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53728B -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53728B
CN108853728B CN201810599521.1A CN201810599521A CN108853728B CN 108853728 B CN108853728 B CN 108853728B CN 201810599521 A CN201810599521 A CN 201810599521A CN 108853728 B CN108853728 B CN 108853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skin
biological micro
simulated biological
wave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95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53728A (zh
Inventor
郭南萍
黄雪晨
邝海欣
张翠英
余小红
杨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995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53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53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3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53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3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61N1/36031Control systems us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for adjus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61N1/36034Control systems specified by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根据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基础信息和所述皮肤参数信息,生成各模拟生物微电流;将各模拟生物微电流依次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本发明可依据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产生与之最优匹配的分别针对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模拟生物微电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使被治疗者面部不同位置处的肌肉以及该肌肉的全部运动单位得到有效训练,同时还能促进皮肤胶原纤维增生与修复,治疗效果较佳且维持时间较长。

Description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背景技术
肌肤衰老的明显标志是面部皮肤松弛和皱纹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决定皮肤柔顺性的胶原层老化,另一个是决定肌肉长度、紧迫、强度的高尔基腱的衰老,使得肌肉正常长度、弹性发生变化。因此,如何通过外部手段促进皮肤胶原纤维增生及修复、并将松弛的肌肉恢复至正常长度及弹性成为非手术方法肌肤抗衰老治疗的热门研究方向。
模拟生物微电流,又称仿生脑电波或细胞仿生微电流。通过外部施加模拟生物微电流,采用电极对肌肉进行训练,能有效提高肌肤弹性和张力,达到收紧肌肤、祛除皱纹的目的,可实现面部肌肤抗衰老治疗。
现有的美容方法中,通常采用固定式电极对面部施加单一形态的模拟生物微电流进行皮肤修复和肌肉训练。但是,由于人体面部有多块肌肉,每块肌肉的大小、形状、强度和分布位置均不相同,因此固定电极无法实现不同位置处肌肉的有效训练,且施加单一形态的模拟生物微电流也无法使肌肉的全部运动单位得到有效训练,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无法使不同位置处的肌肉以及肌肉的全部运动单位得到有效训练,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
根据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皮肤参数信息,生成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
将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依次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包括针对皮肤胶原层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皮肤真皮层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皮肤肌肉浅层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以及针对皮肤表皮层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尖峰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矩形波形,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圆峰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脉冲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根据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皮肤参数信息,生成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皮肤参数信息,分别确定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以及波形,分别生成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包括直流基础幅度、尖峰型分量强度、分量连发频率和极性切换频率;其中,直流基础幅度为150~230uA,尖峰型分量强度为80~120uA,分量连发频率为61~150Hz,极性切换频率为0.25~0.5Hz;
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包括波形幅度、分量连发频率和极性切换频率;其中,波形幅度为200~400uA,分量连发频率为0.25~0.5Hz,极性切换频率为151~400Hz;
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包括直流基础幅度、圆峰型分量强度、分量连发频率和极性切换频率;其中,直流基础幅度为150~230uA,圆峰型分量强度为80~120uA,分量连发频率为2~60Hz,极性切换频率为0.25~0.5Hz;
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包括直流基础幅度、脉冲分量强度、分量连发频率和极性切换频率;其中,直流基础幅度为200~300uA,脉冲分量强度为200~300uA,分量连发频率为401~680Hz,极性切换频率为0.25~0.5Hz。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将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依次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包括:
依次将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以分别实现针对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训练。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将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的操作手法包括双向按拉手法、单向按拉手法、双向挤压手法、单向挤压手法、双向轻扫手法和单向轻扫手法;其中,所述双向按拉手法、所述单向按拉手法、所述双向挤压手法和所述单向挤压手法中作用在皮肤上的压力为200~250克,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和所述单向轻扫手法中作用在皮肤上的压力为50~100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被治疗者的年龄区间、目标治疗部位、肤质和当前治疗次数,所述皮肤参数信息至少包括皮肤弹性度参数、皱纹深浅度参数、肌肤饱满度参数的量化值。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其同时结合了模拟生物微电流与机械力的治疗作用,将分别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面部皮肤上,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使被治疗者面部不同位置处的肌肉以及该肌肉的全部运动单位得到有效训练,帮助恢复肌肉活力,同时还能促进皮肤胶原纤维增生与修复,帮助恢复皮肤的自然弹性,最终达到收紧肌肤、祛除皱纹的目的,治疗效果较佳且维持时间较长。
