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8323B -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防盗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防盗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8323B
CN108868323B CN201810691403.3A CN201810691403A CN108868323B CN 108868323 B CN108868323 B CN 108868323B CN 201810691403 A CN201810691403 A CN 201810691403A CN 108868323 B CN108868323 B CN 1088683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anel
limiting block
lock
inn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14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8323A (zh
Inventor
黄锡军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nhui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nhui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nhui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nhui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914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8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8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8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8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8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 E05B9/002Faceplates or front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包括离合装置和面板,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外体、把手回位弹簧及离合器内芯,离合器内芯上设有贯穿离合器内芯前后端面的第一锁芯孔,离合器外体上设有贯穿离合器外体前后端面的第二锁芯孔,面板上设有贯穿面板前后端面的第三锁芯孔,把手回位弹簧包括呈对的钩状末端,面板盖合于所述离合装置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盗锁。本发明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具有更好地防止盗窃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保护锁体结构,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把手带动把手嘴进行侧向力矩扭动,导致把手嘴与第二锁芯孔出现松动。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防盗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包括该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的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防盗锁均包括内外把手、内外面板、锁芯以及锁体结构等。其中,内外把手分别与内外面板连接在一起,安装防盗锁时,需先将锁体结构从门板侧面上嵌入门板中,再将锁芯插入锁体结构中,最后将锁芯从门板两侧插入内外面板中,由此将锁体结构、锁芯与内外面板组装在一起,最后通过螺丝将内外侧的内外面板(包括内外把手)固定在门板内外两侧,同时将锁体结构、锁芯与内外面板锁死在一起,完成整个防盗锁的安装过程。
但是,现有的防盗锁由于安装过程在内外分开进行,即安装内侧把手、内侧面板与安装外侧把手、外侧面板分开进行,最后内外侧的把手及面板再通过螺丝锁死。行窃时,仍旧可以通过从门外侧旋出螺丝进而拆除该防盗锁,进而实现盗窃财物或者破坏暴露于门外侧的外把手、外面板等锁结构,不能很好地实现防盗目的,也不能很好地保护锁体外侧部分。另外,借助于多个螺丝进行固定安装的防盗锁,其安装过程复杂、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防盗锁的面板需要通过螺丝从外部锁死,从而将螺丝孔暴露于门板外侧,容易被小偷破坏,防盗锁的防盗能力较差等问题,另外,还能很好地保护门外侧的外把手、外面板等锁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防盗锁,该防盗锁包括上述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由此具备了该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的防盗功能好、很好地保护门外侧的外把手、外面板等锁结构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包括离合装置和面板,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外体、把手回位弹簧及离合器内芯,所述离合器内芯上设有贯穿离合器内芯前后端面的第一锁芯孔,所述离合器外体上设有贯穿离合器外体前后端面的第二锁芯孔,所述面板上设有贯穿面板前后端面的第三锁芯孔,所述把手回位弹簧包括呈对的钩状末端,所述面板盖合于所述离合装置上;
所述第二锁芯孔外周设置有离合器内芯容置槽,所述离合器外体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顶端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延伸形成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一啮合齿悬挂设置于离合器内芯容置槽中,所述离合器内芯沿径向朝外延伸出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二啮合齿沿轴向延伸出第二限位块;
组装该面板固定装置时,所述离合器内芯嵌入离合器内芯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二啮合齿卡接第一啮合齿,所述把手回位弹簧的呈对的钩状末端同时夹住第一限位块的两侧及第二限位块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两侧均设置有离合器内芯安装槽,所述离合器内芯安装槽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块的长度;
