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1217A -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1217A
CN108871217A CN201710335005.3A CN201710335005A CN108871217A CN 108871217 A CN108871217 A CN 108871217A CN 201710335005 A CN201710335005 A CN 201710335005A CN 108871217 A CN108871217 A CN 108871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laser
fins
moving distance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50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1217B (zh
Inventor
李红松
韦留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350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1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1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1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1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1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移动装置、用于驱动的驱动装置和设置在移动装置上的激光发生和接收器,激光发生和接收器被配置为能够朝向翅片发出激光,并能够接收从翅片反射的激光;还包括:与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相连的信号转换电路,其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在激光扫描到翅片时所反射的激光产生翅片指示信号;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相连的移动距离指示装置,其被配置为随着移动装置的移动而产生移动距离指示信号;以及与信号转换电路和移动距离指示装置相连的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根据翅片指示信号和移动距离指示信号确定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本发明测量系统结构简单且造价不高,并且其测试方法可靠。

Description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翅片式换热装置制造的测试,尤其涉及用于对翅片片距进行测量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换热装置通过安装在其基管上的一系列平行排列且相互间隔开的翅片来增大换热表面积。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换热装置的工作效率。在制造换热装置过程中,翅片是经过冲片和胀管的工艺形成的,在冲片和胀管后都需要对翅片的片距进行测量,并根据翅片片距的测量结果及时修正冲片机的调模,以生产出符合翅片式换热器工艺标准允许范围内的合格产品。
目前主要有两种翅片片距测量方法。第一种是直接测量方法,即,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等,直接在换热器表面选取合适的位置测量翅片的片距。第二种是间接测量方法,即,主要使用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对成像的解析,进行翅片片距测量。
第一种方法需要人工将测量工具放置在被测物体上,设置起始点和终点后,手工测量并记录结果。这种测量方法的缺点在于人为操作内容较多,从而测试效率较低,并且人工设置和判断会造成误差较大。第二种方法通过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然后根据图像信号中的像素分布、亮度以及颜色等信息,将图像信号转变为数字化信号,然后图像系统对转化的数字化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获得相应的测量结果。这种测量方法的缺点在于灵活性较差,因为在用视觉测量系统测量翅片片距时,都需要对成像图片设置相应的参考点和测量范围,这对于单一标准的产品是合适的,但是对于种类繁多,大小差异不同的产品则不能通用。并且这种测量方法的造价较高,一套视觉测量系统一般由相机、镜头、光源以及支架等组成,造价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且高效,简单且可靠,并且造价不高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包括:底座;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装置移动;激光发生和接收器,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上,使得当所述移动装置移动时,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随之相对于所述底座进行直线移动,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被配置为能够朝向翅片发出激光,并能够接收从翅片反射的激光;信号转换电路,所述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相连,并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在激光扫描到翅片时所反射的激光产生翅片指示信号;移动距离指示装置,所述移动距离指示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相连,并被配置为随着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而产生移动距离指示信号;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和移动距离指示装置相连,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翅片指示信号和移动距离指示信号确定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移动距离指示信号计算实际移动距离,并由此确定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翅片片距测量系统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至所述底座,并被配置为当将所述底座放置在翅片上时,使得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能够平行于翅片的排列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翅片片距测量系统还包括: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待测量翅片;其中,所述底座被可拆卸地支撑在所述夹持组件上,以使得夹持的待测量翅片位于所述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下方。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挡板和可移动的压头,以将待测量翅片夹持在挡板和压头之间,并使得翅片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的移动方向。