此外,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面部时还可增加并活跃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等有氧代谢酶,而治疗手具对面部的作用力可促进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使氧代谢酶的代谢活动更加活跃,促进皮肤活力和弹性的恢复,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一种波形示意图,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一种波形示意图,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一种波形示意图,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示意图;
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一种波形示意图,图6-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装置,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主机,用于根据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以及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生成各模拟生物微电流并按顺序依次输出;治疗手具,其与主机连接,用于接收各模拟生物微电流并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
在上述美容装置中,主机具体包括人机交互单元、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皮肤图像采集单元、网络单元、IC卡管理单元、微电流回路通断检测单元、声效提示单元和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皮肤图像采集单元、网络单元、IC卡管理单元、微电流回路通断检测单元和声效提示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皮肤图像采集单元还与人机交互单元连接。
其中,人机交互单元用于输入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以及在单机工作模式时输入被治疗者的皮肤参数信息;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用于根据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以及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生成各模拟生物微电流并按顺序依次输出至治疗手具;皮肤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被治疗者的皮肤图像;网络单元用于在联网工作模式时将皮肤图像上传至远端的云服务器,并接收云服务器根据皮肤图像分析得到的皮肤参数信息;IC卡管理单元用于在首次治疗时记录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微电流回路通断检测单元用于对治疗手具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后形成的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进行通断检测;声效提示单元用于在治疗手具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的作用力超出预设范围时发出声效提示。
治疗手具具体包括两个电极操作棒,电极操作棒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导电电极、电极温度检测单元、电极加热单元和电极作用力检测单元,导电电极分别与电极温度检测单元、电极加热单元和电极作用力检测单元连接,导电电极的一端伸出壳体外后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导电电极通过导线与主机连接。
其中,每个导电电极由两个金属棒体和分别设置在金属棒体端部且充分浸润的棉花棒组成。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使被治疗者面部不同位置处的肌肉以及该肌肉的全部运动单位得到有效训练以及促进皮肤胶原纤维增生与修复,基于上述美容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可帮助恢复肌肉活力以及皮肤的自然弹性,最终达到收紧肌肤、祛除皱纹的目的,治疗效果较佳且维持时间较长。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
本步骤中,由于人体面部有42块表情肌,而且每块肌肉的大小、形状、强度和分布位置均不相同,且每个被治疗者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采用面部固定电极并施加单一形态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方式,无法实现对面部每块肌肉的有效伸缩运动训练,治疗效果单一、不具有针对性且治疗效果无法长时间维持。
同时,由于模拟生物微电流在经皮传导时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不同形态会决定其在皮下渗透的深度,因此对于具有多个层级的皮肤来说,施加单一形态的模拟生物微电流将无法促使该肌肉的全部运动单位产生被动式收缩与拉伸运动,治疗效果差。进一步地,模拟生物微电流在皮下出现最大电流密度的位置取决于所传导的模拟生物微电流波形的形态,即模拟生物微电流波形的形态决定其在皮下渗透的深度,因此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是不同的。
本实施例中,将皮肤从外到内依次划分为表皮层、真皮层、胶原层和肌肉浅层四层。进一步地,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包括针对皮肤胶原层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皮肤真皮层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皮肤肌肉浅层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以及针对皮肤表皮层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其中,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尖峰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矩形波形,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圆峰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脉冲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
在获取这四种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时,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试验,去测试不同形态的模拟生物微电流在皮下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后,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状态,最后优选出上述四种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分别为电流密度分布在皮肤胶原层呈现峰值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电流密度分布在皮肤真皮层呈现峰值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电流密度分布在皮肤肌肉浅层呈现峰值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电流密度分布在皮肤表皮层呈现峰值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的获取过程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后,还需要获取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以对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电流密度在皮下呈现峰值的位置重新进行修正。具体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被治疗者的年龄区间、目标治疗部位、肤质和当前治疗次数,皮肤参数信息至少包括皮肤弹性度参数、皱纹深浅度参数、肌肤饱满度参数的量化值。