安装离合器内芯时,将第二限位块及第二啮合齿插入到离合器内芯安装槽中,同时将把手回位弹簧的一钩状末端钩住第一限位块,把手回位弹簧的另一钩状末端钩住第二限位块,把手回位弹簧推动离合器内芯旋转实现第二啮合齿卡接第一啮合齿。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内芯容置槽中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错位分布于离合器内芯容置槽中;
当第二限位块正反向旋转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把手回位弹簧的一钩状末端钩住第一限位块,所述把手回位弹簧的另一钩状末端钩住第二限位块且抵接第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芯孔为方孔,所述第一锁芯孔用于紧配合方形锁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芯孔及第三锁芯孔均为圆形,所述第二锁芯孔及第三锁芯孔均用于穿设锁芯且提供锁芯旋转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外体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用于固定连接离合器外体与门板。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回位弹簧为环形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固定装置还包括U形卡簧,所述离合器外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簧孔及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限位块设于第一卡簧孔的近面板一端,相应的,所述面板上对称设置有第五限位块;
所述第一卡簧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卡簧孔,所述第一卡簧孔与第二锁芯孔通过第二卡簧孔连通;
所述U形卡簧的两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末端设有固定脚,所述U形卡簧夹设于第二锁芯孔外侧且所述固定环插设于第一卡簧孔中,所述固定环朝向面板一面抵接第四限位块,所述固定脚穿过第二卡簧孔并伸入第二锁芯孔中;
面板盖合于离合装置上时,所述固定环在轴向上设于第四限位块与第五限位块之间;
当第二锁芯孔中穿设把手嘴时,所述固定脚向两侧张开并退出第二锁芯孔,所述固定环的两端面分别抵接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外体上还设有卡簧槽,装配U形卡簧时,所述U形卡簧的底部卡接于卡簧槽中。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盗锁,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安装时先将离合器外体与离合器内芯通过把手回位弹簧卡接在一起,离合器内芯相对于离合器外体可旋转且能够自动复位,即离合装置,方便锁芯插入离合器内芯中并带动离合器内芯相对离合器外体进行旋转。再将离合器外体固定在门板上,同时将面板盖合于离合装置上,通过面板盖合于离合装置上隐藏离合器外体的螺栓,螺栓隐藏到面板内起到防止通过旋出螺栓进行破坏锁体结构,具有更好地防止盗窃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保护锁体结构。另外,第二锁芯孔一端抵接把手回位弹簧,第二锁芯孔另一端抵接把手嘴的底座,第二锁芯孔足够长以满足第二锁芯孔与把手嘴进行紧配合,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把手带动把手嘴进行侧向力矩扭动,导致把手嘴与第二锁芯孔出现松动。
(2)本发明一种防盗锁包括上述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通过该面板固定装置将安装螺栓隐藏于面板内侧,具有更好地防止盗窃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保护锁体结构。同时,实现把手嘴套接锁芯并插入第二锁芯孔时与第二锁芯孔进行紧配合,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侧向力矩而出现把手嘴与第二锁芯孔之间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防盗锁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面板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离合器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面板固定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面板固定装置沿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面板固定装置沿B-B的剖视图;
图7为离合器外体与U形卡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把手;02、把手嘴;03、锁芯;1、离合装置;11、离合器外体;111、第二锁芯孔;112、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3、第一限位块;114、第一啮合齿;115、离合器内芯安装槽;116、第三限位块;117、螺栓孔;118、第一卡簧孔;1181、第二卡簧孔;119、第四限位块;1110、卡簧槽;12、把手回位弹簧;121、钩状末端;13、离合器内芯;131、第一锁芯孔;132、第二啮合齿;133、第二限位块;2、面板;21、第三锁芯孔;22、第五限位块;3、U形卡簧;31、固定环;32、固定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防盗锁。该防盗锁包括内外侧把手01、内外侧把手嘴02、内外侧面板固定装置以及方形锁芯03,其中,内外侧把手01、内外侧把手嘴02、内外侧面板固定装置以及方形锁芯03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于门板的两侧。该面板固定装置包括离合装置1和面板2,如图2-5所示,离合装置1包括离合器外体11、把手回位弹簧12及离合器内芯13。其中,离合器外体11、把手回位弹簧12、离合器内芯13以及面板2朝向门板的面称为门板面,朝向把手的面称为把手面。离合器内芯13上设有贯穿离合器内芯13前后端面(即门板面和把手面)的第一锁芯孔131,离合器外体11上设有贯穿离合器外体11前后端面(即门板面和把手面)的第二锁芯孔111,面板2上设有贯穿面板2前后端面(即门板面和把手面)的第三锁芯孔21,把手回位弹簧12包括成对的钩状末端121。组装该面板固定装置时,首先将把手回位弹簧12嵌入离合器外体11中,再从外部插入离合器内芯13,由此,将把手回位弹簧12封堵在离合器内芯13与离合器外体11合围成的空腔中,组建成离合装置1,再将面板2从右向左盖合于离合装置1上,组建成面板固定装置。第二锁芯孔111的门板面上设有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该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环绕第二锁芯孔111的外周设置,由此,通过凹陷的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方便将把手回位弹簧12套接到第二锁芯孔111的外侧。
