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7976A - 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7976A
CN108847976A CN201810606572.2A CN201810606572A CN108847976A CN 108847976 A CN108847976 A CN 108847976A CN 201810606572 A CN201810606572 A CN 201810606572A CN 108847976 A CN108847976 A CN 108847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address
mobile terminal
router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65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7976B (zh
Inventor
叶雄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065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7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7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7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7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7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以供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IP地址请求后分配额外IP地址,并通过所述额外IP地址触发重播功能;所述移动终端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以供所述路由器重播所述配网数据包,待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器重播的所述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操作。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广播配网数据包的速率过高而导致家电无法完成配网的技术问题,无需额外增加移动终端与连接路由器即可使得路由器转播配网数据包完成智能家电的配网,减少了用户操作,同时降低了智能家电配网成本。

Description

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快连配网是一种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向空气中发送路由器的SSID和密钥的配网数据包,以方便没有人机交互界面的电器快速接入互联网的一项网络配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家电。
目前市面上的路由器为了提高使用性能与数据传输效率,通过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技术将802.11n的最高速率从150Mbps提高到300Mbps,甚至是450Mbps。手机如iphone6S,或者是比较高端的安卓旗舰机型,也陆续加入MIMO技术的支持。然而,由于家电本身数据量少,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低,加上成本敏感的特点,一般都会选用150Mbps的WIFI作为联网装置。所以,当路由器下有且仅有一台支持MIMO技术的手机时,手机通过与路由器协商速率,最终确定工作于MIMO模式下,此时由于手机发送配网数据包的速率超过了家电WIFI模块的最大速率,导致家电无法获取路由器SSID和密钥失败,最终配网失败。
由于无线路由器下存在多个连接终端时,路由器会将接收到的广播数据包低速重播,此时,混杂监听模式下的家电WIFI模块可以通过低速数据包获取路由器的SSID和密钥。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额外增加移动终端与路由器连接来解决上述家电配网失败的问题。
但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一:增加用户操作,对用户的网络连接技能要求较高,降低智能家电的使用广度;
技术问题二:额外增加移动终端,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额外增加路由器连接终端增加了用户操作,对用户的网络连接技能要求较高,降低智能家电的使用广度,额外增加移动终端,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使得在移动终端高速率发送配网数据包的情况下,也无需用户额外操作即可实现家电配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控制方法,所述配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以供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IP地址请求后分配额外IP地址,并通过所述额外IP地址触发重播功能;
所述移动终端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以供所述路由器重播所述配网数据包,待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器重播的所述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操作。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所述额外IP地址,使用所述额外IP地址定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单播数据包,以维持所述额外IP地址的激活状态。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以所述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配网信号时,广播配网数据包;
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未配网时,判定所述待配网设备配网失败,执行所述移动终端以所述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的步骤;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已配网时,判定所述待配网设备配网成功,生成配网成功的反馈信息。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已配网时,注销所述额外IP地址,销毁所述额外IP地址相关的任务线程。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未配网时,生成配网失败的反馈信息。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配网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配网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网控制方法,所述配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待配网设备接收所述路由器重播的配网数据包,其中,所述路由器重播配网数据包的过程包括: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后分配额外IP地址,并通过所述额外IP地址触发重播功能;所述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启用原IP地址广播的配网数据包时,重播所述配网数据包;
所述待配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
优选地,所述待配网设备接收到混杂监听模式的启动指令后,开启混杂监听模式,接收广播数据包,执行所述接收所述路由器重播的配网数据包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配网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配网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配网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网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控制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向路由器请求额外IP地址,促使路由器检测到多个活动终端,启动转播广播数据包的功能,无需额外增加移动终端与连接路由器即可使得路由器转播配网数据包完成智能家电的配网,减少了用户操作,同时降低了智能家电配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接收到路由器发送的额外IP地址,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广播配网数据包的速率过高而导致家电无法完成配网的技术问题,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方案通过控制移动终端采用预设MAC地址向路由器发送IP地址请求,为路由器伪造一个新的移动终端,路由器检测到新的移动终端的IP地址请求,为其分配额外IP地址,并通过额外IP地址触发路由器的重播功能。在移动终端接收到路由器发送的额外IP地址时,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由于路由器检测到多个移动终端活动,所以会对接收到的配网数据包主动重播,且路由器转播的速度兼容性较高,速率低,因此智能家电能够抓取到重播的配网数据包,进而根据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