其中,对被治疗者的面部皮肤进行清洁后,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一般由操作者通过目测得到,并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输入再传输至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中。另外,在上述美容装置开机上电后,首先尝试通过网络单元连接远端的云服务器,连接成功后通过皮肤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被治疗者的皮肤图像,再利用网络单元将皮肤图像上传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皮肤图像进行比对分析,得到被治疗者的皮肤信息参数,即皮肤弹性度参数、皱纹深浅度参数和肌肤饱满度参数的量化值。
具体地,云服务器依据皮肤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皮肤图像来获取被治疗者的皮肤信息参数,即皮肤弹性度参数、皱纹深浅度参数和肌肤饱满度参数,其具体分析计算过程可以按照如下过程进行:
(1)皮肤弹性度参数的获取:
皮肤弹性度与皮肤纹理和粗糙度直接相关,皮肤纹理越粗糙,则皮肤弹性度越差;反之皮肤纹理越细、越光滑,则皮肤弹性度越好。
本实施例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来描述皮肤纹理特征,从而综合形成皮肤弹性度参数。首先,根据标准白光光照下的皮肤图像生成灰度共生矩阵,然后分别计算灰度共生矩阵在0°、45°、90°、135°方向上的熵(Entropy)、角二阶矩(Angular Second Moment)、相关性(Correlation)和对比度(Contrast)等4个特征参数均值。
按照下式所示,将上述4个由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参数均值合并计算出皮肤弹性度参数Ela,并以此数值作为皮肤弹性度参数的数值结果。
Figure BDA0001692039890000091
其中,Asm为特征参数角二阶矩,Ent为特征参数熵,Con为特征参数对比度,Cor为特征参数相关性。
根据上式得到的结果,其评价效果跟人类视觉对皮肤弹性度的感官评价趋势一致,即视觉感受纹理粗糙、弹性度较差的皮肤图像,计算所得到的参数值较小,而相对纹理细腻、弹性度较好的皮肤图像,计算所得到的参数值则较大。
(2)皱纹深浅度参数的获取:
对标准白光光照下的皮肤图像,通过RGB空间各通道取平均值的方法获得灰度图像,每个像素中的每个颜色分量相等,均为(r+g+b)/3;然后对灰度图像进行高低两种阈值的Canny边缘提取,将两种结果相减得到窗口阈值的边缘。
由于毛孔形状为近似圆形,皱纹为长条形,因此,通过形态学处理后滤除外接矩形长宽比在0.5~2.0之间的图形,即剔除形状近似圆形的毛孔干扰;将皱纹结果在标准白光光照下的皮肤图像上进行标记显示。标记为皱纹的像素数量总和与标准白光光照下皮肤图像的总像素之比值的百分数即为皮肤皱纹深浅度指标的数值结果。
根据上述得到的结果,其评价效果跟人类视觉对皱纹深浅度的感官评价趋势一致,即视觉感受皱纹多且深的皮肤图像,指标值较大,而相对皱纹少且浅的皮肤图像,计算所得到的指标值则较小。
(3)肌肤饱满度参数的获取:
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和皮脂膜可以防止水分流失,角质层含水量10~20%的皮肤表现为肌肤饱满润泽,对于亚洲人种皮肤,在标准白光光照下的皮肤图像视觉上偏亮、偏白;而相反,低于这个水平,则表现为皮肤颜色暗淡、干瘪,在标准白光光照下的皮肤图像视觉上偏暗、偏黄。
本实施例对标准白光光照下的皮肤图像,通过颜色空间变换,将RGB图像转换到Lab颜色空间,计算图像每个像素的L*,b*的平均值。按照下式所示,计算出参数Ful,并以此数值作为皮肤饱满度参数的数值结果。
Figure BDA0001692039890000101
其中,L为图像区域内每个像素亮度L*的平均值,b为图像区域内每个像素b*的平均值。依照上式,计算不同皮肤饱满程度的亚洲人群,参数Ful的数值在28°到42°之间。
根据上式得到的结果,其评价效果跟人类视觉对皮肤饱满度的感官评价趋势一致,即视觉感受皮肤饱满度越好,其皮肤图像偏亮、偏白,则参数值较大,而相对皮肤饱满度较差,其皮肤图像偏暗、偏黄,计算所得到的参数值则较小。
上述皮肤信息参数由网络单元接收后,通过控制单元传输至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中。
而当判断到与云服务器多次连接不成功后,则自动转入到单机工作模式。在单机工作模式下,操作者还需要将目测得到的被治疗者的皮肤信息参数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输入再传输至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中。
此外,在首次治疗时,通过IC卡管理单元将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信息参数,以及在主机上形成的一个疗程方案参数记录到一张IC卡上,后续本疗程内的治疗将直接使用记录在IC卡上的内容进行,而不需要再次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输入或者通过皮肤图像采集单元获取。
202、根据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生成各模拟生物微电流。
本步骤中,在上述步骤获取到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基础上,可进一步生成与被治疗者最优匹配的分别针对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四种模拟生物微电流。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202可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2021、根据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分别确定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
2022、根据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以及波形,分别生成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
步骤2021中,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传输至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中后,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将这些信息经推理决策后可分别确定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
由于被治疗者存在年龄、肤质、皱纹深浅、皮肤弹性、饱满度不同等个体差异,在上述确定的四种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的基础上,随着被治疗者的年龄区间、目标治疗部位、肤质、皮肤弹性度、皱纹深浅度、肌肤饱满度等的不同,电流密度在皮下呈现峰值的位置会发生偏移。但是,通过调整这四种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可将电流密度在皮下呈现峰值的位置重新进行修正,使其恢复到原有设定位置,从而形成与被治疗者最优匹配的分别针对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四种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而这些波形特征参数可分别由被治疗者的年龄区间、目标治疗部位、肤质、皮肤弹性度、皱纹深浅度、肌肤饱满度等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经推理决策后确定。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推理决策过程,下面以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为例,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推理决策的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
该过程的输入变量为7个,分别是年龄区间x1、肤质x2、目标治疗部位x3、当前治疗部位x4、皮肤弹性度x5、皱纹深浅度x6和肌肤饱满度x7;输出变量为4个,分别是直流基础幅度y1、尖峰型分量强度y2、分量连发频率y3和极性切换频率y4
根据人体临床实践经验,分别为每一个输出变量建立一个由m条模糊规则组成的知识库,从而形成一个多规则多输入的模糊推理模型MRMI(m,n),其中m是模糊规则条数,n是输入变量个数,令n=7。
规则R1:如果x1是A11,且…且x7是A17,那么y1是B1
……
规则Rm:如果x1是A1m,且…且x7是Am7,那么y1是Bm
新输入:如果x1是A1 *,且…且x7是A7 *
输出:y1是B*
其中U1,…,U7是年龄区间、肤质、目标治疗部位、当前治疗部位、皮肤弹性度、皱纹深浅度和肌肤饱满度的论域;V是直流基础幅度、尖峰型分量强度、分量连发频率、或极性切换频率的论域;
