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8096B - 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8096B
CN108848096B CN201810659257.6A CN201810659257A CN108848096B CN 108848096 B CN108848096 B CN 108848096B CN 201810659257 A CN201810659257 A CN 201810659257A CN 108848096 B CN108848096 B CN 108848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ontract
node
block
hash valu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92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8096A (zh
Inventor
蒋美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92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8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8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8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第一节点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第一节点将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第一区块,并根据第一区块、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第一节点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本发明的方案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合法服务合约对应的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能够使服务合约不被篡改。

Description

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约处理技术,尤其涉及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社区都具有合作关系的服务人员,业主可以通过社区联系到服务人员,从而使服务人员上门向业主提供服务。
但是,在服务人员与业主对接过程中,由于互相不信任容易出现二者对接不顺畅的问题,同时,在没有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服务费用支付过程也存在较大风险,例如服务人员临时增加服务费,或是业主对服务不满意不愿意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等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服务人员向业主提供服务以及费用支付的过程,都是基于道德约束,没有其他机制对服务人员或是业主进行约束,导致现有技术的社区服务方式弊端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社区服务方式弊端较多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包括:
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区块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块,并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所述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包括:
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其中,所述第一区块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所述服务合约子集合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得到的;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包括:
合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块,并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所述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包括:
合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
区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其中,所述第一区块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所述服务合约子集合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得到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处理服务合约方法。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处理服务合约方法。
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处理服务合约方法。
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处理服务合约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第一节点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第一节点将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第一区块,并根据第一区块、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区块链网络;第一节点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由第一节点验证服务合约身份是否合法,并基于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生成第一区块,从而使第二节点能够根据第一区块及其接收的服务合约确定合法服务合约,即时在一些节点中的合约数据被恶意篡改的情况下,第二节点也能够根据多个第一区块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合法服务合约对应的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能够使服务合约不被篡改,从而使得业主和服务人员能够根据准确无误的服务合约进行交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置的处理服务合约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置的处理服务合约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
其中,业主和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注册的方式成为区块链网络中的用户。在注册时可以向区块链网络中提交用户名、密码等内容,以使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能够记录用户信息。
具体的,在用户完成注册后,可以由区块链网络向注册成功的用户分发公钥和私钥,私钥由用户存储,公钥对外公开,也就是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可以获取到用户的公钥。
进一步的,注册成功的用户也可以作为区块链中的节点,即业主、服务人员可以作为使用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易的使用者,也可以作为验证其他业主以及服务人员交易是否合法的验证节点。
实际应用时,业主和服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共同商定一份合约,合约中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通过电子化的方式,编成机器语言,形成服务合约,例如,通过solc编译服务合约。服务合约中可以包括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费用、支付方式等。再由业主和服务人员分别使用各自的私钥对服务合约进行签名,从而保证合约确实是由参与合约的业主以及服务人员签订的。
其中,业主、服务人员在对服务合约进行加密后,可以由用户端将其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从而通过区块链的各个节点存储服务合约。例如,先由业主对服务合约进行加密,再由服务人员对服务合约进行加密,则可以由服务人员的客户端将加密后的服务合约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中,从而使区块链中的节点能够接收到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
具体的,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还可以是服务合约本身及其数字签名。用户端可以先对服务合约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再使用私钥对其进行加密,得到数字签名,最后将服务合约本身以及数字签名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中,从而使得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能够接收第一服务合约以及该数字签名。