通过控制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向路由器请求额外IP地址,促使路由器检测到多个活动终端,启动转播广播数据包的功能,无需额外增加移动终端与连接路由器即可使得路由器转播配网数据包完成智能家电的配网,减少了用户操作,同时降低了智能家电配网成本。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PC、便携计算机等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配网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配网控制程序。
实施例一
参照图2,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所述配网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以供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IP地址请求后分配额外IP地址,并通过所述额外IP地址触发重播功能。
步骤S20,所述移动终端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以供所述路由器重播所述配网数据包,待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器重播的所述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操作。
预设MAC地址是家电厂家预留的,其与任何一个家电的实际MAC地址均不相同,是一个伪造的MAC地址。
一般地,当路由器下检测到两个以上活动的DHCP客户端时,在收到局域网内的广播数据包时,路由器将主动对广播数据包进行重播,路由器重播的数据包特征为帧控制域的fromDS位为1,且为了保持最大的兼容性,速率都会比较低,一般为1Mbps。
通过控制移动终端采用预设MAC地址向路由器发送IP地址请求,为路由器伪造一个新的移动终端,路由器检测到新的移动终端的IP地址请求,为其分配一个空闲的额外IP地址,并通过额外IP地址触发路由器的重播功能。
在移动终端接收到路由器发送的额外IP地址后,再加上原IP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路由器下检测到多个移动终端活动,此时,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路由器会对接收到的配网数据包主动重播,由于路由器转播的速度兼容性较高,速率低,因此待配网设备(智能家电)能够抓取到重播的配网数据包,进而根据配网数据包中路由器的SSID和秘钥完成配网。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控制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向路由器请求额外IP地址,促使路由器检测到多个活动终端,启动转播广播数据包的功能,无需额外增加移动终端与连接路由器即可使得路由器转播配网数据包完成智能家电的配网,减少了用户操作,同时降低了智能家电配网成本。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所述额外IP地址,使用所述额外IP地址定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单播数据包,以维持所述额外IP地址的激活状态。
通常,在路由器其下某一IP地址如果长时间未存在网络数据传输,则该IP地址对应的移动终端会被路由器视为为不稳定移动终端,而被放弃,即该路由器中不存在该移动终端,此时,路由器中仅有使用原IP地址的终端存在,故不会对局域网中接收到的广播数据包进行重播。
所以为了维持额外IP的激活状态,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路由器分配的额外IP之后,对该额外IP地址进行绑定,并通过一个独立的任务进程定时向路由器发送单播数据包。另一方面,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从而路由器能够检测两个活动的移动终端,对接收到的配网数据包进行重播,且重播的速度兼容性较高,速率低,因此智能家电能够抓取到重播的配网数据包,进而根据配网数据包中路由器的SSID和秘钥完成配网。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控制移动终端使用额外IP地址定时向路由器发送单播数据包,维持了额外IP地址的激活状态,从而避免该额外IP地址被路由器放弃,对接收到广播数据包不再重播,保证家电成功配网的有效性。
实施例三
参照图4,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基于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10之前包括:
步骤S40,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配网信号时,广播配网数据包。
步骤S50,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
步骤S60,判断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是否为未配网。
步骤S70,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未配网时,判定所述待配网设备配网失败.
步骤S10,移动终端以所述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以供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IP地址请求后分配额外IP地址,并通过所述额外IP地址触发重播功能。
步骤S80,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已配网时,判定所述待配网设备配网成功,生成配网成功的反馈信息。
在移动终端中安装有家电配网的应用程序,通过该应用程序接收到家电配网信号时,向移动终端发送启动常规配网流程的指令,控制移动终端广播配网数据包。在配网数据包广播后第一时间间隔后,检测移动终端关联的待配网设备(如智能家电)的配网状态,以判段此次广播配网数据包后,待配网设备是否配网成功。
在检测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未配网时,判定待配网设备配网失败,可知采用常规配网流程无法完成设备的配网,则执行上一实施例中步骤S10的操作,以控制移动终端采用预设MAC地址向路由器发送IP地址请求,为路由器伪造一个新的移动终端,进而通过路由器以较低速率重播配网数据包,使得待配网设备能够抓取到重播的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
在检测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已配网时,判定所述待配网设备配网成功,即移动终端广播数据包的速率与待配网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相适应,待配网设备能够直接抓取到移动终端广播的配网数据包,从而根据配网数据包中携带的路由器的SSID和秘钥完成配网。所以,在待配网设备配网成功后,生成待配网设备配网成功的反馈信息,以告知移动终端已完成配网,可以进行移动终端与待配网设备进一步交互操作。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在采用控制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向路由器发送IP地址请求,为路由器伪造一个新的移动终端的操作之前,采用常规的配网流程来进行初步配网,如果该移动终端广播数据包的速率能够被待配网设备接收,则可以直接完成待配网设备的配网,从而简化了设备的配网操作,提升了设备的配网速度。
实施例四
参照图5,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基于上述第一至三实施例所述步骤S20之后包括:
步骤S90,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
步骤S100,判断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是否为已配网。
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可以同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相同,也可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不同,但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均大于配网数据包发送至待配网设备完成配网所需的时间间隔。
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后,再次对待配网设备进行配网状态的检测,以判断该待配网设备是否成功配网。
步骤S110,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已配网时,注销所述额外IP地址,销毁所述额外IP地址相关的任务线程。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已配网时,移动终端为待配网设备配网的使命已经完成,移动终端采用预设MAC地址请求的额外IP地址已不再需,更无需继续定时向路由器发送单播包来维护其激活状态。所以在检测到待配网设备已经配网后,可以将额外IP地址注销,该额外IP地址相关的任务线程也同时销毁,减少移动终端的工作负荷,还原移动终端的正常工作环境。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在待配网设备配网完成后,注销额外IP地址,同时销毁该额外IP地址相关的任务线程,减少移动终端的工作负荷,还原移动终端的正常工作环境。
实施例五
参照图6,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基于上述第一至四实施例所述步骤S100之后包括:
步骤S120,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未配网时,生成配网失败的反馈信息。
在检测到待配网设备配网状态仍然为未配网时,说明采用路由器重播低速率的配网数据包仍然无法完成待配网设备的配网。可知,此情况下的待配网设备存在的配网阻碍并非是移动终端的广播数据包速率较高,而是其他问题,此时向移动终端反馈配网失败的信息,以供用户知晓配网失败,查看移动终端、网络或者是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影响设备无法配网的原因,为待配网设备配网成功提供可能。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向移动终端反馈配网失败的信息,以供用户查找其他造成设备无法配网的原因,为待配网设备配网成功提供可能。