对于i=1,…,m;j=1,…,7,Aij,Aj *∈F(Uj),Bi,B*∈F(V)
在上述多规则多输入的模糊推理模型MRMI(m,n)基础上,采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Turksen和Zhong提出的称之为AARS(Approximate Analogical Reasoning Schema)的模糊推理算法分别计算出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y1、y2、y3、和y4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类似的推理决策过程,来分别确定被应用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
步骤2022中,确定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后,在结合上述确定的四种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的基础上,利用模拟生物微电发生单元生成分别针对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并输出。
具体地,参照图3-1和图3-2,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一种波形示意图,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尖峰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当将具有该波形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在皮肤胶原层呈现峰值。
优选地,图中所述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还包括如下波形特征参数:直流基础幅度I1m、尖峰型分量强度I2m、分量连发频率1/T1和极性切换频率1/T2。其中,直流基础幅度I1m为150~230uA,尖峰型分量强度I2m为80~120uA,分量连发频率1/T1为61~150Hz,极性切换频率1/T2为0.25~0.5Hz。需要说明的是,各波形特征参数的具体取值依据各个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参照图4-1和图4-2,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一种波形示意图,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矩形波形,当将具有该波形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在皮肤真皮层呈现峰值。
优选地,图中所述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还包括如下波形特征参数:波形幅度I1m、频率1/T1和极性切换频率1/T2。其中,波形幅度I1m为200~400uA,分量连发频率1/T1为0.25~0.5Hz,极性切换频率1/T2为151~400Hz。需要说明的是,各波形特征参数的具体取值依据各个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参照图5-1和图5-2,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一种波形示意图,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圆峰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当将具有该波形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在皮肤肌肉浅层呈现峰值。
优选地,图中所述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还包括如下波形特征参数:直流基础幅度I1m、圆峰型分量强度I2m、分量连发频率1/T1和极性切换频率1/T2。其中,直流基础幅度I1m为150~230uA,圆峰型分量强度I2m为80~120uA,分量连发频率1/T1为2~60Hz,极性切换频率1/T2为0.25~0.5Hz。需要说明的是,各波形特征参数的具体取值依据各个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参照图6-1和图6-2,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一种波形示意图,图6-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脉冲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当将具有该波形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时,电流密度在皮下的分布在皮肤表皮层呈现峰值。
优选地,图中所述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还包括如下波形特征参数:直流基础幅度I1m、脉冲分量强度I2m、分量连发频率1/T1和极性切换频率1/T2。其中,直流基础幅度I1m为200~300uA,脉冲分量强度I2m为200~300uA,分量连发频率1/T1为401~680Hz,极性切换频率1/T2为0.25~0.5Hz。需要说明的是,各波形特征参数的具体取值依据各个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03、将各模拟生物微电流依次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
本步骤中,生成的四种模拟生物微电流依次输出到治疗手具中,并通过操作者操作治疗手具将各模拟生物微电流按顺序依次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203可具体按照如下内容进行:
依次将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以分别实现针对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训练。
由于皮肤出现松弛和皱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定皮肤柔顺性的胶原层老化,因此先输出针对皮肤胶原层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然后再依次输出与皮肤胶原层相邻的分别针对皮肤真皮层和皮肤肌肉浅层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最后输出针对皮肤表皮层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采用此输出顺序,可分别实现针对胶原层的正常化训练、针对真皮层的增强肌肉弹性训练、针对肌肉浅层的深层护理训练以及针对表皮层的浅层护理训练,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另外,在将各模拟生物微电流依次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时,按照先左半边脸再右半边脸的顺序进行。由于大多数人习惯性地使用右边的牙齿嚼食,相比之下,右半边脸的肌肉要比左半边脸的肌肉健壮。同时,面部表情的变化是从左向右移动传递的,因此左半边脸会比右半边脸更易产生表情纹。每次治疗按照先左半边脸后右半边脸的顺序进行,可以先使强度、紧迫度较弱的肌肉全运动单位进行训练,使其尽量避免后续对右半边脸的肌肉训练时对左半边脸肌肉长度的影响,有利于左右半边脸形成对称效果。
进一步地,将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的操作手法包括双向按拉手法、单向按拉手法、双向挤压手法、单向挤压手法、双向轻扫手法和单向轻扫手法;其中,双向按拉手法、单向按拉手法、双向挤压手法和单向挤压手法中作用在皮肤上的压力为200~250克,双向轻扫手法和单向轻扫手法中作用在皮肤上的压力为50~100克。
使用上述各操作手法进行具体操作前,先将棉花棒用清水或水剂型功能性美容精华液充份浸润,金属棒体与充份浸润的棉花棒共同构成导电电极。被治疗者采用卧姿接收治疗,操作者双手各持一个电极操作棒,导电电极的棉花棒头部接触被治疗者的面部皮肤形成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从而完成对面部肌肉的训练。通过主机中的微电流回路通断检测单元对该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进行实时通断检测,以确保针对皮肤不同层级分别设置的治疗时间内在皮肤表面的移动操作都是在模拟生物微电流回路连通状态下进行的,保证了治疗时间的准确性。
同时,通过电极温度检测单元和电极加热单元共同实现了在不同室温环境下,将导电电极的温度始终维持在与人体体温接近的范围内,提高了治疗过程中被治疗者的体验度和舒适度。电极作用力检测单元检测操作者施加在导电电极上的作用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到主机的控制单元中,当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的作用力超出预设范围时使声效提示单元发出声效提示,从而可使操作者施加在导电电极上的作用力的力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内。