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翅片片距测量系统还包括:输出/显示装置,所述输出/显示装置与处理器相连,以输出/显示测量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片距测量方法,所述翅片片距测量方法使用激光发生和接收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设测量周期中的周期翅片数;(b)设置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使得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向翅片发射激光并接收反射的激光;(c)移动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d)在移动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时,(1)通过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接收从所扫描翅片反射的激光以感测翅片数,(2)产生移动距离指示信号;(e)确定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的周期翅片数,如果没有达到,执行(d),如果达到,执行(f);(f)根据移动距离指示信号计算实际移动距离,并根据计算的实际移动距离确定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步骤(a)还包括:预设可接受的移动距离误差范围;并且所述步骤(f)还包括:判断计算的实际移动距离是否在预设的可接受的移动距离误差范围之内,由此判断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步骤(a)还包括:预设与测量周期中的周期翅片数相对应的标准距离;所述步骤(f)还包括:将计算得到的实际移动距离与所述预设的与测量周期中的周期翅片数相对应的标准距离相比较,以确定实际移动距离是否在预设的可接受的移动距离误差范围之内。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翅片片距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g):停止移动装置,其中步骤(g)在步骤(e)中确定达到所述预设的周期翅片数之后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仅通过激光发生和接收器以及精密线性滑组(由驱动装置和移动装置构成)即能实现测量目的,因此该系统结构简单且造价不高,并且其测试方法可靠,由此保证了系统的测量精度,满足换热装置的翅片生产工艺要求。此外,采用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可用于自动测量任何种类的翅片,也可以用于自动测量任何间隔距离的翅片,且能够满足各种测量标准,因此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且测试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的立体图;
图1B示出了图1A所示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的分解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翅片片距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安装到换热器中的翅片成品的片距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样品的一组翅片片段的片距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翅片片距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发明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发明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的立体图,而图1B是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的分解图。如图1A和1B所示,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包括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能够发射激光,并能够接收反射的激光。如图1B所示,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还设有底座10,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通过移动装置22安装在底座10上,从而使得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能够随着移动装置22在底座10上进行直线移动。移动装置22通过驱动装置提供驱动力。
根据图1B所示的实施例,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未示出)和由步进电机带动旋转的丝杠25。移动装置22中设有螺纹孔(未示出),螺纹孔中的螺纹啮合在丝杠25上,丝杠25的两端由安装在底座10上的支撑座21支撑。由此,移动装置22和驱动装置共同形成能够控制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精密移动的线性滑组。随着丝杠25的转动,丝杠25上的螺纹在移动装置22的螺纹孔中转动,使得移动装置22相对于底座10进行直线移动。因为对应于丝杠25所转动每一圈(即步进电机每转动一圈),移动装置22移动一个单位距离(即移动精度),而步进电机每转动一圈对应于接收到控制其转动的一定数量的脉冲,所以通过获知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脉冲的数量,并进而通过脉冲数量和移动装置22的单位移动距离,即可计算得到移动装置22的实际移动距离。移动装置22的移动距离即为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移动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图1B所示的实施例仅仅示出了驱动装置的一个示例。在本发明的构思之下,驱动装置可以选用任何能够驱动移动装置22移动并且能够方便获知或感测到其移动距离的装置。例如,可以采用直线步进电机,通过直线步进电机的直线运动直接带动移动装置22进行线性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控制直线步进电机移动的脉冲数量和其移动精度即可计算得到移动装置22的实际移动距离。再例如,可以采用普通电机和丝杠作为驱动装置,通过丝杠每转动一圈产生一个脉冲来累计丝杠的转动圈数,然后通过丝杠的转动圈数和丝杠每转动一圈的单位移动距离来计算得到移动装置22的实际移动距离。无论采用哪种驱动装置,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仍然如图1B所示,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通过夹具60安装在移动装置22上。夹具60包括安装在移动装置22上的支柱61和安装在支柱61上的调节夹62和63,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由调节夹63夹持。从而,通过调节夹62和63的动作可以调节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相对于底座10的位置。夹具60与移动装置22之间还设有移动引导件23,移动引导件23的两端也由支撑座21支撑,因此移动引导件23与丝杠25大致平行地延伸。夹具60通过安装台26和27安装在移动装置22的顶部,其中安装台26中设有供移动引导件23穿过的通孔28,安装台27设置在安装台26上,用于固定夹具60的支柱61。通过设置移动引导件23,使得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在底座10上的移动更加平稳。