光和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的时间生成检测信息,处理器23根据该检测信息发出相应指令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指令关闭透光显示屏13。当手机远离头部时,处理器23再次根据红外传感器16反馈回来的检测信息计算并发出指令,重新打开透光显示屏13。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10、控制装置200和电子装置100将红外传感器16设置在显示区1311的第一区域1312的下方并在电子装置100进入通话业务时关闭第一区域1312,可以减弱由红外传感器16发射的红外光与透光显示屏13干涉引起的闪烁现象,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全面屏已经成为手机的发展趋势。全面屏高屏占比的特点使得屏幕顶部留给红外传感器或者其他元件的位置有限,当红外传感器设置在透光显示屏下时,由于光电效应,红外传感器在发射红外光的过程中使屏幕里的电子受到激发从而引起透光显示屏闪烁,从而与透光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形成干涉,影响用户的体验。而由红外传感器16发射的红外光与透光显示屏13干涉引起的闪烁现象只发生在局部区域,因此,在电子装置100进入通话业务时,也即是红外传感器16即将开启之前,将第一区域1312关闭,可以使得发生在第一区域1312的闪烁现象减弱甚至消除,从而在视觉上提高用户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开启的第二区域1313可以显示通话的对象、通话的时长、键盘、扬声器等信息,关闭的第一区域1312不影响通话的正常进行以及电子装置100的正常工作。另外,通话业务可以为用户进行语音对话的过程,例如,通话业务为用户向他人拨出电话而等待对方接听的过程,也可以为用户通过语音与他人正在对话的过程。
另外,在某些场景下,在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的过程中,用户需要通过透光显示屏13显示的操作界面与电子装置100交互,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在电子装置100上插耳机或者打开扬声器来听到通话另一方的声音,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用户必定会将电子装置100拿离耳边,放到眼前来操作。也即是说,电子装置100不需要防误触,且必须亮屏。因此,可以控制红外传感器16关闭,使闪烁现象消除,并控制第一区域1312和第二区域1313开启以显示完整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与电子装置100交互。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01包括步骤:
S011,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处于拨出电话状态;和
S012,若电子装置100处于拨出电话状态则判断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判断模块21包括第一判断单元211和第二判断单元212。第一判断单元211用于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处于拨出电话状态。第二判断单元212用于若电子装置100处于拨出电话状态则判断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3用于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处于拨出电话状态;和若电子装置100处于拨出电话状态则判断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
如此,实现在电子装置100处于拨出电话状态时对电子装置100是否处于通话业务的判断。一般而言,当用户通过电子装置100拨出电话时,会将电子装置100放到耳边以监控电话是否被接通,因此,当用户拨出电话电子装置100处于拨出电话状态,判断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01包括步骤:
在电子装置100从来电状态进入接听状态时,判断电子装置100进入通话业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判断模块21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电子装置100从来电状态进入接听状态时,判断电子装置100进入通话业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3用于在电子装置100从来电状态进入接听状态时,判断电子装置100进入通话业务。
如此,实现电子装置100来收到来电时对电子装置100是否处于通话业务的判断。可以理解,电子装置100的来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电话打通后到用户接听前的来电状态和用户接听后到电话挂断前的接听状态,也即是说,用户通过接听这个动作实现从来电状态到接听状态的切换,从而进入通话业务。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在步骤后S03还包括:
S031,在显示区1311在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第一区域1312关闭而第二区域1313开启,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开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0在第二控制模块24后,还包括跳转模块,跳转模块用于在显示区1311在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时,进入第一控制模块21,控制第一区域1312关闭而第二区域1313开启,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开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3用于在显示区1311在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第一区域1312关闭而第二区域1313开启,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开启。
如此,实现红外传感器16的再度开启。可以理解,如前所述,在某些场景下,在电子装置100处于通话业务的过程中,用户需要通过透光显示屏13显示的操作界面与电子装置100交互。而在交互完毕后,用户可能会将电子装置100再次放到耳边,此时,红外传感器16需要继续工作以防误触和节约电量。因此,需要如步骤S02一样,再次控制第一区域1312关闭而第二区域1313开启并控制红外传感器16开启。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在步骤S02后还包括步骤:
S04,判断物体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和
S05,在物体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控制第二区域1313关闭。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0在第一控制模块22后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25和第三控制模块26。第二判断模块25用于判断物体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第三控制模块26用于在物体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控制第二区域1313关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3用于判断物体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和在物体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控制第二区域1313关闭。
如此,使得红外传感器16根据电子装置100与人体的距离调节屏幕的亮和灭,使电子装置100在远离人体时亮屏,在靠近人体时息屏,如此不仅防止了用户的误操作,而且节省了电子装置100的电量。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执行时,使得处理器23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请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300。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32及处理器23,存储器32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指令被处理器23执行时,处理器23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300的内部模块示意图。计算机设备3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31连接的处理器23、存储器32(例如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33、透光显示屏13和输入装置34。其中,计算机设备300的存储器32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23执行,以实现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10。处理器23可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300的运行。计算机设备300的内存储器33为存储器32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提供环境。计算机设备300的透光显示屏13可以是OLED透光显示屏或者Micro LED透光显示屏等,输入装置34可以是透光显示屏13上覆盖的触控面板,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300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该计算机设备3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穿戴式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300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30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光显示屏13包括OLED透光显示屏。
具体地,OLED透光显示屏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够较好地透过可见光和红外光。因此,OLED透光显示屏可以在展现内容效果的情况下,也不影响红外传感器16发射和接收红外光。透光显示屏13也可以采用Micro LED透光显示屏,Micro LED透光显示屏同样具有对可见光和红外光良好的透光率。当然,这些透光显示屏仅作为示例性的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另外,透光显示屏13可收容在壳体20内。