上述的操作手法中,双向按拉手法是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肌腹同一位置,然后同时沿肌腹向两边按拉,在到达肌始端与肌止端时,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单向按拉手法是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肌始端,保持其中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沿肌腹向肌止端按拉,在到达肌止端时,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双向挤压手法是将其中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肌始端,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肌止端,然后同时沿肌腹相向挤压,使肌肉形成夹持挤压状态,并保持数秒;单向挤压手法是将其中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肌始端,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肌止端,保持其中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沿肌腹向肌始端挤压,使肌肉形成夹持挤压状态,并保持数秒;双向轻扫手法是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肌腹同一位置,然后同时沿肌腹向两边快速轻扫皮肤;单向轻扫手法是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肌始端,保持其中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然后将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沿肌腹向肌止端方向快速轻扫皮肤。
具体地,使用各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左半边脸或者右半边脸进行治疗时,按照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顺序依次进行对应训练。
(1)施加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后,针对皮肤胶原层的正常化训练过程包括18个肌肉训练动作,每个动作时间6-8秒,每个动作重复3-5次,用时8分钟。具体训练动作分别如下:
训练动作1:训练皱眉肌,消除集中纹,采用所述双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印堂,然后同时朝两眉头方向按拉,在到达攒竹穴时,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完成一次训练动作,此动作重复3-5次。为实现动作连贯性,在一次训练动作结束后,应先将其中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归位到印堂,再将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归位到同一位置,然后开始下一次训练动作。
训练动作2:拉长下唇方肌与颊肌,消除顎纹与下巴纹,采用所述双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承浆穴,然后同时朝上下方向按拉,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完成一次训练动作。由内至外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3次。
训练动作3:拉长降口角肌,减轻垂直纹,采用所述单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下巴正中,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从下巴处沿嘴角按拉至地仓穴,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完成一次训练动作。由上至下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3次。
训练动作4:训练口轮匝肌,消除微笑纹,采用所述单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夹承浆,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向上按拉到巨廖穴,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重复上述动作3-5次。
训练动作5:缩短口轮匝肌,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人中穴,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嘴角,沿鼻翼下方向人中穴挤压,使肌肉形成夹持挤压状态,并保持数秒。重复上述动作3-5次。
训练动作6:举起上唇方肌,消除笑纹,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依次按压迎香穴、上迎香及晴明穴,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地仓穴,向上移动挤压一个电极操作棒的按压点,使肌肉形成夹持挤压状态,并保持数秒。
训练动作7:训练咬肌,消除顎纹,采用所述双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颧骨肌下方,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咬肌下方,然后同时相向挤压,使咬肌形成被夹持挤压状态,并保持数秒。由下至上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4次。
训练动作8:训练上唇方肌,消除笑纹,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依次按压晴明、承泣、球后、瞳子廖,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迎香穴,向上移动挤压一个电极操作棒的按压点,使肌肉形成夹持挤压状态,并保持数秒。
训练动作9:训练咬肌,消除顎纹,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颧骨肌下方,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咬肌下方,向上移动挤压咬肌,并保持停顿数秒。由下至上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2次。
训练动作10:训练大小颧骨肌,消除顎纹,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依次按压承泣、球后,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大小肌颧骨肌下方,向上移动挤压一个电极操作棒的按压点,使肌肉形成夹持挤压状态,并保持数秒。
训练动作11:训练帽状腱膜与前头肌,消除眼外角纹,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眉尾上一公分位置,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球后,向上移动挤压一个电极操作棒的按压点,使肌肉形成夹持挤压状态,并保持数秒。由内至外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4次。
训练动作12:训练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消除集中纹,采用所述双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印堂,然后同时朝左斜线、右斜线方向按拉,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重复上述动作3次。
训练动作13:拉长额肌,消除前额纹,采用所述双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额肌中部位置,然后同时朝上下方向按拉,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内至外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5-6次。
训练动作14:拉长眼轮匝肌,消除集中纹,采用所述双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鱼腰穴,然后同时向左右方向按拉,至丝竹穴、攒竹穴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重复上述动作3-5次。
训练动作15:举起额肌,消除前额纹,采用所述单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眉上一公分位置,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向上按拉至发际,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内至外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5-6次。