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本发明还提供了将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相对于待测量翅片进行定位的方式,以使得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平行于翅片的排列方向移动。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可以用于测量已经安装到换热器中的一系列平行排列的翅片成品的片距,也可以用于测量作为样品的一组平行排列的翅片片段的片距。对于这两种应用场合,本发明提供了不同的将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相对于待测量翅片进行定位的方式。当用于测量已经安装到换热器中的翅片成品的片距时,本发明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定位装置40;当用于测量作为样品的一组翅片片段的片距时,本发明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夹持组件50。下面分别结合图2和图3详细介绍定位装置40和夹持组件50。
图2示出本发明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用于测量安装到换热器200中的翅片210的片距时的使用状态图。翅片210为沿如图所示的翅片210的长度方向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个体形成的翅片组,为了图示的方便,图中仅示出翅片组的外观,而未显示各个单独的翅片个体。在图2中,测量系统100在每一个测量周期仅测量翅片排列方向上的一段距离上的翅片的片距。
如图2所示,测量系统100设有定位装置40,定位装置40安装在底座10的一侧(图2中所示为前侧),而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在底座10的另一侧(图2中所示为后侧)扫描翅片。定位装置40包括臂41,臂41的一端连接在底座10的前侧,另一端设有平衡板42,平衡板42和臂41共同形成“L”形的定位装置40。定位装置40可设置为可收纳地安装在底座10的前侧。为此,底座10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定位装置40的容纳空间45,而定位装置40可转动地连接在容纳空间45中,从而当在不使用定位装置40或不使用测量系统时,能够将定位装置40从其工作位置收进底座10的容纳空间45中(如图1A所示)。当定位装置40位于其工作位置时,平衡板42的平面大体平行于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移动方向。在测量时,直接将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的底座10放置在换热器200的翅片210顶部上,并使平衡板42的平面抵靠翅片210的前侧端面212。由于安装在换热器200中的翅片210整齐排列,其前侧端面212平行于翅片的排列方向,因此,在将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如上所述放置在翅片210顶部上之后,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移动方向大体上平行于翅片的排列方向。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可以具有两个L形定位装置40,这两个定位装置40对称布置,以更加稳固地将底座10定位在翅片210上。然而一个L形定位装置40也是可以的,只要将平衡板42的平面设置得较宽即可。。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用于测量样品的一组翅片片段300的片距时的使用状态图。如图3所示的一组翅片片段300包括沿其宽度方向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个体的片段,为了图示的方便,图中仅示出一组翅片片段300的外观,而未显示各个单独的翅片个体的片段。在图3中,为了固定翅片片段300,在图1A和1B所示的测量系统100基础上增设了夹持组件50,从而形成了测量系统100’。如图3所示,夹持组件50包括座板55、挡板51和可移动的压头52,挡板51和可移动的压头52均安装在座板55上,待测量翅片片段300被夹持在挡板51和可移动的压头52之间。在座板55上设有数个支柱58,例如4个,用于承载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的底座10,以使得待测量翅片片段300位于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下方。具体而言,底座10由支柱58支撑在夹持组件50的座板55上。挡板51固定地安装在座板55上,而可移动的压头52则可移动地安装在座板55上,以使得可移动的压头52能够朝向和背离挡板51移动,从而调节可移动的压头52与挡板51之间的间距,以夹持不同片数的待测量翅片。并且,挡板51和可移动的压头52被布置为使得夹持在它们之间的待测量翅片片段300的排列方向与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移动方向大体平行。可移动的压头52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安装在座板55上,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所示,座板55上设有滑槽56,压头52连接有螺栓57,螺栓57可在滑槽56中滑动,并能够将压头52拧紧在座板55上。因此,通过调节螺栓57在滑槽56中的位置即可调节压头52与挡板51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更精确地将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的底座相对于待测量翅片进行了定位,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精度。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原则,通过人工方式也可以将翅片片距测量系统的底座相对于待测量翅片进行定位,并且也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因此不设置上述定位装置或夹持组件也能够测量翅片的片距。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可以同时具有上述定位装置40和夹持组件50,以通过一套测量系统满足两种不同的测量需求,也可以只具有上述定位装置40和夹持组件50中的一种,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的结构框图400。如图4所示,翅片片距测量系统中100除了设有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以外,还设有信号转换电路402、处理器403、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和输出/显示装置408。在翅片片距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400中,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信号转换电路402、处理器403与输出/显示装置408顺序串联相连;而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的输出与处理器403相连,其输入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相连。
