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8483B -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8483B
CN108848483B CN201810756082.0A CN201810756082A CN108848483B CN 108848483 B CN108848483 B CN 108848483B CN 201810756082 A CN201810756082 A CN 201810756082A CN 108848483 B CN108848483 B CN 108848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etwork
buffer status
priority
status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60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8483A (zh
Inventor
吴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848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8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讯装置,包含一储存单元,用来储存以下指令。该指令包含根据一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一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该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该数据到一网络端;根据一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网络端;根据一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到该网络端;以及根据一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网络端。

Description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201510396047.9,申请日:2015年7月8日,发明名称: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的装置及方法,尤指一种处理一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为了改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较佳效能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其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八版本(3GPP Rel-8)标准和/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九版本(3GPP Rel-9)标准,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使用者需求。长期演进系统被视为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分组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架构,包含由多个演进式基站(evolved Node-Bs,eNBs)所组成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与客户端(userequipment,UE)进行通讯,另一方面与处理非存取层(Non Access 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网络进行通讯,而核心网络包含伺服网关器(serving gateway)及可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实体。
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由长期演进系统进化而成,其包含载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传送/接收以及上行链路(uplink,UL)多输入多输出(U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UL MIMO)等先进技术,以延展频宽、提供快速转换功率状态及提升演进式基站边缘效能。为了使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客户端及演进式基站能相互通讯,客户端及演进式基站必须支持为了先进长期演进系统所制定的标准,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十版本(3GPP Rel-10)标准或较新版本的标准。
在一初始化(例如连结建立和/或对等点发现(peer discovery))被执行后,装置对装置(device-to-device,D2D)通讯可被实现。接着,根据装置对装置通讯,一组客户端可相互进行通讯,例如传送和/或接收分组,以及演进式基站可不需要在两个客户端之间转发分组。根据装置对装置通讯,两个客户端可通过上行链路资源(例如演进式基站所设定的上行链路子帧(subframe))进行通讯。一般而言,装置对装置通讯可被视为一种装置对装置服务(即邻近服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此外,装置对装置子帧、装置对装置传输、装置对装置通讯及装置对装置发现可分别被称为侧路(sidelink)子帧、侧路传输、侧路通讯及侧路发现。
然而,在装置对装置通讯中,介质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的控制组件(例如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的传输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详细来说,在一传输中,客户端可能准备传送数据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到演进式基站,且演进式基站已经准予用于传输的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至客户端。若传输区块的大小不足以传送所有的数据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以下情况便可能发生。数据不完整地被传送、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不完整地被传送,或者数据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皆不完整地被传送。在上述情况下,客户端皆无法正常运作。
另一方面,若子帧在测量间距内,任何传输(例如上行链路共享通道(UL sharedchannel,UL-SCH))皆不可在子帧中被执行。相似地,若子帧在测量间距内,任何接收(例如下链路共享通道(DL shared channel,DL-SCH))皆不可在子帧中被执行。测量间距会对装置对装置数据传输产生问题。在测量间距的子帧中,被设定具有测量间距配置的客户端不允许传送/接收装置对装置数据或排程指派,装置对装置数据的传输或接收会因此延迟。当装置对装置数据中包含公共安全情境下的紧急信息时,问题可能会更为严重。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亟为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通讯装置,用来处理一装置对装置(device-to-device,D2D)通讯,包含一储存单元,用来储存以下指令:根据一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或一上行链路共同控制通道(uplink commoncontrol channel,UL-CCCH)的数据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该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该数据到一网络端;根据一装置对网络(device-to-network,D2N)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网络端,其中该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该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该数据的该优先次序高于该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该优先次序;根据一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power headroom report,PHR)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到该网络端,其中该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该优先次序高于该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该优先次序;以及根据一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网络端,其中该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该优先次序高于该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该优先次序;以及
一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储存单元,被设定以执行该储存单元中的该指令。
本发明另提出一通讯装置,用于处理一装置对装置(device-to-device,D2D)通讯,包含一储存单元,用来储存以下指令:接收一测量间距配置(measurement gapconfiguration),其是用来为该通讯装置设定一测量间距;以及在该测量间距的一子帧(subframe)中,传送或接收一装置对装置信号;以及一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储存单元,被设定以执行该储存单元中的该指令。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通讯方法,用于通讯装置,该通讯装置用于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该通讯方法包括:该通讯装置接收测量间距配置的步骤,该测量间距配置是用来为该通讯装置设定测量间距;以及该通讯装置在该测量间距的子帧中,传送或接收该装置对装置信号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 无线通讯系统
100 网络端
102、104 客户端
1002 演进式基站
1004 演进式分组核心
20 通讯装置