其中,可以是区块链网络中的全部节点都接收第一服务合约,也可以是部分节点接收,例如在节点数量非常多的情况下,可以设定百分之七十的节点接收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正常情况下,第一节点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应该与用户端生成的服务合约相同,若第一节点被恶意攻击导致数据被篡改,就存在着第一节点内的第一服务合约与用户端发出的服务合约不一致的情况。
步骤102,第一节点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其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
进一步的,第一节点是指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该节点在步骤101中接收到了第一服务合约。
实际应用时,第一节点可以根据参与第一服务合约的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可以认为该第一服务合约确实是该业主和服务人员签订的,那么可以认为该第一服务合约身份合法,否则,认为第一服务合约身份非法。
其中,若第一节点接收的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是第一服务合约本身以及服务合约的数字签名,则第一节点可以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哈希值,再根据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本身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另一个哈希值,通过比对两个哈希值是否一致,能够确定该服务合约是否确实是该合约的参与者签订的。
具体的,第一节点可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有第一服务合约均进行身份合法性判断,并将身份合法的第一服务合约打包得到服务合约子集合,再基于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例如可以通过预设算法对服务合约子集合进行计算,得到输出值,并基于输出值生成第一区块。
进一步的,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例如可以是5分钟,即每5分钟第一节点对接收的服务合约处理一次。
步骤103,第一节点将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第一区块,并根据第一区块、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实际应用时,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后,可以将其广播至区块链网络,以使第二节点能够接收到该第一区块。
其中,可以认为区块链网络中包括多个第一节点,每个第一节点都能够根据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生成第一区块,并将其发送至区块链网络。因此,对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同一个节点来说,既可以是发出第一区块的第一节点,也可以是接收第一区块的第二节点。
具体的,第二节点是指接收第一区块的节点,第二节点是与第一节点相对的概念,第一节点发出第一区块,第二节点接收该第一区块。第二节点也可以发出第一区块,此时,第二节点就转变为第一节点,相应的,接收该区块的节点就是第二节点。也就是说,同一个节点既可以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是第二节点,该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的区分是相对于对同一个第一区块来的操作来确定的。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区块以后,可以获取第一区块中包括的内容,同时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有服务合约集合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理过程与第一节点对服务合约集合进行处理的过程相同。第二节点可以根据第一区块包括的内容与处理结果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出合法的服务合约集合。
其中,第二节点可以根据共识机制确定合法合约集合。第二节点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再根据该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区块内容,第二节点还可以获取各个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并从中获取区块内容,通过比对各个区块内容,将占比最高的区块内容作为合法区块内容,再将该合法区块内容对应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确定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具体的,区块内容具体可以是根据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哈希值,即可以比对各个节点根据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哈希值确定合法服务合约集合。若某个节点被攻击导致合约内容被更改,那么还可以通过共识机制将该节点内的合约集合更正为合法的合约集合,因此,能够保证各个节点中存储的合约集合是正确的。
第二节点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到区块链网络,从而使第一节点能够接收该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步骤104,第一节点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进一步的,在各个节点对合法服务合约集合达成一致以后,就可以根据该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确定目标区块。可以设置目标值,各个节点可以通过计算,找到哈希值小于目标值的未知解,找到未知解的区块获得生成区块的权利。
实际应用时,为了使区块链中的数据内容不被篡改,可以根据当前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当前区块的哈希值,并将该哈希值写入区块中。为了使得各个区块具有先后顺序,还可以将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写入当前区块中,即区块中既包括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也包括当前区块的哈希值。若当前区块的数据内容发生改变,那么区块中的当前哈希值必然发生改变,若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改变了,那么当前区块将无法与上一个区块进行连接。因此,可以保证区块数据不被篡改,从而是业主和服务人员之间达成的合约不会被篡改。还可以将生成的目标区块广播至全网,使其他节点也可以将该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其中,若区块链网络内的节点数较少,也可以不设置获取生成区块权利的算法,可以由各个节点根据当前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区块并写入自己的区块链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区块链中可以携带各个节点达成一致的服务合约集合,因此,能够使服务合约不被篡改,进而使业主以及服务人员能够基于该准确的服务合约执行相关约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用于处理社区服务的合约,该方法由安装有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执行,该装置通常以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包括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第一节点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第一节点将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第一区块,并根据第一区块、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区块链网络;第一节点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中,由第一节点验证服务合约身份是否合法,并基于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生成第一区块,从而使第二节点能够根据第一区块及其接收的服务合约确定合法服务合约,即时在一些节点中的合约数据被恶意篡改的情况下,第二节点也能够根据多个第一区块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合法服务合约对应的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能够使服务合约不被篡改,从而使得业主和服务人员能够根据准确无误的服务合约进行交易。
图2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
步骤202,第一节点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
步骤201-202与步骤101-102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3,第一节点根据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哈希值,并根据第一哈希值生成第一区块。