训练动作16:举起眉毛,训练眉毛下制肌,消除眼外角纹,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眉毛上方位置,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眉毛下方位置,向上挤压一个电极操作棒的按压点,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眉头向眉尾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5次。
训练动作17:绷紧眼轮匝肌,消除眼袋纹,采用所述单向按拉手法。如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首先同时按压瞳子廖,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在眼睛下方由外至内按拉到晴明穴,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上至下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3-5次。
训练动作18:训练上眼睑肌,消除上眼皮皱纹,采用所述单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瞳子廖,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在上眼睑由外向内按拉到晴明穴,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下至上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3-5次。
(2)施加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后,针对皮肤真皮层的增强肌肉弹性训练过程包括6个肌肉训练动作,每个动作时间6-8秒,每个动作重复3-5次,用时3分钟。具体训练动作分别如下:
训练动作1:训练咬肌,增加咬肌弹性,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颧骨肌下方,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咬肌下方,向上移动挤压咬肌,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下至上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4次。
训练动作2:训练上唇方肌,增加上唇方肌弹性,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依次按压晴明、承泣、球后、瞳子廖,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迎香穴,向上移动挤压一个电极操作棒的按压点,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
训练动作3:训练咬肌,增加咬肌弹性,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颧骨肌下方,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咬肌下方,向上移动挤压咬肌,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下至上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2次。
训练动作4:训练大小颧骨肌,增加颧骨肌弹性,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依次按压承泣、球后,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大小肌颧骨肌下方,向上移动挤压一个电极操作棒的按压点,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
训练动作5:举起额肌,增加额肌弹性,采用所述单向按拉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按压眉上一公分位置,其中一个电极操作棒202的导电电极向上按拉至发际,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内至外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5-6次。
训练动作6:训练眉毛下制肌,增加眉毛下制肌弹性,采用所述单向挤压手法。即,将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眉毛上方位置,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按压眉毛下方位置,向上挤压一个电极操作棒的按压点,到位后保持静止并停顿数秒。由眉头向眉尾移动按压起点,重复上述动作5次。
(3)施加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后,针对皮肤肌肉浅层的深层护理过程包括6个肌肉训练动作,每个动作时间6-8秒,每个动作重复3-5次,用时3分钟。其具体训练动作与上述针对皮肤真皮层的具体训练动作向,在此不再赘述。
(4)施加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后,针对皮肤表皮层的浅层护理过程包括13个肌肉训练动作,每个动作时间2-3秒,每个动作重复7-8次,用时4分钟。具体训练动作分别如下:
训练动作1:消除集中纹,采用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印堂,然后同时沿两眉头方向快速轻扫皮肤至攒竹穴。此动作重复7-8次。
训练动作2:消除顎纹与下巴纹,采用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承浆穴,然后同时朝上下方向快速轻扫皮肤。由内至外移动接触起点,重复上述动作7-8次。
训练动作3:消除顎纹、颊纹和笑纹,采用所述单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下颧骨,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然后将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往上呈弧形快速清扫皮肤至颧骨。由下至上移动接触起点,重复上述动作7-8次。
训练动作4:消除眼袋纹,采用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眼下方眼轮匝肌中间位置,然后同时朝左右方向快速轻扫皮肤至童子廖和睛明穴。此动作重复7-8次。
训练动作5:消除眼外角纹,采用所述单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下球后穴,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然后将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向上呈弧形快速清扫皮肤至眉尾上一公分处。由内至外移动接触起点,重复上述动作7-8次。
训练动作6:消除集中纹,采用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印堂,然后同时朝左斜线、右斜线方向快速轻扫皮肤。此动作重复7-8次。
训练动作7:消除前额纹,采用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额肌中部位置,然后同时向上下快速轻扫皮肤。由内至外移动接触起点,重复上述动作7-8次。
训练动作8:消除集中纹,采用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鱼腰穴,然后同时沿眉头、眉尾方向快速轻扫皮肤至丝竹穴、攒竹穴。此动作重复7-8次。
训练动作9:消除前额纹,采用所述单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眉上一公分位置,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然后将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向上快速清扫皮肤至发际。由内至外移动接触起点,重复上述动作7-8次。
训练动作10:消除眼袋纹,采用所述单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瞳子廖,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然后将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在眼睛下方由外向内快速清扫皮肤至晴明穴。由上至下移动接触起点,重复上述动作7-8次。
训练动作11:消除上眼皮纹,采用所述单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瞳子廖,保持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静止不动,然后将另一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在上眼睑由外向内快速清扫皮肤至晴明穴。由上至下移动接触起点,重复上述动作7-8次。