200 处理装置
210 储存单元
214 程序代码
220 通讯接口单元
30、40 流程
300、302、304、306、308、 步骤310、400、402、404、406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讯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讯系统10可简略地由网络端100以及客户端102及104所组成。在图1中,网络端100及客户端102及104可用来说明无线通讯系统10的架构。根据定义于一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中的装置对小区(device-to-cellular,D2C)通讯(即装置对网络通讯),一客户端可与网络端100进行通讯。实际上,在通用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网络端100可为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其包含至少一基站(Node-Bs,NB)。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或是先进长期演进系统的后续版本中,网络端可为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可包含至少一基站(Node-Bs,NB)和/或至少一中继站(relay)。在一实例中,图1中网络端100包含连接到一演进式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1004的演进式基站1002。
除此之外,网络端100亦可同时包括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及核心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可包括可移动管单元(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伺服网关器(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packetdata network,PDN)网关器(PDN gateway,P-GW)、自我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Network,SON)和/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等网络实体。换句话说,在网络端100接收通讯装置所传送的信息后(例如客户端102和/或客户端104),可由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来处理信息及产生对应于该信息的决策。或者,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可将信息转发至核心网络,由核心网络来产生对应于该信息的决策。此外,亦可在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及核心网络在合作及协调后,共同处理该信息,以产生决策。
客户端(例如客户端102和/或客户端104)可为低成本装置(例如机器型态通讯(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装置对装置(device-to-device,D2D)通讯装置、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或以上所述装置的结合。此外,对装置对小区通讯来说,根据传输方向,可将网络端100及客户端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行链路(uplink,UL)而言,客户端为传送端而网络端100为接收端;对于一下链路(downlink,DL)而言,网络端100为传送端而客户端为接收端。
此外,在一初始化(例如连结建立和/或对等点发现(peer discovery))被执行后,客户端102可与客户端104直接进行通讯。举例来说,该初始化可由网络端100协助客户端来执行。也就是说,根据定义于通讯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中的装置对装置通讯,客户端102及104可相互进行通讯,例如传送和/或接收信号/分组。根据分频多任务(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组态和/或分时多任务(time-divisionduplexing,TDD)组态,客户端102及104可通过上行链路资源(例如上行链路子帧(subframe)或上行链路承载)相互进行通讯。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102可与客户端104在一上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讯且与网络端100在另一上行链路子帧进行通讯。在另一实例中,客户端102可同时与客户端104及网络端100进行通讯,即装置对装置通讯及装置对小区通讯可同时被实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讯装置20的示意图。通讯装置20可用来实现图1中的网络端100(例如演进式基站1002和/或演进式分组核心1004)、客户端102和/或客户端104,但不限于此。通讯装置20包括一处理装置200、一储存单元210以及一通讯接口单元220。处理装置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储存单元2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程序代码214,处理装置200可通过储存单元2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214。举例来说,储存单元2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式内存(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内存(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DVD-ROM/BD-ROM)、磁带(magnetic tape)、硬盘(hard disk)、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device)、非易失性储存单元(non-volatile storage unit)、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例如实体介质(tangible media))等,而不限于此。通讯接口单元2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是根据处理装置2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号(例如数据、信号、讯息和/或分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图,用于图1中客户端102(或客户端104中),用来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流程30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214,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根据一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C-RNTI)或一上行链路共同控制通道(uplink common control channel,UL-CCCH)的数据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该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该数据到一网络端。
步骤304:根据一装置对网络(device-to-network,D2N)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status report,BSR)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网络端,其中该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该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该数据的该优先次序高于该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该优先次序。
步骤306:根据一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power headroom report,PHR)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到该网络端,其中该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该优先次序高于该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该优先次序。
步骤308:根据一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一优先次序,决定是否传送该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网络端,其中该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该优先次序高于该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该优先次序。
步骤310:结束。
根据流程30,根据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的优先次序,客户端102决定是否传送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到网络端。根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客户端102决定是否传送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到网络端,其中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的优先次序高于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根据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优先次序,客户端102决定是否传送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到网络端,其中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高于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优先次序。根据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客户端102决定是否传送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到网络端,其中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优先次序高于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也就是说,数据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的优先次序由高至低依序为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的优先次序、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优先次序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客户端102根据指定的优先次序处理(例如传送)资料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因此,数据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可被适当地处理,例如较重要的信息如与装置对网络通讯有关的信息将不会被延迟或者仅会被稍微延迟。当客户端102进行装置对装置通讯时,装置对网络通讯的运作不会被装置对装置通讯影响。因此,客户端102及104及网络端100可正常运作。