离合器外体11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的槽体空间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块113。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外围部分的离合器外体11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的槽体空间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块113,在其它实施例中,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内侧部分(即第二锁芯孔111的外围部分)的离合器外体11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的槽体空间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块113,具有相同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113包括三个,三个第一限位块113彼此间隔一定角度排列。第一限位块113的顶端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的槽体空间延伸形成第一啮合齿114,第一啮合齿114悬挂设置于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中(即第一啮合齿114的把手面朝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的槽体空间),相应地,离合器内芯13沿径向朝外延伸出第二啮合齿132。第二啮合齿132沿轴向方向朝离合器外体11一侧延伸出第二限位块133。
组装该离合装置1时,可以先将把手回位弹簧12嵌入离合器外体11的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中,同时将把手回位弹簧12套接在第二锁芯孔111的外周,此时,拨动钩状末端121,使得成对的钩状末端121中的一个钩状末端121钩住第一限位块113的一侧,成对的钩状末端121中的另一个钩状末端121钩住第一限位块113的另一侧,由此,通过钩状末端121夹住第一限位块113的两侧并起到固定把手回位弹簧12的作用。此时,通过第一限位块113的一侧顶住其中一个钩状末端121,再将另一个钩状末端121拨动至相邻的第一限位块113处并将离合器内芯13插入到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中,借助于把手回位弹簧12的复位作用力的作用推动离合器内芯13旋转至第二啮合齿132卡接第一啮合齿114,由此实现离合器内芯13嵌入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中且离合器内芯13与离合器外体11枢转连接。把手回位弹簧12复位时,成对的钩状末端121同时钩住第一限位块113及第二限位块133,如图4所示。当旋转把手01并带动离合器内芯13旋转时,第二限位块133推动一侧的钩状末端121进行旋转,当钩状末端121旋转至相邻的第一限位块113时,钩状末端121被相邻的第一限位块113阻挡而无法继续旋转,起到限制把手01旋转过度的作用;当松开把手01时,把手回位弹簧12复位并带动离合器内芯13旋转,离合器内芯13带动把手01复位。本发明面板固定装置通过将面板盖合于离合装置1上,面板2与离合装置1之间可以是粘接、卡接或者焊接,整体装配过程不需要使用螺栓,该面板固定装置安装于门板上之后,通过面板2隐藏离合装置1(包括离合装置1上的螺栓等),外部仅暴露面板2,装配过程不需要螺栓,具有很好地防盗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锁体结构。另外,第二锁芯孔111一端抵接离合器内芯13,第二锁芯孔111另一端抵接把手嘴02,第二锁芯孔111从靠近门板一端到靠近把手一端足够长以满足第二锁芯孔111与把手嘴02进行紧配合,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把手01带动把手嘴02进行侧向力矩扭动,导致把手嘴02与第二锁芯孔111之间出现松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块113两侧均设置有离合器内芯安装槽115,离合器内芯安装槽115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块133的长度。安装离合器内芯13时,将第二限位块133及第二啮合齿132插入到离合器内芯安装槽115中,同时将把手回位弹簧12的其中一钩状末端121钩住第一限位块113,把手回位弹簧12的另一钩状末端121钩住第二限位块133。松手之后,借助于把手回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推动离合器内芯13旋转实现第二啮合齿132卡接第一啮合齿114。通过设置于第一限位块113两侧的离合器内芯安装槽115,方便安装离合器外体11、把手回位弹簧12及离合器内芯13,离合器内芯13在锁芯03的带动下相对离合器外体11枢转,方便面板固定装置的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离合器内芯容置槽112中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块116,第三限位块116对称分布于第一限位块113的两侧,离合器内芯安装槽115的横截面呈U形,且第三限位块116与第一限位块113分别构成U形的离合器内芯安装槽115的两侧壁。当第二限位块133正、反向旋转至极限位置时,把手回位弹簧12的一钩状末端121钩住第一限位块113,把手回位弹簧12的另一钩状末端121钩住第二限位块133且抵接第三限位块116(即钩状末端121的两侧分别抵接第二限位块133及第三限位块116)。通过第三限位块116的阻挡作用,能够有效的阻挡第二限位块133(即离合器内芯13)牵引把手回位弹簧12旋转过度,一方面起到保护把手回位弹簧12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防止离合器内芯13过度旋转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锁芯孔131为方孔,第一锁芯孔131用于紧配合方形锁芯03。当将方形锁芯03插入第一锁芯孔131时,借助于方孔的固定作用,通过方形锁芯03带动离合器内芯13旋转,离合器内芯13既能固定住方形锁芯03,还不至于妨碍方形锁芯03的转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二锁芯孔111及第三锁芯孔21均为圆形,第二锁芯孔111及第三锁芯孔21均用于穿设锁芯03且提供锁芯03旋转空间。