实施例六
参照图7,本发明配网控制方法第六实施例,所述配网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0,待配网设备接收路由器重播的配网数据包。
步骤S140,所述待配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
正常模式下,网卡仅接收目标地址为自身的数据包;当进入混杂监听模式的无线网卡会将环境中所有的数据包都抓取处理,常被用于网络故障排查。一般地,在智能家电快连配网中,控制智能家电中的WIFI模块进入混杂监听模式,以抓取移动终端广播的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
待配网设备在接收到混杂监听模式的启动指令后,控制其中的WIFI模块开启混杂监听,以准备接收环境中的配网数据包。在待配网设备接收所述路由器重播的配网数据包后,根据该配网数据包中携带的路由器的地址和秘钥完成配网。该配网数据包为移动终端接收到额外IP地址,触发路由器的自动重播功能后采用原IP地址广播的,由于路由器重播的数据包保持了最大的兼容性,传输速率较低,所以,可以极大可能地保证进入混杂监听模式的待配网设备能够成功获取到配网数据包。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采用路由器重播配网数据包,为进入混杂监听模式下的待配网设备成功获取到配网数据包提供保障,提高待配网设备的配网成功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施例一至五任一实施例中方法对应的移动终端,见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七所介绍的移动终端,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一至五任一实施例的方法所采用的移动终端,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至五任一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移动终端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至五任一实施例的方法所采用的移动终端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施例六中方法对应的移动终端,见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八所介绍的移动终端,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方法所采用的装置,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六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施例一至六任一实施例中方法对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见实施例九。
实施例九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九所介绍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所采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六任一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所采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以供路由器在接收到所述IP地址请求后分配额外IP地址,并通过所述额外IP地址触发重播功能;
所述移动终端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以供所述路由器重播所述配网数据包,待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路由器重播的所述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所述额外IP地址,使用所述额外IP地址定时向所述路由器发送单播数据包,以维持所述额外IP地址的激活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以所述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配网信号时,广播配网数据包;
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未配网时,判定所述待配网设备配网失败,执行所述移动终端以所述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的步骤;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已配网时,判定所述待配网设备配网成功,生成配网成功的反馈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启用原IP地址广播配网数据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已配网时,注销所述额外IP地址,销毁所述额外IP地址相关的任务线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待配网设备的配网状态为未配网时,生成配网失败的反馈信息。
6.一种配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待配网设备接收所述路由器重播的配网数据包,其中,所述路由器重播配网数据包的过程包括: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以预设MAC地址广播IP地址请求后分配额外IP地址,并通过所述额外IP地址触发重播功能;所述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启用原IP地址广播的配网数据包时,重播所述配网数据包;
所述待配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配网数据包完成配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配网设备接收到混杂监听模式的启动指令后,开启混杂监听模式,接收广播数据包,执行所述接收所述路由器重播的配网数据包的步骤。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配网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配网控制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配网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配网控制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配网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网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606572.2A 2018-06-12 2018-06-12 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847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6572.2A CN108847976B (zh) 2018-06-12 2018-06-12 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6572.2A CN108847976B (zh) 2018-06-12 2018-06-12 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7976A true CN108847976A (zh) 2018-11-20
CN108847976B CN108847976B (zh) 2021-01-26

Family

ID=6421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6572.2A Active CN108847976B (zh) 2018-06-12 2018-06-12 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797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832A (zh) * 2019-03-06 2019-06-28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蓝牙Mesh网络中进行启动配置的方法
CN110602726A (zh) * 2019-08-16 2019-12-20 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自动化配网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19409A (zh) * 2020-08-12 2020-12-01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处理方法、设备配网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83437A (zh) * 2020-11-20 2021-02-19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配网方法、存储介质以及配网终端和智能家电