此外,客户端102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用来传送特定的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根据本发明,客户端102可能不传送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在一实施例中,若根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被决定的资源不足以传送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流程30的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不被传送。在一实施例中,若根据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的优先次序被决定的资源的不足以传送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流程30的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可不被传送。在一实施例中,若根据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优先次序被决定的资源不足以传送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流程30的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不被传送。需注意的是,无论资源是否足以传送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例如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若客户端102没有被触发(或排定)去传送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可不被传送。也就是说,若客户端102不需要传送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流程30的一或多个步骤可被停止(或跳过)。
流程30中的数据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在何种资源中被传送未有所限,在一实施例中,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中一组参数可以被传送在一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中。此外,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中一组参数可以被传送在多个传输区块中。举例来说,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可以被传送在第一传输区块中以及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在第二传输区块中,同时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被决定不传送(例如未被触发或没有足够资源)。在另一实施例中,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及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在第一传输区块中以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可以被传送在第二传输区块中,同时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被决定不传送(例如未被触发或没有足够资源)。在另一实施例中,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可以被传送在同一传输区块中,同时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被决定不传送(例如未被触发或没有足够资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上述说明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中一组参数可以被传送在一载波频率(carrier frequency)上。此外,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中一组参数可以被传送在多个载波频率上。举例来说,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可以被传送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以及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同时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被决定不传送(例如未被触发或没有足够资源)。在另一实施例中,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及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以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同时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未被触发传送。在另一实施例中,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在同一载波频率上,同时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未被触发传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上述说明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中一组参数可以被传送到网络端的一基站(base station)。此外,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中一组参数可以被传送到网络端的多个基站。举例来说,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可以被传送到第一基站以及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到第二基站,同时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及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不需要被传送。在另一实施例中,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及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到第一基站及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可以被传送到第二基站,同时装置对装置缓冲区状态报告不需要被传送(例如未被触发或没有足够资源)。在另一实施例中,小区无线电网络暂时识别符或上行链路共同控制信道的数据、装置对网络功率余量报告及装置对装置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以被传送到同一基站,同时装置对网络缓冲区状态报告未被触发传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上述说明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
需注意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的精神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有关传输区块、载波频率和/或基站的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用于图1中客户端102(或客户端104中),用来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流程40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214,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接收一测量间距配置(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其是用来为该通讯装置设定一测量间距。
步骤404:在该测量间距的一子帧中,传送或接收一装置对装置信号。
步骤406:结束。
根据流程40,客户端102接收测量间距配置,其是用来为通讯装置设定测量间距;接着,客户端102在测量间距的子帧中,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也就是说,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不会被测量间距停止。因此,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的延迟可被避免。