其中,第一节点可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服务合约均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将验证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打包成一个服务合约子集合,再计算这个子服务合约集合的哈希值,并基于该哈希值生成第一区块。
具体的,哈希算法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又叫做预映射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哈希值。由于哈希算法的特性,若输入值不同,则输出的哈希值可以认为不同,其相同的概率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
步骤204,第一节点将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第一区块,并根据第一区块、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步骤204与步骤103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5,第一节点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当前哈希值。
其中,可以直接采用哈希算法对合法服务合约集合进行计算,得到当前哈希值,从而使服务合约集合能够以哈希值的形式进行传播,而由于哈希计算的特性,若输入值不同,则输出值必然不同,而输出值相同输入值不同的几率极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当合约集合内的数据内容发生变化时,其对应的哈希值一定发生改变。
步骤206,第一节点获取区块链末端区块数据的历史哈希值。
具体的,在末端区块中,可以包括与其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也可以包括该末端区块数据的哈希值,获取该末端区块数据的哈希值并将其作为历史哈希值。末端区块数据的哈希值是指对该末端区块对应的服务合约集合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的哈希值。
步骤207,第一节点根据当前哈希值、历史哈希值生成目标区块,并将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进一步的,历史哈希值用来标注该目标区块的上一个区块,从而使得区块链中的区块数据具有前后关系,即当前区块中包括上一个区块的历史哈希值,若上一个区块的历史哈希值被篡改,将导致当前区块无法连接到上一个区块上,因此,基于步骤207得到的区块链数据不易被篡改。若区块链中的一个区块被篡改,为了使该区块的下一个区块依旧能够与该区块连接,则需要更改再下一个区块,以此类推,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区块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力,同时,由于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仅篡改一个节点的区块数据没有意义,若篡改多于一半的节点的区块数据,将要耗费更多的计算力,可以认为是无法实现的。
在步骤207之后,还可以包括:
由服务合约的状态机定期检查每个服务合约的事务触发条件,若满足,则将服务合约的事务推送到验证的队列中,以使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对这些事务进行验证。
在将合法的服务合约写入区块链以后,业主和服务人员还可以进一步的执行该合约,例如,若服务人员完成相关服务,则服务人员可以选择完成服务的选项,并将完成服务的指令上传至区块链网络,由区块链节点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即合约执行过程中的每个流程都可以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验证,以保证其合法性。
事务执行成功后,服务合约自带的状态机会判断合约的状态,当合约包括的所有事务都顺序执行完后,状态机会将合约的状态标记为完成;反之将标记为进行中。若合约执行完成,则可以将其从区块链中删除,从而减小区块链中的数据量。
图3为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
其中,业主和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注册的方式成为区块链网络中的用户。在注册时可以向区块链网络中提交用户名、密码等内容,以使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能够记录用户信息。
具体的,在用户完成注册后,可以由区块链网络向注册成功的用户分发公钥和私钥,私钥由用户存储,公钥对外公开,也就是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可以获取到用户的公钥。
进一步的,注册成功的用户也可以作为区块链中的节点,即业主、服务人员可以作为使用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易的使用者,也可以作为验证其他业主以及服务人员交易是否合法的验证节点。
实际应用时,业主和服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共同商定一份合约,合约中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通过电子化的方式,编成机器语言,形成服务合约,例如,通过solc编译服务合约。服务合约中可以包括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费用、支付方式等。再由业主和服务人员分别使用各自的私钥对服务合约进行签名,从而保证合约确实是由参与合约的业主以及服务人员签订的。
其中,业主、服务人员在对服务合约进行加密后,可以由用户端将其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从而通过区块链的各个节点存储服务合约。例如,先由业主对服务合约进行加密,再由服务人员对服务合约进行加密,则可以由服务人员的客户端将加密后的服务合约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中,从而使区块链中的节点能够接收到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
具体的,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还可以是服务合约本身及其数字签名。用户端可以先对服务合约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再使用私钥对其进行加密,得到数字签名,最后将服务合约本身以及数字签名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中,从而使得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能够接收第二服务合约以及该数字签名。
其中,可以是区块链网络中的全部节点都接收第二服务合约,也可以是部分节点接收,例如在节点数量非常多的情况下,可以设定百分之七十的节点接收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正常情况下,第二节点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应该与用户端生成的服务合约相同,若第二节点被恶意攻击导致数据被篡改,就存在着第二节点内的第二服务合约与用户端发出的服务合约不一致的情况。
步骤302,第二节点接收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其中,第一区块是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服务合约子集合是第一节点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得到的。
实际应用时,第一节点可以根据参与第一服务合约的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可以认为该第一服务合约确实是该业主和服务人员签订的,则可以认为该第一服务合约身份合法,否则,认为第一服务合约身份非法。
其中,若第一节点接收的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是第一服务合约本身以及服务合约的数字签名,则第一节点可以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哈希值,再根据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本身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另一个哈希值,通过比对两个哈希值是否一致,能够确定该服务合约是否确实是该合约的参与者签订的。
具体的,第一节点可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均进行身份合法性判断,并将身份合法的第一服务合约打包得到服务合约子集合,再基于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例如可以通过预设算法对服务合约子集合进行计算,得到输出值,并基于输出值生成第一区块。第一节点还将第一区块广播至区块链网络,从而使第二节点能够接收该第一区块。
步骤303,第二节点根据第一区块、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第一节点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区块以后,可以获取第一区块中包括的内容,同时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有服务合约集合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理过程与第一节点对服务合约集合进行处理的过程相同。第二节点可以根据第一区块包括的内容与处理结果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出合法的服务合约集合。