训练动作12:消除鼻肌横纹,采用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鼻根位置,然后同时沿上下方向快速轻扫皮肤至鼻头、眉头。由内至外移动接触起点,重复上述动作7-8次。
训练动作13:消除顎纹和嘴纹,采用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即,将两个电极操作棒的导电电极同时接触地仓穴,然后同时沿口轮匝肌快速轻扫皮肤至人中、承浆。此动作重复7-8次。
在被治疗者的左半边脸依次执行上述训练动作后,再在右半边脸依次执行上述训练动作,全部执行完为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整个疗程为12次,每两天进行一次,共24天完成一个疗程治疗。
参照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701、获取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被治疗者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其中,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包括针对皮肤胶原层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皮肤真皮层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皮肤肌肉浅层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以及针对皮肤表皮层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
702、根据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分别确定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
703、根据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以及波形,分别生成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
704、依次将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皮肤上,以分别实现针对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训练。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其具体实施过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对方法步骤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其同时结合了模拟生物微电流与机械力的治疗作用,将分别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被治疗者的面部皮肤上,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使被治疗者面部不同位置处的肌肉以及该肌肉的全部运动单位得到有效训练,帮助恢复肌肉活力,同时还能促进皮肤胶原纤维增生与修复,帮助恢复皮肤的自然弹性,最终达到收紧肌肤、祛除皱纹的目的,治疗效果较佳且维持时间较长。
此外,模拟生物微电流作用于面部时还可增加并活跃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等有氧代谢酶,而治疗手具对面部的作用力可促进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使氧代谢酶的代谢活动更加活跃,促进皮肤活力和弹性的恢复,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应用在被治疗者面部的实施例,本发明同样可以应用于如颈部、手部等身体其他部位。因此,上述实施例及具体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应用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皮肤参数信息;针对皮肤不同层级的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包括针对皮肤胶原层的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皮肤真皮层的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针对皮肤肌肉浅层的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以及针对皮肤表皮层的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尖峰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矩形波形,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圆峰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为直流波形基础上叠加脉冲型分量后的复合波形;
根据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皮肤参数信息,生成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
将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依次移动作用于用户的皮肤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以及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皮肤参数信息,生成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皮肤参数信息,分别确定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以及波形,分别生成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包括直流基础幅度、尖峰型分量强度、分量连发频率和极性切换频率;其中,直流基础幅度为150~230uA,尖峰型分量强度为80~120uA,分量连发频率为61~150Hz,极性切换频率为0.25~0.5Hz;
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包括波形幅度、分量连发频率和极性切换频率;其中,波形幅度为200~400uA,分量连发频率为0.25~0.5Hz,极性切换频率为151~400Hz;
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包括直流基础幅度、圆峰型分量强度、分量连发频率和极性切换频率;其中,直流基础幅度为150~230uA,圆峰型分量强度为80~120uA,分量连发频率为2~60Hz,极性切换频率为0.25~0.5Hz;
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包括直流基础幅度、脉冲分量强度、分量连发频率和极性切换频率;其中,直流基础幅度为200~300uA,脉冲分量强度为200~300uA,分量连发频率为401~680Hz,极性切换频率为0.25~0.5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依次移动作用于用户的皮肤上包括:
依次将所述第一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二模拟生物微电流、所述第三模拟生物微电流和所述第四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用户的皮肤上,以分别实现针对皮肤胶原层、皮肤真皮层、皮肤肌肉浅层和皮肤表皮层的训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所述模拟生物微电流移动作用于用户的皮肤上的操作手法包括双向按拉手法、单向按拉手法、双向挤压手法、单向挤压手法、双向轻扫手法和单向轻扫手法;其中,所述双向按拉手法、所述单向按拉手法、所述双向挤压手法和所述单向挤压手法中作用在皮肤上的压力为200~250克,所述双向轻扫手法和所述单向轻扫手法中作用在皮肤上的压力为50~100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年龄区间、目标治疗部位、肤质和当前治疗次数,所述皮肤参数信息至少包括皮肤弹性度参数、皱纹深浅度参数、肌肤饱满度参数的量化值。
CN201810599521.1A 2018-06-11 2018-06-11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Active CN108853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9521.1A CN108853728B (zh) 2018-06-11 2018-06-11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9521.1A CN108853728B (zh) 2018-06-11 2018-06-11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3728A CN108853728A (zh) 2018-11-23