请参阅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透光盖板11和透光触控面板12。透光盖板11形成于透光触控面板12上,透光触控面板12设置在透光显示屏13上,透光显示屏13的上表面131朝向透光触控面板12,透光盖板11和透光触控面板12对可见光透光率和红外光透光率均大于90%。
具体地,透光触控面板12主要用于接收用户在触碰透光触控面板12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传送到电路板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获得用户触碰透光触控面板12的具体位置。其中,可以采用In-Cell或者On-Cell贴合技术,将透光触控面板12与透光显示屏13进行贴合,能够有效地减轻透光显示屏13的重量和减少透光显示屏13的整体厚度。另外,将透光盖板11设置在透光触控面板12上,能够有效地保护透光触控面板12及其内部结构,避免了外界作用力对透光触控面板12及透光显示屏13的损坏。透光盖板11和透光触控面板12对可见光和红外光的透光率均大于90%,不仅有利于透光显示屏13较好地展现内容效果,而且还有利于设置在透光显示屏13下的红外传感器16稳定地发射和接收红外光,保证了红外传感器16的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透光显示屏13包括上表面131和下表面132,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涂布在下表面132且覆盖红外传感器16的第一涂布层14,第一涂布层14用于透过红外光和拦截可见光,红外传感器16用于透过第一涂布层14和透光显示屏13发射和/或接收红外光。
具体地,设置第一涂布层14透过红外光是为保证红外传感器16的正常工作,第一涂布层14拦截可见光能够实现从外部观看电子装置100时,达到红外传感器16不可见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红外传感器16包括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包括发射器1611和接收器1612,发射器1611用于透过第一涂布层14和透光显示屏13发射红外光,接收器1612用于接收经物体发射的红外光以检测物体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
具体地,当用户在接听或者拨打电话时,电子装置100靠近头部,发射器1611发出红外光,接收器1612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处理器23计算红外光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便发出相应指令控制屏幕关闭背景灯,当电子装置100远离头部时,处理器23再次根据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发出指令,便重新打开屏幕背景灯。如此,不仅防止了用户的误操作,而且节省了手机的电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红外传感器16在下表面132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涂布层14在下表面132的正投影内。
具体地,在进行工艺装配的过程中红外传感器16的安装通常需要预留装配间隙,导致红外传感器16与其他元件之间出现缝隙,使可见光从缝隙里进入,出现漏光现象。因此,在红外传感器16和透光显示屏13层叠的方向上,第一涂布层14在下表面132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红外传感器16在下表面132的正投影的面积,能够在不影响红外传感器16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第一涂布层14充分遮挡红外传感器16,实现从外部观看电子装置100时,达到红外传感器16不可见的效果。
请参阅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红外传感器16在下表面132的正投影与第一涂布层14重合。
具体地,在红外传感器16和透光显示屏13层叠的方向上,也可以设置第一涂布层14正投影于下表面132的面积等于红外传感器16正投影于下表面132的面积。如此,能够在不影响红外传感器16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第一涂布层14刚好遮挡红外传感器16,实现从朝向并垂直于透光显示屏13上表面131的方向观看电子装置100时,达到红外传感器16不可见的效果。
请参阅图15,进一步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下表面132且包围红外传感器16的遮光层17。
具体地,当设置第一涂布层14正投影于下表面132的面积等于红外传感器16正投影于下表面132的面积的情况时,由于在放置红外传感器16的空间体积比红外传感器16的体积大,导致从外部环境观看电子装置100时,围绕红外传感器16周围的空间出现漏光现象。因此,通过设置包围红外传感器16的遮光层17,填补了红外传感器16与周围空间的缝隙,可以消除这种漏光现象。遮光层17可以是采用黑色材质制成的泡棉,也可以是其他黑色的泡沫塑料或者橡胶。当然,这些材料仅作为示例性的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红外传感器16包括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包括发射器1611和接收器1612,发射器1612用于透过第一涂布层14和透光显示屏13发射红外光,接收器1612用于接收经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物体与电子装置100的距离。
具体地,当用户在接听或者拨打电话时,电子装置100靠近头部,发射器1611发出红外光,接收器1612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处理器23计算红外光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便发出相应指令控制屏幕关闭背景灯,当电子装置100远离头部时,处理器23再次根据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发出指令,便重新打开屏幕背景灯。如此,不仅防止了用户的误操作,而且节省了手机的电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涂布层包括IR油墨,IR油墨对红外光的透光率大于85%,IR油墨对可见光的透光率小于6%,IR油墨可透过的红外光的波长为850nm-940nm。
具体地,由于IR油墨具有对可见光低透光率的特性,所以从外部观看电子装置100时,基于人眼的视觉观察不到设置在第一涂布层14下的红外传感器16。同时,IR油墨兼具对红外光高透光率的特性,能够使红外传感器16稳定地发射和接收红外光,保证了红外传感器16的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16和图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涂布在下表面132且与第一涂布层14相接的第二涂布层15。
具体地,第一涂布层14主要用于透过红外光和遮挡红外传感器16,但由于第一涂布层14使用的IR油墨的成本较普通黑色油墨高,若将下表面132全部涂布IR油墨,将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普通黑色油墨相比IR油墨对可见光的透光率能够达到更低,遮挡效果更为突出。如此,通过设置第二涂布层15,不仅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遮挡效果更符合工艺要求。
请参阅图18和图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覆盖下表面132且避让红外传感器16的缓冲层18。
具体地,缓冲层18用于减缓冲击力和防震以保护透光触控面板12和透光显示屏13及其内部结构,避免透光显示屏13因受到外界的冲击作用而损坏。缓冲层18可以由泡棉或者泡沫塑料或者橡胶或者其他软质材料制成。当然,这些缓冲材料仅作为示例性的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此外,在设置缓冲层18的过程中避让红外传感器16,是为了防止缓冲层18遮挡红外传感器16,以免红外传感器16在发射和接收红外光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请参阅图20和图21,进一步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覆盖缓冲层18且避让红外传感器16的金属片19。
具体地,金属片19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及接地,具有扩散温升的作用。金属片19可以采用铜箔、铝箔等金属材料裁剪而成。当然,这些金属材料仅作为示例性的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此外,在设置金属片19的过程中避让红外传感器16,是为了防止金属片19遮挡红外传感器16,以免红外传感器16在发射和接收红外光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透光显示屏和红外传感器,所述透光显示屏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下方,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所述物体至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是否进入通话业务;
在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和
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通话业务且所述第二区域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是否处于拨出电话状态;和
若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拨出电话状态则判断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通话业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电子装置从来电状态进入接听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在所述控制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关闭的步骤后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区在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在所述在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的步骤后还包括步骤:
判断物体与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和
在所述物体与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小于所述预定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二区域关闭。