进一步的,若第一节点先对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鉴定,再对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集合进行哈希值计算,从而生成第一区块,那么第二节点也可以根据接收的服务合约进行相同的处理,即先进行身份合法性鉴定,再对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集合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第二节点可以获取第一区块中的哈希值,并与计算的哈希值进行比对,若二者相同,则可以认为接收的第一区块对应的服务合约集合与第二节点中确定的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集合相同。
实际应用时,由于区块链网络中可以包括众多节点,因此,第二节点能够接收到多个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此时,第二节点可以根据接收的多个第一区块、自身对服务合约集合的处理结果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例如,第二节点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区块得到多个哈希值,还可以根据自己接收并存储的服务合约结合得到哈希值,可以将其中占比大的哈希值确定为合法哈希值,相应的,该合法哈希值对应的服务合约集合就是合法服务合约集合。若第二节点内的服务合约集合非法,则第二节点还可以向其他节点发送获取请求,以获得合法的服务合约集合。
具体的,若各个第二节点发送的合法服务合约集合不完全相同,则各个第二节点还可以继续根据确定出的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区块,并广播至全网,以使其他节点继续通过共识机制确定合法服务合约集合,通过这种多轮的发送和比较,从而使各个节点最终能够对合法的服务合约集合达成一致。
进一步地,第二节点还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广播至区块链网络,以使第一节点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实际应用时,为了使区块链中的数据内容不被篡改,可以根据当前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当前区块的哈希值,并将该哈希值写入区块中。为了使得各个区块具有先后顺序,还可以将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写入当前区块中,即区块中既包括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也包括当前区块的哈希值。若当前区块的数据内容发生改变,那么区块中的当前哈希值必然发生改变,若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改变了,那么当前区块将无法与上一个区块进行连接。因此,可以保证区块数据不被篡改,从而是业主和服务人员之间达成的合约不会被篡改。还可以将生成的目标区块广播至全网,使其他节点也可以将该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图4为本发明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
步骤402,第二节点接收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其中,第一区块是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服务合约子集合是第一节点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得到的。
步骤401-402与步骤301-302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3,第二节点获取第一区块中包括的第一哈希值。
进一步的,第二节点能够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并获取该区块中包括的第一哈希值。第一哈希值是第一节点根据其接收的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
实际应用时,第二节点能够接收到多个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从而获取到多个第一哈希值,例如,区块链网络中共包括101个节点,且都参与计算,那么每个第二节点都能够接收到100个第一区块。其中,相对于一个第二节点来说,其他发送第一区块的节点均是第一节点。
步骤404,第二节点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第二哈希值。
其中,第二节点确定哈希值的步骤与第一节点确定第一哈希值的步骤相同,使得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有可比性。第二节点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二哈希值。
具体的,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在相同的预设时间段内接收服务合约,并根据相同的公钥确定合约身份的合法性,再基于确定结果得到哈希值,因此,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接收的服务合约在不被恶意更改的情况下,应该是相同的,那么在数据没有被篡改的情况下,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确定得到的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也应该是相同的。
步骤405,第二节点比对第一哈希值、第二哈希值得到比对结果,并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进一步的,第二节点可以比对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可以认为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对应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相同。若不同,则认为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对应的服务合约子集合不同。
实际应用时,第二节点能够接收到多个第一节点发送的多个第一区块,因此,第二节点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进行比对,若每个第一哈希值都与第二哈希值相同,则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一致,否则,认为二者不一致。
若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一致,则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若每个第一哈希值都与第二哈希值相同,也就是所有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确定出的哈希值都相同,也就是所有节点确定出的服务合约子集合都是相同的,此时可以认为该服务合约子集合是准确无误的,没有被恶意更改过。那么第二节点可以将其接收的服务合约中身份合法的合约集合确定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另外,由于第二节点在确定第二哈希值的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出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因此,第二节点也可以直接将之前确定的服务合约子集确定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若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不一致,则根据共识机制在第一哈希值、第二哈希值中确定出合法哈希值,并根据合法哈希值从第一节点中获取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若哈希值不一致,则可以认为有的节点中的服务合约被恶意更改了,导致根据该服务合约生成的哈希值与其他节点生成的哈希值不一致。
此时,可以根据共识机制在第一哈希值、第二哈希值中确定出合法哈希值。可以将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哈希值作为合法哈希值。例如,共包括101个节点,第二节点接收到100个第一区块,也就是能够获取到100个第一哈希值,其中有一个哈希值是S,其他哈希值都是Q,且第二哈希值也是Q,那么此时,可以将Q确定为合法哈希值。另外,还可以将占比最高的哈希值作为合法哈希值。当一个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较多时,若其中被攻击的节点也较多时,可以确定各个哈希值的占比,并将其中占比最高的哈希值作为合法哈希值。
步骤406,第二节点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第一节点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
步骤406步骤303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置的处理服务合约的结构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包括:
合约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
验证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