信号转换电路402能够根据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接收到的在激光扫描到翅片时所反射的激光产生翅片指示信号。具体而言,当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在移动过程中扫描一系列翅片时,激光可能发射到翅片上,也可能发射到翅片之间的空气上,由于翅片对激光的反射率与空气对激光的反射率不同,因此,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能够根据上述不同的激光反射率产生变化的光信号,并将该光信号发送给信号转换电路402;信号转换电路402将接收到的变化的光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或数字信号。具体地说,每当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扫描到一个翅片,由于激光反射率产生变化就会导致光信号的变化,信号转换电路402根据光信号的变化就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或数字信号。所以,根据信号转换电路402所产生的脉冲信号或数字信号即可判断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在移动过程中扫描到的翅片数。值得注意的是,选用激光作为光源是因为激光的光斑相对于其他种类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卤素灯等)来说较小,一般而言激光的光斑可小至直径为50μm。较小的光斑能够提高识别翅片的精度。当然,根据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采用其他种类的光源来替代激光也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的。信号转换电路402可以与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集成在一起,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403中。
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接收驱动装置的输出,用于产生与移动装置22相关的移动距离指示信号。具体地说,在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步进电机具有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通过脉冲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与步进电机的控制装置相连,接收其脉冲信号。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累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脉冲数量,产生指示脉冲数量的移动距离指示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处理器403。作为一个示例,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为计数装置,其可以集成在步进电机的控制装置中,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403中。
处理器403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得到移动装置22的移动距离:处理器403的内存储器(未示出)中存储有移动装置22的单位移动距离(即步进电机每转动一圈,丝杠带动移动装置22移动的距离),并存储有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即每个脉冲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角度),通过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发送的脉冲数量和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即可算出步进电机旋转的圈数,然后通过步进电机旋转的圈数和移动装置22的单位移动距离即可算出移动装置22的实际移动距离。例如,在线性滑组中,如果丝杠的螺距是5mm(即移动装置22的单位移动距离),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1.8°,假设在一个测量周期中,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共发送的脉冲数量为1016个,则可计算出移动装置22的实际移动距离=脉冲数x步距角/360°x丝杠螺距,即实际移动距离等于25.4mm。如果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发送1016个脉冲对应于信号转换电路402累计到16片翅片,则可得知测量的翅片中每两个相邻翅片个体的平均片距约为1.59mm。
由此,通过处理器403从信号转换电路402接收到激光变化脉冲个数以及从移动距离感测装置406接收到距离移动脉冲个数,处理器403能够根据激光变化脉冲个数和距离移动脉冲个数确定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还设有底座外罩70,以容纳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的电路元件。此外,外罩70上设有与输出/显示装置408的显示屏对齐的开口,以向外界输出/显示测量结果。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还设有开关90,用于控制移动装置以及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启停、复位等。在外罩70上还设有与开关90对齐的开口,以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外罩70可以由钣金制成。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翅片片距测量方法的流程图500。
步骤5002:在步骤5002,处理器403预设3个参数:(1)测量周期中的周期翅片数,(2)与测量周期中的周期翅片数相对应的标准距离,和(3)可接受的实际移动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误差范围;所述3个参数存储在处理器403的内存储器中(未示出)。实际移动距离是否在误差范围内的确定方法为:将计算得到的实际移动距离与在预定的扫描翅片数条件下的标准距离相比较,确定实际移动距离是否在预定误差范围内。
步骤5003:在步骤5003,处理器403复位移动装置22,并复位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使得移动装置22回到它在底座10上的初始位置,并使得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中记录的反射光信号归零。
步骤5004:在步骤5004,处理器403启动移动装置22开始移动,并启动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开始工作,使其能够发射激光和接收反射的激光。
步骤5005:在移动装置22以及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被启动后,在操作过程中,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与信号转换电路402共同工作,来感测激光扫描的翅片,当感测到一个翅片时,信号转换电路402产生一个翅片指示信号,例如一个脉冲信号;同时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累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脉冲数量,并产生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移动距离的指示信号。
步骤5006:在步骤5006,处理器403判断步骤5005中感测的翅片累计数量是否达到预设的周期翅片数;如果未达到预设的周期翅片数,则返回步骤5005,以继续感测下一个翅片和继续移动的距离;如果已达到预设的周期翅片数,则执行步骤5007。