此外,流程40中的装置对装置信号可以根据装置对装置信号的优先次序被传送或接收而非任意地被传送或接收。举例来说,若装置对装置信号的优先次序高于一预先决定的数值,客户端102可以在该测量间距的子帧中,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否则,客户端102可以停止在该测量间距的子帧中,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对装置信号可以包含装置对装置数据、排程指派、物理装置对装置同步信道(physical D2D synchronization channel,PD2DSCH)和/或主装置对装置同步信号(primary D2D Synchronization Signal,PD2DSS)。也就是说,若装置对装置信号包含上述任何信号,客户端102可以在测量间距的子帧中,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在一实施例中,装置对装置信号可以包含紧急信息。在一实施例中,装置对装置信号可以包含控制信息。也就是说,若装置对装置信号包含紧急信息和/或控制信息,客户端102可以在测量间距的子帧中,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前述的陈述、步骤和/或流程(包含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软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电子系统、或上述装置的组合,其中装置可为通讯装置20。
硬件可为模拟微机电路、数字微机电路和/或混合式微机电路。例如,硬件可为特定应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组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耦接的硬件组件,或上述硬件的组合。在其它实施例中,硬件可为通用处理器(general-purpose processor)、微处理器、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上述硬件的组合。
软件可为程序代码的组合、指令的组合和/或函数(功能)的组合,其储存于一储存单元中,例如一计算机可读取介质(computer-readable medium)。举例来说,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可为用户识别模块、只读式内存、闪存、随机存取内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DVD-ROM/BD-ROM)、磁带、硬盘、光学数据储存装置、非易失性内存(non-volatile storageunit),或上述组件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如储存单元)可以内建的方式耦接于至少一处理器(如与计算机可读取介质整合的处理器)或以外接地方式耦接于至少一处理器(如与计算机可读取介质独立的处理器)。上述至少一处理器可包含一或多个模块,以执行计算机可读取介质所储存的软件。程序代码的组合、指令的组合和/或函数(功能)的组合可使至少一处理器、一或多个模块、硬件和/或电子系统执行相关的步骤。
电子系统可为系统单芯片(system on chip,SoC)、系统级封装(system inpackage,SiP)、嵌入式计算机(computer on module,CoM)、计算机可编程产品、装置、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可携式计算机系统,以及通讯装置20。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与装置对装置通讯有关的数据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的优先次序会被指定,因此,数据及介质存取控制的控制组件可被适当地处理,且通讯装置可以正常运作。此外,装置对装置通讯的测量间距被适当地定义,因此,装置对装置信号的传送或接收不会被延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通讯装置,用于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包含:
储存单元,用来储存以下指令:
接收测量间距配置,其是用来为所述通讯装置设定测量间距;以及
在该测量间距的子帧中,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其中若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的优先次序高于预先决定的数值,根据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的所述优先次序,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被传送或接收;以及
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储存单元,被设定以执行所述储存单元中的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包含装置对装置数据、排程指派、物理装置对装置同步信道和/或主装置对装置同步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包含紧急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包含控制信息。
5.一种通讯方法,所述通讯方法用于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用于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所述通讯方法包括:
所述通讯装置接收测量间距配置的步骤,所述测量间距配置是用来为所述通讯装置设定测量间距;以及
所述通讯装置在该测量间距的子帧中,传送或接收装置对装置信号的步骤,其中若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的优先次序高于预先决定的数值,根据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的所述优先次序,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被传送或接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包含装置对装置数据、排程指派、物理装置对装置同步信道和/或主装置对装置同步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包含紧急信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对装置信号包含控制信息。
CN201810756082.0A 2014-07-08 2015-07-08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8848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22176P 2014-07-08 2014-07-08
US62/022,176 2014-07-08
US14/754,724 US20160014794A1 (en) 2014-07-08 2015-06-30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14/754,724 2015-06-30
CN201510396047.9A CN105263098A (zh) 2014-07-08 2015-07-08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6047.9A Division CN105263098A (zh) 2014-07-08 2015-07-08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483A CN108848483A (zh) 2018-11-20
CN108848483B true CN108848483B (zh) 2021-04-20

Family

ID=535250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6047.9A Pending CN105263098A (zh) 2014-07-08 2015-07-08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CN201810756082.0A Active CN108848483B (zh) 2014-07-08 2015-07-08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6047.9A Pending CN105263098A (zh) 2014-07-08 2015-07-08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60014794A1 (zh)
EP (2) EP3236704B1 (zh)
CN (2) CN105263098A (zh)
TW (2) TWI6328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8288B2 (en) * 2014-03-19 2017-05-30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device-to-device oper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769699B2 (en) * 2014-09-17 2017-09-19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 to device (D2D) content estimation and triggering of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BS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371466B2 (ja) * 2014-09-23 2018-08-0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D2d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のための優先順位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6717052B (zh) * 2014-09-25 2020-05-19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取消触发的prose bsr的方法和装置
EP3211816B1 (en) 2014-10-21 2023-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2d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028323B1 (en) * 2016-09-27 2018-07-17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oint to select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aster for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group
WO2018201182A1 (en) * 2017-05-01 2018-11-08 Health Communication Network Pty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 clinical workflow