CN108853728B true CN108853728B (zh) 2021-11-09

Family

ID=64337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9521.1A Active CN108853728B (zh) 2018-06-11 2018-06-11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5372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7682B2 (ja) * 2000-01-18 2009-11-04 株式会社フレキシア 美容器具
JP3562798B2 (ja) * 2001-03-01 2004-09-08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生体反応波形情報の解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診断装置
JP2003339884A (ja) * 2002-05-31 2003-12-02 Fes:Kk 顔面電気刺激装置
JP4054004B2 (ja) * 2004-04-28 2008-02-27 株式会社スカンジナビア 美容機器
CN1843256A (zh) * 2006-05-03 2006-10-11 钟明华 电子保健梳
US8731657B1 (en) * 2011-07-05 2014-05-20 TAMA Research Corp. Multi-mode microcurrent stimulus system with safety circuitry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2409856U (zh) * 2011-12-15 2012-09-05 广州市美锐美容健康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Pwm功率调制的射频发生器
CN202356278U (zh) * 2011-12-15 2012-08-01 广州市美锐美容健康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自动扫频智能化超声波发生器
US9044582B2 (en) * 2012-06-26 2015-06-02 Franklin J. Cha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dermal fluid delivery
CN103655222A (zh) * 2012-09-04 2014-03-26 徐红意 五维立体修复系统
CN203647863U (zh) * 2013-12-17 2014-06-18 黄红宇 一种具有移动电源功能的微电流美容器
CN204395223U (zh) * 2014-12-31 2015-06-17 史长虹 一种电面膜
JP2016202660A (ja) * 2015-04-24 2016-12-08 株式会社レイア 美顔器及び美顔システム
US10525264B2 (en) * 2016-11-16 2020-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imula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timulator
CN107468502A (zh) * 2017-10-12 2017-12-15 湖州慧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美容仪
CN107898107A (zh) * 2017-11-17 2018-04-13 张伟 美容提供系统及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3728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8980B (zh) 一种偏瘫患者的手部自主康复训练系统及训练方法
CN109992113B (zh) 一种基于多场景诱发的mi-bci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64750A (zh) 基于经颅刺激的精神状态评估与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98422B (zh) 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和虚拟现实的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11584031B (zh) 基于便携式脑电采集设备的脑控智能肢体康复系统及应用
RU2686293C1 (ru) Способ массажа
CN100525854C (zh) 智能型瘫痪病人辅助康复系统
Li et al. Electrotactile feedback in a virtual hand rehabilitation platform: 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Jaber et al. HD-sEMG gestures recognition by SVM classifier for controlling prosthesis
CN114021604A (zh) 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技术实时反馈的运动想象训练系统
CN108392737A (zh) 肌电调制的下肢康复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输出控制方法
CN108853728B (zh)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方法
KR101736402B1 (ko) 심장박동에 따른 동공크기변화를 이용한 가상-아바타의 사회적 실재감을 증대시키는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시스템
US8417347B2 (en) Method for achieving facial toning using selectively applied galvanic current
RU2369375C1 (ru) Способ омоложения лица
RU2735641C1 (ru) Способ омоложения лица и шеи
CN108904978B (zh) 基于模拟生物微电流的美容装置
CN111743746A (zh) 一种按摩装置及按摩方法
CN114305334A (zh) 智能美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744020C1 (ru) Способ омоложения лица человека
CN115645744A (zh) 一种电刺激控制系统
US2005003848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acelift-like effects on soft tissue
CN114904140A (zh) 理疗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理疗系统
US20070054253A1 (en) Indicator, method of teaching massage operation and method of massage operation
RU2651061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опографических типов старения лиц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555, No. 23, Fenghuang 4th Road, Kowloon Industrial Park,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70, No. 23, Fenghuang 4th Road,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555 No. 23, Fenghuang 4th Road,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55 No. 23, Fenghuang 4th Road,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smetic method based on simulated biological micro curr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842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6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842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Beauty Method Based on Simulated Biological Microcurr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674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