步骤5007:在步骤5007中,处理器403通过移动距离指示信号计算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实际移动距离,并判断实际移动距离是否在预设的可接受的距离误差范围内,如果是,则说明测量的一系列翅片的片距合格,如果否,则说明测量的一系列翅片的片距不合格。具体地说,如果预设的周期翅片数是10片,每相邻的两个翅片个体的标准间距为3mm,翅片个体的标准厚度为0.1m,那么标准的移动距离应该是28mm。如果设误差范围为标准的移动距离的±10%,那么实际移动距离在25.2-30.8mm范围内的测量结果说明所测量的翅片片距是合格的;也就是说,当所计算得到的实际移动距离在25.2-30.8mm范围之外,则说明所测量的翅片片距是不合格的。
步骤5008:在步骤5008中,处理器403将测量结果在输出/显示装置408显示出来。此外,作为一个示例,在步骤5008中,还可以停止移动装置22。
上述实现图5所示的测量方法的程序可以存储在处理器403的存储器(未示出)中,并通过处理器403运行程序来执行上述测量方法。
作为一个示例,在图5所示的测量方法中,可以在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扫描到第一片翅片时才开始累计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移动距离,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所测到的翅片是重复出现的信号,所以也可以在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移动之初就开始累计其移动距离,这也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的。
根据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仅通过激光发生和接收器以及精密线性滑组(由驱动装置和移动装置构成)即能实现测量目的,因此该系统结构简单且造价不高,并且其测试方法可靠,由此保证了系统的测量精度,满足换热装置的翅片生产工艺要求。此外,采用本发明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可用于自动测量任何种类的翅片,也可以用于自动测量任何间隔距离的翅片,且能够满足各种测量标准,因此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且测试灵活性高。
本说明书使用示例来公开本发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被图示于附图中。每个示例都是为了解释本发明而提供,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事实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图示的或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另一实施例一起使用,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实施例。因此,其意图是本发明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包括:
底座(10);
移动装置(22),所述移动装置(22)设置在所述底座上(10);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装置(22)移动;
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22)上,使得当所述移动装置(22)移动时,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随之相对于所述底座(10)进行直线移动,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被配置为能够朝向翅片发出激光,并能够接收从翅片反射的激光;
信号转换电路(402),所述信号转换电路(402)与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相连,并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在激光扫描到翅片时所反射的激光产生翅片指示信号;
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所述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相连,并被配置为随着所述移动装置(22)的移动而产生移动距离指示信号;
处理器(403),所述处理器(403)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402)和移动距离指示装置(406)相连,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翅片指示信号和移动距离指示信号确定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4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移动距离指示信号计算实际移动距离,并由此确定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片距测量系统还包括:
定位装置(40),所述定位装置(40)安装至所述底座(10),并被配置为当将所述底座(10)放置在翅片上时,使得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能够平行于翅片的排列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还包括:
夹持组件(50),用于夹持待测量翅片;
其中,所述底座(10)被可拆卸地支撑在所述夹持组件(50)上,以使得夹持的待测量翅片位于所述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组件(50)包括挡板(51)和可移动的压头(52),以将待测量翅片夹持在挡板(51)和压头(52)之间,并使得翅片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30)的移动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片距测量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片距测量系统还包括:
输出/显示装置(408),所述输出/显示装置(408)与处理器(403)相连,以输出/显示测量结果。
7.一种翅片片距测量方法,所述翅片片距测量方法使用激光发生和接收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设测量周期中的周期翅片数;
(b)设置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使得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向翅片发射激光并接收反射的激光;
(c)移动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
(d)在移动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时,(1)通过所述激光发生和接收器接收从所扫描翅片反射的激光以感测翅片数,(2)产生移动距离指示信号;
(e)确定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的周期翅片数,如果没有达到,执行(d),如果达到,执行(f);
(f)根据移动距离指示信号计算实际移动距离,并根据计算的实际移动距离确定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翅片片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骤(a)还包括:预设可接受的移动距离误差范围;并且