CN112615942A (zh) * 2020-12-09 2021-04-06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1环网地址码的远程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11594A (zh) * 2021-02-02 2021-06-04 深圳益邦阳光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配置联网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0087A (zh) * 2015-08-20 2015-11-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兼容设备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81094A (zh) * 2016-01-28 2016-06-15 灵芯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WiFi配置方法
CN106209537A (zh) * 2016-07-25 2016-12-07 深圳市双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设备及其wifi模块、配网方法
CN106254189A (zh) * 2016-09-13 2016-12-2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配网方法
CN106453000A (zh) * 2016-10-09 2017-02-22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配网方法、系统、家用电器和移动终端
CN106549797A (zh) * 2016-09-30 2017-03-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和路由器
CN107277814A (zh) * 2017-07-26 2017-10-2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家电设备物联网中的无热点广播入网方法
US20170359319A1 (en) * 2014-11-15 2017-12-14 Silicondust Usa Inc. Adding a device to a protected network without data entry on th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59319A1 (en) * 2014-11-15 2017-12-14 Silicondust Usa Inc. Adding a device to a protected network without data entry on the device
CN105050087A (zh) * 2015-08-20 2015-11-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兼容设备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81094A (zh) * 2016-01-28 2016-06-15 灵芯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WiFi配置方法
CN106209537A (zh) * 2016-07-25 2016-12-07 深圳市双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设备及其wifi模块、配网方法
CN106254189A (zh) * 2016-09-13 2016-12-2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配网方法
CN106549797A (zh) * 2016-09-30 2017-03-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和路由器
CN106453000A (zh) * 2016-10-09 2017-02-22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配网方法、系统、家用电器和移动终端
CN107277814A (zh) * 2017-07-26 2017-10-2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家电设备物联网中的无热点广播入网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832A (zh) * 2019-03-06 2019-06-28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蓝牙Mesh网络中进行启动配置的方法
CN109951832B (zh) * 2019-03-06 2022-03-11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蓝牙Mesh网络中进行启动配置的方法
CN110602726A (zh) * 2019-08-16 2019-12-20 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自动化配网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19409A (zh) * 2020-08-12 2020-12-01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处理方法、设备配网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19409B (zh) * 2020-08-12 2022-05-0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处理方法、设备配网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83437A (zh) * 2020-11-20 2021-02-19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配网方法、存储介质以及配网终端和智能家电
CN112615942A (zh) * 2020-12-09 2021-04-06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1环网地址码的远程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11594A (zh) * 2021-02-02 2021-06-04 深圳益邦阳光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配置联网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7976B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7976A (zh) 配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141932A1 (en) Internet Access Traffic Sharing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EP3550784A1 (en) Resource shar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4113458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与智能家电设备互联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71996B (zh) 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CN111432158B (zh) 媒体节点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152853A (zh) 设备配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5430482A (zh)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1237433A1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2005998B1 (ko) 네트워크에 노드를 가입시키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1064552B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306320A (zh) 一种为智能设备绑定客户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3222A (zh) 服务器网络架构方法及装置
CN110784939B (zh)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78606B (zh) 蓝牙设备远程通信方法、蓝牙设备及客户端
CN103781138B (zh) 一种WiMo发送端接入WLAN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37306A (zh) 设备寻找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632355B (zh) 一种家电网络选路方法、控制终端、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160269490A1 (en) M2m application request sending method, cse and system
CN106161044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17517981A (ja) アクセス端末によって監視周波数チャネル番号を切り換え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アクセス端末
CN110012493B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拓扑下的批量调试方法、ap和存储介质
CN112311689B (zh) 突发流量的分流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8021A (zh) 用于绑定用户账户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CN113992637B (zh) 音视频数据接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