发送模块53,用于将所述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块,并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生成模块54,用于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所述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包括:合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验证模块,用于根据业主、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第一区块,并根据第一区块、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区块链网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中,能够验证接收的服务合约身份是否合法,并基于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生成第一区块,从而使第二节点能够根据第一区块及其接收的服务合约确定合法服务合约,即时在一些节点中的合约数据被恶意篡改的情况下,第二节点也能够根据多个第一区块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合法服务合约对应的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能够使服务合约不被篡改,从而使得业主和服务人员能够根据准确无误的服务合约进行交易。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均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所述验证模块52,包括:
第一区块生成单元521,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哈希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生成第一区块。
可选的,所述生成模块54,包括:
哈希值生成单元541,用于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当前哈希值;
哈希值获取单元542,用于获取区块链末端区块数据的历史哈希值;
第二区块生成单元543,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哈希值、所述历史哈希值生成所述目标区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均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置的处理服务合约的结构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包括:
合约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
区块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其中,所述第一区块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所述服务合约子集合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得到的;
确定模块7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发送模块74,用于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均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所述确定模块73,包括:
获取单元73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块中包括的第一哈希值;
确定单元732,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第二哈希值;
比对单元733,用于比对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二哈希值得到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所述比对单元733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哈希值与所述第二哈希值一致,则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若所述第一哈希值与所述第二哈希值不一致,则根据共识机制在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二哈希值中确定出合法哈希值,并根据所述合法哈希值从所述第一节点中获取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均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的结构图。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91;
处理器92;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1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92执行如图1或图2所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
图10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的结构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1001;
处理器1002;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01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1002执行如图3或图4所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图1或图2所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图3或图4所示的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区块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块,并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所述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哈希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生成第一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当前哈希值;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区块链末端区块数据的历史哈希值;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当前哈希值、所述历史哈希值生成所述目标区块。
4.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其中,所述第一区块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所述服务合约子集合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第一区块中包括的第一哈希值;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第二哈希值;
所述第二节点比对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二哈希值得到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比对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二哈希值得到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包括:
若所述第一哈希值与所述第二哈希值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若所述第一哈希值与所述第二哈希值不一致,则根据共识机制在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二哈希值中确定出合法哈希值,并根据所述合法哈希值从所述第一节点中获取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7.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合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一服务合约;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并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区块;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区块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块,并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并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并将所述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包括:
第一区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第一哈希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生成第一区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哈希值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当前哈希值;
哈希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区块链末端区块数据的历史哈希值;
第二区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哈希值、所述历史哈希值生成所述目标区块。