所述步骤(f)还包括:判断计算的实际移动距离是否在预设的可接受的移动距离误差范围之内,由此判断被测量翅片的片距是否合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翅片片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还包括:预设与测量周期中的周期翅片数相对应的标准距离;
所述步骤(f)还包括:将计算得到的实际移动距离与所述预设的与测量周期中的周期翅片数相对应的标准距离相比较,以确定实际移动距离是否在预设的可接受的移动距离误差范围之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翅片片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g):停止移动装置,其中步骤(g)在步骤(e)中确定达到所述预设的周期翅片数之后执行。
CN201710335005.3A 2017-05-12 2017-05-12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Active CN108871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5005.3A CN108871217B (zh) 2017-05-12 2017-05-12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5005.3A CN108871217B (zh) 2017-05-12 2017-05-12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1217A true CN108871217A (zh) 2018-11-23
CN108871217B CN108871217B (zh) 2024-05-07

Family

ID=6431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5005.3A Active CN108871217B (zh) 2017-05-12 2017-05-12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12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4719A (zh) * 2020-02-02 2020-05-19 肖正富 一种散热片尺寸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860301A (zh) * 2020-07-17 2020-10-30 苏州英诺威视图像有限公司 元件位置检测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5985A (ja) * 1998-08-04 2000-0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ラインフローファンの形状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形状検査方法
CN101051001A (zh) * 2006-04-07 2007-10-10 联合工艺公司 用于检查涡轮机翼片上孔的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201348846Y (zh) * 2009-01-14 2009-11-18 深圳市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 距离与位移测试试验台
KR20100003907A (ko) * 2008-07-02 2010-01-12 콘티넨탈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전자제어장치 커넥터 핀 에러 진단 장치
CN202141438U (zh) * 2011-05-31 2012-02-08 南京理工大学 蜗杆螺旋线误差与齿距误差的动态测量装置
CN102654389A (zh) * 2011-11-25 2012-09-05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x轴机构调整模组
CN102889863A (zh) * 2012-10-19 2013-01-23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丝杆直线度自动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CN204007529U (zh) * 2014-06-16 2014-12-10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光电感应式柴油机进排气阀间隙测量装置
CN104236472A (zh) * 2014-10-13 2014-12-24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外径自动测量装置
CN101907441B (zh) * 2009-06-03 2015-08-12 上海莱恩精密机床附件有限公司 滚珠丝杠的激光螺距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204706763U (zh) * 2015-06-01 2015-10-1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打印激光晶体冷却热沉的装置
CN103438814B (zh) * 2013-08-29 2016-03-1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叶尖间隙光纤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6989901U (zh) * 2017-05-12 2018-02-09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0393A (en) * 1976-06-07 1980-04-29 Tokyo Shibaura Elecric Co., Ltd. Method of positioning a semiconductor member by examining it and a die bon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5123742A (en) * 1989-06-07 1992-06-23 Hitachi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Co., Ltd. Laser length measuring instrument
CN100498211C (zh) * 2006-12-31 2009-06-10 沈阳工业大学 圆筒内外壁加工精度在线成像检测装置及在线成像检测方法
CN201034557Y (zh) * 2006-12-31 2008-03-12 沈阳工业大学 圆筒内外壁加工精度在线成像检测装置
CN102519372A (zh) * 2011-12-23 2012-06-27 常州工学院 锂电池电极的激光测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KR102096344B1 (ko) * 2012-07-25 2020-04-02 주식회사 제이시스메디칼 레이저 발사 시스템의 구동 방법
JP2014092372A (ja) * 2012-10-31 2014-05-19 Jfe Steel Corp スラブの地金位置検出方法及び地金位置検出装置
CN104697470A (zh) * 2013-12-08 2015-06-10 首航节能光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槽式聚光镜拼接角度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CN104434033A (zh) * 2014-11-28 2015-03-25 深圳元华医疗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近红外血管显像仪