CN110035452A (zh) * 2018-01-12 2019-07-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功率余量上报及接收方法、用户终端、基站、介质、系统
EP3621226B1 (en) * 2018-09-10 2024-02-1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ource indication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58652B (zh) * 2018-09-27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278112B (zh) * 2018-12-05 2023-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0035415A (zh) * 2019-04-03 2019-07-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时延驱动的d2d网络缓存下载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901A (zh) * 2009-01-16 2011-12-14 诺基亚公司 在蜂窝网络中实现装置到装置通信
WO2014070359A1 (en) * 2012-11-01 2014-05-08 Jong-Kae Fwu Long-term evolution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using control channel
CN104519474A (zh) * 2013-10-04 2015-04-15 创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装置对装置发现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706511A (zh) * 2013-10-31 2016-06-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执行的d2d操作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6453B1 (ko) * 2008-02-01 2022-08-24 옵티스 와이어리스 테크놀로지, 엘엘씨 통신 단말기 및 우선순위가 매겨진 제어 정보를 사용하는 방법
GB2461159B (en) * 2008-06-18 2012-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s
EP2254381A1 (en) * 2009-05-21 2010-11-24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in a carrier component of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US8638815B2 (en) * 2010-01-08 2014-01-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740483B (zh) * 2011-03-31 2015-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KR101935785B1 (ko) * 2011-08-16 2019-04-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HUE043501T2 (hu) * 2012-05-11 2019-08-28 Lg Electronics Inc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teljesítmény-kivezérlési tartalék jelentési mûvelet végrehajtására vezeték nélküli kommunikációs rendszerben
EP2856836B1 (en) * 2012-05-31 2019-02-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mobility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4350790B (zh) * 2012-05-31 2019-04-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交叉链路功率控制
CN104584670B (zh) * 2012-08-23 2019-04-1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91178B (zh) * 2013-05-01 2019-06-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EP3117638A1 (en) * 2014-03-12 2017-01-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36039A1 (en) * 2014-03-12 2015-09-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23307B2 (en) * 2014-03-20 2018-11-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etting and notifying of an amount of data in a transmission buffer
CN103874049B (zh) * 2014-03-31 2017-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缓冲区状态上报bsr触发方法及装置
JP2017152753A (ja) * 2014-07-03 2017-08-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901A (zh) * 2009-01-16 2011-12-14 诺基亚公司 在蜂窝网络中实现装置到装置通信
WO2014070359A1 (en) * 2012-11-01 2014-05-08 Jong-Kae Fwu Long-term evolution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using control channel
CN104519474A (zh) * 2013-10-04 2015-04-15 创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装置对装置发现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706511A (zh) * 2013-10-31 2016-06-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执行的d2d操作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Carrier and Inter-Cell Aspects of D2D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bis R1-141386》;20140404;正文第2-5小节 *
Inter-frequency discovery considerations;Kyocera;《3GPP TSG-RAN WG2 #86 R2-142240》;20140523;全文 *
Signal Design for D2D Synchronization;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1 #77 R1-141974》;20140523;全文 *
Type 1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discovery;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RAN2 Meeting #84 R2-134285》;201311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66925A3 (en) 2016-03-02
CN105263098A (zh) 2016-01-20
CN108848483A (zh) 2018-11-20
TW201603618A (zh) 2016-01-16
EP3236704B1 (en) 2019-06-19
TWI568298B (zh) 2017-01-21
US20160014794A1 (en) 2016-01-14
EP2966925A2 (en) 2016-01-13
TW201705797A (zh) 2017-02-01
TWI632819B (zh) 2018-08-11
US20170318596A1 (en) 2017-11-02
EP3236704A1 (en)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8483B (zh)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US20200314895A1 (en)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 selection
EP2922366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device-to-device operation
TWI646788B (zh) 處理用於傳輸時間間隔的通道狀態資訊報告的裝置及方法
CN111263429B (zh) 处理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TWI672970B (zh) 處理用於服務細胞的傳送/接收的裝置及方法
CN110611557B (zh) 处理频带宽度部分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装置
CN111885693B (zh) 处理用于多个时间区间的功率余量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EP2983321A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device-to-cellular communication
EP2903382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device-to-device signal and device-to-cellular signal
US10356724B2 (en) Device handling power control for time intervals based on power level limit
CN107197527B (zh) 处理在非执照频带中的传送的装置及方法
CN105848203B (zh) 处理用于非执照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