由此,方便锁芯03及把手嘴02相对于离合器外体11以及面板2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离合器外体11上还设置有螺栓孔117,螺栓孔117用于固定连接离合器外体11与门板。通过螺栓孔117,将离合器外体11固定在门板上,再盖合面板2,起到隐藏螺栓孔117以及增强防盗的功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把手回位弹簧12为环形弹簧。借助于把手回位弹簧12的复位弹力能够使把手01及把手嘴02很好地复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面板固定装置的把手面上还设置有U形卡簧3,该U形卡簧3的两端均设有半圆形固定环31,固定环31的末端设有固定脚32。如图6-8所示,离合器外体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簧孔118及第四限位块119,第四限位块119设于第一卡簧孔118的近面板2的一端且第四限位块119正对第一卡簧孔118,相应的,面板2上对称设置有第五限位块22。第一卡簧孔118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卡簧孔1181,第一卡簧孔118与第二锁芯孔111通过第二卡簧孔1181连通。U形卡簧3夹设于第二锁芯孔111外侧且其固定环31插设于第一卡簧孔118中,固定脚32穿过第二卡簧孔1181并伸入第二锁芯孔111中。此时,第四限位块119顶住固定环31的面板面,且固定环31完全被第四限位块119覆盖以至于不会阻挡面板2盖合于离合装置1上,第四限位块119用以防止固定环31(即U形卡簧3)跳出第一卡簧孔118。当将面板2盖合于离合装置1上时,在轴向上,第五限位块22与第四限位块119之间间隔一端间距,该间距大于固定环31的厚度并用以容置固定环31。当第二锁芯孔111中穿设把手嘴02时,圆筒状的把手嘴02插入第二锁芯孔111后将伸入第二锁芯孔111中的固定脚32向两侧撑开,由此,固定环31向两侧移动至固定环31的门板面抵接第五限位块22且固定环31的把手面抵接第四限位块119,由此,通过U形卡簧3将面板2与离合装置1卡接在一起,安装面板2的过程既省去安装螺栓,还能够将离合装置1锁紧螺栓覆盖于面板2,进一步增强面板固定装置的防盗性能。当拔出把手嘴02时,借助于U形卡簧3的复位弹力,固定脚32再次伸入第二锁芯孔111中且固定环31向第二锁芯孔111移动,固定环31恢复至完全被第四限位块119覆盖,即固定环31的门板面未抵接第五限位块22,面板2与离合装置1脱连接,此时可以将面板2从离合装置1上拔出,实现面板2与离合装置1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离合器外体11上还设有卡簧槽1110,卡簧槽1110设置于离合器外体11的面板面上,装配U形卡簧3时,可以将U形卡簧3的U形底部卡接于卡簧槽1110中。由此,起到固定U形卡簧3的作用,防止U形卡簧3因移位而影响面板2与离合装置1的装配过程。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的面板固定装置中,第一限位块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块113对称设置于离合器外体11上。相应地,第一啮合齿114及第二啮合齿132的数量均为两个,通过第二啮合齿132卡接第一啮合齿114,实现离合器外体11与离合器内芯13枢转连接。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的面板固定装置中,第一限位块1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限位块113彼此错位且对称设置于离合器外体11上。相应地,第一啮合齿114及第二啮合齿132的数量均为四个,通过第二啮合齿132卡接第一啮合齿114,实现离合器外体11与离合器内芯13枢转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装置和面板,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外体、把手回位弹簧及离合器内芯,所述离合器内芯上设有贯穿离合器内芯前后端面的第一锁芯孔,所述离合器外体上设有贯穿离合器外体前后端面的第二锁芯孔,所述面板上设有贯穿面板前后端面的第三锁芯孔,所述把手回位弹簧包括呈对的钩状末端,所述面板盖合于所述离合装置上;
所述第二锁芯孔外周设置有离合器内芯容置槽,所述离合器外体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顶端向离合器内芯容置槽延伸形成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一啮合齿悬挂设置于离合器内芯容置槽中,所述离合器内芯沿径向朝外延伸出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二啮合齿沿轴向延伸出第二限位块;
组装该面板固定装置时,所述离合器内芯嵌入离合器内芯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二啮合齿卡接第一啮合齿,所述把手回位弹簧的呈对的钩状末端同时夹住第一限位块的两侧及第二限位块的两侧;
所述面板固定装置还包括U形卡簧,所述离合器外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卡簧孔及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限位块设于第一卡簧孔的近面板一端,相应的,所述面板上对称设置有第五限位块;
所述第一卡簧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卡簧孔,所述第一卡簧孔与第二锁芯孔通过第二卡簧孔连通;
所述U形卡簧的两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末端设有固定脚,所述U形卡簧夹设于第二锁芯孔外侧且所述固定环插设于第一卡簧孔中,所述固定环朝向面板一面抵接第四限位块,所述固定脚穿过第二卡簧孔并伸入第二锁芯孔中;
面板盖合于离合装置上时,所述固定环在轴向上设于第四限位块与第五限位块之间;
当第二锁芯孔中穿设把手嘴时,所述固定脚向两侧张开并退出第二锁芯孔,所述固定环的两端面分别抵接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两侧均设置有离合器内芯安装槽,所述离合器内芯安装槽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块的长度;
安装离合器内芯时,将第二限位块及第二啮合齿插入到离合器内芯安装槽中,同时将把手回位弹簧的一钩状末端钩住第一限位块,把手回位弹簧的另一钩状末端钩住第二限位块,把手回位弹簧推动离合器内芯旋转实现第二啮合齿卡接第一啮合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内芯容置槽中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错位分布于离合器内芯容置槽中;