10.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合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主、服务人员分别通过私钥进行加密的第二服务合约;
区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区块,其中,所述第一区块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身份合法的服务合约子集合生成的,所述服务合约子集合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业主、所述服务人员的公钥对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第一服务合约进行身份合法性验证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一节点;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生成目标区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块中包括的第一哈希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出第二哈希值;
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二哈希值得到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哈希值与所述第二哈希值一致,则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务合约确定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若所述第一哈希值与所述第二哈希值不一致,则根据共识机制在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二哈希值中确定出合法哈希值,并根据所述合法哈希值从所述第一节点中获取所述合法服务合约集合。
13.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处理服务合约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659257.6A 2018-06-25 2018-06-25 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848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9257.6A CN108848096B (zh) 2018-06-25 2018-06-25 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9257.6A CN108848096B (zh) 2018-06-25 2018-06-25 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096A CN108848096A (zh) 2018-11-20
CN108848096B true CN108848096B (zh) 2021-06-01

Family

ID=64202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9257.6A Active CN108848096B (zh) 2018-06-25 2018-06-25 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80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5134B (zh) * 2019-01-23 2021-06-01 武汉理工大学 用区块链来实现股票交易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214552A (zh) * 2020-11-05 2021-01-12 深圳市瀚兰区块链地产有限公司 一种建设工程施工智能合同执行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868A (zh) * 2016-04-29 2016-09-28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据保全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9510A1 (en) * 2012-07-10 2015-12-31 Stanley Benjamin Smith Method and system to use a block chain infrastructure and Smart Contracts to monetize data transactions involving changes to data included into a data supply chain.
CN106408299B (zh) * 2016-08-31 2020-04-14 江苏云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智能签约支付方法
CN107171810B (zh) * 2017-06-27 2020-03-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区块链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7493162A (zh) * 2017-07-25 2017-1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区块链节点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846278B (zh) * 2017-10-30 2020-02-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合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84B (zh) * 2017-11-30 2020-11-27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868A (zh) * 2016-04-29 2016-09-28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据保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096A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7632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记录共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473105B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结算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1316615B (zh) 使用调解器计算机系统确保计算机程序正确执行的系统和方法
KR20200059234A (ko) 분산 조정을 사용한 스마트 계약 실행
EP383415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ckchain addresses and owner verification
WO2021008453A1 (zh) 一种基于标识认证的区块链离线交易方法和系统
CN116561789B (zh) 隐私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5772A (zh) 凭证验证方法、装置、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9010B (zh) 节点受邀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500458A (ja) 情報保護用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0827121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投标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49806B (zh) 一种联合权限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179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8848096B (zh) 处理服务合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5594B (zh) 一种基于同态运算的协同签名方法及系统
US1149631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for online dating
CN114417377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13949988B (zh) 一种位置保护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5162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74403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数字签名的量子支票交易方法
CN110766407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CN111062833A (zh) 一种合同数据的签名认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862466A (zh) 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及结账终端、服务器节点
CN111198763A (zh) 资源重复使用的检测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61739B (zh) 数据交易方法以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