CN105425432A (zh) * 2015-11-05 2016-03-23 范师华 一种用于触摸屏生产工艺的液晶面板的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5985A (ja) * 1998-08-04 2000-0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ラインフローファンの形状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形状検査方法
CN101051001A (zh) * 2006-04-07 2007-10-10 联合工艺公司 用于检查涡轮机翼片上孔的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KR20100003907A (ko) * 2008-07-02 2010-01-12 콘티넨탈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전자제어장치 커넥터 핀 에러 진단 장치
CN201348846Y (zh) * 2009-01-14 2009-11-18 深圳市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 距离与位移测试试验台
CN101907441B (zh) * 2009-06-03 2015-08-12 上海莱恩精密机床附件有限公司 滚珠丝杠的激光螺距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202141438U (zh) * 2011-05-31 2012-02-08 南京理工大学 蜗杆螺旋线误差与齿距误差的动态测量装置
CN102654389A (zh) * 2011-11-25 2012-09-05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x轴机构调整模组
CN102889863A (zh) * 2012-10-19 2013-01-23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丝杆直线度自动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CN103438814B (zh) * 2013-08-29 2016-03-1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叶尖间隙光纤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4007529U (zh) * 2014-06-16 2014-12-10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光电感应式柴油机进排气阀间隙测量装置
CN104236472A (zh) * 2014-10-13 2014-12-24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外径自动测量装置
CN204706763U (zh) * 2015-06-01 2015-10-1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打印激光晶体冷却热沉的装置
CN206989901U (zh) * 2017-05-12 2018-02-09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4719A (zh) * 2020-02-02 2020-05-19 肖正富 一种散热片尺寸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174719B (zh) * 2020-02-02 2021-01-01 宝德塑胶金属零部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片尺寸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860301A (zh) * 2020-07-17 2020-10-30 苏州英诺威视图像有限公司 元件位置检测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1217B (zh)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6278B2 (en) Method for precisely measuring position of a part to be inspected at a part inspection station
US7755754B2 (en) Calibration device for use in an optical part measuring system
US7907267B2 (en) Optic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calibration data for use in calibrating a part inspection system
US777790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ly inspecting parts
US7920278B2 (en) Non-contact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pecting parts
US7633634B2 (en) Optical modules and method of precisely assembling same
US7633046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read parameters of a part
US8132802B2 (en) Apparatus for quickly retaining and releasing parts to be optically measured
US781297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pecting parts utilizing triangulation
US7738121B2 (en) Method and inspection head apparatus for optically measuring geometric dimensions of a part
US82379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inspecting parts and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calibration data for use in inspecting parts
US85504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ntering and aligning manufactured parts of various sizes at an optical measurement station
CN110376208A (zh) 点胶装置与其点胶尺寸的检测方法及点胶设备
CN104122072A (zh) 镜头模组检测装置
CN108871217A (zh)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CN109655236A (zh) 传感器像平面与镜头接口端面平行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6989901U (zh) 翅片片距测量系统
CN210720729U (zh) 测距成像装置和分析检测系统
CN209840978U (zh) 一种外参数可调的结构光三维测量仪
CN219737764U (zh) 一种自动激光测距仪检定仪
CN218628174U (zh) 实现角度定位的测角仪
CN201555562U (zh) 用于量测装置的镜头座
CN208621006U (zh) 基于结构光反射的三维厚度检测装置
CN2653438Y (zh) 中心、倾角检测仪
CN117260393A (zh) 一种导轨直线度的自动校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