当第二限位块正反向旋转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把手回位弹簧的一钩状末端钩住第一限位块,所述把手回位弹簧的另一钩状末端钩住第二限位块且抵接第三限位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芯孔为方孔,所述第一锁芯孔用于紧配合方形锁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芯孔及第三锁芯孔均为圆形,所述第二锁芯孔及第三锁芯孔均用于穿设锁芯且提供锁芯旋转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外体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用于固定连接离合器外体与门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回位弹簧为环形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外体上还设有卡簧槽,装配U形卡簧时,所述U形卡簧的底部卡接于卡簧槽中。
9.一种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
CN201810691403.3A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防盗锁 Active CN108868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1403.3A CN108868323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防盗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1403.3A CN108868323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防盗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8323A CN108868323A (zh) 2018-11-23
CN108868323B true CN108868323B (zh) 2020-04-14

Family

ID=64296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1403.3A Active CN108868323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防盗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83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7427A (zh) * 2020-01-16 2020-05-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结构及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55818U (zh) * 2014-01-20 2014-08-06 王力安防产品有限公司 护锁器
CN204139731U (zh) * 2014-10-09 2015-02-04 茵科门控(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连体式长面板把手
CN206554621U (zh) * 2017-02-09 2017-10-13 广东樱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头盖固定机构
CN107217916A (zh) * 2017-05-17 2017-09-29 广西平果力保佳锁业有限责任公司 单头式锁芯面板
CN206917409U (zh) * 2017-07-07 2018-01-23 江门市蓬江区高特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锁具的简易安装结构
CN206917410U (zh) * 2017-07-07 2018-01-23 江门市蓬江区高特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安装的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8323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51507A (en) Wire cable locking device
US6055832A (en) Locking device
US5794463A (en) Tamper-proof attachment for cable locks and the like
US4856304A (en) Security device for cassette tape decks or the like
EP1746293A1 (en) Fixing device for hollow frames and plate surfaces
US8429940B2 (en) Armoured cable assemblies, locking assemblies, mounting systems and anchors
US5904383A (en) Anti-theft bolt guard
US6684548B1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securing firearms and the like
WO1989010528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firearms
CN108868323B (zh) 一种防盗锁的面板固定装置及防盗锁
AU2006291929A1 (en) Locking system with hidden keyed access
KR200145350Y1 (ko) 텐트 폴대용 록킹장치
US20170191774A1 (en) Gun safety device
US6477870B1 (en) Cable end tubular lock
US5832753A (en) Lock assembly
US7415852B1 (en) Tubular lock with theft deterrent
JP5670582B2 (ja) 物品掛け具
SE466022B (sv) Behoer till cylinderlaas
GB2215822A (en) Locking device for firearms
US5257518A (en) Locking device for locking a steering wheel of a car
CN211524387U (zh) 圆柱锁
CN108868322B (zh) 一种保险锁面板固定装置及保险锁
JPS6226392B2 (zh)
KR101525604B1 (ko) 차륜의 잠금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전거
CN108691462B (zh) 一种防盗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