6.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透光显示屏和红外传感器,所述透光显示屏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下方,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所述物体至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是否进入通话业务;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和
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通话业务且所述第二区域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关闭。
7.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显示屏、红外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透光显示屏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下方,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光并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所述物体至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所述处理器用于:
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是否进入通话业务;
在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和
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通话业务且所述第二区域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均开启以显示操作界面,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关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是否处于拨出电话状态;
若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拨出电话状态则判断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通话业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电子装置从来电状态进入接听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装置进入所述通话业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显示区在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关闭而所述第二区域开启,并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开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判断物体与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距离;和
在所述物体与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小于所述预定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二区域关闭。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显示屏包括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涂布在所述下表面且覆盖所述红外传感器的第一涂布层,所述第一涂布层用于透过红外光和拦截可见光,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透过所述第一涂布层和所述透光显示屏发射和/或接收红外光。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用于透过所述第一涂布层和所述透光显示屏发射红外光,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经物体反射的红外光以检测所述物体与所述电子装置的距离。
14.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810574214.8A 2018-06-06 2018-06-06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08874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4214.8A CN108874483B (zh) 2018-06-06 2018-06-06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4214.8A CN108874483B (zh) 2018-06-06 2018-06-06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4483A true CN108874483A (zh) 2018-11-23
CN108874483B CN108874483B (zh) 2021-07-16

Family

ID=6433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4214.8A Active CN108874483B (zh) 2018-06-06 2018-06-06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448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2630A1 (en) * 2009-06-08 2010-12-09 Tammy Krutchik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deeming electronic coupons through use of mobile device
CN103905608A (zh) * 2012-12-24 2014-07-0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智能锁屏系统及方法
CN107330415A (zh) * 2017-07-10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767835A (zh) * 2017-11-22 2018-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20142A (zh) * 2017-11-22 2018-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2630A1 (en) * 2009-06-08 2010-12-09 Tammy Krutchik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deeming electronic coupons through use of mobile device
CN103905608A (zh) * 2012-12-24 2014-07-0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智能锁屏系统及方法
CN107330415A (zh) * 2017-07-10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767835A (zh) * 2017-11-22 2018-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20142A (zh) * 2017-11-22 2018-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4483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5399B2 (ja)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9040417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600419A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94909A (zh) 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8461044A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10195A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233232A1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9167857A (zh) 校准方法、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512960A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21480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8769354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989566A (zh)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33694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8718349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803917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8762584A (zh) 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8810271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989490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803947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8683751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887448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710109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75662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83369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769355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